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2 ,大小:376.50KB ,
资源ID:248747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874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古代史专题集锦(一).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古代史专题集锦(一).doc

1、专题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一)近代前期矛盾的变化1、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本阶段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社会两大矛盾互相转化,更迭地起主导作用。先是民族矛盾,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后是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占主导地位。1840年前后,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英国率先完成

2、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而当时中国在清朝的统治下,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衰落,社会矛盾尖锐,危机四伏。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和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战前,这种矛盾集中在鸦片问题上。因此,围绕鸦片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直接引发了战争的爆发。而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蓄谋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则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战争是以清政府的失败宣告结束的。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丧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利用侵略特权,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

3、封建经济逐步解体。所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从此,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不满足于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侵华权益,制造借口,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这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故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中外民族矛盾,反而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

4、由此爆发。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完成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盘剥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因此,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国内的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迅速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度激化了的中外民族矛盾,暂时缓和下来,退居于从属的地位。所以,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打击的目标是清政府。 2、在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1901年)本阶段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经过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清政府调整了统治政策,奉行“中外和好”,以共同镇压人民革命。实行两项举措:一、设立总理衙门,管理

5、外交;二、推行洋务运动,以求“自强”。但好景不长,“中外和好”的局面,一次又一次地被打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在60年代,西方列强通过总理衙门的设置,逐步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加紧了对中国邻邦和边疆地区的侵略,造成了中国的边疆危机。80年代,法国占有越南,签订中法新约。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同时加强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强占以重要港口为中心的“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6、。在瓜分狂潮中迟来一步的美国,为自己的长远利益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就是由于列强侵略的步步加剧,并不断地提出新的特权要求,中外“和好”合作的局面被打破了,先后出现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顽固派支持、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列强组成八国联军侵华。此时的清政府已丧失抵抗能力,“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在这一阶段,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经历了“和好”到再对抗,最后完全投降的过程。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广大爱国官兵为捍卫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前赴后继,奋起抵抗。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不少

7、的民族英雄。为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的洋务派,试图“师夷长技以自强”,推行洋务运动。19世纪末,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学习西方文化和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结合起来,推动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运动。此时,光绪帝出于夺取最高权力和不作“亡国之君”的意图,启用维新派实行变法。“百日维新”刚结束,作为民族矛盾总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在山东揭开了序幕。“扶清灭洋”的口号,既集中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及阶级局限性,又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组成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采取先“抚”后“剿”,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以上事实从不同

8、角度说明,在第二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以后发展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确立,就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侵华政策的制定,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侵略,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清政府的对策和人民的探索、抗争,诸种因素合力的结局。 3、第三阶段(20世纪初到1919年)本阶段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上。 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投降了帝国主义,成为依靠帝国主义、维护封建统治的“洋

9、人朝廷”;而帝国主义也调整了侵略政策,“以华治华”,利用清政府作侵略工具,由军事侵略转变为较“温和”、隐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侵略。与此同时,清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如海关、常关和盐税),都成了赔款的担保,国家财政日益困难,于是更加紧了对人民的搜刮。因此,国内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这就使得人民大众与清朝统治者的矛盾又上升,居于主导地位。这种高涨的反清情绪,把资产阶级革命派推上了政治舞台。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随之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提出了完整的革命纲领,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为己任。同盟会一方面开展与保

10、皇派的论战,一方面组织、发动多次武装起义,把斗争矛头直接对准清政府,促进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为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但结果适得其反,它削弱了清政府自身的统治基础,引发了革命大风暴的来临。此时,立宪派在四川组织保路运动。革命派利用保路运动创造的有利时期,发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成功,成为向清朝封建统治总攻击的突破口。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以上事实告诉我们: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政府的对立和抗争上。 辛亥革命只是赶走了清朝皇帝,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的官僚统治,代

11、替了清政府的皇帝贵族的专制统治。从此,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北洋军阀的统治暗无天日,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专制独裁,人民怨声载道。帝国主义又先后以袁世凯、段祺瑞作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这时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斗争的焦点是共和与反共和、真共和与假共和的斗争。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继续较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先后掀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则是稍后的新文化运动。 (二)第二阶段1、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

12、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从1919年5月至1923年底),这一矛盾集中反映在五四运动和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引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慑于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的声威和压力,北洋军阀政府被迫罢免曹、章、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和约”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要目标。华盛顿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沿用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中国的盟的。这样,中国又回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中国各派军阀展开更为激烈的争夺,引发

13、多次大规模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政局陷入极度的混乱之中。严酷的现实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真分析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中共“二大”指出,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的革命。根据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简言之,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可见,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北洋军阀统治集团身上,而帝国主义则是它的总后台,是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北伐战争时期(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中国仍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

14、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表现为北洋军阀统治集团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的压制。在帝国主义策动下,军阀混战继续扩大,战火弥漫全国大多数省份。“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在这种形势下,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勃然兴起。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针对社会问题明确提出:对内要打倒军阀,召开国民会议;对外要“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作为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北伐战争,同样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为目的。五卅运动,掀起了反帝斗争的新高潮。“三•一八”惨案,表明段祺瑞执政府与帝国主义公开勾结,镇压人民。北伐的主

15、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它的胜利进军,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中国人民给予坚决回击,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可见,在北伐战争时期,尽管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但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也是社会主要矛盾之一。当时在民主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特别是争夺军队领导权的斗争异常尖锐;在中共党内正确路线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斗争亦十分激烈。但它们受制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是次要

16、矛盾。 2、在第二阶段,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但从1931年至1937年,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大革命失败后,出现了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的建立,国民党新军阀代替了旧军阀的统治。改组后的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北洋军阀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7、对内残酷压迫、剥削人民,对外依附于美、英帝国主义。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革命旗帜,进入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时期。“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则是这一时期的开始,为创建人民军队、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胜利之路。到1930年夏,全国先后建立了十几块根据地。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颁布宪法大纲维护工农利益。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

18、的四次反革命“围剿”,红军力量不断壮大。在这个时期,尽管国民党新军阀内部矛盾重重,混战连年;共产党内部路线斗争激烈,特别是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但这些都是局部范围内的矛盾和斗争,只是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不占主导地位的次要矛盾。 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日本帝国主义趁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之机,加快侵华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中日民族矛盾由此上升、激化。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

19、时集中反映在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久,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国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抗日宣言,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华北事变之后,民族危机加重,中共变“抗日反蒋”为“逼蒋抗日”;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领导“一二•九”运动,宣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促进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在全国范围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西安事变,是在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逐渐成熟的条件下爆发的。它的和平解决使蒋介石被迫接受

20、“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揭开了国共两党从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些事实表明,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居主导地位,制约和影响着国内的阶级矛盾、国共两党的关系。 3、在第三阶段,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如何动员、组织全民族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 在民族危机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在中共的倡导和努力下,工

21、农红军得以改编,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被承认,国共两党再次实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为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发动人民战争,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中共制定了各项政策,顺利渡过难关。如实行“三三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既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对于国民党顽固派,中共

22、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坚持团结、进步和抗日的方针,既予以回击,又维护统一战线。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肆进攻,直接威胁着南京政权的生死存亡,国民政府才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先后组织了四次大会战。也由于受日本帝国主义诱降政策的影响,在武汉失守以后,蒋介石集团虽然继续抗战,却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其反共的倾向日益增长。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发展,这就决定了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的两面性: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之关系彻底破裂。总之,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制约和影响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其他各种

23、矛盾。 4、在第四阶段,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积极推行全球战略,妄图统治世界。为控制中国,实行扶蒋反共的基本政策,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因此,随着抗战的胜利,国内的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一直贯穿于这一时期的始终。这一时期的基本内容和阶段特征是: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

24、、发动内战,妄图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打退国民党的进攻,发动了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并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后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解放了全中国。 二、中国近代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除原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外,又产生了无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阶级、北洋军阀、官僚资产阶级和在中国从事传教、工商业等活动的外国资产阶级。阶级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1、农民阶级翻身作主。英国的大炮虽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抵抗外侵的决心,太平天国

25、运动把几千年的农民运动推向最高峰,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1930年的土地革命使广大农民看到了翻身的希望,1947年实行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使解放区农民翻了身,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2、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鸦片战争后(40-50年代)外国资本家在五口通商地区经营的船舶修造厂中雇佣的中国工人是最早的产业工人。作为一个阶级而言虽处于胚胎状态,却显示了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从表面上看19世纪60年代起在洋务派兴办的军民企业中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在官僚、地主和商人创办的确近代工业中也产生了一批产业工

26、人。中国无产阶级早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从产生之日起就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的封建势力展开了英勇斗争,但大都是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待遇等自发性的经济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自觉的独立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在本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3、民族资产阶级未完成历史使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冯桂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主张

27、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先驱。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康有为等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力量等上历史舞台。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两面性)挽救不了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政治代表孙中山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历史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摧残、压

28、迫而步履维艰,新中国成立后,接受政府的赎买政策,开始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应有的贡献。4、买办资产阶级扮演了不光彩角色。鸦片战争后,外国商行开始直接雇佣一批中国人为其服务,这些人组成买办阶层。其生存发展完全依附于外国资产阶级,是外国资产阶级侵略中国的工具。象袁世凯、蒋介石这些大买办还出卖国家主权,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而买办资产阶级又是近代较早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的人。随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完成该阶级退出历史舞台。5、北洋军阀张牙舞爪。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是袁世凯以1895年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为基础、通过笼络亲信、培植党羽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军事集团。1912

29、年袁世凯建立地主、买办联合政权后对内压迫人民、对外出卖国家主权,遭到全国人民反对。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各派军阀为争权夺利不断混战给人民带来空前灾难。1928年奉系政府垮台,从而结束了16年的北洋军阀统治。继之而起的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同样给人民带来灾难。6、官僚资产阶级统治黑暗。1927年蒋介石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政治上独裁、经济上搜刮,对内不断挑起内战,对外出卖国家主权,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官僚资产阶级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7、外国资产阶级得逞一时。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

30、在租界内开银行办工厂、走私贩毒的同时又设教堂、办报纸进行文化侵略,还藏污纳垢、干涉中国内政,成为生长在中国肌体上的毒瘤。英国等侵略者在“领事裁判权”外衣的庇护下产生了一批“治外法权化”人员。如,赫得控制中国海关达48年,各海关税务司的洋人雇员、华人雇员触犯法律,在传讯之前要得到洋人税务司的认可,中国海关成为总税务司统辖下的独立王国;洋教势力以暴力和条约为后盾进入中国后,在圣洁面纱的掩盖下一方面开办学校、医院传播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又霸占民房地产、欺压农商,包揽词讼。为害乡里,还收集情报充当侵略者的马前卒。随着洋教的传播和教徒的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一个以上帝为核心的新阶层,冲击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生

31、活方式。8、地主阶级分化瓦解最后被消灭。英国侵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也惊醒了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爱国分子,他们反对清政府的闭目塞听,要求重新认识世界,去“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统治阶级中分化出以奕忻、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从洋务派中又分化出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家;在民族危亡和社会新思潮的激荡下康有为等维新派走向封建主义的对立面成为推动社会改革的力量;在统治阶级内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的斗争说明统治危机的来临;20世纪初年立宪派的主张被清政府愚弄后,内部分化,有的人转向革命,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清政府陷于孤立。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于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推

32、翻满州贵族的专制统治,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地主阶级销声匿迹。总之,中国近代的历史是各个阶级和各个政治力量分化组合、相互斗争的历史,其复杂变化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的同时商品经济也有一定发展;西方的思想、科技传入的同时,中国的文化、科技也有很大变化;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结束被奴役、侵略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专题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政治制度是政治的载体和规则,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

33、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用到的政治原理: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 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运用对立统一的

34、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总的发展趋势)。专制主义政治在中国古代的长时期存在,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发展缓慢,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的革命并未出现,直到鸦片战争,封建社会才开始解体,而这时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说明政治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落后的政治制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与专制主义制度同时存在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君权神授、君权高于一切、所有民众皆为臣民等等,这些专制主义的思想,严重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使得民主

35、思想、科学思想难以形成和发展。这说明意识对人们有反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的革命胜利,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但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并没有随专制主义的消灭而消灭,其影响还广泛存在。如一言堂、家长作风、个人崇拜等在我们社会中还广泛存在。从哲学上讲,这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从政治学上讲,这也说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既不能消极等待,也不能急躁冒进。从思想文化建设上讲,

36、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群众,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中长期存在,给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可以结合政治与经济、意识的作用等原理来理解。同时这也说明,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一、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反对演变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整个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

37、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1、萌芽战国:原因:新兴地主阶级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1)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制,推行县制,建立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2)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和以法治国的理论。_时期_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被_采纳.著书_主要思想第一_第二_第三_2、建立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的统治格局。(1)目

38、的:加强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1)内容:•政治措施皇帝制(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郡县制(地方)等。•经济措施 _ •军事措施 _ •文化措施 春秋战国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与天子的关系是一种松散的政治军事同盟,列国可以自任官吏,自置军队,自铸钱币,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军事上都有着高度的自主权。秦统一,实质上就是将原来分散在各诸侯国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领导;货币、度量衡的统一,在于保证封建财政、税收渠道的畅通;文字、政令的整齐划一,更使极权政治的推行成为可能。从此,中央集权成为强化君权

39、的协奏曲。对焚书坑儒的认识直接原因:儒生方士等攻击郡县制和以古非今,且在背后议论秦始皇暴政。目的:巩固郡县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实质:思想文化专制。评价: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为了巩固统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禁止“以古非今”的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这也是秦朝暴政的突出表现。(4)历史根源:一是理论来源:法家思想;二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的需要。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

40、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也就是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键。(2)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结合。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诸侯制度来说能更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3)评价秦朝建立了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成为以后封建严正声明的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5)意义:巩固了统一,维护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对整个封建社会影响深远。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吗?3、巩固西汉: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

41、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汉武帝的大一统(国家高度的统一)措施: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加强皇权;重视选拔人才;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决王国问题强化完善封建法制。军事方面出兵匈奴;进军南越。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崇法。背景:汉武帝要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国家,需要一种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而在建立政权时起了重要作用的法家思想,已不完全适应巩固政权的需要,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不适应经济恢复发展后的变化。这时,儒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

42、主张,对儒学加以发挥,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董仲舒主张的特点是:外儒内法,思想专制。一方面董仲舒讲的儒学实际上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二是禁止其他各派学说传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在当时为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儒学独尊,使孔子为代表的儒学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三是董仲舒的新儒学带神学色彩,导致两汉长期的神学迷信的泛滥;四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五是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经济方面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西汉后期政治黑暗,地方势力迅速发展,出现外戚专政。东汉建立后,进一步

43、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后又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到破坏。魏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大小国家都奉行专制主义原则。这一时期三省六部制日渐形成。思考:“百家争鸣”局面是何时结束的?(“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的关系?思考:汉承秦制但有因有革。“汉承秦制”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有哪些损益变化?两汉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汉朝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有所损益变化。(1)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时期发展为刺史制度;(3)承袭秦朝的郡县制,为确保刘家天

44、下,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4)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体现在政治制度上最大的不同是分封同姓王和异姓王。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发展运作程式: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用:通过设三省,将宰相一分为三,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削弱;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2)科举制的确立和发展思考

45、:科举制实行后,士族子弟禁止当官吗?(3)府兵制的改革完善等。唐中叶以后,藩镇权限增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加之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加速了唐王朝的衰落。唐亡后,割据势力更加发展,演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再次遭到破坏。5、加强北宋:原因、目的:一是为了结束和有效防止地方割据君弱臣强的局面重新出现;二是为了防止兵变的历史重演。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巩固统治,以求长治久安。基本方针:最大限度集中军权、财权、政权于中央。具体措施:军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政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财权: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讨论:宋太祖杯酒何以能释兵权?一是宋

46、太祖已具备了释兵权的条件:(1)北宋建立后赵匡胤迅速稳定了政局,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2)赵匡胤原为统军大将,控制着禁军。这是关键的条件。可以这样说:陈桥兵变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杯酒释兵权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杯酒释兵权是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削权。二是宋太祖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策略:(1)经济上赐给钱财,允许广置田产。(2)采取情感策略。作用和影响:(1)积极的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2)消极影响: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后果,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积重难返的严重局面,从而到中期出现统治危机。军权过于集中,实

47、行守内虚外,边防力量削弱,军队力量增加,军队开支日益膨胀。政权过于集中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浮于事,互相推诿,效率低下。财权过分集中,地方经费减少,不能调动地方积极性。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采取一系列措施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思考: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从而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形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局面,由此得出的教训是什么?改革必须实行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王安石变法有何关系?思考:概述唐朝与北宋完善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各自的特点,并分析说明造成各自特点的原因

48、。1、措施:(1)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府兵制等。(2)宋:采取一系列措施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具体措施见书)2、特点:(1)唐: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完善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2)宋:以集中军权入手,把地方的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都收归中央,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重文臣轻武将;重中央轻地方;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现象。 3、原因:(1)唐:国家统一强盛,为完善中央集权制提供条件;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49、,防止相权过大;庶族地主势力发展;唐前期的君主都较有作为,为巩固其统治,需要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扩大统治基础。(2)宋:宋太祖接受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同时自己也正是兵变夺取皇位,因此特别注意集中兵权,铲除藩镇割据的隐患。6、发展元:行省制度的有效实施。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1)原因:元朝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了全国性大统一。为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2)措施: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又在中央设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事务。(3)作用和

50、认识:元朝的措施,是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度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直至今日。一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是对秦朝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二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7、强化明清: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1)原因:明清时,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只有加强统治,才能维护其统治地位。(2)措施(特点):明朝: •内容: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尚书直接对皇

51、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监视。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并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互相制约,构成皇权专制的可靠支柱。这一措施具有独创性,表明皇帝对自己的统治缺乏信心。它的出现,标示着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和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性加强。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三司是朝廷在省里的派出机关,互不统属、分权鼎立,互相控制,遇有重大事宜,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部院,从而便于中央垂直领导,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其结果形成极端的

52、君主专制统治。八股取士,为统治阶级推行君主制制度培养了官僚队伍。其结果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制定大明律•这些措施的核心是加强君权,形成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影响:进步性: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稳定和重建封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至明成祖永乐年间,政局稳定,国力强盛,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鼎盛王朝。消极性:从其动机看,仍然是维护和巩固一家一姓的统治,具有反动性。从其采取的措施看,是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将对全国的统治最大限度地置于皇帝一人之下,杜绝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预,这就从根本

53、上预伏了更大更强烈的统治危机。同时也从反面说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可供调节的余地越来越小,从而说明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讨论:明朝加强专制的措施为什么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因为它标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利用皇权的绝对化、特务,靠制造冤狱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控制。一方面,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的统治基础,表现了更大的消极作用。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军机处的设置:设立时间:雍正帝时。始设原因:用兵西

54、北,防止泄漏军事机密。职能演变: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是皇帝发号施令,处理政务的枢纽。组成:皇帝直接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谨慎可靠的亲信任军机大臣,人数无定制。特点:清朝特有的机构,组织形式特殊。地位显要,本身无独立性,是皇帝的工作班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办公于内廷,近于皇帝,召见方便,机构精干,人员干练,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评价:便于集权,办理政务迅速、机密,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3)特点: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4)作用与认识:明清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55、强化,表明封建制度衰落。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成为皇帝忠顺的奴仆,科举制至此已失去了其积极作用。文字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思考:北宋、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大相似性?(举例?)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衰落在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文化上的表现?二、概念分析:1、含义(1)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专制主义制度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一个人或少数人独裁政权的组织形式,体现在帝制的终身制和皇位世袭方面;指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全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2)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

56、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二者不能完全分开;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服从中央。(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中央集权化进程体现在:•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即财源由中央垄断。为达到对全国财权的控制,历代封建王朝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将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以保证农业税收的来源。如西汉编户制度:东汉及一些朝代核实全国田亩,隋唐在中央设户部,管理财政等事宜。另一方面加强对盐、铁、铜、钱币等重要资财的管理。如汉武帝时的盐铁专卖。•剥夺地方

57、事权,官吏自帝出。(历代有哪些举措?)•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北宋、明清有哪些做法?)•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在一些朝代有哪些表现?)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君权相对权的削弱,君王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革:秦汉的三公制度,是以丞相为首,百官隶属于皇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隋唐的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永乐朝创设内阁,至清朝又设军机处,这一变化反映皇权已达顶峰。从宰相制度的变化

58、之中,我们看到:皇帝通过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地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专制君权具有绝对性和独断性,它不允许任何人超越自己的权力。君权与相权、皇帝与大臣,君主专制与辅政机构之间既有一致的方向,又有冲突之处,解决这一矛盾的趋向必然是: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方,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

59、力更加强。致使治国变成了治官,治官变成了集权,而集权则又导致了冗官冗吏,腐败丛生,国亦难治。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动的基本规律。•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

60、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历史表明,凡在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反之亦然。2、基本内容:皇帝制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封国制、行省制度3、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4、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1)经济上是维

61、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2)政治上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为完成和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需要建立专制集权的国家(3)思想上(理论基础),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思想;(4)实践上战国时商殃变法,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和地方行县制的政治体制,提供成功经验。5、目的:历朝封建统治者实行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原因是出于地主阶

62、级对农民起义的恐惧,是为了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同时也是要维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皇权。6、核心:7、两对基本矛盾:基本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解决的时间:8、发展总趋势:从专制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总趋势有三:(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强化皇权,分散削弱相权,强化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接受韩非子的君主任命官吏代替世袭贵族、国家大权集中的主张,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包括政事裁决和官吏任免;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地主、土族、节度使都曾是威胁中央

63、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君权,挑选强壮士兵编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加强,包括明朝废除亟相、皇帝直接控制六部大臣、设立皇帝直接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视和镇压,清朝初期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分散或收回地方权利,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中央:秦始皇在中央设亟相、御史大夫、大尉,分掌政事、监察、军事,地方设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尚书掌管行政、中书和门下掌管政令草拟和审批;到明

64、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地方:秦始皇时期的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西汉初王国问题经过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和夺去大批王侯爵位才解决;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族势力,直到唐末农民战争中才被消灭,唐朝中期藩镇割据势力强大,经过五代十国,直至北宋初期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后才解决,中央通过对地方派文臣知州、转运使和控制禁军等方法才结束;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政,并直接隶属中央,都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的表现。(3)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思

65、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都是强化思想控制的重要措施、其中。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在当时有适应中央集权政治需要的积极作用,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则控制大大加强,只是明清专制政治的工具;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汉族地主与人民。9、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其影响十分深远。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它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因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体现出它的进步性。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消

66、极因素逐渐增大,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这表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来说亦已渐趋衰落。(1)积极影响: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2)消极影响:经济上:封建社会

67、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为了争夺皇权,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间不惜血刃思想文化上: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北宋以

68、后,消极方面日趋突出。到了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发展到极限,其消极作用占支配地位,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宋代之际的邓牧曾著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家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他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对封建

69、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练习1、秦朝百姓如果告官,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应当找: 御史大夫2、秦朝建立后,在中央设“三公”,其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不包括A、执掌群臣奏章 B、下达皇帝诏令 C、裁决中央和地方政事 D、兼理国家监察事务3、有关汉初封国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汉初开始就长期存在 B、王国严格受朝廷节制,权力弱小C、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 D、 侯国直属朝廷,不受所在郡管辖4、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

70、王国分封制:A、都使疆域得到了拓展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 D、都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5、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6、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B、 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C、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D、使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7、元朝的中书省,实质上是继承和发展了唐朝的哪个机构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吏部8、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A

71、、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9、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A、废除丞相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10、下列属于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1)剥夺丞相权力,分散地方长官权力 (2)强化皇权 (3)加强思想控制 (4)控制官吏的任免权 (5)分散丞相权力和中央机构的权力A、(1)(2)(3)B、(2)(3)(4) C、(3)(4)(5) D、(1)(3)(5)11、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 D、皇权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11、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

72、除,体现了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相权威胁皇权C、国家统一的需要 D、君臣相互制约12、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 、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13、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的制度有 (1)郡县制 (2)三省六部制 (3)行省制度 (4)三司制度 A.(1)(2)(3) B.(1)(3)(4)C. (1)(2)(4) D.(2)(3)(4) 14、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趋势有(1)削弱地方、加强中央(2)

73、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3)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4)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见渐趋严密 A、(1)(2)(3)(4) B、(2)(3)(4) C、(1)(3)(4) D、(1)(2)(3)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和八旗制度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据此回答:15、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共同目的是?巩固本朝统治16、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最主要差别是:A. 地方长官的名称 B. 地方长官权力的大小C. 地方长官的任免方式 D. 皇帝是否总揽一切大权17、我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呈现加强趋势。据此回答:列举两汉、唐朝、清朝管理西北边疆的机构名称。以上王朝对西北的管理有

74、何意义?两汉:西域都护府;唐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朝: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意义:奠定了我国西北疆域的基本格局,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西北地区的发展。思考:为巩固统治,历代统治者竭力从思想上控制人民。据此回答:1、统治者实行“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八股取士”的本质目的是?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一些统治者在思想上对人们实行控制。其中最为有效的是:A. 秦始皇焚书坑儒 B.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南北朝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 D. 唐玄宗大兴文治3、为维护君主的至尊地位,历代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不一,西汉、南北朝、隋、

75、唐与秦、明、清的明显不同之处是什么?借助宗教,神化君权。4、孔子和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几经沉浮,先有“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后有“尊孔复古”、“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这一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一定的思想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5、宋代书院鼓励学生讨论、辩难,而明代学校绝对禁止学生持有自己的见解,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君主专制加强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始终存在的两对矛盾是什么?君与臣,中央与地方。2、这种政治制度在西汉初、东汉末、唐朝末遭到怎样的严重挑战?面对挑战,西汉政府与东汉、唐王朝的表现有何不同

76、?挑战:西汉初出现了王国问题;东汉末:出现了军阀混战割据;唐朝末:出现了藩镇割据。表现: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把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武帝实行“推恩令”,又陆续剥夺大批王侯的爵位,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用儒家学说巩固政治上的统一。东汉末、唐末无能为力,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3、下列官制,在职能上不具有相承关系的是A、秦朝的丞相和宋朝的宰相 B、唐朝的尚书省和元朝的中书省 C、唐朝的三省和明朝的三司 D、明朝殿阁大学士和清朝的内阁1下列有关秦朝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B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77、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2秦朝郡县制适应封建集权政治需要,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对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威胁的事件或现象是( )A儒生攻击郡县制 B刘邦分封同姓王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D豪强地主把持政权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的统一 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5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出

78、的本质问题是( )A秦始皇个性极其暴虐 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C秦朝统治严重残暴 D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6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7明清时期专制统治的加强之所以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是因为( )它对维护社会安危已不起作用它妨碍科学技术进步它对社会经济发展已不起作用它导致了人们对世界的无知 ABCD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演变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C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D地方独立性增强,中

79、央集权削弱9唐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 )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通过科举选拔官吏 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 中央各部门朴素制约ABCD10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有了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11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12北宋赵匡胤和明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 )A废除丞相 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D文化专制13中

80、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1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15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其发展历程中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你如何认识这一制度的进步作用和消极影响?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期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并结合史实概述其发展历程,指出伴随这一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以及这一制度的特点和历史影响。2、唐玄宗后期的

81、藩镇问题与汉初的王国问题形成原因有何相似之处?汉唐处理这一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所起的历史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 -.专题三:古代对外关系一、中国古代对外交流频繁1、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是逐步发展的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1)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史实:由张骞凿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

82、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上述情况在教材里都有介绍。当然,安敦派使者来中国这个知识点,这两年的考试说明没做要求。汉同日本、朝鲜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特点:从范围上:周边国家为主,开始同欧洲往来从交往形式上:既有 ,也有 ;从途径来看:有官方、民间三条途径,其中 是主要参与者;从交往道路上:以陆路为主。(2)第二时期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

83、发展。•史实:朝鲜: 新罗统一;高丽乐,留学生,手工技术;贸易日本: 遣唐使,留学生,人物。行政制度,京都建筑,文字,生活印度: 天竺;熬糖法;文化双向交流;玄奘西游西亚:波斯国王、商人、舞蹈。大食伊斯兰教,造纸、纺织;瓷器•特点: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全面开放,影响深远。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第二,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

84、拉伯的使节和商人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第三,陆海并举,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第四:双向交流, (3)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时期•史实: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特点: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特点:第一,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第二,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他们包括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人。同时从阿拉伯、波斯和欧洲来华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现一批世界著名的

85、旅行家,如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等等。当然,汪大渊和伊本•白图泰在教材上没有提到。(4)第四个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史实:郑和下西洋:1405-1433,七次,非洲、红海;政治为主,贸易不营利华侨开发南洋:唐开始;明更多,传播先进技术文化,促进发展戚继光抗倭:明中后期,台州;福建,俞大猷,1565葡占澳门: 1553居住权;1557官署,长期占据收复台湾:1624荷兰;1662郑成功;1684台湾府抗击沙俄:康熙,雅克萨之战;1689尼布楚条约•特点:由开放转入闭关: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采取

86、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开始抗击外国侵略2、世界各国与中国的交往(1)朝鲜•两汉东汉时期,我国同朝鲜半岛各国的关系密切。 汉朝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不少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朝鲜的名马特产也运到中国。•隋唐隋炀帝发动对高丽的战争。许多朝鲜音乐家到长安,朝鲜音乐受到我国欢迎,唐乐中就有高丽乐的部分。 朝鲜人频繁地到长安留学,新罗留学生非爱好唐诗。新罗工匠吸收唐朝手工业的优良技术,织品精美。 唐和朝鲜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的有牛、马、麻、人参等。唐输入朝鲜的有丝绸、瓷器、茶叶、药材、书籍等。•辽宋对外贸易东达朝鲜。•元朝(2)日本̶

87、6;两汉西汉时,日本30多个小国和汉朝来往。 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在汉代传入日本。•隋唐日本派“遣唐使”13次,留学生很多。 阿倍仲麻吕(汉名晃衡)和李白、王维建立了深厚友谊。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 唐文化在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文学、日常生活方面对日本影响很大。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辽金对外贸易东达日本。•元朝•明朝戚继光、俞大猷抗击倭寇。(3)印度•两汉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隋唐唐太宗时,互派使者通好。唐太宗派使者到天

88、竺学习熬糖法。中国的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到天竺,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玄奘西游”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译本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过印度。(4)东南亚•两汉•隋唐•北宋•明朝(5)西亚•两汉汉朝丝绸之路通过西亚地区。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隋唐7世纪,一位波斯国王和王子先后居住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及唐朝各地。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源源运往波斯,再转销到欧洲。从651年以后100

89、多年里,大食往唐朝派使节30多次。大食商人留居中国,有的在唐政府任职,有的通过科举中了进士。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非洲和欧洲。•辽金元朝时,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传到阿拉伯,由阿拉伯传到非洲和欧洲。西亚不断有商队、使团到大都。•明朝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过阿拉伯、伊朗等西亚地区。(6)非洲•唐朝•元朝•明朝(7)欧洲•两汉汉代丝绸之路通大秦。甘英出使大秦(未到)。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把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桓帝。•唐朝•元朝元朝时东欧商队、使团到大都。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

90、•明朝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徐光启介绍欧洲水利方法,翻译利玛窦带来的科技著作。•清朝清初,沙俄侵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康熙帝组织反击。2、原因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频繁时期,大都发生在统治时间较长的汉唐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等时期。上述时期(除清朝外)对外交往频繁的共同原因是:(1)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先进地位。对外贸易是在农业、手工业,尤其城市商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2)海陆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3)多数王朝的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3、表现:在古代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

91、通过四条渠道进行的(1)经济贸易往来这又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著名的丝绸之路以民间贸易为主。(2)政治交往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3)科技文化交流。(4)宗教传播:通过佛教徒和传教士来实现的(5)战争。战争在客观上也曾为中外交流创造了条件。在古代,中国与邻国之间也曾经发生过政治纠纷和军事冲突。例如,我国古代曾与日本发生过几次战争。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唐军与新罗军队联合打败支援百济的日本军队。元世祖曾两次派军队进攻日本,但遭到了失败。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日本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后被戚继光、俞大猷等率军击败。明神宗时,中国派军队支援朝鲜共同打败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等等。

92、在历史上,相邻国家之间绝对没有出现争斗的局面,似乎是迄今尚未见到的历史现象,这也是我们面对的实际情况。但应该认识到,各国统治阶级挑起的战争,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则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4、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我国古代的对外交通,可以唐朝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汉朝至唐朝,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同西亚、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与交流;唐朝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日益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北方战乱不止、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造船技术的长足进步所致。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以友好为主流。例如两汉同朝鲜、日本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唐代对外关系发达,

93、同亚洲国家交往频繁,对彼此经济文化产生了影响。南宋的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到非洲一些国家。元朝时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有使团、商队来大都,泉州港异常地繁忙。明朝郑和下西洋密切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有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汉朝至明朝的一些封建统治者实行对外通好政策,促进了我国和亚、非、欧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清前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国兴,闭关国衰。”我国传往国外的事物品种涉及政治、科

94、技、文化、生产技术和特产,尤其以四大发明和丝织品、瓷器闻名世界。同时吸收世界各国的长处。5、影响增进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6、认识:(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越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对外交往就越频繁•两汉时期中国国家统一,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开辟;东汉初年,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中国,光武帝还赐给“汉委奴国王”金印;97年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王派使来中国,中国和欧洲国家开始直接友好往来。都出现在这个时期。•唐朝时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中国在当时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那时与唐朝通使友好的多达

95、70余国。首都长安设置鸿胪寺来专门接待各国的使节和宾客,还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外国的商人只要不违犯唐朝法律,贸易往来完全自由。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历史佳话,都出现在这个时期。•明朝前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发达。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在14051433年,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跨越亚、非两大洲,对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访问,并进行贸易,其足迹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要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了半个多世纪。以上史实都说

96、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是加强对外交往的基础。当然,频繁的对外交往,也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达。(2)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和文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要受到外来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外界发生影响中国古代在整个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上升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中国的四大发明对全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对亚洲各国,尤其是对朝鲜、日本等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各国对中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种植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

97、、烟叶、向日癸,最早是由美洲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另外,像中国的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受印度影响的痕迹非常明显,著名的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等就有所反映。所以说,世界文明史,是在各国人民共同学习、互相促进中不断演化、完善的。(3)凡是善于向外国学习,同时又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就可以取得本民族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古代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促进了日本的进步,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在大化改新中,日本参照了中国唐朝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在医学上,日本也吸收中国中医学的医疗技术,逐渐发展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汉方医学”。在文字上,日本利用中国汉字的简化笔

98、划,或是汉字的偏旁、冠盖作为音符,创制了日本文字假名。日本人民这种善于学习又富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这个事例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一个国家如果落后,只要虚心地有选择地向他人的长处学习,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就能够迅速地取得进步。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1、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2、唐朝的对外交通。陆路:从长安向东朝鲜;从长安向西经过敦煌葱岭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海路:从登州、扬州朝鲜、日本;从广东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三、中外政治上

99、的友好交往 1、东 汉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受到光武帝的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97年甘英出使大秦未果。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受到汉桓帝接见。2、唐 朝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访问。 唐与天竺之间在唐太宗时即开始互派使者友好 往来。 651年(唐高宗在位),大食遣使与中国通好,此后百余年间,大食派使者来华多达30余次。 3、元 朝 亚洲、东欧和非洲海岸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使者到大都访问。 4、明 朝 14051433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到明朝访问。 5、清 朝 乾隆帝时,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来访中国,商讨通商事宜。三、古代中

100、外文化交流中国是文明古国。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1、概况: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汉字也传入朝鲜。儒学经典传到日本。传入中国的有佛教、象牙、香料、宝石和多种植物等等。 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

101、、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传入中国的有:印度熬糖法、天文、医学、音乐、舞蹈、佛教及祆教、摩尼教、占城稻等等。 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明清之际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时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传人南洋。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明朝中后期外国传教士来华,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2、中国文化的外传 (1)科 学 技 术 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

102、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元朝时火药武器传到欧洲。 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2)生产技术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与欧洲。 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 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3)文 学、体 育 屈原的诗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唐诗传入朝鲜、日本。 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在唐朝时传入日本。 (4)文 字 汉朝时,许多朝鲜人使用汉字。 唐朝时,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 了日本文字。 (5)思 想中国的儒家经典、

103、佛教传到日本。 3、外国文化传入中国 (1)农 作 物 品 种 宋朝时,占城稻由越南传入中国南方。 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入中国。 (2)生 产 技 术 唐朝时从印度传入了熬糖法。明朝引进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3)科 学 技 术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入中国。 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4)艺 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及印度的绘画、音乐、舞蹈、建筑艺术传入中国。 (5)宗 教佛教于西汉未年传入中国。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史的珍贵史料。 伊斯兰教在唐朝时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在各地 建起了一

104、大批清真寺。 景教基督教在唐朝时从西亚传入中国。明朝后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 祆教、摩尼教在隋唐时由西亚传入中国。4、认识:纵观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看出: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前提;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积极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趋势。 闭关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会作茧自缚,不利于发展中华民族同世界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不利于学习世界各族人民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借以取长补短。 21世纪,人类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人口、污染、现代病、民族极端势力、国际恐怖势力、跨国贩毒走私等。

105、解决这些问题要靠全球的合作和综合治理。因此加强中外的合作、交流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四、中外经济往来 1、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其他地区。 2、东汉: 我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特产运到中国。 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传到日本。 3、唐朝: 朝鲜的牛、马、麻、人参等输入唐朝,唐朝的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藉等输入朝鲜。 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不断运往波斯、西方。 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传到大食、非洲和欧洲。 4、宋元: 中国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到非洲一些国家。 5、明朝:

106、 郑和下西洋,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受到各国欢迎,郑和从西洋购得珠宝、香料和药材等土特产。四、中国古代的反侵略战争1、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以后,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了对澳门的长期占据。2、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于1561年在浙江台州一带九战九捷,迅速扫平了浙江的倭寇。之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与俞大猷配合,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3、郑成功收复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侵略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

107、功驱逐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4、雅克萨之战: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五、对闭关政策(历代政府的对外政策)六、外国国名和地名的古今对照1、汉朝所说的“安息”,是指西亚的古国,领有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2、汉朝所说的“大秦”,是指罗马帝国。3、唐朝称印度为天竺。4、唐朝称伊朗为波斯。5、唐朝称阿拉伯为大食。6、明朝时,称今天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及印度洋沿岸一带为西洋。7

108、、中国古代提到的南洋,是指东南亚地区。练习:1、概括明代以前中外关系主要特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呈现这种趋势?后果如何?2、据西洋番国志载:“永乐之初,敕中外重臣循西海诸国,诏示恩威。”又据永乐实录载:明成祖多次下令,“沿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以遵洪武事例禁治。”这两则材料各叙述一种什么历史现象?各有何影响,并分析这两种历史现象之间关系? 3、历史上对西部的开发始于张骞通西域。有人认为,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之。4、简要概括明代以前中外关系的特点。到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又呈现出什么趋势

109、?暴露出什么新问题? -.专题四:监察制度古代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朝,确立于西汉。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1、历史演变(1)秦朝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2)汉朝•内容(西汉、东汉刺史制度的变化特点)汉武帝时,在各州均设置刺史,“位卑权重”,“以小驭大”。(即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权力很大。);无固定的治所。 东汉初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刺史变为州一级的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后来逐步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110、#8226;认识: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就失去了监察官的作用。(封建监察制度本身是官僚机构的组成部分,不可能超然于官僚主义的恶习。)(3)宋朝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4)明朝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思考:从监察制度对秦汉宋和明朝社会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谈谈你的认识。在秦汉宋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监察制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主要起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明朝,特务统治表明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上述史实说明封建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逆转的。练习下列对两汉监察

111、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以“附益之法”限制诸侯王非法活动B.封建监察机构不可能超然于官僚主义的恶习C.汉武帝“以小驭大”,在全国十三州设立刺史D.东汉末年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 -.专题五:军事制度(包括兵民合一的制度)一、府兵制(西魏唐中期)1、起源:府兵制原为西魏、北周的兵制。府兵为职业军人,兵士都由军府统领,不列入州县户籍,家属也随营居住,编为军户。特点:军民异籍、兵农分离;胡汉分治。2、隋文帝的改革:(1)措施(2)特点(实质):(3)影响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成为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3、唐太宗的调整、健全:(1)措施增加军府数量,三分之一驻守在关中,利于中央集权;兵将分离,将

112、率不易拥兵自重;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税庸调,但出征时自备武器、粮食,军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2)利弊4、崩溃:唐玄宗开元年间(1)原因:根本原因: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失去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 因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者多;府兵社会地位下降,贵族、官僚用府兵为私家役使,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二、募兵制(唐中期以后)1、目的:增强军事力量。2、区别:(1)府兵按规定由农户出丁,而募兵是自由应募; (2)府兵已有田亩,募兵是应募后授田; (3)府兵自备资粮,募兵由官府发给; (4)府兵制下兵将分离,募兵则是职业兵,兵将隶属关系比较固定。3、影响(利弊):(1)减轻农民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

113、发展; (2)增强了军事力量; (3)是产生军阀割据的根源。思考: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的军事制度经历了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变化,试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及其变化的原因。三、更戍法、保甲法、将兵法(北宋)四、猛安谋克制(金)五、八旗制度(清)练习下列制度具有兵农合一成分的是:(1)府兵制 (2)均田制 (3)猛安谋克制 (4)八旗制度A.(1)(2)(3) B.(1)(3)(4)C.(2)(3)(4) D.(1)(2)(3)(4)思考:唐太宗完善了府兵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主要体现为(1)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税庸调 (2)兵将分离(3)增加军府数量,三分之一数量在关中 (4)由州县管理军户 A.(1

114、)(2) B. (2)(3) C. (1)(4) D(2)(4) -.专题六:民族关系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由许多少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 、文化上有密切关系、长期友好往来,世世代代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压迫剥削和外来侵略,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凡历史上存在于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关系史范畴;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属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史范畴。一、少数民族的民族历史变迁1、各个时期的主要少数民族 西 北 北 方 东 北 南 方西周 战国秦西汉东汉西晋 东晋隋朝唐朝 北宋南宋明朝清朝古今民族对照:•满族在唐朝时称黑水 ,五代和北宋时称女真

115、。明朝末年,皇太极改女真名为满洲。辛亥革命以后,通称满族。•维吾尔、裕固族族在唐初时称回纥,唐朝后期称回鹘,元朝时称畏兀儿,清朝时称维吾尔。•现在的藏族,唐朝时称吐蕃;现在白族和彝族的祖先,唐时称六诏(即南诏)。•彝族、白族:唐朝时的南诏,五代时称大理。到13世纪时,被忽必烈灭亡。•契丹的国号曾有过几次更改:916年,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947年改为辽,983年又称契丹,1066年又改为辽。“汉人”2、各朝代的民族关系(1)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秦与匈奴:蒙恬收河套;移民置县;万里长城•汉与匈奴:白登之

116、围;卫青、霍去病;南匈奴内迁;窦固、窦宪•汉与西域:张骞,种子输入;铸铁、凿井技术;西域都护;丝绸之路;班超•秦与越族:、秦征南越;灵渠;岭南三郡 •汉与西南:汉武帝设郡县;(2)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繁荣;开明民族政策)•突厥:太宗-颉利可汗,都督府;安西、北庭都护府•回纥:(维吾尔)骨力裴罗、 回鹘,商人、服装•靺鞨:黑水、渤海都督府;玄宗-大祚荣•南诏:(彝、白)玄宗-皮罗阁;丝织、建筑(三塔)•吐蕃:文成公主-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尺带珠丹、唐蕃会盟(3)宋元(民族政权对峙,封建生产关系传播,民

117、族大融合)•契丹:辽宋战争;澶渊之盟;榷场,制瓷、印刷•党项:元昊,夏宋战争-议和•女真:八字军、宗泽、岳飞抗金;宋金议和;金世宗改革•蒙古:铁木真;统一战争;民族融合:南迁、汉人、回族•西藏:宣政院辖区。澎湖巡检司-台湾、澎湖(4)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瓦剌鞑靼:土木之变;北京保卫战。俺答汗,互市、呼和浩特。明长城•满洲: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八旗,后金。皇太极,满洲、清•漠西蒙古:康熙-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乾隆-土尔扈特回归 •回部:天山南路,维吾尔。乾隆-大小和卓叛乱。

118、226;西藏:顺治-达赖;康熙-班禅;册封;驻藏大臣(5)新中国(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民族区域自治: 蒙疆广宁藏五个自治区;一国两治-台港澳•进入社会主义: 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民主改革•平等团结、共同发展: 支援经济建设,改革开放2、主要少数民族的变迁(1)匈奴•战国:匈奴是我国北部古老的少数民族,住在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首领称单于。战国时期,匈奴逐渐强大起来。匈奴贵族经常掠夺秦、赵、燕三国的人口和牲畜。秦、赵、燕三国先后在北方修筑长城,派重兵防守。•秦朝秦统一后,派大将蒙恬率军夺取了河套广大地区。在河套建城设

119、县,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大规模修筑长城。把原有的秦、赵、燕北方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伸出动,西起临洮、东抵辽东。即著名的“万里长城”。•西汉:公元前200年,匈奴贵族带领骑兵南下,攻到晋阳。汉高祖带领军队迎战。结果,汉高祖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匈奴骑兵包围在白登山,史称“白登之围”,七天七夜才解围。汉武帝时,西汉同匈奴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战争。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带兵几十万,分道攻打匈奴。汉军的这次重大胜利,使匈奴贵族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不敢带兵到蒙古大沙漠以南。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东汉: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迁到

120、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在一起。北匈奴仍旧住在蒙古高原。北匈奴贵族经常带领骑兵进攻东汉的北方郡县,还控制西域各族政权,征收很重的贡税,隔断西域和汉朝的交通。公元73年,东汉派大将窦固带兵出击北匈奴,占领西域东部,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89年,东汉又派大将窦宪带兵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西晋:西晋时期,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生活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受着西晋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后来,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刘渊死后,匈奴兵攻占西晋都城洛阳。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俘虏了西晋的皇帝。西晋统治结束。•十六国:在十六国当中,前

121、赵、北凉和夏三个政权,是匈奴贵族建立的政权。如何正确认识汉朝初期与武帝时对匈奴政策的变化?西汉初年到汉元帝时期,汉朝由于长期战争造成国家贫困,没有能力抵御匈奴的进攻,汉朝当务之急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的恢复上,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稳定的边防安全,因而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这对西汉取得暂时安定,发展生产,恢复国力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匈奴经济文化的发展。但这种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匈奴贵族的贪欲,此后匈奴贵族屡次南下,便是证明。汉武帝时,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富裕,兵马强壮,中央政权强大有力,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不仅安定

122、了西汉北部边郡,也使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控制,使汉与西域各族经济文化交流畅通。可见汉朝先后对匈奴政策的和战争变化都是符合当时国情的,有利于汉朝政权的巩固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2)鲜卑•西晋•十六国•南北朝(3)契丹•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原居辽河上游一带,以游牧和渔猎为生。•北魏时,契丹人就同中原往来密切。•唐朝末年,契丹势力不断扩大。逐步学会种田、纺织、冶铁、煮盐和建筑城郭、房屋,开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他提倡

123、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即辽太祖。他在位期间,契丹创制了文字。•契丹建国以后,逐渐控制了东到大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包蒙古大漠和黑龙江流域,南接河北、山西的广大地区。契丹境内生活着契丹、汉、回鹘、女真等各族人民。•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军队灭了后唐,立石敬瑭为皇帝。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并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契丹得到幽云地区之后,实力大为增强。•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北宋建立以后,试图夺取幽云地区,两次

124、对辽用兵,都被辽挫败。•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直抵黄河岸边的澶州,威胁宋的都城。宋真宗亲征到澶州。宋军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给辽岁币。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以后,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双方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北宋在边境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到辽境,辽的制瓷生产获得发展;辽雕印了许多书籍,包括卷册很多的佛经。•1125年,辽被金灭亡。•到元朝时,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经过长期共

125、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被称为“汉人”了。(3)突厥•6世纪中•隋朝•唐朝(4)蒙古•统一与扩张12世纪时,散布在蒙古高原一带的蒙古族已经处于奴隶社会。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蒙古各部首领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尊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后来,蒙古迫使西夏、吐蕃、畏兀尔臣服于自己。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来定都大都。1271年,定国号为元。1276年,元灭掉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元统一后,蒙古人大量进入中原和江南地区,同汉族等族人民共同生活。•明朝:明灭元后

126、,蒙古贵族退回到蒙古高原。14世纪末,蒙古分为鞑靼和瓦刺等部。后来,瓦刺打败了鞑靼。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进攻明朝,先后发生“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土木堡之役后,瓦剌衰落,鞑靼强盛。俺答汗时,与明和好,在边境上开设互市。俺答汗还修建了呼和浩特城。•清朝: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成漠西、漠北、漠南三大部。清军入关前,漠南蒙古已归属清朝版图。后来,其他两部也臣服清朝。清初,康熙帝镇压了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分裂活动。乾隆帝接待了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清朝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管辖。(6)满族•唐朝唐朝时,满族称黑水 。黑水 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两岸一带。唐太宗时,黑水 开始向唐朝

127、纳贡。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 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 首领做都督。唐政府在黑龙江流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辽和两宋时期五代和北宋时,满族称女真。12世纪初,完颜部首领阿骨打领导女真族抗辽。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金建立初年,创制了女真文字。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金与南宋进行了多年战争,1141年,金与南宋讲和。金占有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以北土地,形成宋金的南北对峙。金世宗在位时,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使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明朝明朝前期,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经辗转迁移,来到辽东长城外,同汉人进行贸

128、易。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在统一过程中推行的“八旗制度”,对女真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616年,努尔哈赤宣布作汗,建立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后金发动对明朝的战争,夺取辽河以东的大片土地,迁都沈阳。•清朝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族的名字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金为清。清控制了漠南蒙古等部,屡次攻入长城以南地区,严重地威胁着明朝的统治。1644年,清军与吴三桂联合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入关后,清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开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清朝统治者在镇压人民抗清斗争的同时,调整统治政策,使得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手工业也超过明朝,资本

129、主义萌芽在缓慢发展。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还打败了沙俄的侵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清朝成了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思考:怎样评价辽宋、夏宋、金宋之间的三次和议?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即辽宋于1005年的澶渊之盟、夏宋于1044年的和议,金、南宋于1141年的绍兴和议。这三次和议基本是宋朝统治者以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的产物,是两宋软弱的表现,对两宋来说多是屈辱性,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加剧了两宋的统治危机。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一,结束了辽宋、夏宋、金宋之间的战争

130、局面,使双方处于长期的和平稳定状态。从民族关系来看,各民族间的和平共处是主要的。第二,为各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见,民族间的和与战不但要从民族双方的利害得失衡量,更要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来评判,看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7)维吾尔族和裕固族•唐朝: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原居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回纥强大起来,控制东自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广大地区。其首领骨力斐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以后,回纥改名为“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大部分向西迁入甘肃、新疆。回鹘族经常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丝茶。回鹘人在长安修住

131、宅,开店铺,与汉族通婚。•南宋后期南宋后期,维吾尔族称畏兀儿,臣服于蒙古。•元朝元朝时,维吉尔族属于“色目人”。•清朝清朝前期,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清朝称这一地区为回部。18世纪中期,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镇压,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清朝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8)藏族•唐朝•蒙古降服吐蕃•元朝•清朝(9)南诏•唐朝•五代十国•元朝(10)越族(11)氐族(12)羌族(13)羯族3、按要求归纳几种类型1以时

132、间发展、延续为标准A从古至今存在的民族,如汉、维、彝、白、藏、蒙、满、羌等族;B历史上有而后来消失了的民族,如月氏、匈奴、鲜卑、竭、氐等族;C古代没有而后来逐渐形成的民族,如回族等。2现在少数民族的祖先 A云南西北洱海一代的六沼在唐朝时被南诏统一,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B原来居住在色楞格河一带的回纪,后来改名回鹊,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C靺鞨族原居东北,唐朝时分为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黑水靺鞨后来被称为女真,建立金国;明朝时期女真的一支建州女真建立后金,后女真改名满洲,后金改为清; D青藏高原的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E元朝时大批波斯、阿拉伯人迁人中国,与汉、蒙、维吾尔族人形成新的回族。3先后向中

133、原内迁的民族 A东汉时匈奴分裂,南匈奴迁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在一起; B东汉至西晋时,西部和北部边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居住到甘肃、陕西、山西以及河北、辽宁长城以南; C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契丹、女真南下黄河流域,后来同汉族没有区别; D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进人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E清朝时期,大批满族人进入中原和江南。二、民族融合概况1、概念: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它是在不同民族间经常出现的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相互交流、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134、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的过程。它是历史上经常发生的进步现象,是民族间的自然融合,也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的前提。民族融合的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如北孝文帝的改革).但马克思主义反对凭借政治暴力和民族特权进行强行同化,赞同民族间的自然同化,历史上一切自然同化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经济力量决定的,比如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民族而最终被后者所同化.(1)民族融合的含义对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表述全球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时,民族融合是指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民族特征与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二是把

135、民族融合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来看待,它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民族的现象。我们在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时,通常是在后一个层面上来使用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因为,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 (2)民族融合的方式从我国以及世界上的民族关系来看,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存在着两种情况或方式。一种是采取政治强制手段把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一种是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经过自然的过程合于另一个民族。为了比较妥当和科学地表示这两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或方式,人们又习惯地把通过

136、政治强制使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同化;把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自然地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融合。在中国多民族的关系史上,既有强制同化,又有自然融合,相互之间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错综而又复杂。 (3)自然融合的形式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如我国匈奴族从后汉至南北朝的汉化,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的汉化,契丹、女真在辽、金、元时的汉化。一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如夏时的淳维,秦汉时

137、的赵佗,南北朝时的桓诞,北齐时的高欢。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3)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4)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5)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2、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一个多民族、一体化的民族实体。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多民族不断融合、各民族构成不断变动的历史。(1)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汉民族的形成早在原始社会就存在中原地区的炎帝族、黄帝族,东方地区的夷族,后来炎黄融合,逐

138、步形成夏商周时期的华夏族。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据传说和考古发掘,炎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地碰撞融合,结成联盟向东推进,战胜了以泰山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团,建立起号令黄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联盟,并击败江汉流域的苗蛮集团,成为可追溯的中国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所以,我们说,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华夏族肇兴的腹地。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一词常被用以区别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其周边的民族(即蛮夷戎狄),然而,华夏族实际上也并非全为中原之旅。它融夏、商、周三族初具雏形之后,就像滔滔东注的长江,涵化万水,汇合百川,最后

139、形成一个庞大的民族集团。大体在周代,在这个族体中,既有涵盖了共同尊奉黄帝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华人”,又有华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当时,中原地区“华夷”逐渐走向一体,内迁异族已被华夏吸收、融合。中原四周,齐、鲁吞并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统一诸蛮,边疆地区民族融合、兼并的速度也在加快。而华夏诸侯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即使是原来被称为“蛮夷”的秦、楚已同被称为“诸夏”或“中国”,与周边各族出现了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华夏族为核

140、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先秦时期,华夏族产生,华夏族与蛮夷戎狄混融;诸侯国的兼并战争,加强了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边地的开垦,促进了民族融合。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境内各民族被包容进来,“秦人”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威震海内外,甚至为遥远的欧洲所熟知。总之,这一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华夏族。华夏族自诞生之日起,又以迁徙、聚合、民族战争等诸多方式,频频与周边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融入众多非华夏族的氏族和部落。这样,以华夏族为核心,在中国的腹心地区进行的民族融合

141、,是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点。(3)秦汉时期秦朝击匈奴,征越族、移民生产、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两汉经营边事,如反击匈奴、派人出使西城、在西南地区设郡倒等,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秦汉开创了中国二千多年大统一的政治格局,四百余年间,国家安定,政治统一,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稳定,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两汉时期,由“秦人”易称为“汉人”。民族界限比较清晰,民族偏见比较浓烈,民族隔阂的壁垒重新筑成,以至于出现了“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等非要消灭匈奴族不可的民族意识。(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古代民族构成变动史上又一次剧烈变动时期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

142、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这一时期,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后,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纷纷离散聚合。建立过政权的许多民族都纷纷与汉族融合。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在北方,史称“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纷至沓来,在黄

143、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这些民族政权,一般不管哪个民族居统治地位,大都与汉族世族阶级相联合;同时,在政权的组合上又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纷纷建立政权,一个最为直接的后果是:在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些民族在与汉族的长期杂居相处与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渐渐地,他们与汉族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姓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逐渐缩小,与汉族逐渐融为一体。如至北魏后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数民族已不见于史乘,柔然、吐谷浑、敕勒等也与汉族逐渐融合。到隋朝统一黄河流域,从北方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差不多都被汉族融合了,连鲜

144、卑族也最终完成了汉化。当然,在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必须要提的重要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他顺应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模仿汉政权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实行了三长制、均田制,改胡姓为汉姓,改胡服为汉服,提倡胡汉联姻。其中均田制的推行,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迁都洛阳,更可以直接地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这大大加速了胡汉民族融合。在南方,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华夏或汉族大批进入蛮族区、西南夷及岭南地区。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为了逃避战乱和苛重的税役,或迁往河西陇右,或随晋室

145、南迁而偏居江左,甚至在传统的蛮、俚、僚、爨等族聚居区,也能看到他们的踪迹。与此同时,豫州蛮、荆、雍州蛮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调内地,成为南朝的编户齐民。通过这种双向的、对流式的迁徙杂居,以及不间断的武力征伐、联姻结盟和左郡左县的设置等多种渠道,南方地区汉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汉化现象也日渐普遍。三国时,蜀汉与南中少数民族、孙吴与山越族加强了联系,促进了当地的开发。东汉以来,西北边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陆续内迁(“五胡乱华”),与汉人错居,并分建十六国政权,民族大迁徒冲垮胡汉界限。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加强;,汉胡渐渐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新的共同体唐人各族人民共同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

146、;少数民族政治家的改革:为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教帝禁旧俗,行汉化,促进了鲜卑族及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这为隋的统一提供了条件。(5)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唐朝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新的共同体“唐人”。(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步加强,形成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二次高潮。自五代十国以后,历史又进入一个大分裂、大混乱之后的大统一的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权统治区域

147、内进行,亦即主要在边疆进行。二是在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对峙、纷争、冲突与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中,由于民族大迁徙而再次改变民族分别格局,从而促进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为元的空前统一奠定了基础。在宋的北部,辽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民族融合。建立辽的契丹源于鲜卑。它是在东灭渤海,频繁征伐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民族和不断向南扩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向南发展,辽治下的汉人日益增多,在与中原的冲突和交融之中,缩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西夏为党项族所建,而党项族又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区

148、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发展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西夏建国后,势力迅速扩大,相继与北宋、辽、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时辖今宁夏、陕北、甘肃西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为我国西北部的开发、统一与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源于黑水靺鞨,崛起于东北的女真,灭辽亡宋建立了金。金灭辽,承继了辽文化,直接与汉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过程中,金把大批俘获的汉人迁往东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迁出故地,散居契丹、汉人地区。这种民族间的迁徙、杂处,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在宋的南部,吐蕃统治下的青藏高原诸部族,大理国统治下的乌蛮、白蛮等民族,南僚蛮诸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彼此间的融合以及与宋的交融。这

149、一时期,各大政治实体之间,在冲突与纷争的同时,还通过遣使、朝贡、互市、联姻等方式进行频繁交往,进行更为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其结果不仅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融于汉族,还有不少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具体如契丹人在南宋时大批进入中原,至元代中叶已被元朝政府视同于汉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所列汉人8种就有契丹人,元代后期“契丹”之名便逐渐消失了。女真人的内迁从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压迫迁都汴京,内迁的女真人更多,约占女真人总数的一半。他们与汉人错杂而居,互为婚姻,改用汉姓,提倡儒学,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渐丧失。元代统治者将女真人、汉人、契丹人同列为第三等级,政治待遇相同,这在客

150、观上消除了女真人与汉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汉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区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汉族中了。辽宋二金时期,由于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民族构成的演变步伐相对缓慢。即使在同一政权统治下的各个民族之间,关系也相当紧张。民族迁移、各族政权的建立封建制度向边疆地区扩展,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朝以后,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固定下来。虽然元曾把女真、契丹称为“汉人”,但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元朝建立后,民分四等,实行严厉的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7)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民族构成的成份相对固定下来;明朝与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明朝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

151、,民族关系颇为紧张。清承明制,所不同的是清有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清朝努力经营边疆,使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获得较大发展,国家统一更加巩固。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形成了50多个民族。满清入关,满汉民族矛盾尖锐。元朝清朝虽由蒙满不同民族所建,但都实行了具有较强烈色彩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加深了各民族问的隔阂。清代民族融合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一个重要时期。较之前代,这时的民族融合、民族交往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实现了满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大融合。早在清军入关,满汉之间已经有了接触。清军入关后,随之满族大批迁入关内,客观上打破了满汉之间的地

152、域界线,形成了交错杂居的局面。同时,为了巩固统治,满清统治者还主动寻求与汉族地主阶级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的联合。这样,在多民族长期的杂居相处中,满族因融入汉族和其他民族成分而日渐壮大。同时,也有部分成员分离出去,融入其他民族。这种血缘的交流,既有利于满汉之间的融合,又密切了各兄弟民族间的关系。其次,边疆地区各民族的融合较前代有所加强。清初,今天我国境内的55个少数民族已基本上形成,他们主要分别在边疆地区,呈大杂居、小聚居、普遍散居的状态。清朝定鼎北京后,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册封了西藏宗教首领和派驻藏大臣,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这在客观上,既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

153、联系,又有利于边疆各民族间的融合。如清代在对北部边疆的经营与管理中,先是把散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迁入东北腹地。接着,又经过多年的征战,控制了蒙古高原及迤西地区,推行“盟旗制度”,以统治归附的蒙古各部。同时,内地汉族人民因战乱、灾荒、饥馑等诸多原因,亦大量流入北部边疆,与他族杂居。这种不同民族成分之间的辗转流动与交错杂居,在北方广阔的地区,掀起了以汉、满、蒙古的融合为核心,维吾尔、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也纷纷卷入的民族融合高潮。各族人民在共同的反清统治和抗击列强入侵中,增强了彼此间的凝聚、交往和融合。满族贵族在入关之初,曾推行过圈地、投充、剃发等一系列扰

154、民政策,在南下剪除南明政权、平定“三藩”战争中,八旗军也曾扰害汉民。这些政策,曾一度激起阶级对立和各族反抗,客观上使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反抗清统治中加强了联系。清后期,统治日益腐朽,列强纷纷染指中国,狼烟四起,边患频仍,民族危机加深。在内忧外患交相逼迫的情况下,在患难与共的斗争中,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联合,加强了各民族的凝聚与融合。我国历史上突出的民族融合时期有三次。中华民族在古代长期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曾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的局面,在分分合合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三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1、三次大分裂: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不断进行混战,导致分裂,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朝中期以后藩镇节

155、度使势力的发展,形成五代十国的短期分裂局面;两宋时期,民族矛盾激化,形成北宋、辽、夏对峙和南宋、金、蒙古对峙的分裂局面。2、四次大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1279年,元朝消灭南宋的残余势力,统一全国。3、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大融合的三个高潮是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第

156、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3、民族融合主要途径:生产斗争促进融合,联合斗争。阶级斗争促进融合(各族人民共同反压迫反剥削斗争:班超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奴役,反西晋的斗争,反前秦的统治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社会改革促进融合(统治政权强制推动:秦始皇移民于边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等)“和亲”促进融合(政权间的友好、和好: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同一家”)战争促进融合,国家统一促进融合(中央政府的统

157、一管辖:汉、唐、元、清的大一统局面等)物质文化的交流:农牧业、手工业、先进生产工具、经验技术、土特产等民族间的杂居、通婚:元朝民族分化政策中的“汉人”等通贡,指贡品赏赐,如:靺鞨对唐朝纳贡,宋送给辽、西夏、金岁币。 边疆贸易,如:北宋与辽、夏边境的榷场,明与鞑靼边境的互市。 会盟,如:唐蕃会盟,澶渊之盟。 册封,如:唐对西突厥、回纥、南诏首领的册封,清对西藏喇嘛教首领的册封。 设机构管辖,如: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宣政院、理藩院、驻藏大臣等机构的设置。民族迁徙。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秦朝时内地人民迁徒到河套;中原人民迁徒到珠江流域;在魏晋、南北

158、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融合加速。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学术观点介绍:影响和促成民族融合的相关因素及民族融合的途径 (一)互补互惠的族际经济联系与民族融合 经济关系是民族间的基本关系和必然联系,所以,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是要受经济发展规律支配的。在服从经济支配的前提下,民族融合自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传统的多样性,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传统经济区域

159、呈现为南北三个发展带和农耕、畜牧两个大的经济区。从南北方向看,秦岭淮河以南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水田农业发展带,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旱地农业发展带,而秦长城以北是历史上以北方民族为主体经营的游牧和狩猎经济发展带。从经济区来说,西部和西北部游牧民族活动的中心,是传统的畜牧经济区。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发达的农耕经济区。 不同的经济类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一般而言,农耕民族以种植业为主,兼养家畜,经济稳定,基本上能够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但也向往游牧民族优质的畜产品。游牧民族在茫茫草原上放牧牛羊,畜群为主要的生产资料,产品相对单一,需要与农耕民族进行频繁的交换,换取农

160、产品和手工业品,以补生活之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历史发展的任何时期,两大河中下游发达的农耕经济,一直对周边地区各族群起着凝聚和核心的作用,产生出很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这种农业文明蕴藏的力量,使许多进入汉区农业社会里的民族,不同程度地融入汉族之中。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是多层面、多途径的。总体而观,至少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官方层,如移民实边和屯垦、“马绢互市”和“茶马贸易”。第二个层次除了跨地区的民间贸易以外,更主要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助、互惠、互利。无论在任何时期,即使在分裂和战争年代,在这两个层面上互通有无的经济联系,也未曾中断过。这是汉族与各民族人民经济联系的纽带

161、,也是各族间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重要经济基础。 (二)思想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认同与民族融合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思想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认同,从来没有停止过。先秦时期,华夏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辐射、膨胀,吸收新鲜血液,为秦汉“天下为一,万里同风”的大一统文化格局奠定了基础。自汉以后,儒、释、道相互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或半游半牧民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耕民族的“汉”文化激荡交汇,在冲突中走向融合。隋唐时期,统治者提倡“华夷一家”,为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渗透,提供了宽松融洽的气氛。宋辽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文化又在震荡迭起的历史巨变中,经受了进一步的锻造。明清

162、,中华文化系统内再次出现各民族文化整合的高潮。就这样,经过悠悠数千年的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多源汇聚的庞大体系。在这个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大一统思想成为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理念和精神是民族融合的基础,中原文化与“四夷”文化的交融,是实现民族融合的途径。 考察中国古代史,虽然不乏征战、分裂的历史真实,虽然封建统治者多有“夷夏之别”的观念和大民族主义思想的桎梏,然而,“华夷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和中国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一直是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大一统思想萌芽、发展于先秦,在秦汉的政治实践中得到实现,经魏晋南北朝的正统之争,逐步实现南北文化思想

163、的认同。之后,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至清发展成为中华整体的观念。这种思想体系,表现在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上就是“华夷一统”、“华夷一家”、“夷夏一家”,体现在文化中就是“和”、“合”精神,具体又通过“怀柔”、“羁糜”等对边疆民族政策得到实践。它的推行,有利于冲破民族畛域,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理念和精神文化的融合,是民族融合的基础。理念的趋同使民族的心理素质走向一致,民族的认同感由此而产生。故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在民族融合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众所周知,我国的历朝统治者,都自视是作为文明标志的“礼”的承载者,负有对万民教化的责任。统治者通过官学、科举等制度,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推广到各地各民族。儒学在

164、汉朝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宋朝以后,由于进一步系统化、世俗化、平民化,成为官民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强大的整合力量。 (三)各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 中国各民族自身发展与彼此关系的日趋密切,与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密切相关。换言之,正是通过不同民族间的辗转流动与交错杂居局面的形成,才可能有经济文化的频繁交往和彼此感情的沟通,才可能有更为广泛的民族融合。所以,民族迁徙是影响民族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国古代民族种类繁多,彼此间融合兼并,兴衰嬗变,有分有合,情况极为复杂。一般而言,汉族及其先民以黄河和长江为摇篮,崛起于中原大地,从很早的古代起,就向四方迁徙,波浪式地从点到线、从线到

165、面,与周围各民族和睦相处。少数民族很早就散居四方,如春秋战国时期,东方九夷、南方苗蛮、西方氐羌、北方戎狄及东北肃镇等民族群体,竞相登上历史舞台,与汉族交往频繁。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在空间上的变动表现为民族迁徙或民族分布,在时间上的变动则表现为民族的演变过程。而任何一个民族的聚合与离散,原因都是多方面的。譬如黄河上游的羌戎族群,自先秦两汉至唐宋,持续不断向东西南北四方扩散,既有来自羌戎各族群内部社会进化、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原因,也有来自外部,诸如来自中原王朝和汉族的渗透扩张以及来自北方各游牧民族不断南下所形成的巨大压力的因素。扩散的方式与途径,或逐水草而流动,或举族内迁,或拓土移民,或被他族掳

166、去。所以,我们必须在多民族历史宏观进程的框架中,去把握历史上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的相互关系。 民族的分布与迁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从民族关系史的视角而言,寇边与攘夷、内附与反叛、和亲与征讨、互市与封锁、怀柔与威服、相互安惠与兵戎相向,都是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冲突与聚合的不同表现形态。从民族历史发展的纵向上看,商周开拓边地,秦汉移民戍边,东晋五胡问鼎中原,南北朝隋唐民族大融合,五代以降,契丹女真南下,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以及因战争和各种社会、历史、自然因素的影响,致使各民族间的汇聚、分解、融合时有发生。正是因为这种动态的民族迁徙,总是不断地冲破民族界线,打破民族间的隔绝状态,为各民族深层次

167、交往和真正的文化沟通,为各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和同化创造了条件,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四)族际通婚与民族融合 从生物基础和血统上讲,由于族际通婚,世界上纯而又纯的民族是很少见的。所以,国际学术界常把族际通婚作为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国历史上族际通婚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汉文化在发展中形成的“天下观”和“族群观”,中原汉族在看待边缘地带的民族时,看重的是他们的“文化”动态取向,忽视的是体质方面的差异,对族际通婚没有采取歧视和排斥的态度,而是采取宽容的态度,再加上汉族在文化技术方面的先进,吸引了许多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同时,无论哪一个王朝,一旦进入中原立足或成为统一中国的正统皇帝,为了得到各

168、族民众的支持,都或早或迟地鼓励民族间的通婚。 通婚是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到通婚,谁都会联想到历史上的和亲。 和亲,作为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各政权首领间为平衡彼此政治关系而缔结的一种姻亲关系,从汉代绝唱昭君出塞,唐代文成公主入藏,到满洲贵族与蒙古王公联姻,不下数百例。在和亲过程中,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权谋与友谊的糅合,战争与爱情的冲突,汉风与番俗的差异,无数次扣响人们的心弦,酿就了太多的悲喜剧。就其历史作用,史家各有说道,但在以下两点人们的看法基本一致。 首先,和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干戈为玉帛,避免民族冲突和战争,缓和民族矛盾,冲淡了民族偏见,增进了民族情感。如由于汉朝与匈奴的和亲的影响,至汉

169、末魏初,入居塞内的匈奴人已有不少改姓刘,理由是从母姓。那时匈奴酋帅改姓刘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的形象,以便在汉人中产生某种亲近感和感召力。 其次,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与同化。随着和亲的缔结,姻亲关系的确立,联姻双方即建立了翁婿、舅甥、兄弟关系,这不仅在血缘上加速了民族融合,同时,和亲过程中诸政权间建立的聘问、朝贡、馈赠、贺旦、互市等广泛交往,周边民族在潜移默化中,渐染华风,加速了汉化。尤其是质子,他们习汉语、汉文、汉仪,与汉族显宦名士交游,汉化速度最快。他们回本部后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问题。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

170、一都有重要的作用。而民族同化有别于民族融合,它不是自愿的、水到渠成的,而是强迫性的、灌注式的。这种现象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具体情况大致如下:(1)掳掠其他民族为奴隶和农奴,同化于本民族。(2)通过征服采取强制办法进行同化。(3)因改朝换代,为避免残酷的民族压迫而改变民族成分。(4)以政治暴力强迫迁徙而同化。我们对于民族同化所使用的政治强制手段是不赞成的,有些结果也是应该反对的,但它却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在理解历史上复杂多变的民族关系时,不能把融合与同化等同看待,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也不能把二者绝对地割裂开来,要辩证地看待。因为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

171、,各个层次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况。民族战争与民族融合问题。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并不都是雍雍穆穆,相安无事的,他们之间有交往,也有矛盾与纷争。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复杂的,它不仅表现在和平相处上,也表现在战争上,要充分地看到,在融合中有斗争,在斗争中有融合。在分析民族之间的战争时,不能站在某一个民族的立场上,简单地以“侵略”与“反侵略”来作出判断,而应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客观地加以分析。因为,民族战争作为民族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它有破坏性和给人民带来灾难的一面;同时,有些民族战争的结果,往往是掠夺的终止,和平、和亲、交融的继续。尤其是远距离、大规模、长时间

172、的文化交流,只靠商贩和使节是不够的,还得用武力来打通道路并确保安全。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战争是短暂的,各民族之间相互吸收、互相依存、逐渐接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了民族融合的基础和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民族融合与国家分裂问题。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分裂到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过程。国家统一是主要趋势: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即使是在几次民族大分裂时期,从表面上来看,社会局面是“分”了,但从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来看,则渐渐地“合”了。而在诸多使统一能够成为主要趋势的原因中,

173、民族融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历史上不间断的民族融合,使得各民族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扩大和演化,才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思考:怎样认识汉唐的和亲政策?和亲政策是汉唐统治者通过将皇室女儿或宫女远嫁少数民族首领,从而实现民族和解、民族友好的政策。我们应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这一政策呢?首先前提条件是汉族经济文化的先进性,令少数民族首领羡慕和向往,比如汉朝、唐朝封建文化、经济、政治制度非常先进,而匈奴、吐蕃都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后不久,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因而少数民族政权首领产生向汉族学习的动机。其次,一般是国势弱的一方会主动地提出和亲,汉朝

174、初期,由于战争造成国家贫困,抵挡不了匈奴的强有力进攻,于是主动提出和亲;唐朝国力鳘盛,吐蕃赞普主动向唐朝求婚。由于国力的不同,因而和亲的结果也有所不同。首先,和亲都促进了民族间的和解、融合,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双方政局的稳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最典型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许多唐朝先进的工匠、书籍、技术。由于汉朝初期国力较弱,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匈奴贵族的贪欲,最后汉朝励精图治,通过大规模的反击战争才解除了匈奴的威胁。而唐朝与吐蕃间则保持了长期的民族和好。4、民族融合的主要特点是: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反被先进民族同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及

175、文化知识,大都是非强制性的,汉族也是在不断吸收兄弟民族的长处和人口的过程中发展着。第一,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第三,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第四,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第五,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第六,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统一体。5、民族融合的作用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

176、因素,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巩固: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古代民族融合表时期主要史实形式和途径春秋诸侯争霸,大国兼并过程中,华夏族与其它各族接触频繁,加强了联系战争促进民族融合三国三国蜀国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吴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山越和汉族一起共同开放江南两晋西晋北部和西部边疆地区居住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人,这些内迁的民族同汉族人民联系日益紧密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南 北朝北魏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友好往来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辽(契丹族)契丹首领提倡

177、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典章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在边境设榷场进行交易.宋西夏党项 族)西夏皇帝仿北宋制度,结论官制和兵制,并任用汉人担任重要官职,创西夏文字,同北宋进行榷场交易元金(女真 族)11世纪,女真完颜部逐渐发展起来,学会种庄稼,1115年建立金,并将都城迁到燕京,更名为中都.元(蒙古族)元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蒙古人进入江南地区,同汉族人民生活在一起,新的少数民族回族的形成.明清在清朝的疆土上,生活着50多个民族.在清统一政权下,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二、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源与流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

178、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民族又勃然而兴起。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进步。 然而,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而言,我国现代的以及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所有民族,其血统都不是纯而又纯的,都曾经经历过不同类型的融合与同化。各民族共祖同源和多源多流的亲密关系,在历史上曾起过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作用。如今,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 (一)汉民族的多源多流 历史悠久的汉民族,自古及今瓜瓞绵绵,枝繁叶茂,为融合众

179、多民族漫漫演变而成。它的前身是华夏族,而华夏族又由夏、商、周三族融合而形成的。再往前推,夏、商、周也都大多出自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到了秦代,国家的统一,消除了华夏族各支系间彼此隔离的状态,形成了华夏族共同的地域、语言、文化和经济生活,加强了华夏族与内迁的蛮夷戎狄的融合。所以,汉代学者把秦治下的华夏族人称为“秦人”。 “汉民族”共同体形成于西汉,名称见于东汉。在汉民族发展壮大和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汉族共同体的壮大,主要是通过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政权推行“汉化”政策实现的。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则大多与汉族统治阶级的征讨、掳掠、招抚相关联。隋唐一统,突厥、铁勒、契丹、党项、吐谷浑

180、等族纷纷内属,与汉族杂居,部分族众融于汉族中。宋江金时,汉族分布区域被各民族政权所分割,部分汉族居于契丹、女真、党项等族建立的辽、西夏和金国之中。这些民族政权,为了统治征服的汉人,也常效仿中原汉制,宣讲儒、道、释等思想。其结果,部分契丹人、女真人、高丽人、渤海人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元和清,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部分融于汉族。 总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民族由于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稳定的共同地域,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发达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经济和博大的文化,一直是各民族向往和凝聚的核心。同时,汉民族又像座民族融合的大熔炉,以它那种特有的包容性接受、融合其他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不断向四周辐射,像

181、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二)少数民族的多源多流 今天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是长期民族融合的结果。与汉族一样,各个少数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也是多源多流,源流交错的。 在东北地区,历史上出现过东胡族系、肃慎族系等几大族系。各族系先后出现的民族,东胡族系有乌桓、鲜卑、室韦、契丹、库莫奚等;肃慎族系有挹娄、忽吉、靺鞨、女真、满族等。这些族称,并不是简单的名称更迭,它反映的是各族体之间的离散、聚合与融合的过程。 在西北地区,吐谷浑和党项羌的融合最为典型。吐谷浑源于辽东的慕容鲜卑,西迁后兼并各族,建立了一个广土众民的民族政权。经过二三百年的民族融合,其统治下的鲜卑、氏、羌、匈奴、高车、突厥、西域胡人和汉人

182、,逐渐聚合成一个新的族体吐谷浑族。继吐谷浑解体后,西北又形成以党项诸部为核心,聚合吐蕃各部,包括汉、回鹘等族在内的民族融合,其结果又形成新的族体党项羌。 在南方地区,百越族群支系繁多,历史上有句吴、于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滇越等。这些民族的先民,早在商周时期就和中原地区有密切往来。秦汉以后,一部分逐渐与汉族融合,一部分经过长期分化、聚合和演变,与今日壮侗语族的壮、傣、侗、布依、水、毛南、黎等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边疆地区各族体的源流如此,某一具体民族的聚合过程也大致是这样的。如形成于元代的回族,其来源是在13世纪初叶,由于蒙古人的西征被迁发或自愿东迁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

183、伯人、中亚和西亚各族人民,以及部分回鹘人。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又不断融合进汉、维吾尔、蒙古等族,尤其是融入汉族的血统最多。 这种汉族与汉族之间、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多源多流、源流交错的复杂关系,构成了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一种源远流长的血缘相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发展着相互间的同化和融合的民族关系格局。 二、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1、按朝代分秦:征服越族,设象郡、桂林郡、南海郡,管辖珠江流域。西汉:在西北设西域都护,云桂川设郡县。唐朝: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东北设黑水、渤海都督府。元朝:设岭北、云南、辽阳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派官吏管辖西藏

184、(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明朝:东北设努尔干都司清朝:设盛京(今辽林)、吉林、黑龙江、伊犁(今新疆霍城南)、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五个将军辖区,设西藏、西宁两个办事大臣辖区,设台湾府。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情况表朝代西北东北南部西南台湾秦朝派蒙恬夺取河套,置县、移民、筑长城统一珠江流域, 设三郡两汉BC60年设西域都护,东汉重设西域都护武帝时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设郡三国蜀国对西南的治理,230年卫温率船队达夷洲隋朝派人去西域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唐朝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设渤海、黑水都督府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元朝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的行政区域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流球清朝设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

185、将军设盛京、黑龙江、吉林三将军辖区确立册封制度及设驻藏大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2、按地区分(1)新疆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 清朝于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 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东北地区 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这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归唐朝版图;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也 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州。 明: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 清:在东北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省级行政单位。(2)东北

186、226;唐朝•元朝•明朝•清朝(3)西南:云南 西汉: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玉印。 唐: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两宋:云南处于大理国统治。 元:在云南设省。 清: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1726年雍正帝在云 南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实现改土归流。(4)东南: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军浮海至夷洲,这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大陆人大规模去台湾的最早记录。隋唐:称流求元: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流球。清: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

187、,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注意 台湾不同时代的称谓:三国至南北朝-夷洲;隋朝-流球;唐至元-琉球;明-小琉球;明末开始-台湾。(5)西藏唐: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再次和亲;长庆会盟,会盟碑至今仍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元:在西藏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明:在西藏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当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法王是最高僧官。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清:顺治帝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中央册封。雍正时设驻藏大臣,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3、注意西

188、北(西域)、东北(黑龙江流域)、西南(西藏)、东南(台湾)四个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这在当前来说是个很热、很敏感的问题。西域: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进行军事政治管理,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东北黑龙江流域: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 地区建立黑水都督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进行统治。西藏地区:元朝政府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行政事务和全国佛教事务。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台湾: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就是台湾,从此台湾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民族首领和民族使者杰出贡献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民族

189、首领和民族使者,他们顺应历史潮流,对本民族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密切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杰出贡献。1、鲜卑族的杰出政治家、改革家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是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2、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并逐步接受在原封建文化,他在位其间,契丹还创制了文字。这些少数民族首领能顺应历史潮流,就会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3、党项族首领元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兵制,并任用一些汉人担任重要官职。当时,西夏还创制了文字。4、女真首领金世宗,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有的地区遇到荒歉,政府便减免那里的租税。金世宗执政期间北方的

190、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5、张骞通西域使西域的经济文化同汉朝的交流得到加强,同时张骞也为促进西域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汉族的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我们可以说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沟通西域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西交往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6、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活动了30年,不但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而且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7、文成公主入藏,使吐蕃和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唐朝的许多酿酒、制磨、造纸墨的工匠来到吐蕃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这为发展吐蕃的经济文化,加强唐蕃的联系,促进汉藏友谊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8、唐朝鉴真和尚,应日本邀请出生入死六次东渡到达

191、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9、唐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认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要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他们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张骞、班超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都历尽艰辛,他们的执着和奋斗精神,对青年一代有很大的教育价值;青年一代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为促进祖国的发展和世界文明与和平的进步而努力学习、工作;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抱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主动地落实在行动上。四、古代的民族政策 所谓民族政策是指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

192、族处理关系的策略。总的来说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但在有些王朝,有些开明皇帝在位期间也实行过一些开明的民族政策。 1、历史上的开明民族政策: 三国时,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员,对南中实行羁康政策。南中地区实际上已成为民族自治地区。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适应封建化的趋势,实行向先进的汉族学习的政策,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结果既巩固了统治,缓和了民族矛盾,又促进了统治民族的封建化。 唐朝中央政府承认周边各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直接干涉各族的内政,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族的统治者担任。唐政府对少数民族首领册封很多。许多民族地区实际上

193、是唐政府的特别行政区。唐朝的民族政策:1、承认少数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合法存在。2、对少数民族不歧视甚至给予照顾。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4、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各少数民族自行处理内部事务。这在我国封建社会是空前开明的民族政策。947年契丹改辽后,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便决定“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实行辽境内南北不同的统治政策,这实质上是古代的“一国两制”。 思考:汉武帝和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有哪些相似之处?产生了什么影响?”•汉武帝汉初,匈奴兵经常掠夺西汉北部边郡。汉武帝时,对匈奴展开了长期猛烈的战争。前

194、119年,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道深入蒙古大漠,大败匈奴兵。这次战役具有决定意义。此后,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前138和前119年,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从此,汉朝同西域往来频繁,人员、物产、技术不断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密切了各族关系。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唐太宗唐初,东突厥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唐朝。太宗派兵大败东突厥军,俘其首领颉利可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为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管理,唐太宗时设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阿姆河流域。641年,派人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结婚,加强

195、了汉藏两族的关系。•共同:两人都打败了少数民族贵族的骚扰,稳定了北部边境。都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都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辖。思考:试比较唐、宋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不同方式和特点•唐朝的主要方式和特点: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的进攻,如唐太宗打败东突厥的进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及黑水都督府等机构的设置;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渤海郡王、云南王、怀仁可汗的册封;进行和亲活动,如文成和金城两公主入藏。•两宋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在少数民族的进攻和民族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以议和的方式缓解冲突,采用支付钱物(岁币)的办法取得边境相

196、对安宁。两宋在对辽、夏、金的关系中普遍存在上述状况。•唐朝以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控制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民族间交流;两宋时内地政权对周边地区没有力量上的优势,控制和管理松弛,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仍然有发展。思考:元朝和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表现出哪些共同点?试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其原因。2、历史上的民族压迫政策: 西晋王朝对内迁各族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逼迫内迁各族人民纳税、当兵,甚至将之掠卖为奴隶,不少人破产后沦为流民。 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规定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权利。在民族压迫下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清兵入关后才过两年,政策就突变,开始强制推

197、行一些民族压迫政策。其中主要有“剃发、衣冠、圈地、投充、逃人”五事,在战争中还多次发生屠城之事。 思考: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是否表明其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成四等,他们的政治、法律地位高低不同。这是否表明元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实际上,汉族地主也能担任官职,广占土地。而蒙古族贫民也有破产流亡,甚至沦为奴隶的。蒙古贵族勾结各族地主阶级,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农民和地主的阶级矛盾,仍然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同理,清朝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其社会主要矛盾也是阶级矛盾。可见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3、认识:运用主现动机

198、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古代开明民族政策。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古代开明的民族政策。 运用现象和本质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压迫政策的本质是阶级压迫。阶级矛盾以民族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三项原则。 尽早解决台湾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因此,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五、民族间经济文化的相互交往1、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成了各少数民族的进入农耕经济、

199、建立政权、封建化,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A秦汉时期,边疆得以开发,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秦在越族设置郡,迁徒中原人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随之传人;西汉张赛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汉朝丝织品和铁器,学会了铸造铁器和凿井技术,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丝绸之路形成。 B魏晋南北朝时期,五族内迁,各族频繁交往,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逐渐改变原来的游牧生活,学会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孝文帝改革后,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隋唐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进一步发展,民族间交往空前频繁。回纪族用马匹和皮毛交换汉族的丝和茶;粟末靺鞨派人到长安学

200、习,带回汉文书籍;南诏在内地影响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文成公主去吐蕃后,带去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的书籍。D宋元时期,各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边疆经济进一步开发。契丹族从唐末开始就学会种田、纺织、冶铁、煮盐、建筑城郭和房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契丹统一后,耶律阿保机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澶渊之盟后,辽宋间开展贸易、技术、文化交往,契丹族学到制瓷、印刷技术;党项族建立西夏后,元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和兵制,任用一些汉族人做官,创制了文字;女真族ll世纪时进入农耕和定居生活,能够冶铁和铸造铁制工具、农具。 E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朝前

201、期,建州女真从贸易中得到汉族的铁器、粮食、盐、丝织品,明朝后期建立后金(清)。2、在民族交往中,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丰富了汉族人民生活,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中外交通的沟通,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A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西汉通西域后,传人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种子;北朝时汉族人民学到了兄弟民族畜牧业经验,齐民要术还总结了北方游牧民族生产经验;唐朝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频繁,回鹘的马匹、皮毛,渤海的貂皮、海东青、人参、马、铜等传入;辽宋和议后,边境榷场成为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汉族在贸易中得到羊、马、骆驼等;元朝黄道婆传播了黎族棉纺织技术,并改进工具,为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

202、贡献;明代鞑靼蒙古的俺答汗与明和好后互市,双方交换各自所需的物品,建州女真也用马匹、韶皮、人参、珍珠等与汉族进行交换。 B丰富了汉族人民文化生活:西汉末年,佛教通过西域传人中国,唐朝时玄奘经西域到天竺(印度)学习佛经;北朝时北方民歌反映出游牧民族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为古代文学注入清新气息;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包括北方游牧民族生产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之一。六、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1、关于民族战争问题。(1)民族战争的原因由于剥削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由于统治阶级的驱使和民族偏见的存在,我国历史上

203、各民族间不仅存在着历史偏见、歧视、隔阂和矛盾,而且经常发生战争。(2)战争性质:不要把民族内部的战争和反对外来侵略相混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这些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我国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压迫与反压迫、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3)中国古代民族战争的五种类型: 民族之间的斗争因其复杂性,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民族统治者彼此之间的掠夺战争,如:匈奴对秦汉的战争,契丹、女真、党项对宋的战争,蒙古对宋、明的战争、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族政权之间的战争。 民族征服、争

204、霸战争,如: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383年淝水之战;唐末藩镇之间混战;五代十国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1125年金灭辽;蒙古政权西征,11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这些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或国家分裂,广大人民群众被迫卷入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是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反对分裂割据、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的战争,如:唐朝初年,太宗大败东突厥的战争;1690年、1696年康熙帝两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1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兵镇压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叛乱。这些战争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反抗民族压迫与

205、掠夺的战争,如:内迁五胡反抗西晋的起义;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迎击匈奴的白登山之战;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漠北之战;12世纪初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众抗辽;1129年韩世忠在黄天荡堵截金军的战争;1140年岳飞抗金的堰城大捷;1449年,于谦抵抗瓦剌进攻的北京保卫战。这些战争维护了边境安全,打击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抵御外国异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如:1561年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台州九捷,俞大猷的抗倭斗争;1685年和1689年两次雅克萨反击战;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

206、益,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3)战争评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战争。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各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而进行的斗争都是正义的。相反,民族政权之间为推行民族压迫掠夺而进行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它和非正义战争同样地要付出很大代价,最终遭受灾难的是各族人民。思考:岳飞是民族英雄吗?秦桧是汉奸吗?我们知道,金军大举南下入侵南宋,烧杀抢掠,给南宋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岳飞率领岳家军在抗金斗争中,收复了建康,在郾城大

207、败兀术的主力骑兵,乘胜收复许多失地,使金军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可见岳飞是著名的抗金领袖,他的抗金活动抵御了女真族的掳掠,捍卫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与人民的愿望相一致,因而是正义的斗争,我们能不能就此说他是民族英雄?即是汉民族的英雄行不行呢?这就要我们准确理解民族英雄的含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民族英雄: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这里的民族是指中华民族,而不是指具体的某一民族,民以不能说他是民族英雄,同样文天祥虽领导了抗元斗争也不能算民族英雄。只有像抵御其他民族、国家侵略的英雄才是民族英雄,像林则徐、冯子材、丁汝昌。秦桧是南宋的大

208、奸臣,指使爪牙诬陷岳飞谋反,将他投入狱中,最后又杀害了岳飞。1141年,与金达成和议,大量出卖南宋主权与利益。秦桧是南宋的历史罪人。南宋是汉族人建立的政权,这些行径能否说明秦桧是个大汉奸?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汉奸原指汉族的败类,后泛指投靠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以此标准,秦桧也不能算汉奸。秦攻南越是侵略战争吗?怎样评价民族战争?秦始皇在位期间发动了大规模的征服南越的战争,这对南越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破坏,这种战争是不是侵略战争?同前面对于民族英雄的界定一样,我国国内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相互间的战争当然不能算侵略与被侵略。那么应如何评价民族间的战争呢?首先战争有

209、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比如一些民族政权的征伐战争、掠夺战争给所到之处的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严重破坏了人们生产与生活,属于非正义战争,如辽与金攻宋、元、清南下征伐战争,都是这种类型;那些反征伐、反掠夺战争则属于正义战争,所以像岳飞、文天祥就应当充分肯定。其次,看战争的结果是否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与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比如秦征南越,在这里设置郡县加强有效统治,进行移民,传授先进和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当地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汉越的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所以我们又要加以肯定。2、和平形态:各民族间的友好合作表现形式有(1)政治上友好:和亲:汉唐王朝和游牧民族君主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

210、。白登之围后,汉与匈奴长期实行和亲政策;以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入藏为代表的唐蕃和亲在历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会盟:民族国家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结束双方的行动,如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用和平的方法进行交往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因而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2)边境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民族间经济贸易的主要形式,如西汉时,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内地,西域也从内地得到丝织品和铁器,并学会铸造铁器和凿井技术。唐朝时,内地和渤海之间的交流频繁。北宋与辽、夏边境的榷场;明与鞑靼边境的互市。(3)共同反抗黑暗统治:如东汉时羌族汉族人民联合反抗东汉统治的

211、斗争、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等。这几次起义,虽然在高中教材中没有提及,但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中,教材上提到了汉族人民和各兄弟民族人民“在反抗各族统治者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加强了联系和友谊。”七、正确认识古代民族关系1、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国。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彼此融合而成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友好往来、互通有无,平等互利,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剥削、反抗外来侵略构成民族关系。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我国才得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然,在阶级社

212、会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以至于战争。但它与我国民族之间彼此友好往来的事实相比,只是民族关系的次要部分。各民族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民族统治者挑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矛盾也是阶级矛盾。2、共同缔造论:中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幅员广大、资源丰富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汉族是主体,但不能忽视其它民族在祖国历史发展中所作的贡献。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他们对汉族也有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1)各族对祖国的开发汉族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和中原地区;匈奴、鲜卑

213、、柔然、突厥、回纥、蒙古族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西域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黎族最先开发了海南岛;高山族最先开发了台湾;藏族的祖先吐蕃最先开发了西藏地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最早开发了云南一带西南地区。(2)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表现: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另外各族人民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互通有无,在技术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例如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就是汉族人民和江南各民族人民一

214、道对江南的开发过程,北方的农民大量南迁,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还补充了的劳动力。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下,江南在南朝时开始赶上北方,到南宋时超过北方,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有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例如鲜卑族的民歌敕勒歌也应得到我们的重视。3、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民族间经济发展的矛盾与统一构成了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中国古籍常提到的“中国”即现在的中原地区是汉族分布的主要地区。这里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水充足,湿润的土地,宜于农作物生长。这里是生聚着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居于东北、北方、西北、西南等周边地区。这里是以高原、丘陵

215、、大漠、森林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广阔地带,高寒亢旱,植被稀疏。生聚在边疆的民族因地理环境的束缚,只能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步融合为游牧民族。由于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民族为了发展经济谋求生存,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流。民族间除正常的经济交流外,因民族、地域、语言、文化等隔阂,特别是私有制社会性质的制约,常常不能用平等交换物资的贸易形式达到目的,于是便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民族间的矛盾、战争由此发生。民族间的战争并不代表各民族人民的意愿,而是统治者为各自需要发动的。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掠夺构成了中原王朝的“边患”。中原王朝

216、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采取歧视和压迫政策,用“剿”和“抚”两种手段进行征服。3、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狭隘地方民族主义。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应该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认识民族问题。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都应该给以充分肯定和赞扬,反之则给以否定和鞭挞。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历史上不少站在汉族封建统治者立场上的史学家,在史书上对少数民族多有污蔑、丑化之词,要注意批判。4、关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问题,应当一分为二。我们谴责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进入中原的暴行,如金兀术在中原和江南烧杀抢掠的暴行,但并不能认为这些王朝不正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217、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进步性,如元、清两朝在统一中起了积极作用,事实上,还有许多并没有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们在其统治地区内,如维持安定团结的局面,或在大乱中给人民提供一片乐土,或恢复社会秩序,使经济文化重获生机,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5、关于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统治阶级挑起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是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各族人民都是受害者,如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老百姓划为四等,这种政策的实质是民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元朝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故毛泽东说:“民族压迫,说到底是阶级压迫的问题。”6、“野蛮”与“文明”的基本区分点是生产力和与之

218、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与文化。7、少数民族封建化问题8、怎样看待民族地方政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出现的一些民族地方政权,它们与中原汉族政权并存。如何理解和认识这种现象?这是民族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因为民族发展的不平衡,于是就有了利益冲突,有反抗和斗争,有分裂与统一的矛盾,民族地方政权的存在,就是国家处于分裂时期,而每次分裂都为新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每一分裂时期都促进了民族间的进一步接触和融合。就全国而言是分裂,局部而言又是统一。每一民族地方政权都为该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为重新出现的全国统一作了准备。思考:如何理解少数民族的汉化?少数民族的汉化,就本质来说就是封建化,是落后民族加入先进民族经济和文化

219、体系,是落后民族的文明化。像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辽、夏、金的汉化,元朝、清朝任用汉族地主官僚,采用汉族制度文化等。少数民族为什么能主动地实现汉化过程?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落后的少数民族可以在军事上征服先进民族,在政治上统治先进民族,但在文化上,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反过来征服。由于中原汉族地区在这一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上层建筑,包括统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教育等必然要适应这一经济基础,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少数民族首领自然而然地本能地向汉族学习,以提高经济文化,巩固政治统治。.专题八: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概述:生产力

220、的发展迟早会引起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在这里应注意: (1)在封建社会中,所有制关系主要指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的重点)。 (2)产品分配形式主要是指赋税、摇役、兵役、地组等。 (3)人们生产中的地位主要是阶级关系本专题概况(土地所有制形式)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我国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是构成封建生产关系和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史上,土地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

221、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重形式)。 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一、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1、性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2、兴衰: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春秋后期逐渐瓦解。3、内容(权利与义务):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4、特点5、瓦解原因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二、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确立。商鞅变法规定

222、:废井田,开阡陌,政府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允许自由买卖,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用地租剥削农民。这种制度是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三者的地位:1、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但由于经济力量薄弱,往往被兼并。2、国有土地是封建政府掌握的土地在封建杜会整个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一般作为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出现危机时的后备补充。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产生关系的基础,它的发展导致土地

223、兼并。如西汉后期的土地兼并,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肥田沃土,唐后期土地兼并,明后期土地兼并。1、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它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于他们。这种土地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有王田制(新)、屯田制(三国)、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三种形式:随着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的势

224、力也会日渐恶性膨胀,土地兼并就随之加剧。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激化,农民揭竿起义,以求生存。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增加财政收入,采取某些措施遏制土地兼并,保证农民获得少量土地,如北魏、隋唐的均田制和清前期的“更名田”等,这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在封建制度下土地兼并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1)王田制(如王莽时实行):•性质:形式上表面上似乎是奴隶制阶段井田制的恢复,但性质仍为封建土地所有制。•目的:是托古改制、限制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内容: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规定一家不满8个男子,占田不准超过900亩,多占

225、的要分给族人或乡里;没有土地的农民按一夫一妇100亩的标准分给。•结果:王莽企图以此抑制地主官僚的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遭到贵族官僚的反对而废除了。(2) 屯田制:•起源:屯田古已有之,汉代实行过,当时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推行情况:不少朝代都实行过,如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都实行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推行屯田。后来,魏、蜀、吴也都实行屯田。•基本特点和具体做法: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含有兵农合一成分•方式:这是政府或统治者组织

226、的农民或军队的开荒种地。屯田有军屯、民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作用: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曹操推行屯田,保证了军粮供应,为统一北方提供了物质条件。(3)均田制:•实行情况:均田制是我国古代影响很大的土地制度。均田制始于北魏(485年),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背景:这两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一场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

227、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前提条件: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社会上存在大量无主荒地和劳动力,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实行这种制度不触及贵族地主利益,农民对国家承担租赋徭役,贵族地主无此负担。•内容:A、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耕牛也相应受田;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主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B、土地不得买卖;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C、官吏得给公田;其利益得到了保障D、农民对封建国家的租、调、役负担。(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均田令”规定: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开始向政府领种土地,到了不能劳动

228、或者身死时,再把土地还给政府。土地有两种,无主的荒地称露田,按规定还给政府,不能买卖。已经耕种过的土地称桑田,按规定不必还给政府,可以买卖。政府规定,一夫一妇要向国家纳租粟二石,纳调帛一匹,产麻的地方纳布一匹(不交帛)。此外,农民还要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杂调。•作用: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比较完备)•瓦解原因:唐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没有可分土地,均田制则无法继续实行。(

229、4)清前期的“更名田”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不占主要地位,但人数众多,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没落贵族自己垦种的这部分土地,使他们成为小块土地所有者,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存在这种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共同构成封建经济基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在封建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主不断兼并农民的土地,使这种土地所有制不断破产。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认识:古代土地制度变革与调整的实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下,土地兼并是最大特征: A:

230、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阶级力量增加的表现,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封建社会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B: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两种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使兼并得到一定的缓和,二是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建立初期比较有远见的统治者,往往运用政权力量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整体。A:调整的原因: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地主阶级矛盾激化,封建统治的危机爆发,广大农民为反抗压迫,求得生存,揭竿而起。封建国家由于统治力量削弱,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迅速消灭。B:调整的基本点:一是确

231、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土地以保证维护强大的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赋税和财政收入;二是安定农民,使农民获得一定土地,以恢复生产,稳定统治。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旧中国的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土地集中在不足农村人口总数1%的地主富农手中。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关系,给广大农民造成极痛苦,阻碍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改革。因此,土地问题成了中国社会的一项基本问题,变革土地制度,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重要标准。(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大朝亩田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B 资产阶级革命派 : 孙中山提出

232、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 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2)建国后农村经济落后的四次调整A 第一次: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

233、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B 第二次: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C 第三次:人民公社化 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D 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核心内容:坚持土地国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

234、业生产去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练习:下列对均田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施的根本原因是先进经济形态的迫使B.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C.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D.破坏的直接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停滞土地是我国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所有制形式。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2题。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对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形象描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私有制 井田制是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 随着井田制结束,分封制也消失了A B. C. D. 2、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235、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基础 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上述土地所有制形式在中国逐渐消失A B. C. D. 均田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结合有关知识回答35题。3、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A.汉族地主的建议 B.南北对峙的形势 C.民族融合的趋势 D.先进的经济形态4、唐朝均田制与北魏均田制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之处是A.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使农民获得了一些土地 C.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 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5、

236、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和最终受益者分别是A. 地主、国家 B.农民、地主 C. 农民、国家 D. 国家、地主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结合有关知识回答67题。6、唐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无田可授。其根源在于A.封建经济受到破坏 B. 封建地主力量增强 C. 封建地主力量削弱 D.封建经济得到发展7、土地兼并贯穿封建社会始终,国家的任何抵抗政策都不可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A.生产力的发展 B.重农抑商的支配 C.农民起义的打击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赋税是为了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对劳动人民强制征税。结合有关知识回答810题。8、在我国古代,赋税随着每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

237、以下表述正确的是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我国征取土地税的开始 北魏租调制中的“调”指户税,以户为单位征收 唐朝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转折 明朝一条鞭法是实物地租转向货币地租的标志 A. B. C. D. 9、北宋王安石变法规定农民缴纳赋税的标准是A.土地的数量和质量 B.财产的多少 C.成年男丁数 D.按户收取10、以下各项未触动大地主的利益的是A.租庸调制 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 D.地丁银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经历了多次变化。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113题。11、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B.缓和阶级矛盾的手段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238、 D.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12、自汉唐至清前期,我国赋税制度发展的总趋势中不包括A.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趋于松弛 B.逐渐解除农民对土地和地主的依赖关系 C.在客观上既反映又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赋税缴纳形式和内容趋于简化和货币化13、明朝中后期,从根本上冲破了封建生产关系束缚的是A.一条鞭法的实行 B.农民起义的爆发 C.民主思想的产生 D.手工工场的出现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415题。14、租庸调制在唐朝中后期逐渐难以维持。其原因在于A.农民阶级的反对 B.均田制的破坏 C.自然灾害的侵袭 D.国家政策的调整15、上述关系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A.

239、阶级斗争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物质决定意识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二、非选择题:40分6、以唐都长安、宋都东京为例,说明唐宋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并指出由此引起的当时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和城市布局的变化。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1.A 2.A 3.D 4.C 5.C 6.D 7.D 8.D 9.A 10.A 11.D 12.B 13.D 14.B 15.B二、非选择题:16、表现:唐都长安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城内有东市、西市,市内店铺林立。北宋东京居民有20万户;出现夜市、晓市和瓦肆。变化:土地制度。唐朝中期以前,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国有制并存。此后,由

240、于土地买卖加剧,封建国家不再拥有大量土地,均田制遭到破坏。北宋统治者不抑兼并,承认了土地自由买卖和大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 赋税制度。以人丁为征税标准的租庸调制被两税法取代,两税法是建立在大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为标准的赋税制度。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也属同类性质的税法。 城市布局。唐代城市商业区、住宅区分开。北宋时,封闭型的城市被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冲破,工商业者临街而居,随地经营赋税制度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制度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赋役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掠夺人民的工具,是运用国家政权对农民进行超

241、经济剥削的手段。封建财政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点,就是如何保证赋役来源和加强对赋税的攫夺。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贡:是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主;赋:原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税:由“禾”“兑”两字组成,“禾”指农产品,“兑”即送达,其本意是社会成员向国家送交农产品。 1、赋税制度的变化(沿革)夏商周(奴隶社会):实行贡赋制度,这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或地租(1)春秋初税亩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 、鲁国开始实行“初

242、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特征: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2)秦汉赋税:编户制度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秦朝由于赋税繁重,导致短命而亡。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人头税重。西汉的编户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

243、成。汉代田租较轻而人头税较重。特征: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交纳粮食。从景帝二年(公元155年)起,终汉一代田租基本是三十税一。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赋交钱币(在历史上,租、赋、税的概念又往往相互混用)。影响:这一赋税制度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其二,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其三,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不安

244、的重要因素。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曹魏时,战乱频仍,人口流移,官府籍簿散佚,无法按丁征赋,而户比丁易于统计,且较稳定,故改为按户征收,是为“户调”。户调又何以纳绢或布帛而不纳货币?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曹魏时将调以固定的赋税形式确定了下来,并按户征收,遂形成“户调”。(3)北魏,租调徭役制。孝文帝改革实行与均田制配套的租调制,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户税)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特征:调指户税(财产税),以农户为单位,它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4)隋唐租庸调制从西晋至唐中叶,商品货币关系虽有所发展,但自然经济仍

245、占绝对优势,各封建政权仍然使用租调这种赋税征收方式,有所变化的是隋唐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故又称“租庸调制”。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原因:A、吸取隋亡教训;B、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因此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指导思想:轻徭薄赋内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用: A、保证农时,减轻

246、负担,开垦荒地; B、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租庸调制实行的社会经济意义:(1)以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封建赋税形式,从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种: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形式。劳役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的直接的人身控制和奴役,劳动者失去任何自主。在小农经济条件下,服劳役又直接影响农业劳动时间的适时安排。租庸调制允许劳动者交纳实物代替劳役,即以庸代役,一方面使劳动时间增加,同时,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2)剥削量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

247、“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主要是兴革封建财政、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诚如太宗所说:“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则其富有矣。”(贞观政要•论务农)租庸调制的局限性:租庸调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自然受到封建国家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限制。从阶级局限看,封建国家兴革赋税制度,适当减轻人民负担,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和加强对劳动者的更多榨取。因而,轻徭薄赋是有限度的,每当经济转机,生产发展之后,统治者的剥削也随之加重,结果阻碍了经济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从历史局限性看,它不可能超出赖以存在的生产力水平,并要受封建土地管理体制的制约。随着经

248、济发展和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租调制这一赋役制度就失去了历史作用和存在价值。有关唐朝租庸调制的基本内容的史料:“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二斤,皆书印焉。凡丁岁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见唐六典卷三)郑樵在评价唐朝这种赋役办法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者,十一之税也。调者,调发兵车井田之赋也。庸者,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资。役多则免调。过役,则租调俱免,无伤于民矣!”(见郑樵通志R

249、26;货一)思考:唐朝的租庸调制与前代租调制有无本质区别?其主要不同在哪里?有何积极意义?从郑樵的评价材料中找出该制度对农民有益的证据。租庸调制自唐高祖李渊颁布,始成定制,后经唐太宗直至唐玄宗开元年间,一直承袭。开元之后,租庸调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随之破坏,被两税法取代。以上制度的共同点是以人丁为主要收税标准。不同点是,唐朝开始有了纳绢代役。(5)唐中后期两税法。唐中叶产生的两税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土地(均田制)关系变化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丁口转移、商品货币经济有所发展的新情况。原因: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

250、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这种变化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由土地兼并造成的。(武则天至玄宗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极大破坏,这样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脱离户籍到处流亡。安史之乱后,这一情况更加严重,实际上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按丁征收赋税的租庸调制也已无法执行下去。这种状况使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减少,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朝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结果一切努力均告失败并造成了赋税制度的进一步混乱,唐朝财政面临崩溃。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施两税法。)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

251、,改行两税法。内容:780年,宰相杨炎建议(1)课税对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两税法将课税对象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扩大征税面,保证财政收入,这是制定两税法的目的之一。(2)征课内容:包括户税和地税。唐代征赋名目繁多,除租庸调外,后又有地税、户税、青苗钱等各种杂税。两税法则“置两税以总之”,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以一其名”,并规定,若有“此外敛者,以枉法论”。(3)课税标准: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租庸调以丁为计

252、算单位,贫富负担不均。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4)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相对集中并节省了征收时间。(5)征课形式:“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租庸调制是“租出谷,庸出绢,调杂出缮纩布麻”。还有各种杂税杂役。两税法则先“定税计钱”,交纳时再“折钱纳物”,即所谓“定税之初,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这样,相对简化了纳税手续,便于国家计算征收。(6)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量出为入是中国赋税史上仅有的创见。两税法提出,“凡百役之费,先度其数,而赋于人,”即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立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

253、地征收。这种量出为入的原则可以说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特点: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为税产,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升降的社会现实。两税法替代租庸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作用(两税法实行的社会经济意义):A、两税法统一了税制,扩大了征税面,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两税法将唐中期以来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为户税和地税两种,并规定“此外敛者,以枉法论”,这样既简化了征税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稳定,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从制度上杜绝了官吏从中作弊乱摊派的可能,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

254、。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惟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客户、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这也是制定两税法的目的之一),此外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C、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D两税法将唐代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归并为户税和地税两种,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E、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F、两税法以货币计算和交纳赋税,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地位: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

255、,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赋役负担不均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广大贫苦农民的生产生活是有积极作用的,总之两税法是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同时这次改革反映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即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的转变,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局限性:A、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B、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两税法是我

256、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对巩固政权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两税法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6)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内容: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实行方田均税法,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后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特征:交钱代役;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7)明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是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在客观上适应了当时历史的要求,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一些特点。背景:是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

257、物。(明朝中期,在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在继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旨在挽救明朝统治的张居正改革。明初的赋役制度是赋和役分别征收的,赋以土地为对象征收,按田亩计算;役以人为对象征收,分为按丁和按户征收两种。在征收内容上主要是征收实物和劳役。这种赋役制度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当时是比较合理的。但到明朝中期时社会经济状况有所变化,一方面大量田地迅速向地主手中集中,另一方面商品经济在迅速发展。于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一条鞭法应运而生。)A、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B、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目的:为保证政府财政收

258、入;化繁为简、平均赋役,内容:1581年张居正正在丈量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把嘉靖初已在福建、江浙、直隶、广东等地施行的一条鞭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推行“一条鞭法” ,也称“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具体内容:(1)赋役合并,并部分“摊丁入地”。即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役等名目繁多的徭役合并在一起征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之中,把过去按户丁出办的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数摊派。至于摊派的比例,各地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地方以丁为主,有的地方以田为主,有的地方丁田各半,还有的地方全部摊入田亩中,但丁役

259、摊入田亩的倾向是一致的。故称“一条鞭法”。(2)赋役征银,由地方官征收。田赋中除了苏、松、杭、嘉、湖等地仍收“本色”供皇室、官僚食用外,其余一律折收银两。差役把正德以来的力差、银差统一规定为以银代役。力差由官府雇人充当。赋役的征收,由地方官直接管理,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的办法。(3)以州县为单位,把一切赋税、役法项合编起来,确定征收的总数。意义:A、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制,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B、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的势力,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

260、关系有所松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C、赋役统一征银的办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适应了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对豪强漏税有一定限制作用。结果: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止实行,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8)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清初的赋役制度沿袭明朝,但也开始着手整顿赋役制度。原因:A、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社会安定,而且人头税使隐蔽人口现象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B、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1712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摊丁入亩提供了条件。内容:A、为了有一个稳定的税收额,先是于康熙五十一年(1

26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永不加赋使丁银额固定下来,这是赋税发展的一大进步。因为以丁之多少为课税标准,会逼跑贫户,隐匿人口,岁收并不能确定;而丁银定额,就相对减轻了贫民的负担。这既减少了贫户逃亡,保证国家岁收,又给日后的“地丁合一”创造了条件。B、在明以前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国家一直以土地和人丁为双重标准征税。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的普遍化,土地买卖的加速,人口数量的激增及流民反抗的加剧,封建国家越来越难以束缚农民于固定的土地之上,直接向农民征收人口税(丁役银)更加困难,旧的标准很难维持下去。在康熙五十一年永不加赋,停止征收新增人头税的基础上,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开始了

262、单一的土地标准征税,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地丁合一又叫摊丁入亩,丁随地起,即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所摊数额,一般是纳一两银子的田赋,摊入一二钱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惟一标准,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从而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评价: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

263、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以上四项的共同点是:以土地财产作为收税主要标准;纳税不再收取实物而收取货币。思考:比较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异同:同:(1)都收取银两,即货币地租,推动商品经济发展。(2)都以土地为主要的收税依据,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3)都因商品经济发展使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不足,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4)都增加了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异:(1)失败成功;(2)人丁数和税额不固定固定;(3)王朝中期王朝初建时期;(4)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完全按田亩的多寡来分

264、担2、特征分类(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人头税”,即丁税。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以土地和财产(田亩)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土地税,即田租。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3、税种分类纳税主体:臣属(西周)、土地(春秋)、土地、人丁(秦汉)、户税(北魏)、人丁(唐前期)土地和财产(唐后期)、土地(北宋王安石变法)、土地(明)、土地(清朝前期) 纳税形式:实物地租、力役地租、货币地租 纳税内容:土地税、人头税、徭役、兵役

265、(西汉)、租粟;调帛或麻-户税、兵役、徭役(北魏)、租谷、调绢或布、纳绢或布代役-庸(唐前期)、土地税和财产税(唐后期)、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征收役钱(北宋王安石变法)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明朝)、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赋税(清初)3、古代赋税制度调整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王朝建立之初,吸取前朝教训而减轻赋税;二是在国家控制大量无主土地而推行均田制时实行租庸调制;三是为解决经济困难,增加财政收入,调整赋税制度;四是临时加派的税款如辽饷。特点 纳税主体具有多样性 纳税形式具有多样性 纳税内容具有多样性,以田赋、丁税为主。3、中国古代赋税制

266、度沿革的五大趋势(演变特点):从秦到清,我国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1、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2、征收标准: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田亩)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的变化(以两税法为变化的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3、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名目和手续的简化;以一条鞭法为标志4、征收的物品:由实物、劳役地租为主到货币地租为主(以一条鞭法为标志);5、征收时间: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6、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267、);纳税种类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反映了赋税的名目、手续简单化。7、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税逐渐加重。8、纳税形式由实物地租、力役地租发展到以货币地租为单一形式,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上述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自然经济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无法抗拒商品经济的发展等)5、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1)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2)农民的反抗斗争;(3)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5、不同的赋税制度产生的影响第一种情况,迅速改变了经济凋敝

268、、民不聊生的状况,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第二种情况,扩大了国家税源,增加了政府收入;第三种情况,通过税制改革,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第四种情况,加重了人民负担,成为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4、认识(1)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2)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3)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实质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4)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倒退,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封建统治的依据之一;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观上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客观上取决于生产力的进步。(

269、5)反映的问题:历史上,一些封建统治者在一定历史时期相对减轻对农民的赋税剥削,完全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同时也是为了将来加重剥削。一般说,一个新的王朝在建立之初,由于刚经过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或长期战乱的破坏,社会比较贫困,统治者总会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采取一些比较宽舒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一当社会经济得到恢复、财富有所增加,统治阶级就会重新加重对人民的盘剥。(6)赋税制度演变的实质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哲学思考: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2001年将在安徽省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再行展开。

270、4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按照这一方案,安徽省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后,农民负担主要为农业税及其附加和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当前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这从政治上给我们的启示是:(1)体现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根本的经济利益。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将会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巩固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果。(2)体现了党和国家实行

271、依法治国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入法治轨道,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3)体现了国家的对内职能。一是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4)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心。这既是党的全心全意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集中反映,也是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的具体体现。提示:农村税费改革,在经济学上可用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作用,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农业基

272、础地位等知识分析;在哲学上可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普遍联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知识予以分析。巩固练习:概括古代封建政府对于赋税所进行调整的几种基本情况,举例说明,并分析赋税调整的社会作用练习:下列赋税制度中减轻了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是(1)编户制度 (2)租庸调制(3)两税法 (4)一条鞭法 (5)摊丁入亩A.(1)(2)(3)(4) B.(2)(3)(4)(5)C.(3)(4)(5) D.(2)(4)(5)1、从西汉到明清,赋税制度沿革发展的规律与下列历史现象有紧密关系的是(ABD) A农民起义深入发展,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B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C历代统治者推行重

273、农抑商政策D大地主经济力量壮大,土地兼并日趋激烈 2、西汉实行编户制度,唐实行两税法,明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清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上述赋税制度的变革,表明(ABC) A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依附控制渐趋松驰B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C封建国家征收手续日趋简单化D封建统治者的剥削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王安石变法设想“民不加赋而国自饶”的措施有(ABD) A政府向农民货款以获利息B向钱物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 C引种占城稻以增加粮食产量D清查为逃避赋税而隐瞒的土地 4、明代张居正改革赋税制度的最大影响是(D) A按财产多少收税B把赋税分摊到田赋上 C用银两征税D使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 5、

274、对清朝实施的“摊丁入亩”的评价正确的有(ABCD) A调整生产关系B废除了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的人头税 C相对减轻了无地农民的负担D某种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二、问答题 概述我国古代封建政府对赋税进行调整的几种基本情况;并举例说明。分析封建政府进行赋税调整的作用。 答:1、新王朝建立之初,经济凋敝或荒歉之年,减免税额。如西汉初年把赋税降为十五税、三十税一。 2、在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农民没有土地的情况下,政府授田给农民,规定受田者定额交纳租税。如唐朝的租庸调制 作用:这两种情况,均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小农经济,经济上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政治上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封建统治。

275、3、当政府直接控制的农业人口少,影响政府收入时,政府规定按土地、财产的多少纳税,使土地多者多纳税。如唐之两税法 作用:第三种情况有利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减轻小农纳税负担,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了,但地主阶级设法把新增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 4、封建政府这掠夺更多的财富,增加农民赋税,如明末加派“辽饷”。 作用:第四种情况对农民剥削过度,破坏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激化矛盾,使封建统治出现了危机。 5、商品税日益繁重。如清政府在各地设关卡,征收重税。 作用:第五种情况不仅压制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且不利模拟检测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唐朝后期

276、,唐政府接受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从而推动我国赋税制度重大变革。据此回答第14题:1唐朝两税法的实行表明租庸调制已无法维持征税标准不再以人丁为主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势头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封建经济的发展2唐朝实行两税法产生的作用是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缓解了均田制破坏造成的财政问题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削弱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3两税法与以往的税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统一税制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收税,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4两税法实行后,地主阶级千方百计把新增加的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这里的“新赋税”主要是指人丁税土地和财产税兵役税徭役税

277、唐中期实行的两税法、明朝推行的一条鞭法和清初实行的地丁银制度都是我国历史上重大的赋税制度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回答第5题:5两税法、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征收银两都损害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反对而停止不以人头为征税的标准都加强对土地和财产数量的征税6上述三种赋税制度的演变反映出封建生产关系的趋势是由征收实物税转变为征收货币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由以人丁为主征税标准演变为按田亩征税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制度渐趋衰落7明朝时的一条鞭法和清初的地丁银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是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自然经济渐趋瓦解农业、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8

278、一条鞭法遭到大地主反对,主要是因为按实物征税把实物折成银两征税解除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按田亩的多少征税9清代征收“地丁银”是指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中央决定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自治区选择少数县(市)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据此回答1015题:10农村税费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增加税收减少国家财政赤字遏制“三乱”,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国内需求11税费改革先试行后再推广

279、的哲学依据是税费改革是新生事物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12切实做好农村税费改革的工作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这说明农村税费改革是当前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归根到底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13费改税之所以能够减轻农民负担是因为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税收具有固定性,费改税能够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乱收费税收具有强制性,各种收费具有随意性国家征收的税收,可以返还一部分给纳税人14针对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广大农

280、民应该利用税收杠杆,调节农村经济运行积极争取税收优惠,维护自身权益急国家所急,尽量多向国家交税增强纳税人意识,自觉依法纳税15税费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是因为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惟一形式税费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各种乱收费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税费是由国家确定的,强制征收的二、非选择题16简述唐初至清前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17清朝建立以前,我国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转变:一是收税的标准由以人丁为主转向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第一次转变发生于唐朝,第二次转变发生于什么朝代?简述这次转变的原因和影响。18阅读

281、下列材料: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决定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市)自治区选择少数县(市)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和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办法。这次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步骤。材料二这次税费改革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村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这次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简化农村税种,将原来的一些行政收费项目统一改为税,并把原来按人口和地亩均摊税费的办法除农业税外,统一改为按真实发生的经济活动征收。请回答:(1)我国古代史上赋

282、税制度有过多次改革,简述清初税费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2)材料一中提到我国农村1950年起进行了土地改革,1979年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试概括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材料二中提到当前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请你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4)从政治常识角度看,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对改善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的稳定有怎样的意义?.专题九:中国古代发生的巨大战事分析1、中国古代重大战事(1)秦灭六国战争:时间、经过、结果。意义。(2)楚汉战争:时间、性质、刘胜项败的原因、历史启示。(3)巨鹿之战:时间、作用。(4)白登

283、之围:时间、影响。(5)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间、起因、结果。(6)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作战双方、双方胜败原 因、特点和影响。(7)淝水之战:时间、前秦失败的原因、对当时政局的影响。(8)澶州之战:时间、地点、结果。(9)铁木真统一蒙古的战争:经过非用。(10)清朝的平叛战争:如平定噶尔丹、大小和卓叛乱 的战争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特点:都是以少胜多,都发生在国家分裂时期,战争结果都对当时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2、战争的分类战争是政治斗争的继续和最高表现形工。按其性质来分,大致有如下几类:(1)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发掠夺为目的战争。(2)奴隶主贵族争夺政权的战争。如:商

284、汤灭夏,武王伐纣等。(3)奴隶主争霸战争。如春秋时期诸侯争霸。(4)封建统治者为实现统一的战争:战国七雄(5)反封建的农民战争:如秦、西汉、东汉、隋、唐、元、明等朝末年的农民起义(6)封建统治者争夺政权的战争:楚汉战争(7)封建统治者平定叛乱的战争:如平定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平定回部贵族的叛乱。 反对分裂势力的战役:乌兰布通和昭莫多战役(8)反对民族压迫、掠夺的战争战役:郾城大捷、阿骨打抗辽(9)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戚继光抗倭、雅克萨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等(10)长期政治集团之角的战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唐末藩镇之间的混战等。.练习: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这一时期战

285、争的意义,并指出战争性质的变化及你的认识。答:目的,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意义:春秋时期,为了争霸,诸侯们纷纷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这些措施客观上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也不得不承认土地私有和阶级变化和事实,如鲁国为了增加收入就实行按田地实有亩数纳税的办法。战国时期,发展封建经济,实行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同样也和争霸战争的推动有关。性质:春秋时期是奴隶主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战国时期,演变为地主阶级集团兼并战争。认识:战争的影响超出战争的目的,客观上推动了社会变化和民族触合 .专题拾:中国近代现代文化中国近代前期文化的特点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急剧变化直接影响到近代文化。主要特点有:中

286、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发生了矛盾和斗争,最终使封建文化发生动摇,中国传统文化在斗争中不断吸取先进文化,获得新生。救亡图存是主题,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文学艺术上多有反映,中国的思想界更是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救国之路的特点。近代前期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与科学。由于社会变化剧烈,中国近代前期文化的发展变化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快速变化也使文化本身在层次上不够深入,在内容上缺乏本质飞跃,在理论上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 一、思想演变1、西学概念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意为向东

287、方逐渐传入、渗透。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新旧之争;有吸收,也有拒斥;有拿来主义,也有先入为主;有水乳交融,也有囫囵吞枣。2、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三步曲自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二十余年间,沿海少数官员开始注视外部世界。这是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的热点在“师

288、夷长技”的“技”上,即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只有个别人开始接触到机器生产上的技术。从19世纪60年代起到80年代,探索西学的热点转移到“格致之学”上,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这是第二阶段。从60年代中叶到70年代,是围绕军事技术摸索西学的时期。这一时期,洋务派在“求强”口号下开始兴办军事工业,为了制器而不得不翻译西学。通过翻译,数学、声、光、化、电等学问开始渐入中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徐寿、李善兰、华衡芳等,其科学事业都与译书有不解之缘。从7080年代,随着民用工业的大量兴办,“西学”的内容越出了军事技术的狭隘范围,西方科技知识开始大量传入。从19世纪90年代以后,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

289、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次。这是第三阶段。先是维新派思想家日益认识到西学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主张既要学“西艺”,又要学“西政”。向西方学习开始由科技学问推而及于上层建筑的教育政治体制。此后,革命派也在这一层次上进行了不懈努力。接着,激进民主主义者向西方学习又深入到比政治体制和教育更深一层的哲理学说。中国近代前期文化是在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与不断融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三个层次。两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为第一阶段,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从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是第二阶段,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三

290、个层次:技术成果(器物层);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制度层);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气质等(思想层)。3、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及其特点过程:鸦片战争期间,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从而揭开了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序幕。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其着眼点在于军事技术,对西方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未能涉及到政治制度,封建传统思想依然如故。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的基本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思想实质是立足于封建主义,通过借取西方物质文明,以谋求清王朝的自强,它突破了传统的封建观念束缚,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一定条件。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从洋务派中分

291、化出来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其基本主张:经济方面主张摒弃“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工商业;政治方面,宣传西方的议会制度,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文化方面,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19世纪末,维新变法思想逐步发展起来,表现为严复积极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康有为则把中学和西学揉合起来,宣传变法主张;梁启超发表文章,指出只有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惟一出路。维新派的基本思想主张是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在甲

292、午战后民族矛盾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充分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和要求,是爱国进步的。它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实践的到来,但未给中国指明正确出路。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具体表现为三民主义。这是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思想,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的

293、大旗,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深刻的反封建斗争,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影响: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导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和面对现实。其对中国的影响重在思想,没有具体实践改造。洋务思想付诸实践,创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新式学校,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引进一些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和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促进了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维新变法思

294、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百日维新的发生。其伟大作用在于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一次潮流,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导致辛亥革命的发生,推翻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二次潮流。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中国近代前期思想并未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真正结合起来。这一任务是由中国共产党最终完成的。特点: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相联的,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是在西学影响下进行的,以向西方学习为主

295、要途径,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渐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用陈独秀的话说,就是“学术觉悟、政治觉悟、理论觉悟”;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先从器物上感觉出,再从制度上感觉出,再从文化上感觉出”。每一步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经验,都有继承和发展的联系;每一步探索都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296、由于民族救亡的需要,几乎都进行了社会实践,但各种思想演变剧烈,没有形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没有为中国革命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出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土地,使中国有了最先进的革命指导思想。4、如何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1)中国对待东西方文化态度的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固守封建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盲目排斥18401919年:东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特征时间派别主张性质影响鸦片战争期间抵抗派顽固派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顽固派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顽固派辛亥革命期间革命派保皇派新文化运动激进民主主义网屏(2)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

297、文化的正确态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用批判的继承的观点,大胆扬弃,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吸收合理因素,作到古为今用对待世界文化首先要有理解、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反对盲目排外;其次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作到洋为中用比较中日两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5、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及影响首先,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目的:一是要培养殖民地人才,二是要混淆与动摇民众的爱国思想与民族精神,扰乱社会秩序,从而为其政治经济侵略服务。其次,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也为西学传入中国提供了条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起了分解作用,客观上促使中国文化结构趋于近代化。近代学校教育、文化传播工具从无到有,自然科

298、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日趋广泛,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第三,促使中国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并引起内部的观念对立和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产生分化,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出现了守旧与进取两方面的冲突与斗争;农民阶级一方面反对西方文化入侵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又借用西方文化(含宗教)组织武装起义;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从西方文化物质外层深入到西方社会变革的内层进行改良维新,中下层则转向了民主革命。总之,近代西方文化虽曾和殖民主义的剑与火同时输入,但在客观上却又加速了中国旧文化的解体,给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建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人民迈

299、向胜利的历史阶梯。7、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较相同点:两者学习西方的基本内容极为相似,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生产技术;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两者的思想主张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不同点:在学习西方的目的上,抵抗派主要为了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并在民族自卫战争中运用;洋务派则主要用于镇压人民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则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在实践效果上,抵抗派由于受到种种压抑和打击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主张未能实现;洋务派则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他们的主张付诸实践,在中国掀起了长达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8、关于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辩证认识洋务运动

300、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用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来巩固清朝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其结果必然是使洋务运动在三个方面半途打住,而使自己夭折:第一,经济方面实现了由官办军事工业到民用工业的发展,但没有进一步推进到民营工商业阶段。第二,教育变革不敢废除腐朽不堪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不仅不能培养对时代有用的人才,而且还在压制人才的成长方面发挥作用。严复与伊藤博文同在英国留学,伊藤回国后很快得到重用,推动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发展。严复回国后,因为不是正途科举出身,一直被晾在一边。严复没有办法,只得回过头来,继续走科举之路。第三,政府机构改革有起点而无进步。洋务运动只构成了中国近代化的一小步。正如

301、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所说的那样:洋务运动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虽然“中体西用”后来常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因此,“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翻译、出版、科技、学堂、

302、留学生为内容的近代文化事业都是这种结合所产生的有益结果。这些东西是封建文化和封建制度的对立物,虽然力量有限,但终究打开了缺口,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9、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在宣传西方文化方面的各自特点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主张君主立宪。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来宣传优胜劣汰,主张设立新式学堂,学习西学。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把学习西方从书本上变为革命行动。结合中国国情,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用于指导革命。激进派: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对西方文化绝对

303、肯定。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主流师夷长技以制夷、资政新篇、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资维新、资革命、新文化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各种反动思想及错误思想 封建顽固派、保皇派、北洋军阀尊孔复古、中共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思想和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左倾冒进思想和阶级斗争扩大化思想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A、概述古代世界,人类形成了几个相对隔绝、独自发展的文明中心以及相应的文化圈,以四大发明著称的东方文明中心的中华文明,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化积极贡献于世界,同时世界优秀的文明成就也逐渐融入中国固有的文化。随着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弱,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古老

304、的中国文明日益黯淡,鸦片战争的失败凸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中国被迫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显示,使得古代中国文化和近代西方文明碰撞。B、基本史实(一)古代的中学西传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1)原因: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社会制度先进,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正式开通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外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2)表现中华文化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汉朝政府的外交活动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开始突破周边近邻范围,走向西亚、欧洲和北非,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

305、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国的铸铜、制铁技术、制漆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来华,实现了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直接友好往来。这些交流是以秦汉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首次交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初步确立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今在世界上仍有影响,如汉人、汉学等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1)原因:隋唐使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唐朝的国际声望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隋唐对外交通发达,

306、“西北陆路”和“东南海路”同时并举。统治者实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鼓励外商来华。(2)表现: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1)原因: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是最为突出的重大成就,对外贸易空前兴盛,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非洲的一些国家。(2)表现: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西传埃及和欧洲,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普遍

307、使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冶金业的发展,并将骑士阶层炸的粉碎。三大发明在中西出现了不同的用途:它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印刷术对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宗教文化的重要武器;指南针完成了环球航行,并由此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火药和火药武器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它在中国仅仅用于开矿、看风水和驱邪,这充分说明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4、明清文明日趋衰弱,开始了解一些先进的外来文化(1)原因: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

308、芽;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闭关锁国的政策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脱离了世界。(2)表现:中国的传统科技依然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三大总结性的科技著作,但未能在此基础上产生近代科技;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为实现顺利传教的目的,宣传西方文化知识,使我国和西方思想文化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交流。中国处于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弱时期,西方已经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造成东西方之间文明的落差;新航路开辟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古代亚洲文明中心向欧洲文明中心的转移。(二)近代西学东渐典型例题:1、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

309、响;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宋元时期,科技文化“中学西传”的具体表现及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2)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有何表现?(3)试分析出现“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这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二、科技:1、学科领域:数学、化学、铁路工程、飞机设计、地质学、桥梁建筑、现代科技成就19世纪60年代以后,相继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译书馆和广学会中出现了一批中国近代科学家,如数学家李善兰、华衡芳和化学家徐寿等。 卓越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

310、。 1910年杰出的飞行家冯如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分别在堆垒数论和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作出显著成绩。 地质学家李四光建立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1937年杭州钱塘江大桥建成,设计者是茅以昇。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落成,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正式运转,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1981年掌握运用一箭多星技术,1983年研制巨型计算机成功,1989年葛洲坝工程全部建成,1993年大亚湾核

311、电站建成,1999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试飞成功。 2、著名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徐寿、詹天佑、冯如、华罗庚、苏步青、李四光、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林巧稚、吴阶平、施今墨3、近代前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及特点原因:主要在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面一些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在艰苦的环境里发愤图强,努力探索也是重要原因。特点:一是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二是虽有进步和发展,但十分缓慢,远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国。4、认识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观点分析认识新中国科技进步的原因。联系时事理解我国构建创新工程体现了变化发展的观点和认识深化发展的观点。我们应当

312、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构建创新体系应在广泛吸收、借鉴前人及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把人类科技文明推向前进。 中国要发展、要提高综合国力,就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因此科教兴国抓住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国家职能、党的性质等角度掌握我国构建创新工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三、教育洋务教育、维新教育、清改学制、民国初的教育、袁世凯尊孔复古教育、南京国民政府的“三民主义”教育、日本的奴化教育、中共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创办新式学堂(洋务派和维新派)改革教育制度(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民国初年制订

313、和完善学制)。近代留美与留日教育比较留美和留日教育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不同特点,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历史影响。官方留美始于洋务运动,盛于“庚款兴学”,留美学生学业扎实,学习勤勉,多习理工农医,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普及方面成绩卓著;官方留日则始于维新运动,盛于清末“新政”,留日学生人多势众,鱼龙混杂,多学军事政法,好译西书和从事政治活动,在军事革命和文化革新方面功莫大焉。四、史学:资产阶级的“史学革命” 与梁启超的新史观、19世纪末的考古成就、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和形成、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及其著作、新中国史学研究的成果及考古成就五、文学: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诗界革命与黄

314、遵宪的诗、谴责小说六、艺术:京剧、画派(上海画派、岭南画派) .专题十一:中国人民的抗争史第一:抗争史概述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广大爱国军民以及各阶级、阶层的仁人志士,都曾为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一、中国民主革命反帝反封两大任务是紧密联系的: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是中国封建势力的靠山,而中国封建势力又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二者紧密勾结,相互依存。任何把反帝反封双重任务割裂开来的革命都必然以失败告终,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已反复证明了这点,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孙中山以缺乏

315、彻底的反帝反封的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最终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把反帝反封结合起来,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二、抗争概况按照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和领导阶级的变化,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时期、三个阶段:(一)在近代前期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840年到1900年的60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就是这样的斗争。农民阶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奴役压迫下,不得不奋起反抗。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他们勇敢地担负起新的斗争任务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19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夕的20年为第二阶段。在此期间,随着

316、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取代农民阶级而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初步尝试戊戌变法运动,到提出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辛亥革命,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峰。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为第三阶段。(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史的中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及其伟大胜利。第一个重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发动的国民大革命,又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北伐战争时期,胜利和失败都要着重了解。第二个重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十年内战时期,

317、国内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吸取大革命失败教训,领导和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加强,国内阶级矛盾逐渐被中日民族矛盾所代替,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从中华民族利益出发,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第三个重点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中华民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同仇敌忾,英勇抗战。八年抗日取得了胜利,扭转了近百年来反帝屡败局面。第四个重点是解放战争,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卖国独裁政策,国内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意志,同国民党反

318、动派进行了殊死斗争,反蒋第二条战线蓬勃展开。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渡江战役摧毁了统治中国年的国民政府反动统治(年月日年月日),年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爆发的爱国运动是革命史的又一个重点内容。第一个重点是学生运动,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五•二运动等。第二个重点是工人运动,如六三运动,年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上海总工会领导的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上海工人总同盟罢工、万工人的抗日救国运动、“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等。第三个重点是农民运动,如

319、农村大革命、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斗争、“抗丁!抗粮!抗税!”斗争。第四个重点是知识分子的革命斗争,如七君子事件。第五个重点是爱国将领的斗争,如十九路军上海保卫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福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西安事变等。第六个重点是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的决裂,民主党派积极参加新政协,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等。综上所述,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才一次又一次粉碎了资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企图,使中华民族历史绵延不断。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不息、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日月争辉,警醒、鞭策着后人。三、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阶段性

320、特点及成因:1、前期: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定前,反封建与反侵略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以反侵略为主,而且是直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原因在于,这一时期,中外反动势力时战时和,以战为主,外国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的、公开的武装侵略。辛丑条约签定后,反帝反封建斗争是结合在一起的,突出表现为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因为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帝国主义采用以华治华的政策,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2、后期: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人民把反帝反封建斗争进一步结合起来,但开始是以反封建统治为主,主要表现为反清、反北洋军阀统治。中共建立后,明确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制订了民主革命纲

321、领。原因是此时近代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而最初的革命领导者民族资产阶级认识不到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大敌人,对帝国主义妥协,抱有幻想。中共成立后,正确分析了国情,把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结合起来,孙中山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合作。中共一直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四、学习本专题历史,应掌握的主要理论:要注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各派政治力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地位、活动和作用;要加强对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发展观点与问题的理解,提高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明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322、的道理。第二:各个阶级阶层抗争一、农民阶级的抗争(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主观原因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客观原因中是外反动势力色结起来,对太平天国联合绞杀。历史教训是: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注意: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产生背景不同;经济主张不同;群众基础不同;作用不同;反映时代特征不同联系: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弥补了前者在社会改革方面

323、的空想性、落后性(二)义和团运动(1899-1900):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等地掀起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在斗争中提“扶清灭洋”的口号,这口号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义 和团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即以贫苦农民为主,还包括手工业者、小商贩、运输工人和城市贫民等。义和团运动有严重的自发性质,“扶清灭洋”口号体现出对清政府抱有幻想,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义和团爱国运动失败。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注意: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相同点:性质、斗争方式、失败

324、原因、历史作用等 不同点:背景、主要对象、组织性、斗争规模、时代特点等(三)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1、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深爱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和平等的革命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学生打击了封建势力,配合了北伐战争。根据地的广大农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为夺取民主革命胜利提供了保障。2、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和时代局限,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农民是小生产者,落后的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性、

325、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没有理论指导),政治上(提不出彻底的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组织),组织上(宗派主义)的致命弱点。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a经济上是分散的个体的小生产者;b政治上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c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d组织上很难形成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3、中国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同样不能取得胜利,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性决定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制义的斗争的失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4、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二、爱国官兵的抗争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一)禁烟运动:1839,林则

326、徐、邓廷桢等领导,高潮是虎门销烟(二)鸦片战争:厦门、闽浙总督邓迁桢率军击退英军。虎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与将士壮烈牺牲,定海,清军总兵葛云飞中炮牺牲。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坚守炮台,英勇牺牲镇江,清军爱国守军顽强抵抗。(三)边疆地区新危机:1874年台湾军民抵抗日军侵略台湾;1878年左宗棠率清军收复新疆。(四)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四)中法战争:马尾战役,福星,杨武,振威等舰奋起抗击法舰侵略;台北之战,刘铭传率清军抵抗法军侵略;镇南关之战,老将军冯子材指挥大败法军(五)中日战争:平壤战役,总兵左宝贵英勇指挥抗击日军。黄海战役,丁汝昌受伤,刘步蟾

327、督战;邓世昌与致远舰将士殉国;林永升及经远舰将士全部牺牲。辽东之战,旅顺总兵徐邦道率军抵抗。威海卫战役,海军提督丁汝昌宁死不降,自杀殉国。(六)抗击八国联军:清军在天津保卫战中与义和团联合作战。聂士成认识: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已经不单纯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更重要的是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展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高贵品质。三、资产阶级的抗争 (一)戊戌变法(1898年):面对帝国主义瓜分危机,随着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维新变法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主要活动有公车上书、成立学会学堂,同顽固派沦战,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维新派提出的

328、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结果,由于采用改良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任何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失败是必然的。(二)辛亥革命(191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走上了武装推翻封建专制主义政权的革命益路。主要活动:成立革命团体,宣传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中华民国,推翻君主制度,颁布临时约法。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掀起护法运动等。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愿与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摧毁封建势力,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证明,在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子,资产阶级共和

329、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三)新文化运动(1915年-1917年):以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派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为代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创办新青年等杂志,提倡民主,批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四)新民主主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活动1、概况 参加五.四运动,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参加五卅运动等。 抗战胜利后,同中共一道,在争取和平、民主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中,民主党派公开与国民党决裂,与中国并肩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恢复

330、发展生产,踊跃参加社会主义的改造。 2、认识与提示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是民主革命动力之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资产阶级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国家作出 过有益贡献。 建国初期,民族工商业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过积极作用。 由此认识各个时期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要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先后掀起了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

331、动、反对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等斗争。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又屡次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接受社会主主义改造,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征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在经济技术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在阶级来源上,民族资产阶级不少是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而形成的。这些决定了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依赖关系。这些严重局限性决定了它提不出

332、乇底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不能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进行革命。历史证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3、由于来源、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同,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形成资产阶级 维新派,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派,民族资产阶级出身的部分知识分子形成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在反帝反封建问题上,它们一个较之一个进步。四、无产阶级的抗争(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19-1921)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进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

333、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二)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在共产国际建议下,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建立联合 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1924年1月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取得了反对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的胜利。但由于国民党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和陈独秀的投降主义错误,致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在这一阶段,中共创建了红军,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毛泽东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334、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工农红军还胜利地完成了2.5万里长征。同时,日本加紧了侵华步伐,造成中华民族严重危机。在中共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从而胜利实现了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四)抗日战争(1937.7-1945.8)在中共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展开了历时八年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并取得了伟大胜利。(五)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阶段,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动力量进行大决战,结束了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

335、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六)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性,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层压迫和剥削。他们工资很低,生活极端贫困;每天劳动时间很长,劳动条件又十分恶劣;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因此,中国无产阶级特别能战斗,并且在诞生不久就显示了力量,表明它必然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但是单纯的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同样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因为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年,香港万多名工人举行罢工,抗议英法联军侵占广州,这是中国工人最早的一次罢工斗争;年,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发展壮大到万人,罢工次

336、数和规模扩大,五四运动发展到月日以后,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举行罢工,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从此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担当起主力军作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于年月诞生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目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不久即成立了专门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人运动也一浪高过一浪;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明确,必须建立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必须建立工农联盟;省港大罢工,是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斗争;上海工人三次起义则是中国无产阶级最早的武装起义,而上海总工会是中国

337、工人无数工会中最活跃的一个工会;年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定的:1、从阶级特性看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最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最有远大前途和革命最彻底的阶级。因此,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无产阶级的领导是通时自己的政党来实现。2、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无论是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是国民党和鞭他民主党派,

338、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领导中国民主革命限得胜利。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经验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明确的方向。3、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所走过的道路,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广大人民及民主党派、革命团体和各阶层人士的信赖和拥戴,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练习1、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多次战争失败原因中,属于清朝政府内部的原因是什么?试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加以说明。中国军民的英勇战斗为什么不能取得每次战争的最后胜利?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加以分析。答:是腐败无能。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政府腐朽没落,军备松驰落后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营建熙和园,决策集团妥协退位,战中李鸿章“挟有欲和”之意,竭立避战求和,寄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使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例如在鸦片战争中琦善下令折除林则徐时设置的一切防御设备,裁减水师、解散招募的水勇;在中法战争中李鸿章屈辱求和;在甲午中日海战中,清军重创敌舰后,李鸿章“保船避战”,在反对八国联军的战斗中,清政府却发布“剿灭”义和团的上渝。 由此可见,中国军民的英勇斗争,未能得到清朝政府的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外因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与清政府的腐败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