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623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1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51页
第51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52页
第52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53页
第53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54页
第54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55页
第55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56页
第56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57页
第57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58页
第58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59页
第59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60页
第60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61页
第61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62页
第62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63页
第63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64页
第64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65页
第65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66页
第66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67页
第67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68页
第68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69页
第69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70页
第70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71页
第71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72页
第72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73页
第73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74页
第74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75页
第75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76页
第76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77页
第77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78页
第78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79页
第79页 / 共80页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doc_第80页
第8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汇编高中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奴隶主之间的掠夺战争“春秋无义战”,这话用现代的观点来理解是不确切的,因为春秋时期也有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正义战争,也有各国人民抵抗游牧部落进攻的自卫战争,但用这句话来说明春秋时期统治阶级不断发动的争霸战争的掠夺性和非正义性,却有一定的道理。 (2)影响: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在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

2、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法家思想的认识 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的是法家思想,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法治”。法家是先秦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其变法思想和法治主张具有务实和进取精神,推动了当时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为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法家这套建立在富国强兵基础上的以法律为根本、以愚民为手段、法术势相结合、实行君主专制主义的治国模式很适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口味和需要,因此很快

3、成为秦国的治国路线和统治工具。秦在韩非子法家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巩固统一,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系列重赋税、严苛法、滥用民力的政策,远远超出了农民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使那些本来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措施,在实际上并未起到应的作用。法家的思想导致了秦朝的早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为什么能出现文化繁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尽管社会动荡,但文化空前繁荣,这主要是因为: (1)这一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大变革,即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逐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

4、形成,社会的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3)社会的动荡使得思想活跃,百家争鸣,这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社会的大变革使得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列国纷争,社会剧变,战争动荡,这些不仅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存在,而且使得当时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力量去钳制思想,因而思想也就空前活跃。 (4)社会动荡时期,各国统治者为了在争霸中获胜,纷纷重用有才学之士,一大批文化人被网罗在诸侯、大臣门下,他们为各国的争霸斗争和社会改革出谋划策,这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5)大国争霸,社会的动荡,一方面使得民族融合加快。由于战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

5、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加强联系,各族之间的地域界线被打破,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丰富了华夏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6)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还有两个突出原因,即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造和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中国古代史第二章 如何认识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必要性和进步性?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一方面,秦建立在灭六国的基础上,秦把一切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有利于加快对原六国的控制,避免地方权力膨胀威胁中央,这有利于统一,也是巩固统一的需要。另一方面,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

6、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封建经济的基础。因此,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对于战国以前分封诸侯制是一个历史的大进步,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也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对焚书坑儒的认识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文化专制,它表明秦朝不仅要取缔与当局政策相抵触的不同政见,在政治上不准“以古非今”;而且要在学术上严禁产生不同政见的思想渊源“私学”,即以儒家为主的诸子学说在民间的流行,而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焚书坑儒虽对巩固维护统一的封建集权新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整体上看却适得其

7、反,因为不同学派、学术观点不是单靠行政高压手段所能统一的。焚书坑儒这种野蛮做法造成了当权者与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加深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迫害知识阶层的先例,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用来巩固统一的法家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秦始皇没有认识到守成与进取不同,应变换指导思想,采取不同的统治手段,反而日益迷信法家学说,一味强调法治,结果愈益加强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秦旋即灭亡。中国古代史第三章 为什么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必然会逐渐汉化? (1)落后民族在军事上征服先进民族,政治上统治先进民族不等于文化上比先进民族先进。在文化上,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反过来征服,而

8、且是采用被征服的先进民族的那套政治制度来统治国家。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和人口数量上都居于领先地位,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学习先进文化。 (2)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落后民族在先进经济地区建立政权,进行统治,终归要适应比较发展的经济基础,从而引起本身的改造,为被统治阶级所同化。少数民族的汉化,从根本上说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过程,汉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3)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社会进步,生活幸福,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只有汉化,才能得人心,才能统治下去。两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 (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不同时期、

9、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然不同;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在南北的差距,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织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 (2)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佞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释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无不打上佛教影响的烙印。 (4)科技成果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

10、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中国古代史第四章 结合史实分析隋统一的社会条件 (1)三国时江南初步开发。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北魏统一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南北之间的相互交流,从经济上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础。 (2)北方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重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东晋以来,南方士族地主占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南朝时,士族势力逐渐衰落,这也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唐文化繁

11、荣原因 唐文化繁荣,除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还有一些:如唐代文化政策比较开明,如唐太宗实行三教(儒、释、道)并行政策;唐代科举制的实行;且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文化修养;唐代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农业民族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和兼收并蓄。中国古代史第五章 江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江南是指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我国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是我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但自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仍,在我国便形成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趋势。东汉末至三

12、国时期,南方开始得到开发;东晋至南朝,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完全超过北方;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促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主要有:北方战祸多,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方政权统治者大多比较重视经济发展。都城南迁,政治重

13、心南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南方自然环境、海外贸易优于北方。如何认识辽宋、夏宋之间的和议? 公元1005年和公元1044年,北宋分别与辽、西夏达成和议,每年送给辽和西夏岁币。这些和议是北宋统治阶级以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的产物,每年的岁币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同时也加剧了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但如果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达成和议也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夏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边疆地区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状态,有利于边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所以说宋辽、宋夏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战争,也有和平,在长时期里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友好交往,共同发展是历史的主流。中

14、国古代史第六章 明朝中后期出现的手工工场与封建制度下的手工作坊有何区别? 前者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后者为封建的生产组织形式。前者规模较大,苏州有些机户开设的机房有几十台织机,内部分工也较细,所谓“工匠各有专能”即指此种情况;后者规模较小。前者早期工人与资本家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工人出卖劳动力,计日领取工资,对资本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后者的作坊主一般不脱离劳动,有时也带几个学徒、帮工,学徒、帮工“衣食于主人”,对作坊主有人身依附关系,学徒没有工资,帮工除衣食外,工资徽薄,等等。关于明朝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首先

15、在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到清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这期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发展十分缓慢。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和西欧几乎是同时出现的。然而,它们的命运却戳然不同。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壮大,强有力地推动着自己的国家冲破封建牢笼,步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终究难以冲破自然经济的藩篱。原因何在?资本主义能在西欧腾飞,得力于重商主义的推行,而

16、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不断遭受摧残,要归罪于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两代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明清两代屡次颁布禁海令,严禁人民私自出海贸易。明神宗派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在工矿业发达地区、广设关卡,处处征税。清朝在全国城镇、交通要道,遍设税局,征税范围几乎包括全部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明政府还建立岁办和采办制度来盘剥商人。由于从事工商业必须承担风险,封建地租、高利贷就有更大吸引力。在明清两代,那些徽商、晋商发财以后,都广置田地,开办当铺,认为田地是最可靠的产业,放高利贷可以安坐获益。这就大大阻碍着社会财富向产业资本转化,困而限制了资本主义的成长。明朝时

17、期中外关系的特点。 明代以前中外关系以使节往来、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1)自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明末清初,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此外,日本的商人、武士、侮盗也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2)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戚继光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康熙帝阻止了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扩张。 (3)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4)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中外贸易,妨碍了中

18、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封建社会 ( 公元前 475 年 1840 年鸦片战争前 ) 战国时期 ( 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 ) :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阶段。 政治:继春秋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在经济基础领域得以确立后,战国时期的上层建筑也发生明显变化。在新兴地主阶段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历经 100 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确立。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彻底。它彻底废除了井田制,而代之土地私有制;又废除分封制,代之以另一种政治制度以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中国奴隶社会的两种最典型的制度分别为封建社会中两种最典型的制度所取代。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繁荣,农业

19、、手工业和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互相推动。 文化: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均取得突出成就。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当属意识形态领域的“百家争鸣”现象。这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巨大变革。奴隶制的统治基础井田制彻底崩溃,封建生产关系在各国先后确立,各诸侯国兴起变法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集权政治。百家争鸣正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的这些巨大变革;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在古代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

20、供了许多新鲜的思想素材;春秋战国以来,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为知识分子流动和思想自由创造了社会环境,活跃了战国时期的学术空气,造就了一批有见解的思想家;战国时社会变革也促使阶级关系变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化,各阶级从维护本阶级利益 秦汉 ( 西汉、新朝、东汉 ) 时期 ( 公元前 221-220 年 )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政治上几度出现强盛的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为巩固统一,在中央建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和三公制,在地方确立郡县制,并在思想文化方面通

21、过“焚书坑儒”等强硬手段,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其实质是奴隶社会分封制的残余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威胁。自景帝开始“削藩”,又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初步削弱王国的势力。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从根本上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最关键的步骤。随之又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问题至此得到根本解决。为以思想上的统一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其主要原因在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这是东汉一朝政治上的突出特点。豪强地主指在政治上享有特权,在经

22、济上占有大量土地,而且世代相传具有特殊身份的大地主,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还拥有私人武装,是对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 经济:本阶段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如西汉初年针对秦的暴政,采取休 养生息政策;东汉初年针对西汉后期至新朝严重的奴婢问题,汉光武帝注意整顿吏治,并下九道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经过几代的治理,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经济得

23、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民族关系: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战国后期,匈奴族威胁中原,迫使北方各国筑长城自卫。秦朝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迁发内地人民充实边防。西汉初年“白登之困”后,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并不能杜绝北方边患。汉武帝时,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三次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仍不断骚扰北方边郡。东汉政府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 两汉时期,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24、,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两汉的疆域也得到了扩展。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当地设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同东方领国朝鲜、日本的往来更为频繁,中华民族的文化开始对这些东方国家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2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20 589 年 ) :本阶段的特点是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格局。 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乱世。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这是东汉以来分散的封建豪强地主经济的产物。至魏晋时期,豪强地主上层又发展为士族。东晋南朝时期,士族制度获得充分发展,士族控制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并垄断了仕途,其腐朽统治是阻碍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南北经济的明显差异,也使南北政治统一缺乏必要的经济条件。汉

26、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内部明显的民族差异,也妨碍着国家统一。 经济:本阶段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江南经济的开发,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朝以前,中国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正是由于该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因此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这就使黄河流域原本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不断遭到破坏。特别是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长江流域此时却获得了发展经济的一些便利条件。南方此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

27、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大批北方农民生活迁居南方,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统治者如宋朝的刘裕也比较注意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因此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赶上北方,为国家实现政治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 民族关系:本阶段出现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明显差异。由于东汉和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尖锐的民族矛盾,故而形成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民族大分裂的局面。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

28、融合局面,成为国家统一不可或缺的条件。 民族融合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融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完成:一、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这既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

29、族融合的前提。二、友好交往,指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前的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济。三、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四、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五、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加国力而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均田制,它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其余措施如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等,都加速了民族融合。孝文帝

30、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隋唐时期 (581 907 年 ) :本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中国处于世界发展前列,是最文明先进,最繁荣发达,最富庶的强大国家。 政治: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定的完善时期,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三省最高长官的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便于集思广益,彼此又互相牵制,避免相权过大威胁君权,因而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对固有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统治者也可以进一步笼络士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也对魏晋南朝以来腐朽的

31、士族制度产生了冲击的作用。这两种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封建政治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封建社会的另一对固有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本阶段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由于唐玄宗在边境设藩镇,导致地方权力膨胀,对中央集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从而爆发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而衰。而安史之乱后,地方上更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并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 经济: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唐统治者更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该制度最大特点在于“庸”的设置,即可以纳绢或布代服徭役。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租庸调制又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这两种制度成为唐朝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

32、展,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国有土地私有化,使政府手中可以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780 年唐政府实行两税法。它改变了过去以人工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但它并没有限制土地兼并,因此唐朝后期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导致农民战争的发生。民族关系: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关系空前繁盛,特别是唐朝前期,因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昌盛。这为汉族政权发展民族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边疆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他们迫切要求吸收唐朝先进文化,主动和唐朝政府发展

33、关系,如松赞干布向唐朝政府求婚即是例证。而唐朝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也较为开朗,积极采用如直接管辖、册封和平等交往等多种方式主动发展同周边各族的关系。 对外关系:唐朝国力强盛,对外吸引力大;陆海交通也比较发达;政府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些都为对外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此时唐朝同东亚各国如朝鲜、日本的交往十分密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也包括城市建筑、文字、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对西亚、南亚各国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唐朝文化固然对外国的影响深远,但外来文化对唐文化作用也极其明显。唐文化的博大精深,泽被深远,是建立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的

34、。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是互相影响,互为补充的,各国家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 (907 1368 年 )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经济上,重心南移,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政治:本阶段的政治局面经历了封建国家的再度分裂局部统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全国重新统一的过程。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但在全国的版图上还存在着辽、大理等发展政权,后来更陆续出现了西夏和金。因此北宋只是局部统一的朝代,而区别于大一统的汉唐。北宋亡后,又出现了南宋与金的对峙。

35、直至 1279 年,元政权凭借其强大的武力使全国重新归于统一。 本阶段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阶段。主要体现在北宋和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巩固统治,本着“强干弱枝”的指导思想,解除中央和地方大将的兵权,使地方行政权和财政权分开,又在中央组织强大的禁军。这些措施避免了地方分裂的再现,使北宋在政治上出现了稳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又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数量的激增,造成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至北宋中期,已出现严重的财政、政治和边防危机。为缓和矛盾,富国强兵,宋神宗任命王安石进行变法。他制定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和保甲法等

36、措施,力图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缓解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由于用人不当,特别是新法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削弱了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遭到特权阶层的反对,新法没有成功。 元朝统一全国后,为有效治理广阔的国土,实行行省制,初步奠定了后世省区的规模,并通过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等机构,有效地保证了中央对包括西藏、台湾在内的广大边疆地区的管辖,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经济:本阶段,在农业和手工业繁荣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商业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已打破了唐朝“市”、“坊”的界限;货币种类繁多,尤其是北宋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民族政权的边境上,还兴起了“榷

37、场”贸易。 本阶段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南宋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地位。本阶段中国古代纺织业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南宋时,棉花种植推广,棉纺织工艺水平提高。到元朝棉花种植地区进一步扩大,棉纺织业逐渐取代丝织业成为纺织业的重心。 民族关系:本阶段民族政权长期并存,战争连绵。尽管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这突出表现在战后的议和活动上,例如北宋和辽订立的“澶渊之盟”,有利于满足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增

38、进了各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边疆地区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因此和平共处仍是本阶段民族关系的主流。特别是元朝统一后,又一次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现象,并出现了汉族外迁、形成新民族等新特点。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重心发生明显变化。由于汉族政权相对弱小,控制区域有限,与外国的内陆贸易受阻,“丝绸之路”不复畅通。南宋时期,由于政府大力扶植,加之造船技术的进步,经济繁荣等便利条件,海路成为对外交流、贸易的重心。元朝时期,陆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均很发达,再次出现了对外交往繁荣发达的情况。 文化:宋元文化高度繁荣,继续领先于世界,在天文历法、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尤

39、其值得一提的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均在本阶段外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明清 (1840 年鸦片战争前 ) 时期 (1368 1840 年 ) :本阶段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政治: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时期,其突出特点即为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统治者在中央废丞相,在地方废除省制,设三司;清朝统治者在中央设立军机处,以上中央或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均加强了君主权力。明清统治者均采取一些“非常”措施以维护统治,加强君主权威。如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严密监视和控制官员、百姓,并以八股取士作为科举考试的形式,以培养皇帝的忠顺

40、奴仆;清朝统治者则大兴“文字狱”,造成“万马齐喑”的恶劣局面。这些措施的出台,恰恰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经济:本阶段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清初年的统治者都比较注意恢复发展生产,为此些他们调整统治措施,以缓和矛盾,稳定小农。如明太祖奖励垦荒,减免租税;清朝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实行的人头税,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开始松弛,从而减轻了无地农民的负担,稳定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明清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均达到繁荣。在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基础上,明朝由后期,在江南的丝织业等部门中,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雇佣剥削关系的萌芽。清朝前期有缓慢发展,但受到腐朽

41、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但新生产关系的出现,毕竟可以反映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没落。 民族关系:本阶段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重要巩固时期。特别是清前期,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了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还周到地安置了回归的土尔扈特部,使其为开发边疆作出贡献。清政府还通过册封西藏宗教首领和派驻藏大臣,紧密控制了西藏。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并使其拓展了疆域。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封建王朝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后,统治者即开始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清前期统治者效法之。该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

42、茫然无知,是中国落伍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同时,本阶段中国开始遭到西方早期殖民活动的骚扰,如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这也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中国近代史1.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节鸦片战争1鸦片走私(1)直接目的:因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1)危害:加重了人民负担,影响人民生活;影响了清政府财政收入;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2林则徐禁烟(1)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2)评价: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举动,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林则徐是

43、民族英雄。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仅仅是借口、导火线,而不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是导致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4鸦片战争的性质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马克思曾指出:这是英国“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鸦片贸易史)。在这里,很清楚地表明:英国用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走私,是这次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也表明这次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中国被迫进行的则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闭关锁国”政策的分析(1)“闭关锁国”政策:指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2)社会根源:既是小农经济和封建主义劣根性的产物,也

44、是清政府民族狭隘性的表现。(3)实施原因是自然经济特点的反映。封建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清政府的民族狭隘性。清政府时刻防范汉族人民,防止中外结成反清同盟,不得不采取闭关政策。(4)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闭关并不能削

45、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危害1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它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长达百余年之久。(2)赔款2100万银元。使得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为支付战争赔款,不得不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打开,使得英法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

46、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2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1)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随之发生变化。(2)社会经济: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社会政治:导致清政局的开始变化。(4)阶级关系:农民负担加重,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5)社会思想:“闭目塞听”局面有所改变。一批有远见的中国人觉醒,向西

47、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教训中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自卫战争。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因为:清朝封建统治由于日益腐朽,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抵抗派屡屡受压,妥协派日益得势,终于导致战争的节节失利。由于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率先实行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蓄谋已久。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认识:战争双方力量对比是胜负的关键之一;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战争结局与战争指挥有直接关系。教训:落后必然挨打,妥协必败。第三节第二次鸦

48、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1)国际: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市场,企图通过“修约”扩大侵华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1856年3月,英法与俄的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使英法得以腾出手来发动侵华战争。(2)国内:清政府正倾尽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心怀疑惧,拒绝修约直接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集团,开始分化。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

49、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同时,中国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比较(1)相同点: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都是迫使清最高统治者出逃。都曾建立过殖民统治机构。都迫使清政府屈服,促进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2)不同点:发生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是以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侵略利益。

50、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说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继续:从背景及西方列强的根本目的看,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满足鸦片战争所获得的权益;从战争的结果看,清政府被打败,被迫签订了新的不平等条约,满足了战前它们修约的要求;从战争的发动者看,实际上仍是以英国为主,这也说明是继续。扩大: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只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开通商口岸增多。第一次开5处,第二次增开11处。破坏了中国更多的主权,第一次破坏了中国的独立以及关税自主权和司法权,外国领事进驻通商口岸;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清

51、朝都城北京,可直接与清政府交涉,还取得了在长江自由航行军舰等权利。阶段特征阶段特征: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全方位剧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剧变的原因:19世纪前期,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接近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时期。而这时的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已显示出衰落趋势。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日益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中来,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鸦片战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中国社会的剧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二节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出现的历史条件(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

52、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政见分歧,洋务派出现。(2)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汉族官僚集团形成,成为洋务派的中坚力量。(3)总理衙门的建立,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4)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2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点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的统治,而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主张原封不动维护清朝统治,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上,二者完全一致,并且联合在一起反对维新变法运动。3洋务运动的阶段性及主要内容前后共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主要内容: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

53、号,创办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4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及原因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原因共有四个方面:西方列强的阻挠,垄断技术;顽固派的破坏;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1洋务企业的性质和特点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其特点是官办,开办费和常年经费全由政府调拨;产品一般由政府调拨军队使用,不作为商品参加市场交换;产品不计成本,生产不讲效率;每个工厂像一个衙门,由大小官吏分别掌握经济管理权,有的工厂工人由士兵充任,沿用军队管理制度;技术和设备依赖外国。这类工业带有很强的封建

54、性。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民用工业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以赚取利润为目的,其产品是商品,并雇佣大批自由劳动力,所以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官督商办中的“商股”,实际上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采取这种形式,是当时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这种企业处处依赖官僚的荫庇,缺乏生命力。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应该运用“两点论”正确加以认识。洋务运动增强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实力,也有抵制外国侵略的一面,但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从倾向性看,洋务派要求改变祖宗之法,反对顽固派盲目排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既顺应发展了“新思想”,又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

55、生了重要影响。从客观效果看,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是中国从传统手工生产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转折点,发展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和教育,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进程。3洋务运动失败的历史必然性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

56、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至于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综合理解,即腐朽的清朝统治阻碍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力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外壳中发展起来的,是同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阻碍分不开的。4洋务运动性质的分析

57、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性质存在激烈争论,随着对洋务运动研究的深入,对其性质的认识逐渐达成一致,多数人认为,这既是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同时又是地主阶级搞的一次改革运动。首先,在“内忧外患”局势下,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崛起的部分地主官僚,借助洋枪洋炮,镇压了农民起义;同时又试图通过练兵,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因此,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活动。其次,洋务派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些变法,引进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改革传统模式,这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是一致的,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5地主阶级抵抗派

58、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较(1)从目的来看二者都通过向西方学习,以维护清朝的统治,但洋务派侧重于对国内人民的镇压。二者在学习西方的目的上有本质的区别。林、魏学习西方的目的是要抵抗侵略(即制夷),并在民族自卫战争中付诸实践。洋务派之中虽也不乏抵抗侵略的爱国志士,然而他们的头面人物搞洋务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力主“借夷助剿”,而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妥协退让。(2)从内容和实践效果来看:鸦片战争中的抵杭派和洋务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学习西方的基本内容也极为相似。但林则徐、魏源等由于受到种种压抑和打击,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主张未能实现;洋务派则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他们的主张付诸实践

59、,在中国掀起了长达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二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出发点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抵抗派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条改变社会的有效方案,洋务派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积极方面: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2)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

60、用;经营管理腐败。经济上:洋务运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明治维新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封建领主所有制有所动摇。政治上:洋务运动是部分官僚在“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明治维新在内外危机中,德川幕府统治危机严重;中下级武士中革新力量联合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进行武装倒幕。目的:洋务运动以西方科技为手段,以达到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明治维新推翻幕府,建立以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着手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洋务运动缺乏变革的经济条件,不能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控制,又不能摆脱封建势力的阻挠和侵蚀,必然失败。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中国

6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间:19世纪末或甲午中日战争后条件:客观条件: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观条件:为支付战争赔款,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发展特点:民办厂矿数量增加;投资总额迅速增长;轻工业发展最为迅速。作用: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形成维新变法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1)产生: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雇佣中国人作劳动力。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在外商企业中诞生了。(2)特点: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有机联系,具有远大的政治目光,富于

62、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中国无产阶级还有自己的特点:身受三重压迫剥削,革命性最强;与农民阶级有天然联系,便于结盟;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和组织斗争。2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征(1)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因此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又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产业结构

63、不合理,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3)从工业的地区分布看,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其原因是这些城市多为列强推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据点,自然经济较早解体,同时这些地区便于利用外来技术,引进机器,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明朝中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且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商品经济已经有相当发展,之所以没有在近代继续发展而形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原因在于:首先,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广大地区长期顽固存在,中国缺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市场。其次,地主阶级集中资金后,资金不是流向工业或手工业,而是流向土地,缺乏资本主义经济发

64、展所需要的资金。第三,中国虽然有发展经济所必须的技术、劳动力,但是缺乏资本、市场,更缺乏必要的资本主义制度,或者是发展经济所必须的宽松条件。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后,因为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争夺和本国人民的购买力低,民族工业发展依然缺乏市场,机器和技术是从外国引进的,资金是封建时代官僚、地主、商人的,所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并且带有浓厚的妥协性。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和封建残余及天皇制国家机制相结合表现出非常强烈的侵略性。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19世纪末,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为扩大资本,掠夺原料,寻求国外市场,走上了

65、对外扩张道路。一定程度上的西方列强的支持默许或纵容,成为日本实施侵华计划的条件。(2)中国:19世纪末,中国边疆危机进一步加深,而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3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1)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大借外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3)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4)

66、允许在华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l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日本统治者为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贪欲,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竭力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并制定“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这成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对中外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1)从中国方面看,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

67、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2)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3)对远东局势来说,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2西方列强对日本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的影响19世纪晚期,中国和朝鲜是列强在远东争夺的重要地区,而英、俄两国争夺远东霸权斗争尤为激烈。沙俄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机会侵占我国东北大

68、片领土后,更加垂涎朝鲜,并企图独占中国东北地区,夺取更多在华侵略权益。因此,沙俄一面警惕日本在上述地区的扩张,一面又极力拉拢日本,与英国在远东争霸。当时,英国仍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殖民者,在中国享有最多的既有权益,为防止它在远东的侵略优势被打破,英国也支持日本以抵制沙俄的扩张。美、德两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强烈要求在远东找寻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但都无力在远东争霸,故都支持日本同沙俄抗衡。法国为了乘日本侵华之机来夺取新的权益,也极力支持日本侵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对日本侵华所采取的默许、纵容态度,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成为日本实施其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4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分析(

69、1)主观方面:清政府的腐朽,造成中国军队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战前,清政府不作认真准备,战争爆发后极力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贻误战机,如平壤之战,威海卫之战的惨败。慈禧太后在国家危难之秋,大搞万寿庆典,不惜挪用军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2)客观方面: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略强,中国相对落后。纵观中国的社会状况,与日本相比不仅在军事、经济和科技上落后,还在于政治制度腐败。北洋舰队的覆灭,说明了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变中国落后政治制度的尝试。第六节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l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原因(1)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

70、后向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政治经济新的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2)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及清政府奉行的投降政策的消极影响。1对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方式特点变化的认识一是在中国的资本输出代替了以商品输出为主的侵略方式。这符合了帝国主义阶段向全世界输出过剩资本的特征,而且资本输出比商品输出更加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二是由直接割地改为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表明帝国主义国家选择共同瓜分中国的道路的。帝国主义国家采用在中国输出资本和瓜分中国的方式,并不意味着侵略的放松,而是适应和更加便利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国家扩张的需要;是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资本输出和瓜分中

71、国的领土,先后程度差异,甚至表现出的矛盾,并不妨碍在侵略中的一致利益和一致行动,这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本质。2甲午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形式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形式变化:战前以商品输出为主,战后发展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变化原因: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由于垄断组织的竞争,资本输出日益增大,加之殖民地日益成为它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对海外殖民地掠夺更加剧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清政府奉行的投降政策,大大助长了列强掠夺中国的野心。影响:在中国开设银行,这些银行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主要工具。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贷款,攫取高额利润,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帝国主义国家

72、纷纷争夺在中国的铁路修筑权,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交通事业,使他们不但能更大量地倾销他们的商品,掠夺中国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而且还便于运输军队以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取得设厂权,在中国开办许多工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攫取了采矿权,从中国掠走大量宝贵的自然资源。造成中国重工业极端薄弱和落后。资本输出对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也起了进一步瓦解作用。3关于资本输出(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为获得高额利益对国外贷款和投资。这是帝国主义对外进行经济侵略的突出特征。资本输出包括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它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

73、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为主”的意思是指第一位,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向中国资本输出的同时,还存在着商品输出,但资本输出居第一位。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影响:一方面加剧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落后和贫困,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这些国家和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1)背景: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美国忙于美西战争,错过了争夺瓜分中国的时机,需要制定新的对华政策。(2)内容: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机会均等”费用。(3)特点:“利益均

74、沾”。(4)影响:是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是有了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侵华的步骤。使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暂时取得表面一致,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使美在华势力大增,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首先,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是在未通知中国政府的情况下提出的,表明美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尊严。其次,从内容上看,帝国主义同中国签订的条约都是不平等的,外国的既得利益都是侵略利益,美国既然不加干涉,其实质也就是默认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的现实;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实质上是维持中国的低

75、关税率,把中国视为列强的产品销售市场;第三,美国提出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在华商业利益,把中国变为完整的、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门户开放”后,中国成为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对象。(2)“门户开放”政策同现在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有何区别?前提不同:“门户开放”政策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主权沦丧的情况下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合作时代,中国政府在中外平等交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提出的。性质不同:“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倾销商品,进行殖民掠夺提出的。对外开

76、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潮流的。结果不同:“门户开放”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七节戊戌变法1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背景(1)时代形势: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的外患促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2)经济条件: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形成一定的社会基础。(3)阶级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4)思想条件: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早期维新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康有

77、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变法主张。3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2)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3)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2.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

78、3.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事实证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6维新变法和法国启蒙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作用方面的相异性及形成原因法国启蒙思想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了。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79、,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牢固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势力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单元总结与验收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历程(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

80、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样,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18831885中法战争,民族危机逐渐加深。(5)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并走向联合,利益趋向一致。(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侵华特点及原因(1)格局演变19世纪初期清朝渐趋衰落,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居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首位的英国在

81、鸦片战争中率先侵入中国,并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保持侵略优势。俄、法、美、日、德也相继侵入,它们一面勾结加深对华侵略,一面互相争夺侵略利益。从甲午中日战争起,列强开始瓜分中国,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被中国人民粉碎。但它们却驯服了清政府,使之成为其侵略中国的工具。这样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一战期间,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并攫取德国在山东的一切侵略利益,势力迅速上升,已与英国相匹敌,几乎打破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在美国操纵下,华盛顿会议日本被迫妥协,中国又恢复到被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2)侵华特点:以炮舰为后盾,采取武装侵略的手段,由商品输出逐渐向资本输出

82、过渡。列强既勾结,又争夺,侵华格局不断变化。通过一打一拉的手段征服了清政府,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3)原因: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质,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积极扩大对华侵略。垄断资产阶级要求把剩余资本输往海外,企图控制瓜分中国。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势必导致它们争夺中国的斗争渐趋激烈。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和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概述这些变化的原因、影响,及留给我们的启示。特征:对抗和好对抗完全屈服。原因和影响: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开拓世界市场,把矛头指向中国,试图以鸦片和炮舰打开中国

83、大门,清朝统治者愚昧落后,闭关锁国,于是中外关系呈现对抗特征。清政府组织抵抗,但由于政治、经济制度落后而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上,清政府与列强勾结起来,在六十年代,形成暂时“和好”局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扩张性增强,向清政府提出新的要求。清朝内部的顽固派曾一度利用义和团反侵略,但很快又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半殖民地化完全形成。启示: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基础是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腐朽的封建

84、主义无法阻挡西方新兴资本主义的进攻,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列强不能灭亡中国。2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概述这一时期清政府在经济方面作出的政策调整,分析导致调整的原因,评价调整的结果。调整: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任用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接受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甲午中日战争后,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大借外债。放宽对民族工业的限制,19世纪末允许民间设厂,20世纪初在“新政”中奖励实业。原因:办洋务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清斗争,加强清政府的军

85、事、经济力量,维护清朝统治。接受外国资本主义主要是因为列强以武力为后盾,攫取大量有利于对华输出资本的特权,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列强新的经济侵略采取屈服以至讨好的态度。对民族工业放宽限制是因为清政府为支付巨额赔款,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同时,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缓和人民大众特别是资产阶级的不满。评价:这些措施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的过程中,清政府被迫调整。没有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的状态,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清政府企图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加速了灭亡。清政府的这些调整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3中国

86、社会各种经济形态相互关系的分析史学界认为“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经济成分所占的比重仍大大超过其他经济成分的总和,但毕竟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了,它具有这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是几种经济形式并存。”(1)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经济特点:中国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并存。并存的经济主要有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2)并存原因:西方列强利用发动战争夺取的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疯狂掠夺中国的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通过资本输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工业和交通。列强把中国封建势力作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不触动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土地制度仍然存在。由于资本

87、主义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加上洋务运动的刺激,中国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成长艰难,并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3)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使中国社会的矛盾复杂化,其中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中外反动势力逐步勾结起来,中国社会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绞杀中国革命;中国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四)抗争和探索(1)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虽然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对外国的经济侵略

88、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2)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他们把抵抗侵略挽救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与学习西方相结合,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但是昙花一现,很快夭折。(3)无产阶级诞生早、来源广、革命性强,虽然尚未形成独立的力量,但仍不断开展斗争。(4)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风起云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但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2不同政治派别主张异同点分析(1)洋务派、顽固派、抵抗派和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区别:前三者都是地主阶级派别。后两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洋务派主张学习西

89、方科技,并付诸实践,顽固派主张用传统文化抵抗侵略,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长技,但未能实现。早期维新派强调学习西方,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维新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2)洋务派和维新派的比较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不同点:A政治上: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B经济上:洋务派兴办官办工业,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C思想文化上: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的制造技艺,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上。内在联系:洋务派与

90、维新派都是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产物;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从洋务派中分离出一部分,形成早期的维新派。产生差异的根源:A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洋务派产生于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年代,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维新派是洋务运动暴露出一些问题和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成长起来。B由政治地位决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多是封建官僚,他们必然要维护封建制度。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多是中下级知识分子,容易接受西方政治思想,提出变革主张。(3)顽固派、洋务派、维新派基本主张的异同、相互关系顽固派、洋务派、维新派在保留君主制的问题是一致的。顽固派和洋

91、务派在维护封建君主制制度方面一致。维新派主张实行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制。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在学习外国的问题上与顽固派有区别,与维新派的主张有一致的方面,但在是否兴民权的问题上,洋务派和顽固派立场一致,反对维新派兴民权的主张。顽固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洋务派能够看到西方先进的东西,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实际上主张在不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应变”,二者有区别,维新派则主张改良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顽固派与洋务派的政治立场一致,他们一致攻击维新思想,由于维新变法法令直接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因此他们发动政变,扼杀了维新运动,打击维新派。顽固派是

92、维护封建制度,阻止历史前进的反动势力。洋务派虽然在政治上与顽固派有一致的一面。但他们兴办了一批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洋务派和维新派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积极关系。(五)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及影响1变化及特点(1)经济上的变化与特点清政府开始创办近代工业,洋务运动兴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政治上的变化与特点辛酉政变,慈禧太后与洋务派控制了中央和地方

93、政权,汉族官僚势力扩大,清朝政局发生变化。总理衙门设立,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国内局势暂趋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人数增多,国内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早期维新派产生,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3)外交上的变化和特点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派遣驻外使节,中国外交近代化开始。没有发生重大的中外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由战争对抗转入暂时“和好”。2深刻影响(1)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对封建生产关系

94、和政治制度日益起着瓦解作用;并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社会基础。(2)清朝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了中国海关,并进一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六)中国近代化问题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化开始有较大进展的时期;近代化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有重大影响。近代化史与侵略史、抗争史、探索史一起被列为中国近代史的四条主要线索。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交通近代化、国防近代化、教育近代化相关内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表现、结局(1)表现经济上:洋务运动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

95、工业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趋于没落。由于洋务运动以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洋务运动受封建顽固势力、外国势力的束缚和压迫。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到19世纪末,虽初步发展,但力量较小,在社会经济中未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不可能独立发展。政治上:维新变法运动,革命运动兴起。但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镇压而失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且具有软弱性、妥协性。军事上:19世纪80年代,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海军建成;甲午中日战争后,新式陆军陆续建立。思想文化上:“西学”广泛传播,新式学堂、译书局、报馆的创办,留学生的派遣,

96、“西学东渐”,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条件。(2)总体结局;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先后失败,民族工业步履艰难,当时中国并没有真正实现近代化。(3)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深。(4)结论:只有先实现国家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近代化。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近代化和现代化。2关于中国近代化历程阶段性特点分析例 学界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19世纪中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试结合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分析指出促成“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的因素,并说明“制度”变革的结局及导致这种

97、结局的根本原因。(1)观点正确,理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名发起了洋务运动,由于洋务派只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因而这个时期中国只进行了“器物”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君主立宪的方案,发动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民主共和的方案,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因而这个时期的中国进入了“制度”变革时期。(2)因素甲午中日战争使北洋舰队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了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生产技术,进行“器物”变革,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作为

98、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使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主要潮流。(3)结局:戊戌变法运动在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镇压下归于失败。辛亥革命由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而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4)根本原因:资产阶级改良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均行不通。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3外来侵略与中国近代化关系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

99、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据此,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你对上述观点有何看法?试论证之。观点一: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控制了朝鲜,为其向我国东北扩张势力创造了条件;中国大片领土的割让,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巨额的赔款,迫使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与经济;新商埠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方便了外国对中国内地的侵略;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助长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帝国主义国家凭借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也都享有了马关条约的特权,从此,外

100、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新阶段。总之,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观点二: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向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其发起的救国斗争创造了条件。帝国主义的侵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随着西学的传播,资产阶级维新与革命的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它们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体制,引起了中国社会文化艺术、思想观念和科学教育等

101、诸方面深刻的变革。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虽然最终结果都失败了,但在不同程度上催化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迈进。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1)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A经济上:加强掠夺,特别是掠夺路矿权,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落后。B政治上: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扶植清政府。清末新政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2)主观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可见,中国资产阶级民

102、主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它是当时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2革命思想的传播时间:20世纪初社会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思想武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方式:译著、报刊,如民约论万法精理国民报游学译编。宣传中心:东京、上海代表人物: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民主革命思想。邹容:革命军,革命建国纲领,即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主张反帝反封建同时并举。2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发展的历史条件客观上:马关条约后,清政府被迫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政府“新政”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103、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斗争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主观上: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2)作用: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经济、阶级基础。3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20世纪初,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的矛盾。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与此同时,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帝国主义调整侵华政策,采取“以华制华”的手段来控制中国。这样,中国民族矛盾的表现形式就发生了变化。5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反封建思想的比较(1)相同点: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

104、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体制。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2)不同点: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按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并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维新派主张用和平和改良的方式,幻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3)产生不同的原

105、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上层,他们极力接近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更多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他们紧紧依靠华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性。阶段特征(1)1901年至1912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为争夺霸权和瓜分世界而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世界大战一触即发。(2)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华,操纵清政府,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两大社会矛盾趋于汇流。(3)为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维护垂死的封建统治,清政

106、府先后玩弄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更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4)20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蓬勃兴起。中国同盟会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武昌起义,促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5)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一次伟大转变,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一)重大革命斗争比较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

107、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2)不同点政治主张: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也有不同的一面: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

108、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2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反清斗争的比较(1)相同点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都采取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太平天国同清朝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斗争,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和后期防御战等,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反清起义。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辛亥革命中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2)不同点领导革命的阶级不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

109、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性质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战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纲领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要建立一个“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田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理想社会。“三民主义”是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办法与辛亥革命的“平均地权”也有质的区别。一是平均主义的,彻底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发动群众的程度不同。太平天国主要依靠广大农民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则脱离

110、广大人民群众,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仅依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会党和新军中的一部分人。斗争的结果不同:太平天国运动被清王朝勾结外来反动势力残酷地镇压了,而辛亥革命则在推翻了清王朝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后被中外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3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比较例比较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主张与社会实践的异同,指出他们留给人们的历史教训。(1991年三南地区高考试题)相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不同点: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

111、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教训:上述三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不能使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况。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及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秩序进一步深化并完全确立。原因:帝国主义加快侵华的步伐,“以华制华”;清王朝完全成为洋人朝廷;中国人民的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中国人民斗争矛头由主要指向帝国主义转向主要指向清王朝和北洋军阀。原因:帝

112、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侵华政策改变。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资产阶级运动由改良到革命。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下层力量增强;由于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先进知识分子倾向革命;改良道路的失败使许多人放弃对清王朝的幻想;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使人民更加认识了它的顽固与反动。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3)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

113、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

114、,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不过,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相同点、不同点,发生变化的社会根源相同点:前后开展的范围

115、都主要局限于知识界和思想领域;开展的目的都是为了探索改造中国之路;都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同点:内容不同,前者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后者以各种新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斗争目标:前者以反封建斗争为主,后者虽仍具有反封建性,但新文化运动阵营分裂后,内部斗争很激烈,变成了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运动的强度不同,前者主要是反封建礼教,后者则着重探索新的救国方案,并开始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共成立作了准备。所属性质、作用不同: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思想运动,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的性质的思想

116、解放运动,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原因:五四运动前,我国思想领域封建复古逆流泛滥,维护民主共和是历史潮流。五四后受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等新思想被大量介绍到中国,并被许多人所接受。一战期间,中国政治思想领域出现的进步潮流的相互关系及特点民主共和。史实: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实业救国。史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出现张謇等著名的实业家;民主科学。史实:新文化运动;社会主义。史实: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相互关系及特点:相互促进。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民主政治,反映在文化思想领域产生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运

117、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促进了社会主义的传播。影响深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提供了条件。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时间内容影响19世纪末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激烈论战。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905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保皇派之间就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 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前期)

118、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历史必然性)国际: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人民反帝情绪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方向。国内:北洋军阀政府卖国、独裁、混战。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阶级条件)。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了一个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庞大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的宣传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思想条件)。说明: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是必然的。革命爆发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在发生的变化。中国人民不屈的探索与抗争及20世纪初中国

119、经济、政治、思想结构的大变动,是爆发革命运动的内在因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使更多的中国人清醒,认识到必须寻求新的出路。而十月革命,恰好为在黑暗中苦斗的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因为:(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2)五四运动启发广大人民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因此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

120、会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4)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这样,五四运动后,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旧民主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不同点: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

121、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

122、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3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彻底性表现:(1)反帝的根据:从斗争起因看:由山东问题引起,此问题是分赃的巴黎和会所导致的。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2)反封建的根据:从斗争目标看:开始时提出罢免卖国贼职务,工人参加后,进一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从斗争口号看:“内除国贼”。(3)彻底的根据:指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而言。4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新变化及原因变化: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政治上,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

123、动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开来,思想战线上的斗争比较激烈,马克思主义吸引了众多的进步青年,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的主流。原因:一战的爆发和战后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必然遭到中国人民的反抗。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无产阶级斗争水平的提高。5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因素(1)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迅速扩大,为实现革命转

124、变打下了经济和阶级基础。(2)十月革命使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3)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无产阶级开始领导革命。(5)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资产阶级的改良和共和国方案都行不通,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落到了无产阶级身上。最主要的因素: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斗争的发展。影响:这个转变是中国历史的进步,从此中国革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提出了正确的纲领,革命面貌焕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1)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2)国内条件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

125、的结合;一批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现。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指对中国革命而言: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属于新的革命范畴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3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认识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产物。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三大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成为其思想基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其阶级基础,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成为其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的

126、诞生,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此,我们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阶段特征1国际方面主要特征(1)欧美主要国家卷入一战,战后初期又对战败国和弱小国家进行分赃,人们对西方的一些幻想破灭。对中国山东的分赃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2)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带来了新的曙光。2国内方面的主要特征(1)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2)新文化运动兴起并发生

127、了转向,前期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战线上的斗争比较激烈。总之,本阶段总的特征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五四运动是转折的标志。第一章国共的十年对峙对国民革命时期国民政府的“北伐”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的认识相同点:都是国民政府同北洋军阀之间的战争。不同点:(1)背景不同:前者是在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下,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的情况下进行的;后者是在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逐步建立的情况下进行的,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宁汉合流”。(2)目的不同:前者是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实现中国的统一;后者主要是同张作霖争夺全国统治权。(3)性质不

128、同:前者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积极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后者是国民党新军阀与北洋旧军阀之间争夺统治权与地盘的战争。(4)组织领导者不同:前者是以国民党左派为核心,当时的国民党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后者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这时的国民党是蒋介石集团独裁统治的工具。(5)参战军队不同:前者是国共合作的革命军队国民革命军;后者是帝国主义帮助建立起来的反革命军队。(6)对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前者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并收回了九江、汉口英租界;后者对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济南惨案”屈辱退让,绕道北上,严禁中国人民的反日运动。(4)“八七会议”和

129、遵义会议的异同点:同:都是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都纠正了党内的错误路线,使革命转危为安,都撤换了错误的领导。异:“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但又滋长了“左”倾错误,给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极大危害。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单元总结与验收(一)知识体系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二)阶段特征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是中国革命逐步复兴的阶段。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立了

130、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行了夺取敌人中心大城市的革命尝试,文家市决策开始了中国革命在农村的发展。此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为基地和以农民为基本力量的新阶段。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为燎原之势。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在创建农村革命地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惟一正确道路,革命形势逐渐走出低谷。1931年9月至1935年12月,

131、是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的阶段。国际上,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结果日本占领东北并逐渐深入到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化。在国内,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一方面对日侵略不抵抗,另一方面“围剿”红军不放松。国民党内部因不抵抗政策产生分化,以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为代表的抗日反蒋斗争兴起;由于共产国际“左”倾策略的影响,王明“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共产党一度丧失领导全国抗日运动的有利时机,并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实现

132、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此后,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革命形势重新走向高潮。1935年12月至1937年7月,是中国革命从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化阶段。华北事变促使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变化。“一二九”运动中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掀起新高潮。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日本推行独霸中国的政策,也促使华盛顿体系趋于瓦解。美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国对日本侵略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促使国民政府进一步分化为亲英美派和亲日派,对日不抵抗政策发生

133、动摇。中国共产党及时放弃“抗日反蒋”口号,提出“逼蒋抗日”的总方针,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为全国规模抗日战争的实现准备了必要条件。专题知识归纳总结l1927年1937年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及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敌人营垒变化:国民党新军阀代替了北洋军阀;国民党各派系之间的争斗和混战更加激烈;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部出现新的变化。社会矛盾变化: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的矛盾解决了,而与国民党新军阀的矛盾激化。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结束。革命形势的

134、变化: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随着“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革命形势重新高涨,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革命遭到惨重损失。红军长征胜利后,逐渐形成抗日救亡新局面,革命势力又重新上升。(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社会主次矛盾变化、表现、趋势及影响:国共十年对峙期间的各种矛盾:a国民党新军阀与旧军阀之间的矛盾和国民党内部派别斗争。如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北伐、东北易帜、蒋桂战争、中原大战。b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工农群众与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围剿”红军,妄图消灭革命力量。C共产党内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之间的斗争。中共“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后,王明的

135、“左”倾错误路线控制党中央,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中日民族矛盾。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e.国民党内抗日将领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矛盾。福建人民政府建立、西安事变。主要矛盾的变化趋势:由国共对峙和内战(或阶级矛盾)逐渐转变为中日民族矛盾。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各种矛盾。a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和长征的胜利。b纠正错误路线,确立正确路线:开辟农村包围城市之路;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领导。C对日本侵华: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d团结抗日将领,促成时局转变;

13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国民党政策的变化: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接着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爱国将领冯玉祥、蔡廷锴等抗日反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3)1931年1932年中国国内形势发生的变化及影响: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中蒋介石取胜并居优势地位,开始调集重点先后对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三次反革命“围剿”,其积极内战政策,给日本以可乘之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建立“伪满洲国”进行殖民统治;面对日本侵略,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并妥协卖国,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国民

137、党内部开始分化,一些爱国官兵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共产党:党内“左”倾错误开始占据统治地位,推行冒险主义方针,导致白区地下工作遭到严重破坏;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继续发展壮大,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红色政权,中国范围内两种性质不同的政权对峙更加严重。影响:日本侵华使帝国主义在华势力重新调整,且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由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转变;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出现重大变化,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怒潮,且局部抗战开始。2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发展(1)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

138、一枪;“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由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又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革命形势重新高涨: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引下,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达10万人。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

139、的三次反革命“围剿”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来又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长征初期革命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召开了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党、红军和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实现了战略转移的伟大任务。(2)1927年1927年国共十年对峙期间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功绩:挽救革命方面:a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理论;b直接组织领导了秋收起义,第一个打出工农革命的旗帜并确立了我军建军原则(党指挥枪),成为人民革命军队的缔造者之一;C长征中排除“左”倾干扰,在极困难的情况下,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探索革命道路方面:a

140、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地和最大的根据地;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C领导了前三次反“围剿”斗争,总结了红军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d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a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b指导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中国共产党政策的不断调整(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不同政策和措施: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并转入农

141、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共产党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并派大批干部,到东北去组织游击队。1933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红军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被迫长征。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在北平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

142、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恩来赴西安参加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2)中共“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1927年1933年中国共产党在政策。实践、理论、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纠正错误探索新道路的表现。政治上:“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实践上:发动三大起义,并在斗争中改变夺取城市的目标,挺进农村,建立了井冈山等许多革命根据地。理论上:毛泽东提出了中国革命应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

143、独特道路,形成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经济上:在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土地革命运动,进行经济建设。军事上: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武装割据达到极盛。认识:a革命事业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b要取得革命事业的成功应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态度,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4中国共产党从极端困难中走向成熟(1)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原因:中国共产党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经

144、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出正反两方面经验。中国共产党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历史必然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建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对日本的侵华,国民党各派别有抗日斗争的要求和表现。日本侵华,影响到英美在华利益,促成蒋介石态度的变化。(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举起抗日大旗,号召“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坚决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在东北组织抗日活动,与福建人民政府签订抗日停战协定。1

145、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长城。蒋介石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中国共产党改编工农红军。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评价: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大势所

146、趋,人心所向。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采取正确政策的结果,也与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分不开。毛泽东指出:“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的作用”。两条抗战路线的比较全面抗战路线(共产党)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领导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 级 依靠力量 依靠全国人民并争取团结一切抗战的 力量 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包办抗日,依靠英 美等国外援 阶级利益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国民党阶级利益 抗战结果 抗日力量不断壮大,成为抗战后期对 敌作战的主要力量 挫伤和打击了人民抗日积极性,丧师 失地 抗战前途 抗战胜利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 人民大众为主体的独立、民主的联

147、合 政府 阻碍抗战的胜利。胜利后中国前途仍 然是一党专政,继续停留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状态之中 第四节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3中共七大(1)背景:l945年5月,国民党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召开六大。为使抗战胜利变为人民的胜利,为争取光明中国之前途,中国共产党在l945年4月6月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内容: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由于国民党继续法西斯独裁统治,坚持反人民立场,在日本被打败后,中国仍可能发生内战。这是黑暗的前途。我们要努力实现光明的前途。报告还指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人民当前的基本要求。只有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才能

148、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达到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大会提出了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3)意义。党的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它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4抗战胜利的意义(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

149、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既是中国人民反帝民主革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进步的、正义的事业,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2)全民族抗战:

150、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沦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特点。(3)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力量的相互协调

151、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对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4抗日战争胜利的宝贵经验(1)落后就要挨打。惟有国富民强才能使侵略者不敢轻举妄动,才能减少在战争中的损失,并为最终战胜侵略者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2)全民族抗战必胜,分裂不得人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是抗战胜利的最重要的法宝。而中国共产党在促成、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着主导作用,成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真正核心。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在任何时候都是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根本保证,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更是如此。抗战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3)持久战的总方针,是最终取胜的正确战略。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

152、正确方针成为夺取彻底胜利的指南。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对夺取抗战胜利起着决定性作用。抗日战争的特点(1)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连成一体。(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前期积极,后期消极是正面战场的特征,而敌后根据地则始终如一。两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国共两党阶级属性的差距决定了该特点的存在,也决定了统一战线内部存在尖锐斗争。(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做出巨大

153、让步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不退缩,决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持久性。是所有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意义(1)必要性: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逐步扩大,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抗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是最紧迫的任务。(2)方针制定: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底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

154、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3)初步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4)正式建立: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5)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

155、可靠保证。(6)经验教训:合作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号召、倡导、坚持不懈的产物,是全国人民大力推动的产物。合作是在民族生存关头提出的,民族存亡压倒一切。国共两党相互让步,是实现合作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合作中两党都应克服内部的消极因素。在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的条件下,可以承认两种制度长期并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关的几个问题(1)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具有广泛的民族性,是全民族广泛而长期的合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这一特点,加重了统一战线的不稳定性,给统一战线的巩固增加了困难。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国民党掌握着全国政权和军队,

156、中国共产党只掌握局部政权,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它们之间的斗争贯穿于抗日战争始终。(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它不仅有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凡属中国的抗日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而革命统一战线是上述前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

157、领;而革命统一战线有统一的政府机构,有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合作方式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国共两党是党外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国共两党是党内合作。政权和军队的掌握不同: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权和军队基本上都由国民党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双方各自有军队和政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革命统一战线中充满着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结果不同:革命统一战线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中途破裂,导致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尽管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维护下,坚持到了抗战的全面胜利。两个统一战线的任务不完全相同:革命统一战线的

158、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败日本法西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从所处的国际环境看: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苏联的很大帮助,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同,而世界各帝国主义国家及其他反动势力则全部持敌视、反对的态度。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于处在二战新的国际环境中,不仅得到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帮助,而且由于英美帝国主义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所以英美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中国抗日,赞同国共合作。这对我党建立和坚持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有利的。中 国 现 代 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对华政策分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

159、初,帝国主义对这两个新生政权采取的手段有哪些相似之处,你从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两个新生政权采取的外交政策和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手段:政治上不承认,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包围。认识:帝国主义对新生政权的扼杀手段,说明了他们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害怕中国独立富强。因此,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主要敌人,要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必须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外交政策和结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告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保护外国侵略者在华既得利益。结果,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名存实亡。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

160、的外交政策,没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同邻国苏联和新生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使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原因:两种不同的外交政策,主要是由各自的阶级本质决定的。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致使他们不愿同帝国主义决裂,甚至对帝国主义存在严重幻想,而无产阶级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坚决捍卫民族主权和国家独立。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分析(1)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原因: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业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与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矛盾突出,这就不可避免地把国民经济

161、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到日程中来。国际上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但二战后各国急需恢复元气,发展经济,短期内难以爆发大战。中国必须争取有利时机,加快工业化建设,增加综合国力。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历史的必然。(2)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实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政治斗争,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我国已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国营经济,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和重要依靠力量。已经积累了利用和限制私营工商业的许多经验,这实际上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已经积累了土改完成后的农村开展

162、农业互助合作的许多经验,这实际上也成为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也为个体手工业的改造提供了借鉴。从国际环境看,帝国主义对我国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只有苏联援助中国。苏联的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我国具有巨大的榜样作用。正是在上述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实质及成因:特点:实现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实现“一化三改造”,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质:改造生产关系,解决私有制问题,即把资本家所有制、个体所有制改造成为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使公有制占统治地位,成为我国社会的惟一的经济基础。成因:实现社会主义是党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的必然。吸取了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我国经济发展落后,经济基础薄弱。(4)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存的路线,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对整个民主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是总路线的主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前提条件。只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