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本站投稿专用信箱:ks5u,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20022007年高考北京卷文言文阅读题与解析汇编- 2002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
2、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五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所以为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
3、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参考译文】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
4、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之所以不同于世俗的原因。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划大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面吐了一口唾沫。伍员拜了两次,接受赐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
5、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圭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此后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人世间,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无法得知,身影无法得见,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了;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
6、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他们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所取的东西就越粗陋。井玉贵提供【参考译文】古代的人不是没有珍爱的东西,只是他们珍爱的东西各有不同啊。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地方贫瘠,名声很坏。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事鬼神以求福。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地方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没有接受,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所以到现在也没有
7、失掉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拿眼前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五员出逃,楚国紧急捉拿他,五员逃到太行山望着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且老百姓聪明:它的国君是个昏庸的国君,不值得与他共事。”就离开郑国逃往许国,拜见许国国君向他请教应投奔何处。许公不回答,面向东南方向唾了一口,五员郑重地拜了两拜接受赐教,说:“我知道应该投奔哪里了。”于是逃往吴国。途经楚国,来到长江边上,想要渡江,见到一位长者,用蒿划着小船,正要捕鱼,五员来到长者跟前请求他摆渡自己过江。长者用小船横渡五员过江。五员问长者姓名,长者不肯告诉他,五员解下身上佩带的宝剑送
8、给长者,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愿把它献给您老人家。”长者不肯接受,说:“楚国的法律,捉住五员的人,赏诸侯国爵位,赐上万间房屋,奖千镒黄金。昨天我摆渡伍子胥过江,尚且不贪图朝廷的赏赐,今天我怎么会接受你的千金宝剑呢?”五员逃到吴国,派人到长江边去寻找长者,竟没有找到。姓名不可能打听到,本人又找不到。五员每天吃饭时一定要祭祀他,祝祷说:“江边的长者!”做某件事,并不是为了某种利益才去做,大概只有江边的长者吧!现在拿百两黄金和捏成团的黄米饭让孩子选择,孩子一定会选择捏成团的黄米饭;拿和氏璧和百两黄金让鄙陋无知的人选择,鄙陋无知的人一定会选择百两黄金;拿和氏璧和道理深刻的话让德才兼备的人选择,德才
9、兼备的人一定会选择道理深刻的话。一个人的智慧越通达,他所作的选择越精粹;一个人的智慧越粗疏,他所作的选择越粗俗。刘玉贤提供【文本解析】2002年全国高考(北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节选自吕氏春秋异宝。近年来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几乎都是从二十五史中挑选某一历史人物传记,往往是多个事件连缀在一起,体现传主的性格特点或道德品质。今年全国高考(北京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和海淀区二模文言文阅读试题近似,所选阅读材料既有记叙,又有议论和评价,这种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吕氏春秋 异宝和全国卷2001年节选史记田单列传,2002年节选史记李将军列传相比,阅读文字明显偏难,如文中“刺小船”的“刺”作“用槁撑”,这
10、一义项学生在课文中并未接触到,“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的“抟黍”,学生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命题者如能联系中学教材实际,在文中给予注释,考生阅读起来可能会容易些。总之,考生普遍感到今年文言文阅读试题难度增大了。刘玉贤提供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答案C A.其所宝者异也。 B.见一丈人,刺小船。 C.吾不受也。 D.去郑而之许。【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古汉语实词,要求区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都有的词,在词义上的差别。A中的“宝”在文中是动词,看重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宝”是名词,指珍贵的东西。B中的“刺”在文中是动词,用篙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刺”指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11、D中的“去”在文中是离开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去”指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与古汉语去的意思正好相反。只有C中的“受”古、今汉语都作接受、承受讲。8.文中画线的句子,暗换主语的一项是 答案A A.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 B.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C.过于荆,至江上,欲涉。 D.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试题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古汉语的省略句知识,主语承前省略是古汉语中很常见的现象。B中两句承前省掉的主语都是五员。C中三句承前省掉的主语都是五员。D中第二句承前省掉的主语是五员。可见B、C、D三组陈述的主语都是一致的。只有A中第一句的主语是五员,第二句的主语是荆,
12、即楚国,该句宾语是“之”,即五员,第三句实际是承第二句的宾语省掉了主语,也就是说第三句的主语就是第二句的宾语,即五员。古汉语中承前边句子的主语或宾语省掉主语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第2句的主语承第1句的宾语省掉了,第3句的主语则远承第1句的主语省掉了。题干中问“暗换主语的一项”,首先中学教学中没有“暗换主语”这一提法,其次A中第一句的主语是五员,第二句的主语是荆,这是明明白白的,无所谓暗换,第三句则是古汉语承前边句子的宾语省略后边句子主语的省略句常识。为清楚明白起见,倒不如将该题的题干改为“文中画线的句组
13、,主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但句组知识不是考试说明要考查的内容,所以此题考查的方式值得商榷。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答案B A.过于荆,至江上。 苛政猛于虎也。 B.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宋何罪之有?D.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古汉语虚词。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B组两句中的“因”都是副词,都作“于是、就”讲。A中“过于荆”的“于”是介词,作“从”讲;“苛政猛于虎也”的“于”也是介词,但用在形容词“猛”之后的“于”作“比”讲。C中“此
14、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中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句“有道者所以异乎俗”之间,取消该句的独立性。“宋何罪之有”中的“之”也是助词,用来前置宾语“何罪”。D中“知不以利为利矣”的“以”是介词,作“把、拿、用”讲。“以趋于亡”中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一组是答案A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为矣,而无所以为之。A. B. C. 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选文第一段提出作者“古之人所宝者异也”的见解,第4段的评论“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
15、知弥粗,其所取弥粗”是对作者观点的升华。2、3两段分别用孙叔敖和江上丈人的事例来证明作者见解的正确。都是表现孙叔敖“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主要陈述的是郑主见识的短浅,写伍员的仓皇逃亡,都与“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无涉。都是对江上丈人无己、无功、无名行为的评价,都是表现江上丈人“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由此可见,上面四组中,全部表达“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一组是A。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DA.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向为五员指路,五员心领神会。B.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C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为子孙后代的
16、长远利益着想,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却在于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D.文章最后一段,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粗”。【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正确理解。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D项说“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显然与原文意思相悖。文中“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是用来证明“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的。711题解析 刘玉贤17.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
17、,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试题解析】该题文言语段出自史记全本新注(卷六十二)中的管晏列传第二,原文第2、第3段如下: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与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
18、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试题对原文进行了选择加工,去掉了一些阅读理解中需借助相关背景知识的句子,将其重组为一个语意相当完整的语段,要求翻译其中画线部分。由于有上下文语境的支撑;画线句从词语到句式又都是中学文言文学习中接触过的;且只要理解,一般不会出现由于表达能力的干扰而译文多义或表意不清的情况,因此该题在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上,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出考生的相应水平。管仲出身贫寒,又因侍奉公子纠而获罪于桓公,但他得到了鲍叔多次援助,又被推荐给桓公,这才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知人荐贤“是管晏列传的主题,也是试题语段的中心内容。 17题解析 黎松龄【参考译文】管
19、仲说:“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因为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出去做官,结果三次都被君主罢免,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我还没有遇上好的时机。生养我的人是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鲍叔使管仲进身为官后,却情愿让自己官居管仲之下。因此,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注:“逐”的原意是驱逐,这里译作“罢免”。井玉贵提供【参考译文】管仲说:“我曾经替(给)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事情)更加困窘(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运气)有好(顺利)的时候,有不好(不顺利)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出来做事(做官),三次被
20、君主免职,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他知道我没有遇到好(合适)的机会。生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鲍叔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以后,就身居管仲之下。人们(天下人)不赞美管仲的贤明(贤能),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了解)人才。黎松龄提供【参考答案】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却使事情更加糟糕”)(1分),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1分),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时”译为“运气”、“利”译为“顺利”也对)(1分)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天下”译为“天下人”、“知”译为“了解”也对)(2分)。“而”字前后各1分。整句译错不得分。“穷困”“时”“利”“多”“
21、知”,译错两个扣1分。其余部分意思对即可。2003年北京文言文阅读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
22、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屐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君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三国志卷十一注)【注释】1.孤,指幼年丧父。2.书舍,即学堂。3.以上三个“书”字都作“学”解。这是极不常用的意思,似不见于先秦古书。耳,此外表示一种肯定的
23、语气,不常用。4.龀,儿童换齿。童龀,此处即指儿童。嶷(n),年幼聪明。5.安丘,地名。6.郑君,指东汉末的大学者郑玄。7.蹑屣:穿鞋。因为古人出门才穿鞋,所以说“蹑屣千里”,就是远行千里的意思。8.东家丘:孔子的西邻不识孔子之贤,鄙称孔子为“东家丘”。事见孔子家语(待核查)。文中用这个典故来比喻不识自己身边的贤人。9.规,此处是求的意思;所规即所求。这是不常用的义项。10.辞谢,承认错误,道歉。这也是不常用的义项。11.此处及下文的“分”是“介”的错字(详见吴金华: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第79、80页)。以书相介,就是写了一封介绍信。此处的“书”是书信的意思,看原文的
24、下文(试卷中未引出)即明。出题者理解为书籍之书是完全错误的。 北京大学 张富海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答案B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哀:悲伤 B崧辞曰。 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 识:见识 D君乃舍之 乃:就解析答案是B。A项中的“哀”应解释为“为悲伤”。高中课本第三册(人教版)屈原的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中的“哀”也应如此解释。C项中的“识”应解释为“记”,读音为zhi,四声。高中课本第二册(人教版)苏轼石钟山记中的“汝识之乎”的“识”即为此义。D项中的“乃”,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判断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此义项在高中课本中出现过多次。
25、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答案A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解析答案是A。A项中的“具有”在此语句中是两个词,“具”的意义为“皆、都”,“有”的意义与“无”相对,而现代汉语的意思与此完全不同。B项中的“涕零”的古义为“落泪”,例如:“念彼共人,涕零如雨”(诗经)和“临表涕零”(出师表)这两句中的“涕零”。现代汉语的意义与此义同,例如:“感激涕零”中的“涕零”即是“落泪”的意思。C项中的“乡里”的意思是“所居之乡”。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个常用义项“同乡”,例如:“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在现
26、代汉语中“乡里”也是这两个义项。D项中的“交游”的意思是“交朋友”,现代汉语中也有此义项,但用得较少。古汉语中还有一个义项是“有交往的朋友”,例如:“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杜甫遣意)。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答案C A 原过其旁而泣。 子路拱而立。 B 一则羡其不孤秦贪,负其强C 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D 当以书相分斧斤以时入山林。解析答案是C。A项中上句的“而”是表承接关系,连词。下句的“而”是表修饰关系,连词。“子路拱而立”出自论语。B项中上句的“其”代“他们(书者)”。下句的“其”代“自己的”,是领属性
27、代词。此句出自高中课本第六册(人教版)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C项中的两个“之”均是助词。下句出自高中课本第二册(人教版)苏轼石钟山记。D项中上句的“以”为介词,可译为“用”。下句中的“以”可译为“依照、按照”,介词,此句出自高中课本第一册(人教版)孟子梁惠王上(教材中文章的题目是“寡人之于国也”)。1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答案C A(师)于是遂就书。 B(师)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郑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解析答案是C。A项可依据后一句话的意思推断“就书”的主语是“邴原”。依据上下文的意思可推断B项的省略
28、成分也为“邴原”。D项的省略成分是“孙崧”。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答案D A邴原童年丧父,家境贫寒,因而时常感伤哭泣。 B邴原舍郑君而求学于孙崧,是因为孙崧的学问更大。 C邴原认为孙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了自己。 D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的认识。解析答案D。(命题有误)A项中句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邴原感伤而哭泣的原因是幼孤而不得学。B项中句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邴原求学于孙崧的原因是他认为孙崧更适合做自己的老师,更适合自己的追求。C项的表述不合文意。邴原认为孙崧不了解自己的志向追求而误解了自己。 D项误解了原文中“当以书相分”和“乃藏书于家而行”两句
29、话中的“书”,在这两句中的意思应为“书信”。 刘羊羽【译文一】邴原十一岁死了父亲,家中贫穷,(又)早早成了孤儿。(他家)隔壁有学堂,邴原经过学堂旁就哭泣。老师问(他)说:“小孩子悲伤什么?”邴原说:“孤儿容易伤心,穷人容易感怀。那些学习的人,必定都是父兄都有的人,一是羡慕他们没有成为孤儿,二是羡慕他们能够学习,心里悲伤,因此流泪。”老师也为邴原的话哀伤,因此流下眼泪,说:“想读书,可以啊!”(邴原)回答说:“没有学费。”老师说:“孩子如果有(读书的)志向,我白教你,不要学费。”于是(邴原)就入了学。一冬的时间,背诵了孝经和论语。从(他)在儿童之中时,(就)聪明、有特异之处。等到长大,他的品行如
30、金玉一般(美好)。想要远行求学,拜访了安丘孙崧。孙崧推辞说“您家乡的郑君,您知道吗?”邴原回答说:“是的(知道)。”孙崧说:“郑君学贯古今,博闻强识,(能)探求深远(的学问),真是学习者的老师和楷模。您却舍弃他,跑了一千里(路,来找我),这是所谓把郑君当作东家丘的(做法)。您好像不知道(郑君)而说知道,是什么原因。”邴原说:“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药良针了,但还没有完全了解我的内心志向。人各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所以才有登山采玉的人,有入海采珍珠的人。怎么能说登山的人不知道海深,入海的人不知道山高呢?您说我把郑君当作东家丘,您认为我是西家的愚夫吗?”孙崧向邴原致了歉,又说:“兖州
31、、冀州的士人,我认识很多,没有像您这样的。(我)应该用书信来为你作(访学求师的)媒介。”邴原看重孙崧的好意,难以推辞(他的介绍信),(就)拿着信告别了。邴原心里认为拜求老师、开导学问(这样的事),志向高远的人(之间自然)能够相契合,不像交朋友(这样的事)要靠介绍来完成。信有什么用呢?于是把信藏在家里,就出行了。北京大学 张富海【译文二】邴原十一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穷,很小就成了孤儿。邴原家附近有所学堂,邴原路过学堂伤心地哭泣。老师见了问道:“小孩子为何事悲伤?”邴原回答道:“失去父亲的孩子容易伤心,家境贫寒的孩子容易伤感。那些能读书的孩子,一定都是有父兄的,一来我羡慕他们不是孤儿,二来羡慕
32、他们能有机会求学,内心悲痛而替自己伤心落泪啊。”老师也为邴原的一番话动情而流下了眼泪,就说:“你如果想读书,我可以教你!”邴原回答说:“家里没有供我念书的钱财。”老师说:“如果你有远大志向,我可以白白教你,不收钱财。”这以后邴原就在这所学校里学习。整个冬天,用心诵读孝经论语。自打儿童时起,就表现突出和别的孩子不同。到他长大后,他的品行如同金玉一样光洁。邴原想远赴外地求学,就到安丘拜访孙崧。孙崧推托说:“你家乡的郑君,你了解他吗?”邴原回答说:“了解。”孙崧说:“郑君治学,纵览古今,研究范围宽广,博闻强记,探索幽深的道理,实在是求学人拜访的老师中的楷模啊。现在你却舍弃他,远行千里到我这里,恐怕你
33、认为郑君只是家乡的长者。你好像并不了解郑君却回答说了解他,什么原因呢?”邴原回答说:“先生说的话,真可说是苦口良药,但是先生仍然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个人的打算不见得相同。所以才既有登山采玉的人,也有入海采珠的人,怎么可以说登山的人就不了解海的深浅,入海的人就不知道山的高低呢?你说我仅把郑君当作家乡的长者,你是否认为我就是家乡无知的人呢?”孙崧向邴原婉言道歉。并说:“兖州、豫州一带的读书人,很多都是我所认识的,很少有像你这样的;我写封书信向他们推介你。邴原尊重孙崧的意愿,不好意思拒绝他,带着孙崧的信告辞。邴原内心则认为拜师求学开导学问,只有志向高远的人才能做到学识通
34、达,这不像结交朋友,要靠介绍来促成。书信对求学有什么用呢?就把孙崧写的信放在家里,继续外出求学。 刘玉贤四、(15分)16.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解析】诚:实在、确实。如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苦药良针:苦口良药。扁鹊见蔡桓公中有“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针石”金针和石针,乃治病之法。可以翻译成“苦口的良药精良的医术”,而不能翻译成“良药苦口”。达:通晓、明白。同时根据文意,如果学生翻译成“切中”“切合”也可以算作正确。或“与-有所不同”
35、亦可。不能翻译成“到达”“满足”等。微:隐事、细事。韩非子“圣人见微以知萌”。同时在古汉语中也含有谦虚的意思,可以翻译成微小的、卑微的。但不能说别人的志向是“微趣”。 所规:是“所字结构”,“规”为动词,我们学习过“规划、打算”等义项,如桃花源记中有“(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另外,如果学生根据文意翻译成“追求” “谋求” “向往”等也正确。所以,译文应该是:“先生(您)的话(或者先生说的话)(1分),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1分,其中“诚”“苦药良针”为两个考点。其中“苦药良针”可以不翻译。),但还没有完全了解我的内心的志向(2分,其中“然犹”、“达”、“微趣”为三个考点,一点错误扣1分),人
36、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人的打算不同(1分,其中“所规”为考点)。”文言文翻译还要结合语境,如果学生翻译的意思是对的,只是没有完全按照标准答案中的词语,也正确。 张 林 2004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暑月疫时,病
37、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閤。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
38、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隋书循吏传)注:露门学:古代学校的名称。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试题解析】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言文节选自隋书循吏传。循吏,即奉职守法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循吏在史书中是与滥用刑法残虐百姓的酷吏相对的,正如廉吏之于墨吏相对一样。但后代史书中表彰的“循吏”已与太史公的说法有异,实指“循良”,即指官吏守法而有治绩者。辛公义属封建官吏中忠于职守者,为官一任,遗惠一方。他入选隋书循吏传名实相副。
39、阅读文字选段与试题难易程度适中,题点完全符合2004年考试说明的要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被嗟异 数:多次B以功除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C尽用市药 市:买D讼者多两让而止 两:再次【解说】此题答案为D。“两”,双方,两方,“双方施行”,作状语。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为母氏所养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B 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C 因留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 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解说】此题答案为A组。两个“为”都读作“wi”,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其余,B组前一个
40、“若”,假设连词“如果”;后一个“若”,单数第二人称代词“你”,指代项庄(鸿门宴)。C组前一个“因”,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于是,就”;后一个“因”,介词,“通过,经由”(廉颇蔺相如列传)。D组前一个“乎”,句末疑问语气词,“吗,么”;后一个“乎”,句末表示揣测的语气词,“吧”(庄暴见孟子)。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氏)亲授书传B(辛公义)以勤苦著称C(遇病者)争就使君D(辛公义)侧坐讯问【解说】此题答案为D项。“侧坐讯问”的是辛公义派去值班的助手,而不是辛公义本人。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以勤苦著称公义患之,欲变其俗所得秩俸,尽用市药其
41、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罪人闻之,咸自款服A BC D【解说】此题答案为B组。A组D组中的没有“直接写”(动作、行为、语言、表情)“辛公义勤政爱民”;A组D组中的“欲变其俗”,只是打算,没有实践;C组中的罪人的反应,属于侧面反映,没有辛公义的行为。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B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C辛公义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D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解说】此题答案为D项。“辛公义的行为”的确“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
42、但“不再打官司”的不是“牟州的罪人”,而是最终“两让而止”的“讼者”。D项将两个毫不相关的表述对象作了错误的对接。【总体评价】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隋书循吏列传辛公义列传。选文共分为三个自然段。第一段,介绍辛公义的出身,因勤苦而受器重。第二段,叙述辛公义任岷州刺史时,救助病人,改变民俗的事迹。第三段叙述辛公义以德治狱,恪尽职守的事迹。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辛公义是一个以民为本,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的良吏。这在实践“三个代表理论”,充分尊重人权,防止恶性事故发生的今天,具有积极的意义。选文并不难懂,题目延续了传统的考查方式。对实词的考查,不偏不怪,“数(音shu)、除”两个词都在新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范围之
43、内。“市、两”甚至见于小学、初中文言课文或常见成语中,“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巾。”“两全其美”“两败俱伤”等。文中的“嗟异”“舆”二词稍难理解,但不影响选文的整体阅读,且不在重点考查之中。虚词的考查也未超出指定的范围,选自课本的虚词,都出自学生熟知的基本课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的用法作为高考题已在2000年试卷中出现过。省略句中省略成分的判定一题,有迷惑性。细心的考生读到“遣当值佐僚一人”时,应能作出正确判断。其余信息的筛选(第9题),文意的理解(第10题),也都没有爆出始料不及的内容和意想不到的题型。总体印象:04年的文言文阅读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阅读能力的考查,讲求实效,朴
44、实无华。这对参加高考的学生,对语文教师,对中学语文教学,善莫大焉!【附 :译文】辛公义是陇西狄道人。公义很小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抚养,母亲亲自教授儿子读书识礼。北周天和年间,朝庭选拔清白人家的子弟入太学学习。公义在太学学习期间因勤奋刻苦而受人称道。北周武帝时,辛公义受朝庭征召进入露门学,这使他接受了更深地道义熏陶。当时武帝每月都召集辛公义与大儒们在御前讲学论道,辛公义的学识常常为大儒所叹服,被认为是奇才,同辈也都很敬慕他。辛公义从军平定陈国。因战功被授予岷州刺史。岷州当地的习俗畏惧人得病,一个人一旦有了病,全家就都躲避他。即使父子、夫妻之间也不尽互相侍侯照料的责任,孝义之道全都断绝。因此病人很
45、多都死掉了。公义对此深感忧虑,打算改变这种陋习。于是分派部下巡视检查岷州各地,凡有得病的,都用床抬到刺史府内,安置在刺史办公的大堂上。当时正值暑天,疾病暴发,病人有时多达数百人,大堂甚至走廊全都安置了病人。公义给自己在厅堂上安置一榻,就在此办公休息,夜以继日。公义自己每月的薪酬全都用来给病人买药。为病人请医生诊病治疗,亲自给病人喂饭喂药,(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病人差不多都治愈了。到这时,公义才召来病人的父母亲属告示他们说:“人的死生是由命运决定的,和亲人得病没有多少关系,以前你们的亲人一旦得病你们就抛弃他,所以病人只有等死罢了。现在我把得病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我自己早晚坐卧在病人之
46、间,如果说传染的话,那我怎么能不死呢?病人又怎么能痊愈呢?你们再也不要相信惧怕病人的陋习了。”那些病人的子孙亲属都满面惭愧,道谢后离开。这以后岷州地方人有得病的,争相到刺史府找辛公义,病人在岷州当地无亲属的,公义就收养他们。人与人互相之间慈爱的风气开始形成。而畏惧病人的陋习遂得以革除。全岷州的人都称呼公义为慈母。公义后来升迁为牟州刺史。刚一到任,先视察监狱积案。自己就在牟州牢房旁边的院子里办公,亲自审问案犯。十多天里,积案差不多审结完了,这才回到刺史府大堂办公。凡是新的诉讼案件,公义都不按陈规立文案,而是派遣值班的下属官员一人,坐在旁边审问。如果案件没有及时审结,仍须暂时收监的,公义就住在审案
47、办公的地方,始终不回家。有人劝谏他说:“审理案件有程序,使君何必这样自讨苦吃呢?”公义回答说:“我无德无才,不能教化百姓向善,仍让百姓受牢狱之灾,那里有百姓被关在狱中而刺史却心安理得的呢?”那些有罪的人听到这番话,都诚心服罪。以后再有要打官司的人,乡间德高望重的父老就立即告诫他们说:“这点小事,你们怎么忍心辛劳使君大人。”想要打官司的人很多就相互忍让体谅从而停止诉讼。矿院附中 刘玉贤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48、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参考答案11、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2005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解析人:矿院附中 刘玉贤,清华附中 王武镝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
49、代之相,于是扌豕崔杼之子,令之争后。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告之。庆封谓崔杼曰:“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因令卢满嫳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崔杼归,无归,因而自绞也。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吴。王予之朱方。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乃杀之。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贲之勇而死,人固皆死。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身为戳,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凡
50、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取材于吕氏春秋慎行) 注释:朱方:地名。 忮(zh):嫉妒、侵害。参考译文一矿院附中 刘玉贤崔杼与庆封密谋杀害了齐庄公。齐庄公被杀害后,他们又立了景公,由崔杼担任国相。庆封又打算杀掉崔杼来取代他的相位,于是唆使崔杼的儿子们,让他们争夺继承权,崔杼的儿子们果然彼此争斗,内讧不休,崔杼去见庆封并把这件事告诉他。庆封对崔杼说:“你请少等,我派兵去收拾他们。”于是庆封命令卢满嫳带兵去惩处崔杼的儿子们,崔杼的妻妾子女及族人全部被杀死,卢满嫳又让士兵放火烧毁了崔杼家的所有房屋,然后庆封告诉崔杼说:“我已经派人收拾
51、了他们。”崔杼返回后,已无家可归,就上吊自杀了。庆封于是成为景公的国相,景公怨恨他。有一次趁庆封外出打猎,景公和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联合起来讨伐庆封。庆封仅率领随从的亲信抵抗,无法取胜,只好逃往鲁国。齐国责备鲁国收留庆封,庆封只好又从鲁国逃往吴国,吴王把朱方城封给庆封。楚灵王听说后,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攻打吴国,包围并攻占了朱方城,活捉了庆封,让他背负砍头的刀斧刑具,在诸侯国军队面前示众,并让他自己高喊:“做人不得再像齐国的庆封,作为人臣谋害自己的国君,并欺辱国君的遗孤,并以此来与大夫结盟。”然后就处死他。黄帝那么尊贵,但还是死了;尧舜那么贤能,也还是会死去;孟贲那么勇敢,最终也死了;人注定都
52、要死去。但像庆封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死有余辜,自身被杀戳,连尸首都不能保全,这是因为他为人处事太凶恶了。凡是作乱的小人在一起共事,他们开始互相勾结利用,后来必然反目成仇。主诗正义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开始时互相协作,时间长了彼此信任,最终相亲相敬,后世可把这作为了解人的一条规律。参考译文二清华附中 王武镝崔杼和庆封合谋杀了齐庄公。庄公死后,又改立景公,崔杼担任相国。庆封又想杀掉崔杼,取代他做相国。于是挑拨崔杼的儿子,让他们争夺继承权。崔杼的儿子私下相互争斗,崔杼前去见庆封,并告诉他这件事。庆封对崔杼说:“你暂且等一下,我将派兵去杀掉他们。”于是派卢满嫳调动军队去讨伐他们。把崔杼的妻子儿女及宗族全都
53、杀了,烧了他们的房子,回来报告崔杼说:“我已经杀掉他们了。”崔杼回去,无家可归,于是上吊自杀了。庆封当了景公的相国,景公感到非常痛苦。一次,庆封出去打猎,景公联合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去讨伐庆封。庆封率领他的部下进行抵抗,不能取胜,逃到了鲁国。齐国人用这件事作理由责备鲁国,庆封又离开鲁国到了吴国。武王送给他朱方作为封地。楚灵王听说了这件事,率领诸侯攻打吴国,包围朱方,攻克了那里。楚王俘虏了庆封,让他背着斧质这样的刑具在诸侯军中示众,又命令他喊叫道:“不要像齐国的庆封那样,杀害他的国君,欺凌君王的遗孤,来(逼迫)齐国的大夫和他结盟。”于是杀掉了他。黄帝这样尊贵,但还是死了;尧舜这样贤明,也还是死
54、了;孟贲这样勇敢,也还是死了,人本来都是要死的。像庆封这样的人,可以说是该死两次了。自身被杀戮,家族不能保全,这都是由于他作恶的缘故啊。大凡作乱的人的行为,开始时互相帮助,到后来必然互相憎恶。按照大义行事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开始时互相合作,时间长了就彼此相信,最后相互亲近,后世把他们作为效法的榜样。参考译文三北京大学 许红霞崔杼和庆封合谋杀害齐庄公。庄公死后,(二人)另立景公为君,崔杼做他丞相。庆封又想杀掉崔杼而代替他做丞相,于是就挑拨崔杼的儿子们,使他们争当继承人。崔杼的儿子们私下互相争斗,崔杼去见庆封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庆封对崔杼说:“你暂且留在这儿,我将要派兵去把他们杀掉。”于是(庆
55、封就)命令卢满嫳带兵去诛杀他们。把崔杼的妻子、孩子以及宗族亲属全都杀死了,(并)烧毁了他们的房屋,告诉崔杼说:“我已经把他们杀死了。”崔杼回去了,已经无家可归,于是就上吊自杀了。庆封辅佐齐景公,景公深以为苦。(趁着)庆封外出打猎,齐景公和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起兵讨伐庆封。庆封率领他的属下和他们进行战斗,不能取胜,就逃跑到鲁国。齐国就这件事责备鲁国,庆封又离开鲁国到了吴国。吴王把朱方邑封给了庆封。楚灵王听到这个消息,率领诸侯来攻打吴国,包围了朱方,(并)攻占了它。俘获了庆封,让他背着斧质,在诸侯军中巡行示众,并让他喊道:“不要像齐国的庆封那样,杀害他的君主,欺凌国君的遗孤,强迫大夫盟誓。”然后
56、才杀了他。黄帝那样尊贵,最后也要死亡;尧舜那样贤明,最后也要死亡;孟贲那样勇武,最后也要死亡。人本来都要死亡。像庆封这样(受尽凌辱而死),可以说是死上加死了。自身被杀,宗族亲属也不能保全,是他作恶多端造成的。凡是作乱的人一起行事,开始时互相帮助,到后来就会反目成仇。坚守道义的人却不是这样,开始时互相协助,时间久了就会互相信任,最后相互亲近,后人把这种做法作为准则。(选自吕氏春秋卷二十二慎行,以清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本为底本,见丛书集成初编影印经训堂丛书本)补充注释:1崔杼:春秋齐大夫,谥武子。庆封:齐大夫,字子家。齐庄公:春秋齐国君,名光,公元前553548前年在位。2景公:齐景公,庄公弟,名杵
57、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3扌豕(zhu):挑拨。4后:后嗣,继承人。春秋时各国实行世卿世禄制度,只有正式被立为后嗣才有资格继承爵禄。5闂(hn):同“哄”,争斗。6甲:兵,兵士。7卢满嫳(pi):齐大夫,庆封这党。8枝属:宗族亲属。9绞:勒杀,吊死。10陈无宇:齐大夫,谥桓子。公孙灶,字子雅。公孙虿(chi):齐大夫,字子属。诛:讨伐。11让:责备。12朱方:春秋吴邑,在今江苏镇江市丹徒镇南。13荆灵王:楚灵王,春秋楚国君,初名围,即位后改名虔,公元前540前529年在位。14斧质:杀人的刑具。质,杀人时所用的椹垫。15徇:巡行示众。16亡:通“盟”(依刘师培说)17孟贲:春秋时的勇士
58、。18重(chn)死:指被戳为死,戳前受辱为死,故为“重死”。19僇:通“戮”。20忮(zh):嫉妒、侵害。文本解析2005年的全国高考北京卷文言阅读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作者此论主要是针对国君的,文章的主旨是在告诫国君要善于识别君子和小人,指出那些做事情不讲道义只知道害别人的小人,实际上也是在害自己,最终可能招致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前239年),是吕不韦做秦相时,由他的门下“食客”集体撰著而成。它是我国第一部有组织有计划集体编撰而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大著。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三大类,共一百六十篇。因为它成于众家之手,又是各人颇为自由地著其所闻。
59、兼有儒、道、墨、法、名、农、阴阳、弓纵横、兵诸家学说,历来有“杂家”之称,它保存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遗闻轶事,号称“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瑰玮宏博,幽怪奇艳”,在文化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文章条理清晰,善用寓言故事和巧妙譬喻来阐明事理,平实畅达,说理透辟,在文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和2002年一样,2005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也选自吕氏春秋,但文本的难度比2002年要小一些。文章通过崔杼与庆封的故事,劝诫世人对自己的行为要谨慎,要“为义”,而不要为乱。这一主旨,要读懂并不难。有个别陌生的字词,又采用了注解和正确选项加以疏通,因此,和历年的史传文相比,难度也是相差不多的。6下列句中加点词
60、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杼相之 相:辅佐 B扌豕崔杼之子 扌豕:挑拨 C景公与陈无宇诛封 诛:杀掉 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与:结交【解析】答案:B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对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C句“景公与陈无宇诛封”的“诛”作“讨伐、攻打”讲,考生只要联系下文“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就可以判断出作“杀掉”讲不通。诛,在这里是“讨伐”的意思。从后面“封以其属斗”也可以推断出来;成语“口诛笔伐”用的就是这个意思。A、D选项,在课文中都曾学过。A项中的“相”当“辅佐”讲,在训俭示康中就出现过,“季文子相三君”;另外,游褒禅山记中“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的“相”,也是辅
61、佐、帮助的意思。D项的“与”字作“结交”讲,在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就是这样的用法。如果能熟练地掌握课本知识,很容易就可判断这两项是正确的。B项是一个很生疏的字,读zhu,当挑拨讲,这的确是我们没有学过的一个字词,命题人把它放在选项里,考查的是结合文意推断词义的能力,从一个侧面起着帮助疏通文意的作用。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庄公死,更立景公 B得庆封,负之斧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C后世以为法程 D其始相助,后必相恶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解析】答案:A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
62、迁移到阅读中,因而沿用了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A组中“更立景公”的“更”与“更上一层楼”的“更”都是副词,都可作“又、再”讲。B组中“负之斧质”的“之”是代词,作“他”讲,指庆封;“何功之有哉”的“之”是助词,无实义,仅复指前置宾语“何功”。C组中“后世以为法程”的“以”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把、拿、用”,后边省掉了宾语“之”;“夫夷以近”的“以”是介词,相当于“而”。D组中的两个“相”虽都是代词,但“后必相恶”的“相”指互相、彼此之间,而“拔刀相助”的“相”则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两个“更”都是副词,再。其他
63、三项,两个“之”字,前一个是代词,代庆封;后一个是助词,起一个提宾的作用。两个“以”字,前一个是介词,把;后一个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两个“相”字都是副词,但前一个表示互相,后一个有指代一方的意思。本题还是和往年一样,从文本中选一句话,再从课本里选一句,要求考生比较、辨别二者的异同。这一类题,可以从课内句子入手,先弄清楚课内句中词语的意义用法,再根据文段内容,判断文中句子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然后对二者加以比较。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人)得庆封,负之斧质 B齐人以为让(鲁) C(卢满嫳)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 D(庆封)身为戳,支属不可以见【解析】答案:A本题考查的
64、是文言句式。此题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正确理解。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C句中的“得庆封”的主语是荆灵王率领的诸侯军,而不是齐人。和去年一样,着眼点还是落在了省略句省略成分的认定上。答这类题,一定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A项是紧承“荆(楚)灵王闻之”一句的,承前省略的应该是“荆(楚)灵王”,因此,“得庆封”的是楚灵王而不是“齐人”。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 吾已诛之矣 (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 荆灵王闻之,率诸候以攻吴 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 身为戳,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 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A B C D【解析】答案:B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吾已诛之矣
65、:庆封派人诛杀的是崔杼之妻子及支属,文中崔杼是不义之人无疑,但不能因此就说崔杼之妻子及支属也是不义之人,故此项不能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崔杼自绞正应验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名话,完全是咎由自取,此项表达了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荆灵王闻之,率诸候以攻吴:此项陈述荆灵王率诸侯军攻吴,未直接涉及崔杼、庆封这样的不义之人的下场。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庆封是文中不义之人的典型代表。像他这样的人,可以说的是死有余辜,这样的议论当然表达的是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身为戳,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庆封自身被杀戮,连尸首都不能保全,这是因为他为人处事太凶恶了,这清楚地表达了不义之人没有好结
66、果;其始相助,后必相恶:联系上文,“其”指代作乱的小人,如崔杼、庆封之流,他们在一起共事,开始互相勾结利用,后来必然反目成仇,不会有好结果,是这些人的人生轨迹。由此可知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只能是B组。解答这类题,应该充分利用排除法,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不合要求的去排除。文中的“不义之人”应该指的是庆封、崔杼,第一句是庆封对崔杼说的话,与“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无关,可排除A、C,第三句是叙述楚灵王发兵攻吴的事,没有涉及结果,据此可排除D项。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B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C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
67、亡。 D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解析】答案:B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B项说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属于张冠李戴。文中荆灵王率诸侯军干涉的是吴国,而非鲁国。鲁国赶走庆封是因为受到齐国的责备,而非荆灵王。从文意看,应该是“齐人以为让”,庆封才不得不“去鲁而如吴”。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解析人:北京五中 于爱民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草堂 (选自白居易草堂记)【解析】答案: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
68、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草堂评分说明:学生答卷一律用“/”。“/”是为方便阅卷评分设计的标志。“/”处断句每处得1分。“/”和“/”以外处断句,酌情减分,减完5分为止。这道题考查文言断句,这种方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是一种“一巧拨千斤”的考查方式。文言文断句的题目没有要求加标点,而是要求用“/”断句。这样考查既符合文言文“句读”的特点,又降低了难度,是一种合理的命题方式。可能是考虑到选文内容较为陌生,命题把原文分成了两段,进一步降低了难度。但是,本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考生只有读懂大意,才能按照文言文表达的习惯断句。第一段,“
69、甲天下山”处的断句若在“甲天下”后断似乎也可以,而且“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是学生们很熟悉的;但是,如果这样断,下文的“山山”连用就无法说通。实际上,第一个“山”字属于前句,第二个“山”字属于后一句;所以,断在“天下山”后才妥当。“曰香炉”处的断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断在“香炉峰”后较顺口,但是下文的“北寺”就显得很突兀,其实这两句话的结构和内容(交代位置和名称)都较为相似,这样看来断在“香炉”后更为合理。另外,在古诗文中一些专用名词的中心词往往不出现,如“自古图牒,未有雁荡”中的雁荡山,就只用了“雁荡”二字,又如“天姥连天向天横”中的天姥山,就只用了“天姥”二字。“曰遗爱寺”处的断句,如果
70、把上文的两句话当成对偶句处理,断到“遗爱”后,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这样一来,下文就成了“寺介峰寺间”,与上下文不搭调,因此断在“遗爱寺”后才合理。本段中的两个“曰”字也颇具干扰性,文言文中“曰”字后常常有停顿,这时“曰”字往往译为“说”,可是这里的“曰”是“叫”的意思(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的“曰”字用法相同),断在“曰”后把动宾拆开,显然不妥。第二段的陈述对象较为明确“太原人曰乐天”,断句的关键是弄清句意,弄清陈述对象。“见而爱之”处的断句较好确认,由于“而”这个承接虚词,将“见”和“爱”两个动词紧密连接在一起,“之”字是它们共同的宾语。“恋恋不能去”处的断句,由
71、于陈述部分动词较多,谓语动词不易确认,但虚词“因”字提示了前后两部分是顺承关系,“不能去”后的断点就较好判断。完成这道题,考生如果单纯以某些固定程式(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曰”字后多要停顿等)作为标志,而忽略断句的主要依据是理解文意,显然不妥。必须以读懂语句为根本,才可能断对。2006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
72、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 ,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
73、;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 ,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注释:任器:装粟米的容器 敝撤:艰难的样子 乐:喜欢、乐意 康:大路【文本解析一:清华附中 王武镝】文本解析2005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记载了有关晏子进谏的一个故事。“晏子,齐之习辞者也。”对于这个人,同学们并不生疏,但只知道他能言善辩,不辱
74、使命,而对他为救助百姓不惜倾尽家财,为劝谏景公不惜放弃官位的事迹,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文本记载了齐景公在国内连续下了十七天大雨的情况下,只知饮酒作乐,不恤民情,晏子为民请命,得不到准许,不得不辞官而去,用自家的财物救助百姓的故事。应该说文本的难度不大,但有个别词语比较生疏,补充注释于下。补充注释霖雨,连续下雨超过三天就叫霖雨,就是现在所说的“淫雨”。柏遽,历来有不同说法,有一说认为是一个近臣的名字,有一说认为“柏”就是“伯”,官名,君主的近臣。译文从此说。“遽”,立刻。家粟,春秋时,诸侯称国,大夫称家,“家粟”指晏子自己封地的粮食。请身,就是“乞身”,请求辞职的委婉说法。兼于涂,“兼”是“溓”的
75、假借字,读“黏”。兼于涂,是说连续下雨十七日,道路泥泞难行,所以才“令趋驾”。有约,这里的“约”是“屈”, 这里意思是说,我本不足以委屈您侍奉了,但是社稷百姓又该怎么办呢?遂拜于涂,这里的“拜”,解释为授予官职为好,因为前面晏子已经辞官了。命禀,和前面的“命柏”同,就是命令官吏。后者,若不用令之罪,意思是过了三天没有办完,就是没有尽心办事,将要治罪。参考译文 齐景公的时候,雨一连下了十七天不停。景公却日日夜夜喝酒。晏子请求发放粮食给灾民,请求了多次,也没有被允许。景公命令近臣急速巡视全国,招致会唱歌的人。晏子听说后,不高兴,就把他自己食邑出产的粮食分给百姓,并把装运粮食的工具放在路上,徒步去见
76、景公,说:“雨一连下了十七天了,毁坏房屋的一乡有好几十,挨饿的百姓一里(二十五户)有好几家,百姓年老体弱,地冻天寒时连粗布短衣都得不到,饥饿时连酒糟谷糠都得不到,踟蹰徘徊,无家可归,环顾四方,求告无门。您却不担忧这些,还一天到晚喝酒,不停地叫人到全国寻找乐师歌手。马吃官府的粮食,狗饱食牛羊猪肉,三宫的妻妾,都有充足的美食佳肴。狗马妻妾,(享用的东西)不是太多了吗?黎民百姓,(得到的东西)不是太少了吗?因此乡里人穷困而求告无门,就不会喜欢他们的君主;乡里人饥饿而求告无门,也不会喜欢他们的君主。我随同百官办事,使人民饥饿贫困而求告无门,使君主沉迷酒色,失去民心而不知忧虑,我的罪过已经很大了。”于是
77、他拜了两拜,请求辞去官职,就跑出去了。景公追赶他,路途泥泞追赶不上。就命令驾车追到晏子的家里,还是没有追上。晏子的粮食全部分给了百姓,装载粮食的工具还放在道边。景公驾着车,在一个四通八达的大路口追上了晏子。景公下车跟在晏子的身后,说;“我有罪,先生背弃我,不帮助我,我不值得您屈身(帮我治理国政)了,难道您就不顾及国家和百姓了吗?希望先生保全我,请允许我拿出齐国的粮食财物,送给百姓,送多送少,送轻送重,就听您的命令了。”就在路上任命晏子官职。晏子才(和他)回去。(晏子)命令大臣到民间巡视,百姓家中有农田蚕桑却没有饭吃的,使他们有一个月柴米积蓄;连农田蚕桑也没有的,使他们有一年的食物;没有积蓄柴草
78、的百姓,给他们柴草,使他们足以度过连绵的雨天。又命令近臣到民间巡视,百姓中房屋不能抵御风雨的,给他们钱;巡视查找百姓中缺钱少用的,三天内要完成,超过三天按不服从命令治罪。景公走出(日夜饮酒听歌的)馆舍,减少肉食,撤去酒席。三天后,官吏的报告全都上来了:贫困百姓有一万七千家,用去粮食九十七万钟,柴草一万三千车;毁坏房屋的二千七百家,用去三千金。景公从这以后才回到内宫节缩膳食,不调琴弦,不列钟鼓。晏子请求斥退景公身边的亲信和那些用歌舞娱乐君主的人。【文本解析二:刘玉贤】文本解析本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五,晏子春秋是战国时期一部记事的散文著作,包括内篇谏上内篇谏下内篇问上内篇问下内篇杂上内篇杂下外篇
79、重而异者外篇不合经术者,共八篇。相传是春秋末齐国的政治家晏婴所作,但从内容看,大致是后人追记、整理晏婴思想言行的一部书。所记内容也不完全是写实,即使是有史实作根据,作者也多加以夸张和渲染。因此,该书虽然是记晏子言行的,却可以当作历史小说来看。汉书艺文志将此书列于儒家,但因书中有宣扬墨家兼爱、非乐、节用等主张的内容,所以有人认为该书应归入墨家。晏子,名婴,字平仲,是管仲之后齐国的大政治家。他生活朴素,爱国爱民,在国内敢于主持正义,抑强抚弱,又善于辞令,出使能对抗强权,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大。晏子春秋着重宣扬晏子的才能和美德,写得生动有趣,也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对当时荒淫残暴的君主、无恶不作的佞臣等都有
80、所揭露和批判。书中作者善于运用简炼生动的语言写人叙事,展开矛盾和斗争,使这部书故事性较强,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记述在齐国遭受霖雨灾害时,景公却一味追求享乐、不恤国事、不顾百姓死活。晏子敢于主持正义,为了劝谏景公而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表现了晏子爱民爱国的美德。参考译文齐景公在位时,有一年齐国大雨一连下了十七天。面对大雨灾害,齐景公却仍然日夜饮酒作乐。国相晏婴请求景公散发官仓的粮食救济灾民。多次请求,都不被景公准许。景公命令伯官赴各地视察,寻找能歌善舞的美女。晏婴听到后,很不高兴,他就先把自己家的粮食拿出来,分发给饥饿的百姓,把装粟米的容器放在路边,然后步行去拜见景公,劝谏说:“
81、大雨接连下了十七天,每乡倒塌的房屋以数十计,每个村子都有好多户饥饿无靠的灾民,老弱病残的百姓,受冻没有粗布衣服穿,挨饿没有粗劣的食物吃,处境艰难无路可逃,翘首四望求告无门。而你作为国君,却不体恤自己的子民,日夜饮酒作乐,下令寻求能歌善舞的的美女不停止。你的马吃着官府的粮食,你的家畜吃得饱饱的,你的后宫都有精美的食物享受,和你的子民百姓相比,你不觉得你的狗马后宫享受太多,你的子民享受太少了吗?本来百姓在走投无路求告无门时,生活困苦心里还惦着国君的体恤,饥寒交迫,求告无门时,愁苦不堪仍然把希望寄托于国君啊。今晏婴率百官,却使百姓饥寒交迫处境困窘而又求告无门,使国君沉溺于享乐不恤国事不察民情,我晏婴
82、实在是罪大恶极。”说完向景公拜了两拜叩头后,起身迅速离去。景公在晏子后边紧追,加倍赶路却没能追上。景公命快马加鞭追到晏子家,还没有追上。只看到晏子把自家的粮食分发给饥民,装粟的容器摆在路边的情景,景公驱车继续追赶,一直追到郊外大路上才追上晏子。景公走下车子,跟在晏子后边说:“我有罪,先生你可以违背不施援手,我的德行也不值得你用臣礼约束自己,难道先生你就不考虑齐国和百姓吗?希望先生你能继续关心帮助我,我愿拿出国库的粮食财物分发给灾民,分发标准一切听从先生你的安排。”景公就在大路上拜谢晏子。晏子这才返回城里。发布命令视察全国,百姓家尚有织物而没饭吃的,先供给一月的粮食;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供给一年
83、的粮食;没有物资储备的百姓,供给柴禾,使他们能够度过这场大雨灾害。下令伯官视察各地百姓,那些房屋不能抵御大雨的,发给他们救济金。视察落实灾民生活困难无力自救的,限三天时间全部调查清楚,拖延推迟的,按不遵从命令治罪。景公自己也走出宫室,每餐减少肉食,撤掉酒宴。三天以后,各地巡视的官员汇报上总:贫困无靠的灾民有一万七千多家,需救济粮食九十七万钟,需救济薪柴一万三千多车;房屋倒塌的有二千七百多家,需发放救济金三千两。这以后,景公回到宫室裁撤用度,不再陈设歌舞。晏子又清退了那些平日在景公身边专以歌舞声色享受引诱国君的小人。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DA致能歌者 致:使到来B徒行见公
84、曰 徒:步行C兼于涂而不能逮 逮:赶上D委之百姓 委:任命【王武镝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委”,在这里是“交付”“交给”的意思。从前文“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可知,齐景公是要把粮食财物“委”之百姓,讲成“任命”显然不通。这实际是一个省略句,“委之”后面省略了一个介词“于”。实际是请求晏子把这些粮食财物交给百姓。【刘玉贤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对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D中“委之百姓”的“委” 解释为任命是太明显的错误,联系上下文“委”在句中应是舍弃的意思,。此题中A句“致能歌者”的“致”解释为“使到来”也很勉强,恰当的解释应为招引、招来,引申为寻找、寻求
85、。因为“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句中“柏”即伯,古代的官名,“遽”,传驿。柏按景公的旨意主动搜寻歌者的意思非常清楚,没有使动的意味,解释为“使到来”显得牵强。尽管因D项错误太显眼,考生大部分会选D,但如果认真的考生选了A,又该如何裁定呢?所以命题还是要慎之又慎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答案D A三请,不见许 B 令国致乐不已 徒行见公曰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C公驱,及之康内 D 晏子乃返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王武镝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中,因而历来采用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
86、式,但今年例句只有最后一句选自黔之驴,其余均选自阅读材料。D项的两个“乃”均表示时间上前后紧密相接,相当于“才”。其他三项,A项的两个“见”,前者表示被动,是介词,后者表示“拜见”,是动词。B项两个“已”字,前一个是动词,“停”;后一个是副词“太”。C项的两个“之”字,前者是代词,代晏子;后者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需要指出的是,本题所考的四个虚词,除了“之”字以外,其他三个都不在规定的18个虚词范围之内。【刘玉贤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文句,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中,准确把握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既有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
87、义和用法的辨析,也有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D组两句中的“乃”都是副词,作才讲。A组中“三请,不见许”中的“见”是介词,加在动词前,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被;“徒行见公曰”名中的“见”是动词,作往见、拜见讲。B组中“令国致乐不已”中的“已”是动词,作停止讲;“狗马室妾,不已厚乎”名中的“已”是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甚、太。C组中“公驱,及之康内”句中的“之”是代词,作他讲,代晏子;“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句中的“之”是助词,其作用是取消“夫子幸存寡人”这一主谓句的独立性,使之相当一个短语,作“愿”的宾语。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
88、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答案AA(但)无乐有上矣。B(景公)令趋驾追晏子其家。C惟夫子之令(是听)。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王武镝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考查对文言省略句省略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和以往并没有根本区别。不同的是,往年省略句补出的成分不是主语就是宾语,今年补出的内容比较复杂,既有主语,也有谓语,还有补语。但在解题思路上,都同样要建立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之上。A项,“无乐有上矣”前一个分句是“故里穷而无告”,前后是假设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应该补出的是“就”。【刘玉贤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辨析括号中补出的文字的正误,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正确理解。各句括号中补出
89、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联系上下文看,“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里穷而无告”与“无乐有上”顺承关系,在“无乐有上矣”前的括号中加“但”,使“里穷而无告”与“无乐有上”变成转折关系,这样的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符。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答案C 遂分家粟于氓。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晏子请左右以歌舞娱君者退之。A BC D【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为了救民于饥渴,拿出自己封地的粮食,当然是爱民之心。为民请命不得,弃官而去,自是爱民。请求斥退小人,完全是为国家考虑。所以C项是正确的。解答这类题
90、,应该充分利用排除法,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不合要求的去排除。是说乡里百姓,在饥寒无告的情况下对君主的态度。与晏子无关,据此可排除AB;是景公的行为,也与晏子无关,这样就只有C项是正确答案了。【刘玉贤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C。(1)遂分家粟于氓 晏子在齐国霖雨十有七日,自己三请景公发粟于民,不见许的情况下,遂分家粟于氓,充分表现了晏子爱民爱国的美德。(2)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陈述的对象是百姓不是晏子。(3)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这是晏子徒行见景公,对其在霖雨灾害面前,仍一味追求享乐、不恤国事、不顾百姓死活的行为劝谏后的行为,突出表现了晏子爱国爱民的美德。
91、(4)公出舍,损肉撤酒 陈述的对象是景公不是晏子。(6)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写晏子在景公认识并改正错误后,及时清退景公身边那些专以歌舞享乐娱君的小人,表现晏子爱国爱民的美德。综上可知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C。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B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B景公是一个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王武镝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B项错在说景公“从谏如流”,从原文看,“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恐怕谈不上“从谏如流”。【刘玉贤解析
92、】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从全文看在齐国霖雨十有七日的的严重灾害面前,“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一味追求享乐、不恤国事、不顾百姓死活的昏君。在晏子徒行见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对景公劝谏后,“景公出舍,损肉撤酒。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应该说景公对其错误是有所认识和改正的。晏子趁机及时“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就是担心景公一有机会又会旧病复发。所以从全文看根本得不出“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的结论,属以偏概全,故意拔高。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赵围于
93、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赵 之 于齐 楚 扞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答案(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 / 扞蔽也 / 犹齿之有唇也 / 唇亡则齿寒 / 今日亡赵 / 明日患及齐楚矣 / 且救赵 / 高义也 / 却秦师 /显名也 / 不务为此而爱粟 / 为国计者 /过矣。评分标准/为必断处,对7处得5分,对6处得
94、4分,对5处得3分,对4处得2分,对3处得1分,对1-2处不得分。/为可断可不断,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救赵”后断句,“却秦师”后也必须断句,反之亦然,否则减1分。错误的断句,错一处减1分,减完为5分为止。【参考译文一】(赵国被秦国围困)齐国、楚国去解救赵国。赵国人粮食匮乏,向齐国请求救助,齐王不答应。周子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是强有力的屏障。犹如牙齿有嘴唇,如果嘴唇没有了,那么牙齿会感到凉的。如果现在赵国灭亡了,马上祸患就会危及到齐国和楚国。况且,救赵国,会显示我们高尚的节义;击退秦国的军队,可以张显我们的名声。不做这些而吝惜粮食,这不是为国家的长远考虑啊。”【参考译文二断句部
95、分】对齐国和楚国来说,赵国是抵御秦国入侵的屏障,就像是嘴唇对牙齿那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今天秦国灭亡赵国,将来祸患势必降临到齐国和楚国了。况且,救助赵国是一件高尚的义举;打败秦国的军队,又能显扬赵国的威名。现在您不致力于这样的事件,而吝惜自己的粮食,这样来制定国家策略,就是错误的。【试题简析】断句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文言语感和对文意的大致的了解。这次的断句题,考察的内容涉及了考生非常熟悉的成语“唇亡齿寒”,文段浅显,(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背景的交代浅显易懂。再结合“唇亡齿寒”的理解。同时结合了同学平时课内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的积累,其中,一些关键
96、的词语的义项,如 “夫”“亡”“患”“却”“务”“爱”“计”“过”在课文中都有出现,在此基础上,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不是难事,符合“诵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考察的文言知识点主要是判断句式和句式在结构上的对应关系,其中判断句如: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等。均有明显的判断词存在,降低了学生理解与断句上的难度。而句式的对应关系如:“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今日”“明日”对应明确。“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救赵”“却秦师”;“高义”“显名”在句式对应明显。关注这些,准确的断句就不是什么难事了,从考生的答题来看,绝大部分考生可以准确的断出主体部分,而对于细节的对应部分
97、尚有部分同学不能准确把握。如“/”处的把握不准确,或偶有缺漏,而答案中的“救赵后断句,却秦师后也必须断句,反之亦然,否则减1分。”一条是非常重要的,他考察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和对文意的准确把握的能力。今年和去年的断句考试都存在着同样令人遗憾的地方,就是有个别同学不注意审题,没有关注题干中的“用斜线(/)”而使用了标点来断句。虽然同样可以准确断出文段的句读,但从准确审题,按题目要求答题角度还是存在着缺憾的, 是要扣分的。2007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
98、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夫刻肌肤,鑱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古者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
99、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取材于淮南子泰族训)注释:镵(chn):刺、刻。 熙:光明、兴盛。 临:统管、治理。解析一:清华附中 王武镝【简评】本段文字节选自淮南子泰族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
100、,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泰族训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而落实于治国之道,节选部分“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强调了礼义教化的作用,阐明了德与法的关系。今年是北京市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六个年头了。北京卷的文言文阅读,改变了全国卷以史传文为主的局面,六年中,有四年是从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中选材。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文本更偏重于议论,因此难度相对要大一些。选段总计502字,文字量适
101、中。为命题的需要,中间删去了226字,使语言更加简洁,论述更为集中,很好的反映了原作的观点,而难度则明显降低了。【补充注释】文章:文采。仪表:表率。还踵:转身,比喻退缩。这句的意思是至死也不后退。经诽誉:经,划分;诽誉,就是毁誉。百工:就是百官;维,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无义;时,善。庶绩:庶,众;绩,功绩。这两句的意思是,百官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各部门的业绩都光明显赫。与同:亲附赞同。党与:朋友。【译文】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就不能建立。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廉耻之心)变得端正。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没有法律,就不能够进行治理,
102、不懂得礼义,就不能够推行法律。法律能杀死不讲孝道之人,但是不能使人们达到孔子、曾子的高尚品行;法律能够制裁盗窃之人,而不能使人像伯夷那样廉洁。孔子弟子(中贤人)七十,培养的学生三千人,都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友爱兄弟,言辞具有文彩,行为可以作人们的表率,这是教育造成的结果;墨家弟子服役的有一百八十人,都可以使他们扑向烈火,脚踏利刃,至死不退缩,这是教化而养成的。刻划肌肤,刺烂皮肉,受伤流血,可以说是很大的灾难了;但是越国人却这样做来求得荣耀。圣明的君主处在高位,阐明好恶来给百姓看,区分毁誉来引导他们,亲近贤才而任用他们,鄙视奸佞而斥退他们,没有受伤流血的痛苦,却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
103、哪个能够不跟从呢?古时候法规设立了,却没有人触犯,刑律设置了却没有用处,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百官都能干好自己的事情,各方面的功绩光明显赫,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的结果。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而归向仁义。这样在教化百姓的时候,就像疾风摇动草木,没有不顺服的。现在让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没才能的管理有才能的,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这是因为)小的不能制服大的,弱的不能命令强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任用贤才来建立功业;没有才能的国君,任用亲
104、附赞同自己的人。周文王任用太公望、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任用贤才而建立的功业。夫差重用太宰嚭而失败,秦国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举用亲附赞同自己的人(而造成的后果)。因此观察他们任用人才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考察他们的结交的朋友,就可以评定他们的贤明与否了。解析二:矿院附中 刘玉贤【简评】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西汉彻底结束了春秋战国及楚汉战争造成的天下分裂状态,完成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随之而来的是科学技术的空前繁荣,因此研究探索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成了最为迫切的问题。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之下,具有“博大精深”之称的淮南子才
105、得以应运而生。该书对秦朝的暴政与汉初治政的得失进行了深层剖析,提出了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主旨,及法家的进步历史观、儒家的仁政学说及阴阳家的阴阳变化理论为一炉,兼收并蓄,扬长弃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治国理论,这种理论基本上符合汉初实际。因此可以说淮南子一书是刘安对汉初治政七十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是他为西汉王朝治国安邦提出的理论纲领。淮南子一名淮南鸿烈,许慎注:“鸿,大也;烈,明也。”是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集体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全书集哲学、政治学、史学、伦理学、经济学、教育、军事、音律及自然科学于一体,体系庞大、思想深邃、文笔瑰丽,构架严密。计二十一卷,其中原道、道应专论道的
106、精义和真髓;俶真、精神提出了宇宙生成论;天文、地形是古代天文和地理学的珍贵史料;览冥谈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本经论述为圣之道;主术讲述君王统治之术;兵略论军事辩证法;说山、说林充溢着人生的哲理名言;汜论、人间探讨人生命运和祸福;齐俗讲述道德仁义;修务劝人励志学习;缪称、诠言统论道家名理之言;时则是天子按照季节施行政事的纲要;文段节选的泰族篇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节选文段的主旨是强调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要略篇为全书之序言。这部著作不愧是一部“牢笼天地,博极古今”(唐刘知己史通自叙)的划时代的文化巨著。刘安(前179前122)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
107、之孙,初封阜陵侯,文帝时袭父封淮南王,后因谋反,事泄,自杀。为人好读书鼓琴,善辩博学,尤工文辞,才思敏捷,武帝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早饭时即成。史记淮南王传说:“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可见他与一般的王侯贵胄的情趣截然不同。【译文】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是不能够建立起来的;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进入正道。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没有法律,是不能够治理国家的,不懂得礼义,是不能够推行法律的。法律能够杀死不讲孝道的人,而不能使人象伯夷那样廉洁。孔子弟子中品德高尚的人有七十多人,受他教诲的学生有三千多人,都能做到在家孝
108、敬父母,在外敬爱兄长,言辞具有文采,行为可以作表率,这是教育所达到的结果;信奉墨子学说的有一百八十多人,都可以使他们扑向烈火 ,脚踏利刃,至死不回头,这是教化而养成的。刻画肌肤,刺烂皮肉,蒙受创伤,不惜流血,可以说是大的灾难了;但是越国人却把断发文身作为尊荣的标志。圣明的君主处在高位,明确好恶来指示给百姓,衡量诽誉来加以引导,亲近贤才而任用他们,鄙视奸佞而斥退他们,没有蒙受创伤、流血的痛苦,而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谁能够不服从他们呢?古时候法规设立而百姓不会触犯,放置刑律而不去使用,不是可以动用刑罚而不去使用。百官们都能干好自己份内之事,许多功业便可以建成了。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所达
109、到的效果。英俊豪杰,各自凭着他们大小才能而处于自己的位置,得到发挥才能的适宜的处所。这样可以从根本流向末节,用重的来制服轻的;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四海之内,上下一心而归往一处;背离贪婪之心,而归向大道,这对于感化百姓,就象疾风摇动草木,没有不倒下的。现在使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不肖的面对着贤德的,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小的不能制服大的,懦弱的不能命令强大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举用贤才而建立功业;昏庸的国君,举用与自己好恶相同的人。而周文王举用太公望、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举用贤才而建立功劳。夫差重用太宰嚭而失败,秦国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
110、是选用和自己好恶相同的人。因此观察他们选用人才的情况,而治乱便可以看出来了;考察他们的同伙,而贤德的、卑劣的就能够论说清楚了。解析三:北京大学 王丰先【淮南子简介】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鸿,广大也,烈,光明也,意即包含了光明宏大之理。杂家著作。西汉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原书有内篇二十一篇,外篇三十三篇,今仅存内篇。刘安(前179-前122),是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孙,袭父爵为淮南王。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曾奉汉武帝命作离骚传。有集,已佚。淮南子,是作者和其门客杂采先秦及汉代诸子之说成书,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
111、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故汉书艺文志将它列于杂家。刘熙载说:“淮南子连类喻义,本诸易与庄子,而奇伟宏富,又能自用其才,虽使与先秦诸子同时,亦足成一家之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最早的注释本是东汉末高诱注,原书各篇均为两字,而高诱注时加一训字,后世相沿成替。现在较好的注释本为刘文典的淮南鸿烈集解,何宁淮南子集释,上二书均有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本,另有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版。【原文】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
112、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夫刻肌肤,镵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古者设法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故举天下之高,以为三公;一国之高,以为九卿;一县之高,以为二十七大夫;一乡之高,以为八十一元士。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
113、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明于天道,察于地理,通于人情。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知足以知变者,人之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隐义,仁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者,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知足以决嫌疑,廉足以分财,信可使守约,作事可法,出言可道者,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比,见难不苟免,见利不苟得者,人之杰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
114、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括号内为试题删节语句)【译文】百姓没有廉耻之心,就不可以管理;如果不讲求礼义,百姓的廉耻之心就不能确立。百姓不懂礼义,就不可以矫正他们的行为;(执政者)如果不推举善行废除恶习,百姓不会归向礼义。没有法律就不能够治理百姓,百姓不懂礼义也不能够执行法律。法律能够处死那些不孝的人,但不能够让人做出孔子、曾子的孝行;法律也能够处罚盗窃的人,但不能使人表现出伯夷的廉节。孔子弟子七十人,门下三千人,都能够在家为孝,在外讲悌,吐辞就成文章,举动足为表
115、率,这是由于教育养成的。信奉墨子的弟子一百八十人,都可以让他们扑向烈火,脚踏白刃,即使死也不退缩,这是由于教化导致的。在肌肤上雕刻图案,刺破皮肤,受伤流血,这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越国的人做这种事来求取荣名。圣王在位,讲明好恶来让百姓知道,衡量诽谤和名誉来加以引导,亲近贤才并提拔重用,鄙视不肖之徒并斥退他们。不必有受伤流血的痛苦,而又有尊贵显赫的名声,百姓又有谁不跟随呢?古时候虽然设立法规但百姓不触犯,放置刑律而不运用,并非可以用刑而不用刑。百官们及时作自己的工作,所有功业都可以成就。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的效果。(因此,提拔天下的高才,任用他们为三公;举荐一国的高才,任用他们为九卿;举用一县的高
116、才,用二十七大夫;举用一乡的高才,以他们为八十一元士。所以,智慧超过万人,称作英,才智超过千人,称作俊,智术超过百人,称作豪,才能超过十人,称作杰。明白天道,深察地理,通达人情,胸怀广大能容纳众人,恩德能够使远方的人归服,信誉能使不同的人到一起,智慧能够预知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人中之英才。道德能教化百姓,品行能够使大义彰明,仁爱能够得到众人拥戴,聪明能够明鉴下属,这是人中之俊。举动能为众人仪表,智慧能够判断疑难,廉洁能够分财于人,信用可以持守约定,作事值得效法,说话值得信从,这是人中之豪。坚守职责而不废弃,面临大义而不求利,碰到困难而不苟且求免,见到利益而不随便获得,这是人中之杰。)英、俊、豪、
117、杰,都能各自凭自己的大小才能而处于自己的地位,得到他们应得的,百姓就懂得由根本达于枝叶,以重来支配轻,君主倡导在上而百姓应和于下,在上位的人少有举动,在下位的人就起而相随在后,四海之内,同归于一心。背弃贪婪粗鄙而趋向于义理,这对于感化百姓,犹如风摇动草木,没有不顺风倒下的。现在让愚蠢的人教导有知识的人,让不肖之徒管理贤能的人,即使严刑峻法,百姓也不会跟从。小的不能控制大的,弱的不能命令强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任用贤能而建立功勋,不肖的国君举用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周文王提拔姜太公望和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举用贤能而建立功勋;夫差任用太宰嚭而亡国,秦朝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
118、这是举用与自己相同的人。因此,观看他举用的人,治乱就可以清楚;查看他的同党和一起的人,贤能和不肖就可以辨别。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法弗能正也 正:正确B.死不还踵 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C.上唱而民和 唱:倡导D.察其党与 察:仔细看【王武镝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不正确的是A项。试题所选的四个词语,都是在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仍然是在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踵,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一句;唱,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一文中,“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也曾学过;察,石钟山记“徐而察之”用法就和此处相同。A项的“正”应
119、该是一个使动用法,使正。因为其他三项词义都比较常见,难度并不大。【刘玉贤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对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法弗能正也”中的“正”在句属使动,“正”后省掉了宾语“之”,代上文不知礼义之民,即法令也不能使不知礼义之民进入正道。把“正”解释为正确是错误的。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被创流血,至难也 B. 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碧水东流至此回 若风之摇草木C. 百工维时,庶绩咸熙 D. 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王武镝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的理解。所考查的并没有局限于通常所说的18
120、个常见虚词,但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作为对照的句子,有两个出自文本,另外两个出自学过的古诗文。正确答案是C项,句中两个加点的“咸”都是副词,全、都。其他三项,A项两个“至”字,前者是程度副词,极,最;后者是动词,到。B项两个“之”字,前者是代词,代前面的“刻肌肤,镵皮革”,后者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的两个“以”字,前者是连词,相当于“而”,可译为“来”;后者是介词,凭借。【刘玉贤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文句,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文段中,准确把握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设题时既有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
121、的辨析,如B、D两组;也有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如A、C两组。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C组中“庶绩咸熙”与“少长咸集”两句中的“咸”都是副词,作都讲。A组中“至难也”中的“至”是副词,极、最的意思;“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至”是动词,作到讲。B组中“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中的“之”是代词,代越人刻肌肤,鑱皮革,被创流血;“若风之摇草木”中的“之”是助词,无意义,其语法功能是取消“风摇草木”句的独立性,使之作“若”的宾语。D组中“明好恶以示之”中的“以”是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表示修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中的“以”是介词,作按照、依照讲。8
122、.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非崇善废丑,(则)不向礼义B.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故)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C.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此)教之所成也D.非可刑而不刑(之)也【王武镝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考查对文言省略句省略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和以往并没有根本区别。不同的是,往年省略句补出的成分不是主语就是宾语,今年补出的内容两个是连词,另两个是代词,分别是主语和宾语。解答这类试题,同样需要对文意的理解。A项是一个承接关系复句,应该补出“则”,相当于“那么”“就”;C项“教之所成”承前省略了“此”,用以指代“言为文章,行为仪表”;D项意为“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
123、用刑去惩戒他们”,省略的应该是代词“之”。这三项补出的内容都是正确的。B项两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不应该用“故”,而应该用“而”。所以不符合文意的应该是B项。【刘玉贤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辨析括号中补出的文字的正误,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正确理解。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B。文中“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是说“如果没有法律,那是不能够治理国家的,不懂得礼义,是不能够推行法律的”这两句是承接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所以括号中补“故”不符合原文意思。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法能行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无法不可以为治
124、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A. B.C. D.【王武镝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正确答案是C。因为题干问的是“全部”,解答这道题,可以用排除法,句表达的意思是法律的作用毕竟有限,句是说世风流俗对人的影响,这两项,都不是“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把包含的项排除就可以了。其他四项,句是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礼义教化的作用。句用了一个递进复句,从反面强调礼义教化的重要性,句“百工维时,庶绩咸熙”是重视礼义的结果,句说孔门弟子“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是
125、礼义教化的结果。【刘玉贤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C。三项都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陈述法的作用而非礼义教化思想,陈述越人的习俗与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没有多少关系,不是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而是描写重礼义教化思想所能产生的结果。故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C。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B.小大之材各得其宜,才能一心同归,政通人和。C.昏庸的君主只会任用那些对自己唯命是从的人。D.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王武镝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
126、意的是D项。本段文字的主旨在于强调礼义教化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修治礼义,任用贤能,这样就可以做到“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因此,ABC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D项的表述与文章的主旨相抵触,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刘玉贤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所选文段的主旨是强调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作者根本不赞成用严刑峻法治国。第卷(共120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1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5分)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数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127、非 良 材 朕 问 其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矢 不 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解析一:50中学 魏艳辉断句考查的是学生的文言语感和对文意的大致了解。这次所选“太宗辨弓”文段讲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颇有自知之明,从自己对于弓箭的认识误区体悟到了自己对于治理天下缺乏经验与才识,文意浅显易懂,考生结合平时课内的文言知识积累,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古文化常识方面不会出现太多的阅读障碍。其中,一些关键的词语的义项,如“少”“好”“加”“示”分别在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128、)、庄暴见孟子(王语暴以好乐)、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壁有瑕,请指示王)中出现过,而“邪”字也可以结合上句中的 “直”加以对应理解。加之这个文言语段划线部分是转述一段对话,三次“曰”的出现、两问两答的过程都可成为断句的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断句上的难度。但从考生答题的整体情况看,只有一部分考生能准确把握住断句的主体部分,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近”和“示弓”后断句,除了对“加”和“近以示工”句的陈述对象不能准确把握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考生只机械关注断句的语言标志,缺少对文段的整体内容的感知,在没有阅读完全文、弄通文意之时就想当然地断下去而导致了错断增多。今年的断
129、句考试中发现个别同学仍旧抱着“能多断不少断”的想法,而评分标准中则要求在必断处得分的基础上,对错误的断句,要错一处减一分,减完为止,这需要引起注意。今年在阅卷中还发现有个别同学用铅笔断句,虽然也能准确断出文段的句读,但同样不符合考试要求,是要扣分的。解析二:北京大学 王丰先【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全书294卷,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约300多万字。其主编和主要执笔人是司马光(10191086),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号迁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宝元进士,官至宰相。卒赠太师、温国公,谥
130、文正。著作除通鉴外,尚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涑水纪闻。司马光幼好左传,喜欢编辑旧事以成书。宋英宗治平元年(1066年)呈历年图五卷,治平三年(1066年)又呈通志八卷。英宗阅后,下令在崇文院内设置书局,供给笔墨、缯帛、餐点、果物等,命司马光继续编书,并准阅皇家秘府藏书。通鉴编纂就始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而最后成于宋仁宗元丰七年(1084),前后历时十九年。通鉴一书由司马光与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先编长编,再作考异,最后由司马光综合成书,司马康订正文字。其修史方法之谨严科学、精神之一丝不苟,被后人称颂不已。其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
131、959年),前共1362年。刘攽负责两汉史,刘恕负责魏晋南北朝,范祖禹负责唐五代史,均为一时之选。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旨在为古代统治者提供治理国家的借鉴,故名“资治”。全书体例严谨,脉络分明,熔裁贯通,历来有体大思精之誉。是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上的划时代巨著。历来研究、校勘、辨正、注释、解说者颇众,巍然而成“通鉴学”。其中宋元之际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在史林享有盛誉,而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也久负盛名。目前资治通鉴最流行者为中华书局点校本。国家图书馆现藏有司马光通鉴手稿残卷,依稀可见一代史家之风范。【原文】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物,何能遍知乎!”(通鉴唐纪八)【译文】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十多张,自以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近日把它们给弓匠看,他们说:都不是好材料。我问其中的缘故,工匠说:如果木头的纹理不直,脉理就不正。弓虽有力而发出的箭不直。我才明白从前辨别弓箭好坏不够精通。我凭借弓箭平定四方,对其认识仍不透彻,何况天下事物,怎能一一知晓呢!”共31页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