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17课时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目标导航1.分析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类型。2.列举食物链和食物网。3.描述生物圈的组成。一、环境对生物非常重要1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_、发育、_、行为和_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其可分为_(包括光、_、水等)和生物因子(包括_,如捕食、竞争等)。2生态因子在低于或超过生物体的_时均可成为_,但在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内,每种生物都具有一个_。二、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_成分通过物质循环、_和_,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_单位。2生态系统组成成分(1)非生物成分:_、空气、_、水等。(2)生物成分按在生
2、态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三类:生产者a地位:最基本、最关键。b范围:主要是各种_。消费者a地位:直接或间接地以_为食。b范围:主要是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各种_,根据食性特点分为_和_。分解者a作用:将动植物_、_等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b范围:主要是腐生_和_,还包括蚯蚓等动物。3营养结构(1)食物链概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由于_而形成的结构。分类:a._食物链;b._食物链;c._食物链。(2)食物网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许多_相互交错形成更为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作用:增强生态系统_和_的稳定。(3)营养级概念: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_的总和。分类a第一营养级:_。b第二营养级:_,即植食性动物。c第三
3、营养级:二级消费者,即以_为食的动物。 依此类推。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概念:地球上的_和一切适合于_的场所。2范围:包括_、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水圈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_生物,而_生物主要生活在大气圈的下层与岩石圈的上层。3地位:生物圈是地球上_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还可以分出很多个生态系统。4作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整个_的繁荣;_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5分类(1)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2)陆地生态系统分自然生态系统(_生态系统、_生态系统、_生态系统和_生态系统)和_生态系统(_生态系统和_生态系统)。知识点一生态因子与限制因子的理解1以下关于
4、生态因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生物圈中均匀分布,所以不属于生态因子B阳光是影响草食性动物的生态因子C光照时间的长短是影响绿色植物能否繁殖的重要生态因子D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水不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2长期生活在高山上的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会比生活在平原的人多,促使红细胞数量增多的生态因子是()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空气知识点二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3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和分解者间均直接联系,消费者可有可无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
5、食物网情况,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生态系统共有_条食物链。(2)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有_条。(3)蛇和鹰的关系是_。(4)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5)蛇在该食物网中占有_个营养级。(6)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_生物数量将锐减。知识点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5下列生态系统中最容易退化的是()A农业生态系统 B湖泊生态系统C草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基础落实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北风吹,雁南飞”,决定这两种生命现象的限制因子分别是()A阳光、温度 B温度、光强C日照长度、光质 D温度、日照长度2以下可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
6、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4下列是池塘中一些常见的生物,其食物链顺序正确的是()鱼类藻类水生甲虫池边杂食动物水蚤ABCD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量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分解者均为最高营养级6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C
7、O2,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的生物是()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能力提升7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绿色植物D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8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
8、组成了3个种群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 B C D9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 B C D10如图为长期停留在太空站的太空人获得所需物质的模式图。其中生物X和Y分别表示()A生产者、消费者 B生产者、分解者C分解者、生产者 D消费者、分解者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请据图回答:(1)图解表示一个_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阳光是它的_。(2)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_。含能量最少的生物类群是_。(3)蛇占有_条食物链,占有的营养级有_。(4)
9、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将会_,原因是_。实验拓展12某小组发现大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草,还活动着食草昆虫、青蛙、蜘蛛和蛇等动物。研究中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和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如果把二者的种子混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生长得明显矮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生态系统中占优势地位的生物是_,它与狗尾草的关系为_。(2)该农田中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称为_,根据材料所述,写出可能的食物网。(3)对于二者混种后,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生长明显矮小的现象,有同学设想是大麦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狗尾草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
10、验步骤,探究大麦与狗尾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一、材料用具:狗尾草幼苗、大麦幼苗、完全培养液、实验容器等。二、方法步骤:将大麦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A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B组_。两组培养液等量,实验容器、空气、光照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一段时间后,观察_。如果同学们要得出“大麦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狗尾草的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出现这一实验现象的可能原因除了同学们的假设外,还可能是因为_。第17课时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答案知识清单一、1.生长生殖分布非生物因子温度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2
11、耐受极限限制因子最适区二、1.非生物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学功能2.(1)无机盐阳光(2)b.绿色植食性昆虫a.生产者b动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a.遗体粪便b细菌真菌3.(1)营养关系a.捕食b寄生c腐生(2)食物链结构功能(3)各种生物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植食性动物三、1.全部生物生物栖息2.岩石圈上层水生陆生3.最大4.生物圈保护生物圈5(2)冻原荒漠草地森林人工农业城市对点训练1A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的因子为生态因子。CO2在各生态环境中的分布不尽相同,其浓度变化直接影响着植食性昆虫的光合、呼吸等代谢过程,因此CO2是生态因子。2D红细胞能运输氧,高山地区的人
12、红细胞数量多是对缺氧环境的一种适应。3A生产者大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食性昆虫,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所以A是正确的。B选项,消费者的确都是异养型,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C选项,分解者除了有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D选项,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不一定是直接联系,有时候生产者和分解者需要靠消费者间接联系。4(1)8(2)3(3)竞争和捕食(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5)3(6)食虫昆虫解析(1)以植食性昆虫为起点、以最高营养级鹰为终点的食物链共有8条。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鹰;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蛙蛇鹰;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
13、食虫鸟蛇鹰;三条食物链中鹰都处于第五营养级。(3)蛇和鹰同时捕食老鼠,两者为竞争关系,同时鹰又捕食蛇,两者又为捕食关系。(4)食物网中只包括了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所以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应有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5)在植食性昆虫老鼠蛇鹰中蛇占第三营养级,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蛙蛇鹰中蛇占第四营养级,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中蛇占第五营养级。(6)因食虫昆虫的食物单一并且有两种天敌(食虫鸟和蛙)都以其为食,所以若植食性昆虫减少,食虫昆虫数量将锐减。5A农业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可以说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
14、,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业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食性昆虫取代。课后作业1D影响开花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和温度,显然“四月桃花开”的限制因子是温度,因为同一地区的光节律相同。鸟类迁徙主要由日照长度变化所引起,鸟类在不同年份迁离和到达某地时间都不会相差几日,如此严格的迁飞节律是任何其他因素如温度变化、食物的丰缺等都不能解释的。2B分析如下:只有选项B含有生态系统的两大部分,而其他三个选项只含有生物。3C除生产者、初级消费者营养级固定以外,其他消费者的营养级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A、B错;并不是所有细菌都为分解者,寄生细菌为消费者,腐生细菌为分解者,故D错。4B食物链是生态
15、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藻类作为池塘的生产者,处于食物链的开始,是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如下食物关系:藻类水蚤水生甲虫鱼类池边杂食动物,这样便构成了一条食物链。5C由于动物的食性不同,一种动物可以有多种不同种类的食物,所以生态系统各种生物间形成复杂的食物网。由于能量沿营养级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当这些能量不能满足最高营养级的大型肉食性动物代谢需要时,这个营养级就不存在了。在食物网中,分解者不占营养级。6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作为生物都能把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形成CO2,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把有机物分解成CO2”是哪种生物,不能一
16、看“能分解有机物”就想到分解者,造成思维定势。7D该食物网含有7条食物链。多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该食物网中有且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8D牛、羊、鹿是消费者,蜣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等是分解者,此外还包括了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非生物成分,即它们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是三种动物的总称,每一种动物会涉及到很多具体种群,因而不能把它们中的牛、羊、鹿仅看作是3个种群;它们中的动物只是其中一类生物,并不包括该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与群落概念不符。9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为分解者
17、,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铁细菌等)是自养型生物为生产者,有些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为消费者,所以错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故正确;植食性昆虫中的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消费者,故错误;蜣螂、蚯蚓等动物营腐生生活是分解者,故错误;消费者、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所以异养生物并不都是消费者。10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为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提供食物。而太空人产生的废物要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处理掉。11(1)生态系统能源(2)绿色植食性昆虫蛇(3)两第四和第五营养级(4)增多黄雀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减少了能量消耗解析(1)图中有阳光和无机环境中的C、H、O、N等非生物
18、的物质和能量。绿色植食性昆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是生产者。蝉、螳螂、黄雀、蛇是直接或间接地依赖绿色植食性昆虫而生存的动物,是消费者。细菌能分解动植食性昆虫尸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回到无机环境中去,是分解者。所以图解表示了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之间的关系,阳光是它的能源。(2)图中绿色植食性昆虫是生产者,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绿色植食性昆虫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因此,绿色植食性昆虫所含的能量最多。能量沿食物链或食物网各营养级的流动过程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蛇所含能量最少。(3)在这个简单的食物网中有两条食物链:绿色植食性昆虫蝉黄雀蛇;绿色植食性昆虫蝉螳螂黄雀蛇。其
19、中蛇分别占有第四和第五营养级。(4)如果螳螂全部迁走,则蝉的能量直接流向黄雀,黄雀由原来占有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只占有第三营养级,减少了能量消耗,故黄雀数量将会增加。12(1)大麦竞争(2)生物群落(3)用培养过大麦幼苗的完全培养液培养A、B两组狗尾草幼苗的生长情况B组狗尾草幼苗比A组狗尾草幼苗长势差(或B组狗尾草幼苗生长状况不良)培养过大麦幼苗的完全培养液中缺乏狗尾草幼苗生长所必需的某些矿质元素解析(1)相同条件下将二者混种后,大麦能正常生长而狗尾草明显处于劣势,故优势种为大麦。(2)上述过程中只包括生物,而且是所有生物,应称之为生物群落,青蛙以食草昆虫、蜘蛛为食,而蛇以青蛙为食,同时食草昆虫以大麦、狗尾草为食。(3)由于是观察狗尾草与大麦之间的关系,大麦会抑制狗尾草的生长,是根部分泌的物质所致,所以应用对照实验,一组加入培养过大麦幼苗的完全培养液,一组不加而用完全培养液,对比观察。由于是一个探究实验会有多种结果,其中一种情况就是与假设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