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2课再别康桥导学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两首诗的节奏、旋律,了解新诗中 “新月派”诗歌创作“三美”主张的特点;了解诗人、主要作品及创作风格;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初步掌握并运用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层面:朗读、设问、启发、讲解、讨论相结合. 3情感与价值观层面:体悟作品的内涵,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再别康桥中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把握作者情感. 【检查预习】 1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青荇( ) 榆阴( ) 沉淀( ) 长篙( ) 漫溯( ) 浮藻( ) 斑斓( ) 笙萧( ) 2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
2、子的停顿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满载/一船/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3、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
3、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
4、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 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
5、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合作探究 赏析意象 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如名句集锦),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2、“意象”就是作者写入作品的寄托了作者感情的形象再别康桥的二到六节中,诗人捕捉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色,都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最喜欢的意象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A、“分析“河畔的金柳”意象 1) 、读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的画面?请说出来 2)、诗人恰恰把金柳说成是“夕阳中的新娘”,说明什么呢? 3)、诗人为何觉得今晚的柳最美呢? 4)、
6、“艳影”能换成“倒影“吗? B、个性阅读:你还喜欢哪个意象?谈谈你的理解 3、 读1、7节欣赏回环美 诗歌的首尾两小节语意很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但是同中有异,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我的疑惑】 导学案参考答案二、1、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2、 1)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被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在空中轻轻摇摆,婀娜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2) 说明了在诗人眼里今晚的柳比以往更迷人、更婀娜 。3)有句话叫“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还有句话叫“情人
7、眼里出西施”因为,今天诗人要与康桥作别,所以他对康桥的喜爱与依恋之情在此刻是最强烈的,所以在平常人眼中不起眼的柳树才变的分外妖娆和迷人 。4)不能。“艳影”是鲜明美丽的形影,“倒影”只是客观的描述,而艳影既形象的描写了金色夕阳下柳树投在水中的倒影之艳丽,且与上句“新娘“呼应,同时更流露出诗人对金柳乃至整个母校的热爱;“艳影”融入了诗人深深地情意 。B、“云彩”。云彩本身就是飘忽、轻灵的,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使别离之情不是很沉重。 “青荇”:“招摇”写了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的状态,写出了水草的可爱、动态之美,在这样的诗情画意里,诗人醉了,他甘心做一条水草,“甘心”写出了他对康桥的永久、热烈的爱恋
8、。“油油”:感到生命的旺盛,青荇、柔波,写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更表现出诗人对康桥的眷恋。 “虹”与“梦”:奇异的意象,写出了潭水的静美以及由此引发的彩虹般的梦的联想,这“揉碎在浮藻间”的彩虹,就是沉淀在诗人心灵深处的梦,这梦像彩虹一样美,但是却揉碎了,很凄楚。“沉淀”:这是过去的,而且积淀在心灵的最深处的东西,是长期以来隐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望和理想,暗示着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依恋之情 。 星辉、水波与星光辉映,色彩斑斓,表现了诗人的快乐心情; 夏虫的“沉默”,渲染了一种静寂的氛围,衬托了诗人的离情别绪 。 特点:诗人选择的这些意象,都是自然景物,给人清新之感,而诗人要表达的是怀念惜别之情,诗
9、中的这些意象却有一种纯净的美感,能让读者也不知不觉地从离愁别绪的伤感中超脱出来,而去全身心地感受诗中优美的意境 。 归纳:“意象”就是作者写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 ,“意象”必然伴随着联想与想象,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读者才能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 3、首尾连接都表达与母校告别的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感情,但同中有异第一节,紧扣住一个“再别”,首节以“轻轻的”三字重复三次,显示出只身来到和“作别”时的怅惘、徘徊、犹疑、留恋的复杂情;第七节在结构上与第一节呼应,收束全诗,虽节奏相同,但是诗句融入了更多的不得不离开的哀愁,首节的两个“轻轻“改成了”悄悄“,首节是“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末节
10、是“挥袖”不带走“云彩”,末节表达的感情更进一层 。 首节以“作别”概括全诗的内容,而两个叠音词的运用,既定下抒情的基调,又因音节轻盈优美,形成轻盈跳跃的节奏,衬托出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 末节的“悄悄“与前文的“轻轻”照应,而表意略有不同“轻轻”强调动作的轻盈,“悄悄”既写出了离去时的一丝孤寂,同时也写出了不愿惊动母校的赤子情怀,让人惆怅不已 。 首尾两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在客观上强调了诗歌的抒情性,一唱三叹,反复回旋,强化了诗人心中的康桥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的情绪萦绕不散,使得诗人的情感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圆环 。 归纳:语言品味要从词语、修辞手法着手。词语品味,要始终关注具体的语言环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还要做到整体把握与细节分析相结合。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场娜拉!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