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背景材料 (一)热点聚焦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积极扩大就业再就业,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二)相关链接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
2、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强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32006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一2010年)发布。纲要强调,“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
3、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42006年12月5日至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和收入分配工作,高度重视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完善工资协商和调解机制,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适当提高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比例,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完善政策,稳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强税收征管,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尽快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覆盖到各种所有制企业。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
4、。加强社保资金的监督管理。 52006年,我国就业呈现良好态势。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 18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2,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但我国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就业高峰期,2007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表示,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意味着,在中央积极就业政策的拉动下,2007年将会有1400万人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62007年;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会议指出,为了促进就业,有必要制定专门法律,将国家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制度化和具体化。结合点点拨
5、(一)结合经济常识 1社会主义的本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就业和社会保障牵动着千家万户,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使劳动者获得一份有收入的工作,使他们生活有保障,并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是深化国企改革,
6、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重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性措施。 4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既需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及其调节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也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措施,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加大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投入,增强再就业援助。 5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我国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社会保障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主要体现注重公平的原则。 6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就业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综合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7、、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经营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讲求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7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从而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二)结合哲学常识 1党和国家强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从我国的客观实际情况作出的正确决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这一政策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工作的顺利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实施积极的就
8、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国企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有着密切联系。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立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方面的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9、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 5坚持内外因相结合。党和国家为就业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各级政府把就业工作落到实处,是强调外因的体现;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是重视内因的体现。在就业工作中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体现了内外因相结合的道理。 6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党和国家强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正确认识,对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7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因此,必须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三)结合政治常识
10、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国家行使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同时也是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2党的性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党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各项扶持再就业的政策措施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反映。高考前瞻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也是社会生活的热点。就我国的社
11、会保障制度来说,它在近三年的高考中都有突出的表现,如2004年江苏卷第38题、2005年天津文综卷第25题都考查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2006年上海卷第9题和重庆文综卷第26题也都考查了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关的问题,同时,以我国的社会保障问题为背景考查其他知识的试题也占很大比例。由于社会保障成为公众最关注的问题,可以预测,在2007年高考中,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关的问题必将成为高考命题的焦点。就题型来说,仍然会以选择题为主,考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但也不排除出主观题的可能,因此,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考点,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而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则是2005年新
12、增的考点,“新增或修改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这一命题规律,可以预测,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依然是高考命题的焦点。 结合实际,依据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特点,在复习备考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如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意义、建立原则以及重视就业的原因、解决就业的措施等内容的内涵要清楚,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二是要解决好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整体观念。如对社会保障问题,可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多角度、分层次去理解和把握;三是要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现实生活或理论上的重点问题为中心理顺知识体
13、系,把握好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在运用中掌握知识。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6年1至9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9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8。其中,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支点。这说明 ( ) A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 B就业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 C实现就业才能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 D就业对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2006
14、年,我国就业工作成绩显著,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 ) A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B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 C劳动者转变了就业观念 D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据此回答34题。 3下面关于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济发展越快就业人数越少 B经济发展越快就业率越高 C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就业的增长 D经济发展是改善就业的根本途径 4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需要努力开发就业岗位,这就必须 ( )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实行企业兼并和破产 C转变新增劳动
15、力的就业观念 D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在劳动力市场能提供的岗位中,企业的需求占91.34,而大学生普遍向往的事业和机关单位需求的岗位则只占O.31和0.06。据此回答56题。 5上述数字说明 ( ) A就业是民生之本 B全社会应共同关注就业问题 C企业是实现就业的主体 D应扩大事业和机关单位的就业岗位 6上述材料说明,大学生要实现就业就要 ( ) A树立竞争就业观 B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C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D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2006年8月6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劳动论坛以“西部地区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西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流动和培训机制的建立等问题的解决提供对策
16、和建议。据此回答78题。 7从西部地区的农民工来说,能否实现就业根本在于 ( ) A具有开放意识 B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C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D培育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8农民工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 ( )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保障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与消费质量 保障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A B C D 2006年7月,劳动保障部会同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召开了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视频会议,强调要着力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 ) A对农民工有利,对用人
17、单位不利 B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措施 C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D是促使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唯一有效形式 10政府再三提醒农民工就业过程中要订立劳动合同,并到劳动行政部门对所签劳动合同进行签证。签证的目的是 ( ) A保证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B证明劳动合同是否真实和合法 C使劳动合同成为国家的行政法规 D使订立劳动合同按正常程序进行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有效的办法是让“农民变市民”,让“农民变工人”,主要的途径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产业化经营。但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还要靠农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提高农民素质,由农民提高自身能力来解决。根据相
18、关知识,回答1l12题。 11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主要还是要靠农民自己,其哲学依据是 (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B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12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这要求我们 ( ) A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B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自己去创造美好的前景 D坚定信念,正确对待农村事业前进中的困难与曲折 2006年是近年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进展最快的一年,全年五项基金总收入8517亿元,同比增收1549亿元,增长22.2,基金累计结余达到8006亿元。据此回答1314题。 13我国发展社会保险事业 ( ) A是
19、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C是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构成的 D是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企业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需要 142006年社会保险全年五项基金总收入8517亿元。这里的五项基金包括 ( )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财产保险 人身保险 A B C D 2007年1月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中,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需要努力解决好的问题之一。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需要扩大保险保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优势和作用。据此回答1517题。 1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对象、社会保障
20、收入的来源分别是 ( ) A国家、社会成员、消费基金 B政府、社会成员、积累基金 C社会成员、全体劳动者、消费基金 D国家、全体劳动者、积累基金 16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它与商业保险的共同点是 ( ) 都是保险中的一部分 都是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都是由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其保险费额 都是为了减少危险,防范后患、保障生活、安定社会的有效方法 A B C D 17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表明我国政府 ( ) A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C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调查显示,目前老百姓对养老保险的
21、关注程度达到76,对医疗保险的关注程度达到79。如何稳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据此回答1821题。 18我国发展的养老保险事业 ( ) A对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B是政府为社会成员兴办的公益性事业 C对人民生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D是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水平以下的贫困居民给予的帮助 19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实行 ( ) A全部由社会统筹的原则 B个人全面负担的原则 C集体和个人两方面负担的原则 D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的原则 20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 ) A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
22、本途径 B是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C是保障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根本性措施 D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2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 ) 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要体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坚持民主集中制 A B C D 2006年7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据此回答2223题。 22国务院研究落实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这表明
23、国务院是 ( ) A我国的立法机关 B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C我国的权力机关 D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23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表明国务院 ( ) A履行政治职能 B坚持依法执政 C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 2006年12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生问题是贯穿这次会议精神的主要亮点。据此回答2425题。 24会议指出,很多国企下岗失业人员,为国家建设做出过贡献,理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这说明 ( ) A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C权利和义务是不能放弃的 D公民应自觉履行义
24、务,维护国家利益 25为了使更广大的人群更公平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中央“一号文件”的惠农政策、国债资金向西部和农村倾斜、2007年农村完全实现免费的义务教育。关注民生,使更广大的人群更公平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体现了 ( ) A公民平等地履行义务 B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 C国家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 D个人和国家利益在具体上是一致的 二、非选择题 262006年1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07年社会蓝皮书。在涉及民生的问题中,公众关注的首要问题从5年前的下岗再就业变成了今天的社会保障问题,其中,看病难、看病贵被排在了第一位,是全社会目前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社科院的调查中
25、,有36.2的城镇居民表示,他们还没有享受到常规的八类社会保障项目。 (1)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运用国家职能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7材料一:近年我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障覆盖人口城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公费医疗的人口比例劳保医疗的人口比例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30.2%4.0%4.6%5.6%44.8%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 口比例各种社会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9.5%3.1%8.3%79.1%(根据卫生部2004年年底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26、主要结果整理)材料二:近年我国卫生费用构成情况时间卫生总费用其 中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卫生支出1980年143.2亿元36.2%42.6%21.2%2003年6623.3亿元17.2%27.3%55.5% 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用最低廉的成本保障了绝大多数人口的健康。 (摘自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材料三:当前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多种原因长期积累造成的,其中,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据统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卫生支出曾经一度占到政府总支出的6,到2002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4。在2006年3万多亿元的财政预
27、算中,仅有1200多亿元用在医疗领域。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三为什么说财政投入不足会造成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结合材料说明增加财政在卫生方面的支出的意义。 (3)结合材料,联系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实际,运用经济常识知识,提出解决当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主要措施。 28材料一:200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为此,教育部门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采取多项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材料二:“就业对话”图 (1
28、)从经济学角度看,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运用哲学知识,结合“就业对话”图,指出哪些因素制约着人们的就业观念。 (3)运用人生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其他有关知识说明,面对国家的政策导向,如果你是一名当代大学生,你将会如何选择?请说明理由。 29材料一: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就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社会保障的地位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决定提出的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就
29、是“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材料三:专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平稳,国内市场容量大,就业潜力巨大,关键看我们如何做好工作。专家建议,针对当前经济增长并未带动就业同步增长的现实,要实行就业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另外,我们在看到“许多人无事干”的同时,“许多事无人干”也是现实,一些人“高不成,低不就”给再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 (1)运用政治常识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就业工作的必要性。 (2)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实现材料二中的“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这一目标和任务。 (3)结合材料二、三,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
30、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本题考查就业的重大意义。依据材料中的“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支点”,可以判断D符合题意。 2D。本题考查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应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回答问题。 3D。本题考查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越快,劳动力需求越大。但经济发展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就业的扩大,还受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所以ABC说法过于绝对。 4A。本题考查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B会导致失业现象。CD与开发就业岗位无关。 5C。本题考查企业的作用。D不符合我国实际。AB均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就业的作用和
31、怎样解决问题,故排除。 6C。本题考查对就业观的认识。大学生普遍向往的事业和机关单位需求的岗位只占0.31和O.06,表明大学生要转变择业观念。 7C。本题考查解决就业的途径。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因素很多,总体来说有内因和外因,从根本上说,农民工能否就业取决于自身。 8D。农民工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与农产品的质量与价格没有直接关系,也不能保障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故排除。 9C。本题考查签订劳动合同的意义。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规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因此,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故选C。A观点错误。B夸大了签订劳动合同的作用。D错在“唯一”上。 10B。本题考查签
32、证的目的。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进行签证的目的是证明劳动合同是否真实和合法,有利于劳动合同的认真履行。 11C。本题考查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解决就业问题,从哲学角度看,关键在内因,即农民自己。 12D。本题考查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抓住关键词“不可能一蹴而就”,得出正确答案为D。 13B。本题考查对社会保险事业的认识。D错误,社会保险是为工薪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AC不符合题意。 14A。本题考查社会保险范围的认识。属于商业保险,而不是社会保险。 15A。本题考查对社会保障的主体、对象及费用来源问题的认识。在我国,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社会成员、收入来源于国民收入
33、分配中的公共消费部分。 16B。本题考查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认识。分别属于社会保险的性质和保险依据,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17A。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显然表明我国政府代表人民利益,坚持对人民负责。 18C。本题考查对养老保险事业的认识。A错误,社会保险属于社会保障,只保证基本生活权利。B错误,养老保险的对象是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D错误,每个老年人都可以是养老保险的对象,并非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才是。 19D。本题考查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认识。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的原则,故选D。 20D。本题考查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意义的认
34、识。AC错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保障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根本性措施和根本途径。B错误,采用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故选D。 21A。本题考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是处理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要坚持的原则之一。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之一。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原则是: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要体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故选A。 22B。本题考查对国务院的地位的认识。国务院研究落实全国人大通过的决议,体现了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我国的立
35、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检察院。 23C。本题考查国务院的职能。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表明国务院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政策环境,不属于政治职能。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和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务院,故BD排除。 24B。本题考查国家与公民的关系。下岗失业人员为国家建设做出过贡献,理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体现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故选B。C错误,权利是可以放弃的。A错在“公民”上,应是“人民”。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5C。本题考查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36、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国家和个人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非选择题 26(1)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要坚持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有利于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社会保障经费需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2)应强化国家的文化职能,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实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37、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应加强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和药品生产流通秩序。 27(1)材料一说明我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人口所占比例较小且范围缩小。材料二说明从1980年到200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急速上涨,但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比重减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增长较快,居民负担增大。 (2)因为卫生等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它们或者没有经济收入,或者可以取得部分收入,但难以维持自身的日常开支,所以,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增加财政在卫生方面的支出可以有力地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
38、入新的活力。 (3)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依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医疗卫生工作的调控,加强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管,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维护群众经济利益,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增加卫生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制定政策措施,创造宽松环境,优化卫生投入的方向和结构。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卫生领域,发展医疗卫生资源。 28(1)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的环境。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
39、 (2)客观方面,最根本的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主观方面,主要受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知识构成等因素的影响。 (3)我将选择走向基层、扎根基层,丰富阅历,磨炼意志,提高能力,全面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一方面,人生价值是通过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的,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两个方面,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青年学生必须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29(1)各级党委重视就业工作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党的地位、作用决定的。就业关系到
40、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社会的安定,重视就业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政府重视就业工作,有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更好地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和体现。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解决就业问题,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节劳动力供求,尊重劳动者的市场主体地位,引导劳动者面向市场自主择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科学的就业规划和方针,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调节、监管和服务的功能。 (3)坚持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解决就业问题必须使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既要探挖潜力,又要搞好配套服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的实际,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把就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再就业人员要转变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以便顺利实现再就业。坚持内外因相结合。劳动者要增强自主择业意识,政府要为促进就业创造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