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剃光头发微.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378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剃光头发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剃光头发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剃光头发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剃光头发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湘潭县第四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语文年级高一班级203时间年 月 日课题剃光头发微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从平凡的生活现象中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2、 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旨。3、 品析杂文的漫画语言和寓深意于讽刺与幽默之中的意味重 点 理解本文的写作主旨;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难 点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理解语句的深刻含义第1课时设计见上教 学 用 具投影片学习用具常规用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副对联:提起刀人人没法;拉下水个个低头。虽是皮毛生意,却是顶上功夫。这是写哪个行业的?此为旧日理发店联,联语采用了谐音双关法,上联在“法”字上大作文章,粗读“没法”,即没有办法,又指没有

2、头发的意思。下联虽无谐音字,依然一语双关,“拉下水”会被人误解为受人贿赂、动摇思想之意;这里则是说洗头时,无论地位贵贱,你都得听理发师的。品味此联,一定会对我国汉字的妙用叹服不已,同时又让我们觉得理发师好象也有点不小的权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由理发引发感想的杂文剃光头发微。 二、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教师补充。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何满子,曲名。这是一首描写宫女哀怨感叹的诗。诗歌没有正面批判葬送宫女青春、生命力的皇帝,但从诗人对宫女的这种深刻同情中,人们不是会很自然地厌恶那深锁的宫门和作威作福的皇帝么? 作者简介:何满子,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参编唐宋词鉴

3、赏辞典等书,上海杂文学会顾问。 三、讨论思考小组讨论思考以下三个问题: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删去1、2和4段文字可以吗?本文和我若为王在中心上有相关或相似吗?四、分析课文(一)文章中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明确:要警觉改革开放中“有权就耍”的现象不能任其泛滥。这里有必要先弄清题意。发微:(1)发,探究之意;微,奥妙。(2)从细微的事物阐发开去。(3)阐发自己的细微看法。剃光头发微,即要探究剃光头一事中所潜在的人的心理,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以及现象后的内在本质。换句话说,杂文的写作规律之一是以小见大。那么本文的“小”和“大”是指?板书:小:理发师握刀拒绝理头大:当权者掌权办事没门本文就是这样从平凡的小的

4、生活现象中引发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思考。本文是写于1983年,那么现在还有没有有权就弄权的现象呢?(有)举个事例说说。可见,这篇杂文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删去1、2和4段文字可以吗?提问:本文的中心既然是谈弄权的话题,那么如果只保留关于剃光头的读者来信和结尾处谈掌权这两部分文字,把其他内容全部删去,你觉得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学生回答:文题为“剃光头发微”,这“发微”二字,就要求文章不能就事论事,应当就“剃光头”这一话题,加以联想和发挥,否则文章就显得单调。开头两节的引述部分,也是作者感情的流露,尤其在旧社会理发室地位低下,受到社会的歧视,作者为之不平,同时也为下文理发师拒绝给一个“乡下佬”

5、剃平头这一事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愤恨。如果文章只保留这两部分,文章写关于剃光头读者来信,开篇显得仓促,缺少引述,显得突兀。没有4、5两节的分析,古今的对比论述,就缺少说服力,也就没有“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同时这样也不符合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要求。杂文杂文,就应该杂一点。如果只有那么点文字,文章未免单薄。如果没有那些文字,文章一竿子到底,缺乏迂回曲折的美感。有了那些文字,文章更有看头,更给人以丰富的信息。明确:删去也能构成一篇文章。但是最好不要删去。(三)比较阅读我若为王本文和我若为王在中心上有相关或相似吗?读了两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明确:有点

6、相关,都是谈权。我若为王否定王权,本文则否定有权弄权。我若为王也谈了一个人不能有奴才意识。要消灭王权,要想消灭有权就弄权的现象,要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以法治政。就现实文章结尾说的,要对“权”进行监督。五、从写作角度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1、立意以小见大杂文的立意有:以小见大,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事件到分析原因以小见大: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剃光头)引发对社会问题“有权就耍”的思考(发微,发,探究之意;微,奥妙)。2、选材旁征博引古今中外、诗词曲赋(高考作文内容充实的手段)本文材料有:“留发不留头”头发的故事石达开的对联古代的髡刑和许多国家的罪犯剃光头3、结构虎头蛇尾头大尾短,最后2段才是作者真正要

7、表达的内容。比较:1)、拿来主义,先以很长的篇幅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危害。2)、我若为王,先虚写“我若为王”,最后2段才是作者实写的内容。 4、语言自然幽默杂文语言总的特征是讽刺幽默,本文语言在旁征博引谈天说地中,加以讽刺批判。板书设计小:理发师握刀拒绝理头大:当权者掌权办事没门教学后记科目语文年级高一班级203时间年 月 日课题课外阅读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理解杂文的社会意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学过程:剃光头发微不宜选作课文 何满子是一位老作家,我非购书狂,却买过他的一本名为千年虫的杂文集。但不能说我们所敬重的作家的每一篇作品都同样精彩、无懈可击。何满子这篇杂文虽说在“杂”字上做足了

8、功夫,但作为一篇联系现实的作品,其战斗力却未必十分犀利。文中的中心题材就是看到人民日报上一封读者来信,批评济南市一家理发店的工人拒绝给一个农民剃平头,认为“乡下佬”只配剃光头。我不知道当初人民日报为什么发表这封读者来信,猜想也就是批评城里人不要瞧不起农民兄弟,国营企业的工人不要鄙视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服务行业的职工应当改进服务态度,平等待人等等。这样的一个新闻稿件在一家全国大报上十分平常,是阳光下的一粒粉尘,没有很大的新闻价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卖点”)。当然我们的杂文作者完全可以小题大做,借题发挥,甚至无中生有,从中引申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命题来。就像聂绀弩的我若为王那样,仅仅从一部电影的标题

9、就敷衍出一篇何等精彩的声讨专制皇权的战斗檄文!何满子从中推演出一个什么主题呢?乃是批评当权者不要像理发工人那样“为所欲为”、弄权耍权。这种批评的矛头所向当然是有意义的,不说1980年代,就是现在“弄权耍权”的党政官员仍然大有人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是新鲜的话题。但问题是理发工人这件事,与官员的“弄权耍权”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感到在这个问题上,作者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理发工人不给“乡下佬”剃平头,并不是什么“弄权耍权”的问题,而只是反映了他观念上的工人或城市居民的优越感,对农民的歧视(这种歧视带有浓厚的改革开放初期的色彩)。1980年代初,我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虽然还没有

10、触动国营经济僵化的体制和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但个体经营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按劳分配的原则已经全面恢复,这个理发工人有生意不知道要,说出那样的屁话,已经像是神经病,从普通劳动人民看来很不正常,在今天看来更加不可理喻。因此,作者由不给乡下人理发引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弄权耍权,十分生硬,这种联系的社会背景从文中根本看不出来。试问,弄权耍权的目的是什么?最主要的目的应当是谋取私利(所谓“以权谋私”),可是理发工人谋到了什么私利?白白地少了一份到手的生意罢了。说这个理发工人生活在还没有根本改革的国营部门,没有生计的切肤之痛,干多干少一个样,还有某种可能性,而这种现象存在的土壤今天早已根本不存在了。再

11、说,理发工人有什么权?作者自己也说了这类职业在旧社会是被人“卑视”的,据我所知,剃头匠解放后在广大农村还长期受到歧视,甚至在通婚上都受到限制。理发工人手中的剃头刀可以说是权力的象征吗?我可是被人理了几十年发,还没有碰到一次理发师傅在作为顾客的我面前耍态度摆架子,更不大可能碰上一个理发工人拿剃头刀在别人的颈脖子上“及锋而试”的。所以,文中第一段所说理发工人“颇受社会贱视的,连家谱都不许上,也就是开除其宗籍”的情况是普遍的,而济南的那位工人的言行则是十分罕见十分特殊十分怪癖的,是不具典型意义不具普遍意义不具代表性的。作者由理发师不给农民兄弟理发联想到掌权者“弄权耍权”,二者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性。我

12、们想象这个乡下人进这家理发店是十分偶然的,理发工人对这个乡下人只是发生“一次性”的关系,下次乡下人不进这个店就是了,理发工人耍什么威风呀?我们至少可以说,就选材来说,它不是很典型的。这应该是这篇杂文未臻成功的致命的原因,就像烹饪吧,你的主料不行,用再好的配料,有再好的手艺,也是白搭。作者对现实政治的联系如是说:“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儿小权,如果他掌握了用人的权,分配房子的权,乃至更大的权,那就不仅乡下佬,更多的人在更多的事上也只好没门了。”这种假设式的或上纲上线式的推论,对真正的批评对象(某些掌权的人),很难产生什么“杀伤力”。作者发出的是一枚“空对空”导弹。 作者从剃光头联想到古今中外的许多材料

13、,诸如清代“留发不留头”、清末留学生回国后要装一根假辫子,联想到鲁迅的头发的故事,联想到旧社会理发工人被开除宗籍,联想到石达开有关理发师的对联;进而又联想到古代一种叫作“髡”的刑罚等等。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作者对当时刚刚过去了的“文革”一页中对被批斗对象强行剃光头甚至剃阴阳头的现象(作者本人有可能遭遇过)却讳莫如深,讲了那么多“剃光头”的故事,偏偏不会联想到任谁都可能联想起来的“文革”期间的“剃光头”的事件,这很难令人信服和接受,是“文革”期间这类事件不能说明问题吗,难道当时的“造反派”不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吗?是作者受到某种“禁令”的束缚,而自觉地讳莫如深吗?至于石达开的故事,我实在想不起

14、来它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关系,教学参考书也没有说清楚,请看它所说的:“这些联想文字谈天说地,道古论今,看似闲笔,实质上是进一步丰富作品的内容,开掘作品的内涵,同时也为最后从剃光头联想到掌权做好铺垫。有了古今中外这些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种种关于剃头的材料,再由剃光头说到掌权,就水到渠成、自然贴切了。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从剃光头直接说到掌权,作品的内容不免单薄,结构是直线式的,整篇杂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势必大打折扣。”这些话看似唠唠叨叨,其实都是同义反复,而到底用这些材料有什么好处,依然不甚了然。其实人们的不同看法并不是能否采用“直线式”的结构,从剃光头直接说到掌权,而是为什么用这个材料而不用那个材料

15、,教参书的编者根本没有说清楚。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作者要花那么多篇幅,那么多感情,那么多力气,来称引仅仅“据说”是石达开撰写的对联?是为了说明既然石达开那么平等地看待理发师,那么济南市的理发工人为什么不能平等看待农民兄弟呢,还是济南市的理发工人发扬了石达开对联所表达的“睥睨人世的豪情”呢?作者用“单引”的引用方式把对联作了何等的突出,可是这副对联究竟有什么作用呢?直到篇末也没有照应一下。作者为何对这个材料用了那么多激情洋溢的语句(“进步的历史书籍”“太平天国起义是如何如何正义”“太平天国的英雄”“不羁之才”“物与民胞,平等亲切”等等),这跟下文有什么内在联系,我实在看不出来。是作者有一种农民起

16、义的“情结”吗,还是对“太平天国”情有独钟?对农民起义的极度颂扬倒是那些年代的“主流语言”啊,出自作者的笔下实在是了无新意。最后,文中讽刺胡适的一番话窃以为完全没有必要,有“作秀”之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在他的杂文中讽刺胡适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因为胡适是大人物,其影响和地位在当时远非鲁迅可比,是一只大大的“活老虎”;不管胡适对鲁迅的看法如何,胡适当初是具有与鲁迅交手甚至“打击报复”的机会的;而且鲁迅之与胡适确有主义的不同,两人对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教养有种种差异。从年资上说,两人至少没有辈份的差异。所以在鲁迅笔下出现对胡适的讽刺、挖苦乃至抨击,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建国后一段时期,受

17、鲁迅影响,特别是受极左路线的影响,以及其他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对胡适长时间没有公允的评价,人们在文章中模仿鲁迅,动辄贬损或讥刺一下胡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时至八十年代初,已经改革开放了,已经提倡实事求是了,对历史人物公正评价的呼声已经日渐高涨,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仍然在没有多大必要的情况下,鹦鹉学舌般地讽刺一下根本不能到场应战的胡适,看了使人很难对作者产生佩服的感情。综上所述,这篇杂文的确让教师在分析评价上感到深深的困惑,笔者认为它作为高中教材是不合适的。从写作技法而言,它正是作者自己所批评的那种“摭拾红楼梦等古代小说和别的典籍强找闲聊话题的掉书袋式”(中华读书报2004/3/4)的写法,这种随意性太强的写作模式,对中学生的影响将会是消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