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导学1.导入课题:情景:如图,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和地平线会有几种位置关系?我们把太阳看作一个圆,地平线看作一条直线,由此你能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吗?问题: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怎样判断直线和圆这几种位置关系?2.学习目标:(1)知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有关概念.(2)会从公共点的个数或d和r的数量关系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3.学习重、难点:重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难点:如何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95页到第96页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方法:阅读,观察,画图,推
2、理.(4)自学参考提纲:(学生活动)在纸上画一个圆,把直尺边缘看成一条直线,移动直尺,你能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吗?在纸上画一条直线,把钥匙环看作一个圆,在纸上移动钥匙环,你能发现钥匙环与直线的公共点个数的变化情况吗?填写下表: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直线l与O相交d r.二、自学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关注学生得出直线与圆相切这种特殊位置关系的情况.(2)差异指导:指导学生直线与圆相切的画图.2.生助生:生生互动、协作交流.四、强化1.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两种判定方法.2.例题:在RtABC中,C90,AC3cm,BC4cm,以
3、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1)r2cm(2)r2.4cm(3)r3cm解:(1)相离,因为rd.3.练习1:根据直线和圆相切的定义,经过点A用直尺近似地画出O的切线.4.练习2:圆的直径是13cm,如果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分别是:(1)4.5cm; (2) 6.5cm; (3) 8cm.那么直线与圆分别是什么位置关系?有几个公共点?解:(1)相交,有两个公共点.(2)相切,有一个公共点.(3)相离,无公共点.五、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点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注度、学习效果和存在问题等
4、.(2)指标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从生活中的常见情况引出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且从两个不同方面去判定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让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常用的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让学生领会该判定方法的实质是看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对于该判定方法,学生一般能够熟记图形,以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并记忆.(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70分)1.(10分)已知O的半径是6,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5,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C)A.相离B.相切C.相交D.无法判断2.(10分)直线l与半径为r的O相离,且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6,则r的取值范围是
5、(A)A.r6B.r=6C.r6D.r63.(10分)O的半径为4cm,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4cm,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为 相切 .4.(10分)如图,在RtABC中,C=90,A=60,BC=4cm,以点C为圆心,3cm长为半径作圆,则C与AB的位置关系是 相交 .5.(30分)如图,已知AOB=30,M为OB边上一点,OM5cm,以点M为圆心,r为半径的M与直线OA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1)r2cm;(2)r4cm;(3)r2.5cm.解:过M作MNOA,垂足为N.AOB=30,MNO=90,MN=OM=2.5cm.所以(1)M与直线OA相离,因为rMN.(3)M与直线OA相切.因为r=MN.二、综合应用(20分)6.(10分)已知O的半径为,直线l与点O的距离为d,若直线l与O有公共点,则(D) A.dB.d=C.dD.d7.(10分)直线l 和O有公共点,则直线l与O(D) A.相离B.相切C.相交D.相切或相交三、拓展延伸(10分)8.(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矩形OABC,点B的坐标为(4,2),现有一圆同时和这个矩形的三边都相切,则此圆的圆心D的坐标为(1,1)和(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