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2008届中国古代史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命题趋向: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这就决定了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地位和它在高考中不可缺少的特点。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了各个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民族融合。考纲要求:考纲要求具体掌握以下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2、秦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秦与匈奴、越族、西南地区的关系)3、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匈奴的兴衰与两汉的关系、张骞通西域和两汉与西域的关系、两汉与西南夷的关系、两汉与百越的关系)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突厥的兴衰和与隋唐的关系、回鹘的兴衰和与唐的关系
2、、靺鞨的发展与唐的关系、南诏的发展与唐的关系、吐蕃的发展和唐蕃关系)5、辽、宋、夏、金的民族关系(辽、夏、金的发展;宋辽和战、宋夏和战、宋金和战)6、元朝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7、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明清同蒙古的关系、明清同新疆地区的关系、明清同西藏的关系和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改土归流、明清时期同台湾的关系)知识归类:一、中国古代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演变(基本史实)1、匈奴族(1)匈奴族是我国北部古代的游牧民族,住在蒙古高原一带,首领称单于。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在与中原交往过程中,匈奴人也从事农业生产。公元前3世纪时,铁器的使
3、用已经深入他们生产、生活和军事各个领域。(2)战国时期开始威胁中原政权,秦、赵、燕三国筑长城防御匈奴。(3)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4)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进攻,西汉由于国力有限,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5)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展开军事反攻,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后匈奴内部混战,其中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其它各部有的仍游牧于漠北,有的西迁。汉元帝时期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密切了汉匈关系,双方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四十多年和睦相处。(6)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威胁中原及河西、西域。(7)东汉
4、前期,窦固、窦宪出兵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2、西域各族(1)汉朝时期,我国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叫西域。(2)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到过大宛、大月氏等国。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西域诸国纷纷派使者回访,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3)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4)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5)东汉明帝时期,班超经营西域,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3、突厥族(1)突厥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
5、国,很快统一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各国归附。突厥和中原地区有贸易往来,称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2)隋朝初年,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隋末中原动乱,动突厥强大起来,不断向南进扰。(3)唐朝贞观初期,唐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设都督府管辖东突厥故地。(4)西突厥在隋唐之交势力强大,控制了天山以南的西域各国,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唐太宗先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唐高宗打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武则天时期,设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后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4、维吾尔族(1)维吾尔族的祖先是回纥人,7世纪初,游牧于色楞格河一带,受突厥汗国奴役。(2)东突
6、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唐太宗任命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3)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4)安史之乱期间助唐平叛,从唐肃宗开始与唐和亲,那时回纥人至中原经商的不少,随着经济的发展,一部分贵族开始建筑宫室、城邑,逐步定居下来。(5)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为回鹘。(6)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有的西迁至今新疆,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有的西迁至今甘肃,是裕固族的祖先,有的西迁至中亚地区。(7)元朝时期,维吾尔族被称为畏兀儿。(8)清朝时期,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这一地区被清政府称为回部。(9)1757年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被镇压,1762年
7、清政府设伊犁将军,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5、满族(1)满族的祖先是唐朝时期的黑水靺鞨。(2)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设都督府,正式划入唐版图。(3)两宋时期被称为女真。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北宋中后期,女真族完颜部强盛并逐渐统一女真各部,受到辽的压迫和统治。(4)1114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举兵抗辽,1115年建立金朝,推行猛安谋克制度,与北宋联合于1125年灭辽。1127年灭金。(5)金与南宋的和战,最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6)1234年金被蒙古灭亡。(7)辽金时期黄河流域的女真人不断与汉族融合,元朝时被视为“汉人”。(8)明朝初期,东北女真人的建州等部,归明朝奴儿干
8、都司管辖,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统一女真各部,努尔哈赤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政权,史称后金。(9)皇太极在位期间,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经20多年战争,基本统一全国。6、契丹(1)契丹族是居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2)唐末契丹族势力发展起来,契丹人逐渐学会了种植庄稼、织布、建造城郭房屋。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3)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阿保机提倡农业,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916年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契丹人创制了契丹文字,采取“蕃汉分治”的政
9、治制度。(4)与北宋的和战,1005年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形成宋辽对峙局面,加强了汉族与契丹族的友好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5)1125年,辽被金灭掉。(6)元朝时期,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与汉族不断融合,元朝时期被视为“汉人”。7、藏族(1)吐蕃是藏族的祖先。战国到东汉,西羌的几个农业部落陆续进入西藏地区,逐步与当地的游牧和狩猎部落融合,成为吐蕃人的祖先。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作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为了巩固统治,仿照唐朝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2)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各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
10、的发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3)8世纪初,唐朝晋城公主入藏。(4)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长庆会盟”。(5)蒙古政权建立后,吐蕃臣服于蒙古。(6)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7)明朝称西藏为乌斯藏,设立卫所,任用藏人为官,建立僧官制度,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8)清朝时期顺治和康熙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雍正时期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并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8、党项(1)党项
11、是羌族的一支,唐中期以来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生活。(2)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分掌行政、军事等大权。元昊还推行科举制,以选拔管理;创制西夏文字。(3)元昊称帝后与宋交兵,1044年双方订立和议,此后,宋夏之间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4)后被蒙古所灭。9、蒙古(1)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2)12世纪中后期,蒙古各部战争不断,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3)蒙古汗国建立后发动了对周围地区的长期征伐战争,向西一直打倒中亚
12、、俄罗斯,向南达到印度和流域,还不断进攻西夏和金。(3)先后政府西夏、金、吐蕃、大理等政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元朝统治中心完全向中原转移。(4)1276年灭亡南宋,后完成国家的统一,元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阶段。(5)1368年,元朝灭亡。(6)明代散居内地的蒙古族与其它民族逐渐融合。草原上的蒙古族分为鞑靼、瓦剌等部,各自伪证。明朝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7)明朝中期,瓦剌威胁明朝统治。(8)明朝后期,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被明朝封为顺义王,恢复封贡互市。蒙汉两族和平友好数十年。(9)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清采取“
13、联蒙制汉”的方针,入关前,漠南蒙古已经归属清,漠北和漠西蒙古也臣服清。1757年粉碎了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清政府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军政大权。(10)清朝乾隆年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771年,渥巴锡)。10、南诏大理(1)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生活在云南地区。(2)7世纪前期,分布着六诏,最南边的南诏逐渐强大建立政权。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册封为云南王。(3)两宋时期这里建立了大理政权,后被蒙古灭掉。二、历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基本史实)(一)春秋战国时期:1、少数民族:春秋战国时期,除中原的华夏族外
14、,四周还生活着其它民族,北方有匈奴、东胡,西方有戎,南方有越等。2、民族融合的途径: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3、意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的关系既是融合的过程也是 兼并的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少数民族:匈奴、西域各族、越族、西南地区1、秦与匈奴:派蒙恬北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移民置县,修筑万里长城御其南下。2、两汉与匈奴(1)西汉与匈奴西汉初期“和亲”,贸易往来。作用:暂时缓和了匈、汉关系,但未真正解除威胁。汉武帝时“战争”。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对匈奴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军事反攻。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作用
15、: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徙漠北。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汉元帝时“和亲”,昭君出塞。作用:密切了汉匈关系,经济、文化来往增多,四十多年和睦相处。(2)东汉与匈奴东汉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并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仍威胁中原及西域。东汉前期“战争”,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匈奴。作用:北匈奴政权瓦解,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3、两汉与西域(1)西汉与西域关系前138年和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意义:第一:张骞通西域,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扩大了西汉的影响,汉与西域个政治联系加强。第二:西域交通畅通以后,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第三: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经济
16、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也传到西域,这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同时,西域地区的葡萄、石榴等作物传入内地,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第四:丝绸之路畅通,促成了欧亚几大文明在这里汇聚。前60年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东汉与西域关系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东汉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4、秦汉与越族关系秦与越族:修灵渠;统一越族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汉武帝与越族关系: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理。5、秦汉与西南:秦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汉
17、武帝时期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西汉末年,夷人起兵反抗。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入汉朝版图。(三)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1、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表现:(1)北方的突厥、回纥、靺鞨,西南的吐蕃、南诏等先后建立政权,开发了祖国边疆地区(2)交通的发达使中原和边疆往来密切,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3)中央王朝的统治者,尤其是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各民族地区的管辖,汉族与边疆民族的交往空前频繁。2、隋唐与突厥的关系隋朝初年,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隋末中原动乱,东突厥强大,不断向南进扰。唐太宗大败东突厥,设都督府
18、管辖。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太宗采取开明政策,在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的情况下,设都督府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这一政策对北方各族产生巨大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西突厥在隋唐之交势力强大,控制天山以南西域各地,影响丝绸之路的畅通。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唐高宗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2、唐与回纥7世纪初,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游牧,受突厥汗国奴役。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兵助唐平安史
19、之乱。从唐肃宗开始,几次和亲。回纥人来中原经商,部分贵族开始修宫殿定居。3、唐与靺鞨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7世纪末,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开元初,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渤海仿照唐朝实行州县制,农业采用中原先进技术。向唐进贡,唐与渤海贸易频繁。4、唐南诏: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支持下,统一六诏,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5、唐与吐蕃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
20、的发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天子“册命”8世纪初,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和亲。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长庆会盟”。(四)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对峙,封建生产关系传播,民族大融合)1、宋辽关系(1)宋太宗为了夺取幽云等州,两次北伐,结果失败,宋由进攻转向防御,确立了“守内虚外”的政策,把主要力量转向对人民的防范与镇压。(2)澶渊之盟(1005年)背景:1004年,辽军逼近东京,宋真宗亲征,士气大振,辽提出议和,1005年宋辽订立和议,即澶渊之盟。内容:宋每年送给辽“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影响:“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使
21、宋辽边境安宁,双方贸易兴旺,加强了汉族与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2、宋夏关系:(1)宋夏之战: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很大。(2)宋夏之和:元昊请和,1044年,宋、夏双方订立和议:内容: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其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影响:从此以后,宋夏之间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3、宋、金关系(1)宋、金联合对辽进行夹击,灭亡辽。(2)灭辽以后,金军南下攻宋,北宋李纲抵抗。1127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3)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北方义军抗金:代表是太行山一带的八字军岳飞抗金 胜利原因:抗金是正义的战争,得到人民的拥护
22、与支持;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较强;采取了联合北方义军的正确方针;其它抗金队伍的支持与配合。评价岳飞:岳飞的抗金斗争,维护了中原与南方的先进封建文化,维护了人民的利益,所以受到人民的尊敬。其忠君思想体现出时代的悲剧。(4)绍兴议和时间:1141年内容: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朝统治;南宋皇帝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输纳岁币。影响:确立了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评价:条约给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但在客观上,使双方减少了战争,彼此获得一个较长时期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 (五)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蒙古与周边民族的关系:12
23、34年蒙古灭金,后又招降吐蕃,征服大理。2、元朝建立后与1276年灭亡南宋。3、元朝统一后,疆域空前广大,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体表现在:(1)汉族迁居边疆、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入居中原与江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2)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在元朝时已被视为汉人。(3)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我国的汉族、蒙族、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4)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六)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4、)1、明清时期与蒙古族的关系(1)明朝时期: 初期:相对安定,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接受明封号,北方相对安定。中期:关系紧张,瓦剌骑兵曾直抵北京,明修缮长城,加强边防驻兵抵御。后期:和平友好,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明朝封他为顺义王,双方恢复封贡互市,蒙汉两族和平友好数十年。(2)清朝时期清军入关前:清采取“联蒙制汉”的方针,入关前,漠南蒙古已经归属清,漠北和漠西蒙古也臣服清。17世纪中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占领天山南北又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成为割据势力。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约70年的斗争,终于在1757年粉碎了这一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南北。清政府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
25、直接掌管蒙古各部军政大权。清朝乾隆年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771年,渥巴锡)。2、清朝平定回部贵族叛乱(1)1775年,居住在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清军迅速平定叛乱。(2)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3)从1762年起,清朝陆续调遣大批军队进驻新疆,这些驻军为保卫祖国开发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3、明清时期与西藏的关系(1)明与西藏关系:明朝称西藏地区为乌斯藏。在乌思藏设立卫所;任用藏人担任各级官吏,让他们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贡赋;建立僧官制度,对各教派首领封赐,各级僧官由朝廷任免,法王是最高僧官。整个明朝,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26、(2)清朝与西藏地区的关系确立册封制度: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加强清朝中央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4、明清与西南地区关系(1)明朝与西南地区关系实行土司制度: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但必须忠于朝廷,按时交纳贡赋,这就是土司制度。改土归流: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永乐年间,平定西南地区两个宣慰司叛
27、乱后,改设贵州布政使司,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明朝实行改土归流的地区有限,西南大部分地区仍然实行土司制度。(2)清朝与西南地区关系大规模改土归流条件: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雍正年间:1726年,雍正帝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意义: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了清朝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5、与台湾关系(1)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此后郑成功祖孙三代在台湾发展(2)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进军台湾,澎湖一战,郑克塽投降
28、,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3)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三、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理(略,参看专题二)四、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加强联系和治理的主要措施归类1、和亲:西汉与匈奴的和亲、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朝与回纥的和亲2、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包括册封政治首领和册封宗教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清朝顺治帝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3、设立特别军事、行政管理
29、机构:如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唐朝在西突厥故地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在东北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方失去。明朝在西藏设立卫所;明朝在西藏设立宣慰司、土知府;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设立将军、办事大臣等机构加强对边疆的管理。4、设立郡县:如秦、汉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郡县。元朝在边远地区设立行省。5、任用当地少数民族管理:如明朝的任用藏族人党人各级官吏,让他们管理藏族事务,建立僧官制度,明朝还实行土司制度。6、中央政府派遣流官直接统治少数民族地区。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清朝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7、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边境贸易、
30、明朝的封贡互市等等。五、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1、民族融合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现象和最高形式(1)民族融合的含义:民族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融合,是历史上进步的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2)历史上三次民族融合的高潮第一次高潮: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匈奴、东胡、戎、越等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二次高潮:魏晋南北朝时期。蜀国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加强,吴国境内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西晋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与
31、汉族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这次大融合高潮的顶点在南北朝时期。第三次高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该时期战争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两宋时期,封建生产方式逐渐向边疆地区扩展,周边各族迅速封建化。元朝时期,国家统一,北方民族南迁,中原民族向边疆迁移,形成了新的民族。这次大融合高潮的顶点在元朝。(3)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民族迁徙;通婚;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民族之间的战争;国家统一实行的有关民族政策等等。(4)民族融合的作用:民族融合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
32、凝聚力,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开发了边疆地区,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5)民族融合的主要特点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反被先进民族同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及文化知识,大都是非强制性的,汉族也是在不断吸收兄弟民族的长处和人口的过程中发展着。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
33、文化知识所同化。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统一体。2、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及经济文化交流(1)秦朝征服越族后,中原的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珠江流域。(2)西汉:昭君出塞,密切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桃等陆续移植内地,各种奇禽异兽、皮毛制品传入内地。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铸铁技术、井渠法传入西域。(3)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交往频繁,人们的衣食住行、习俗风尚也相互影响,反映出民族交融的色彩。(4)唐代,回纥人到中原
34、经商的不少,一部分回纥人逐步定居下来。渤海人到长安学习,仿照唐朝实行州县制,采用中原先进技术,渤海与唐朝贸易加频繁,唐在登州设渤海馆,专门接待渤海使者和商人。汉族工匠把精巧的技艺传入南诏。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带去了大批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朝人的生活习惯、衣食住行,音乐舞蹈等都受到了少数民族的影响。(5)契丹人在同汉族的交往中逐渐学会了种植庄稼、织布、建造乘过房屋,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提倡农业,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仿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并采用唐以来的官制统治汉人和渤海人。宋辽澶渊之盟后在一个世纪中维持了和
35、平局面,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6)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分掌行政、军事等大权。推行科举制,仿汉人楷书字体创制西夏文字。宋夏和议后重开边境贸易。(7)宋金绍兴和议在客观上,使双方减少了战争,彼此获得一个较长时期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 (8)元朝时期各民族的迁徙杂居加速了民族融合还出现了一个新的 民族。(9)明朝时期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蒙汉两族和平友好数十年。(10)清朝时期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从1762年
36、起,清朝调遣主要来自东北、河北等地的达斡尔族、满族等军队进驻新疆成为永久驻军,这些驻军为保卫祖国,开发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3、民族迁徙(基本史实)(1)秦朝北击夺取河套地区后迁徙内地人民到这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征服越族后,迁徙中原人口到珠江流域,与越族杂居。(2)汉武帝对匈奴军事反攻后,匈奴内部混战,有的部落向西迁徙。(3)东汉初,南匈奴向内迁徙,与汉族杂居。(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5)唐朝末年,一些汉族农民为了躲避战祸迁到长城以北,同契丹族杂居相处(6)两宋时期北民南迁。(7)9世纪,回鹘汗国瓦解,回鹘人有的向西迁徙至今新疆地区,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37、;有的西迁至今甘肃,是裕固族的祖先;还有的西迁至中亚地区。(8)元朝统一后,许多汉族人民迁到边疆地区;边疆各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地区。(9)明末清初,漠西蒙古的土尔扈特部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1771年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4、民族战争(1)基本史实:秦统一后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长城加强边防。还发动对越族的征服战争。西汉汉武帝对匈奴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军事反攻。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使匈奴受到重创。东汉前期派大将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唐朝:唐太宗时期大败动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在其旧地
38、设都督府管辖。唐太宗时期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唐高宗时期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两宋时期:宋辽战争、宋夏战争、宋金战争、金辽战争、宋元战争明朝时期与蒙古瓦剌部的战争。努尔哈赤后金对明朝的战争清朝前期的平叛战争:反对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平定新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2)民族战争的分类民族掠夺战争:这是掠夺其他民族财富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民族的掠夺。匈奴与秦汉之间,突厥与唐之间,契丹、女真、党项与两宋之间、蒙古与宋明之间都发生过这样的战争。民族征服战争:这是一个民族政权为征服其他民族政权而进行的战争。如金灭辽和北宋,元灭南宋等。其结果是被征服民族政权
39、的丧失,而不是民族的灭亡。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其性质是中央政权为巩固统一反对分裂的战争,如清朝平定准噶尔部贵族的叛乱和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等,其作用维护国家的统一。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3)如何评价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国内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我国的内部事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但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5、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规律和认识民族问题具有复杂性、敏感性,事关国家治乱、社会进步、民族兴衰,因此对民族关系一定要正确认识(1)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汉族在我国多民族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但不能忽视和否认其他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所做的贡献。因此看
40、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某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而应该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2)民族友好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即使在发生战争与冲突的情况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也没有中断过。(3)正确看待民族间的矛盾和隔阂。民族间的矛盾是古代民族关系中的次要矛盾,从根本上说是由各个民族的统治者所挑起的,因此这种矛盾归根结底是阶级矛盾。(4)少数民族对祖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1、主要表现:边疆地区的开发主要是由少数民族完成的;少数民族同中原地区的汉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对丰富中原地区人民的生活、推动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创造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构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对巩固祖国边疆和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六、民族融合与国家分裂问题。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分裂到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过程。国家统一是主要趋势: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即使是在几次民族大分裂时期,从表面上来看,社会局面是
42、“分”了,但从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来看,则渐渐地“合”了。而在诸多使统一能够成为主要趋势的原因中,民族融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历史上不间断的民族融合,使得各民族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扩大和演化,才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七、历史上的开明民族政策:唐朝中央政府承认周边各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直接干涉各族的内政,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族的统治者担任。唐政府对少数民族首领册封很多。许多民族地区实际上是唐政府的特别行政区。唐朝的民族政策:1、承认少数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合法存在。2、对少数民族不歧视甚至给予照顾。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43、和生活方式;4、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各少数民族自行处理内部事务。这在我国封建社会是空前开明的民族政策。辽的民族政策:辽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实行辽境内南北不同的统治政策,这实质上是古代的“一国两制”。明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地区任用藏人担任各级官吏,管理西藏,建立僧官制度。在西南地区采取土司制度。清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与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地方事务。八、如何理解少数民族的汉化?少数民族的汉化,就本质来说就是封建化,是落后民族加入先进民族经济和文化体系,是落后民族的文明化。像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辽、夏、金的汉化,元朝、清
44、朝任用汉族地主官僚,采用汉族制度文化等。少数民族为什么能主动地实现汉化过程?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落后的少数民族可以在军事上征服先进民族,在政治上统治先进民族,但在文化上,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反过来征服。由于中原汉族地区在这一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上层建筑,包括统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教育等必然要适应这一经济基础,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少数民族首领自然而然地本能地向汉族学习,以提高经济文化,巩固政治统治。九、如何正确认识汉朝初期与武帝时对匈奴政策的变化?西汉初年到汉元帝时期,汉朝由于长期战争造成国家贫困,没有能力抵御匈奴的
45、进攻,汉朝当务之急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的恢复上,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稳定的边防安全,因而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这对西汉取得暂时安定,发展生产,恢复国力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匈奴经济文化的发展。但这种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匈奴贵族的贪欲,此后匈奴贵族屡次南下,便是证明。汉武帝时,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富裕,兵马强壮,中央政权强大有力,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不仅安定了西汉北部边郡,也使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控制,使汉与西域各族经济文化交流畅通。可见汉朝先后对匈奴政策的和战争变化都是符合当时国情的,有利于汉朝政权的巩固与经济的
46、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十、怎样评价辽宋、夏宋、金宋之间的三次和议?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即辽宋于1005年的澶渊之盟、夏宋于1044年的和议,金、南宋于1141年的绍兴和议。这三次和议基本是宋朝统治者以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的产物,是两宋软弱的表现,对两宋来说多是屈辱性,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加剧了两宋的统治危机。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一,结束了辽宋、夏宋、金宋之间的战争局面,使双方处于长期的和平稳定状态。从民族关系来看,各民族间的和平共处是主要的。第二,为各
47、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见,民族间的和与战不但要从民族双方的利害得失衡量,更要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来评判,看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十一、怎样认识汉唐的和亲政策?和亲政策是汉唐统治者通过将皇室女儿或宫女远嫁少数民族首领,从而实现民族和解、民族友好的政策。首先前提条件是汉族经济文化的先进性,令少数民族首领羡慕和向往,比如汉朝、唐朝封建文化、经济、政治制度非常先进,而匈奴、吐蕃都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后不久,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因而少数民族政权首领产生向汉族学习的动机。其次,一般是国势弱的一方会主动地提出和亲,汉朝初期,由于战争造成国家贫
48、困,抵挡不了匈奴的强有力进攻,于是主动提出和亲;唐朝国力鳘盛,吐蕃赞普主动向唐朝求婚。由于国力的不同,因而和亲的结果也有所不同。首先,和亲都促进了民族间的和解、融合,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双方政局的稳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最典型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许多唐朝先进的工匠、书籍、技术。由于汉朝初期国力较弱,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匈奴贵族的贪欲,最后汉朝励精图治,通过大规模的反击战争才解除了匈奴的威胁。而唐朝与吐蕃间则保持了长期的民族和好。十二、影响和促成民族融合的相关因素及民族融合的途径1、互补互惠的族际经济联系与民族融合(1)经济关系是民族间的基本关系和必然联系,所以,历史上的民族
49、融合,是要受经济发展规律支配的。在服从经济支配的前提下,民族融合自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传统的多样性,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传统经济区域呈现为南北三个经济带和农耕、畜牧两个大的经济区。三个经济带由北向南分别是游牧狩猎经济带、旱田农业发展经济带、水田农业发展经济带。两大经济区分别是北部、西部和西北部的畜牧经济区、黄河长江流域农耕经济区)不同的经济类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历史发展的任何时期,两大河中下游发达的农耕经济,一直对周边地区各族群起着凝聚和核心的作用,产生出很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这种农业文明蕴藏的力量,使许多进入汉区农业社会里的民族,不同程度地融入汉族之中。
50、(2)历史上,我国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是多层面、多途径的。总体而观,至少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官方层,如移民实边和屯垦、“马绢互市”和“茶马贸易”。第二个层次除了跨地区的民间贸易以外,更主要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助、互惠、互利。无论在任何时期,即使在分裂和战争年代,在这两个层面上互通有无的经济联系,也未曾中断过。这是汉族与各民族人民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各族间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重要经济基础。2、思想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认同与民族融合(1)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思想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认同,从来没有停止过。先秦时期,华夏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辐射、膨胀,吸收新鲜血液,为秦汉“天下为一,万
51、里同风”的大一统文化格局奠定了基础。自汉以后,儒、释、道相互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或半游半牧民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耕民族的“汉”文化激荡交汇,在冲突中走向融合。隋唐时期,统治者提倡“华夷一家”,为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渗透,提供了宽松融洽的气氛。宋辽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文化又在震荡迭起的历史巨变中,经受了进一步的锻造。明清,中华文化系统内再次出现各民族文化整合的高潮。就这样,经过悠悠数千年的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多源汇聚的庞大体系。在这个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大一统思想成为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理念和精神是民族融合的基础
52、,中原文化与“四夷”文化的交融,是实现民族融合的途径。(2)考察中国古代史,虽然不乏征战、分裂的历史真实,虽然封建统治者多有“夷夏之别”的观念和大民族主义思想的桎梏,然而,“华夷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和中国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一直是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大一统思想萌芽、发展于先秦,在秦汉的政治实践中得到实现,经魏晋南北朝的正统之争,逐步实现南北文化思想的认同。之后,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至清发展成为中华整体的观念。(3)理念和精神文化的融合,是民族融合的基础。理念的趋同使民族的心理素质走向一致,民族的认同感由此而产生。3、各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1)中国各民族自身发展与彼此关系的日趋密切,与
53、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密切相关。换言之,正是通过不同民族间的辗转流动与交错杂居局面的形成,才可能有经济文化的频繁交往和彼此感情的沟通,才可能有更为广泛的民族融合。所以,民族迁徙是影响民族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民族的分布与迁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正是因为这种动态的民族迁徙,总是不断地冲破民族界线,打破民族间的隔绝状态,为各民族深层次交往和真正的文化沟通,为各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和同化创造了条件,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4、族际通婚与民族融合从生物基础和血统上讲,由于族际通婚,世界上纯而又纯的民族是很少见的。所以,国际学术界常把族际通婚作为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历史上族际通婚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