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08MB ,
资源ID:254823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482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集(新课程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集(新课程必修2).doc

1、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集(二)(范围:必修二)一、单项选择题1、(广东历史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C解析此题属于反猜题,考前各地模拟题均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本题反其道而行之,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图文结合,较好地考查考生理解能力,本题题眼为“商朝”“农耕生产”。2、(2007广东理科基础6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CA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D商品经济的发达3、(山东文综1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

2、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迁的思想BA B C D解析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家家守村业” 反映了重视农业的观念,“头白不出门”体现的是安土重迁的思想4、(北京文综17)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体系比较完整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CA B C D5、(海南历史13)1901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C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6、(广东历史6)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

3、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B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解析图文结合,题眼为“直接证据”“民国九年”7、(2007广东理科基础65)“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B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C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杂交水稻推广后8、(山东文综13)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

4、施是D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解析 50年代末经济建设的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了经济建设一味求快,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因此50年代末,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的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9、(全国文综一21)图六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B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解析从题中所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是十年探索时期。依据图中所示曲线可知其产量自1958年开

5、始下降,1960年开始逐渐上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1961年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泛滥,工农业比例失调加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由此可以判断图中曲线描述的是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故B项为正确答案。10、(江苏历史14)“文革”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A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11、(上海历史15)常熟凌巷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

6、是自己的。” 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DA互助组 B高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12、(北京文综19)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A B C D13、(海南历史14)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D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

7、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14、(上海历史11)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D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练和语法的准确B“吃”在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15、(天津文综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C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

8、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解析抓住题干中“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这一有效信息判断为C。16、(2007四川文综17)图5所示票证曾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D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17、(2007宁夏文综35)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是AA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质量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18、(北京文综20)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欧州东部和中部,或

9、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B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区处于隔绝闭塞状态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19、(广东历史17)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D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解析题眼“16世纪”“借口”“动机”20、(2007广东理科基础66)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是A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 B资产阶级代

10、议制度在欧美纷纷建立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 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21、(广东历史19)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年份1840187019001920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21488471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结合数据时间挖掘当时重大历史事件,题眼为“农业人口所占百分比”。22、(北京文综22)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CA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B人工动力蒸汽动力燃油动力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D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3、(广东历

11、史2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B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解析考查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题眼为“最有可能”24、(天津文综24)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D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25、(2007四川文综18)“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就业的措施。其中美国实行的主要措施是AA兴办公共工程 B发展军事工业 C整顿农

12、业生产 D加紧殖民掠夺 解析此题易错选为C。注意此题考查的是罗斯福实行工业复兴法实施的主观目的,而非客观影响。26、(海南历史25)“政府应该用税收手段把富人的收人再次分配给穷人”。这一主张属于D A人文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凯恩斯主义27、(海南历史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表明CA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 B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C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28、(江苏历史20)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D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

13、体经济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29、(2007全国文综二22)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B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30、(上海历史13) 右侧是一副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C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二、综合题1、(江苏历史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刘少

14、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材料二 (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

15、发展。邓小平文选请回答: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3分 )“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4分)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4分 )八大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八大路线之间的关系。(2分 )解析:设问已经给出了概括的依据,即材料一和材料二,注意从前提和经验教训两个方面归纳。调动、运用掌握的教材基础知识即可回答。注意“20世纪50年代”和“经济工作”两个限定词。思考切入的关键

16、是从理论角度认识邓小平理论和八大路线的关系。答案要点:(共13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意义: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答出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

17、求成的意思亦可)邓小平理论继承了八大路线,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2、(天津文综39)(阅读下列材料:)(1)依据图1315,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2分)指出图15所示地区与前两地开发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的最大优势。(2分)(2)依据图1315,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6分)答案要点:(1)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2)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

18、,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3、(海南历史27)(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 间 年均增长率()19531957年4.519581962年4.319631965年11.119661970年 3.9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19811985年8.1 (摘编自中单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比较其经济大背景的不同之处。(12分)答案要点:(12分)(1)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

19、,改变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4分) 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原因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4分)(2) 1963-1965年是计划经济体制(2分)1981-1985年是经济体制改革。(2分)4、(山东文综27)(25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

20、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苗枫林世界近代史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4分)(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6分)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6分)(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4分)(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

21、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解析(1)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民生活极端困难;总统关心民众的生活。从这些信息中即可组织答案。(2)所谓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律规定对社会成员在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内在稳定器”,只有做好社会保障,才能缓和矛盾,稳定秩序,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来回答此问。(3)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社会保障形成为一种制度,有利于长期稳定局

22、面的形成。(4)此问为开放性试题,不论答哪种观点,只要理由充分即可。例如,要体现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就必然要强调国家立法的形式答案要点:(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3)国家立法(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抢先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5、(

23、广东历史30) (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历 史风云网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二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

24、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分)(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6分)解析另一种命题组织形式:一则材料紧跟两个问题,分别设问。设问角度限定领域,排除思维定势。特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25、中苏对比),关注工业化现代化,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社会热点)答案要点:(17分)(1)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需要。(2)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3)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6、(2007四川文综39)(6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26、 1933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工业化的)资金积累。 1953年,中国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为撰写的工业化发挖掘人家提供了资源,低价的收购制度提供了把物资部分无偿转出农业部门的手段。(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并分析新中国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答案要点:特点: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或片面强调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27、);以忽视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原因:新中国缺乏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受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7、(2007全国文综二)(6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

28、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

29、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5分)(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5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10分)答案要点:(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联系加强。(2)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3)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生产管理不善;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追求霸权地位。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