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45KB ,
资源ID:255324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532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07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卷.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07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卷.doc

1、2007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卷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奇葩(p)模(m)具 心广体胖(pn)博闻强识(zh) B. 窠臼(k)角(ju)色 呱(gu)呱坠地戛(ji)然而止 C. 泥淖(no) 埋(mn)怨长吁(x)短叹 嗲(di)声嗲气 D. 粗犷(gung)铜臭(chu)叱咤(zh)风云 恪(k)守职责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拌脚石万念俱灰功亏一篑别出心裁 B. 座谈会淡妆浓抹毋庸赘言砺兵秣马 C. 白内障得陇望蜀纷至踏来融会贯通 D. 度假村徇私舞弊一笔勾销仗义执言3、依次填

2、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真正的自助者是令人敬佩的觉悟者,他会 困难,而困难在他的面前也会令人奇怪地轰然倒地这个过程简直犹如天神相助。 (2)当老师们正在检查已经装订成包的 时,一位同学呼哧呼哧地跑了进来,说忘了写名字了。 (3)3月23日上午,560多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济南市政协委员,肩负着社会各界人士的 ,走进了庄严的舜耕会堂,参加十一届五次市政协会议。 A. 藐视 试题 嘱托B. 正视 试卷 重托 C. 藐视 试卷 重托D. 正视 试题 嘱托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衫管乐团为了此次中国之行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除了固定节目外,乐团针对

3、中国各城市特色,在表演形式上都有所变化,比如昆明演出,观众将听到很多耳熟能详的云南民歌。 B. 有些人对民间剪纸瞧不起,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C. 政府的救济职能并不总是宏大叙事,它更体现在一些具体而微的事务上面,当然也体现在对每个公民的尊重与呵护上面。 D. 足球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一个防守队员快步上前,抱住进攻队员,并将其拉倒,而裁判对此却熟视无睹。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范和化解风险,对达不到监管标准的信托投资公司,将以转制或撤销退出市场,对资质好的信托投资公司鼓励其进行创新试点。 B. 外交部发言人指出,所谓的

4、“第二共和宪法草案”,迎合陈水扁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图谋,公然纳入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企图制造国家分裂。 C. “志愿中国人文奥运”网络大讲堂邀请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优秀志愿者等现场宣讲,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视频和图文直播,旨在弘扬志愿精神和奥运理念,营造人人关注和支持奥运的良好舆论氛围。 D. 3月27日在莫斯科克洛库斯展览中心开幕的中国国家展,将向俄罗斯人民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进程,展示中俄经贸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入地开掘。

5、在李白心目中,这种美的特质集中地表现为“清”。清的含义极其丰赡。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必含自然之清。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至于风清骨峻,则是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又是指诗文之清了。清,既含内容,又含形式。澄清、净洁,虚空,均可曰清。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慨叹,指出了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并用“不足珍”句坚决否定之。所谓“绮丽”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格

6、的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昔,以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还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传神。且看他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王羲之爱鹅,山阴一道士

7、说:“你为我写道德经,当以群鹅相赠。”王欣然命笔,写讫欣然携鹅而去。这个小故事原载晋书。李白为了突现“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军”为题,作诗以颂之。为了追求清真,李白决心付出毕生精力。他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高呼以清真取代绮丽,赞美群才“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紧接着表示自己的态度:“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并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大自然本身就是清真的,自然美客观地存在着,它不加雕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诗文的美也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山水诗文更应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李白以下诗句中得到启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8、。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这里强调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诗情雅兴,油然而生。吟咏之间,不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不禁飘然而有清举、清扬之感。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才可见出它那本真的状态,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选自大众日报) 6. 对文中“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肯定了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B. 李白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继承了古代文学传统,开启了唐代文学的新风。C. 李白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继承了初唐反对六朝淫靡诗风的批判精神,给古

9、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D. 李白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继承了古代文学传统,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7. 从上下文看,以下对“清真”美学风格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清真”是李白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既指艺术风格,又指人物风神。B. 李白的“清真”既涉及自然的,也涉及人物的,还涉及事物的,是一个含义极其丰富的概念。C.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他的人格风神都符合李白对“清真”风格的理解。D.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清真”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说只有照自然存在进行自然表现的“清真美”才是真正的美。 8. 以下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 李白态度明朗地否定六朝的

10、绮丽文风,推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真之风。B. 李白在追求“清真”的道路上,以诗歌为宣言,以作品为证明,遇到过许多艰难曲折,但他百折不挠。C. 文学风格的绮丽与李白所反对的六朝的绮丽是有区别的,作为艺术风格,“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肯定的。D. 诗文的美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写山水自然的作品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体现其本真状态。三.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2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11、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

12、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

13、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史记刺客列传)注:厉:读li,癞疮。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容:打扮B. 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恨:仇恨C.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数:责备D. 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布:袒露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而无所知名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作“师说”以贻之C. 襄子

14、乃数豫让曰死日,然后是非乃定D. 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去而事智伯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我故国士报之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B. 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邢人”,修整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C. 豫让曾先后臣事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

15、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D. 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第II卷(共114分)四. (24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3分)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3分)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4分) 14.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题扬州禅智寺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1)这首诗二、三联很讲究炼字,请选取其

16、中的“满”和“生”,简析其表达效果。(1分)(2)联系全诗,简析首尾两句的表现手法,并简述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王勃滕王阁序)(3)_,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_。(杜甫登高)(4)_,_;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五. (12分) 16. 阅读下面的新闻,补全其标题,使之对称,并分析这样拟写标题的妙处。(5分)某报第一版刊有一则赞扬某某饮食店服务态度好,待客如亲的新闻。起先,引题

17、为“热情待客,送茶递巾,帮助点菜,遐迩闻名”,主题是“某某饮食店宾至如归”,副题是“十个月收到外地顾客来函和留条表扬近万件”。这样的标题也已不错了,但仔细推敲,总有“一览无余”之弊。后来,标题改为“客从远方来,进店如到家”“客从他乡来,春风扑面来”等,好虽好,但还是有些不足。几经衍化,标题改定为“春风熏得游人醉,_”,副题标为“某某饮食店热情待客真个名不虚传”,这则标题受到读者高度的好评。标题:春风熏得游人醉,_。这样拟标题的妙处是:_ 17. 本着简明的原则,下面的一段文字,应删去哪些词语?(3分)李玫初涉文坛,第一部处女作是游子的深情。她在其中写道:“不把人当人,尤其不把女人当人的种种恶行

18、,在我们这块土地上,难道就会完全绝迹了吗?”这话真是尖锐。可以说,李玫是唯一一位令我带着浓浓兴致给予关注的当代作家。应删去的词语: 18. 阅读下面文字,筛选、整合相关信息,为“光活化农药”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5个字)(4分)20世纪初,人们研究了吖啶、荧光素等染料在光照下的杀虫作用。70年代,约荷等人又研究了卤代荧光素对家蝇的光动力作用,将光活化农药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研究中人们发现,一些物质平时并没有毒性,但进入生物体内以后在光诱导的氧化作用下,会变得有毒,从而对家蝇、大蚁、象鼻虫等害虫起到毒害作用。这些物质还具有在自然界迅速降解为无害物质的特性,因此很适合制成农药。近年来,光活化农

19、药的优点和应用前景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光活化农药是_。六. (18分)该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下面所给(一)(二)两个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文本作答(只能选一个,不能全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214国道纵穿小中甸草原,透过车窗朝外展望,我觉得又进入了另一个似幻似真的梦境。走下车来,见早有十几辆旅游车停靠在公路两侧。游客们正在那金灿灿、黄澄澄的花丛中观赏、戏耍、拍照。我的双瞳也蓦地被那浪涛般活泼的光彩燃亮了。进得尺余高的花丛,只见那一片片,一簇簇,一丛丛,一枝枝,一朵朵像浮雕般精工绝伦的黄花,熠熠辉耀于草原之上,尽情地展示着一种美对人的视力的征服。也许花开有早有迟

20、,也许花儿承接阳光普照的角度不一,这庞大的黄花家族,分别呈现着淡黄、浓黄、浅黄、深黄、嫩黄、鹅黄、杏黄、米黄、奶油黄、柠檬黄等各种黄的色彩。小说家们描写黄花的夸张言辞,诗人们刻意推敲的咏花诗句,都会在这真实而瑰丽的黄花家族面前,黯然失色。这大片大片的带有挑战意味的黄花,仿佛在向人们宣示,它们就是这草原上因家族集体的勃发而创造的美的奇迹!我的视觉得到极大满足后,才问陪同我的藏族小伙子,此花叫啥名字,答曰:狼毒花!听报花名,我心头咯噔一震:如此颜娇姿美的黄花,为何起了这样一个狰狞、凶狠而歹毒的名字?回到县城宾馆,我急忙打电话给军艺的文友,让他速去请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专家,问明狼毒花兴旺的原因

21、,并尽快告我。翌晨,文友的电话来了,言其讨教了一位植物学博士,博士的解释大意如下:“狼毒”是这种黄花的学名,华北地区的百姓俗称“闷头黄花”。狼毒花多见于我国的东北和俄罗斯的西伯里亚,其根、茎、叶均含大毒,可制成药剂外敷,能消积清血。亦可做农药,用以防治螟虫、蚜虫。但人畜绝不能食之。狼毒花根系大,吸水能力极强,能适应干旱寒冷气候,周围的草本植物很难与之抗争。那位博士还说,他曾数度进行过实地考查,在宁夏、陕西、内蒙等黄河流域的一些草原上,多次见到过遍地开放的狼毒花。博士的解答,使我多日来因走进香格里拉而被这里山川的灵秀与绮丽所陶醉的心,一下子揪紧了:那拥抱世外桃源而发生的梦幻,也似乎转瞬逝去。我知

22、道,一切社会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事物的中心,“中心”常常存在于形成“答案”的来因去迹里。实际上,被人誉为香格里拉的迪庆,早已不是人类梦幻中的世外桃源。有资料显示,1958年大跃进时,这里的一些草原湿地,普被强令进行过稻改。在高寒地区种植水稻,无疑是凿冰求火的幻想。伴随着稻改的必然失败,这里的部分牧场、湿地,也曾遭际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在那毫无秩序可言的“文革”荒诞剧中,更有一些不法之徒潜入深山老林,大肆砍伐古杉名木,疯狂猎获珍禽异兽,致使那些人迹可至、有路可走的原始森林里的动植物,也曾蒙受过亘古未见的劫难当改革开放的惠风,穿越千峰万嶂,吹拂进迪庆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后,自治州的历届领导人,理所当

23、然地会把“脱贫致富”视为执政的第一要务。迪庆有着九百万亩天然牧场,一时间,大力发展畜牧业,顺理成章地成为各级官员喊得最为响亮的口号。迪庆这种一度缺乏科学依据,过分发展畜牧业的举措,在开端之时便已包含着潜在的结局。随着牧场的退化,狼毒花乘它草它花之危,乘虚而入,“凤”巢鸠占,也就不难理喻。自迪庆的首府中甸县城更名为香格里拉后,旅游又成了这个自治州的支柱产业之一。为给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舒适的住所、幽雅的环境,于是,宽阔的国道修筑起来了,草原上的机场兴建起来了,一幢幢星级宾馆也拔地而起了在眼下的香格里拉,狼毒花已是蔚为大观的存在,且此花于深秋时,从茎、枝、叶到花又衍变为火红色,看上去,比夏日里的风

24、姿还要绚烂夺目。激情澎湃挥洒啸傲的诗人这样吟唱道:“柔情的倾诉,深深的依恋,牛羊悠悠地漫步于大地,狼毒花点燃了草原”(节选自净土上的狼毒花,作者李存葆) 19. 文章前三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写出了狼毒花的哪些主要特点?(4分) 20. “它们就是这草原上因家族集体的勃发而创造的美的奇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奇迹”发生的具体原因。(4分) 21. “柔情的倾诉,深深的依恋,牛羊悠悠地漫步于大地,狼毒花点燃了草原”,通过诗句,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者用这四句诗结尾有什么好处?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22. 阅读全文后,想一想你喜欢这篇文章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由。(70

25、字左右)(6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王维的境界钱穆最近偶然看红楼梦,有一段话,现在拿来作为开始。林黛玉讲到陆放翁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有个丫鬟很喜欢这一联,去问林黛玉。黛玉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下面她告诉那丫鬟学诗的方法。她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画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

26、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个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此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摩诘诗极富禅味。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此一联拿来和上引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都有一个人。“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那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说过。现在且讲摩诘

27、这一联。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树上果给雨一打,朴朴地掉下。草里很多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把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朴朴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他这时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我们请问当时

28、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使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为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

29、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极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节选自中国文学论丛谈诗有删改) 19. 文章开头第一自然段中,林黛玉为什么不让丫鬟学陆游的诗?(4分) 20. 第三自然段中画横线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21. 根据文章第四段的表述,王维诗句中“落”与“鸣”有哪些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 22. 文中以王维诗句为例谈写诗的境界,同时也提到李白与杜甫的诗。请借鉴作者阐释王维诗句的思路和方法,分析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的意境和情趣。(6分)七、(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

30、文。(60分)蛹和蝶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蝶告诉它:“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注意: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15分) 1. A(B. 呱g;C. 嗲di;D. 臭xi) 2. D(A. 拌绊;B. 砺厉;C. 踏沓) 3. C(藐视:轻视,小看。在这个语境中,因为藐视

31、,困难才“轰然倒地”,有上下因果关系。正视: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不躲避,不敷衍。试卷:考试时准备应试人写答案或应试人已经写上答案的卷子;试题:考试的题目。重托:重大的委托;嘱托:托人办事,托付) 4. A(A. 耳熟能详: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B.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C. 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D.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漠不关心,应该用“视而不见”,看见当作没看见) 5. B(A. 成分残缺,应在“撤销”后加“的方式”;C. “弘扬”和“奥运理念”搭配不当;D. 语序不当,将“

32、展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一句放在“俄罗斯人民”之后)二、(9分) 6. C(根据文章第三段,说“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应该是指后面具体解释的话,即既承续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精神,又给韩愈等人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7. D(“遵循自然规律”并不一定等于“照自然存在”;“清真美”并不是唯一的“美”) 8. B(“遇到过许多艰难曲折”等内容是文中所没有的)三、(12分) 9. B(恨,遗憾) 10. C(“襄子乃数豫让曰”中“乃”相当于“于是,就”。“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中“乃”相当于“才”) 11. D(是豫让的行为,但却不能表现他的忠义。是豫让对朋友所提

33、建议的评论,属于间接表现。是襄子劝豫让的话) 12. A(“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错)参考译文: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他离开那里去奉事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呀!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到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

34、拘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

35、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豫让说完说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

36、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唉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你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恨了。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于是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我

37、可用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以剑自杀。四、(24分) 13. 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注:3分。每个分句1分;第一分句注意“亡”,第二分句注意补充出省略的成分“之”的意思,第三分句注意判断句式;三个分句的这三点没答对,错一处扣1分 范、中行氏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注:3分。众人:像对待一般人一样。遇:对待。故:因此。每个词译错一个扣1分。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考生若理解成定语后置句,且翻译正确也应对。译文:可是我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使(让)那些

38、怀着二心来侍奉国君的天下后世的臣子感到羞愧)。注:4分。译出大意1分。所以:的原因。愧:羞辱;使羞愧。事:侍奉。每个词译错一个扣1分。 14. (1)“满”字写出了青苔之盛而来人之稀;“生”字以动写静,情态俱备。皆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注:言之成理即可。写对一个得2分,满分4分。(2)首句的“蝉噪”和末句的“歌吹”都是写声写动,目的是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衬哀,这种对照和反衬,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注:“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衬哀”“对照”“反衬”答出任何一条即可得1分,有具体分析1分,答出诗人心境2分。补充赏析:“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

39、,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就更使人觉得音色的凄凉;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都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喧,喧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静寂。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满青苔,则行人罕至;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寂冷落。“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

40、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使人觉得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格外的暗,分外的静。至此,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诗人感慨念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阻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多少身世感受、凄凉情怀(一方面是弟弟生眼疾久治不愈,二是请假超过100天,职务被免,等等)。这

41、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结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十分巧妙。 15. (1)此事古难全千里共婵娟。(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3)万里悲秋常作客潦倒新停浊酒杯。(4)其身正不令而行五、(12分) 16. 标题:直把店家当自家(直把店家作己家)(2分)好处:(1)标题取典于南宋林升“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其意而用之。(2)标题虚实结合、藏露得体。注:3分。第一点答对得1分,第二点答对得2分。 17. 第一部完全唯一注:3分。处女作即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在“处女作”之前再加“第一部”赘余;“绝迹”是断绝踪迹,完全消失的意思,在“

42、绝迹”前再加“完全”作状语,赘余;“唯一”的意思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唯一”后再加“一位”,赘余。评分标准:考生如答四个词语或者更多,即使都对,最多给2分。 18. (光活化农药是)一种用某些平时无毒,但进入生物体后在光照下产生毒性,又可以迅速自然降解为无害物质而制成的杀虫药(农药)。注:4分。必须是单句,得1分;“平时无毒”得1分,“进入生物体后在光照下产生毒性”得1分;“可以迅速自然降解为无害物质”得1分。这段文字开头两句话,“20世纪初,人们研究了吖啶、荧光素等染料在光照下的杀虫作用。70年代,约荷等人又研究了卤代荧光素对家蝇的光动力作用,将光活化农药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交待了光活

43、化农药研究的历史和研究水平,属于对光活化农药这一事物的相关背景介绍,应排除。)六、(18分)(一)19. 描写、说明。注:1分,多答、少答、错答,该问即不得分。狼毒花的主要特点:金灿灿、黄澄澄,颜娇姿美、精工绝伦、瑰丽,有大毒,(根系大,吸水能力极强),能适应干旱寒冷气候。注:3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3分。 20. 毁牧种粮(或“稻改”),大肆毁林,过度放牧,旅游侵蚀。注:答出一点得1分,共4分。 21.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香格里拉田园牧歌式风光的赞美之情,对风姿灿烂状若火焰的狼毒花的喜爱之情。注:2分,每点1分说明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狼毒花的危害,人们的环保意识亟待提高;作者对

44、此表现出深深的忧患意识,甚至是愤慨情绪。形象、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注:意思对即可得2分 22. 本文特点提示:关注现实,关注环保问题;能够深入分析,挖掘根源;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形散神不散等。注:学生的答案应观点明确,紧扣文本;考生若答不喜欢,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都应根据回答情况给分。(二)19. 陆放翁的这一联虽然对仗工整,形式整齐,但并无特殊的意境和情趣。(2分)写诗并非只讲究语言技巧,更重要的是意境和情趣,如果初学写诗只看重技巧,就根本不能了解写诗的真正根本,也就不可能学会写诗,(2分)所以林黛玉不让丫鬟学陆游。 20. 指的是不直接讲出作者所感觉的,(2分)而是

45、让读者通过外境去领略诗歌的意境。(2分) 21. “落”字和“鸣”字用得好,是因为这两个字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1分)王维“顿然”感到此生命同时又感到此凄凉,这正是诗中禅意之所在,别有意境。(1分)这一联好就好在留有余地地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是直接抒发议论,就降低了诗格。(2分) 22. 这两句诗的“境”非常简单,重点落在“疑”和“霜”两字上。(1分)一个“疑”字点明了境中有人,一个处在半梦半醒、迷幻错觉中的人,把地上的月光看成了霜,一个从迷幻中醒来、不能入眠的人的形象呼之欲出;(2分)一个“霜”字则写出了境中人寒冷、孤独的心理感受。(2分)人在境中的感受与情感没有直接写出,却通过意境的营造让读者感同身受。(1分)七、(60分)23. 参照200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注:内容、表达、特征,在具体操作时不允许跨等(类)打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