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单元检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871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单元检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单元检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单元检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单元检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单元检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单元检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单元检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单元检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单元检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单元检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单元检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检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8肇庆高二检测)“育”甲骨文写作,(人,指女人),(即倒写的“子”,表示出生的婴儿)。“育”字的小篆为“”,由甲骨文的会意字变为形声字。这说明()A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B汉字构造是形、义、音紧密结合C汉字书法艺术独具特色D汉字演变充满神秘色彩答案B解析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故A项错误;通过“会意”和“形声”,形、义、音相结合来表达一定的意思,是汉字的构字特色,故B项正确;“会意”和“形声”都是汉字的实用功能,非艺术性,故C项错误;汉字的演变符合人们的认

2、知规律,不具有神秘性,故D项错误。2.(2018大石桥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文物是陈列于西安博物院的“延年益寿瓦当”。据此判断,该瓦当最早可能出现于()A殷商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由图片可看出瓦当上的文字为小篆,秦始皇以秦国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B项正确;商代主要用甲骨文、金文,A项错误;唐宋和明清与设问“最早”不符,C、D项错误。3(2018常州高二检测)史言有“吴中四士”之称的张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其书法特点是()A气粗字险 B逸势奇状C气郁字敛 D雅俗共赏答案B解析“气粗字险”强调人的情绪和

3、字之间的关系,与张旭的书法无关,故A项错误;“逸势奇状”可以看出是草书的风格,符合张旭的书法特点,故B项正确;“气郁字敛”体现的是楷书的风格,故C项错误;“雅俗共赏”是行书的风格,故D项错误。4(2018龙岩高二质检)考古学家在新疆和田出土的唐代于阗文书中发现了三件兰亭序抄本。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楷书是唐代官方文书的标准字体B于阗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C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进一步传播D临摹王羲之的行书在唐代成为时尚答案C解析兰亭序是用行书书写的,A项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于阗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故B项错误;新疆出土中原的书法抄本,是中原文化向外传播的结果,故C项正

4、确;材料中体现不出临摹王羲之的行书在唐代成为时尚,故D项错误。5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蔡襄书法苏轼书法 黄庭坚书法 米芾书法A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C表现了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答案B解析文学艺术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宋代书法各具特点,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生活丰富多样,故选B项。6有学者认为,宋代是近世的开始,其中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平民阶层喜闻乐见的世俗文化逐渐兴起,并达到相当繁荣的程度。下列选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有()狂草的出现凸显对个性的追求“

5、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清明上河图描摹市井风情能歌唱的词成为文学的主流A B C D答案D解析狂草在唐朝已出现,故错误;“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不属于平民文化,故错误;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市民的社会生活,故正确;能歌唱的词成为文学的主流迎合了普通百姓的文化需求,故正确,D项符合题意。7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B“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C生、旦、净、丑是京剧的四大行当D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答案A解析草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6、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而非隶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8(2018遵义四中高二期中)学术界公认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是一种源自心灵的感动,这种感动支配了形象的生成,使得画面上的色彩、线条、肌理、结构、空间相互共鸣,与画家的心灵共鸣,继而与观者的心灵共鸣”。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意在笔先,以形写神B诗中有画,画中有诗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根据材料“心灵的感动”可以推断“感动”是一种“意”,而“感动支配了形象的生成”说明意在笔先,以形写神,故A项符合题意。9(2018广安市高二期末)下图是中国古代宫廷人物画的代表作。它们的共

7、同特点是()图一(岳飞等) 图二关羽 图三阿玉锡中兴四将图(宋) 擒将图(明) 持矛荡寇图(清)A复古主义的艺术倾向B中西合璧的绘画技法C教化天下的创作宗旨D高度纪实的作品题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复古主义”“中西合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项;图片中的“四将图”“擒将图”“荡寇图”都反映了对统治政权的维护,及对忠、义、勇等道德观念的褒扬,有“教化天下”之用,故C项正确;“高度纪实”与材料中作品风格不符,排除D项。10据记载,宋代一些画家“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这反映了宋代()A绘画水平日趋下降 B市民文化日渐兴起C经济题材画占主导 D画家多是经商的人答案

8、B解析根据材料“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风俗画兴起,故B项正确。11(2018天津高二检测)下方为宋代李嵩的货郎图,画家描绘了货郎的到来使得偏僻乡村像节日般热闹的场景。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宋代()A风俗画盛行B市民阶层扩大C社会统一安定D市坊界限被打破答案A解析货郎图反映了宋代人们日常生活状况,属于风俗画,宋代风俗画盛行,除此之外还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是宋代风俗画中的典型代表,故A正确。12明末清初画家朱耷有一首题画诗写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体现此特点的绘画作品是()A墨兰图 B游春图C清明上河图 D洛

9、神赋图答案A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明末清初”“题画诗”“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可知此应为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写意画。A、B、C、D分别属于写意画、山水画、风俗画和人物画,故选A。13下图画作为明王室子弟朱耷于明亡后所画,画作中的树老干枯枝,鸟紧缩一团,翻着白眼。能体现该画作风格的是()A工笔重彩,追求绚丽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注重写实,富有生气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图片可知,这是水墨画,故A项错误;该画作是写意不是写实,说不上形态逼真,故B项错误;老干枯枝的树、紧缩翻白眼的鸟,这些形象体现了明遗民的落魄和萧索,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图片可知,该画作既

10、不是写实,也不是富有生气,故D项错误。14(2019丽水高二检测)李泽厚对某作品曾发出这样的赞美:“你看,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象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啊。美人香草,百亩芝兰主人翁却是这样一位执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该“主人翁”的原型最有可能是()A屈原 B李白 C柳永 D关汉卿答案A解析楚辞感情奔放,想象奇特,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的幻想,符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象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当时的楚国奸佞当道,屈原屡遭流放,最后投水而死,屈原的作品全面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政治理想和心灵创痛,符合“主人翁却是这样一位执着

11、、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故A项正确。15(2018济宁一中高二期中)宋代开封流行的说唱作品西厢记诸宫调歌颂莺莺与张生冲破礼教,追求爱情;刘知远诸宫调描写书生刘知远从贫寒到显达过程中对待三娘的“负心婚变”。这说明当时()A城市商业高度繁荣B文化生活丰富多样C说唱艺术迎合市民阶层趣味D程朱理学引起民众普遍反对答案C解析材料中说唱作品西厢记诸宫调歌颂莺莺与张生冲破礼教,追求爱情;刘知远诸宫调描写书生刘知远从贫寒到显达过程中对待三娘的“负心婚变”。这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对世俗生活的追求,故选C。A和题意无关,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不符合史实。16“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

12、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煕煕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下列各项属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畴的是()A陆九渊的心学思想B郑板桥的兰竹图C元杂剧和散曲D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答案C解析元杂剧和散曲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是市民阶层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属于“新文化”,故C项正确。17有人撰文称四大名著是中国人的四面镜子:_映照出中国人的雅趣;_映照出中国人的侠义;_映照出中国人的信仰;_映照出中国人的天下观。这“四面镜子”分别是()A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B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C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D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答案D解

13、析红楼梦把中国人最文雅的表达方式诗、词、曲、赋都吸纳进来,把中国古典文化的方方面面建筑、美食、园林、绘画全利用起来,充满了一般小说达不到的雅趣;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充满了英雄气概;西游记描述的是唐僧取经的故事,映照出中国人的信仰;三国演义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国家统一、向往安定太平的天下观。由此分析,只有D项符合题意。18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水平超越前代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

14、层不断发展壮大,代表市民情感需求的文学作品逐渐丰富,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商人的外在形象必然要从过去的负面为主向当时的正面过渡,故D项正确。19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在其著作镜花缘中借才女卢亭亭的口说:“将来若花姊妹做了国王,我们同心协力,各矢忠诚,或定礼制乐,或兴利剔弊,或除暴安良,或举贤去佞,或敬慎刑名,或留心案牍,辅佐他做一国贤君,自己也落个女名臣的美号。”在此,作者意在表达()A反对专制统治 B主张男女平等C彻底批判儒学 D赞同女子参政答案D解析材料“定礼制乐”“辅佐他做一国贤君”“女名臣”等信息体现了作者赞同女子参政的主张,故D项正确。20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

15、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答案D解析文学艺术形式是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因此,文学主流形式的变迁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的特点,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与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但并不能说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21(2017海南卷)下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答案A解析图片中每个人物都有特定的服饰,扮演不同的角色,可见元杂剧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

16、故A项正确;京剧主要是由汉剧和徽剧融合而来,与元杂剧无关,故B项错误;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故C项错误;元杂剧取材于现实生活,不局限于宫廷生活,故D项错误。22(2018宁德市高二期中)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明传奇中包公的形象渐趋神化,权力无限扩大,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包公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明传奇较元杂剧艺术成就更高B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C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D明代法治的理性精神丧失殆尽答案B解析据材料“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司法之神”可知,对包公的崇拜源于其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因此包

17、公形象不断神化说明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故B项正确。23(2018菏泽市高二期末)戏曲中的人物,都有固定的扮相,“宁穿破,不穿错”。穿什么服装,都是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地位、文武官职而定的。该穿蟒的不能穿官衣,该穿素的不能穿花的。这体现了戏剧的表演特点是()A综合性 B写意性 C程式性 D虚拟性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戏剧。题目中“戏曲中的人物,都有固定的扮相”,说明戏剧有突出的程式性的特点,故C项正确。24“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

18、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京剧中的历史人物都有一个固定的脸谱,每种脸谱又体现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所以,京剧脸谱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B项符合题意。25(2018大同一中高二期中)2010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B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C把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推向了成熟D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答案C解析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进京,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剧和汉剧互相融合,形成了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

19、向成熟,出现了“同光十三绝”,民国以来,走向世界。A、B、D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成熟的标志,C项错误,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5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王羲之兰亭序材料二观察下面几幅宋代的绘画。材料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某旅游主管部门要在材料一图片的前面挂一个解说牌,对兰亭序出现的时代背景、书法特点作一个介绍,请你帮忙完成。(8分)(2)通过材料二中的图片,你获得了哪些关于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这些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

20、的社会风貌?(12分)(3)材料三中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5分)答案(1)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引发人们对汉代儒学的反思,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屡屡碰壁,逐渐形成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王羲之的书法在继承汉代传统的同时,尽显虚玄灵动的时风,他也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2)信息:文人画不讲究对称,墨色恬淡;山水画已经成为独立的画种;描写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大量出现。社会风貌:宋代重文,文人阶层兴起,理学兴盛,文人注重内心修养;南宋偏安于江南,文人画描绘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而且构图不追求

21、对称;宋代以后,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不仅出现文人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百姓绘画也发展起来。(3)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他们常用散曲来抒发郁闷的心情;马致远的这首元曲表达了天涯孤旅的哀愁。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背景和特点。第(2)问,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3)问,结合元朝的社会背景归纳即可。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李白图二杜甫材料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

22、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材料三 图三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清代北京前门商业街(1)根据材料一,请各写出图一和图二人物的两首代表作品。(4分)(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辛弃疾作品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的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各反映了我国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依据四大名著出现的社会背景和图七所反映的现象,简要叙述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6分)答案(1)图一是李白,其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和蜀道难等;图二是杜甫,其代表作有登高和春望等。(2)以豪放为主。反映了当时的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而广

23、大人民渴望早日结束分裂的局面。(3)图三:三国演义;图四:红楼梦;图五:西游记;图六:水浒传。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通俗文学在这种环境中蓬勃发展;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严重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一些文人为了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写出了批判现实的作品;印刷技术的进步为通俗小说的发行创造了条件。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写出他们的代表作。第(2)题,第一问结合材料的关键信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可判断,该词属于豪放派风格,第二问结合词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第一问根据图片展示的主题判断它们是哪一部名著,第二问从商品经济的繁荣、政治的

24、黑暗、印刷业的进步等方面进行总结即可。28黄梅戏天仙配中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下面是汉代和宋代不同时期“董永遇仙”版本的对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汉代宋代人物刘向孝子传中的董永家境贫寒,父亲不幸去世,却无钱埋葬,就卖身为奴,贷钱葬父。他为父尽孝感动了天帝,天帝命仙女下凡,以纺织帮助董永还债后,返回天上。宋元话本董永遇仙传中董永是家境贫寒的读书人,七仙女是天上的织女,因羡慕人间的生活,思凡下界,嫁给了知识分子阶层的董永,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解读两个版本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董永遇仙”所折射出的历史变迁。(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答案探讨一:两个版本中不同的董永形象折射出汉宋时期不同的社会价值导向。汉代是非常重视孝道的时期,董永尽孝而感动天帝,体现对孝道的倡导;宋代科举鼓励人们读书,七仙女思凡下界也要选择读书人董永,体现了社会上的重学之风。探讨二:两个版本中的仙女形象折射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取向。汉代仙女受天帝之命下界帮助董永,既体现了对孝道的彰显也体现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社会文化取向;而宋代七仙女思凡下界,反映了市民文化兴起后人们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文化取向。(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