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93.50KB ,
资源ID:248420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842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学期零次考历史学科试卷.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学期零次考历史学科试卷.doc

1、青浦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学期零次考历史学科试卷(2012年2月)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2分;3135题,每题3分;共75分)1“秦汉帝国的结构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度 C.官僚制度 D.朝议制度2.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

2、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B“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

3、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1)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创办(2)1873年轮船招商局创立(3)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5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

4、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6.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7. 有学者认为:“与所谓器物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下列对该观点所说探索历程“反西化现代化”两个

5、阶段的是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8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实业救国的践行者9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

6、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10.蒋介石曾告诉国民说:“我国自清季开始与列强订立不平等条约以来,到了去年正是百周年。我们中华民族经五十年的革命流血,五年半的抗战牺牲,乃斯不平等条约百周年的沉痛历史,改变为不平等条约撤废的光荣纪录。”蒋介石这段话发表于 A民国三十年B民国三十一年 C民国三十二年D民国三十三年11.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

7、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C要维护当局的正常统治秩序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12.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合适之办法应为 A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13.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

8、894年估计约有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14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大总统誓词 开国大典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A

9、B C D15某位同学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看到右边附图,这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 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A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B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D19531956年过渡时期16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评价认为正确的是 A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B田中正明的言论肯定了传闻(口述)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C此观点正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D田中正明的言论否定了日本侵略的历史

10、,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17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A民主的广泛性 B决策的可续有性 C程序的复杂性 D公民集体参政18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ABCD19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

11、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如果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 B树立起西欧工业文明的形象C为商业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贸易场所 D开辟了联结人类文明的新航线 20.16-19世纪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欧洲社会出现了很多转变。其中政治方面的转变是指 A由君主专制转向民主制 B由君主制转向民主共和制C由君主专制转向君主立宪制 D由君主专制转向资产阶级帝制21.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运动 新航路的开辟 宗教改革运动 22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

12、:“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该话的思想本质上 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找到了基督徒的正道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23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24.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13、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25.英国首相卡梅隆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要去下院接受质询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会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卡梅隆的上述言辞不能体现的是 A英国政治精英受到广泛监督 B英国首相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C选民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有一定地位 D英国首相须接受下院监督26.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A德国从此迈入了资本主义时期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C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

14、旧制度 D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27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这里的“变革”和“再生”主要是指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经济”的出现 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逐步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A. B. C. D.28有人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格局终于形成 B.美、日、俄、欧、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C.世界开始呈现经济多样化特征 D.多极化趋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

15、程292011年3月以来,日本福山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日本本国的蔬菜、海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等受到严重影响,而且日本在其他国家的产业链由于本土生产环节的停产或减产也受到了重大影响,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理应受到遏制B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C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独立性日益丧失D日本是具有决定世界经济走向能力的经济大国302011年7月22日,欧盟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讨论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方案。峰会公布的最新草案显示,各国已就新的希腊救助达成一致,这进一步消除了市场对欧元区的担忧情绪。以下对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国的联合初衷是为了加强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B其前身是195

16、8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 C对当今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冲击美国单极企图的重要力量D2001年欧元的正式启用使欧洲的联合再次迈出关键步伐(以下3135题,每题最佳答案为3分,两个次佳答案各为1分。错误的答案为0分。)31太史公自序载: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下列有关上述材料所反映信息的表述,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B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C分封制遭到破坏 D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32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

17、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33.19世纪中后期,“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磅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000磅;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这最能体现出 A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 B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C工业革命引发阶级关系的变动 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4.“英国是水老鼠,德国是土老鼠,两者本应井水不犯河水。”对这句话最确切的理解应该是A英国人的水性比德国人好B英国人喜欢海洋,德国人留恋

18、陆地,民族性格截然不同 C英国是个海洋国家,而德国是个内陆国家D英国一直是海上霸主,而德国曾追求大陆霸权35.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 诗文证史某校高三历史老师布置同学们自学现代史学名家一课,小王同学对陈寅恪提倡的“诗文证史”方法特别感兴趣

19、,查找到以下材料,并提出若干问题:材料一:诗文证史法,或曰诗史互证法,即一方面以诗文或小说来证史,或补正史事的阙误,或别备史事的异说;另一方面,以史来证诗文或小说,或考证作品的今典,或寻绎诗文的通解。材料二:以诗史互证,自推陈寅恪先生为最著。陈先生才思高敏,学养深厚,能就诗史曲折互证,成其新解。他说:“我之所以要搞唐诗证唐史,是因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很多错误。但唐代的诗歌则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实录,唐史的复杂性与接触面广这些特点,都在唐诗中有反映,成为最原始的实录。文章合为时而作,所以唐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摘自上师大古籍研究所虞云国陈寅恪史学方法论问题:(8分)(1)依据“诗文

20、证史”法,如进一步探究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和希腊的历史,你认为应该特别重视哪些史诗的证史价值?(3分)(2)除“诗文证史”的研究方法,请再举一例证史方法并作简要介绍。(3分)(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诗文证史”这一治史方法?(2分)37 城市化进程材料一:十五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在十七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被消灭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

21、.258.2513.517.021.027.551.0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料四: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材料三:现代学者研究认为,1895年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数量的增加与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国内外贸易的增加,在国内外贸易集中进行的地点,特别是各大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汉口等,形成现代工商业城市。现代工业矿冶业的发展,在现代工矿业发达的地方,如太原、唐山、焦作等,形成工业城市或矿冶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交通枢纽地方兴起新城市,如青岛、石家庄、郑州等。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 请回答下列问题:(14分)(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城乡居民状况发生了

22、哪些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怎样的重大影响?(6分)(2)结合材料三分析,推进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但是,建国以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总体上看是非常缓慢的。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3)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情况。材料四图所显示的DE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EF阶段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又是什么?(2分)(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举例简要说明英国和新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主要不同特点。(2分)38如何看待中西文化 材料一:在中国被强行开放的初期,人们视“洋货”为“奇技淫巧”,视“洋

23、人”为“夷人”,看到火车,则“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开山凿石“恐惊耳骇目,群视为不详,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 材料二: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国人对外国人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出现“洋人”“西洋”“洋务”等说法,并且“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不用一些进口货-,假若不用棉织品,至少要用煤油做照明之用,或由欧洲人制造的、迎合中国人嗜好的不胜枚举的某些小东西。”以上材料均摘录自文史知识材料三:义和团群众确实有一部分是因“洋货”的冲击而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有一部分平民常受外国传教士或其豢养的“二毛子”欺负的老实人,也有很多百姓是轻信对洋人洋物的谣言,诸如洋人“剜目剐心,采生折割”“

24、剜眼取胎,婴孩同煮”、铁路破坏风水、照相摄人魂魄之类。义和团除了杀洋鬼子和“二毛子”外,还“最恶洋货”,不仅“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甚至“洋灯、洋瓷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于是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皆毁物杀人”。材料四: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不吸香烟,果然最好;要吸香烟,请吸国货长城牌”“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鸿生”火柴的创办者刘鸿生说:“真正是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购买国货。

25、” 以上材料均摘录自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请回答:(9分)(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国人对西方文明的看法有何变化?(1分)依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一变化的历史影响。(2分)(2)根据材料三,义和团对待西方文明有何特点?(1分)(3)“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文明排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产生了哪些进步意义?(2分)(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1分)39中外改革回眸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 明治维新时期的某一场景

26、(举行交响音乐会)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儉,表示变法决心。上请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掳除,众嚷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请回答:(10分)(1)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2)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2分)这一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2分)(3)材料三与材料一

27、、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40大国崛起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在今天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荡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呢? 摘自大国崛起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问题:(9分)请叙述英国自15世纪20世纪初“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41社会转型材料一: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

28、述中,有多种理解,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摘自百度百科材料二:所谓“三大阶段与两次转型”: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两次转型,分别是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前后与秦皇汉武之间这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 唐德

29、刚晚清七十年问题:(25分)(1)依据材料二,指出“两次转型”存在怎样的不同?(6分)(2)根据材料二,试述第一次转型是如何完成的?(4分)(3)综合以上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某一“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理解。(15分)答 题 纸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2分;3135题,每题3分;共7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注意一下每题3分3132333435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8分)(1) (3分)(2) (3分)(3) (2分)37. (14分)(1)变化: (2分) 主要原因 (2分) 影响: (2

30、分) (2)主要因素: (2分)原因: 、 (2分) (3) (2分) (4) (2分)38(9分)(1)变化: (1分) 影响: (2分)(2)特点: (1分)(3)含义: (2分) 意义: (2分) (4) (2分)39(10分)(1) (3分) (2)措施: (2分)作用: (2分)(3) (3分)40 (9分) 41(25分)(1) (6分)(2) (4分) (3) (15分) 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2分;3135题,每题3分;共7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ADBCBDCBCAACDA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

31、0DBCBADCADBCBDCC注意一下每题3分3132333435C/ADC/ADA/CDD/BCD/BC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8分)(1)史诗:两河流域吉尔伽美什、古代印度摩珂婆罗多或罗摩衍那、古希腊荷马史诗等。(3分)(2)如“图像证史”。 “图像证史”是指在正常的历史研究中采用图像、图画、图表等手段对所涉及的历史进行梳理,证实的过程(也可举如“考古发现”或“文物证史”、“考古与文献互证法”等证实途径或方法。介绍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3)利:这种方法使历史研究拥有更丰富、形象的文学史料作为印证;将文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历史研究视野、材料和方法上,都开拓出新途径。弊:诗

32、歌及小说等仍属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或艺术加工,不能等同历史。(能从辨证角度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37. (14分)(1)变化:从1518世纪,英国农村自耕农逐渐减少,最终消失;1619世纪,农村居民增加缓慢,城市居民迅速增加 (2分)主要原因:圈地运动使自耕农失去土地,消灭了自耕农;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劳动力,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2分)影响: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同时推动了英国城市化进程。(2分)(2)主要因素:国内外贸易发展;现代工矿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枢纽形成) 原因:帝国主义掠夺,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长期战乱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影响

33、城市化进程.(4分)(3)DE段城镇人口增长缓慢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EF段城镇人口明显增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2分)(4)英国:受经济活动的影响较大,如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等;中国: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较大,如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等。(2分)38(9分)(1)变化:对西方文明由鄙视、排斥到崇尚、吸收。(1分)影响:创办近代工业,学习政治制度。(2分)(2)特点:盲目排外(反对一切外国事物)。(1分)(3)含义:学习外国的长处,与外国展开竞争。(2分)意义:促进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增强群众的爱国意识;抵制外国的经

34、济侵略。(2分)(4)要科学评价和正确对待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1分)39(10分)(1)第一种看法:不真实。这是作者美化统治者,因为改革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3分)第二种看法:真实。通过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认为是沙皇赐予的,感激统治者;与此同时农民还可以赎买份地。(3分)(2)措施:生活习俗西化,引进西方文明,倡导“文明开化。(2分)作用: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近代化。(2分)(3)依靠原有的统治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3分)40(9分):15世纪末,君主专制形成以及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15、

35、16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17世纪英国革命及君主立宪制度确立,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启蒙运动发端于17世纪的英国,洛克提出了政治分权学说,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也影响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为近现代世界各国的变革提供了锐利的武器;18世纪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与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并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法、德、美等欧美国家也开始迈上了工业化的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19世纪中后期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历史事件及影响分别

36、给分,其中事件5分影响5分,文字组织3分共计13分。)41(25分)(1)原因和方式不同:第一次由“经济大变革”引发“政治体制”上的主动转型,即“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而第二次由“外来侵略”引发“政治体制”上的被动转型,即“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共6分)(2)第一次: 春秋战国,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急剧变革。历经500年的逐渐积累,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完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4分)(其他能围绕

37、核心知识展开叙述也可,如西周“封邦建国”体制的确立春秋战国的连年征战秦的统一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1分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2-4分 视角:仅结合某一社会转型期某一方面进行论述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5-7分视角:能结合材料一“社会转型”概念或材料二“两次转型”的说法,就某一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多方面表现进行论述。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视角:能综合材料一、二的观点,在第三层次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某些普遍性现象或规律性认识。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13-15分视角:能对问题的核心概念“社会转型”,作出比较准确的理解,如可以就和这一概念的广义、狭义方面进行把握和理解;也可以就“社会转型”时期普遍性与特殊性等特点进行论述;还可以从“社会转型”历史时期发生原因和背景、表现、启示与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