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44.50KB ,
资源ID:25195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195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押题模拟试卷.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押题模拟试卷.doc

1、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压题模拟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秦朝以来,统一和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回答15题。 1秦、隋、元三朝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共同原因是 ( ) 人民反对战争,渴望统一 完成统一的政权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民族融合加强 统一者具有雄才大略、远见卓识 A B C D 2下列各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旨在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分裂割据

2、的是 ( ) 秦始皇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北宋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明朝初年废中书省、罢丞相,分权六部 清朝雍正、乾隆年间设立军机处、裁撤议政王大臣会议 A B C D 3清朝前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各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国力强盛,政局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 有效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军事侵略 坚决粉碎了各种分裂国家的活动 A B C D 4当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依靠力量包括 ( ) 社会主义劳动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 A B C D 5“一国两制”构想在台湾问题上的应用将有

3、别于港澳问题,其主要区别表现在 ( ) 台湾享有更高的自治权 台湾可以保留外交权 中央政府可以不向台湾派驻军队 台湾经济保持独立 A B C D 6唐朝前期“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以及“开元盛世”的相同之处在于( ) 任用有才能的人作官 对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 吸取隋亡教训,注重调整统治政策 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 A B C D 我国古代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活跃起来,至明清时期中国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最终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结合有关历史知识,回答7-9题。 7对我国传统农学成就进行综合,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的是 ( ) A

4、宋应星 B徐光启 C贾思勰 D徐弘祖 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出现于隋唐时期,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它就是( ) A钱庄 B邸店 C柜坊 D票号 9清朝前期“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给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 A 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 加强对外贸易和交往既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又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需要。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0-12题: 10鸦片战争后,清朝闭关状况被打破。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西方列强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 B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大幅下降 C民族资本遭到外商资本的排挤 D中国已被卷入

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1关于近代的“门户洞开”和现在的“对外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代口岸开放后,中国丧失了对该口岸的行政主权 B截止到1861年,近代中国开放的口岸已达15个 C开放的顺序都是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 D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说明中国离不开世界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下列省市先后列入对外开放的顺序是 ( ) A珠海上海上海浦东新区海南 B深圳海南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C天津珠海上海海南 D深圳上海海南上海浦东新区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化为现代工业文明,从农业宗法社会转化为工业法制社会。回答

6、1317题。 13下列哪项最能说明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 ) A举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B清政府中央机构的变动 C建立近代化的海军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14下列事件哪些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 义和团运动 清末新政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发行“法币” ( ) A B C D 15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近代化 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 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抗 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 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 ) A B C D 16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 ) A民主和科学 B彻底废除旧制度 C新思想新文化 D实行

7、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7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在中国实现工业化是在 ( ) A七届二中全会上 B过渡时期总路线中 C党的“八大”上 D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中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所谓经济全球化,指的是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大大加强。回答1822题: 18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始于( ) A资本主义萌芽 B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运动 D殖民扩张 1919世纪中期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特点是( ) A兴起社会主义运动 B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爆发亚洲革命风暴 D初步形成殖民体系 20导致19世纪末20世

8、纪初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 ) A 扩展的工业革命 B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流行的自由主义思潮 2120世纪20年代,经济全球化形成两个自成体系的经济阵营。其主要原因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巩固 B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侵略 C 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低落 22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很多事情已经超越了国界,社会制度的界限。下列事件中,已经超越了社会制度界限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冷战 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生产工业的改进日新月异。结合有关史实,回答第2325题。 23以下属于蒸汽机发明

9、的关键条件是 ( ) A圈地运动的盛行,为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大量的雇佣劳动者 B劳动工具的进一步专门化 C英国丰富的煤铁资源,发达的冶铁业,为机器制造提供了充足的金属材料 D生产分工日益深化 24实现电能和机械能互换的重要发明是 ( ) A发电机的问世 B电动机的发明 C电灯的诞生 D电视机的研制 25采用和推广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是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首先推广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第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共37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一次,唐太宗回到后宫,满脸怒容,咬牙

10、切齿地说: “早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长孙氏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太宗说:“魏征经常在朝廷上当众羞辱我。”长孙皇后听完,马上退回内室换了一身朝服出来表示祝贺。太宗很惊奇,长孙皇后对他说:“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敢于直言,是因为陛下是明君,我怎能不祝贺呢?”太宗于是转怒为喜,对魏征更加敬重。 材料二:“天子者,有道别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具有什么样的政治品质。(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具有上述政治品质的主要原因。(4分) (3)请你对上述政治品质在治国方面的作用,作出简要评价。(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1、中国和欧洲两种不同的文明,在16世纪中叶以后,就再也不能避免地要发 生正面交锋了。在最初的交往之后,一方面中国士大夫中, 出现了像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等愿意接受西方天主教文化的人;欧洲天主教内部,也出现了以利玛窦、艾儒略等人为代表的同情、容纳和接受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主张。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本大总统躬膺重任, 日作夜思, 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1914年9月袁世凯祭孔令 材料三:“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 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 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

12、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三卷第6期) 材料四:“唯忠与孝, 实中华民国立国之本, 今当国家危急之时全国同胞务必竭忠尽孝,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 1939年3月国民政府(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 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在明末清初中国传统文明受到怎样的冲击?(3分) (2)进入近代,中国不同阶级力量对传统文明持有不同态度。结合背景、目的、作用,对材料二至四给以评价。(6分) (3)概述传统文明在中国近代、现代的主要社会作用。(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

13、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摘自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50年9月27日)“当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时在俄国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安理会以九票对零票通过一项决议,谴责北朝鲜的这次侵略行为,并要求共产党军队从南朝鲜撤出号召会员国对大韩民国给予一切必要的援助安理会建立了一支联合国部队,要求美国,委派一人为总司令,不久就有十九个国家在军事上作出了贡献。” 联合国文献选 材料三: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减军备方面却

14、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主要是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摘自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虽打着“联合国部队”的旗号,但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5分) (2)据材料一、三,指出作者对国联和联合国在制止国际危机方面的分析是否正确,说明理由。(4分) (3)从材料一、三中

15、看,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分析其原因。(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 第29题12分, 第30题14分, 第31题12分,共计38分。) 29马克思说:“商业依赖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明朝时期工商业城市相比于隋唐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并分析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 (2) 举例说明在中国近代时期,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主要有哪些类型?上海成为中国最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30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明清时期空前强化,进入近代后走向衰败,政治民主化成

16、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新中国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清朝前期,清政府为加强专制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 概括指出清朝后期专制统治衰败的主要原因。(2分) (3) 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经历了从思想启蒙到社会运动再到制度变革的过程,试结合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 (4) 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进行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的?(4分) 31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美日两国既有勾结,又有斗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试举出美日两国在侵略中国问题上勾结与斗争的事例各两例。(4分) (2)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美日两国有何不

17、同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我国什么时候与两国的关系正常化?你认为影响中国与美日两国关系的障碍主要有哪一些?(4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D 2B 3C 4B 5C 6B 7B 8C 9D 10D 11C 12D 13D 14C 15A 16D 17A 18B 19D 20C 21A 22B 23B 24B 25C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共37分。) 26答案: (1)虚心纳谏。(2分) (2)巩固统治,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4分) (3)虚心纳谏,对君主而言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它对巩固政权、治理国家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18、。(2分)治国成败,仅限于统治者的个人政治品质是不完善的,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实行以法治国。(或,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仅靠君主个人政治品质的优劣,是不能从根本上保证政治清明的。)(3分) 27答案: (1)“西学东渐”。一方面中国一些士大夫像徐光启等接受西方天主教文化;另一方面利玛窦等欧洲天主教士传播西方文化。(3分) (2)辛亥革命后儒学受到冲击,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大力宣扬儒学,社会上出现尊孔复古逆流。陈独秀为反对帝制复辟反对封建文人利用儒学中落伍于时代的思想欺骗人民,为维护共和制而批判儒学,具有进步意义。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一方面以儒学中的忠孝号召中华民族反对日本侵略,这具有正义

19、与进步意义,另一方面又以忠孝要求人们服从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具有消极作用。 (6分) (3)在近代它一方面继续是统治者的统治思想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受到批判的同时,其精华部分得到肯定,并在一定范围内支配和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在现代,儒学作为中国历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受到社会重视,并被研究、利用,为人类文明进步服务,但在十年动乱时期,儒学被错误地全面否定、批判。(4分) 28答案: (1) 美国操纵和控制联合国。原因:二战使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联合国在成立初期,成为美国争霸世界的工具。(2分) 美国推行霸权政策,朝鲜战争实质是对朝鲜的侵略,具有非正义性;联合国成为

20、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工具,违反了联合国的宗旨;战后形成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系,苏联可以与美国抗衡。(3分) (2)分析基本正确。(1分)理由:20世纪30年代,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 侵略埃塞俄比亚,都没有起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1分)比较客观、辩证地指出联合国在成立后的三十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美苏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分) (3)问题: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2分) 原因:一些大国为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 第29题12分, 第30题14分

21、, 第31题12分,共计38分。) 29答案: (1)变化:工商业城市大量增加;南方工商业城市比北方多;沿海港口城市增多。(2分) 原因: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已南移;航海事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3分) 影响:使某些手工业部门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从而冲击了封建的生产方式和自然经济,使封建制度渐趋衰落。(2分) (2)主要有三种类型:传统城市的转型(如北京等)近代通商口岸的城市(如上海等) 交通枢纽或因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如郑州等) (2分) 上海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处中国海岸线中心点和长江出海口) ;上海是我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较早接触西方近代政治、经济、思想

22、文化,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外贸口岸,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明清以来,已有相当雄厚的经济基础。(3分) 30答案: (1)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2分) (2)主要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人民革命和改革运动的打击。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或生产方式的变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诞生(或阶级结构的变化)。西学的传播和新思潮的萌发。清政府的腐败。(2分) (3)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派思想家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是民主化思想的最初酝酿。(2分)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则是将思想变为制度变革的社会运动。(2分)进入20世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立宪运动和清末新政都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结

23、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制度的变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 (4)召开新政协会议,建立起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分)制定了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1分)在工矿企业和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1分)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分) 31答案: (1)勾结:甲午中日战争前,美国默许和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与朝鲜;巴黎和会为讨好日本而拒绝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日本归还山东主权的正义要求;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以求祸水东引。(2分) 斗争: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将“门户开放”原则进一步具体化,以遏制日本独

24、霸中国的野心;由于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损害了英美的在华利益,英美支持蒋介石政府抗日。(2分) (2)不同特点:日本以独占和最终吞并中国为目的,以野蛮的军事侵略为主要手段。美国则主要以攫取特权,扩大侵华权益,控制中国为目的,主要推行“门户开放”政策,以经济侵略为主要手段。(2分) 原因: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高,经济实力强大,而日本保留有较强的封建残余,实力相对较弱,且缺少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原料、市场。美国近代以争夺西半球霸权为主要目标;而日本则以东亚霸权为主要目标。日本靠近中国,便于大规模入侵,而美国远离中国,远侵困难。(2分) (3)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定了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2分) 障碍:美国不肯放弃霸权政策;日本对二战的战争罪行一直没有进行深刻的认识与反思。(2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