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目录C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C1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1C2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1C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1C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1C1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201410)】31.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反映了作者A寻求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理由 B讨论探索近代中国挽救
2、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知识点】C1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鸦片战争【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作者强调了失败后的改革和探索,故B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合于A
3、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对“中世纪”的解释可知其指的是回到原来盲目排外,固步自封,原始落后的状态,即题干中的“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由此分析可得知这是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义和团运动的正确理解。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0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以下史事,与张之洞的观点一脉相承的是 A洋务
4、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知识点】C1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D 解析:从材料张之洞的观点中可分析出,张之洞一方面肯定西方的议会制度,另一方面又不想使人民真正获得民主权利。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D项正确。故选: 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预备立宪的实质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0)】35.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
5、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 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知识点】C1 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题中的三种观点都是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上来说的,而且根据解释来说,把甲午中日战争说成了是对中国、对亚洲均有积极作用的战争,完全掩盖了甲午中日战争发动的真实意图,侵略的本质没有显示出来。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
6、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第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0)】33.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得出结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理由很简单:英国路途遥远,补给困难,怎有实力冒犯天朝?何况中英贸易近两百年,茶叶生丝等贸易利益重大,断不可能为了一些鸦片走私商人而大动干戈。这从本质上说明林则徐A.没有认识到英国的根本需求 B.主张向西方学习C.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D.认识到英国侵略中国是偶然的【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A 解析:英国试图打开
7、中国的市场,而林则徐“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个看法说明林则徐对战争形势认识不正确。故选:A【思路点拨】【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201411)】10.1835年,道光帝发布上谕称:“从来民风之纯朴,由于士习之端谨。凡有教士之责者,不徒课以文艺,务在敦崇实行,严为旌别,以树风声。”道光帝发布该上谕的根本目的是A.改善社会风气以维护清朝统治 B.发动民众监督以整顿吏治C.整顿民风以端正士人学术风气 D.提高朱程理学的社会地位【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凡有教
8、士之责者,不徒课以文艺,务在敦崇实行,严为旌别,以树风声”可分析出道光帝的上谕的根本目在于维护清朝统治。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政策最终的目的是维护本阶级的统治。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201411)】9.“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农民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材料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十九世纪后60年A.无法依傍和茫然自失的心理 B.面对民族战争的矛盾心态C.民族抵抗意识的完全丧失 D.传统意
9、识支配下的排外心理【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 B 解析:从材料中“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19世纪后60年民族冲突里的矛盾心态。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三四校联考(201410)】9梁启超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所作的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中指出:“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庚子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同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恩,当夫乙未(1
10、895 年)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口舌而已。”以下不符合粱启超意思的是A李鸿章在与列强交涉的过程中立场软弱,存在卖国行为 B与李鸿章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责任主要在于清政府 C攻击李鸿章的人,只不过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激于义愤,“徒快其口舌而已” D在处理不平等条约、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上,攻击者未必能比李鸿章做得更好 【知识点】C1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梁启超对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辛 丑条约招致时人不公正的评论有着自己
11、理性的看法,即李鸿章签订不平等条约并非个人 行为,而是当时政府腐败和国力落后的必然结果。B、C、D 三项符合材料意思。【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辛丑条约影响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2.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由此看来,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之所以结果迥异,中国方面主要的背景因素是: A领导抗战的不再是腐朽的政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抗战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敌我力量对比变化【知识点】C1 C4近代中国
12、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答案】 B 解析:从材料中“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可分析出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统治的腐朽。而抗日战争则是中国取得胜利,从背景上分析,主要是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3“民族主义只有在短暂的时期内变
13、得极为重要,即在民族建构、政府、外部威胁、领土争议、或内部受到敌对族群或文化群体的主宰危机时,民族主义才显得极为重要。”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时期是 ( )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解放战争后【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 解析: 根据民族主义在民族危机加深时的作用排序,甲午战争大于鸦片战争,解放战争是国内战争,不属于民族危机的范畴,B项正确。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民族主义”内涵的准确理解。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9下图漫画名为射猪
14、斩羊图,上有对联:“万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斩羊颈问畜牲还想来么?”下列与漫画主旨最为接近的主张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C“扶清灭洋” D“科学为第一要义”【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答案】C 解析:由材料图中射杀十字架上的猪,可以看出是矛头指向的在华的传教士,这也反映出当时的民族矛盾尖锐,由万箭射猪,一刀斩羊头,可以看出义和团对外国的态度是“灭洋”,由图片中清政府的官员在指挥,可以看出义和团的承认清政府领导的,结合所学知识,义和团的对清政府是“扶清”,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
15、C项。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表材料信息的准确理解,并对义和团运动的宗旨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8“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D 解析:A项南京条约刚刚触及国人天朝上国的架子,很多人仍没有清醒过来;B项、C项是在第二次
16、鸦片战争中签署,此后掀起洋务运动,但是当时顽固派势力仍然很强大,很多人仍然认为中国是好的,不用向西方学习。D项正确。注意材料中“举国争言洋务”、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签署,民族危机严重,很多人思想观念转变,积极向西方学习。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近代列强签订的各条约的影响的准确分析。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0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后初期,知识界对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进行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 A认为中国的军事技术落后 B认为中国的社会制度落
17、后 C认为中国的清朝统治腐朽 D认为中国的思想观念陈旧【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后初期,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认为鸦片战争中国之所以战败是因为中国的军事技术落后,中国只是在“火器,军舰和养兵练兵之法”三个方面落后于西方,A项正确,B项出现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C项出现在八国联军侵华,革命思潮兴起以后,D项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91842年中英南京条
18、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 D 解析:注意题干中要求选择的是错误的,从革命史观角度是说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但
19、客观上却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逐渐的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接受到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两种文明形态开始碰撞,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A、B、C项说法均正确,D项错误,从社会史观上说,主要指鸦片战争引起人们生活及习俗的变化,而不是民族工业兴起,民族工业兴起应该是从现代化史观说的。故选: 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各种历史史观的理解和掌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4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 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 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
20、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A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B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C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D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 A 解析:题干中的信息表明中国在外交领域逐步打破了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观念,用平等的眼光来处理对外关系,而清政府主动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这一实际行动最能说明材料中的观点,A项正确;项只是名称的变化,说明对西方的认识有变化,项是了解西方的表现,项中的“主动”表述有误,B、C、D三项排除。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
21、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3.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其共同的危害是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知识点】
22、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 B 解析: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在三则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一说法错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错误;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故不正确三组条约都使中国丧失了部分权利。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于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共同影响的准确记忆、理解。还要注意从两个层次把握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一是条约宏观的大的影响;另外尤其要注意条约中具体条款的危害。【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
23、考(201410)】H2 C1C2 38(26分)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筹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
24、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 一一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1)依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中世纪中国和西方城市的特点。(12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兴起的原因。(6分)并简要分析其影响。(8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城市的发展;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
25、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等信息从中西城市功能不同的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列强占据,汉口筹被辟为通商口岸,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的信息逐条归结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便利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中国近代化开始、城市化加速以及思想和社会习俗变迁等角度综合分析归纳。参考答案:【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考查学生对古今中外城市功能以及变迁的理解,主要是围绕所给的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归纳回答。【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0)】15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
26、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其中,“鸦片也不是彻彻底的灾难”指的是 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 B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C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晶【知识点】C1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鸦片战争【答案】C解析:“鸦片也不是彻彻底的灾难”指的是鸦片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即推动了中国近代化,故C项正确;A项缓解失业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直接加强表述不准确,鸦片战争最直接的影响是我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
27、交流,故排除;项是真真切切的灾难,与题意不符,排除。【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影响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201410)WORD版】O1 C1 J1 R2 F1 G1 G2 N2 38(25分)外语在近代中国教育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中国从孟子时代开始,“华夏正音”之外的语言被贬为“鹱(h)鸟之音”,意思是并非人类的语言,读书人谁要学它,就是“下乔木而迁于幽谷”自甘堕落。近代中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
28、100多名。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现代中国第一阶段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1952年明确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打破语言、文字上的隔阂,搬掉放在我们发展中苏友谊大道上的一座大山。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更加直接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可以使我们祖国更加速向社会主义前进。我们学好了俄文,就可以更加促进两大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促进两大民族的友谊和合作。”现代中国第二阶段1978年底,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9、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1)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对待外国语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1862年前后清政府开始了一场什么改革?简要说明1904年后学习外语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联系。(9分)(3)材料中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8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以来中国的
30、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答案】答案:(1)古代态度:认为并非人类语言,不屑于学习(2分) 原因:古代中国强盛;中华文明先进,领先周边世界;儒家正统思想影响。(2分,每点1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近代态度:政府主导(鼓励)学习外语(2分) 原因:近代中国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先进;有识之士的推动;外语是与西方沟通的媒介。(2分,每点1分,任答2点即可,其
31、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2)改革:洋务运动(3分)原因:明治维新,日本强盛;日俄战争,日本取胜;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清末新政,政府推动;邻近日本,方便留学。(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3)不同:第一阶段学习俄语为主,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2分)第二阶段学习英语为主(2分)趋势:政治格局从两极对峙向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2分)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2分)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表格中的“古代中国”中的从孟子时代开始,“华夏正音”之外的语言被贬为“鹱鸟之音”,可以看出态度为认为并非人类语言,不屑于学习,原因结合古代中国强盛,中华文明先进,领先周边世界,儒家正统思想
32、影响等来作答;第二小问根据表格“近代中国”中的“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和“1904年,政府规定”,可以得出态度为政府主导(鼓励)学习外语,原因结合近代近代中国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先进,有识之士的推动;外语是与西方沟通的媒介等来作答。(2)第一小问结合问题中的“1862年前后”可以得出当时进行的改革为洋务运动;第二小问结合1904年左右的历史如民族危机加重,日俄战争,清末新政,以及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完全西化等主张来作答。(3)第一小问结合表格“现代中国第一阶段”中的“俄文,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我们学会俄文,搬掉放在我们发展中苏友
33、谊大道上的一座大山。我们学会俄文,加速向社会主义前进。我们学好了俄文,促进两大民族的友谊和合作。”可以得出第一阶段学习俄语为主,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另外结合表格中“现代中国第二阶段”中的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可以得出第二阶段学习英语为主;第二小问结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末国际政治经济特征来作答,即政治格局从两极对峙向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综合分析归纳。【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2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
34、重大变革。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学习西方制度、变法图强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 B. C. D. 【知识点】R1 C1 C2 C3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贡献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五四运动【答案】B 解析:学习西方制度,变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是指维新变法;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
35、前高涨是指五四运动;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是中华民国的成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时间的准确记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21.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A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 B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C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 D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
36、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解析:道光皇帝是中国由古代社会进入的皇帝。由于鸦片战争,中国门被打开,中国社会也由此被动地进入近代社会。但作为统治者,在思想上依然抱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不放,致使中国依然在封建专制统治的道路上蹒跚而行,B项符合题意。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20.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那便是由四化进入
37、五化。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 A经济工业化 B政治民主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技现代化【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可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资产阶级由此掀起了政治民主改革的浪潮。由此可知多出的“一化”指的是政治民主化。A项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就开始的。C、D项是现代中国提出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
38、)】19.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A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部分官吏任免权 B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C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D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 D解析:“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说明外国在华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即治外法权,外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中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破坏了中国的
39、司法主权;C项不对,在南京条约附件签订后开始出现;A、D项与题干无直接关系;B项符合题意。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近代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18. “(日本)试图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打开缺口,而当它发现这块肥肉的时候,一下子就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抢走了。”列宁论述的哪一次战争的结果A甲午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日俄战争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A解析
40、: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符合材料中“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抢走了”的描述。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马关条约的影响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J2 R1 R2 C1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康有为在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国所以“败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梁启超认为,“抑民
41、权之有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某留日学生则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非亟亟趋向于地方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 据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马小泉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三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10分)(请勿在此作答)材料二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
42、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8分)(请勿在此作答)材料三 而儒家以孝弟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家族制度联结之根干,贯澈始终而不可动摇。使宗法社会牵制军国社会,不克完全发达,其流毒诚不减于洪水猛兽矣。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一九一五年七月(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9分)背景主张评价(请勿在此作答)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批判儒家思想。(请勿在此作答)【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
43、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答案:(1)角度:康有为:地方自治是强国之道,立国之本。(2分)梁启超:地方自治是伸张民权的基础。(2分)留日学生:地方自治是发展民族工商实业、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保证。(2分)背景: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严重;(1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分)主张变法强国,(1分)实业救国。(1分)(2)8分答案一:若赞成
44、“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答案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答案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
45、度给予否定。 示例: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在 1856-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1894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 救民族危亡;1900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 的朝廷” ,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综上所述,冲击-反应模式有 其合理性。
46、但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也并非仅靠外部冲击来实现,中国社会内部也蕴含着诸多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之前已经产生并壮大发展;政治上,反专制民主思想在明清之际也已经出现。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变革的力量并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3)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2分);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2分)评价: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3分) 解析:(1)维新派人士是想着通过地方自治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权利。这种自治的思想是
47、和当时的背景密不可分的。当时民族危机严重,挽救民族危亡成为了中国人的首要任务。再加上民族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因此提出了这样的主张。(2)评析“冲击反应”模式是现在历史学对中国近代的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角度,主要的思路是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是在西方侵略的冲击之下,被迫应变而产生的。如果赞成该模式,则应该重点强调外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不赞成该模式,可以从内因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社会的变革主要是中国内部发展的结果。言之有理即可。(3)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15年7月、批判儒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来分析背景,全面客观地
48、评价新文化运动。【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26.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和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现代政权。”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A. 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 B. 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C. 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 D. 从辛丑条约到清末新政【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清朝的变革仅仅局限在外交、军事与技术上
49、,并未深入到政治体制和思想层面,符合此情况的只有洋务运动时期,B项正确。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时期,并未发生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变革,排除A项;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期间,发生了维新变法运动,已经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排除C项;从辛丑条约到清末新政,清政府在政治上进行变革,预备立宪,D项不正确。故选: 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24. 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A. 中西文化冲
50、突不可调和 B. 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C. 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 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D 解析:题中所给的三个时间1884年、1898年、1900年分别与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后掀起的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说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民教冲突”不断升级。故选: 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准确把握和认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23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
51、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 马关条约的影响【答案】C 解析:由“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得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以前商品输出为主导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以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C
52、项符合题意。故选: 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马关条约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发生变化的准确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22.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份公告,文中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香港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 C.甲午战争台湾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 C 解析:从材料“惟有死守,据为岛国”、“图固守以待
53、转机”可以判断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C项正确。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近代列强侵华的史实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17.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所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已经产生“开眼看世界”的思想 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C.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 D.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朝贡心存不满 【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54、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 鸦片战争前中国国内思想界【答案】 C 解析:据“朝贡”等信息可知,龚自珍作为地主阶级士大夫,依然有着旧有的朝贡思想,对外面世界形势变化一无所知,说明其停留于“天朝上国”的幻想中。C项正确。A项未能体现;B、D两项虽然提及朝贡,是对题干的曲解。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C2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201411)】33、改良主义者容闳曾评述道:“太平军一役破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据此,容闳强调:A、旧民
55、主革命开始于太平天国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加速清朝的分崩离析C、太平天国运动铸就了深远的革命精神 D、太平天国提出了一系列救亡的新思想【知识点】C2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答案】C 解析:材料中容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是太平天国破除中国的陋习,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对以后的社会改革和反清革命有一定的影响。 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解读,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的正确把握。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10.孙中山晚年曾说:“欧洲当时是
56、为个人争自由,到了今天万不可再用到个人身上去,要用到国家身上去。个人不可太自由,国家要得到完全自由。如果拿自由平等去提倡民气,便是离事实太远,和人民没有切肤之痛。他们便没有感觉;没有感觉,一定不来附和。”其目的是A真正实现国共合作 B反对西方个人自由C挽救国家民族救亡 D实现普遍平等民权 【知识点】C2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要用到国家身上去”“国家要得到完全自由”的信息可知孙中山的主要目的在于挽救民族危机,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BCD三项排除。【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三民主义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57、。【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9“以前是旧的破坏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对宋教仁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旧的破坏”借指太平天国起义 B“新的建设”特指民族工业发展C“铁血的精神”要求发动广大民众 D“政治的见解”意为宪政的理念【知识点】C2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中“据已学知识可知“旧的破坏”指的是推清朝的封建统治,“新的建设”指的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铁血的精神”指的是
58、推翻封建统治的精神,“要求发 动广大民众”不合辛亥革命的史实,因此排除ABC;题干中“敌党”指的是对立或不同的党派,而用“政治的见解”去斗争即实行政党政治,体现了宪政的理念, 故选D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7.近代中国某一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该事件应该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知识点】C2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
59、反满”、“传统民变”、“中西碰撞”等信息可以看出此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故项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并不反对清的统治,故B和D项不正确;戊戌变法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不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A1B2C225.(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
60、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
61、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1)依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5分)(2)从社会近代化的角度指出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中华民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6分)(3)依据材料三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5分)【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
62、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影响【答案】 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的信息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角度归纳趋势,原因结合所学从“:诸侯享有较大独立性,实力日益壮大,周天子势力衰微”角度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国家集权制建立以及官僚体制建立角度作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并联系所学从反封建的角度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中西政治制度特点从民主政治和君
63、主专制的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由材料三中的信息“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的信息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法国大革命相关事实从“走向共和,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角度作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及封建势力强大的角度分析作答。参考答案:(1)趋势:分封制、宗法制瓦解。(1分)原因:诸侯享有较大独立性,实力日益壮大,周天子势力衰微。建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4分)(2)进步意义: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的原则,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
64、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4分)不同: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维护君主专制;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则反对专制,维护民主政治。(2分)(3)观点: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中央集权制适应了大革命后的新社会。(2分) 趋势:走向共和,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共和制逐步取代了君主制及帝制)。(1分) 根本原因: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2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并会依据所学知识从中西民主政治的角度进行综合答题。【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32
65、0世纪初,立宪派成立了许多立宪团体,仅1906至1908年即多达50余个。与此同时, 立宪派还创办了为数众多的宣传君主立宪的报刊杂志,曾多次开展国会请愿运动,形成为声势较大的政治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政治影响。这种现象 A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促成了民主共和的思想潮流 C推进了晚清“预备立宪”进程 D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知识点】C2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立宪派影响【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中“立宪派还创办了为数众多的宣传君主立宪的报刊杂志,曾多次开展国会请愿运动,形成为声势较大的政治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政治影响。”的信息说明对“立宪派”的影响,故
66、本题选择C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预备立宪影响的认识和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0“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它的功绩是毫无疑义的。”该论述中的“它”是指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知识点】C2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影响【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可知是辛亥革命引起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选B项。【思路点拨】本题考
67、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认识和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9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A彻底排斥中国传统的文化 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 D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知识点】C2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中“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
68、)、真天命诏书也”,说明皇权思想的根深蒂固,故本题选择C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201411)】12.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亲自率领“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拜谒明孝陵。在祭文中,孙中山强调了辛亥首义、清室退位光复中华大业的成就,并且说:“呜乎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此?”这说明A.朱元璋的反元事迹激励了革命派B.革命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D.三民主义的目标已经实现【知识点】C2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答案】 B 解析:材
69、料说的是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亲率文武百官拜谒明孝陵,这是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的史实,所以能够看出孙中山借拜谒明孝陵表明自己反对满清贵族的统治的立场,由此可以分析,B项正确。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三四校联考(201410)】12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利用义和团 B颁布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 D南北和谈 【知识点】C2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预
70、备立宪【答案】C 解析:目前学界对义和团的评价,往往是“爱国性”与“盲目排外”、“落后性”并存,甚至会更加强调后者的影响。因此,义和团并不能给中国政治带来“新希望”,与题干不符合。故A错。明定国是诏是光绪帝在百日维新初伊始,下达的诏书。其时维新派方兴未艾,清政府政治的焦点,是“要不要变法”,而不是“消灭革命党人”。“消灭革命党人”的提法,要等到康、梁变法失败后,孙中山等革命家继之而起,才会出现。故B错。清末预备立宪的具体知识,见于人教版选修二中提到:“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清政府又被迫筹划实行预备立宪。故C正确;可见革命形势高涨,是推动清政府立宪的重要因素。南北和谈从清末持续到民国初年。
71、和谈后,孙中山将总统之位让与袁世凯。南北和谈的双方是袁世凯与革民党人,并非清政府。故D错。【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预备立宪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三四校联考(201410)】111912 年 2 月 12 日,溥仪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 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据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体面地保留了封建王室及其待遇 B演绎了一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 C是资产阶级以和平手段夺取政权 D以法律手段有效限制了君主权力
72、【知识点】C2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清帝退位【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是用外观大势, 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说明清帝退位没有流血牺牲,属于和平夺权;英国“光荣革命”也是以资产阶级以和平手段夺取政权,故本题选择C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中西资产阶级和平夺权的比较。【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0.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
73、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实质上表明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A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C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知识点】C2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说明地方有相对独立的财政权,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遭到破坏。 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
74、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C2 J1 R1 L1 C3 49(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几个因素可以解释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的文官候选人一直是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 其次,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因此也就毫不奇怪,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
75、应的其他国家。 最后,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也应负部分责任。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在民国初期起了主要作用,但他们却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你是否同意“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1分)(2)请结合史实举一例说明“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3分)(3)概括近代史上中共是如何从“照搬别国道路”到“走自己的路”。(4分)【知识点】C2 J1 R1 L1 C3近代
76、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 答案:(1)原因:产生于中国内地的知识分子知识单一,不懂科技和战争。统治阶级不愿也不善于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年轻的革命者照搬别国制度,脱离国情。(每点2分,共6分)、 观点: 同意。理由:共和体制有名无实;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力。 (5分) 观点:不同意。理由: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
77、悔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分) (2)例1:洋务运动(1分),引入西方技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2分);、 例2:戊戌变法(1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变君主专制(2分); 例3:社会结构变化(1分),出现了买办阶层;(2分) 例4:经济结构变化(1分),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例5:社会生活变化(1分),西方衣食住行和娱乐方式传入; 例6:思想文化变化(1分),西学东渐。 (3)革命时代:“走俄国人的路”:在大城市举行工人运动、武装起义;(2分) “走自己的路”:把农民纳入中国革命队伍;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民主主义革命。(任答一点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78、(1)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可以梳理材料叙述角度,可知三段材料分别从儒家文化的影响力、统治阶级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辛亥革命理论主张同中国国情的关系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理清材料逻辑及关键词予以提炼概括表述即可。(2) “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结合语境可知所指为面对西方冲击中国的应变行为,也即为向西方学习,联系19世纪后半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相关史实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变化予以罗列并简要分析即可。(3)中共是如何从“照搬别国道路”到“走自己的路”,联系中共成熟历程中,对国情认识日益走向深刻,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过程中的相关史实予以罗列并简要分析即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
79、材料关键信息的综合分析、理解、归纳。【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8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知识点】C2 C3 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国民革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
80、放战争解放战争【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而解放战争的领导阶级则是无产阶级,A项错误;国民革命的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不一致,排除B项;三个革命的革命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但是革命的领导不一致,排除D项;三个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C项正确。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解放战争的性质、指导思想、领导阶级、革命对象等进行比较分析。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52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1公元1912年1月1日(辛亥年
81、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并宣读誓词如下:“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艋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当时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B此后中国开始以中华帝国纪年 C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已基本实现 D孙中山正面临袁世凯的有力挑战【知识点】C2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答案】D 解析:A项不对,清政府被推翻是在1912年2月;B项不对,民国出现阴历和公历混用的情况;C项在题干
82、中无从体现;D项符合题意,孙中山当时面对内外压力,不得不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让出临时大总统职位。 故选: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2洪仁歼在资政新篇中颇具深意地说,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这表明了 ( ) A近代学习西方思潮的萌发 B中国人改善外交环境的愿望 C农民领袖思想觉悟的提高 D对西方国家的认知有新变化【知识点】C2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答案】 D 解析:材料中“一概
83、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可以看出中国在当时对西方及其他民族的轻蔑的认识有所改观。也就是对西方国家的认知有新变化。 故选: 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1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部分地方督抚获得就地练兵筹款之权;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出现“东南互保”局面。这一现象共同说明 ( ) A中央失去对地方有效控制 B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 C国家权力呈现“内(中央)外(地方)皆轻”格局 D地方督抚与外国侵略者日益勾结【知识点】C2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
84、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 解析:近代自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地方督抚权力逐渐扩大,“东南互保”事件中部分督抚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宣战后竟然违背清政府意愿而与列强缔结“互相保护”条约,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不力。故选: 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9民国初年,河南人白朗率领农民起义,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年,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1913年二次革命前后,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起义军改称“公
85、民讨贼军”。1914年,白朗起义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失败。据此,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白朗起义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其实质是维护共和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白朗起义的发生,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C从白朗起义来看,革命党人已经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D白朗起义反映了民国初年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知识点】C2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答案】 D 解析:从材料“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可以看出白朗起义既有旧时代的农民起义的特点,同时又体现
86、了新时代的特征,D项正确。A项错误,白朗起义是农民起义,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B项错误,白朗起义并非受到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意识增强而进行的,并非辛亥革命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并未交代革命党人是否已经认识到农阶级民的在革命中的地位。 故选: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的准确把握。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9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主要反映了A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C封建守旧势力对新
87、文化的抵触 D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知识点】C2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答案】 B 解析:诗中反映了人们过“阳历年”的情景,这是民国成立后的史实。“宜春帖子”大半是“三民对五权”,可见是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影响。综合上述两个方面,B项符合题意。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0)】H2 C1C2 38(26分)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
88、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筹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 一一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1)依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中世纪
89、中国和西方城市的特点。(12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兴起的原因。(6分)并简要分析其影响。(8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城市的发展;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等信息从中西城市功能不同的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列强占据,汉口筹被辟为通商口岸,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
90、到很大的发展”的信息逐条归结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便利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中国近代化开始、城市化加速以及思想和社会习俗变迁等角度综合分析归纳。参考答案:【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考查学生对古今中外城市功能以及变迁的理解,主要是围绕所给的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归纳回答。【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0)】14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
91、。可见,该学者认为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知识点】C2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影响【答案】B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即可排除A项,选择B项;题目中未涉及对革命和改革的评价,故排除C、D两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爆发原因的认识和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湛江市湛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毕业班调研测试(201410)】C239(26分)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历史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2、材料一 战胜的日本确保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桥头堡,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快了以军需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化。同时镇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东学农民运动,强迫进行甲午改革,扩大了对朝鲜的影响力。以甲午战争为契机,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 韩国国定教科书材料二 日清战争是作为欧美式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被称为“沉睡的狮子”而让人惧怕其潜力的清朝,与世界的预料相反,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其后,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
93、韩国史学界普遍关注甲午战争的主因。(3分)(2)据材料指出韩、日教科书认为甲午战争对东亚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结合所学,谈谈甲午战争对大清王朝造成的强烈冲击。(8分)(3)扶桑版日本教科书中关于“日清战争”的阐述,哪些是中国史学界认可的事实?(4分)哪里又是中国人民不能接受的?(4分)【知识点】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答案】第(1)问主要原因应该抓住甲午中日战争对朝鲜的影响来分析,从“甲午战争使朝鲜遭受严重的民族灾难”的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中依据材料一中“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
94、”和材料二中“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的信息可归纳出甲午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的答案;对世界的影响从材料二中“其后,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等信息可得出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第二小问对中国的冲击可从甲午战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发生的变化来分析作答即可。第(3)问属于依据材料归纳信息题,依据材料从两个视角分析,认可的史实从材料中“日本战胜东亚大国中国,让世界大吃一惊;以此为转机,“列强诸国”以租借地形式开始瓜分中国。”的信息来归纳答案;不认可的史实从材料
95、中“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并结合马关条约割占台湾等岛屿的史实进行批驳。参考答案:(1)甲午战争使朝鲜遭受严重的民族灾难。(3分)(2)对东亚的影响:甲午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2分)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2分) 对世界的影响: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分) 对大清王朝的冲击:清政府被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2分)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2分)清朝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巨额赔款使国力进一步衰弱;(2分)中国人在精神和信心上开始抛弃清王朝,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
96、朝的统治。(2分)(3)认可的:日本战胜东亚大国中国,让世界大吃一惊;以此为转机,“列强诸国”以租借地形式开始瓜分中国。(4分)不能接受的:把列强瓜分中国写为“进入中国”,同时丝毫看不到日本对侵占中国领土(辽东半岛和台湾)的批判和反省。(4分)【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考察学生日本侵略战争认识和理解,主要是围绕所给的材料进行归纳并结合所学进行回答。湛江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满分140分。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DCABCADBAC题号12131415161
97、7181920212223答案ADADACBACBCD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DACCBBDCBAD二、非选择题:满分160分。本大题共6小题,其中第36、37题为政治题,第38、39题为历史题,第40、41题为地理题。38(26分)(1)从世界领先到落后于世界(或从世界领先到逐渐衰落)。(2分)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2分)(2)措施: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4分) 背景:德国完成统一;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6分)(3)成就:“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之旅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98、: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迅速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2分)39(26分) (1)甲午战争使朝鲜遭受严重的民族灾难。(3分)(2)对东亚的影响:甲午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2分)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2分) 对世界的影响: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分) 对大清王朝的冲击:清政府被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2分)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2分)清朝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国际地
99、位进一步下降,巨额赔款使国力进一步衰弱;(2分)中国人在精神和信心上开始抛弃清王朝,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2分)(3)认可的:日本战胜东亚大国中国,让世界大吃一惊;以此为转机,“列强诸国”以租借地形式开始瓜分中国。(4分)不能接受的:把列强瓜分中国写为“进入中国”,同时丝毫看不到日本对侵占中国领土(辽东半岛和台湾)的批判和反省。(4分) 命题、审题人:李斌、刘剑、刘永红、靳瑞【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201410)WORD版】15.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到武昌起义之前,
100、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这可用来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 D国民革命的仓促性【知识点】C2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答案】B 解析:革命党应该主要指的是革命派,维新派是改良派,故A项错误;“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可以看出材料主要指的是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B项正确,C、D项错误。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22.19世纪末20世纪初
101、,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学习西方制度、变法图强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 B. C. D. 【知识点】R1 C1 C2 C3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贡献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五四运动【答案】B 解析:学习西方制度,变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是指维新变法;青年学生
102、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是指五四运动;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是中华民国的成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时间的准确记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17.忠王李秀成被清军俘虏后,清方的记载说:“伪干王(洪仁玕)所编各书,李酋皆不屑看也。”李秀成和太平天国其他领导人不重视“干王(洪仁玕)所编各书”的主要原因是A军情紧急,无暇顾及 B该书和农民政权没有必然联系C太平天国将领排斥西方文明 D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知识点】C2近代中国反侵
103、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仍是旧式的农民战争,洪仁玕的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不是农民战争的产物,只是受时代影响的产物,因此出现李秀成和太平天国其他领导人不重视的现象。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干王(洪仁玕)所编各书”的性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31. 民国初年的国歌唱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的正确解读是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B
104、“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C“飘扬五色旗”是倡导国内民族平等,五族共和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知识点】C2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答案】 C 解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A项“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弘扬民主科学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B项“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这发生于戊戌变法时期;D项“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辛亥革命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正确理解。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北京
105、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30. 读图,对地图中四个地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解释准确的是A. 成立军政府 B. 颁布临时约法C. 袁世凯就任总统 D. 成立中国同盟会【知识点】C2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答案】A 解析:袁世凯就任总统在北京B地,颁布临时约法在南京A地,中国同盟会成立在日本东京。A地武昌起义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进行综合分析。C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20141
106、0)】32.1935年,中国共产党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的这一认识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指引了红军的战略转移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了条件 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思想基础 【知识点】C3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国共第二次合作【答案】C解析:从题干信息“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联系所学知识,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为了适应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的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AB两项与题干“
107、深刻的民族性质”的信息不符,故排除;D项是1938年论持久战的发表,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国共合作信息的正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3井冈山土地法颁布实施后,拥有边界土地总数60%以上的地主阶级被消灭,而过去没有或者很少占有土地的贫农占有了土地总数的28.26%,中农、贫农所占有的土地总数达到85.34%。由此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A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B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C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消灭D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A
108、解析: 从材料中可分析出井冈山土地法实施,有利于消除60%以上的封建地主阶级,使大部分农民获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农村的生产力。井冈山土地法是在1927-1937年实施的,C项“彻底”错误,排除;B、D项排除。故选: 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201411)】34、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改动的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
109、响【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五四运动【答案】 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受到十月革命、巴黎和会等国际政治事件的影响,D项正确。五四运动由陈独秀等领导,A项错误;五四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B项错误;五四运动的主要参加者来源于学生、工人、商人,并没有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C项错误。 故选: 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理解,并对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14.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
110、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A. 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 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C. 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D. 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五四运动【答案】D解析:材料中“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反映的是反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主张“城市中心论”,说明当时中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存在分歧。故D项正确。【思路
111、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解读和获取。【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13.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图“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工农武装割据”【答案】C解析:依据饼状图中农民在党员中比例变大,说明中共开展土地革命的结果。故本题选择C项。国民大革命时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共产党员人数增加没有关系;人
112、民军队建于8月与题不符;抗日统一战线建于1937年与题意不符。【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国共十年对峙历史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11.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A. 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 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C. 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 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五四运动【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的信息可以推断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
113、义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所以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影响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三)(201411)word版】11.黎元洪在1916年6月就任大总统时的宣言如下:“现在时局艰难,补救之方,以遵守法律为主。元洪谨本大总统救国救民之意,继任职务。嗣后一切设施,自应谨遵法律办理。惟元洪武人,法律知识较浅,尚望诸公同心协力,匡我不逮,无任感盼。”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法律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民国初期中国政局分裂动荡C.黎元洪是法律的积极拥护者D.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知识点】C3 近代中国反
114、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C 解析:“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也就是问本段中心意思是什么。其他选项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本段主旨。 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C3R4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只有为着保卫祖国而战才能打败侵略者,使民族得到解放。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因此,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
115、。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材料二 中国今天的民族革命任务,主要的是反对侵入国土的日本帝国主义,而民主革命任务,又是为了争取战争胜利所必须完成的,两个革命任务已经联系在一起了。那种把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革命阶段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 如此伟大的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取得胜利的。 抗战以前,没有抗日的政治动员,这是中国的大缺陷,已经输了敌人一着。抗日以后,政治 动员也非常不普遍,更不说深入。论持久战材料四 任何思想离开了三民主义,即不能长存于民族意识之中。所以,抗战的最高指导原则,惟有三民主义。抗战的最高指导组织
116、,惟有中国国民党。我们可以说,没有三民主义就没有抗战。没有中国国民党就没有革命。如果中国国民党失败了,这亦就是中国国家的整个失败。简单地说: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中国国民党。培养国民救国道德,即是恢复我国固有的伦理而使之扩充光大。而最重要的条目,则为发扬我国民重礼尚义、明廉知耻的德性。这种德性,即,四维八德之所由表现。而四维八德乃又以“忠孝”为根本。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年)(1)依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观点。(4分)(2)依据材料四指出,蒋介石民族主义的思想渊源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6分)(3)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有何共性?分析二者
117、在如何处理民族与政党利益关系问题上的区别及其对战后中国政局的影响。(6分)【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答案】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二和三从“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 那种把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革命阶段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如此伟大的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取得胜利的”的角度去分析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中“任何思想离开了三民主义,即不能长存于民族意识之中。所以,抗战的最高指导原则,惟有三民主义。”信息来概括渊源;第二小问评价从积极和消
118、极两个视角去分析作答,积极从团结抗战角度思考,消极从维护专制统治的视角分析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抗日维护民族独立的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区别从蒋介石和毛泽东阶级利益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三小问影响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从中共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党逐渐失去权威,空前孤立,丧失了大陆政权的角度归结答案。参考答案:(1)观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具有一致性; 民族主义与民主革命应该结合起来; 要充分发动民众起来抗战。(4分)(2)思想渊源: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分) 评价:有利于团结鼓舞中国人民抗战,具有进步性和爱国性; 强调维护国民党的独裁统
119、治,具有专制性;强调用“忠孝”观念来维护其统治,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4分) (3)共性:都要求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2分) 区别:蒋介石强调维护独裁统治,把民族利益与党派利益等同起来;毛泽东把保障民众权益与实现民族主义目标相结合;(2分)影响:中共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党逐渐失去权威,空前孤立,丧失了大陆政权。(2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并会依据所学知识从民主主义以及抗日战争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综合答题。历 史 参 考 答 案1、C 2、B 3、C 4、B 5、D 6、D 7、B 8、D 9、C 10、B 11、D 12
120、、A 13、C 14、C 15、D 16、B 17、C 18、A 19、B 20、C 21、A 22、B 23、C 24、C25(16分)(1)趋势:分封制、宗法制瓦解。(1分)原因:诸侯享有较大独立性,实力日益壮大,周天子势力衰微。建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4分)(2)进步意义: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的原则,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4分)不同: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维护君主专制;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则反对专制,维护民主政治。(2分)(3)观点: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
121、命,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中央集权制适应了大革命后的新社会。(2分) 趋势:走向共和,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共和制逐步取代了君主制及帝制)。(1分) 根本原因: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2分)26(20分)(1)商标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标的命名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工商业者重视产品质量和信用的宣传;手工业者采取家庭经营的模式;出现假冒他人品牌的侵权行为;政府发布法令打击假冒行为。(6分)(2)拥护民主共和;实现国家富强;抵御外国的经济掠夺;挽救民族危亡。(2分)状况:中国经济落后,民族工业处于初创阶段;中国门户被打开,外国产品霸占中国市场。(2分)
122、原因: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政治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措施;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观念的进步。(4分)(3)社会主义改造使同仁堂由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文化大革命对同仁堂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破坏;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迎来了同仁堂的春天;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同仁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走上市场经济之路。中华老字号同仁堂的兴衰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6分)27(16分)(1)观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具有一致性; 民族主义与民主革命应该结合起来; 要充分发动民众起来抗战。(4分)(2)思想渊源: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分) 评价:有利于团
123、结鼓舞中国人民抗战,具有进步性和爱国性; 强调维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具有专制性;强调用“忠孝”观念来维护其统治,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4分) (3)共性:都要求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2分) 区别:蒋介石强调维护独裁统治,把民族利益与党派利益等同起来;毛泽东把保障民众权益与实现民族主义目标相结合;(2分)影响:中共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党逐渐失去权威,空前孤立,丧失了大陆政权。(2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8 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央委员会也缺乏知识,这是罢工
124、失败的原因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但是究竟应当怎样为中国革命运动工作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还反对加入国民党”陈独秀意在强调A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B国民革命的重要性 C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D国民党的领导地位【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国共合作【答案】 A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中央委员会也缺乏知识,这是罢工失败的原因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说明中央委员会决定实行国共合作,故此题应选A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共合作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
125、171924年,教育社会学家陈启天在国家主义与国民教育的改造一文中说:“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一切教育的材料均起了一个大大的改变:人人以为有国家色彩的教材太狭隘,不如采用含有世界色彩的教材;记述战事的教材太残酷,不如采用歌颂和平的教材较合人道;培养爱国思想的教材太危险,不如培养文化的教材可赞赏。”从材料可以得出A巴黎和会淡化了国人的世界意识 B军阀政府试图通过教材控制青年人的思想C五四运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观念 D民国时期的文化教育具有半殖民地色彩【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一切教育的材料均起了一个大大的改变”
126、,说明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观念,使国人对民族主义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引起教材内容的变化。C项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民族主义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三四校联考(201410)】14某一个主题展览中出现了下列关于我国某民主革命势力发展态势三幅图片,下列有关的解说正确的是 A.图一到图二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态势 B.左倾错误的发展是导致图一到二的根本原因 C.图二到图三的发展是中共反击国民党的结果 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导致图二到图一主要原因【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27、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B 解析:图一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图二反映的是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后,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领导工农红军进行长征实行战略转移后,在以刘志丹建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为基础上建立陕甘宁边区的形势;图三反映的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在华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形。故本题选择B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共十年对峙历史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O2 R1 C3 51(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
128、期,不少人习惯上也将这个时期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清初几位大师所提倡的“经世致用之学”,能令学者对于二百多年的汉宋门户得一种解放,大胆的独求其是。他们曾痛论八股科举之汩没人才,到这时候读起来觉得句句亲切有味,引起一班人要和这件束缚思想、锢蚀人心的恶制度拼命。他们反抗满洲的壮烈行动和言论,蓦地把二百年麻木过去的民族意识觉醒转来。总而言之,最近三十年思想界之变迁,最初的原动力,是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 摘编自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实际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从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时就已经开始了。第二部分是1919年5月4日前后的
129、抗议运动。但在我看来,这两个实际上是两回事、两个事件。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文化启蒙。个性解放和自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调,大批青年投入其中。五四运动本身也像各种政治运动一样,充满了爱国激情。但是这个政治运动中经常是限制别人自由的,道德口号起来了,你不跟着走就是卖国贼。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1936年,陈伯达发表论新启蒙运动,一方面强调“新启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强调此次运动是对“五四”传统的继承。希望发扬“五四”自由讨论的传统,把思想文化统一到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一时代主题上来。1937年5月,亦即纪念“五四”运动十八周年的前后,新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摘编自启良20世纪中国思想
130、史(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所说的“残明遗献思想的复活”的核心,并说明19世纪末思想界重视“残明遗献思想的复活”的主要目的。(12分)(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观点。(4分)(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所描述的“新启蒙运动”的特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答案:(1)条件:“经世致用之学”的产生;八股科举束缚思想;满
131、汉民族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的强化。(6分) 核心:初步的反专制的民主与民权思想。(2分)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4分,如果学生回答“资本主义”的某个层面,1分或如果学生从“现代化”的角度作答1分) (2)观点:五四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一次文化启蒙,后期是一场政治运动;政治运动以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名义阻碍思想自由。(4分) (3)变化:由强调思想解放到把思想解放与民族救亡有机结合。(2分,未说明“变化”的1分) 影响: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近代意义上的形成。(4分) 解析:(1)据材料一“清初几位大师所提倡的“经世致用之学” 他们曾痛论八股科
132、举之汩没人才他们反抗满洲的壮烈行动和言论,蓦地把二百年麻木过去的民族意识觉醒转来”即可归纳“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其核心并说明19世纪末思想界重视“残明遗献思想的复活”的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实际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二部分是1919年5月4日前后的抗议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文化启蒙五四运动本身也像各种政治运动一样,充满了爱国激情”即可概括材料二中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观点。(3)再结合上题即可知其不同的和影响。【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
133、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8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知识点】C2 C3 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国民革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而解放
134、战争的领导阶级则是无产阶级,A项错误;国民革命的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不一致,排除B项;三个革命的革命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但是革命的领导不一致,排除D项;三个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C项正确。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解放战争的性质、指导思想、领导阶级、革命对象等进行比较分析。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52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6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19271937年处应该填写( )19241927年:打
135、倒列强,除军阀19271937年:19371945年:团结抗战,驱除倭寇19451949年:转战陕北,进京赶考 A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知识点】C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国共十年对峙【答案】 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71937年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前期以“工农武装割据”为指导,后期由于长征和日军侵华的步步紧逼中国革命力量开始北上转移,所以这一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题应该是“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A项正确;B项仅仅是土地革命后期中共的主张,C项是解放
136、战争时期的革命主张,D项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革命主张。故选: 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表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中共的革命探索过程中的各阶段特征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5“共产党人这时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他们从民众中取得力量,并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材料中的“这时”应指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知识点】C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国共十年对峙【答案】B
137、解析:从材料“中国东南部”“没收和分配大地产”“贫苦农民”等关键信息可知,这应该是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共产党将队伍带到井冈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进行土地革命,即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的关键信息,并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的革命道路探索的特点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4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这次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这次“革命”是指 ( )
138、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知识点】C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国民革命【答案】D 解析:从题干中“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和“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的信息可知各革命阶级有了统一的革命思想(新三民主义),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因此国民大革命运动符合这一特点,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 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6下列历史图片
139、所体现的最恰当主题是 ( )A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B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D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知识点】C3 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民主革命发展的历程【答案】B 解析:材料图片反映的是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历程。中共成立后,开始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经过由城市路线到农村路线的转变后,逐渐的走向成熟,抗日战争结束后,提出了联合政府的主张,内战爆发,解放军占领南京,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完成。C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A、C、D项错误。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片材
140、料信息的准确分析,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的准确掌握。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5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在此,梁漱溟 ( ) A赞扬了“五四”运动民主、科学的精神 B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 C肯定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主张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知识点】C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
141、共的十年对峙五四运动【答案】D 解析:曹汝霖等卖国贼罪大恶极,学生“五四”集会游行示威,表达捍卫国家权益的爱国热情;但在此名义下的暴行触发法律的底线,是应该抵制。应该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故选: 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4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
142、础【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 A 解析:从题干信息“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联系所学知识,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为了适应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的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A、B项与题干“深刻的民族性质”的信息不符,排除;D项是1938年论持久战的发表,D项错误。 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7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在
143、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曾召开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A B C D【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 B 解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的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而不是由城市转移到乡村,排除含有的选项。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共召开的重大会议的核心思想准确记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
144、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201410)WORD版】161936年,胡适在大公报发表文章称“五年的忍辱不战,所求的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张学良忽然造反了”。胡适评论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抗日战争 D重庆谈判【知识点】C3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新民主主义革命西安事变【答案】 B解析: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与题中的1936年不符,A项错误;根据题中“1936”年,“五年的忍辱不战”应该指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张学良忽然造反了”可以得出应为西安事变,B项正确;抗日战争的时间为1937年至1945年,时间不符,C项
145、错误;重庆谈判的时间为1945年,时间不符,D项错误。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C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C4F2H232.(20分)阅读下列有关中日关系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中日关系概况时期政 治经 济文 化东汉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赠“汉委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隋唐互遣使节、仿照唐制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贸易往来频繁学习建筑教授儒学宋元忽必烈大军两次征日失败后,放弃征服计划,两
146、国终无国家往来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代海船直通日本明清明朝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涌现抗倭英雄:戚继光、俞大猷清朝前期,闭关锁国,中日交往基本断绝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以上史料摘编自论文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性质与特征,2011年史学月刊(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日关系的基本特征?(4分)分析出现以上特征的原因?(4分)材料二:近代中日关系概况清政府统治时期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扶植地方军阀势力、大力对中国进行资本、商品输出、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31年,发动
147、“九一八事变” 1932年,建立伪满州国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 1937年,全面侵华-以上史料摘编自论文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性质与特征,2011年史学月刊(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历史上中日关系有何规律性认识(4分),并阐述你的理由(4分)。材料三:中日关系的现状呈现以下走势:首先,中日经贸关系发展较快。目前,中日两国互为主要贸易伙伴,2002年两国贸易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日本连续10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还是仅次于美国的对华投资最多的国家。其二,政治上时常出现分歧甚至僵化。特别是在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修改教科书,钓鱼岛事件,日方在中国专属经济区打捞可疑船事件等,
148、两国在政治方面摩擦纠纷不断。其三,安全合作领域上互相戒备,甚至对对方疑虑重重。“中国威胁论”在日本很有市场。在中国,随着日本向海外派兵和增加军事实力,担心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者也不在少数。其四,国民感情上互不信任。近年来,“讨厌日本”的“中国人”和“讨厌中国”的日本人有很大增加。 -选编自新浪网(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中日关系如何?(2分)谈谈你对处理中日关系有何看法和见解。(2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对外贸易;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外交新局面中日关系正常化【答案】 解析:第(1)问中
149、第一小问依据表格中的信息“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互遣使节、仿照唐制”“ 忽必烈大军两次征日失败后”“中日交往基本断绝”等信息从“中日两国交往源远流长、和平友好往来是主流,也存在摩擦与冲突、政府间的官方交往时断时续,民间交往(经贸、文化领域)为主渠道、日本仰慕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远大于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的角度概括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以及中日邻国的视角分析作答。第(2)问属于历史论述题,先依据材料一和二表格的信息说明认识,然后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论证,注意要史论结合,言之有理,本题可以从中国强盛和衰弱时期中日关系变化的视角去分析,第二个视角可以围绕抗日战争
150、中华侵华转变的视角归结答案。理由可以从日本的明治维新后国力变化以及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后美日共同侵略中国的角度思考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三中“中日经贸关系发展较快,政治上时常出现分歧,安全合作领域上互相戒备,国民感情上互不信任”来概括当今中日关系;第二小问属于开放题型,作答时要围绕中日关系的变化从增强本国实力、警惕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军国主义以及妥善处理中日关系等视角分析作答。 (1)特征:1,中日两国交往源远流长; 2,和平友好往来是主流,也存在摩擦与冲突3,政府间的官方交往时断时续,民间交往(经贸、文化领域)为主渠道4,日本仰慕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远大于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151、(任答2点得4分)原因:中国古代是东亚文明的中心,博大精深的文明吸引周边邻国多学习、效仿中国。古代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领邦,经贸往来上互通有无,符合两国人民利益。日本民族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先进文明。(任答2点得4分)(2)答题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认识:1,中国强盛时,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学生”;中国衰弱时,中国沦为日本人宰割的对象。2,日本侵略中国经历了同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到独霸中国的转变;经历了发动局部侵华战争到全面侵华战争的转变。(每一要点2分,共4分)理由:日本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了一条富强之路,“脱亚入欧”,侵略中国是日本既定国策。近代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政治腐败,国力衰
152、弱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与美国争夺激烈,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每一要点2分,共4分)(3)当今中日关系:任答2点给2分政冷经热; 和平友好始终会是双方关系的主流; 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害看法和见解:任答2点给2分1, 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2,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与日本开展双边活动。3, 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积极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扰和冲击4, 针对当代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军国主义立场,我们必须对此应有足够的警惕【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并会依据所学知识从中日关系发展
153、变化以及展望进行综合答题。【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15.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据此,人民解放军A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攻C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D横渡长江,向全国进军【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答案】A依据题干材料中时间“我军第二年”即是1947年,据“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主力打到外线”说明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154、,A项符合题意;B项在战略防御【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三)(201411)word版】13.下图所述战役A.体现了毛泽东倡导的外线作战方针B.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C.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知识点】C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答案】C 解析:图示为人民解放军在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东北解放军实行重点进攻时组织的战役。 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片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师大
155、附中高三模拟考试(三)(201411)word版】12.右表所示为中国某次会议代表人数统计情况。关于本次会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召开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B.体现了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原则C.达成和平建国、避免内战的协议D.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协议【知识点】C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表格参会的人数可知此次政协会议为1946年召开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故选:D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表格材料的关键信息和重庆谈判的相关内容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201411)】
156、15.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是“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进程。”上述材料表明毛泽东A.主张有限度地保护和发展私人工商业 B.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性C.主张拉拢资产阶级以支持抗日战争 D.主张消灭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知识点】C4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抗日战争 【答案】A 解析:材料出自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从材料中“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生
157、产的发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可分析出,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也有限度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8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
158、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知识点】C2 C3 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国民革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而解放战争的领导阶级则是无产阶级,A项错误;国民革命的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不一致,排除B项;三个革命的革命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但是革命的领导不一致,排除D项;三个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C项正确。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解放战
159、争的性质、指导思想、领导阶级、革命对象等进行比较分析。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52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7“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在 (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知识点】C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解放战争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
160、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说明该时期的民生凋敝,民主政治遭到破坏,经济秩序紊乱。最符合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故选: 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9观察下表,导致1946-1947年国共军队数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抗战结束,国共军队休整 B内战爆发,共产党精兵简政C中共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成功进行战略反攻D中共打败国民党的进攻,准备进行战略决战【知识点】C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答案】C 解析: 图上表格数据显示,194
161、6-1947年共产党军队数量在增加,国民党军队数量在减少,抗战早在1945年结束了,排除A项;共产党精兵与军队数量增加不符,排除B项;战略决战在1948年9月1949年12月,排除D项。【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7下面统计表整理自姜涛与卞修跃所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项别死亡伤残失踪被俘捕合计国统地区作战伤亡132850117692991301263227926国民党因病消耗422479191644323436937559军队因伤消耗45710123017274671443398平民4397504473706
162、59134569 A抗战以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为主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答案】C 解析:从国统区军队和平民的伤亡人数可知,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C项正确,由材料中的数据不能得出A、B、D项。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表格材料数据的准确分析,并对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影响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0右图是某地发现的一张短训班结业证,此训练班最有可能是 A培训
163、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 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 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 D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知识点】C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解放战争 【答案】 D 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结合所学知识,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三十五年为1946年,A、B、C项都不符,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在1945年,1946年,国民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D项正确。故选: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对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的相互转换正确掌握,并对解放战争的背景的准确分析。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
164、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6中共洛川会议提出:“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从材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民政府已正式对日宣战,全民族抗战开始D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答案】 A 解析:依据材料“不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能组
165、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统一战线”反映了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即指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抗战,进行全民族战争,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抗战,A项符合题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蒋介石公布中共递交的国公合作宣言,排除B项;材料阐述的是中共抗战路线问题,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中共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的准确理解,对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记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3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
166、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可知与太原会战相符合,此战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如八路军组织平型关战役,国民党军组织忻口战役。B、C项不对,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单独组织;D项不对,这是八路军单独组织。 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
167、上的战役的影响和特征的准确把握。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6.1946年5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发布了一则公告:“本府会部马匹饲养员己编成运输大队,从事生产自力更生。凡规定有专门公马人员因公外出时,均酌发车马费。因饲养员己全部取消,今后各方人员,乘马来本府时,须自带饲养员喂养,本府概不负责,特此声明。”晋察冀边区政府的“公马改革”主要意义在于A减少行政开支,改善干群关系 B充实生产人员,发展边区经济C精简机关人员,扩充边区军队 D发扬民主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解放战争 【答案】 A
168、解析:本题涉及到取消专人养马的问题,乍看属于经济问题,其实结合1946年的背景,而养马人员的取消又是针对“本府”,所以是官与民的问题,A项正确。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史料关键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5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签署了“双十协定”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
169、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解放战争 【答案】 C 解析:材料中“蒋介石和毛泽东言和”即国共第二次合作。A项是国民党“一大”成果,B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均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D项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和谈的成果,但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又可排除。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成就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就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3右图反映的史实是A 正面战场国共合作抗战B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C 百团大战的战况D 抗战转入战略反攻【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
170、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抗日战争 【答案】 A 解析:从地图上的“太原”“14集团军”“109师团”“八路军总部”可分析是太原会战,太原会战是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正面战场上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地图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并对抗日战争时期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23.“全中国都在动从沿海漂流到内地,犹如混乱的涡流聚集在这个临时的首都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讨论制定共同作战计划。”这段文字出自美国作家安娜雅各布对一场战争的叙述。这场战争是 A护国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全中国都在动”、“聚集在这个临时的首都”、“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讨论制定共同作战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这场战争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的抗日战争。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60分)二、非选择题(共1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