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史综合检测题命题人:河北省沧县中学 蔡增清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制度创新是中国政治史的主旋律,是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政治保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后期的分封制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主要是指郡县制 BA扩大了疆域 B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 C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力 D促进了民族融合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D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工作效率3元朝行省制度实施产生的作用是: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划的基础 扩大了元朝疆域 加强了中
2、央对地方的管辖 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AA B C D经济政策调整的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回答下列各题。4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是:重农抑商 奖励军功 废井田制 奖励耕织 DA B C D5两税法就其内容而言与以前的赋税制度相比,进步之处体现在: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税源扩大,农民的赋税负担有所减轻 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AA B C D6清朝康熙帝说:“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与民休息,道在不扰”,“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惟频减赋。”其具体做法是 BA“资产少者则
3、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B“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C“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 D“以田载丁”,“丁从地起”我国古代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7关于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正确的说法是 DA人们懂得使用肥料 B出现了原始的瓷器 C漆器制造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D大量使用青铜农具8.下列有关隋唐时期手工业生产的表述,正确的是:能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出现了秘色瓷 冶铸业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 丝织业吸收了波斯技术 印刷业中出现了双色套印技术 CA. B. C. D.9我国明朝时期江浙地区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市镇与战国时
4、期的城市相比,其主要特点有:多为工商业中心 个别出现新生产方式 呈现专业化特色 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AA B C D人才的选拔、官吏的作用,与国家的兴衰关系密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0下列对汉朝选官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A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而建立的 B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 C察举是两汉选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D西汉选官的主要依据是门第族望11下列有关北宋科举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考试分为县试、省试、殿试三级 B进士及第者称为“天子门生” C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 D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12明代科举制与唐代科举制相比,已不能起到选拔优秀人才的作用。造成这种不同的
5、主要原因是,两个时期 BA考试的目的不同 B考试的内容不同 C考试的方法不同 D考试的管理不同我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世界领先地位,许多科技发明远播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3.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成就巨大,其中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理论,为现代科学家高度重视,这些物理学成就主要记载在哪部著作中? BA.春秋 B.墨经 C.甘石星经 D.周易14我国造纸术外传地区的先后顺序是:朝鲜 日本 阿拉伯 欧洲 AA B C D突火枪示意图15右图所示火药武器的出现,在武器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这一火器发明于什么时期 C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
6、元朝16欧洲的活字印刷术比毕升的发明晚了四个多世纪,时间应是 CA13世纪 B14世纪 C15世纪 D16世纪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民族交流与融合是我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7西汉和东汉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相同之处有:取得反击匈奴的重大胜利 同西城各族发展友好关系 对西南夷实施有效统治 解决北匈奴对西城的控制 AA B C D18陆游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是指 BA匈奴 B女真 C契丹 D党项19中国古代在新疆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对新疆地区进行有效管理的朝代有:西汉 东汉 唐朝 清朝 CA B C D
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0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最早机构是 CA台湾办事大臣 B台湾府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21为纪念“平定台湾”的历史名将施琅诞辰周年,福建省晋江市市邮政局于2001年11月11日刻制邮政宣传戳一枚(如右图),以志纪念。这里“平定台湾”所指何事 BA与郑成功一起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B作为清军将领从郑氏手中取得台湾 C在台湾坚持抗清斗争,促进台湾开发 D平定台湾当地居民的叛乱,实现和平稳定22三国、唐、元、清时期,台湾依次被称作 BA.流求、琉球、夷州、台湾岛 B夷州、流求、琉球、台湾岛 C夷州、琉球、流求、台湾岛
8、D台湾岛、夷州、琉球、台湾历史上中华民族是开放的,既向外广泛传播中华文明的成果,又对外来文明采取包容态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3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期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 DA使中国的丝织品和丝织技术传到西方 B使西域和内地联为一体,拓展了疆域 C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D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24唐朝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BA义净和玄奘 D吉备真备和鉴真 C吉备真备和玄奘 D义净和鉴真25下列各项体现了民族融合及中外文化相互交融特点的是:云冈第20窟大佛 赵州桥 敦煌壁画(胡旋舞) 农政全书 C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3分,27题11分
9、,28题13分,共计37分。)26阅读下列材料(按:以下材料均是司马迁史学观点的说明。材料均摘自尹达中国史学发展)材料一 商君列传记商鞅变法,“行三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又说,经过变法,秦人富强。河渠书记秦修郑国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材料二 始皇晚年和秦二世统治之时,由于大事兴作,不断用兵。穷奢极侈,“赋敛愈重,戍徭不已”(李斯列传)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因而,“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张耳陈余列传),“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平淮书),于是“杰俊相立,自置为侯王,叛秦”(
10、李斯列传)。材料三 “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竞天。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因以张楚并起,三十年之间兵相骀籍,不可胜数汉之兴,五星聚于东方。平城之围,月晕参,毕七重。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并以此作结:“由是观之,未有不先形见而应随之者也。”请回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司马迁探讨的问题分别是什么?在这两个问题上,司马迁的观点有何一致性?(5分)材料三中司马迁对众多历史事件作了怎样的解释?这种解释与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是否具有本质上的不同?(4分)你对三则材料所体现的司马迁的史学观点怎样认识?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
11、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引自包拯奏报 材料二 宋代对官吏实行三年一“磨勘”,只要无大过错,照例升迁,实际上是有升无降,而且官员待遇之优厚大大超过历朝。除俸、禄粟、职钱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优待,宰相、枢密使的正俸为铜钱三百六十万文,禄米为一千二百石,冬春服装绫四十匹,绢六十匹,绵二百两。单正俸计算,约等于北宋
12、中期二万四千亩土地的收入。 引自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三 前贼虽灭,后贼更多。今建昌一火(伙)四百余人,桂阳临一火(伙)七百余人,其余池州、邓州、南京等处,各有强贼不少。皆建旗鸣号,白日入城盗贼出没不知法度故也。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2 材料四 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诲,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塞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教之。 摘自范文正公文集政府奏议上 请回答:材料一、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2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三反映的史实与材料二有什么关系?作者的分析是否正确?(4分)针对材料四存在的问题,后来的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效果如何?
13、(3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末民谣:“生男慎勿养,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材料二 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今委任李勣镇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明长城 八达岭材料三 明长城图材料四 清朝统治者对长城有这样的诗:“万里经营到海崖,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请回答:材料一对修长城持何种看法?(2分)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不赞同隋炀帝修筑长城的理由,对此唐太宗采用哪些方法处理与突厥的关系?(3分)材料四中清朝统治者对长城的评价是基于对
14、明朝长城作用的认识,请举出两个事实支持材料四的观点。(3分)结合材料一、二、四的观点,联系所学知识及从其他渠道获取的有关长城的知识,谈谈你对长城的认识。(5分)唐三彩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9题12分,30题12分,31题14分,共计38分。29下列一组图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请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用牛犁耕出现于什么时候?曲辕犁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耕犁至此基本定型。请问曲辕犁的特点是什么?(2分)(2)制瓷业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手工业,瓷器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三大主流商品之一。请问我国制瓷技术的出现与成熟分别在什么时候?唐三彩代表着唐代陶瓷业的发展水平
15、,它的出现有何意义?代表唐代青瓷成就的产品什么?(3分)(3)开元通宝钱文“开元”为开新朝之元、新币之元意,“通宝”意即通行宝货。其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但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请问秦、汉两代铸造的钱币重量标注分别是什么?开元通宝的货币的出现有什么意义?(3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长安在当时的地位。据唐长安图说下长安城建设情况。(4分)30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设立了一套完整严密的监察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秦朝是怎样实行监察制度的? (2分)(2)北宋时期是怎样实行地方监察制度的?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16、。(6分)(3)明朝初年政府是怎样实行监察制度和整饬吏治的?其作用如何? (4分)31“民本”、“农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这两种思想形成于什么时期?请分别举出其代表人物及主张。(4分)(2)唐朝统治者是如何认识与实践“民本”与“农本”思想的?取得了什么成果?(5分)(3)明清时期,黄宗羲、顾炎武等进步思想家,在对“农本”思想提出质疑的同时,对“人本”思想又有了进一步发展,请说出其相关主张。(2分)(4)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这两种思想?(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郡县制下地方管理者由世袭改为中央任命,中央的权威树立起来。2D 此题容易错选C,我们分析某一历
17、史事件的意义,首先要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角度着眼,C虽然符合事实,但皇权加强并不一定有利于社会发展。3A 、是行省制度的直接作用。联系明清时期行政管理制度,从制度传承的角度看也是正确的。统一、稳定有利于交流,所以也是正确的。4D 明显不正确。最难判断,农业是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而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的投入,重农抑商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所以是正确的。5A 明显不正确。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是两税法所具有的作用,但它并不具有历史进步性,所以不正确。6B 解答本题的正确思路是,首先要读懂材料,理解材料的含义减赋。然后,再依据各选项内容,分析哪一项是康熙帝所采取的减赋措施
18、。7D 青铜较脆,易损坏,不适合作农具,不曾大量使用。8C9A 与政治中心脱离是明清时期新兴市镇与以前城市的重要区别,所以不正确。10D11A12B 明清时期科举不能选拔优秀人才,是由于命题只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为八股,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13B 14A15C16C17A 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是在东汉初年,只要明确这一点便可排除,答案只能是A。18B 陆游生活在南宋与金尖锐对立的时期,其故乡中原处在金的控制之下。金是女真族建立的。19C20C21B 近几年对施琅的关注与宣传增多,应予以注意。22B23D 丝绸之路突出的是中国的对外关系,所以B明显不合题意。A、C符合事实,但其表述都是片面的,分别强
19、调中国对西方与西方对中国发展的作用,而D项所说“交流”是双向的、全面的。24B25C 佛教来自国外,宣传佛教的佛像当然要体现外国文化的内含。胡是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的蔑视性叫法,胡旋舞体现了少数民族舞蹈的风格,教材中有图片也可帮助判断。农政全书介绍了西方的水利技术和工具。二、材料解析题:26秦国强盛与秦灭六国的原因,秦朝灭亡的原因。认为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注意从经济角度解释历史事件的成因;老百姓的生存状况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5分)用自然界的变化来解释历史现象。有本质上的不同,材料一、二体现了司马迁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而材料三则属于唯心主义。(4分)材料一、二中司马迁能从经济角度来说明社会历
20、史变化的原因,这在当时的进步的。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不可能将其唯物历史观念上升到理论层次,并用以指导其对任何历史问题的分析。(只要能辩证评价,言之成理即可)(4分)27北宋官僚机构臃肿,官吏过多,开支太大。(2分)为了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增设地方官员。(2分)材料三反映的史实正是材料二导致的必然结果。不正确。农民起义是由于冗官冗员开支过大,赋税增加,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出现。并非由农民不知法律的原因。(4分) 王安石变法。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大地主和官僚的反对,最终失败。(3分)28秦修长城是暴政,劳役百姓。(2分)选派贤臣良将镇抚边境,胜过数千里长城。派兵打败东突厥,在其旧地设都督府,设安
21、西都护府,对西突厥进行册封。(3分)明中期,瓦剌骑兵曾直抵北京城下,长城失去了防御作用。俺答汗与明朝修好,在边境开设互市,发展了蒙古与内地的贸易,蒙汉两族和平友好数十年,长城也失去了防御作用。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吴三桂投降清军,单靠长城没有保住明朝天下。(只要举出两例即可)(3分)材料一的观点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材料二、四对长城的分析也有一定道理,但完全否定修筑长城的必要性也是不正确的。长城在冷兵器时代确实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明长城失去防御作用,不在于长城本身,而由于统治者的腐朽。(3分)长城的修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八达岭等处
22、长城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中外游人。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2分)三、问答题:29(1)春秋战国。便于水田耕作。(2分)(2)商,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秘色瓷器。(3分)(3)半两,五铢。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有利于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3分)(4)长安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长安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分)长安街道整齐,布局严谨。长安城内有市有坊,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市坊分开。(2分)30(1)秦朝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2分)(2)
23、北宋在地方各州设立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原因:唐朝后期以来藩镇节度使权力过大,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统治者为防止重蹈覆辙而采取这一措施。影响:使知州和通判相互牵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或加强了中央集权)。(6分)(3)明朝初年在地方设立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还制定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对官员的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其作用在于加强了皇权,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吏治。(4分)31(1)春秋战国时期。(1分)“民本”: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实施仁政,反对统治“虐民”“暴民”。(如答孔子,提倡“仁”,主张以仁爱之心调解与
24、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亦可。)(2分)“农本”: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织。(1分)(2)“民本”唐太宗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推行租庸调制,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并多次减免租税。(2分)“农本”:唐太宗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武则天与唐玄宗也都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成果:促进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相继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1分)(3)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1分)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答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亦可。)(1分)(4)“人本”:发扬光大这一传统思想,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赋予“人本”思想以丰富的时代内涵。“农本”:重视农业,把农业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当然,不能抑制或轻视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