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昌中学高中2014级第三学期中期考试(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1、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思想控制的加强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中央集权的强化A B C D2、下列有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B要求严格遵守儒家经典确定的社会秩序C在当时对君主专制制度造成强烈冲击 D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人才频繁流动,“朝秦暮楚”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其原因主要有( )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礼崩乐坏,平等思想成为发展趋势诸侯为争雄称霸,重
2、视人才 战争频繁,政局动荡不安A B C D4、我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创新,下列举措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首创意义的有( )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 洋务派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汉武帝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 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思想A B C D5、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有关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 B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C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 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6、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A批判宋明理学 B批判重农抑商C批判“农工商皆
3、本” D批判君主专制7、“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焚书坑儒C百家争鸣 D三教合归儒8、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挣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文学作品中的片段,“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意,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9、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变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自由平等思
4、想B君主批判思想C经世致用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10、宋朝时期,话本、词兴起;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画、尚意书法、风俗画同时兴起。上述现象说明宋代文学艺术()。A平民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并存 Z xB个性化倾向十分突出来源C 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 D形成了平等自由的学风11、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社会背景是()。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C政治黑暗、民不聊生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12、中国古代文学主流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反映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科
5、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城市经济的繁荣A B C D13、(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A.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 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D.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14、经济史学家把中国古代的文人诗集作为研究“制度经济学”的文献资料,下列所写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诗人是( )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李清照 15、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
6、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16、小说妖梦中有这样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副对联最有可能出自()。A新文化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洋务运动时期 17、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18、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
7、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参加者 B时间 C领导人 D地点 19、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抗争 B屈辱 C探索 D复兴20、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与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相对应的是 ( ) A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护法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1、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在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
8、要,饿倒哥哥嫂嫂”。这反映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作者提倡用国货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作者反对西方机器生产A B C D22、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B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C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D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23、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待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
9、命的趋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萌生的思想主张是()A民权主义思想 B发展实业计划C民族革命思想 D社会革命思想24、孙中山说:“在国家之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好道德还是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om.Com A. 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 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25、“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习俗、旧习惯。 “文革”中孔子塑像的命运,反映出红卫兵“破四旧”运动()破坏了文物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 破坏了社会秩序A
10、B C D26、1950年7月,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创设“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当时简化汉字的出发点可能是()A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C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 D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27、“,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插队。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此人的履历反映了()A1977年恢复高考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B“教育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
11、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2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顾自己的科研经历时说道:“早年搞试验也走过弯路。当时(20世纪)50年代是一边倒,什么都向苏联学习,于是他就按米丘林学说搞无性杂交,把番茄嫁接在马铃薯上面、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面,搞得不伦不类,后来才醒悟过来,便改学孟德尔(奥地利人)经典遗传学,才逐渐摸索到杂交稻的科学规律。”他的成功之处在于()A反对“一边倒” B与时俱进,反对教条C坚持民主科学 D与中国实际相结合29、“百家争鸣”现象走过了春秋时代的繁荣,接下来经历了2 000多年的沉寂,到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再度繁荣,下列说法错
12、误的是()A思想文化现象与政治政策息息相关B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百家争鸣”现象的推动因素 C统治者素质的高低决定文化繁荣的程度D“百家争鸣”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0、史学界有人认为,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下列各项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银河一”巨型计算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水稻基因测序杂交水稻“南优二号”A B C. D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数目2225259257788材料二 中国人早在西汉发现了”勾三股四弦必五”的
13、特例,然而勾股定律在西方则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哈雷彗星的观测记载,但该彗星却是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研究发现了76年的周期而命名为哈雷彗星。(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2分)(2)根据材料二,揭示中国古代科技的什么特点?(2分) (3)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研究特点、政治背景、文化背景角度,分析科技在明清时代不能深入发展的原因。(6分)32、(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夷目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
14、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黻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材料三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策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备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1)
15、 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三分别代表哪个派别?(3分) (2) 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3)据以上材料,请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近代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朝这一趋势转型难的原因。(6分)33、(13分) 19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探索经历了从“西学东渐”到“走自己的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
16、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材料二 在国事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材料三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1982年中共十二大材料四 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哪一项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了哪一部宪法?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当时的世界潮流是什么?(4分)来源(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材料三中说“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创造的民主革命道路指什么?(2分)(4)根据材料四,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3分)(5)综合四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