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特色是()A.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高涨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C.社会主义开始形成世界体系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解析所给四项都是特色,但当时最突出的世界形势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故选D项。答案D2.1947年3月,毛泽东向有关外事人员谈起外交问题时说:“中国人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材料设想的新中国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不结
2、盟解析注意“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承认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等信息并结合新中国外交的三个基本方针,可知是指“另起炉灶”。故选B项。答案B3.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197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届七次会议一致通过该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这反映出中国政府()A.积极推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解析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是我国贯彻“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体现,1979年决定不再延长该条约,反映了我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选C项。答案C4.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B.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C.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D.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解析材料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的信息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界限,开始同其他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建交,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5.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回忆道,印度尼西亚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与其他亚非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倡导了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万隆精神。万隆精神的核心是()A.求同存异、互助合作B.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解析根
4、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精神的核心是求同存异、互助合作。故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6.宣传画和纪念币都是重要的历史见证。识读图片,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宣传画和纪念币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歌颂中苏友谊。推测它们出现的大致时代,并说明当时铸就中苏友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中苏间的友好对中国有何重大的意义?参考答案(1)20世纪50年代。因素: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给新中国以大力的援助和支持;中国政府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中苏间的友好,有利于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道:“关于帝国
5、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该论述基调一致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解析“一边倒”指的是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排除A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符合毛泽东这段话的含义,故选B项;“另起炉灶”指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排除C项;D项是总的政策,不够具体,排除D项。答案B2.1949年,我国华北地区发生旱灾,粮食、棉花供应困难,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
6、希望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物资能运到中国。此外,他认为提供大批借款和进行贸易,对中国工业化也会有帮助。中国外交人员告诉他,美国在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没有正式表示,实现这些并非易事。此事件表明当时()A.美国改变了其扶蒋反共的政策B.美国企图以经济封锁威胁新中国C.新中国对美交往的原则基本形成D.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即要求美国在断绝与国民政府外交关系的基础上,同新中国政府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1949年,中国共产党方面拒绝美国的援助,就是这种外交政策的最初体现。答案C3.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
7、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B.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学他们”的含义就是不奉行屈辱的外交方针,而是要旗帜鲜明地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所以只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D4.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
8、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D.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解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意味着美国企图孤立中国的政策没有奏效,而中国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意味着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故选D项。答案D5.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B.根源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C.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根本对立
9、D.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故D项正确;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确立是在195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根源是中国的国家利益,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不对立,都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C项错误。答案D6.1953年3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1955年3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这反映了()A.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B.中日两国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C.中苏同盟
10、关系的破裂D.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解析从材料“1953年3月”“1955年3月”“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可知反映了新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灵活实践,故D项正确;A项是在1972年,排除;当时中苏关系比较正常,故B、C两项错误。答案D7.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巴黎和会D.第26届联大解析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赴日内瓦参加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
11、外长会议。根据题干中“朝鲜战争停止了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可判断此次会议是日内瓦会议。答案B8.史学界认为,“日内瓦会议开创了我国外交活动的新天地”。“新天地”主要是指()A.以发展中国家的姿态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B.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D.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解析1954年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并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故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就属于发展中国家,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在1953年提出的,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B9.19
12、54年7月21日,会议达成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使持续8年之久的印度支那战争停止下来,使当时紧张的国际局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这一会议()A.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B.中国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C.亚非国家实行团结反帝反殖反霸D.形成了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解析根据“1954年7月21日,会议达成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是日内瓦会议,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当时紧张的国际局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B项正确;A、C两项反映的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排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年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B10.一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13、特约研究员说:“万隆会议对彻底摧毁殖民主义和促使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一块不朽的丰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万隆会议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和国际关系格局B.万隆会议彻底摧毁了15世纪以来的殖民主义世界体系C.万隆会议是世界上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D.万隆会议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解析由于万隆会议形成了“万隆精神”,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雅尔塔体系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故A项正确。B项错在“彻底摧毁”的表述上;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但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答案A11.“求同存异”的方针体现了我国
14、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B.不以国家的利益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C.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D.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利益解析“求同存异”指的是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区分好恶,A项正确。任何国家外交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排除B项。C项中“放弃冲突”、D项中“妥协”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
15、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整理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在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与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时期:尊敬时期(18世纪),轻视时期(18401905年),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年)
16、,赞赏时期(19371944年),清醒时期(19441949年),敌对时期(1949)。摘编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和第两个阶段“中国形象”形成的政治背景。(4)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以德治国”。(2)抽鸦片的国家。原因:希望扩大对中国鸦片贸易;西方人对中国的古板认识;西方的舆论宣传;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后很多中国人吸食鸦片;中西力量对比发生变化。(3)第阶段: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第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
17、针;美国实行冷战政策;朝鲜战争。(4)增强国力;加强交流;理性对待。13.睦邻友好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二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中国各民
18、主党派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联合宣言材料三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必须一边倒”的原因。(2)结合近代有关史实,说明朝鲜存亡与中国安危的关联性。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的原因。(3)指出材料三所体现的外交思想,说明其对中国外交的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外交政策的变化趋势。参考答案(1)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亦可)。(2)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出兵朝鲜,继而侵略中国。原因:吸取历史教训,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中朝两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3)“求同存异”。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开创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4)逐渐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调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