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思想的近代化作者:厦门六中温才荣 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开明的封建士大夫林则徐、魏源等新思潮的萌发和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学习外国的技术) 的思想;洪仁玕等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王韬等早期维新派开始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的变法主张;孙中山、邹容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主张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李大钊和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主要
2、经历的三个时期:(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思想启蒙、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
3、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1918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2年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531956年三大改造,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1956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中国思想近代化发展的
4、特征: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几次重要思想争论或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是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思想斗争,是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掀起了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
5、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论战;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选择题:1中国近代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李鸿章2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 A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B探索出了救国救民之路 C批评了封建的统治政策 D介绍了西方的政治思想3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仿制西式武器,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路C深入了解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民觉醒,摆脱封建牢笼4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6、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应诏统筹全局折。5早期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主要不同是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6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7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厌也。”此人的主张是A加强君主专制
7、B建立皇族内阁 C、实行君主立宪 D倡导民主共和8.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9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为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接受严格的封建教育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0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因为A论战最先打破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
8、政治制度的要求D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11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在于A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的统治C鼓励广大民众参政议政 D利用西方政治学说论证儒家思想的合理性12.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最主要表现为(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挽救了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 D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帝制13、维新变法能从一种思潮发展成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A.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C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D得到了光绪
9、帝的支持14在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的主张中都有所体现的思想是 A民主共和 B君民共主 C君主立宪 D民权15在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中,革命派比保皇派进步的表现有 彻底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政权的组织形式 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要求 政权的性质A B. C D. 16.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的君主制度已被推翻 B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 D孙中山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认识17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
10、治的理论基础18下列有关近代前期的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是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是进步和爱国的思潮19中国新文化运动和欧洲启蒙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都是发生在新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 B主要是同封建思想作斗争C运动中主流思想发生了变化D宣传的资产阶级文化具有中国特色20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团结”是指A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后,是社会主义革命范畴B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C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11、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21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平均地权反对民族压迫节制资本A B C D22毛泽东曾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不能实现23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是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A纠正了
12、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D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25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根本目的是A.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B.纠正“文革”以来“左”的错误C.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D.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问答题:26、明末清初和鸦片战争时期,反映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思想分别是什么?分析其各自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7. 在反对封建主义方面,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思想与辛亥革命中的民主革命思想有何异同点?与二者比较,新文化运动有哪些进步?并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指出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在反封建方面的不足之处。28近代
13、史研究载文云:“回顾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人们发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三者各自的得失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着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及其特点。”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论述三者在探索中国近代化方面分别做出的主要贡献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29在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所提出的救国思想或方案具有明显的继承和发展特征。试结合所学史实加以说明之。30.试概括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主要异同点. 31中共“十六大”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据此回答:
14、(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是在哪一历史时期形成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特点? (2)这三大理论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5 AABCC 610 DCBDD 1115BABDC 1620DDBCD 21-25 BCCDB26.(1)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2)原因: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且日益腐朽;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使林则徐等认识到空谈无法解决现实问题。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的船
15、坚炮利。(3)影响: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与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起了启蒙作用。向西方学习思想,引导了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走向。27.共同点: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不同点:在思想武器上,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还用生物进化论批判封建旧制度;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具体主张上,维新思想中有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变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的内容,但没有触及封建统治赖以生存的基础封建
16、土地所有制;民主革命思想照搬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并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在斗争方式上,维新思想并不主张用暴力变革现实,幻想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民主革命思想主张进行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进步: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对封建正统的儒家传统进行了批判,矛头指向孔子旧礼教。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用新的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不足:维新思想没有把对封建制度的改革同封建经济基础的变革结合起来。民主革命思想缺乏对封建思想的彻底批判。新文化运动虽然补上了这一课,但又没有同群众运
17、动相结合,不能指明革命的真正出路。 28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大生产打下了基础。洋务运动使固步自封的观念与传统受到冲击,对人民的思想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同时又为戊戌变法运动开辟了道路。维新运动:从一开始就吸取洋务运动的教训,要求从根本上改变旧制旧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它提出的一系列的改革蓝图,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近代化的首次尝试。在要求“变制”、“变法”和反封建方面,则大大超过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加
18、速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吸取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训,以武力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它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就其变革社会的手段和途径来看,虽然不同于戊戌变法,但两者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两者虽然有过激烈的论战和斗争,但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其实质不过是资产阶级内部关于革命的方式、手段和政权形式之争,而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29(1)洋务派继承了鸦片战争抵抗派提出的“师夷
19、长技”思想,开展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实践的第一步。(2)早期维新派,在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基础上,提出更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3)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全面阐述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并掀起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4)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展了维新派的民权和资本主义主张,否定改良方法,提出“三民主义”思想,并以此指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5)陈独秀等人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发起新文化运动,进行彻底的反封建斗争。30.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西方思想武器反封建的斗争;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
20、发展为基础。 不同点:(1)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为外国侵略者,第二次为清政府,第三次为北洋军阀政府及儒家思想。(2)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为维新派,第二次是革命派,第三次是激进派。(3)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君主立宪道路;第二次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第三次是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4)作用不同:第一次为戊戌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次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31. (1)毛泽东思想: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上确定。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会议确定。背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特色理论逐渐成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会议确定。背景:进入21世纪,中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特点: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2)作用:毛泽东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的准备。邓小平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了重要指导作用文章来源: 转贴自:中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