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402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启迪(d) 叱咤(ch) 官宦(hun) 戊戌(x)B莅临(l) 悍然(hn) 步履(l) 谦逊(xn)C箜篌(kn) 酣畅(hn) 屏息(pn) 蓟北(J)D繁冗(rn) 俏皮(qio) 洽合(qi) 泪下沾襟(jn)答案D解析A项“咤”读zh。B项“履”读l。C项“屏”读b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景仰戊戌启迪风神潇洒B谦逊激亢箜篌公竞渡河C弥漫苍茫引证起承转合D机缘酣畅沾襟博闻强记答案B解析竞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经过民警一

2、个多月的追踪,被拐十年的孩子重新回到父母身边,母亲抱着儿子泪下沾襟,场面令人心酸。B三河古镇现有的英王路,无疑也是人们对这位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的纪念。C亲子类节目扎堆荧屏形式内容被指大同小异,迥乎不同的是,有些卫视大牌明星多,有些则少。D郎朗昨晚在杭州印象西湖首演中酣畅淋漓的演奏,让雨中观众感慨直呼:“又一个雨神出现了!”答案C解析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或完全不一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B近年来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

3、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C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 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D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文艺汇演,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与创造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歌舞表现了民族团结和热情奔放。答案B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设计、建造、开发”。C项主谓搭配不当,并列主语中的“植被覆盖率”不能与“严重”搭配。D项动宾搭配不当,“表现”不能和并列宾语中的“热情奔放”搭配。二、文本训练(课内精读)(18分)阅读课文“他走上讲台”至结尾部分的文字,完成5

4、8题。5讲普通话能更好地交流,可作者为什么说“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4分)答:答案因为“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梁启超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讲话风格,所以说“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6作者引用箜篌引这首古诗有什么作用?(4分)答:答案箜篌引简短鲜明,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当年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又遇到实际的环境,因此,印象更深刻。引用这首诗充分说明先生讲得逼真、深刻。7为什么许多听了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的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4分)答:答案先生完全投入,每次讲过,“大汗淋

5、漓,状极愉快”,以强烈的情感感染了听众。8选段主要是运用什么描写手法写梁任公的?有什么好处?(6分)答:答案选段主要是运用细节描写写梁任公的。通过讲箜篌引、敲头背书、手舞足蹈地讲桃花扇等细节具体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形象。三、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张昌华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黎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

6、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

7、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

8、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诲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陈寅恪也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少将,不是

9、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这两副对联被传诵一时。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

10、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

11、,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并想以此激发学生。B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学时采用的国文考试加试方式对对子,以及在王国维去世时行三跪九叩大礼,都说明他的治学与人格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浸淫。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其实是襄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过谦之辞,并非诚心之言。D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E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答

12、案BD解析A项激发学生并非陈有意为之。C项梁并非过谦之辞。E项心理描写说法不当。10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4分)答:答案这段对话交代了陈留学归来却没有学位和著作而得以执教名校清华的原委;梁启超对陈寅恪的极力推荐,从侧面突出了陈寅恪治学的严谨和学养的深厚;为作者在后文进一步凸显陈寅恪的治学境界和学术成就做了铺垫。11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本文简要概括。(6分)答:答案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笃志为学,学问广博、精深,是一个纯正的学者;陈寅恪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教学中勤勉认真,身体力行,堪称学生的楷模;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

13、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可谓独树一帜;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乐于助人,对朋友的感念追怀情真意切,对后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陈寅恪为人幽默风趣,自有雅量高致;陈寅恪具有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国难当头,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不改其高风亮节。(任意写出3点即可)12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6分)答:答案理解: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屈指可数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在文史研究领域创造出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陈寅恪一生秉承着发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信念,潜心治学,不求显达

14、,身处困厄始终不改其高风亮节。启示:以陈寅恪作为为人治学的楷模,摆脱功利的心态和浮躁的作风,志存高远,学求博深,继承并光大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中国学术的血脉得以传承,使中国学人的风尚得以延续,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言之成理即可)四、语言运用训练(10分)13下面一段文字介绍了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取向”,请用一句话概括游欧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不能用否定句,不超过45字)(4分)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游欧回来梁启超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就是认同新文化运动所彰显的几大原则:关注新青年,支持青年运

15、动;民主与科学;精神解放,思想自由。所谓存异,即在于对“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新文化的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不尽相同。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也不应盲从,坚持反对“科学万能”论,将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视角有力地引入中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估价和整理国故,以发展新文化。答:答案以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观点为支点,主张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借鉴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游欧回来后梁启超的文化观点,分“求同”与“存异”两部分,主要态度在“存异”部分。14请看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6分)(1)根据所给句子,为另外两幅漫画仿写出画面说明文字。(4分)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腿脚交给了汽车,。(2)请为这组漫画拟出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答:答案(1)把思考交给了电脑 把健康交给了药丸(2)现代人的“另类生存”解析本题考查了两种能力:一是对漫画内容的识别,二是考查了仿写句子的能力。根据图和图判断,四幅漫画展示了现代人类生活的特点。图是在展示电脑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图交代药丸与人们健康之间的关系。在综合四幅漫画的基础上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