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讲课型1:知识体系讲解 核心知识重点突破规律方法考纲要求1.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2.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4.“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6.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爱因斯坦。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家1秦始皇(1)业绩:统一中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过失:秦始皇统治残暴、导致秦朝的灭亡。2唐太
2、宗(1)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朝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基础。(2)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妥善地处理了与突厥和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唐太宗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3康熙帝(1)巩固统一国家。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任用施琅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2)维护国家主权。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护了中国主权。(3)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二、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1)主要活动:兴办私学;周游列国,仕途不顺;编订“六经”。(2)思想主张仁:是孔子思想的
3、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具有进步意义。“礼”:即周礼,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中庸”: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教育思想: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3)地位: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创立的儒学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2柏拉图(1)哲学思想:提出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2)政治思想:理想国由护国者(统治者)、卫国者(军人)、生产者(平民)构成。国家统治者要由哲学家来担任,以此克服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3)法律思想:强调法治,主张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三、杰出的科学家人物活动地位精神李时珍编写了医药名著本草纲目其
4、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救死扶伤、态度严谨、锲而不舍詹天佑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近代中国伟大的铁路工程师热爱祖国、不畏艰难、勇于创造李四光(1)创立地质力学;(2)指导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采;(3)研究地震预测和预防“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牛顿(1)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创立“归纳演绎”研究方法“近代科学之父”勤奋探索、勇攀高峰、追求科学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二十世纪的科学伟人科学创新、实事求是、崇尚真理、勤于思考、甘于奉献四、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
5、人物1克伦威尔(1)革命者:率领“铁骑军”打败王军,处死国王,建立了共和国。(2)征服者: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打击荷兰商业活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3)独裁者:1653年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成为英国的无冕之王。2华盛顿(1)大陆军统帅: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率领大陆军在萨拉托加、约克镇等地击败英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2)开国立制: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当选美国联邦政府第一任总统,在一个大国建立共和制。(3)不迷恋权力:坚决辞去大陆军总司令,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开创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先例。3拿破仑(1)军事起家:在平定保王党的叛乱中屡建奇功,被称为“共和国救星”。(2)治国之道:在经济
6、上:建立法兰西银行,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政治上:精简机构,建立高效的军事体制。在宗教问题上:承认天主教为国教。在军事上:实行征兵制,这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兵役制度。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蓝本。(3)对外战争:几乎打败了欧洲大陆的所有对手,捍卫了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独立,打击了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君主势力。五、“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1)创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2)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3)为维护民主共和,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7、的统治。(4)与中国共产党合作,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一生最伟大的转变。2圣雄甘地(1)非暴力抵抗运动:甘地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条例。(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一个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并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提出:甘地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措施: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3)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甘地付出艰辛的努力。3凯末尔(1)争取独立之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签订了洛桑和约,取得
8、民族的独立。(2)凯末尔改革:政治:将土耳其的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变成资产阶级共和国。文化:政府颁布改革服饰和其他传统象征物的法令;进行文字改革;实行政教分离。经济: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集中力量办大事,将资金集中用于工业化建设。六、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和恩格斯(1)时代背景: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开始暴露出来,无产阶级日渐成熟。(2)主要贡献: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革命实践(1848年革命、支持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第一国际、第二国际);著资本论,提出剩余价值理论。(3)影响: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
9、义的必然趋势;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2列宁(1)建党活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和列宁主义诞生。(2)领导十月革命: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十月革命后,列宁先后领导制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做出了贡献。3毛泽东(1)投身中国革命:1920年夏,毛泽东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1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2)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1927年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
10、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消灭了蒋家王朝,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又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邓小平(1)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2)南方谈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1、: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1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者的共同特征(1)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基础;康熙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都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康熙帝设南书房。(3)都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1)相同点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
12、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头的地位。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教育: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影响: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向,在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不同点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侧重于感性,追求善。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3对亚里士多德与孔子思想中“中庸”的比较(1)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2)不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想;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
13、没有进行更多的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4克伦威尔、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革命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法国大革命贡献赢得内战胜利;推动建国立宪;巩固革命成果领导独立战争;建立共和国;从行动上捍卫民主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对外来干涉局限入侵爱尔兰、苏格兰;后期实行独裁统治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协;保留黑人奴隶制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发动侵略战争影响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14、5.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1)胸怀宽广、志向高远,以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为己任。(2)勤奋好学、积极探索,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3)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结合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和更新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盲从迷信权威和经验。1正确评价古代政治家的方法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3)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4)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15、5)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2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在纵的关系上,历史人物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上,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3)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角度去评价。(4)主流性原则: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5)适
16、度性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的善恶标准。(6)阶级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7)实践的原则: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以及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评价。3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共同原因(1)个人品格: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有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格,这是古今中外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内因,也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因素。(2)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最深层的动力,国家和社会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外因。(3)内外交流:内外交流
17、的发展有利于科学家取长补短,近代留学教育是内外交流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落后国家的科技较快地赶超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成就。(4)爱国思想:爱国精神是众多科学家最深厚的精神动力,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一因素的作用更大,更是调动科学家科技救国的强大动力。4历史人物的比较方法(1)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历史人物本身寻找时代背景。比如,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等。(2)同类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中寻找历史的发展规律。比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等。(3)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的比较,追求民族
18、独立的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比较,等等。5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常见误区(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
19、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3)正确处理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后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好”的动机有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又能带来“好”的后果。如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其动机和后果就背道而驰了。(4)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而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是错误的。基础训练
20、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审问)案禁系”之权。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
21、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答案(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分析: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解析第(1)问,据材料“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可知是增设机构,增加人数。据材料“御史台有鞫(审问)案禁系之权”可知扩大御史职权。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可知是借鉴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导致隋朝灭亡的教训;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可知,通过设置御史台约束官吏;据材料“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可
22、知是通过自省、纳谏来防止和纠正决策失误。材料一体现的是正人,材料二体现的是正己,正人与正己相结合实现君明臣廉。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
23、两个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末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端显现。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
24、、有生存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产生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摘编自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材料二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摘编自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列宁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雨果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由
25、此,谈谈你对拿破仑的认识。答案(1)评价:列宁认为拿破仑的战争起初是带有正义性的民族战争,有利于革命的发展;但是后期则带有侵略性和奴役性,正义性的战争也演变成帝国主义战争。(2)评价:雨果从法国大革命对于摧毁欧洲封建制度的角度出发,肯定了拿破仑的战争。认识:评价拿破仑功过时,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时代条件全面评价;树立正确的史观,既要肯定拿破仑的历史功绩和对法国革命的贡献,又要认识到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也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之革命,发轫于甲午以后,盛于庚子,而成于辛亥,卒颠覆君政。夫革命非能突然发生也。自满
26、洲入据中国以来,民族间不平之气,抑郁已久。海禁既开,列强之帝国主义,如怒潮骤至,武力的掠夺与经济的压迫,使中国丧失独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满洲政府,既无力以御外侮,而钳制家奴之政策,且行之益厉,适足以侧媚列强。吾党之士,追随本党总理孙先生之后,知非颠覆满洲,无由改造中国。乃奋然而起,为国民前驱,激进不已,以至于辛亥,然后颠覆满洲之举,始告厥成。材料二然而当时之实际,乃适不如所期,革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实际表现者,仅仅为民族解放主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
27、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使当时而有此政党,则必能抵制袁世凯之阴谋,以取得胜利,而必不致为其所乘。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以上材料均摘自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为什么认为“革命非能突然发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始告厥成”的主要依据。(2)根据材料二,孙中山从“革命第一次失败”中得到哪些教训?为此,在国民党一大期间孙中山进行了怎
28、样的探索?(3)上述材料表现出孙中山怎样的精神?答案(1)原因:民族矛盾加剧;列强侵略,清政府无力御侮,中国沦为半殖民地;革命党人的革命精神。依据: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创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教训:与反动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妥协;革命党自身组织涣散。探索: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或联俄联共);重新阐释三民主义。(3)精神:顺应时代潮流(或与时俱进),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民族间不平之气,抑郁已久”,得出民族矛盾加剧;根据材料一“满洲政府,既无力以御外侮”“适足以侧媚列强”,得出列强侵略,清政府无力御侮,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材料一“知非颠覆满洲,无由
29、改造中国。乃奋然而起”体现出革命党人的革命精神。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民主方面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创立民国,法制方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概括即得。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前者,重新阐释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政策;针对后者,改组国民党。第(3)问,综上可见孙中山在思想上,不断与时俱进;在实践上,为维护共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根据英国的设计,总督的权力是绝对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他不仅握有行政全权,而且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可以提出立法建
30、议,可以否决法案。但是,总督在与议会尤其是与议会下院的权力斗争中节节败退,逐渐处于下风。然而总督的权力及地位的某些方面却被后来的总统制继承。独立战争开始后,开国元勋们看到了重建行政权的必要,起码在州一级的政府中是如此。尽管开国元勋憎恶这些行政权力,但他们对于那些为独立战争做出重大贡献的强州的州长仍怀有敬意。毫无疑问,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制宪者将纽约和马萨诸塞的强州州长制作为新宪法的模版。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材料二宪法对行政权的规定含糊不清,这使得第一任总统在权力的运用上缺乏明确的引导。实际上之所以会如此,可能是因为华盛顿是制宪者心目中总统的不二人选。他们认为华盛顿会恰当使
31、用总统权力在他就任后不久,他开始就重大问题向自己的部长咨询;最初是个别征求部长们的意见,1793年后逐渐改为会议形式集体咨询,会议由总统主持。这一会议就成为历届总统执政的一个重要工具“内阁”。摘编自美西德尼米尔奇斯美国总统制(1)据材料一,归纳影响美国总统制的主要因素。(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成为总统“不二人选”的原因,并概括他在完善美国总统制方面的贡献。答案(1)因素:英国总督制的影响;强州行政权的示范作用;制约议会的需要。(2)原因:领导独立战争胜利;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心系国家,不恋权位。贡献:设立内阁;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树立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范例。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归纳,从英国影响、国内因素影响、制约议会等方面概括。第(2)问原因从华盛顿的个人品德、领导独立战争和制定宪法等方面归纳;贡献根据材料和1787年宪法的内容进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