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年重庆一中模拟考试题第卷 选择题(33分)一、(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搓(cu)商 阔绰(chu) 惊蛰(zh) 以儆(jng)效尤B舐(sh)犊 商榷(qu) 朝觐(jn) 按图索骥(j)C凋蔽(b) 恫(dng)吓 媲(p)美 间(jin)不容发D折(zh)耗 羸(li)弱 肄(y)业 嘻(x)笑怒骂2.下列填入横线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在商品社会中,人们更应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首先应做到的是 端正。科学面前人人平等。面对专家,即使资历浅,对自己的观点也不必 。铜鼓出土时口朝上,鼓面朝下,这 了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A品行 隐晦
2、 证实 B品性 隐讳 证明C品行 隐讳 证实D品性 隐晦 证明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在伊朗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可能在外交与军事上给自己带来麻烦。B有关自己的身世,他从来没有在人前说起过,有时别人问起来,他也讳莫如深。C某些以权谋私之人初次尝到甜头,私欲便急剧膨胀,得陇望蜀,一步步滑向深渊。D本届影展表现出参赛者对民俗摄影的深刻理解,参赛作品的题材从日常生活习俗、人物服饰到节庆活动应有尽有,真是蔚为大观。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代表们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形成共识,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B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
3、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C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夫都用在了这方面。D一批对艺术十分钟情而又具有很强运作能力的经纪人的出现,对艺术市场的发展以及画家的作品进入流通领域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戏剧是描写人生的艺术,真实应是它的第一要素,人们常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我看来,真是戏剧的基础,是生命;善是这个生命的意义、价值;美使得这个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艺术魅力。戏剧的真实,其基本品质之一是能使观众信以为真。观众明知戏是假的,舞台所演是个虚构的世界,看戏是娱乐,是一
4、种精神游戏,为什么又很乐意在心理上接受戏剧的支配,做“介于信与不信之间的有意识的自欺”呢?原因就在舞台上表现的人生,能使观众产生可以出入于自身经历的种种联想,从而加深对人生的体悟。有了这种联想、体悟,就会获得虽假犹真的审美愉快。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说:“戏剧与任何艺术相比更要求中肯恰当。如果一出戏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这样的,那么,即使它缺点很多,仍不失为好戏。”如果一出戏连可信这一关也过不去,观众在看戏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就难以进入审美状态,有时甚至感到智力受了伤害。这样的戏还谈什么真实呢? 戏剧的真实,必须是动人的,是情感化了的真实。在社会科学中,真实可以用理性来直接表达。但在戏剧中,理性隐藏在
5、情感之中,是靠情感的真实来影响观众的。明代作家袁于令说得好:“剧场假而情真。”这个“情真”,先由艺术家体验到了,他先被自己的体验所激动,才有可能打动观众。而戏剧的情感,是感性状态的理性,总是包含着是非判断的。表现美好的情感或邪恶的情感,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理性之光的照耀,是审美化了的东西,不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所以看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会染上麦克白的野心、理查三世的残忍、奥赛罗的猜疑。戏剧中的真总是要通向善的。现代戏曲在对人性的描写上,会超脱于过去的价值判断,其表现方式也不一定黑白分明,有些作品还着力于表现“灰色地带”,仍然不会泯灭是非善恶,泯灭理性精神。那种不包含是非善恶的愉快,只是一般的消遣性娱乐
6、,成不了高尚的娱乐,不是戏剧真正的审美愉悦。 戏剧的真实,还应当是有力量、有力度的。这种力量,源于戏剧的真实、真情,不是细琐的、卑微的,而是表达了某种“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旨趣”(黑格尔语),或者如恩格斯说的“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我们不能要求许多作品都有思想力度、深度,但如果太缺少这类作品,现代戏曲就没有脊梁骨了。5对文中加点短语“感性状态的理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包含着是非判断的内容情感化,表达在戏剧中感染观众。B理性是内核,情感是外在,理性靠情感的真实来影响观众。C这种理性包含着是非判断,表现为一定的情感,是审美化了的东西。D先由艺术家体验到情感,然后外化为理
7、念,既而传达给观众。6对文中画横线的“如果太缺少这类作品,现代戏剧就没有脊梁骨了”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思想性是现代戏剧存在的唯一条件,缺少了思想力度、深度的作品,现代戏剧就走向死路了。B对戏剧作品的主题不必强求一律,但如果太缺少思想力度、深度,现代戏剧就会失去主体理念。C艺术要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如果作品没有思想力度、深度,人们的行为就会失去精神支柱。D事物有其发展过程,由“没有脊梁骨”的作品到具有思想力度、深度的现代戏剧有一定过程。7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真实是戏剧的重要因素,它在艺术真善美的统一体中应排在第一位。B有了虽假犹真的审美愉悦,观众就可以出入于自身经
8、历而引起联想。C品格高尚的娱乐是要引人向善的,其表现形式是情感与理智的结合。D失去真实性,观众在看戏过程中就会产生疑问,难以进入审美状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吏,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
9、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要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于
10、是纳其训,吏怀其恩。(后汉书卓茂传)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幸至丞相府归我 幸:希望B后以儒术举为侍郎 举:(被)推举C茂辟左右问之曰 辟:避开D于是纳其训 训:教诲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信而见疑B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C亭长为从汝求乎莫不欲求忠以自为D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勇气闻于诸侯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B律设大法,礼顺人情C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D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当
11、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解给了那人,那人找到了丢失的马后,把马送还了卓茂,并感谢卓茂的大仁大德。B卓茂担任密令时,有人告发卓茂部下一位亭长收受自己赠送的米肉。卓茂问明情况,原来那人是怕亭长而自愿送给亭长礼物,并非亭长乘威所致。C告发亭长者认为,官吏不应该收受别人的礼物,如果收受,就是违背律条的规定,自己应当向上司告发,使其受到惩治。D卓茂认为,不论是邻里老人,还是官吏百姓,都应该“有仁爱,知礼敬”,以礼仪相往来,以顺应人情,而不应死守教条。第卷 非选择题(117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18分)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2分) (2)凡人所以贵于禽兽
12、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3分)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司马迁报任安书)(3分)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柳宗元杪秋霜露重, 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 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 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 何事惊麋鹿?(1)颔联、颈联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结合意象作答。(3分) (2)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与人生态度?(3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4分)(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 。(曹操短歌行)(2)我欲因之梦吴越,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司马迁屈原列传)(4)“元曲四大家”
13、指元代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四位元杂剧作家。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向往平民纳兰性德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爱妻朝夕相处,有朋友常往来,坐看花开花落,闲观云卷云舒。这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生活,是纳兰性德至死都不曾瞑目的向往。而作为康熙大帝的御前侍卫,权臣的儿子,满清贵族的公子,纳兰性德却不得不过着另一种生活。他只能陪伴在康熙大帝的左右,鞍前马后,四处奔忙。在别人眼里,纳兰性德可谓是占尽了风光与荣耀,但纳兰性德却没有一丝的得意和张狂。当他和康熙大帝一道顾盼江山时,他飘忽的目光,就像游离的云朵浓缩着无言的惆怅,他一点也不喜欢这种官场的生活,他甚至对政治有点
14、厌恶,他希望自己能像平民那样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所向往的生活平实纯粹而又简单,然而,他却被命运的缰绳牢牢地羁绊着,不得不成为皇帝御座前一个尊贵的小摆设。纳兰性德只能看着时光水一般地流淌,心疼着自己的生命在日复一日中消逝,他的心就像是一台空磨子,每天都在转动,但挤压出来的都是无法诉说的郁闷。纳兰性德自由的灵性曾经就像是一片饱满的绿叶,却不得不面对冬季里满眼的苍凉。纳兰性德走的时候,正是繁华似锦的春天,他孤独的目光透过窗棂伸向遥远的天空,天空下就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平实的生活。他疲惫的心现终于憩栖下来,他终于把自己还给了自己。他看见先他而去的妻子正在向他招手,他终于丢下了早已厌倦了的官场,脱离
15、了虚情假意的上层社会,像一只脱蛹而出的蝶,飞出了壁垒森严的宫殿。那年,他才三十一岁。而这一切,却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我们才知道,是因为他的纳兰词。在这本收集了他三百多首词作的集子里,我们认识了另一个纳兰性德。读他的词,如同读他的人,他的那些词就像是一朵朵荷,散发出冷艳的馨香。纳兰性德在无奈的岁月里,只能以他的词诉说自己,但他不曾想的是,因为他的词,让我们找到了他。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我们还找到了一个至情至性、至真至善的兄弟,可以与之终身为伍的朋友。历史,只会淹没一切琐屑不齿的污泥尘垢,而一切人性的光芒都不会被淹没。曾经,在厚厚的铠甲后面,在英武的外表下,在“翡翠丛中,鹅黄队里”的
16、纳兰性德所执着的人生理想,正是16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对人性的呼唤与呐喊。纳兰性德正是以他最孤独的方式,以他的词表达他对上层社会的不屑,对平民生活的向往,对诚挚爱情的追求,对友谊的渴望,纳兰性德的人格魅力由此再现,他对生命本质的热爱与追求无不闪耀出温暖的光芒。 纳兰性德的词让我们看到了满清王朝繁华背后的旋涡与险滩,辉煌背后的衰败与没落,更让我们看到了作为诗人的纳兰性德无法忍受的那种平庸与浅薄。高处不胜寒。纳兰性德只能像所有有良知的文人一样,听从自己心灵的召唤,独自品尝那份孤独、清凉和凄苦。 一个很平常的夜晚,纳兰性德终于转回了他的背影,他看见了作为平民的我们,怎样用相同的目光凝望着他。他的眼中
17、有晶莹的泪水,因为孤寂太久,因为等得太久。当他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一个清纯而忧郁的诗人,看见了一个淡泊而又正直的青年。当我们走向他的时候,也如同走向我们自己。就像一个叫慧子的人说的:“所有献身文化的人,没有人能逃得过这种宿命!”我们只能承受历史所赋予我们的命运,因为我们的孤独永远都是相同的。15.说说加点短语在文中的含义。(1)纳兰性德自由的灵性曾经就像是一片饱满的绿叶,却不得不面对冬季里满眼的苍凉。(2分) (2)他看见了作为平民的我们,怎样用相同的目光凝望着他。(2分) 16.纳兰词对纳兰性德和今天的我们分别有怎样的意义?(4分) 17文章中提到“16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代”有何作用
18、?(4分) 18.概括纳兰性德对生命本质的理解。(6分) 19.文章结尾,“所有献身文化的人,没有人能逃得过这种宿命!”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六、(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20依照例句,任选两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造两个句子。(6分)例句:母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不,那不是皱纹,那是她一生操劳的勋章。 21排出下列句子的合理顺序。(4分)它是生命的源泉,阳光,失去了希望,生活就会枯萎。黄金象征着财富,人一切都可以没有,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惟独不能失去希望。却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顺序为: 22下面是一副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试根据下联补全上联。(3分)上联:革命尚未成
19、功,惊闻霹雳,民族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星辉,文坛寂黯感彷徨。23下面的名言可用来论证什么观点?(不超过15个字,4分) 法国哲学家狄得罗说过:“饥饿如雷鸣,那么良心的呼声就弱如丝。” 答:可用来论证 七、作文(60分)对孩童说话,我们很少蹲下来,因为我们的智识全面超过他们;与同龄人交往,我们的目光里,有时溢满自负,有时流露自卑;而面对长者,我们的眼皮,总是垂得很低请以“平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高2007级语文月考参考答案1B (A.搓磋 儆jng C.蔽敝 间jin D.折sh 嘻嬉)2C (品性:品质性格。品行:有关道德的行为,可与“
20、端正”搭配。隐晦:(意思)不明确,形容词。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动词。证实:证明其确实。证明: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证实”与“说法”搭配。)3A (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讳莫如深:因忌讳而紧紧隐瞒。得陇望蜀:贪得无厌。蔚为大观:丰富多彩,非常盛大。)4D (A.“发挥”与“集思广益的效果”搭配不当 。B. 词序不当,“联合”应置于“举办”前,。C.“这方面”指代不明)5D (A.“外化为理念”错误,戏剧中,理性外化为情感)6B (A.“思想性是现代戏剧的唯一条件”绝对化。 C.“人们的行为就会失去精神支柱”,结果夸大。D.与题干无关。)7B (“引起联想”与“审美愉悦”
21、关系倒置)8C (辟:使退下)9B (乃:副词,就。A.而:因果连词 / 转折连词 C.为:判断词,是 / 介词,为了 D.于:介词,比 / 介词,在)10.B (亲爱:亲近爱戴 。请求:强行索取。交接:交往;今义为连接或移交、接替。)11.A (“并感谢卓茂的大仁大德”错误,“谢”意为“谢罪”)12.(是因为)平日里感激他的恩情而赠送给他的吗?大凡人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有仁爱之心,知道相互尊重(这一类事)。现在少卿你却用推举贤人提拔有才之人(的事)教导我,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13.冷清、衰败、荒寂的景象(结合“黄叶”“溪桥”“荒村”“古木”“寒花”“幽泉”等意象作答)情感:诗人久居穷荒心
22、有不甘,落寞孤愤;人生态度:希望能看淡宦海升沉,仕途得失,超然物外,无机巧之心。(诗人身临凄凉荒寂之境,触动内心。这时又见一只受惊的麋鹿,忽然从身旁奔驰而去。他由此联想起庄子天地篇里说过的话:“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诗人借用此话,意思是:我柳宗元很久以来已超脱物外,何以野鹿见了我还要惊恐?诗人故作旷达之语,其实却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14.沉吟至今 / 一夜飞渡镜湖月 / 举类迩而见义远 / 马致远15.因上层社会与官场的虚情假意、平庸与浅薄而生的郁闷与惆怅。相同的“平民”身份与阶层,相同的对自由生命的向往。16.对纳兰:让他可以在无奈的岁月中诉说自己的忧郁
23、与孤独。对我们:让我们认识了另一个纳兰,找到了一个诗人、兄弟,与朋友;让我们看到清王朝背后的衰败没落,平庸与浅薄。17.表明纳兰所执着的人生理想代表了普遍人性的呼唤与呐喊。拓展了文章的视野,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厚重感。18.生命当是宁静、淡泊、超然的。自由、简单而纯粹。具备良知与正义感。在污浊环境中仍能保有人性的光芒。19.一切具备高尚人格、追求生命真谛并在污浊环境中敢于去捍卫人性良知与正义感的人,他们的生命,将注定与冷清、孤独相随。20.参考句子:城市的夜空布满霓虹,不,那不是霓虹,那是璀璨夺目的星河。21.22.踟躇失呐喊23.仓廪实而知礼节 / 经济基础是道德培养的前提附:【译文】卓茂字子康
24、,是南阳郡宛人。性格宽厚仁慈,谦恭友爱。乡里的老朋友,即使品行才能与卓茂有所不同,也都真心诚意地敬爱仰慕他。起初卓茂被征召为丞相府史,奉事孔光,孔光称赞他是长者。当时卓茂曾经出行在外,有人指认他的马是自己丢失的。卓茂问道:“您丢失马多长时间了?”那人回答说:“一个月多几天啊。”卓茂拥有这马已经几年,心里知道那人弄错了,但还是默默解开马给了他,自己拉着车离去,临行回头说:“如果不是先生的马,希望您到丞相府还给我。”后来有一天,马的主人另外找到了丢失的马,于是到丞相府送马,磕头向卓茂道歉。后来卓茂凭儒术被举荐为侍郎,供职于宫门之内,随又调任密县县令。他费尽心思教化地方,对待人民如同子女,总是用善行
25、来教导大家,口中从来没有恶言恶语,官吏百姓亲近爱戴他,因而不忍心欺骗他。曾经有人告发卓茂属下亭长接受了他赠送来的米肉,卓茂让左右回避,而后问那人说:“亭长是向你索要了吗?是你有事托他而接受你的米肉吗?还是平日自己因为恩情而赠送给他呢?”那人说:“是我自己去送给他的。”卓茂说:“你赠送,他接受,为什么要告发呢?”那人说:“我私下听说贤明的君主,使百姓不害怕官吏,官吏不收取百姓财物。现在我害怕官吏,因此送他米肉,官吏已最终接受,所以来告发啊。”卓茂说:“你真是个糊涂人哪。大凡人类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有仁爱之心,知道互相尊敬的事啊。现在邻里年长的人尚且送他们礼物,这是为人之道中用来使人互相亲近的方式,何况官吏和百姓呢?官吏只是不应该凭借威势权力硬要索取礼物罢了。大凡人出生以后,就成群聚居,混杂相处,所以有了纲常礼义,以便互相和睦交往。你岂不想学习这些,难道能高飞远走,不住在人间吗?亭长向来是好官吏,年节时赠送他米肉,是礼节啊。”那人说:“如果像这样,那么刑律为什么禁止这种事呢?”卓茂笑着说:“刑律规定大法则,礼义顺从人情。现在我用礼义教导你,你一定没有怨恨;如果用刑律来惩治你,你将怎么放置手脚呢?这一大门之内,小错可以判罪,大恶可以杀头啊。暂且回家想想其中道理吧!”于是那人接受了他的教诲,而那官吏则感激他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