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苏武传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穹庐(gng)廪食(ln)扶辇(nin)诡言(gu)B.窥视(ku)单于(chn)弓弩(n)煴火(yn)C.贿赂(lu)蛮夷(y)自刎(wn)溺死(n)D.斧钺(yu)喟然(wi)赦罪(sh)阏氏(yn zh)思路解析:A项,“穹”应读“qing”。C项,“赂”应读“l”。D项,“喟”应读“ku”。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币:财物。B.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伏:隐藏。C.惠等哭,舆归营舆:车子。D.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徙:转移。思路解析:C项,“舆”的意思是“抬,扛”。答案:
2、C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B.单于子弟发兵与战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单于视左右而惊D.乃幽武置大窖中见犯乃死,重负国思路解析:A项,“所”,与“望”构成名词短语,是“所”字结构;名词,处所。B项,“与”,介词,跟,同;连词,和。C项,“而”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D项,“乃”,副词,于是;副词,才。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48题。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3、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
4、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与副张胜相知素:一向。B.幸蒙其赏赐幸:希望。C.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治:审理。D.见犯乃死,重负国重:又,再。思路解析:D项,“重”应读“zhng”,意思是“更加”。答案:D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素与副张胜相知B.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凿地为坎,置煴火C.与昆邪王俱降汉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D.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壮其节思路解析:A项,“相”,都是副词,相互。B项,“为”,介词,替;动词,成为。C项,“与”,介词,和;
5、动词,给。D项,“其”,代词,他们;代词,指苏武。答案:A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能成为“汉使与刺杀事件有关”的依据的一项是()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A.B.C.D.思路解析:注意张胜与虞常的关系,张胜参与了刺杀事件的预谋工作。答案:D7.下列对节选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当汉朝准备派遣苏武等人出使匈奴的时候,匈奴内部的缑王、原汉朝的降将长水校尉虞常,以及卫律带来的被迫投降匈奴的人,在匈奴谋反。B.因为虞常与张胜原来是老朋友,虞常就把这次密谋劫持单
6、于母亲阏氏回归汉朝的事件告诉了张胜,并得到了张胜财物上的资助。C.正当虞常等70余人准备行动时,有人告密,于是单于的子弟调集部队围剿了谋反的虞常等人,缑王等人战死,虞常被活捉。D.单于让卫律审理这起谋反案,并让卫律把汉使苏武等人招来接受审判。苏武认为这样会给国家带来耻辱,于是举起佩刀刺向自己。思路解析:B项,理解错误,虞常告诉张胜的是刺杀卫律而不是劫持阏氏。答案:B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思路解析:在这两句话中,翻译的重点分别是文言实词的意思和虚词的用法。如“为”,介词,替;“弩”,弓箭手;“屈”“辱
7、”都是使动用法;“虽”,即使;“以”,连词,没有实在意义。参考答案:(1)听说汉天子十分痛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朝暗中用弩弓射死他。(2)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到汉朝去!(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答苏武书李陵子卿足下:陵自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
8、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
9、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有删节)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功大罪小
10、,不蒙明察蒙:蒙蔽。B.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当:抵御。C.而皆扶病,不任干戈任:使用。D.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图:料想。思路解析:A项,“蒙”,蒙受。答案:A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B.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C.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D.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思路解析:首先根据句式特点断开,“当此时也”容易断开,“天
11、地为陵”“战士为陵”是对称结构,可断开;“兵尽矢穷”是内部对称的短句,不应断开;然后根据句意断开其他部分。答案:A1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苏武归国享受殊荣,而自己留在匈奴蒙受耻辱,李陵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出生于中原礼仪之邦,此后只能终老于蛮夷之地,实是令人伤怀。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朝廷不能明察其苦衷,所以他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在异族左右劝勉言欢之后,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C.李陵在五将失道独遇匈奴之时,以五千军对敌十万竟能追亡逐北斩其将帅,三军将士视死如归,后又以一当千,最终失败,也可谓迫不得已。D.李陵用范蠡不为会稽之耻殉国、曹沫不因三败之辱
12、自杀而最终能报仇雪耻来说明自己也曾欲仿效前贤,奈何自己志向未及实现,而怨谤已起,亲人被戮。思路解析:由“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可知“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错误;“顾国家于我已矣”是说国家对他恩断义绝,非“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答案:B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2)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3)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思路解析:翻译的重点有:“适”,正好;“攘”,举起,“攘臂”,愤怒的样子;“简”,通“拣”,挑选;“捐”,抛弃。“宁乎?”翻译为“哪里会有呢?”参考答案:
13、(1)(我)自杀毫无益处,只会增加羞辱,所以常常愤慨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2)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3)又哪里会认为背离君亲、抛弃妻子和孩子却反以为对自己有利呢?参考译文子卿足下:我从投降以来,直到今日身处艰难困境,一人独坐,愁闷苦恼。同您分别以后,更加无聊,上念老母,在垂暮之年还被杀戮;妻子、儿女们是无罪的,也一起惨遭杀害。我自己辜负了国家之恩,被世人所悲怜。您回国后享受荣誉,我留此地蒙受羞辱,这是命中注定,有什么办法?我出身于讲究礼义的国家,却进入对礼义茫然无知的社会;背弃了国君和双亲的恩德,终身居住在蛮夷的区域。真是伤心极了!让先父的后代,变成了戎狄
14、的族人,自己怎能不感到悲痛!我在与匈奴作战中功大罪小,却没有受到公正的评价,汉朝辜负了我微小的诚意。每当想到这里,恍惚之中仿佛失去了对生存的留恋。我不难刺心来表明心迹,自刎来显示志向,但国家对我已经恩断义绝,自杀毫无益处,只会增加羞辱,所以常常愤慨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唉,子卿!从前先帝授予我步兵五千,出征远方。五员将领迷失道路,我单独与匈奴军遭遇作战,携带着供征战万里的粮草,率领着徒步行军的部队;出了国境,进入强胡的疆土;以五千士兵,对付十万敌军;指挥疲惫不堪的队伍,抵挡养精蓄锐的马队。但是仍然斩敌将,拔敌旗,追逐败逃之敌,在肃清残敌时,斩杀其骁勇将领,使我全军将士,都能视死如归。
15、我没有什么能耐,很少担当重任,内心以为,此时的战功,是其他情况下所难以相比的了。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单于亲临阵前,指挥对我军的合围。我军与敌军的形势已不相当,步兵与马队的力量对比悬殊。疲兵再战,一人要敌千人,但仍然带伤忍痛,奋勇争先。阵亡与受伤的士兵遍地都是,身边剩下不满百人,而且都伤痕累累,无法持稳兵器。但是,我只要振臂一呼,重伤和轻伤的士兵都一跃而起,拿起兵器杀向敌人,迫使敌骑逃奔。兵器耗尽,箭也射完,手无寸铁,还是不穿盔甲,高呼杀敌,争着冲上前去。在这时刻,天地好像为我震怒,战士悲愤地为我饮泣。单于认为不可能再俘获我,便打算引军班师,不料叛逃的奸臣出卖军情,于是
16、使得单于重新对我作战,而我终于未能免于失败。以前高皇帝率领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平城。那时,军中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而还是七天断粮,只不过勉强脱身而已。何况像我这样的人,怎能轻易有所作为呢?而当权者却议论纷纷,一味怨责我未能以死殉国。不过我未以死殉国,确是罪过;但您看我难道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吗?又哪里会认为背离君亲、抛弃妻子和孩子却反以为对自己有利呢?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想有所作为。本来是想如前一封信上所说的那样,要向皇上报恩啊。实在因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灭不如报答恩德。前代范蠡不因会稽山投降之耻而殉国,曹沫不因三战三败之辱而自杀,终于,范蠡为越王勾践报了仇,曹沫为鲁国雪了耻。我一
17、点赤诚心意,就是暗自景仰他们的作为。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人已做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三、表达交流13.“点评”是对作品的内容、形式、表现手法等做出的简要评价。下面是苏武牧羊歌曲的歌词,请对其加以点评。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作品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析评价能力,要能指出作品
18、的优劣,表达要准确。这是一首歌词,可以就其内容、语言、音韵、主题等方面点评。答案:示例歌词采用短句的表达形式,注意音韵的和谐,概括了苏武羁留匈奴19年所遭遇的悲惨、辛酸的生活,体现了苏武崇高的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14.下面是李华给即将过五十岁生日的朋友发的QQ信息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后天是您五十岁生日,我因俗务缠身,百忙之中无法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聊表盛情。恭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另外,我家新房装修完毕,欢迎您来府上做客。思路解析:材料中语言表达不得体处主要是谦敬辞使用不当,解答时逐词分析,仔细考虑不得体的常见设误点:不合语境、对象使用错误、谦敬误用等。材料中,“百忙”“光临”“惠赠”“盛情”“府上”都是敬辞,用于对方,不能用于自己。参考答案:“百忙”改为“忙碌”;“光临”改为“前往/到场”;“惠赠”改为“奉上”;“盛情”改为“寸心”;“府上”改为“家里/寒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