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7 ,大小:1.40MB ,
资源ID:254313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43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届备考》2014全国名校历史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2月):H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届备考》2014全国名校历史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2月):H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H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目录H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H1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H2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1H1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12月月考(201412)】2.苏轼曾论述:“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A官府减轻农民负担B地主致力民间赈济C产生租佃经营方式D租佃关系日益发展【知识点】H1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宋代经济

2、【答案】D 解析:材料的大意是“民庶之家”地主把土地租给佃农耕种,是为了收租,并非为了同情别人,当遇到灾荒之年还要减免地租、借给他们种子粮,原因是害怕佃农离开导致土地荒芜,那样损失会更大。这说明了当时的佃户在租种土地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故选D。A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B项明显错误;C项错误,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租佃经营。【思路点拨】租佃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生产关系,根源在于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导致的土地兼并的盛行。战国时期,租佃关系开始出现,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西汉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北宋时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经济形态,明清时期发展为主要的形式。【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五校协作

3、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5、历史学家费孝通说:“小农制是中国农业技术不能改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小农场上,不但现在利用动力的机器用不进,连耕牛都不能充分利用。技术不能改良,农民们要凭赤手赤足在田里劳作,农业里拖住了大量人口,农民的生活程度也终是在饥饿线上挣扎。”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B古代铁犁牛耕并未真正普及C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趋势【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小农经济【答案】C解析:“小农制是中国农业技术不能改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小农场上,不但现在利用动力的机器用

4、不上,连耕牛都不能充分利用”,可见作者认为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制约了弄农业技术的改良。A、C、D项都无从体现。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 B C D【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

5、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对外交流和手工业发展【答案】 C解析:从丝绸到陶瓷到茶叶,对外交往中,中国主要输出手工业品,即说明我国古代手工业领先,也说明自然经济长期存在,没有根本性突破,正确;古代通过丝绸之路,我国手工业品大量外输,不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代中国外贸出超还是入超,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小农经济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

6、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主义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促使专制的产生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小农经济【答案】C解析:通过“东方小农”、“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话体现了小农经济在维护封建经济、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方面的作用,指出中央集权制度离不开小农经济的存在。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小农经济对政治的影响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

7、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2)】26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知识点】H1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答案】A提炼材料关键信息,秦防金属腐蚀技术失传、元代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在清代终止,归纳其共性,均在于由于王朝更迭,导致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

8、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慈溪市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清朝前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它种(棉花,甘蔗,桑树)以为利。”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D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答案】 B 解析:从材料中唐朝岭南只种稻谷,到清朝因稻谷的收入减少,棉花、甘蔗、桑树种植利润高,而改种之,说明

9、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封建统治阶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放弃”错误;小农经济的解体是在1840年以后,C项与题干无关;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慈溪市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小农经济下农民的生活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古代的小

10、农经济【答案】C 解析:“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棉花种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家人的穿衣需要,材料中的“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就是明证,这体现的是自给自足的特点。由已学知识可知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C项表述不合史实;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项不符合“元朝”;D项与材料无关,因此材料无法体现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解读,并对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嘉兴一中

11、等五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201412)】1下图是2002年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7000-8000年前)出土的陶纺轮和线轮,据形制判断,其纺织原料最有可能是:A棉B麻C毛D丝【知识点】H1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手工业【答案】B 解析:当年,跨湖桥遗址挖掘中发现了陶瓷做的纺轮和线轮,并在线轮中发现了纤维状物品,而这些是当时人类做纺线的工具,当时的跨湖桥人利用“线轮”、“纺轮”等工具将天然原料制纱成线。C项显然与实事不符,排除,结合题干时间70008000年前可知其纺织原料最有可能是麻,棉花是中国古代从印度引进的重要的纤维作物,公元二世纪至公元四世纪,中国的新疆、海南岛、

12、云南等边疆地区开始种植棉花;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开始养蚕、取丝、织绸;故排除AD项,本题正确选项为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能力,解题时抓住题干关键时间并结合相关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排除错误选项即可。【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2)】H1 K2 49(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相关情况统计:(1)根据材料中的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西汉末年到明代粮食生产发展概况。(6分)今后,随着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制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得到更充

13、分的发挥,同时有大量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粮食的继续稳定地增产是可以预期的。现在只将各项指标截至1979年为止。1979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49年增加不过24010,而复种指数则增加232%,粮食总产量增加了近两倍。耕地面积亩产提高了两倍半还多(259)。与历史相比,1979牟的耕地面积亩产570斤,相当于清中叶367斤的1553 010,比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情况最好的1932年的2954斤更大大增产,相当于后者的193倍。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注:耕地面积指年初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农作物的面积;复种指数指全年农

14、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2)根据材料中的统计数据,概述中国近代粮食生产较之古代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11分)(3)根据材料概括1979年粮食生产的特点。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粮食生产的认识。(8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答案:(1)概括:农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没有质的飞跃;粮食亩产水平总体发展缓慢,粮食亩产一度有起伏;人均占有原粮和劳动生产率以唐代为分水岭,唐之前不断上升,唐代处于最高峰。唐之后呈下滑趋势。(6分)(2)变化情况:中国近代同古代相比,粮食生产全面衰落

15、,具体表现为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粮食劳动生产率下降,人均占有粮食量下降。(5分)原因: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6分)(3)特点:耕地利用程度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量与亩产量都有较大发展,创历史记录。(4分)认识:粮食生产关系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工业的发展,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粮食产量;粮食生产要走集约化道路。通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来提高粮食产量;要理顺、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提高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4分)解析:(1)要紧扣材料,结合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尤其要注意唐朝时的数据,分析回答。(2)结合材料回答。将材料二表格中数据与材料一中的表格数据对比分析

16、找出变化。联系近代中国社会状况分析原因。(3)结合材料“1979”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49年增加不过2.4%,而复种指数则增加23.2%,粮食总产量增加了近两倍。耕地面积亩产提高了两倍半还多(2.59)。与历史相比,1979年的耕地面积亩产570斤,相当于清中叶367斤的155.3%,比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情况最好的1932年的295.4斤更大大增产。相当于后者的1.93倍。”归纳总结。从国家政策、生产技术、劳动者的态度、环境等方面分析回答认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

17、2)】9下表是据宋史,地理志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铅州数量,这表明当时A政府在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答案】C解析:依据表格可知:表格只是表明贡绢施州的数量,并没有体现贡绢在赋税中所占的比例,排除A项;材料中数据体现不出“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B项排除;华北地区早就已有丝织业,D项排除;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华北60、70%以上的州都要缴纳贡绢,说明“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表格材料的

18、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2)】4盐铁论水旱载:“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铁器等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古代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

19、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4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所立的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嗣后如有不法棍徒(指织工),胆敢挟众叫歇(停工),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个月示儆。”此碑可以作为研究清朝时期经济史的重要材料可以作为中国先于欧洲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关系的有力佐证从侧面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劳资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封建政府坚持奉行重农抑商政策A. B. C.D. 【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答案】D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清

20、雍正时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进 一步发展,劳资双方矛盾不断加剧。为此,清政府采取了对工人进行惩处以儆效尤。分析 选项可知:符合题意;史实错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比中国稍早,与题意无关。 故应选 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认识和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3.阅读下列表格年代唐元和初年北宋治平年间南宋初年元中统四年明朝永乐初年铁年产量103.5万千克412.1万千克108.1万千克292.2万千克978.8万千克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C.中国封建经

21、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扶植【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游农业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表格信息中唐朝、宋代、元朝以及明朝的铁年产量成逐渐上升,体现了铁产量的增长趋势。说明我国古代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故C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解读和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2.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

22、朝时期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D.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宋代租佃制度【答案】D 解析:材料中文字“非行仁义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说明宋代地主减免佃农地租并非是为了行善或施行仁义,而是因为佃农在无力生产和逃亡时地主的损失会更加严重,这表明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故本题选择D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封建土地租佃制度的认识和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01412)】

23、14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各地。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游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象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国仍是世界市场的中心【知识点】I1 H1 H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新航路开辟时期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当时中国采取海禁政策,不正确;中国的冶金技术与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并不能体现中国仍是

24、世界市场的中心,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开始落后于世界,不正确;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所以外国人买中国商品,白银流入中国,正确;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特征,白银才会流入并留在中国,正确。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新航开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01412)】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25、A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B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C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D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答案】D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铁农具出土于秦魏等国故地,A、C错误;B单纯从题干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这个结论。从题干河南辉县魏墓出土的农具成套来看,成套的农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D项正确。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H1I127(12分)

26、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在相互融合,也在艰难曲折中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材料二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

27、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分析“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的经济根源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交了粮,自由王”这一说法,简要说明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

28、进过程。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答案】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的信息来归结答案;第二小问属于评述观点题,属于开放题型,同意观点的可以从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轻的角度论证,不同意观点可以从“中国小农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任务。”的角度阐述。第(2)问中

29、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的信息概括观点;第二小问分析主要因素可以依据材料二中“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的信息从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思想推动等角度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根源:自然经济或者小农经济。(1分)观点一:赞同,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轻。观点二:不赞同,中国小农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任务。(只罗列观点不给分,2分。)(2)演进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2分)两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和

30、科技进步、人类思想认识的进步(或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2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材料信息把握以及对材料观点进行评述。【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7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A.司母戊大方鼎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C.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D.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已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

31、代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司母戊鼎是商代礼器,故A项错误;甲骨文中出现“蚕、丝”,并不能说明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代开始,故B项错误;唐三彩是唐代陶器而非瓷器,故C项错误;人面鱼纹盆反映了原始时代高超的彩陶技术,故D项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手工业认知和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12月)(201412)】3.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 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中央集权的削弱【知识点】H1古代

32、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答案】C解析:地方制度的不完善说法有误,且不属于根源因素,A项错误;宗法制的基础是血缘,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信息与宗法无必然联系,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自古都是以农业为本,而中国社会又多是自给自足的家庭农业,有相当的分散性,且根源多数都是找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项正确;中央集权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事实上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呈现不断增强的之势,且与材料意思不符,D项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小农经济的的特点的准确分析、理解

33、。【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下列经济现象中,不属于明清的是()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 B票号开始出现C区域间长途贩运得到发展 D花楼机用于织造精美的棉纺织品【知识点】H1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手工业【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花楼机是我国汉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故本题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依据所学可直接答题。【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2)】C1 B1 B2 H1 H2 I1 I2 P1 P2 14(26分)阅

3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证明,长达五百多年的明清两朝是一个长期停滞的时期:从1300年到1800年的五百年中,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为零。而这五百年里,外部世界开始以加速度的方式,成十倍成百倍地往前狂奔的时候,我们像“龟兔赛跑”中的那只兔子一样,在一棵枯树下酣睡了五百年。中国与欧洲人均GDP比较公元1年960年1300年1700年中国450450600600欧洲550422576924(安格斯麦迪森制表,单位为国际元)这一觉睡到1840年,国门被枪炮打开,但在很长时间里还是没有清醒过来,要到1894年的甲午海战打完,才说“一战而全民皆醒矣”。所以这一段时间,对

35、于中华民族来讲,是一个要深刻反思的时期。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据材料,指出明清两朝“长期停滞”的表现,试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2)归纳五百年里中国与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展的不同特点。(6分)(3)从政策和技术的层面分析1300年到1800年欧洲人均GDP猛增的原因,并指出其对世界的影响。(8分)(4)你是否同意甲午“一战而全民皆醒矣”?说明理由(6分)【知识点】甲午战争的影响明清经济古代中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特点的比较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答案】第一问,结合材料信息“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为零”回答,第二小问经济原因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及

36、人口增长角度回答。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上专制与民主、经济上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专制与人文主义等角度对比分析。第三问,结合题干时间限制政策因素从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回答,技术因素从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则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方面归纳回答。第四问,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回答可同意或不同意,依据所学可分别阐释相关理由。参考答案:(1)表现:人均GDP增长为零。(2分)原因:小农经济自身的局限;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人口增长过快。(4分,任答两点)(2)特点: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本主义代议制逐步确立。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思想专制、文化高压;

37、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兴起。(6分)(3)原因: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或鼓励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4分)影响: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东方从属于西方(东西方差距逐步拉大)。(4分)(4)同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思潮盛行;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6分,任答三个方面)不同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折、艰难,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民族资产阶级政治运动连连失败,中国半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思想领域的变革缓慢;广大群众参加革命的热情不高。(6分,任答三个方面)只有

38、观点判断,没有说明理由,不给分。【思路点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的影响;要多视角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从文明史观看,则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物;从近代化史观看,则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38右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

39、工业作坊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答案】D解析:通过图片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是一家私营手工业作坊,所以A项错误;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是在明代中叶以后,而水浒传是反映宋代历史的小说,故B项错误;“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故C错误;只有D项没有错误,故应该选D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民营手工业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

40、)】37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答案】C解析: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A表述不合史实;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不符合“元朝”;D与材料无关,因此材料无法体现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题干引用材料主要阐述了农妇采摘棉花、纺织织布,为孩子制作衣服,这反映了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因此C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

41、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1)】8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以北土风气高燥,绵毳断续,不能成缕,纵能做布,亦虚疏不堪用耳南方卑湿,故作缕紧细,布亦坚实。”这说明当时()A气候造成北方棉花种植困难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C气候影响南北棉纺织业发展D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经济中心南移【答案】C 解析:“以北土风气高燥,绵毳断续,不能成缕,纵能做布,亦虚疏不堪用耳

42、南方卑湿,故作缕紧细,布亦坚实。”明朝经济重心已经完成难移,北方到南方卖棉花原料,南方则到北方卖加工后的布,说明气候对南北棉纺织业发展影响较大。故C项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认识和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201412)】3康熙三十九年苏州踹匠(又称“踏布匠”)由于包工头克扣工钱罢工将近一年,最后是以清政府的司法介入暂告结束的。康熙五十四年踹匠再次罢工,要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并建立“踹匠会馆”。清政府以“无籍之徒,结党群来,害将叵测”,立石严禁。这反映该历史时期A.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B.政府执行保护

43、工商业的政策C.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D.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知识点】H1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农耕文明的变异【答案】D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踹匠会馆”是农耕文明的另类,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是农耕文明的附属物。建立“会馆“是个关键字眼说明罢工绝对不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所以A.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是不能选的。B.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和古代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是矛盾的,所以不能选。 材料反映的是私人手工业,所以C.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当然不能选。【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44、力。H2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H2 N1 I1 39(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自15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800年代,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这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数量十分庞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7、18世纪世界贸易中的地位,(2分)并进一步分析形成这一地位的主要原因。(6分)材料二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

45、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镑的国际地位。(2分)分析在19世纪英镑国际地位确立的历史条件。(6分)材料三 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大计划的差

46、异及其本质上的共同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的原因。(4分)战后国际经济体系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认识。(4分)(要求: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答案】答案:(1)地位:中国长期保持巨额贸易顺差,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并列给分,2分)原因:农业和手工业发达,丝绸、棉布、

47、瓷器等大量出口;(2分)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步扩大。(4分)(2)国际地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中心地位(主要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2分)历史条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强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扩大资本输出;以英国等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6分)(3)差异:根据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投票权;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2分)本质:争夺世界经济霸权。(2分)原因:英国经济实力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4分)趋势: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2分)(4)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反应了国际实力对比的变

48、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建构反映了国际商贸发展的需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有利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4分)解析:(1)“地位”从材料一中“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可分析出;“原因”结合15001800年代前后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进行综合分析。(2)“英镑的国际地位”可根据材料二中“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分析出答案;“历史条件”则结合19世纪下半叶英国国内经济发展和英国的国际地位进行综合分析。(3)“差异”直接从材料三中可分析出美国“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

49、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英国“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本质”则从可从两国的共同目标争夺世界霸权入手进行分析。“原因”结合二战后美国和英国的发展状况可分析出答案。“趋势”从材料三中的“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可分析出。(4)本问是开放性试题,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入手进行分析。【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3汉书食货志认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

50、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其主要经济思想是A农商并重 B民为邦本 C休养生息 D重农抑商【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答案】A解析:从材料看,班固的观点“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意思是粮食富足货物可以流通,国库才充实人民生活才富足,然后才可以治理得较好。班固认为“农”和“货”都是“生民之本”,“食足货通”才会“国实民富”。班固主张农商并重。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并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51、201411)】7、国富论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这里亚当斯密()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A解析

52、:分析材料可容易排除B、D两项说法,这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材料中主要论述说,中国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联系“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6、全球通史的作者曾写道:“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盐铁和酒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

53、堕落”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其影响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征和影响A B C D【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 A解析: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分析涉及中国古代经济各方面的情况,项从材料“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处可以得到证实;项可以从“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得到佐证;根据对的分析可以得到是正确的;因此都可以从材料中得到印证。 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

54、确解读,并对古代商业的发展状况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2)】7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骧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大额交易使用银两”的信息说明最晚应该出现在明朝,白银在明朝才出现,故D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

55、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2)】25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商业文明深厚久远,许多成功的优秀商贾,都把诚信作为经商和做人的信条,下列突出商业诚信的是A商朝王亥“立皂市,服牛马,以为民利”B战国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C春秋范蠡“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D晚清王炽“报效万数千金以赈之”【知识点】H2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C 注意题目关键限制语:“突出商业诚信”,结合选项可判断,A项强调修立栅圈,驯养牛马,以为人民兴利;B项是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D项指

56、的是晚晴富商王炽仗义疏财,社会救济。均没体现商业诚信。C项“务完物”,意即一定要保证所经营的货物质量,在采购货物时,对易腐烂的东西,切勿长期存储,贪图价高;还要防止以次充好,坑害消费者,说明对产品质量的看重,能体现商业诚信。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慈溪市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H1H2J1 1(18分)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生活的基础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榷,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

57、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二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陶瓷、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的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罗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

58、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材料三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1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依据材料一,归纳威胁小农稳定的主要因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

59、 (3)材料三反映中国农业生产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分析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答案】答案:(1)赋税徭役、人情往来、养家糊口的负担、自然灾害、高利贷的盘剥。(4分)(2)特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4分)影响:冲击贱商传统; “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4分) (3)变化:生产的丝茶出口大量增加,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而种植桑茶。(2分) 说明:鸦片战

60、争后,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开始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逐步沦为外国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4分)解析:(1)材料一译文大意是:夏天耘田,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还得砍木柴,修理官府的房舍,服劳役;春天不能避风尘,夏天不能避署热,秋天不能避阴雨,冬天不能避寒冻,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休息;在私人方面,又要交际往来,吊唁死者,看望病人,抚养孤老,养育幼儿,一切费用都要从农业收入中开支。农民如此辛苦,还要遭受水旱灾害,官府又要急征暴敛,随时摊派,早晨发命令,晚上就要交纳。交赋税的时候,有粮食的人,半价贱卖后完税;没有粮食的人,只好以加倍的利息借债纳税;于是就出现了卖田地房屋、卖子孙来还债

61、的事情。根据材料可以归纳出威胁小农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赋税、徭役、人情往来、养家糊口的负担、自然灾害、高利贷的盘剥、政策的不稳定。(2)根据特点时可从区域特征、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收入状态等角度分析说明;分析影响时可着重就对抑商政策的冲击、明朝中后期沿海地区的倭寇对海外贸易的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使得商业资本异常活跃等信息加以分析说明。(3)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近代的农业发展已经受到资本主义商品市场的巨大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开始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逐步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综合归纳。回答时应注意对材料的理解把

62、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慈溪市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2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中说:“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徽商衰落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关B我国商品经济在清初达到顶峰C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徽商的衰落D道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状况近代前夜的商品经济徽商的发展【答案】A解析: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从道光到清末正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时期,所以徽商的衰落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A项正确

63、,可以排除。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并对徽商的发展历程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慈溪市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7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B.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仕途D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

64、经济政策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状况【答案】B解析:材料内容说明了明清时期“士”与“商”紧密融合在一起,这是对中国传统的四民秩序的一个重大变革,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明清社会的实际状态。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变动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所起的推动的作用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慈溪市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6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海外贸

65、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D.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答案】C解析:竹枝词描写了妇女装满蚕丝让丈夫出去卖,而购买蚕丝的是“洋船”。乾隆、嘉庆年间清政府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地对外通商。材料反映了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C项正确。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慈溪市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5. 下列关于古代商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

66、业中心 B汉代商人已成为古代社会最活跃的人群之一C唐代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已十分兴盛 D明代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也开始发展迅速【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状况【答案】D解析:本题为否定选择。D项中“开始”不符合历史史实,如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古代商业发展状况的准确记忆、分析。【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慈溪市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

67、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商业发展状况【答案】D解析:“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从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看出A、B、C项说法都是正确的。D项,材料中体现不出来,而且联系其名称此处应为居住区域而非商业区。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唐朝商业发展的特点准确记忆、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慈溪市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

68、】1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C司马迁的重商思想 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知识点】 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商政策【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司马迁认为,商业最容易使人致富,“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商业是穷人致富的重要途径,因此该材料反映了司马迁的重商思想。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嘉

69、兴一中等五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201412)】H2 I1 N2 27(15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与宋代丝绸之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7分)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图(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6分)材料三亚欧大陆桥(3) 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2分)【知识点】古代商业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经济全球化【

70、答案】第一问,根据汉代与宋代丝绸之路线路图的比较,可以得出宋代比汉代到达的范围更广,到达地区有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等地,也增加了海上通道等。第二小问,从宋代北方战乱、经济重心南移、技术进步、政府重视等角度回答。第二问,主要考查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图片分析理解能力。从图示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角度分析回答,丝路背景从自然经济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影响从社会转型、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等角度与丝路比较。第三问从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与全球化趋势下的整合合作及构建新丝绸之路角度回答即可。参考答案:(3)认识:古代丝绸之路具有丰厚的历

71、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顺应了东西方商贸往的需求,为欧亚文明的交流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欧亚空间的深度整合与合作,迫切需要构建新的丝绸之路 。(2分)【思路点拨】东西方对外贸易的比较;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影响;西欧殖民扩张特点、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及评价,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开封高中等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A2 H2 O2 Q1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

72、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评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知识点】古代中国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商业的发展宋明理学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答案】答案:观点一: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2分)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6分)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2分)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

73、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2分)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2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5分)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5分)【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偏离评

74、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解析:本题属于评述型试题,以“关于宋代观点”的文字材料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解答本题需据题意解读材料,首先归纳材料的观点,然后迁移所学知识、选取论据进行论证。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且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2)】15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

75、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各国皇室的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同样进入下水道进行了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的是A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 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C崇厚对外情况是无知的 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答案】C解析:长期的“天朝上国、华夷之辨”思想的影响,使中国人昧于世界大势,盲目自大,处处防范、提防,以致出现材料中崇厚的这种荒

76、唐认识。C项分析最全面;A、D项只是问题的两个表面现象;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2)】14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D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天下有四聚”可分析

77、出A项“统一”说法有误;“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说法当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D项材料中无体现。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2)】8唐代经济学家陆贷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出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因不立矣。”下列历史现象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A秦汉推行“重农抑商”B北魏至唐推行均田制C明代出现“计日受值”D明清实行“田赋证银”【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所

78、提示的是国家要稳固必须要先养人,即稳定民心,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北魏至唐所施行的均田制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经济措施。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均田制的特点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01412)】25H2 I1 N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25分)材料一 在古代罗马,丝绸之价竟贵比黄金。丝绸贸易已成为古代世界最大宗的贸易。即使是在罗马帝国极西端的英伦海岛,丝绸的流行也不亚于中国的洛阳。为了获取丝货等物,罗马每年的花费不下一亿赛斯太斯(罗马货币)。当中国丝绸源源西进的时候,西方的物

79、品与信息,也传入中国。佛教通过这条商路传到中国。在大量吸收中国丝货的同时,罗马人的优质纺织品也运来中国,其棉、毛织物畅销中国。摘编自何芳川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材料三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3日上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1)据材料一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承载东西方丝绸贸

80、易商路的形成。结合材料一分析东西方丝绸贸易的影响。(5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商贸角度说明促使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因素以及对世界带来了重大影响?(8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倡导的“新丝绸之路”有什么历史依据和现实条件?(8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历史上二次大规模的商路开通,对世界带来了怎样不同的影响?(4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答案】答案:(1)形成:西汉时,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商路,被称为

81、“丝绸之路”。(2分)影响: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3分)(2)主要因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和商品的需求;欧亚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阻碍。(4分)(商贸角度,答了其它内容一律不给分。)影响:“地理大发现”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文明开始交融,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4分)(二点即可)(3)历史依据:中国早在古代汉、唐时期,就已经开通了陆海“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发展。(2分)现实条件: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睦邻友好外交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国际形象;

82、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答: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也可给分)(6分)(4)“丝绸之路”的开通,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圈,形成了朝贡贸易的格局;新航路的开辟,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世界政治格局。(答:“东方从属于西方”也可给分)(4分)解析:(1)“形成”结合所学内容可分析出是西汉时期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商路。“影响”则根据材料一中“当中国丝绸源源西进的时候,西方的物品与信息,也传入中国。佛教通过这条商路传到中国。在大量吸收中国丝货的同时,罗马人的优质纺织品也运来中国,其棉、毛织物畅销中国”可分析出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2)“主要因素”从地图上可分析出旧商路受阻,

83、开辟了新航路。“重大影响”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进行分析作答即可。(3)“历史依据”结合第(1)问的内容可分析出于古代西汉的丝绸之路有关;“现实条件”则结合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作答。(4)结合古代丝绸之路开辟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贸易文化体系;新航路的开辟则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进行分析作答。【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综合归纳,并对古代丝绸之路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01412)】6洋泾浜英语是中国沿海商业社会的混合语言,混杂了英语

84、、葡萄牙语和印度语的词汇,说的时候多少按汉语的语法而不根据英语的法则。如“Just now have settee counter ,alla finishee ;you go, you please”(现在我们结清了我们的账目,一切结束了,你要走就可以走了)洋泾浜英语的出现可以说明()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与西方保持一定的外贸关系D中国依然以天朝上国地位自居【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洋泾浜英语诞生于18世纪初的香港和澳门,使用者主要是英美人和他们在中国的雇员或佣人,以及与他们接触的中国商人

85、,说明中国与西方保持一定的外贸关系。A、B、D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9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盐铁官营制度早市夜市出现商人群体形成重农抑商政策A.B.C.D.【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商业、商帮与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材料中“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是指中国古代政治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干预的情形较为突出,结

86、合史实不难判断出A B D三项均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政府的积极作为显而易见,符合题意要求,而C项则是明清时间地域性商人组织,其中并无政府行政因素存在,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12月)(201412)】H2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北宋时期都城开封不仅是全国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旅游城市,常常吸引外地的游客来此游乐。此外东京还经常聚居一大批饥饿的流民,少时数百上千,多者数万。东京城行业众多,彩帛、占卜、典当等行业十分发达,经久不衰。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瓦肆、妓院,专供

87、贵族、富人寻欢作乐。 张莹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影响材料二 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83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 2%。可见,英国初步完成城市化用了90年时间,而从初步完成到成熟阶段用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 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材料三 19491978年是城市化曲折发展时期,城

88、市化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后,出现了长期的曲折停滞,总体上,城市化的进程缓慢。19491978年工业化得到相对高速的发展,而城市化发展却严重滞后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改革之后的城乡壁垒被市场经济逐步打破政府对一系列制度、政策的修改,使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活跃,原有的城乡隔离状态开始有所松动。农民可以就地发展工业,建设农民城市,形成了中国自己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吴清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19491991)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都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2)据材料二、三比较中、英

89、两国城市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6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答案:(1)特点:规模大;经济繁荣;旅游业发达;流动人口多;流民聚居;娱乐活动丰富。(4分,任答四点即可)原因:城市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开封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等。(2分,任答两点即可)(2)特点:英国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推进,城市化水平较高;(2分)中国城市化在19491978年间,曲折发展,进程缓慢,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受制度和政策影响较大,形成了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2分,中国城市化

90、特点答出一点即可)认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化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应统筹兼顾,科学推动城市化进程。(2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1)“特点”从材料一中“最大最繁荣的城市”“ 全国最大的旅游城市”“ 一大批饥饿的流民”“ 东京城行业众多,彩帛、占卜、典当等行业十分发达”“ 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瓦肆”分析出答案;“原因”结合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2)“英国特点”综合材料二的内容可分析与工业革命有关,发展水平高;“中国特点”则结合材料三的关键信息从政府政策、进程、城市发展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认识”强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

91、行作答。【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综合分析归纳。【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12月)(201412)】6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科举志记载: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晋、陕籍106名;共取举人286名,其中徽、陕、晋籍者213名,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这说明此时期()A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 B市籍者不得宦的古训彻底被打破C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 D政府控制商人势力维护专制集权【知识点】A2 H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A解析:据材料

92、可知徽、陕、晋地区取进士和举人的人数中,商人子弟占70%以上,且相对所占比例较高,说明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A项正确;材料信息仅涉及徽、陕、晋地区取进士和举人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且都是商人,但不能说明古训被彻底打破,B项错误;仅凭材料不能说明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材料信息仅涉及徽、陕、晋地区取进士和举人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且都是商人,但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在商人中取士的目的,D项错误。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H2 J1 K2 13.

93、(22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材料二: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六一赠程君五十序材料三: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

94、;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四: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23日)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市场发展出现的新特点。(10分)(2)材料三反映出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3)概括

95、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实现这一观点的。(8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发展的状况;经济结构的变动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邓小平南方谈话【答案】:(1)本题主要考查的对材料的概括能力。从材料一“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茶坊每五更点灯”“至晓即散”等信息可以概括出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从材料二“大抵徽俗”“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并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市场出现的新发展。(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

96、占,不克畅销”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的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从材料“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可以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参考答案:(1)宋代: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有饮食、服装等服务设施;(4分,每点2分,答对2点即给4分)明代:出

97、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人积累了雄厚的商业资本;商人的资本多用于投资;经营活动遍及全国各地。(答对3点即给6分)(2)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中国传统手工业品滞销;(2分)变化: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3)观点: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加速经济发展。(2分)过程: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思路点拨】高考注重从以下角度命题:一是古代商业及城市化发展历程;二是再现新中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历程有关史实的背景、特点及影响;三是中

98、国经济体制从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然性及特点。【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知识点】H2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宋代商品经济【答案】C 解析:宋代

99、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的一个特点是实行街市制,即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在受政府的直接监视。选项 A 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排除 A 项;选项 B 中的市 ,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排除 B 项;选项 D 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坊”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排除 D 项;因此本题选 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宋朝城市发展的状况。根据所学知识,A 说的是唐朝后期的长安城B 说的是东晋至南朝陈时期D 说的是孝文帝迁都后的北魏平城只有C说的是南宋都城临安。所以答案选C。【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100、201411)】2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术、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C社会上读书重学的风气开始盛行 D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知识点】H2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宋代商品经济【答案】D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大街小巷”盛行、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术、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足以从侧面证明材料所要表明的是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思路

101、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2)】C1 B1 B2 H1 H2 I1 I2 P1 P2 14(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证明,长达五百多年的明清两朝是一个长期停滞的时期:从1300年到1800年的五百年中,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为零。而这五百年里,外部世界开始以加速度的方式,成十倍成百倍地往前狂奔的时候,我们像“龟兔赛跑”中的那只兔子一样,在一棵枯树下酣睡了五百年。中国与欧洲人均GDP比较公元1年960年130

102、0年1700年中国450450600600欧洲550422576924(安格斯麦迪森制表,单位为国际元)这一觉睡到1840年,国门被枪炮打开,但在很长时间里还是没有清醒过来,要到1894年的甲午海战打完,才说“一战而全民皆醒矣”。所以这一段时间,对于中华民族来讲,是一个要深刻反思的时期。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据材料,指出明清两朝“长期停滞”的表现,试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2)归纳五百年里中国与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展的不同特点。(6分)(3)从政策和技术的层面分析1300年到1800年欧洲人均GDP猛增的原因,并指出其对世界的影响。(8分)(4)你是否同意甲午“一战而全

103、民皆醒矣”?说明理由(6分)【知识点】甲午战争的影响明清经济古代中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特点的比较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答案】第一问,结合材料信息“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为零”回答,第二小问经济原因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及人口增长角度回答。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上专制与民主、经济上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专制与人文主义等角度对比分析。第三问,结合题干时间限制政策因素从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回答,技术因素从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则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方面归纳回答。第四问,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回答可同意或不同意,依据所学可分别阐释相关理由。参考答案:(1)表

104、现:人均GDP增长为零。(2分)原因:小农经济自身的局限;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人口增长过快。(4分,任答两点)(2)特点: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本主义代议制逐步确立。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思想专制、文化高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兴起。(6分)(3)原因: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或鼓励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4分)影响: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东方从属于西方(东西方差距逐步拉大)。(4分)(4)同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思潮盛行;

105、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6分,任答三个方面)不同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折、艰难,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民族资产阶级政治运动连连失败,中国半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思想领域的变革缓慢;广大群众参加革命的热情不高。(6分,任答三个方面)只有观点判断,没有说明理由,不给分。【思路点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的影响;要多视角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从文明史观看,则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

106、融合的产物;从近代化史观看,则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2)】3中国的县级机构自唐之后数量一直变化不大,大抵在2000到2300个,可市镇数量却几何级增多,至清中期,全国已有约二三万个。市镇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 B专制制度的相对稳定C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D人口数量的大幅增加【知识点】H2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商业【答案】C 解析:唐宋以来,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逐渐放松,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到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市镇,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107、A项与题干信息无关;B项错误,唐宋以来至明清专制制度不断加强;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解题时抓住唐宋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6.汉朝桑弘羊说:“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 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作者主张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C.工商官营,反对豪民并兼 D.巩固统治,关注民生【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

108、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盐铁官营”【答案】C解析:材料大致意思是,大夫说:老百姓有宝贵的东西,尚且要收藏在匣子里,更何况是国君的山海之宝呢?有财富的地方,必然是在深山大海里,不是强横的有特殊势力的人,是不能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现在你们把盐铁的权利下放给豪民,废除盐铁官营政策去资助凶暴强横的人,顺从他们的贪心,各种邪恶的人聚集到一起,以豪家之门为中心,结成党羽,这样,豪强日益不能制服,搞兼并的人作奸犯科的形势,就会发展成为现实了。由此可知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推行盐铁官营有利于控制豪民兼并。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汉代盐铁官营实施的背

109、景和影响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42,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设置中书省加强君主专制商品经济繁荣,“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A B C D【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D解析:说法错误,设置中书门下,起到了削弱相权的作用,然而,强化君主专制这说法是错误的;在纺织业发达地区

110、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应是在明清时期。故本题选择D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历史把握和理解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41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D解析: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

111、、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商帮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40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己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A日中为市,交易而退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知识点】H2

11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D解析:材料中“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是指中国古代坊市制度的破除,结合史实可知这一现象出现在北宋时期,坊市制度的破除极大推动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商品经济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39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己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下列对这

113、则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有西汉政府并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政府鼓励商业是造成商人富贵的原因西汉初期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商业资本回流于土地造成了农民流亡A B C D【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从材料“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己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信息可知,西汉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反而富有,造成农民流亡,存在着官商勾结的现象,故与材料不符;与材料中表述一致。【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汉经济政策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1)】2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管仲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

114、足则知荣辱”,“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电;劝者,所以(本业)起”等。下列对这些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劝告统治者要以农为本B商业发展有利于农业发展C认识到物质对思想的影响D主张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知识点】H2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说明C项正确;“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说明A项正确;“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电;劝者,所以(本业)起”说明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

115、经济政策的认识和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2月月考(201412)】4明初实行一种政策商人要获得盐引,须运粮到北方边疆,以粮换“引”,凭“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其推行直接导致了A. 晋商的迅速崛起B.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C. 重农抑商的破产D. 农工皆本思想的产生【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商帮【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实行一种政策商人要获得盐引,须运粮到北方边疆,以粮换“引”,凭“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说明是长途贩运中出现了金融机构,这有利于晋商迅速崛起,故A项正

116、确;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是对付抗清斗争,故B错误;重农抑商的措施与材料信息相反,故C错误;材料中体现是商业信息,与农业无关,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商帮起源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201412)】H2 M1 M3 14(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城郡自古以来就是以政治军事为主要功能。先秦的城郡是侯国的都城,是独立的地方政治中心;秦以降,城郡改为地方政府的治所,是全国性行政系统的点,或是重兵驻守的战略要地。苏州能够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通便利。“无险可守”正显示此特点,苏州四通八达,任何交

117、通工具皆可以长驱直入。此一特色在隋炀帝修凿京杭大运河以后,变得格外突出。苏州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商业随运河交通而起飞。苏州很早就有发达的手工业。明清时期,棉纺织业也在这一地区兴起,号称衣被天下。明中叶时,苏州东半城比户皆工织作,转贸四方。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依据材料一概括推动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原因。(4分)材料二1932年,安庆发布皖省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建设规划安徽省会建设规划,内容包括城市分区及功能、市政道路交通、供水与排水、供电系统、通讯设施、医疗机构分布等方面。其中的供水供电、通讯及医疗体系的规划,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未曾有过,即便是城市分区及功能,也与古代城市规划截然不同。沈葵科技在近代安

118、徽城镇变迁中的作用 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新特征。(4分)材料三日本工业化首先从政客和商人集中的大中城市出发,最后再逐步向外辐射到其周围地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分别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核心的东京、大阪、名古屋大都市圈。尽管日本的大城市圈在其城市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地方小都市的功能也不能忽视。这些小都市都是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综合经济体。在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及当地民众都十分重视发挥其综合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及社会功能。付恒杰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材料四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迅速膨胀,人口向东京等大城市集中,加上工业化的影响,出现环境恶劣、

119、人口过密、交通拥挤、效率降低等“城市病”。为解决这些矛盾,东京将企业和居民向周围区域迁移扩散,形成了首都都市圈,面积为13138平方公里,占日本总面积的35%,共有3188万人,占日本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除原有的中央区、千代田区作为“都心”外,东京又陆续规划建设了新宿、池袋、涩谷等7个“副都心”。与京都、名古屋及东京老市中心不同,新都心打破日本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风格,克服“城市病”的影响,引进国际化、现代化的理念和规划手法,初步展现出21世纪现代化城市的框架。百度文库 依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城市化发展的因素。(6分)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对中国新型城市化的启示。(4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

120、展古代城市发展的原因;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日本城市化发展的因素【答案】(1)“依据材料一概括推动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原因”就是要从材料一去提炼答案, 可以在材料中围绕着军事要地、政治中心,交通便利,工商业的发展四个角度展开适当的论述。例如,苏州能够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通便利,就可以总结出交通是否便利也会影响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再例如,州很早就有发达的手工业。明清时期,棉纺织业也在这一地区兴起,号称衣被天下。明中叶时,苏州东半城比户皆工织作,转贸四方,就可以总结出工商业的发展也会影响我国古代城市发展。(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新特征就

121、是要从材料二中去提炼答案,可以从近代服务业的初步建立和城镇功能的增多两个角度去概括答案,例如,市政道路交通、供水与排水、供电系统、通讯设施、医疗机构分布等方面就属于“近代服务业的初步建立”。再例如,即便是城市分区及功能,也与古代城市规划截然不同就属于城镇功能的增多。(3)材料中的“加上工业化的影响”可以提炼出答案“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推动”;. 东京将企业和居民向周围区域迁移扩散,形成了“首都都市圈”,可以提炼出答案: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小城市与大城市互补联动。. “东京”又陆续规划建设了新宿、池袋、涩谷等7个“副都心”. 可以提炼出答案: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当然,日本城市化发展的

122、因素可以对中国新型城市化带来很多的启示。例如政府可以充分发挥有效职能。参考答案:(1)原因:军事要地、政治中心,交通便利,工商业的发展。(4分)(2)近代服务业的初步建立,城镇功能的扩展。(4分)(3)因素: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推动;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小城市与大城市互补联动;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6分)启示:政府充分发挥有效职能;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4分)(言之有理即可)【思路点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1)从城市功能上看,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

123、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4)从城市分布上看,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近代化是近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之一,一轮复习时教师需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近代化角度进行归纳总结。【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201412)】4史学家秦晖指出:(西)汉人往往提到异域或古时不流通黄金,谓有异于中土今日也;而唐人则对周边民族之流通黄金津津乐道而以为异。相应的,通用黄金各国的访唐者也

124、常提唐人不用金,并以为异闻。材料信息实质上说明了A.汉朝时期我国的黄金产量巨大 B.汉朝时期我国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C.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D.过度开采导致唐朝黄金的资源枯竭【知识点】H2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答案】C 解析:通过分析材料的信息可知,汉朝时期,黄金广泛流通,说明当时黄金是主要的货币,而唐朝时期,黄金已经退出了货币领域,并不是黄金产量的减少,而是黄金多用于器物,包括首饰、佛像等等所致,主要是因为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确立了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经济发展受到压制,所以选择C项。B项不准确,其只能反映材料的部分信息。【思路点拨】中国古代的经济

125、政策:工商食官西周实行,官府严格控制工商业坊市制度宋代以前县以上城市严格划分坊市;宋代以来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视商业活动重农抑商产生于战国,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海禁闭关锁国明代开始实行,清代前期更加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是中国落后世界的原因之一【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2月统一考试(201412)】H2 P1 L1 40(25分)饮食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历史的变迁。材料一:盐自古被称为“食肴之将”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为相,为适应诸侯争霸需要,致力于富国强兵,规定盐资源属国家所有,民制之盐须交官府尽数收购,由官府运销。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百姓

126、自由开采售卖食盐,官府从中征税。汉武帝时期鉴于诸侯王国以经营盐业自富,盐商富累巨万,改为产、运、销完全官营,于是国库充实,民不益(增加)赋而天下用饶。隋朝和唐朝初期,实行轻徭薄赋,通盐池、盐井之利与百姓共之,既不行官卖,又免征盐税。唐朝后期因安史之乱,财政陷入困境,对盐业进行改革,政府统一收购盐,就地在盐场征税后批发给盐商,任其自由销售。明朝实行纲运法,官府指定少数资本雄厚的商人,在向官府交纳盐款后,拥有收购和销售的特许专营权力。这对后来徽商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清朝为打破徽商对盐业的垄断局面,于1832年实行“票盐制”,规定无论什么人,只要按章纳税,即可领票(经营食盐的凭证)经营。中国盐

127、税发展史材料二:意大利从14世纪开始,(宴会上出现了)主菜和甜点之间的中间菜。宾客们利用上菜的间隔,进行一些轻松的谈话,同时品尝菜单上没有的菜,这使得厨师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成为让宾客惊呼的一道风景。中间菜以量大和品种丰富著称,中间菜还把食品和不能吃的装饰混搭在一起,装饰是画家和雕刻家精心创作。有一些中间菜成为完全人为的场景设计,需要艺术家的本事和演员的配合。在著名的“锦鸡福宴”上,中间菜就是一出神秘剧,有演出和对话,取材伊阿宋的故事(古希腊神话)。而教会对中间菜一直持强烈的批评意见,认为大吃大喝和亚当夏娃的罪孽有关,并批评不该采用异教徒的题材。在某种意义上,中间菜是文艺复兴这段“插曲”的

128、前奏。 摘自权力的餐桌材料三:鸦片战争后在上海等地出现了西餐馆,但是连“开眼看世界”的一批中国人都对其评价不高。国人认为西餐腥膻生冷,还有“野蛮之风”。郭嵩焘出使英国,曾携夫人“仿行西礼,宴请英国绅商士女”,国内攻击他“令内眷入席陪宴,有失体统”。到民国初年, 吃西餐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虽吃不惯却仍对其感兴趣, 这与中餐馆存在的问题有关西餐让中国人耳目一新,清稗类钞(1916年徐珂所著)对此有详细描绘:“席之陈设,男女主人必坐于席之两端及进酒,主人执杯起立(西俗先致颂词,而后主客碰杯起饮,我国颇少),客亦起执杯进点后,可饮咖啡,食果物,吸烟(有妇女在席则不可)”。据说清华大学校长还对出国前

129、的留美学生进行吃饭培训,包括如何保持优雅和安静。与此同时,一种既能像西餐一样显示格调和品味,又不违背华人口味的餐馆应运而生,其中以上海锦江川菜馆最为著名。摘自近代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西风东渐衣食住行的近代变迁(1)阅读材料一的表格,对古代中国的盐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分类(写标号)并说明理由。(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间菜的特点,并谈谈你对“中间菜是文艺复兴的前奏”这一观点的理解。(10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解读西餐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变化。(9分)要求:提取信息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有必要的总结归纳。【知识点】古代中国近代世界近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西方人文精

130、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答案:(1)阶段和理由(阶段划分清晰并言之有理即可得6分):民间自由产销。:官营:官商合作、官督商营(2)特点:在菜单规定之外,是厨师个性化的创作;量大并品种丰富;与艺术作品混搭在一起;配以文艺表演。(6分)理解:中间菜不再受教会禁欲主义思想的限制,使宾客充分体会到美食和文艺的现世享乐,甚至采用了异教徒的古希腊文化,同时也展现了厨师和文艺家的个人才华。这与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以人为中心、摆脱神学束缚的思想相符。(4分)(能从2个方面解读即可得4分)(3)示例:(9分)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设,使西餐开始在中国出现,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口味和饮食文化,中国

131、人没有广泛接受西餐。(4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近代教育的发展,辛亥革命的推动,思想逐步解放,到民国时期人们开始接受西餐中平等、尊重妇女及文明优雅的礼仪,并以此改造中餐。(4分)由此说明,外来文明的传入,很难被全盘接受,必然是吸收与排斥并存,以及各种文明的交融。(1分)解析:(1)本题需要细读材料,对材料加以归类,各阶段具体管理模式如下为官府运销百姓自由开采售卖食盐产、运、销完全官营盐池、盐井之利与百姓共之,民间自由销售都体现了在政府监管下,商人经营的模式;政策变化的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统治者的角度(政策、目的、统治者个人素质等),二是盐业自身的作用方面加以考虑(2)依据材料“这使得厨

132、师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以得出是厨师个性化的创作;依据“中间菜以量大和品种丰富著称”可以得出量大并品种丰富;依据“有一些中间菜成为完全人为的场景设计,需要艺术家的本事和演员的配合”可以得出与艺术作品混搭在一起,配以文艺表演等。依据材料“在著名的“锦鸡福宴”上,中间菜就是一出神秘剧,有演出和对话,取材伊阿宋的故事(古希腊神话)。而教会对中间菜一直持强烈的批评意见,认为大吃大喝和亚当夏娃的罪孽有关,并批评不该采用异教徒的题材。”可以得出其中涉及了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冲击,和古希腊文化的再现,所以有了相关理解。(3)材料描述的西餐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变化,最初传入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为人所接受,随着中

133、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主革命的深入,以及对西方的了解加深,西学的传入等,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并在一定时期成为时尚。解读时即要得出现象,同时还要结合时代背景找出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2月统一考试(201412)】33下列四幅历史示意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知识点】H2 I1 I2 古代中国近代世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两次工业革命【答案】A依据图片信

134、息反映的是英国商品远销世界各地,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是唐代的对外交往示意图为新航路的开辟为罪恶的三角贸易。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2月统一考试(201412)】25右图为西汉长安城的平面示意图,对该图所示信息理解准确的是A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控制B宫殿占地广阔,城市政治职能突出C市紧邻宫殿,说明政府支持商业D确定了历代王朝都城的基本格局【知识点】H2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西汉长安城的平面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宫殿占地的确广阔,城市政治色彩和政治职能明显突出。另外,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控制在图中并没有显示,西汉政府是典型的重农抑商政府绝对不会支持商业。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4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