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习目标定位1.结合实例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结合实例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3.结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理解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正面影响(1)表现: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2)举例:修建水库可以稳定水循环,减轻旱涝灾害的发生;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2.负面影响(1)表现: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2)举例: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使洪水和沙尘暴加剧,过
2、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震或塌方。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什么?答案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诸要素都会产生影响。如城市化会改变下垫面热力性质,影响局部气候,产生热岛效应,加重空气污染;再如城市化会破坏河网系统,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地面积水,使残留河道水质变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的变化。(1)修建水库前后,河流径流量有何变化?(2)修建水库可以减少哪些自然灾害的发生?(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上为何多建有规模大小不等的水库?答案(1)修建水库后,枯水期径流量相对增加,洪水期径流量相对减少,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2)减少了汛期发生洪水灾害、枯水
3、期发生旱灾的频率和强度。(3)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生态环境建设可以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如下图所示:(2)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会降低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如下图所示:迁移应用1如果下图表示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修建了水利工程开辟了运输线加固了防洪大堤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A. B.C. D.答案C解析图中a、b两条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a曲线起伏和缓,说明径流量季节变化小;b曲线起伏大,说明水量季节变化大,汛期时易出现洪灾,枯水期时易发生旱灾。由两条流量过程
4、线的比较可知,若由b曲线变为a曲线,说明径流受到了调节作用,有可能在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库。若由a曲线变为b曲线,有可能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河流径流缺少植被的调节,出现“大雨大水,无雨无水”的现象。二、不同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一)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1.人类自身的易损程度(1)人口是最脆弱的受灾体,一切灾损中人员伤亡是最重要的,是衡量灾情大小的重要标准。2.试举例说明人类的合理活动对地表稳定程度有哪些有利影响?答案修建水库径流量稳定减轻旱涝灾害;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滑坡、泥石流。(二)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1.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一般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
5、来建设防灾系统,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救援,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缩小”灾害影响。2.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时局动荡、人心失稳的地区,往往减灾不力,“放大”灾害效应。3.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是在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三)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1.地质历史时期:只有灾变,没有灾害。2.人类产生以后:灾害种类不断增多,影响范围也在扩大。3.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答案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洪水加剧、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诱发地震或塌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唐、宋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
6、间内江汉平原、洞庭湖周边等地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不断通过围湖造田发展农业,由于围垸太多,湖泊面积日益缩小,加速了泥沙在湖区的淤积,降低了湖泊的调洪能力,不但垸内洪涝灾害日益严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的频次及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断增加。(1)为何围垸内易发生洪涝灾害?(2)由此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的区域是哪些地区?(3)为了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该地区的人们应该怎样做?答案(1)围垸是人类围湖造田的产物,建立围垸的地方原来就是湖泊的一部分,因此都是地势低平的地区。湖泊水位上涨时首先淹没的地区往往就是围垸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说围垸所在地是洪涝灾害的高风险区,因此易发生洪涝
7、灾害。(2)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的区域是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3)人们应该迁出高风险区,退耕还湖,以增加湖泊面积,提高湖泊对长江的调洪能力。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减灾能力。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与灾情成正比,减灾能力与灾情成反比。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在以上三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成灾特点是不同的。迁移应用2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发生地震,震中位于雅安市芦山县(30.3N,103.0E),震级为里氏7.0级,震源深度13千米。截至4月21日5时,地震共造成186人死亡,2
8、1人失踪,11 393人受伤。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往往损失惨重,对于地震灾害来说,不能减弱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的是()A.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B.积极开展灾后的自救互救行动C.提高地震发生前的防范意识D.植树造林,保护土地答案D解析地震所带来的灾情主要是由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冲击而引起的,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可以减少地震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减弱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积极开展灾后的自救互救行动和提高地震发生前的防范意识,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植树造林,保护土地,对地震灾害而言,影响不大。影响灾情大小的三个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与强度、减灾能力。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与灾情成正比,
9、减灾能力与灾情成反比。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在以上三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成灾特点是不同的。2012年9月3日,河南宜阳县宏源氧化钙厂发生一起因雨后在山体上放炮打眼而发生的山体滑坡事件,造成2人死亡,一辆挖掘机被石块压在底部,事故发生后,宜阳县相关单位及领导立刻赶到现场抢救。据此回答12题。1.此次灾害中,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A.雨水对山体的浸泡B.降水增加了斜坡物质的转化C.在山坡打炮眼D.植被稀少2.下列人类活动属于降低受灾体易损性的是()A.家中没人时关闭煤气阀门B.地震发生时跳窗逃生C.山区砍伐森林减轻对水流的阻力D.开垦草原,增加耕地面积答案1.C2.A解析第1题,此次滑坡
10、灾害的发生与人类在坡面放炮采石有关,再加上雨水的触发机制,促使其发生,而在山坡打炮眼采石,为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第2题,A项是灾前正确的防范意识,有利于降低受灾体的易损性,而B、C、D三项为错误的应急措施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3.人是最活跃的受灾体,主要是因为()灾损中人员伤亡最重要人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人能影响到自身的易损性人能根据灾兆进行预报A. B. C. D.答案B解析在自然灾害中,人及各种社会活动的产物都是受灾体,人之所以是最活跃的受灾体,是因为人的各种行为既能影响自身的易损性,也能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4.英国每日邮报2015年9月15日报道,当地时间14日上午
11、9时43分左右,日本南部九州地区阿苏山的一个火山口突然喷发,浓烟高达2 000米,随后附近的工作人员和游客都被紧急撤离。这说明()A.人类活动可以“放大”灾情B.人类活动可以加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C.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D.人类活动可以“缩小”灾情答案D解析材料阐述的是日本火山喷发,工作人员和游客被紧急撤离,以避免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故体现了人类活动可以减小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缩小”灾情。5.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B.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C.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D.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
12、大答案C解析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防范自然灾害、抗击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能力不同,其灾情并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灾害种类的增多、影响范围的扩大而直接扩大。6.某学校师生在下图所示区域公路修筑前后,对该区域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及图示,回答问题。(1)修路后,小河的含沙量有何变化?为什么?(2)修路后,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是_,为什么?(3)在目前情况下,你认为最有效的补救措施是_,长远措施是_。答案(1)含沙量增加。修建公路破坏了植被,使山体变陡,岩体和土体变疏松,水土流失加剧。(2)滑坡岩体、土体疏松,山坡变陡。(3)加固山坡植树种草解析结合材料和图示可知,修建公路破坏了植被,使岩体、土体变
13、得疏松,且坡度增加,这样一来,该区可能面临滑坡的危害,因而要加固山坡和恢复植被。教材P21思考提示:可以通过列举实例,说明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条件,从而减少灾情损失。例如,我国的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措施,改善植被条件,直接或间接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减少灾情损失;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高风险区),避免了受灾的可能;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可以减少遭受旱涝灾害、病虫害的可能;合理利用草场,可以减少草场退化、鼠害。教材P22思考提示: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由低向高发展,从以畜牧业、农业经济为
14、主向以工业、服务业经济为主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程度逐渐加深、范围增大,活动范围从地表向地下和空中、从陆地向海洋发展,资源利用从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向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自然异变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即更多种的自然灾害影响到人类。在原始社会,影响人类的灾种主要是地震、滑坡、泥石流。到农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洪涝、旱灾、病虫害、寒潮、台风、风暴潮等。到工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赤潮、海水入侵、海冰等。教材P22活动提示:首先要了解“世界防灾日”,“世界防灾日”即“国际减灾日”,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15、”。2004年联合国发布该年减灾日(2004年10月13日)主题为:“总结今日经验、减轻未来灾害”,其核心是“学习”。1991年到2015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依次是:1991年:为了一个目标1992年:减轻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1993年: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1994年:确定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和易受灾害损害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1995年: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1996年:城市化与灾害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1998年:防灾与媒体预防从信息开始1999年:防灾的效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全2000年:防灾、教育和青年特别关注森林火灾2001年
16、: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2002年: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2003年: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2004年:总结今日经验,减轻未来灾害2005年:利用小额信贷和安全网络,提高抗灾能力2006年:减少灾害从学校抓起2007年:减灾始于学校2008年:减少灾害风险,确保医院安全2009年:让灾害远离医院2010年: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2011年:让儿童和青年成为减少灾害风险的合作伙伴2012年:女性抵御灾害的无形力量2013年: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2014年:城镇化与减灾2015年:传统、土著和地方知识力量在明确了“国际减灾日”的来龙去脉后,充分理解每个主题的内涵,并围绕着
17、主题写出个人对于自然灾害及减灾主题的认识,择优登在板报上。基础过关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频繁的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我国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地形区是我国滑坡灾害频发地区的是()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 D.华北平原2.能够增加滑坡灾害频度的人类活动是()A.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B.在陡坡上堆放大量废渣C.缓坡上修筑梯田D.长江三角洲地区挖渠引水答案1.B2.B解析第1题,在地形崎岖破碎、多碎屑物质的低山丘陵地区,容易发生滑坡,尤其是坡度大的山地,更容易发生滑坡,符合这些条件的是云贵高原。第2题,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
18、有三个,即地形的坡度、植被的破坏程度和碎屑物质,人类活动能增加灾害发生的频度,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增强了三个基本因素。因此在判断时就是看人类的活动是否增加了地形的坡度、植被的破坏程度和碎屑物质。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回答34题。3.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变化曲线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大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D.城市化后蒸发量减少4.为了减少城市洪水发生的频率,应采取的措施是()A.架设高架桥,增高道路的路基B.对楼房建筑进行加固,减小易损性C.开辟绿地,转变土地利用类型D.使
19、河流渠化,加快泄洪答案3.D4.C解析城市化后地面硬化范围扩大,并且城市中的废热使市区多上升气流更易降水,综合以上两个因素,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会增多且会在降水后迅速形成,但地下径流会减少,蒸发量也因地面硬化而减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应改变土地利用形式以增加下渗。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被大规模开垦,造成了一次“黑风暴”,刮走了三亿吨尘土。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中央大草原被开垦种粮后,发生了一场大风暴,遭风蚀的耕地达几亿公顷。据此回答56题。5.产生两场大风暴恶果的根本原因是()A.气候干燥 B.风力太大C.土壤疏松 D.不合理垦殖6.对上述事件的最佳治理方式应该是()A.人工降雨 B
20、.植树造林C.退耕还草 D.扩大耕地答案5.D6.C解析第5题,不合理的开垦是造成大风暴的主要原因。第6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退耕还草,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措施之一。赞比亚的卡里巴水库坝高128米。施工前仅发生过小地震,水库蓄满水后的30年间,库区周围地区地震达2 000多次,绝大多数地震震中都位于库区下部。据此回答下题。7.关于修建水库后地震次数增多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作用B.岩石上部重量增加引发地震C.水对地下深处岩石的滑动起了润滑作用D.修建水库增加了地表环境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修建水库后,地震次数增多,显然是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稳定性,从而对灾情起到
21、了“放大”作用。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图到乙图受灾体发生了什么变化?(2)在相同的灾害强度下,甲、乙两图中,灾情较大的是_。(3)图中反映出哪些人类活动“放大”了该区域的灾情?(4)针对洪水发生的原因,结合区域的特点,说明人类应怎样合理利用土地以“缩小”灾情。答案(1)在洪水高风险区,耕地面积扩大,房屋建筑增多,经济密度明显增大。(2)乙(3)在洪水高风险区开辟耕地、发展居住用地。(4)植树造林,恢复林业用地,增强其涵养水源能力;退耕还湖,增强湖泊的调节作用;迁出行洪区,减少灾害损失。解析人类活动进入高风险区,引起受灾体的变化,结合图例可以看出,乙图中耕地面积扩大,房屋建筑增多,
22、经济密度明显增大;人类活动进入高风险区就会“放大”区域灾情,迁出高风险区就会“缩小”区域灾情。能力提升某年夏日,灵江边居民目睹了一座厂房的“人间蒸发”,一座建在山坡上的化工厂的厂房在雨中缓缓滑入江水里,不到十分钟,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据此完成910题。9.材料中反映的灾害是()A.水土流失 B.滑坡C.泥石流 D.火山喷发10.此次灾害中,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A.灵江水对山体的长期浸泡B.降水增加了下滑的动力C.坡体载重过大D.建筑基础不牢固答案9.B10.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自然灾害是在斜坡上发生的土体滑坡,是由于人类选址不合理,厂房建在具有潜在威胁的斜坡上,加大了坡体的载重量,导致该
23、自然灾害的发生。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至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至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1112题。11.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B.区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1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城市化面积扩大
24、,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的汇集速度A. B.C. D.答案11.A12.B解析第11题,由图可以看出:图4与图1相比,林地面积减少,耕地、城镇、村落增多,这样使得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降低,从而使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第1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区林地的减少会使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导致洪涝灾害多发;同时因城镇数量的增加,加大地表径流量和径流的汇集速度,也会导致洪涝灾害的多发。13.2014年4月23日,新疆库尔勒、尉犁县等地,甘肃省酒泉市的敦煌市、瓜州县等地,午间遭受特强沙尘暴袭击,最小能见度不足20米,酒泉市气象台发布沙尘暴红色预警信号。据了解,新疆尉犁县当日9点30分风力已达
25、8级,12时县域内能见度几乎为零,昏天黑地,白天瞬间变黑夜。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沙尘暴产生的危害。(2)为减轻沙尘暴的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生活受影响;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影响交通安全;危害人体健康。(2)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严禁乱砍滥伐、滥挖、滥牧、滥垦;开展防风固沙,改造沙漠的行动,大力植树造林,种草,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控制载畜量;禁止挖掘发菜等。解析(1)沙尘暴可以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生活受影响,生命财产损失,影响交通安全,危害人体健康等。(2)减轻自然灾害要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26、;严禁乱砍滥伐、滥挖、滥牧、滥垦;开展防风固沙,改造沙漠的行动,大力植树造林,种草,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控制载畜量;禁止挖掘发菜等。14.下面图甲是我国网友绘制的强降水引发的城市灾害的漫画,图乙为这种灾害的解决办法分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图甲漫画反映了城市出现的哪种灾害?此灾害多发生在什么季节?(2)结合图乙分析引起这种灾害的主要原因。答案(1)城市内涝。夏季。(2)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管道老化;城市路面硬化,雨水下渗量减小,导致地面径流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减少,湿地遭破坏导致蓄滞洪水的能力降低。解析(1)从图甲漫画中的“海景房”一词可以推断出反映了城市内涝问题,因我国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此类灾害多发生在夏季。(2)从图乙中“完善排涝体系”可以推断出,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是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管道老化;从“维持都市水循环系统”、“改善城市蓄水能力”、“丰富绿化系统”、“改善雨水下渗能力、减少地表径流”等可以推断出城市内涝还与城市路面硬化、植被破坏,导致下渗减少、地面径流增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