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检测(十八)z*zs*论述类文章阅读(二)(时间:45分钟满分:30分,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谈吟诵陈向春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吗?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吗?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
2、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这当中,“诵”为基础,“吟”
3、是结果,“唱”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达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古人把作诗称之为“吟咏情性”,诗在性情里,把诗从情性
4、里吟咏出来,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来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吟咏”的作用,不单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性情”。(选自2012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注】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1关于“吟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B吟诵,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C大陆“吟诵”的叫法,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D台湾地区“吟唱”的“唱”,是从吟读中随意生发出的不受
5、固定乐谱约束的自由唱。解析:原文讲的是“自然生发”而非“随意生发”。答案:D2对于吟诵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中|教|网z|z|s|tepA语音变迁中有不变的因素,我国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B儿童吟诵精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播种“经典”以“求其日后自己发芽”。C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凭借蒙学教材化作韵读文字,通过吟诵渗入人心。D鉴赏诗歌要反向而行,通过吟咏(诵)在声音中体会其情感美和艺术美。解析:A项所谈为语音变迁,与文化和艺术内涵无关。答案:A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吟诵出原汁原味古调的原因是数千年的语音变迁使“正宗
6、”古音已不存在。B吟诵比较简便的分类为诵、唱和吟,这三类可以分别看做基础、结果和升华。C今人学吟诵,一要吟出自己的调,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声有情,韵味十足。D吟咏(诵)不是语言的艺术,也不是审美的艺术,而是内涵着传统性情的艺术。解析:A项,原因有二,语音变迁,古音不存只是其中之一。B项,“诵、唱和吟”顺序错,与原文不符。D项,从原文最后一句来看,“吟咏(诵)”最根本的作用是涵养传统性情,但它同时又是语言的艺术和审美的艺术。答案: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古罗马与汉长安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亚洲东部,而古罗马也在欧洲逐渐走向繁荣。但是长安和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络。长安是
7、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对比之下,罗马城是自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753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脉络刚好与长安相反。因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不同,他们的文化发展脉络也不同。长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里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快速崛起,而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发展而来,发展过程有几百年之久。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这是由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决定的。但是长安文化又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其
8、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治者意愿相合,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文化以周秦文化为基础,广泛吸取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从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它既代表了本国甚至本大洲文化的最高水平,又带动了周围广大区域内的文明进程,而且它还促成了世界最大的单一民族汉族正式形成。长安文化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新兴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愿意探求和吸纳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张骞在西方人之前最早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人对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博望”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长安文化的探求性。罗马文化中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
9、大的至尊核心,奥古斯都称帝,但共和思想和法则依然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渐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没有改变罗马文化多元的特质。罗马帝国广阔疆域内,大大小小的诸多城市都被允许按照首都的模式去建设和发展,而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建设是不能同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时罗马城中众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长安城中不可能有的。只是到公元392年,基督教才发展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至尊一元的宗教文化,但这时距罗马帝国的解体已只有几年时间。中。国教。育出。版网长安文化和罗马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宗教性。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是按照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长安文化中的宗教元素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儒家的“仁爱”思想
10、使长安文化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这种人文精神的推动下诞生的史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罗马文化继承了古希腊开明而松散的多神信仰,充满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这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蛰伏数百年后又成为文艺复兴能在意大利发端的历史渊源。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逐渐强大,罗马甚至成为基督教教廷所在地,这与宽容而多元的罗马文化背道而驰。4下列选项不属于长安文化范畴的一项是()A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这些宗教因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B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考虑的是安全,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C长安文化具有
11、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它广泛地吸取了长安以外的异地及少数民族文化乃至域外文化,具有一定的探求性。D长安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解析:B项表述的是城市发展脉络。题干要求的是“长安文化范畴”。原文将都城发展与文化发展并列,而不是包含。答案:B5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文化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而是呈现文化多元的特质。B长安文化崛起时间短、速度快、内容少、空间大,所以才广泛吸取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C汉帝国与古罗马都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兴起的,其文化有共同的特色,就
12、是非宗教性并具有人文精神。D罗马文化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发展而来,而长安文化则没有,只是包容和吸纳其他思想流派及域外文化快速崛起。解析:A项“罗马帝国时代”应包括公元392年到罗马帝国解体这一段,而此时基督教已成为至尊一元的宗教文化,这一史实与A项表述相违。B项,强加因果,长安文化广泛吸取其他文化成分,是因其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并且“内容少”也错误,文中说长安文化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D项,“长安文化则没有”错误,它继承的是儒家文化。答案:C6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罗马城的形成发展之所以漫长而缓慢,是因为罗马城的政治军事早于其经济文化的发展。B在欧洲,如果没有基督教
13、的兴起和发展为国教,没有至尊一元的宗教统治欧洲,没有中世纪宗教神学时代,让罗马的多元文化与人文精神一直发展下去,那么,就可能不会产生文艺复兴运动。C在汉帝国中,没有一个城市在规模上与汉长安城同样大或者超过汉长安城。D汉族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收包容其他思想流派乃至域外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解析:A项错在“所以其发展是漫长而缓慢的”一句。前后无因果关系。答案:A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社会积怨社会积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指滋生在民众中的一种大范围的负面情绪,自古就是人们理解和判断政治与社会现实的一种常识性感受。社会积怨可能导致社会冲突,也可能危及社会秩序。一旦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14、,社会积怨就会演化为社会危机,它的最坏结果就是引起社会动荡。所以社会积怨既是对公共生活的一种威胁,也是对现存社会秩序的一种挑战。我们多把社会积怨仅看做民众的一种态度,或某种心理选择,这是远远不够的。它的根源其实在于社会制度本身。每逢社会制度面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变化,无法适应或自我调整时,社会积怨就会大量产生。亨廷顿有个观点,认为现代化进程会天然地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为经济增长虽在以某种速度改善人们的物质福利,但同时也在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人们的社会挫折感。对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来说,更是如此。有一些社会积怨比较容易解决,它是制度规范层面的,只要规范了某些制度,积怨就可能得到释放。比如高房价、就业难或环
15、境污染引发的积怨。还有一类积怨是由社会及政治结构导致的,有深层的、基础性或历史性的原因。比如民族或宗教问题、社会阶层分化或政府正义引起的社会积怨。如果不注意辨析,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就可能延缓前一类积怨的解决。前一类社会积怨,开始只是想规范制度,假如迟迟没有解决的希望,就可能深化为对整个社会及政治结构的怀疑、对执政者核心价值的追问。价值型积怨,化解起来就非常困难,这时政府无论怎么做,都难以取得对方的理解或信任,从而激化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最后导致狂飙突进式的社会运动。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场灾难。其实,积怨不仅在摧毁积怨者,也在摧毁整个社会的防卫能力。民众因此对自身和未来感到恐惧,甚至觉得社会在
16、走向崩溃。人们沉浸在一种普遍而持续的不安状态中,会变得冷漠而缺乏责任感,公共生活似乎在朝着一个虚空的目标狂奔。积怨不仅使民众失去了方向感,也会使政界人士体现出一种常态性的焦虑。此外,社会积怨也会成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工具。利益集团、政治派别可能有意识地操纵它,以达成自己的政治或利益目标。它们将激发或遏制社会积怨,视为争取民众或打击对手的手段,有时使用恐吓战术,有时使用鼓动战术。这种不断的刺激,会使公共生活呈现出一种过敏特征,民众个个成为消息灵通人士,政治人物也因焦虑感而放大对社会积怨的感受。7下列对“社会积怨”的理解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A社会积怨是一种负面情绪,会影响人们对社会的认知。B社会积
17、怨涉及面广,极具普遍性,挑战了现存社会秩序。C社会积怨会威胁到社会,最终造成社会动荡,使积怨变成现实。D社会积怨是人们理解、判断政治与社会现实的一种常识性感受。E社会积怨不能只理解为民众的态度或某种心理选择。解析:B项,原文说的是“有一定的普遍性”。C项,社会积怨引发社会动荡是一种可能,不是必然。答案:BC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政府对社会积怨的态度能使社会积怨的性质发生改变。B社会积怨可以摧毁积怨者,但不能彻底摧毁整个社会防卫。C社会积怨最早是民众的情绪,但最终会转化为一种政治工具。D利益集团有时会把社会积怨转化为一种过敏特征。解析:B项,原文说的是“积怨不仅在摧毁积怨者
18、,也在摧毁整个社会的防卫能力”。C项,“一种政治工具”是在利益集团或政治派别的操纵下形成的,不是所有的社会积怨都会转化为政治工具。D项,原文说的是“使公共生活呈现出一种过敏特征”,不是“把社会积怨转化为一种过敏特征”。答案:A9作者列举亨廷顿的观点的目的是什么?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考生可以通过分析亨廷顿的观点的内容以及其观点与上下文的关系入手答题,注意答案要全面,语言要简洁。答案:证明社会积怨的根源是社会制度这个观点,引出下文对社会积怨的分类。10请简要概括社会积怨的两种类型和化解的难度。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时要注意分析相关语段的内容。对于此题,分析文章的四、五段可以找出关键语句,稍加概括即可得出答案。答案:规范制度型积怨,解决比较容易。价值型积怨,化解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