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年南师附中高三模拟语文试卷(三)第1卷选择题(共30分)一、 (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喇叭 辣手 高耸 毛骨悚然 不速之客B禅让 邯郸 不惮 殚精竭虑 箪食壶浆C茧绸 浑浊 蛰伏 风烛残年 风雪不蚀D憧憬 瞳孔 潼关 招摇撞骗 灯影幢幢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其实,在创业的征途中,任何人都会遭遇坎坷艰难的蹉跎岁月,只不过,其他人往往在中途放弃,而施先生硬是咬着牙,一路坚持下来了 B衷慈善事业的企业家们,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鼎力相助,使市慈善总会筹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C不论什么时候,她都是亲切随意,如坐春风,
2、娓娓道来,不拉架子而棱角自见,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D每一名中学生都应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全部课程,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学生。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来是为社会捕捉热点、剖析焦点的大众传媒,由于竞相改革,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B张强除被责令作出检讨外,还给予他留用查看一年,扣发当月奖金的处分。C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适应于中国同外国缔结的双边和多边协定及其他 具有协定性质的文件。 D她主持的节目,总是想让观众滴几滴感动的泪水,人们看得多了,不免产生煽情之嫌。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回顾人类建筑发展的历史,从远古时代到工业革命之
3、前,其外部、内部的装饰及造型,反映了人类的艺术甚至是哲学思想的历程,但就其内部的居住环境而言,它仅仅是遮风避雨的“掩蔽所”;工业革命之后,新材料用于建筑物的建造,照明、电梯及空调这些标志工业文明的设施进入建筑物,富裕的人们有条件追求居住的舒适性,进入所谓的“舒适建筑”阶段;进而出现了全封闭的、完全靠空调和人工照明的“现代化建筑”,随之,完全的人工环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空调病”,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甚至在大楼里建起模拟自然环境的森林浴空调,出现了“健康建筑”。这些建筑都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反思,此前建筑发展的历程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地与自然界抗衡,用
4、不可再生的能源作为武器与自然界作斗争,其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于是,学者们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这种建筑是充分利用可再生材料和能源,亲和自然(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尽量不破坏环境和文化传统,保护居住者健康,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回归自然的理念。在国外,已建成一些绿色建筑和“零能耗”建筑的示范建筑。 我们认为,可持续建筑就是以人为本的建筑。一方面,建筑在形式上应该与自然协调;更重要的是建筑应该以尽可能小的能源代价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 绿色建筑技术的主要手段就是采用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和空调通风技术。自然气候环境与所要求的人居环境的差异。需要空调或采暖提供能量来平衡,它是建筑能耗
5、的主要部分。可持续建筑设计应该减少这种能量需求。建筑周围的绿化与水体、合理的自然通风是改善建筑微气候的重要手段。绿化能够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地面对建筑物的辐射。合理设计建筑朝向、建筑的布局、建筑物楼梯间、门窗位置、风塔或高层建筑的中庭等,可以使建筑内部得到冷却并获得充分的新鲜空气。 加强建筑维护结构的防热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技术手段,由此获得的节能效益也最明显。主要措施是墙体、屋顶及门窗采用传热系数小的材料。除此之外,采用植被层面、通风屋面、中空结构的墙体甚至“水墙”,建筑外遮阳、防辐射玻璃等措施也已成为重要的可持续的建筑技术。 “绿色空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合理的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夏
6、季温度过低,冬天温度过高并不能给人带来更舒适的环境,相反还要付出更多的能量代价。提高采暖空调系统的效比,充分利用自然能及能量的回收是“绿色空调”的主要技术措施。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工厂的废热采暖及热、电、冷联供都已作为绿色空调技术而被研究与利用。 “绿色建筑”的理念将带来巨大的环境与经济效益。4下列对绿色建筑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绿色建筑是充分利用可再生材料和能源、亲和自然、保护居住者健康的种建筑理念。 B绿色建筑是采用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和空调通风,从而使建筑内部获得新鲜空气的建筑技术。 C与“舒适建筑”相比,绿色建筑采用空调通风却不会出现“空调病”。 D绿色建筑运用绿色
7、空调技术来确定合理的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5下列对“可持续建筑就是以人为本的建筑”这句话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可持续建筑应该以尽可能小的能源代价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 B可持续建筑与“健康建筑”都体现了人类回归自然的理念。 C可持续建筑在形式上应该与自然协调,为居住者提供优良的室内气候环境 D可持续建筑用低能耗来平衡自然气候环境与所要求的人居环境的差异。6下列有关“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筑”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建筑的一种表现形式。 B。绿色建筑是一种理念,而可持续建筑是一种发展理论。 C绿色建筑技术的主要手段就是采用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和空调通风技术。 D绿色建
8、筑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与经济效益。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B确定合理的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是给人带来更舒适的环境的前提。 C森林浴空调与绿色空调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D建筑周围的绿色与水体、合理的自然通风是绿色建筑最重的部分。 三、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父枇(pn)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
9、,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gu),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举,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知贡举,俄掌吏部选。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诗以赐之,颁赐甚
10、厚。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监察州县官吏。 升州:即金陵,宋太祖开宝年间改称升州。恪:恭谨。 品藻:品评鉴定等级。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其诵读选 课:督促。 B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治;太平 C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称:符合 D多柬拔寒俊 柬拔:选拔。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俟业成,乃得食肉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B以黄中为采访使 挟太山以超北海C命发视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D因悉解去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贾黄中年幼时便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父亲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
11、身体一样高,叫做“等身书”,督促他诵读。B贾黄中担任采访使,由于廉洁正直,处事公正宽容,使边境人民感到安适,并且平息了盗贼,所得前朝金宝,全部上缴朝廷。C贾黄中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都十分恰当,因此深受皇帝的赏识。D贾黄中的母亲被皇帝召见,表彰她对儿子的教育,认为她可与古代孟子的母亲相媲美,贾黄中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赠诗和赏赐。第卷(共120分)四、(23分)11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远人便之(3分) 译文: (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译文:(3)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
12、下,沛然谁能御之?译文:1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含义丰富,试作分析。 (2分)(2)“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3)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何联系?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从善如登, 。(国语) (2) ,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荀子劝学) (4)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五(2
13、2分)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窗外的风王正(1)看着窗外的风。 (2)等等,风是可以看的吗?应该可以吧,那随着时间飘过的,悠久的风。都市里的人群像躁动的浪涛,不会因为每个人,或者说是伴着浪花浮沉的沙粒而短暂停留。而我们,会不会在飘到下一个入海口时,就忘了自己从哪来的? (3)的确,叶子飘落有可能是因为秋的枯黄,但是更有可能是因为树的不挽留。水里的沙、天上的云、落下的雪,轻得连声音都没有。那么,作为人间的一员,生老病死会不会也像落雪的声音一样无声无息? (4)但人毕竟是有感情的。于是,人就把过往堆叠,淡淡地蒙上一层记忆的色彩,飘出阵阵怀恋的气息。一个你曾去过的地方,无论是童年吹泡泡的花园,少年
14、匆匆踏过的街市,中年时有过的繁华,老年时模糊的视线只要是出现过的,往往会有美丽的记忆色彩,温柔地笼罩着。 (5)少年人可能没办法理解比自己大上很多岁的人,但是看着只到自己腰际,或是刚到肩膀的孩子,他的眼睛里,总有你可以读懂的东西。这大概就是记忆的功劳。 (6)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喜欢过的音乐,感动过的故事,都会留下痕迹。这痕迹可以轻到被遗留在脑海深处,但是联想起来,却总不会彻底忘记。而我们的思想,其实,也是这一点点喜欢,一点点讨厌,一点点感动留下的回忆,慢慢磨出每个人特有的美丽形态。 (7)所以,当我们被岁月的浪涛,翻覆得晕头转向,却还留有最韧的坚持,最初的梦。就是有这些宝贵的能量,我们才会
15、不管眼前的风浪,注视着初晴的光,即使只有微微的曙色,还是勇往直前。 (8)而现在的我们,回忆起以前的自己,即使是几分钟前的,大概也会微微笑,嘴角微微扬,头轻轻地摇。可见,记忆会让我们越来越成熟,却绝对不会让我们忘掉过去,迷失自己。 (9)过去、现在和未来,被奇妙的线牵引,存在着莫名的巧合,惊人的重复。只有记得住过去,才能看得到未来。 (10)透过厚重的玻璃,看自己生活的城市,灯火和以前没什么两样,但窗畔的脸,又多了几分成熟。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时间快得揪心。然而,能够把这层烦乱抚平的,只有记忆里天空的颜色。 (11)看着曾经出现过的景象,大概会有朦胧的重叠,那是因为留有当时的视线。时光飘过,曾经
16、的身影朦胧,感情骄傲地宣告惊人改变,但回忆到过去的时候,微微的酸涩就骗不了自己。 (12)太多追不回的、珍贵的青春记忆,就失落在这个城市的风里。 (13)推开窗户,伸手触摸柔柔的空气,隐约知道了风的流向。(选自2005年8月2日北京晚报)14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说“窗外的风”可以“看”?结合全文说明这样表述的好处 答:15文章第三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析。(4分)答:16第五段“可以读懂的东西” 和第七段“最初的坚持、最初的梦”分别指什么?请作概括说明。 (6分) 答:17总观全文,文中的“风”怎么理解?作者借此表达了哪些感受,请分条作答。 (6分)答:六、 (15分)18将下面的单句改写成
17、由三个短句组成的一段话。(不得增删内容,字词可作调整)(5分)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德国著名作家,“穷人的歌者”里克特创作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19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表示,教育公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育部门要把怎样处理好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之间的统筹和协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对此,教育部2005年将会在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除杂费、免除书本费,并对住宿生实行生活补贴。2005年将会对全国3000万学生提供免费教科
18、书,同时对592个贫困县的家庭贫困学生除了免费提供教科书之外,还会免除杂费,并提供一部分生活费。二是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教育部门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国家助学体系,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同时还会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发放奖学、助学金,使他们有生活费。让通过考试进入大学的孩子们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学习机会。答:20参照例句,以“岁月的墙上”开头仿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修辞特点一致。例句:生命的树上,开着一枝花,绽放在你的怀里,压抑在我的心上。岁月的墙上, 。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养牛之道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间小茅屋
19、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及解析1C(Cjin、zh、2h、zh、sh:A 1、1、sng、sng、s;Bshn、dn、dn、dn、dn;Dchng、tng、tng、zhung、chung。)2D(蹉跎岁月,指浪费时间;鼎力相助,用于感谢和请托;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
20、益或感化,用于表现听者一方的感受。) 3A(B句式不协调,C用词不当,“适应”应改为“适用”D主语不当“煽情”的不是“人们”)4 A5 B6 D7 B8B(“治”义为“治理得好”。)9D(两个“因”字都相当于“于是”。)10C(A项对“展书卷比之”的理解不正确。古代的“书卷”是卷轴,展开书卷比量身高来确定诵读的数量,并非“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B项把几件事都说成任采访使期间,显然不对。D项皇帝赏赐的应该是贾母。)文言翻译: 贾黄中是沧州南皮县的人。父亲贾枇,性格严厉坚毅,善于教子。贾黄中年幼时就很聪明,刚刚五岁,贾枇就每天早晨让他端正地站着,然后展开书卷比量他的身高,称这是“等
21、身书”,按规定考查他诵读。父亲常让他只吃蔬菜下饭,说:“等以后学业有成,才能吃肉食。”贾黄中十五岁考中了进士,授职校书郎和集贤殿校理,又提升为著作佐郎,在史馆值班。 岭南地区平定以后,任命黄中做采访使,他廉洁正直,处事公平,待人宽恕,使边远地区的人民感到安适。回朝后,上奏了几十条兴利除害的事,都符合皇帝的心意。适逢宋军攻克江南,贾黄中被选拔任宣州的知州。饥荒之年,百姓有很多人沦为盗贼,贾黄中拿出自己的俸禄熬粥给饥民吃,靠这个办法保全活下来的有上千人,一面继续想办法禁止盗贼,于是盗贼全部解散离去。太平兴国二年,任升州知州。当时金陵刚归附宋朝,贾黄中治理政务简便易行,所辖区域内治理得很好。一天,巡
22、视府署之中,见有一间屋子锁闭得很牢固,他就命人打开屋子看一看,得到金宝几十柜,计算一下,价值几百万两白银,是南唐李氏宫中的遗物,他立即写好表章把这些金宝进献给皇上。皇上看了表章后对侍臣说:“如果不是贾黄中廉洁恭谨,那么南唐的这些亡国之宝,就将玷污法律并且害人犯罪了。” 太平兴国八年,贾黄中与宋白、吕蒙正等共同主管科举,又提升为司封郎中,充任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主管科举,不久又掌管吏部对官吏的选拔。贾黄中前后两次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十分恰当。淳化二年秋天,与李沆一起官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宋太宗召见他的母亲王氏,让她坐下,对她说: “把孩子教
23、育成这样,您真可以和孟子的母亲相比了。”并且作了诗送给她,赏赐的财物也很丰厚。11、文言翻译:(9分)(1)任命黄中做采访使,他廉洁正直,处事公平,待人宽恕,使边远地区的人民感到安适。(3分)(2)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2分)(3)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4分)12答:(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的背景衬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
24、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3)前三句主要写景,饱含感情,含蓄委婉;末句则卒章显意,“断人肠”直抒别情。前三句蓄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句点破,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13(1)鲜克有终闻者足戒。(2)三岁为妇 夙兴夜寐(3)如怨如慕,(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4因为风中的一切事物可以看到,而且风可以改变许多东西,从中可以间接看到风。 “看”其实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从风引起的具体事物的变化中得来。作者运用通感手法,使风的形象变得直观,风的作用变得具体可感,也就更
25、突出了作者对风的感受的深刻。15用自然界事物的消失悄无声息引出对人该怎么度过一生的思考,并用以反衬人的一生会给这世界留下影响。16自己记忆中的当年一些往事、体验和感情; 自己当年的观点立场、理想追求。17能淡化人的记忆改变人的一切的力量。人有感情有记忆,对过去的一切不会淡忘;个人的思想会因为记忆而变得成熟;个人的行动也会因为记忆变得勇敢;记住过去才能看到未来。18(1)里克特是德国著名的作家。(2)他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3)作为“穷人的歌者”,他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19(4分)教育部将采取措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20(5分) (岁月的墙上)挂着一串风铃,摇响在你的耳畔,迷失在我的梦中21标准同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