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7KB ,
资源ID:25602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602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07年高考历史复习整合专题二 中外民主法制建设.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07年高考历史复习整合专题二 中外民主法制建设.doc

1、2007年高考历史复习整合专题二 中外民主法制建设(一)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和法律1法治思想:战国时期,韩非子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这种思想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有积极意义。明清时期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2中国古代的法律文件 秦始皇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明太祖制定了大明律,条理分明,增加了经济立法,同时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 (二)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民主政治的追求1农

2、民阶级:洪仁玕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2对君主立宪的追求(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倡导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但他们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由于顽固势力的阻挠和镇压,变法最终失败,君主立宪制没有建立。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3 对民主共和的追求(1)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2)1912年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过议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

3、结果宋教仁被刺杀。(3)“宋案”发生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先后发起“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革命运动,但均遭失败,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4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派提倡民主与科学,对封建思想进行猛烈批判。(三)中国共产党为追求民主政治进行的努力1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指出: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工农武装割据”,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定了宪法大纲。4抗战时期,在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4、。5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富强、民主、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6抗战胜利后,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先后参加了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北平谈判,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后通过军事斗争,推翻了蒋介石独裁政权。71949年9月,政协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同民主党派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81954年,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四)中国近代史上实现民主政治的三次机遇 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

5、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给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责任内阁制。中国面临着建立民主政治的美好前景。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政权,实行民主政治的希望破灭。第二次:1927年,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最终失败。第三次: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经过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的原则。并且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6、,制定宪法等,展示了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 但不久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建立民主政治的希望再次成为泡影。(五)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内容:制订了共同纲领、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征: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初创。第二阶段(“文革”时期):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阶段特征:民主政治建设进程遭到严重挫折。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完善了宪法,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特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实质:发扬

7、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向迈进。新中国建立的新型的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三次大挫折(1)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把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把大批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当作敌我矛盾处理。主要影响:逐步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从而改变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这是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2)1959年的“反右倾” 斗争。主要原因:

8、毛泽东认为彭德怀上书是反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右倾的表现,开展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主要影响: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党内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延长了“左”倾错误的时间,使经济建设造成更大的危害。(3)“文化大革命”。主要原因:6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左”倾错误更加严重,毛泽东认为修正主义正在复辟。主要影响: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了。(七)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清政府颁布,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颁布,确立了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

9、和责任内阁制等四大原则。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 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有和皇帝一样的权力。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蒋介石制定,它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宪法大纲: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

10、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八)近现代世界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1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开始。2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在他们的思想中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天赋人权说和保护私有财产等资本主义政治构想。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颁布权利法案,逐步确立君主立宪政体。(2)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发布了人权宣言,将启

11、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制定了1791年宪法,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沉重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3)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发表了独立宣言,制定了1787年宪法,美国成为总统制共和国,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 419世纪中后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5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6二战后,欧亚建立了一批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思考题:1近代化在政治领域主要表现为民主化与法制化。近代以来,为推进我国社会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从康有为

12、、孙中山到中国共产党人均做出了巨大努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前期,资产阶级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努力? 维新派为实现君主立宪制,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了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对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迈开了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第一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和措施, 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期间,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规定了实行责任内阁制。它是

1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在我国法制建设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国初,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捍卫民主共和进行了不懈斗争。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政治作了哪些努力? “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指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31年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抗战时期,在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富强、民主、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抗战胜利后,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先后参加了重庆谈判、政治协商

14、会议,北平谈判,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后通过军事斗争,推翻了蒋介石独裁政权。1949年9月,政协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各民主党派互相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3)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进行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的? 召开新政协会议,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了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在工矿企业和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新中国建立的新型的民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建国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质是什么?发展趋势如何?内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

15、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村民直接选举制度。实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趋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向迈进。2(2006江苏高考)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概括其主要学说。 伏尔泰的君主立宪主张,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欧洲启蒙思想最早在北美结出了政治成果,启蒙思想的哪些观念对北美独立与建国产生了什么相应影响? “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是北美独立战争的理论依据,它们

16、在独立宣言中得到充分体现。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北美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文献,与后来法国大革命中的哪份著名文献体现了相同的思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独立宣育与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都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精神,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范本。3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至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为此,中国历史上不同阶级的代表都曾提出过相关的主张或构想,有些并付诸于实践。(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的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及其进步意义。老子主张“无为”,反对来刑峻法,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处于协调社

17、会人际关系;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反对“虐民”“暴民”,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有利于人类利用自然变化规律为社会造福;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使社会安定并公平地选拔任用人才;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序的社会制度,建立法治社会。(2)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唐朝前期的盛世唐朝前期是我国古代“和谐社会” 的典型,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其原因是:政治方面,统治者注意吸取隋亡的才识缓和阶级矛盾,虚心纳谏,善用人才;经济方面: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思想文化方面:重

18、视科技教育事业,人才济济;民族关系方面:采取开明、灵活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融洽;对外关系方面:实行高度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3)中国近代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谐社会”的美好构想农民阶级: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要建立一个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孙中山在其纲领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努力做到“家给人足”。但他们的构想最终都没有实现。其原因: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均分土地和生产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且缺乏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导致辛亥革命不可能取得完全胜利。历史结论: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使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4)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 的努力及失误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在政治方面的的努力(本专题第1题)。失误:十年探索时期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启示: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不可超越当时的历史阶段。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