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213.50KB ,
资源ID:256578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657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梁河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理科)第I卷(选择题共6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井田制C. 郡县制D. 分封制【答案】D【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从材料中的“立七十一国”来看,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故答案为D项。禅让制不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与材料

2、信息不符,排除B项;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排除C项。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分派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对下分封,从而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西周诸侯与王室之间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天子正是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2. “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A. 丞相制度B. 察举制度C. 刺史制度D. 内阁制度【答案】

3、C【解析】试题分析: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剌史,监察地方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故C项正确,A、B、D都不是监察制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3.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他赞扬的是中国古代的A. 世官制B. 察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因此伏尔泰赞扬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故答案为D项。世官制根据血缘关系

4、世代为官,排除A项;察举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是以自下而上推荐的方式,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不是选官制度,排除C项。4. 下列说法与朱元璋有关的是A. 废除了丞相制度B. 创立军机处以加强君权C. 开创内阁制以辅助丞相D. 结束科举制以促进民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明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5. 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可能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A. 左宗棠的部队B. 徐骧或刘永福的部队C. 邓世昌的舰队D. 唐景崧的部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给日本。左宝贵的

5、部队是在平壤抵抗日本侵略;丁汝昌指挥了黄海海战;义和团发生于1898 年,可排除。而刘永福在1885 年成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故D 项最准确。考点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点评 :马关条约割台湾岛给日本,消息传到台湾,台湾民众掀起了顽强的保台运动,虽失败告终,却反映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与此相关的知识点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都需要掌握6. 揭露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A. 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的材料B.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C. 历史教科书中的记载D.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属于第一手史料,是最有力的

6、证据,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口述的材料属于第二手史料,不是最有力的证据,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回忆录属于第二手史料,不是最有力的证据,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历史教科书中的记载也属于第二手史料,也不是最有力的证据,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7.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B. 二万五千里长征C. 取得抗战胜利D. 千里跃进大别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可以判断,这一“伟大传奇”指的是长征。1

7、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不得不率领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长征8. 下图历史事件集中反映的时期是A. 甲午战争时期B. 辛亥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平型关大捷是指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115师于1937年9月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1938年春天的台儿庄战役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取得的最大军事胜利;枣

8、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这四次战役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9. 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A.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B. 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C.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故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时还不是真

9、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即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而是经过了一个新民主主义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标志着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故AD项错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后,故C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分析出哪个符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0. 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A.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B. 新中国的建立和党的领导是民主制度的基础C. 它们都属于建国初期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D. 中国

10、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答案】C11. “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外交活动是A. 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B. 1972年尼克松访华C. 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D. 2009年奥巴马访华【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是在赞美中美关系的和好,这和中美关系在七十年代的缓和有关系,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12. 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的一份资料显示,从1990年

11、到2004年,中国已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了1450多名军人参与维和行动。这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点是A. 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 积极推行新型区域合作C. 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D. 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了1450多名军人参与维和行动意在强调新时期我国外交是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不结盟”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新型区域合作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不是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点,选项

12、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3.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是指A. 万民法B. 自然法C. 公民法D. 十二铜表法【答案】A【解析】万民法适应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故A项正确;B是法学理念,不是具体法律条文;C是公民之间法律;D是第一部成文法。【点睛】公元3世纪,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从局限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14. 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将它比喻为“

13、沙子扭成的绳子”。这些比喻旨在讽刺美国A. 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B. 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C.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D. 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特点,说明中央政府软弱无力,D正确;A属于经济信息;B和C不符合材料地方制度特点。15.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这段材料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A. 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B. 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C.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 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生产力高度

14、发展条件不具备,因为资本主义还没有获得充分发展,这一客观条件不具备;无产阶级准备成熟的主观条件不具备,因为巴黎公社起义是一种揭竿而起的起义,也没有自己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6. 美苏“冷战”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B. 人们对和平的向往C. 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D. 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答案】D【解析】美苏“冷战”格局结束以后,欧盟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故答案为D项。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结束,排除A项;B、C项与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无关,均排除。点睛:两极格

15、局与多极化趋势之间的关系是:(1)多极化趋势是在两极格局下出现的。多极化趋势并不是在两极格局终结后才形成的,而是在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冲击当时国际格局的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2)两极格局终结后多极格局尚未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但到目前为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的国际局势是处于由旧格局终结向未来将要形成的新格局的转变过程中。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7. 有学者曾经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

16、中心的挑战。”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最准确的表述是A.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 单极世界形成C. 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格局D. 中美两极格局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表现为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单极世界未形成,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多极化成为趋势而非两极格局形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8. 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本”是指A. 农业B. 手工业C. 商业D. 海外贸易【答案】A【解析】试题

1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为本,商为末,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A符合题意。B,C都被视为末,包括D.综上,本题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19.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高一年级某班学生以“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为探寻其历史发展的渊源,他们首先应着手研究A. 商鞅B. 秦始皇C. 汉武帝D. 康熙帝【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始于商鞅变法,所以首先应着手研究商鞅,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重农抑

18、商”始于商鞅而非秦始皇,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重农抑商”始于商鞅而非汉武帝,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重农抑商”始于商鞅而非康熙帝,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0.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在甲午战争后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此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 废除科举B. 农业衰退C. 实业救国D. 重利轻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投身于近代工商业反映了实业救国的社会现象,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张謇和废除科举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而非农业衰退,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

19、不涉及重利轻义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1. 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 十年对峙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46年蒋介石为了发动内战、取得美援,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下面链接是该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中国成为了美国独占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所以出现“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故选D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点评:

20、本题要求对重大历史事件时间有准确记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22.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梁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农业合作化运动B. 土地改革运动C. “大跃进”运动D. 三大改造运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

21、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C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通过三大改造,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与材料无关排除AD。土地改革运动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材料不符,排除B。所以选C23.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羁绊的历史事件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形成邓小平南方谈话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是利用市场,均是突破这一思想羁

22、绊的历史事件,、均否定市场,均未突破这一思想羁绊,含、均是错误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含,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含,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4. 1910年,32岁的小说家陆士谔(18781944)发表科幻小说绘图新中国,他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整整100年后,他的预言已经成功实现。小说中的百年梦想之所以能变成现实是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1990年以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成就显著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上海自身的综合实力A. B. C. D. 【答案】A【解析】2010年上

23、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由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及1990年中央作出开放开发浦东以来,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上海自身的综合实力也有了大大增强。除此而外,还有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说法不全面,排除B、C、D项。25. 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A. 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B. 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C. 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24、D. 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引入人们对电灯的看法考查相关主干知识。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的信息,故可排除A;电灯的出现不能说明洋务运动的成功,因为洋务运动的结局是失败的,故可排除B;由“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可知上海市民一直反对使用近代科技的说法显然错误,故可排除D。材料表明,近代中国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选C。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主要的标志,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主要的成就有汽车、电影、电报、电话等,这些成果随着列强的侵略也逐渐的

25、传入中国,带动了中国的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6. 以下四幅图片的作物原产美洲,15、16世纪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欧洲和美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这主要得益于A. 丝绸之路B. 郑和下西洋C. 美洲的独立运动D. 新航路的开辟【答案】D【解析】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烟草等运往世界各地,在世界其他地方开始出现这些原产于美洲的物种。故答案为D项。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与美洲无关,排除A、B项;美洲的独立运动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27. 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

26、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B. 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C. 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D. 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面对爆发于1929 年的经济大危机,胡佛总统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经济危机加深。人民由于生活水平下降,对胡佛总统极尽嘲笑之能事,容易判断选B。A项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胡佛总统没有实行福利政策;D项错误,是对胡佛总统的不满,不是纪念。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及结果28. 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

27、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 大力推行强权政治D.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应该理解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以高新科技的发展为先导的,故D正确;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之前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故B项错误;大力推行强权政治与“获得新生”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回答时代的呼

28、唤而获得新生”,学生应该抓住时间20世纪90年代,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角度出发,即可进行正确判断。29.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 多种所有制并存C. 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D.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答案】A【解析】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从材料中的“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和“计划就是法令”来看,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答案为A项。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排除B项;

29、权力高度集中,企业没有自主权,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除D项。30. 2014年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20周年,自成立以来三国贸易翻了3倍,2008年达到9490亿美元。这说明A. 美、加、墨三国完全实现了贸易自由化B. 美国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受益国C. 北美自由贸易区加快了三国贸易的发展D. 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开始转向政治领域【答案】C【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强了美、加、墨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三国之间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故答案为C项。A、B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第I

30、I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于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材料二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员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干涉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分

31、配有何特点?体现了哪一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2)很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在近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有何重要地位?(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关系。【答案】(1)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孟德斯鸠。(2)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三权分立、责任制内阁。(任答两点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都体现了三权分立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美为师”,迈出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一步。【解析】(1)

3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所以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分配的特点就是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张。(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模仿美国的宪法,所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三权分立等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二者均体现了三权分立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学习美国1787年宪法的产物之类的答案均可。32.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阅

3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雷莱爵士曾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世界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摘自太平洋上的较量马克思曾指出:“对于一种地域性的侵略体制来说,陆地是足够的,对于一种世界性的侵略体制来说,水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了。”摘自萨拉等主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二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摘自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材料三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摘自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材料四英国对外推行“炮

34、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扼要概括海洋有哪些可以利用的价值?(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海防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结合所学史实说明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近代中英在发展海军方面的差异。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那些认识?【答案】(1)价值:贸易通道,自然资源,军事战场(2)1)问题:军人结构不合理,军备落后;缺乏坚固有战斗力的铁甲战舰。2)结果:鸦片战争中国战败。(3)1)差距:英国有发展海军的政策

35、支持“炮舰政策”;英国发展海军以自由贸易为后盾;英国政治制度先进,是“日不落帝国”,殖民地广阔。2)启示:要有强大的海军维护国家利益要把发展经济同强军结合起来发展海军要有政策支持,形成全民共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结合所学容易得出答案。根据材料“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世界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可知海洋有贸易通道、自然资源、军事战场的价值。(2)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得出军人结构不合理,军备落后

36、;缺乏有战斗力的铁甲战舰。第二小问,这种弊端导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海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海军力量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革命(16401688)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马克矗世界文明史材料二环顾当时的世界,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

37、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材料三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按照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摘自齐世荣等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

38、”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摘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全新的政体”指什么政体?其与“君主制”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傲视全球”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3)材料三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根据材料三比较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某工业大国在哪些方面领先于英国?【答案】(1)1)君主立宪制;2)君主权力受到限制。(2)1)经济总量大;2)成为“世界工厂”;3)实现工业化。(3)1)美国;2)表现电力应用;机器发明制度创新【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

39、史实,相对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议会凌驾于国王之上,成为了国家权力的中心。(2)材料“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说明英国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走上了工业化之路,逐渐实现了工业化,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占绝对优势,素有世界工厂之称,其商品充斥世界的各个角落。(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某工业大国应为美国,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据材料“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可以得出美国领先与英国的领域。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两次工业革命英国和美国的成就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