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基本概念。2.理解聚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3.了解世界和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一、乡村聚落及其分布1概念:乡村聚落是农业环境中的居民聚集地。2类型(1)集镇:中心集镇、一般集镇。(2)村落:中心村、自然村。3特点(1)规模较小、功能简单。(2)居民多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生产活动,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高,流动性较小。4影响形成、分布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2)社会经济因素: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5形态与分布类型分布地区影响因素密集型旱作农业的平原地区农耕条件优越,聚落规
2、模较大,人口众多带状丘陵地区;平原沿河地区聚落沿坡麓地势平缓处延伸;接近水源沿河发展点状干旱地区泉水和河流附近的绿洲地区分散型水稻生产区便于水稻生产,分散在稻田中间地面较高处二、城市与城市的形成1城市的概念:城市是达到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居地。2城市的特点(1)高度的密集性人口、建筑、生产、物资、信息以及经济活动、文化活动高度集中。(2)区域的中心性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3)系统的开放性城乡之间、城市与其他地域之间的人口、物资、能源、信息交流。3城市等级划分依据:人口规模大小与经济发展状况。4城市的形成过程三、世界城市的发展发展阶段典型地区主要特
3、征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黄河长江流域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四周建有城墙,形态较规则;以行政、军事为主要职能公元前1000年以后地中海沿岸地区规模较大;内部结构清晰封建社会欧洲、中国、土耳其、埃及等城市发展缓慢;多分布于有利于商品集散的地方;城市人口规模较小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城市数目迅速增多;城市人口空前增长;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 点睛提示世界城市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每一次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都促进城市的巨大发展。平原地区灌溉农业发达,最先出现剩余农产品,最先出现了城市;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促进了工业生产,使世界城市
4、化速度迅速提高。四、中国城市的发展1古代2近代思维活动1平原旱作农业的聚落与丘陵地区的聚落形态上有何不同?为什么?答案平原旱作农业区聚落多形成团状,这是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乡村可向各个方向发展;因丘陵地区,聚落多沿坡麓地势平缓处延伸成带状。2所有的城市都是由集市发展而来的吗?答案商品经济导致集市贸易,集市的扩大和发展形成城市,即集市说。早期城市大多是集市发展而来的,但结合教材图1.11知道,城市的形成至少还有其他三种可能,即防御说、地利说(靠有利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和阶级说(阶级社会的产物)。3世界早期城市多形成于中纬度地区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这是为什么?答案这些地区气候湿润,地形平坦,
5、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产品。探究点一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与分布探究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的乡村聚落形态,一般可以推测出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甲地区是_;乙地区是_。(2)根据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甲、乙两个地区的乡村分别出现在我国的_方和_方地区。(3)根据以上两题,我们可以归纳出乡村聚落的形成、分布和形态与_关系极为密切。答案(1)平坦开阔、地形完整、面积较大的平原地区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或山区的河谷地区(2)北南(3)周边的自然环境解析读图可以看出甲图的聚落分布比较开阔,并且居民点形态呈圆形,可以推断其分布在面积较大的平原地区;而乙图的聚落
6、分布相对集中,居民点形态呈长条形,并且延伸方向一致,由此推断其分布在河网密布的地区。在此基础上判断甲出现在我国北方,而乙出现在我国南方。乡村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周边的自然环境。反思归纳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与分布乡村聚落的形态深深打下了地理环境的烙印,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乡村聚落形态各异。(1)平原旱作农业区:地形平坦开阔,缺少山、河限制;农耕条件优越,历史悠久,利于聚落发育;乡村聚落具有规模大,人口多,房屋密集的特点,其形态呈团状。(2)地形破碎的低山丘陵区:低山丘陵地区的河谷地带,地势平缓,泥沙沉积,土层深厚、肥沃;河流具有运输和供水功能,陆路建设工程难度大,水路交
7、通便利,利于聚落沿河谷发展,形成条带状聚落。(3)湿润的水稻种植业区:一方面,灌渠纵横,不利于大型乡村聚落的发育;另一方面,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为便于灌溉,就近管理,居民近稻田居住,聚落规模小而分散,其形态多为分散型。(4)干旱的沙漠地区: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水源是人类一切生产、生活的制约因素。在沙漠边缘有地下水出露或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形成的河流附近,形成点状或带状的绿洲,进而形成形态呈点状或带状的乡村聚落,其特点是:规模小而集中。拓展延伸如何区分不同地区的乡村聚落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聚落特点也不同,突出反映在以下几点:(1)北方多平顶房,住宅有院落;南方房屋多斜顶、无院落,房前屋后都
8、是农田、菜地。(2)聚落规模及密度不同。北方多为大型聚落,密度较小;南方多以中小型聚落为主,密度最大;西部多散居,密度最小。(3)聚落形式不同。北方多团状聚落;南方团状聚落和带状聚落各占一定比例;西部多散居、流动性村落。迁移应用1我国地域广阔,聚落形态千姿百态,无一不深深打下了环境的烙印。下图为“我国某地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A团聚状 B带状C网状 D棋盘状答案(1)A(2)B解析
9、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安全第一,即建在靠近河流的高坡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聚落沿河流发展,其形状可能为带状。探究点二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探究活动读下面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聚落的景观,A是_聚落,B是_聚落。A、B两聚落相比,_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环境最强烈的场所。(2)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B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请分析在景观、规模和功能方面的差异。在景观上的差异:_;在规模上的差异:_;在功能上的差异:_。(3)在A、B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_为_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带动_的发展;_为_提供劳动力,基本的生活、生产资料。答案(
10、1)乡村城市B(2)A聚落简单,建筑物密度小,道路单一;B聚落复杂,建筑物密度大,楼层高,交通线路纵横交错A聚落人口规模小、密度低,建设用地规模小;B聚落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建设用地规模大A聚落功能一般比较单一,第一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占重要地位;B聚落功能多样,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BAAAB解析从聚落的景观上很容易辨认出A是乡村聚落,B是城市聚落;乡村和城市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的,二者在景观、规模、功能、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反思归纳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差异指标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人口数量人口少、
11、规模较小人口多、规模较大构成以农业人口为主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密度人口密度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差异以第一产业为主,经济相对落后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经济相对发达功能差异功能单一,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景观差异以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人地关系相对简单,自然环境改造不大以人造景观、人工生态环境为主,人地关系复杂,自然环境改造大其他差异社会生活单一社会生活丰富社会分工简单,协作性弱分工复杂,协作性强环境质量好环境污染严重迁移应用2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据此回答(1)(2)题。(1)城市和
12、乡村的区别是()城市数量多,乡村数量少城市以第一、二产业为主,乡村以第三产业为主城市与乡村相比经济收益高城市具有中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A B C D(2)城市和乡村发展(起源)的联系是()A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相互提供产品B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相互提供劳动力C乡村的规模没有城市的规模大,城市规模可以扩大到与乡村连接起来D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答案(1)D(2)D解析从产业结构来看,乡村以第一产业为主,而城市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的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均优于乡村,因而较乡村能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地,随着生
13、产力水平发展而发展,城市与其他区域交流日趋紧密,因此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农业技术进步导致剩余产品出现,从而出现商品交换,慢慢形成城市,故乡村为城市的母体。探究点三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探究活动读“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2002年)”,完成下列各题。(1)读图分析可以看出,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分布的大体情况是:从气候分区上说,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_区;从地形上说,绝大部分分布在_地区;从地势上说,几乎完全分布在第_级阶梯上;从降水情况说,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_(东或西)很少。(2)城市A为_(城市名),区位因素是_;城市B为_,区位因素是_。答案(1)季风平原二、三西(2)太原地形(河
14、流谷地)杭州河流(河口位置)解析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这里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农耕业发达,能为城市提供大量农产品。城市A可依据大同的相对位置进行推断,应为山西太原,位于汾河谷地中;城市B可依据杭州湾进行判断,应为杭州,位于钱塘江入海口处。反思归纳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发展与分布主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共同制约。如图: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有很多,以上几个是主要因素。不同的区位因素的作用也在变化,军事、宗教的影响减弱,交通、资源始终有巨大的影响,科技、旅游的影响在增强,政治因素的影响是不稳定的。 方法提示我国特大城市
15、空间分布及条件的比较分析法地区城市分布特点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东部地区大城市多,城市分布密集多平原、三角洲、丘陵,地势低平属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河湖众多,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适于人类居住人口众多,分布密集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水陆交通便利工农业产值高,经济发达中部地区大城市较多,分布较集中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较为平坦季风气候区,但大陆性较明显,降水适中人口众多,城市发展历史较早资源丰富经济水平较高陆上交通发达,是通往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枢纽地带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少,分布稀疏多山地、高原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西南地区地形崎岖,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位于我国偏远地区,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经济
16、落后迁移应用3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古文明区和最早出现的城市图(1)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尼罗河流域(埃及)、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等古文明发祥地。四大古文明发祥地最早出现城市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贸易发达 B工业生产发达C交通运输方便 D自然条件优越(2)对上述地区城市的兴起具有重要作用的是()A交通 B政治 C工业 D商业答案(1)D(2)D解析四大文明的发祥地,都位于大河流域,是因为该类地区灌溉条件便利,地形平坦,农业发达,最先出现剩余农产品,商业较发达,因此形成了城市。1关于乡村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乡村聚落就是指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的房屋集合体B我
17、国乡村聚落包括中心村和自然村C乡村聚落与城市相比规模较小,功能简单D乡村聚落的形成只与自然环境有关答案C解析乡村聚落不单指房屋,还包括道路、设施、土地等,分为集镇和村落两种类型,乡村聚落的形成不仅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2在我国的新疆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沙漠边缘,主要原因是()A靠近水源 B风力小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答案A解析新疆地区,由于干旱缺水,聚落多分布在沙漠边缘地下水出露的地方。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3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B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C丰富
18、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D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4图中数字代表的城镇中,交通条件最好的是()A B C D答案3.B4.D解析第3题,河流是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交通条件的改善会促进城市的发展。第4题,、地都只有公路交通,地公路、铁路交通便利。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分别为我国南北方乡村聚落示意图,其中甲为_型聚落,乙为_型聚落。(2)甲图中四个村镇,哪个可能发展为城市?_,理由是_;乙图中三个村镇,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答案(1)分散密集(2)cc处位于河流汇合处,有铁路经过,交通区位优越f 基础过关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
19、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答案1.C2.A解析第1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海拔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故选C,不选A。阅读图2,找出聚落数量随坡度的变化规律。从图中可以发现,在各坡
20、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少,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多,故不选B、D。第2题,三江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且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地上,故不选B。塔里木盆地虽然海拔较高,但聚落数量较少且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坡度也较小,故不选C。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的地势起伏较大,聚落集聚区的坡度也较大,但黄土高原海拔较高,江南丘陵海拔较低,故选A,不选D。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黄河长江流域分别诞生了早期的城市。据此回答35题。3上述早期的城市,从纬度位置来看,大都分布在()低纬中纬高纬热带温带寒带A BC D答案B解析早期城市大致位于中低纬度
21、地区。4上述纬度位置利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A气候温暖,光热充足 B降水丰沛C地形平坦 D资源丰富答案A解析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暖,光热充足,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5上述早期城市分布在河流泛滥平原上,下列不属于这些城市在此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水源充足C农耕业发展条件优越,灌溉业得到发展D河运便利答案D解析早期城市分布在河流泛滥的平原上,主要是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耕。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据此回答68题。6有关世界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22、A工业革命前,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多以经济职能为主B工业革命后,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发展趋缓,逆城市化现象严重D世界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在20世纪初7关于我国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正确表述是()我国城市发展历史久远,城市化水平较高我国古代城市的形态结构政治色彩浓厚近代城市畸形发展,租界城市形态布局、功能结构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色彩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A B C D8中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普遍存在东西部城市化水平差异大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发展速度滞后A B C D答案6.B7.D8.B解析第6题,工业革命前
23、,城市数量少,规模小,职能单一,多以行政、军事为主。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增多,功能也越来越多,二战后由于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独立,民族解放,城市化发展速度飞速提升,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史上最快时期,此时发达国家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第7题,我国城市发展历史悠久,但总体水平较低,我国古代的城市受政治环境影响大,地域发展不平衡,同时空间上沿重要的交通线分布,形态结构上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城市畸形发展,租界内的城市半殖民地色彩浓厚。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中国城市化水平明显提升。第8题,城市的发展过程就是人口不断集聚、产业不
24、断优化的过程。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后期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规模较大时才出现的,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未普遍存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中国东、西部城市化水平差异大,东部地区城市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发展较快,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9读“我国北方某平原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分析A、B、C发展的有利因素是:靠近_,有利于_,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且土壤肥沃,这样的聚落一般顺河道可伸展成_状。(2)D聚落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_。(3)四个聚落中,比较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是_和_。答案(1)河流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带
25、(2)交通便利(3)BD解析由图中显示的信息可以看出,A、B、C三个村落位于河流沿岸,河流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水源条件,沿河流延伸的聚落多呈带状。D聚落位于两条干线公路的交会处,交通便利,为其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有可能发育为城市。B聚落位于河流和公路的交会处,交通便利,也有可能发育成为城市。能力提升下图为“世界某平原上的某历史名城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18世纪中期,当地开发资源兴起的支柱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A钢铁工业 B旅游业C高新技术产业 D乳畜业1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应该是()A国家政策扶持,港口服务功能强B背靠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腹地广阔
26、C劳动力密集,旅游资源丰富D河流提供了水源,内河航运条件较好答案10.A11.D解析本地区煤铁资源丰富,可在此基础上形成钢铁工业;由图可知旧城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原因是河流水源充足,航运便利。读下图(图中“”表示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回答1213题。12图中数字与所代表的城市的连线,正确的是()Aa海口 Bb西安Cc福州 Dd武汉13关于图中各城市及其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B图中各城市的功能在全国的地位相同Cd城市所在的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Db城市所在省区濒临海洋,便于与台湾省发展经贸联系答案12.A13.D解析第12题,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图中a、b
27、、c、d代表的城市分别为海口、福州、西安、长春。第13题,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图中各城市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发展水平不等,其功能在全国的地位不同;d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长三角地区;b所在的福建省与台湾省隔台湾海峡相望,两省地理区位相邻,便于发展经贸联系。14世界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早期阶段(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中世纪阶段(公元500年17世纪工业革命)、工业化阶段(18世纪下半叶20世纪50年代)、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读“世界和我国古代城市代表性建筑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早期阶段,城市的功能主要有(
28、)军事防御 消费中心生产功能 行政中心A B C D(2)从世界范围来看,早期城市的主要诞生地是_、_、_、_。(3)从雅典和罗马的形成时间看,属于城市发展的_阶段。(4)北京故宫形成与发展反映出我国早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_因素影响最大。(5)伦敦最早形成于中世纪,其规模迅速扩大是在工业化阶段,反映了此阶段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_。(6)对比上面三幅图可发现,中国古代城市的面积往往比欧洲的城市面积_,而且形状多呈_形。答案(1)C(2)尼罗河下游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平原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3)早期(4)行政(5)工业化(6)大四方解析本题通过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考查城市的形成发展、功能及
29、区域城市的差异。早期的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形态规整,以军事、行政职能为主,同时是区域的消费中心,城市成为生产中心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的城市最早出现在灌溉农业发达的四大文明古国所在地。城市发展早期以行政职能为主,中国的早期城市由于人口众多一般规模较大,同时为体现皇权尊严,多以四方形为主。15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_。(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C城市位于_(地貌)上。(4)D城市适于发展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5)按照因地制宜,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G_,H_。答案(1)BC平原地形;水源充足;交通(水利)便利(2)矿产资源丰富(3)铁路运输便利气候干旱河口三角洲(4)钢铁河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旅游在BCDE四个城市间铁路的交会处标注F。(5)畜牧业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