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良心做人尽心做事最近,到云南出差,忽见路边一企业广告牌上写着“良心做人、尽心做事”的词儿,不禁眼睛一亮,感慨系之。企业,作为一个团队,恐怕称得上是一个“社会人”。作为社会人,提供给社会的是产品与服务。产品与服务的优与劣,与技术有关,与人品更有关。可以说,人品决定着产品。良心者,善良、美好之心也。这种善良、美好之心,实质上就是古人所讲的“四端”之心,即作为“仁之端”的恻隐之心,“义之端”的羞恶之心,“礼之端”的辞让之心,“智之端”的是非之心(孟子语)。可以说,一个人,如果缺失这“四端”之心,或者视这“四端”之心为可有可无之物,要说有良心,只能是妄谈;要说“其容良”,只能是伪装。
2、良心做人,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民间早有“做人要讲良心”的说法。我的老家就在中原农村。记得小时候见到街坊邻居有了些磨擦矛盾,得理的一方总会讲“为人要讲良心”。若对方嘴硬不服软,得理的一方还会痛骂一句:“你的良心让狗吃了。”可见,民间早把良心视为做人的根本,视不讲良心的人连猪狗都不如。良心做人,实质上是做人要讲道德。这种道德,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液,延续着风俗习惯的路径,体现着理想信念的力量。这种道德,简言之,就是要有仁爱之心、奋斗之志、和谐之向。人之所以称作人,在于“有仁之仁当作人”。这种仁,面对父老兄弟有亲情,面对同事同志有感情,面对工作责任有激情;这种仁,内不自欺,外不欺人,己所不欲,决不施人;
3、这种仁,言不虚夸,行不做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言到行到,行到果到,决不会挂着“羊头”,卖着“狗肉”,让百姓“喝饮料,怕色素;吃食物,怕毒素”,甚至买住房,怕忽悠;开小车,怕失灵。人之所以能进步,在于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种奋斗,是头上冒着热气、额上流着热汗的辛勤劳作,不是坐而论道、海阔天空地夸夸其谈;是面对顺境不大意,遇到逆境不丧气的风格风骨,不是有了成绩趾高气扬,出了问题一落千丈的作风做派;是日日耕耘力作、月月总结精进、年年似水长流的不懈精神,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太阳照进屋还不出窝的懒散作风。一句话,做人在勤,勤在力干,干在持久,从而使铁树开花、铁棒
4、成针。人之所以能得到快乐,在于先难后获,尊重人,成全人,达和谐。这种尊重,发自内心,而非口是心非;这种成全,竭尽全心,而非花言巧语;这种和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相辅相成。可以说,这样的快乐,是事先劳心焦思,事后愉悦无比的快乐;是人与人之间互不设防,相互关心关爱后精神舒展的快乐;同时也是依据理性良心,追求道德原则后的自律自由的快乐。孔子有言:“志于道,据于德。”良心做人,说到底就是做人要有“道”:实现理想的人格,奔向中国特色的目标社会;良心要有“德”:立身有根据,行为有准则,不做亏心事,不干缺德活。人民时评:改革开放,中国真正活跃起来了 “观看完蔚为壮观的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后,我胸中仍激荡着中国
5、鼓手带来的震动这个国家的活力不可匹敌”,这是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而联合国在发布2007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经济和社会概览中指出,自2000年以来对全球增长贡献最大的就是“中国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大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活力已经举世瞩目。这种“活力”,不仅体现在中外经济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超过9的年均经济增速上,更体现在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以衣着为例,1980年,在上海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挂了一件新款的夹克衫,旁边写道:“凡在本店照相者可穿这件衣服。”当时人们的衣服千人一面,被国外讥为“10亿蓝蚂蚁”,因而一件“新款的夹克衫”竟然也被用来招揽顾客。如今,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服饰,不仅体
6、现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更彰显着人们对个性自由的追求。30年来,“包产到户”、“万元户”、“下海”、“股份制”、“农民工”、“以人为本”一个个流行词语的迅速变迁,都折射出这个社会在变化中所展现出来的活力。而在2008年抗震救灾以及举办奥运的过程中,那些举国上下涌动的爱心奉献,所焕发的昂扬风貌,所展现的志愿精神,无不在展示一个青春的中国,活力的中国。一个社会的活力,直接体现着这个社会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有学者认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往往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充分的社会多样性、自主的选择权、有保证的机会均等和社会公正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7、,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市场机制在分配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可以说,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的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封闭僵化的颓势和万马齐喑的沉闷,激发出生机勃勃的巨大活力。一个社会的活力,来自于对人民权利和意愿的尊重以及制度的保障。发轫于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从第一天开始,就是农民对耕种土地的权利和意愿的自觉表达,而这种表达最终演变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乡镇企业、村民自治、农民工进城、专业合作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些展现中国农民活力的伟大创造,无一不是人们权利意志的表达。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年曾说过:中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
8、民所希望的事情,还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此,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认为,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最为重视的就是这个活跃起来的问题,就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有无活力的问题,就是人民群众精神状态是沉闷还是活跃的问题”。如今,30而立的中国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诸多压力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通过改革开放,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消除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门槛、壁垒,充分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进一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的生机活力,创造一个富于进取精神的社会、一个创造力勃发的社
9、会。人民时评:解放思想30年,解放思想无止境光阴似箭,沧海桑田。2008年,大事频仍,喜事接踵,比如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即将隆重召开。而我特别想说的,2008年,还有一件天大的事,这便是改革开放30年了!而要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说其历史成就,则第一位的,要说思想解放。解放了思想,砸碎禁锢人心和头脑的“左”和“右”,特别是“左”的精神枷锁,人还是那些人,枪还是那些枪,就能在一夜之间天翻地覆,换了人间。解放思想的历史功绩,尤应被人们牢牢记取。解放思想30年了,30岁了。可喜可贺。数数吧。从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营工厂实行计件工资、打破大锅饭;从乡镇企业的蹒跚起步,到民营企
10、业蓬勃发展蔚为大国;从搞起经济特区,到在港澳地区实行一国两制从城市到乡村,从国有到民营,从机关到厂矿,从点上到面上这30年的时间里,中国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呵!而这变那变,万变不离其宗,这便是,思想解放,更新观念,开拓进取,永不止息。永远不能忘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文革”刚刚结束,坚冰如磐,是他,和中央一起,高举解放思想大旗,以大无畏的革命家气魄和胆略,狠批极左思想,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使沉睡的封闭的僵化的中国猛省,从此焕发出巨大生机;是他,在改革开放前行濒于危难危急之时,发表南巡讲话,再一次挥动解放思想的大旗,廓清社会上一度甚嚣尘上的改革开放怀疑论之风,拨正了航向,从此令改革开放再踏
11、征途。这些年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解放思想了,什么时候中国就显现勃勃生机;什么时候思想不解放了,什么时候人们就左右摇摆,莫衷一是。不要回避有人不喜欢解放思想;甚至,不要回避我们这些愿意解放思想的人,往往在一些具体事情上,比如涉及到自己既得利益的时候就不愿再去解放思想!事实上,直到现在,就全局而言,我们仍需不断提解放思想;就局部而言,解放思想也仍然没有止境。比如,广大人民群众广为诟病的垄断行业现在不少还是旧体制旧机制弊端丛生,要不要解放思想?答案是明显不过的。比如,现在对官员乃至公务员的衙门作风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为什么改革开放几十年了改不过来,要不要解放思想,开拓新的思路,拿出新的举措来解决它
12、,这,同样需要解放思想。而说句不客气的话,在这些领域,至今残留着不少计划经济的影子,有些方面仍然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这种思想、观念指导下,怎能大踏步前进?他们与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是格格不入的,是背道而驰的。而这种思想观念上的“双轨制”,是弊端之源!不解放思想真的不行。一些地方一些领域解放,而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依然我行我素。千万不要认为30年解放思想,已经解放完了,解放好了,解放彻底了。不,不是这样。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要清醒。还要清醒地认识的是,时代在不断发展,解放思想要随时代而行,要与时俱进。也就是说,昨天解放了思想,今天不一定还是先进的,也许又是在该解放之列了。这就是我们大力提倡
13、与时俱进的原因。当今世界变化之快变化之大令人眼花缭乱,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情况,根据新实际,解决新问题。这,也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的原因。解放思想无止境,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因此,我们说,解放思想30岁了,值得纪念;然而我们更要说,解放思想是永无止境的任务。人民时评:改革开放的一代,从郭敬明韩寒说80后前些日子在广州参加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广东省政府主办,中国图书商报与广州漫友杂志一起承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漫画节之“首届中国动漫创作与出版圆桌会议”,感慨良多,其中最大的感慨,就是漫画新人的横空出世。就在这个“圆桌会议”举办的前一个晚上,我参加了第五届(漫画)金
14、龙奖颁奖大会,那些获奖者,竟不少是些“小屁孩”:夏达、爱欧、陈晓韵,还有那个形如卡通少年的郭敬明,清一色的80后。真的,当时头脑里不期然涌出的一个词便是:“小屁孩”。然而就是韩寒郭敬明这些个“小屁孩”,就是这些个80后,甚至90后,已然成了我们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尽管对他们有着太多的非议,太多的争议。很是有一段时间,社会舆论对80后是贬抑有加的。什么“没有理想”呀,什么“没有责任感”呀,什么“狂妄无知”呀,什么“啃老族”、“月光族”呀,总之是负面评价居多,一句话,他们是“垮掉的一代”。而到了90后,则更为不堪了,可恶的(感情甚至性)“早熟”呀,可怕的“娇气”呀,难缠的“恶搞”、“非主流”呀,甚
15、至连同他们喜欢的“火星文”之类也一并憎恶起来:他(她)们连中国话都不会说了!指责对吗?当然不全是捕风捉影。事实上,有一段时间,金元物欲升帐,极端个人主义风行,一些青少年也深受其害并走向极端,流风所及,有一些80后的确饱有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甚至反社会的问题,比如那位马加爵。90后亦复如此,由于时代的烙印,他们也有各种各样明显的毛病和问题。但这是主流吗?真的需要认真观察,细致考察。2008年这个特定的历史年份,一系列重大事件的“际遇”,让世人对80后90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先是5?12汶川大地震,后是奥运火炬传递,接着便是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正是80后乃至一些90后,蓦地突进历史前台,扮演着他们自
16、己的角色,给世人留下了难忘的塑形:他们为遇难同胞深切哀悼,慷慨地掏出兜里的钱,勇敢地挽起臂膀加入义务献血的队伍;他们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舞台上愤怒谴责藏独分子的丑恶嘴脸,谴责西方一些政客小丑们阻挠火炬传递的恶行,发自肺腑地唱响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的赞歌;他们积极报名踊跃投入奥运志愿者行列,风餐露宿,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获得了各国朋友的好评正是他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在2008年这个不平凡的年度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80后,90后,在烈火中淬炼,在风雨中洗礼,经受了考验,正在茁壮成长。时代总要前进,后浪冲击前浪。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无可阻挡。80后、90后还嫩,他们有很多
17、弱点、缺点甚至是错误,但是,我们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不能以偏概全。何况,青少年,处于成长期,“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更需要来自“成人世界”的关怀,来自全社会的关爱。这是生活的逻辑,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看待新生事物包括看待80后90后应取的视角、应持的态度。即:改革开放的成就,也有一份80后90后的贡献。当然,我们期盼的,是80后90后在未来更长的改革开放时日里,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发扬成绩从而茁壮成长。人民日报评论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1218”重要讲话“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
18、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深入阐述了我们党、我们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并明确指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根本保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这三个内涵丰富的“不”,蕴藏着我们对旗帜、道路问题的深刻理解,包含着我们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我们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三个不”掷地有声,表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表明了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
19、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心声,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30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的潮流。这样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变革,已经被世界所公认,为历史所记载。回首这不同寻常的30年,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年来,我们也曾遭遇到困难挫折,有过风险考验,但在每一个历史关口,旗帜和道路没有变,改革开放的航向没变,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正是因为有了这30年始终如一的坚持,有了这30年日积月累的进步,才有
20、了30年的辉煌,30年的巨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这是30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深刻总结。回头再看,过去30年,是中国社会发展最快的30年,也是空谈最少、实干最多,干扰最少、实惠最多,折腾最少、稳定最多的30年,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共同奋进的30年。这充分说明,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而言,坚持旗帜道路不动摇是多么重要,坚持团结奋进是多么重要,坚持发展稳定是多么重要。我们不能动摇,因为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封闭僵化的老路,还是改旗易帜的邪路,都行不通,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不能懈怠,因为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长期奋斗、顽强奋
21、斗、不懈奋斗。我们不能折腾,因为30年改革开放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必须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小平同志说过,大发展的机遇对我们中国来说并不多,一定要抓紧,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纵观当今世界,中国正面临百年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30年的积累让我们处于一种主动的态势,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展望未来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必须锐意进
22、取,迎难而上。从历史来看,我们曾多次与机遇擦肩而过,如果我们因为动摇、懈怠、折腾,错失时代给予我们的机会,我们将愧对前人,愧对子孙。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需要我们从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一切关心祖国命运的华夏子孙,一切矢志民族复兴的中华儿女,都应有此共识,有此信念,有此决心。人民时评:外国月亮不比中国圆,我们与世界同步日前,作家王蒙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30年来,中国多数知识分子放弃了“西化”的幻想;不久,学者陈平原先生
23、也说,经过了30年,我们正与世界思潮同步。二者不约而同的发言,可以看成是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时刻,文化精英们对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种思考。他们的发言,都背靠百年来“西学东渐”的世界话语参照系。自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以来,“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一度甚嚣尘上,成为几代中国人文化自卑心理的极端体现。简单说来,这种心理主要表现在三股比较有代表性的热潮上。其一,西学热。八十年代,民众被压抑的知识渴望迅速被释放,大量西方学术著作被引进中国,奠定了当时启蒙思潮兴起的知识基础。如今回过头来看,这股思潮为中国思想文化与国际接轨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也掩盖了文化对话的“不平等”,以致于“全盘西化”
24、在一段时间内很有市场,干扰了中国本土文化建设。特别在引进过程中,机械模仿、生搬硬套,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说,当时曾盛行著名的复杂科学“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不仅被用来分析文学作品,而且,从气功先生到普通百姓,从学者到官员,都津津乐道,仿佛能“论”到病除,神奇无比,一切源于它们是“洋货”。其二,出国热。一曲“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唱响了一个时代,北京人在纽约也成了那个时代精神价值的注脚。随着国家留学生派遣力度的加大,民间自费留学思潮的兴起,一场旷日持久的“西进运动”全面拉开序幕。走出国门看世界,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同时,在这股热潮中,也隐藏着民族文化心理的危机。一些人是胸怀学习世界先进科
25、学文化知识的抱负,但更多的人则是盲目地冲动着,去追寻那个异国梦。许多影视作品和歌曲,都反映了曾经的心理挣扎,如歌曲纽约的司机做着北京的梦:“吃著那汉堡包,却想着水饺,在ChinaTown去找那家乡的味道,陌生的灰尘也偷偷在笑,外国的月亮,究竟圆不圆”其三,麦当劳热。1987年11月,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那时还叫“肯德基家乡鸡”。1990年,第一家麦当劳进驻深圳。许多市民拖家带口、排着长队,只为尝尝传说中的汉堡与可乐的滋味。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美国物质生活方式,全方位地介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国的小孩开始只喝可乐,不喝豆浆。各种咖啡馆、酒吧、艺术电影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纷至
26、沓来。后来,“麦当劳化”成为美国文化在全球生根发芽的专有名词。这三热,背后隐藏的都是西方强大的物质文化与价值观输出。改革开放初期,在文化发展及文化心理上,我们基本处于学习模仿的阶段,在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上,我们基本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尽管,当前世界文化与传播的基本格局还是西方主导,但经过30年的筚路蓝缕,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和外交的发展,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越发自信。“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成为国际流行语。在思维方式上,改革开放的实绩,有力地回应了“全盘西化”,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要从中国的视角出发,去
27、研究中国问题,要从西方思想支配下解放出来,主动参与全球话语权的争夺;各种文化思想产品,也纷纷踏上了“走出去”的步伐。在人才流动上,出国潮、美国梦逐渐被归国潮、中国梦取代,“外国的月亮不再比中国的圆”。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字显示,最近5年间留学归国的人数,比此前25年的总和还要多。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人才流动的国界意识不断弱化。归国潮除了爱国心的驱使,更多是因为中国的强盛与进步。所以,中国也成为外籍人才求学与淘金的新热点区域。此外,如今普通人出国学习或者旅游,渐成常态,出国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梦。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中国人的口味选择更加多元、包容和自信。麦当劳代表的西方快餐文化,不再奉为圭臬,而
28、只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点缀。咖啡馆,不再是一种外来文化的优越标识,而是中国百姓业余休闲的普通方式之一。中国的服装、电器等,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国货不再是劣质的代名词。这些变化,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灵与底气。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民族文化心理的重建,是一项未竟的事业,而正是改革开放30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心理基础,值得我们继续思考与总结。人民时评:30年中国人的活法,欲望的禁绝与解放想象一下,把正走在南京路或王府井或中国任意一条街道的任何一个中国人,比如,就是您自己,“嗖”地一声扔到三十年前,会是怎样的情形?您的“怪模怪样”绝对惊世骇俗:紧包着屁股的牛仔裤或西裤、抢眼而锃亮
29、的皮鞋、紧套着脖子的领带;或是打着耳洞套着耳环,或许还有口红和上翘的假睫毛满街的“蓝蚂蚁”会被你吓得眼珠子都掉下来。您那手中时不时响铃的“秘密武器”,手指还时常痉挛般在上面戳动有如特务发密电码般可疑且诡异。如果再有一张今天的报纸,“飘”上三十年前的案头,任何一条新闻及新闻的表述方式,在当时的人们眼中都很“爆炸”:海峡两岸“大三通”将正式变为现实、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与市民相约周四“网上见”、向美国新总统提问:奥巴马会继续谈论中国的人权问题吗、猥亵女孩副局长趾高气扬、克隆技术助推,“死而复生”可成真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三十年之“变”,更耐人寻味的,是民众思想观念的洗心革面
30、,是中国人的活法儿彻头彻尾地变了。最大的变化是私人欲望从禁绝到解放,从否定到认同,从压抑到张扬。对于背负五千年厚重历史、一向以禁欲为荣的古老中国而言,这一变化实在显得太过迅疾。鲁迅先生曾经极而言之,在中国,简直是想要搬动一张桌子,也要流血。对一个曾把祖宗之法看得重于泰山的民族来说,这些变化确乎是奇迹中的奇迹。这奇迹的发生,和从前王安石变法之类士大夫的书斋革命不同,是自下而上由草根阶层发起,由市场经济的洪流冲决,由决策层默认、追认直至强烈支持并促动,在没有大规模流血冲突的情形下,逐渐加速度实现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解放了被禁锢的思想、情感与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国人在重补商品经济之课时,也身不由己
31、地在商品经济大潮冲洗下,快乐地趔趄不已,曾经被压抑的对物质的欲望、对爱情的欲望、对自由的欲望、反抗的欲望、对肉体欢乐的欲望、嘲弄一切经典的欲望,甚至是恶作剧的欲望,统统从“千斤顶”下逃逸。点点滴滴,汇成颠覆之海,让这个古老的国家活了,国人活得越来越自我,越来越痛快,越来越放肆,也越来越迷茫。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只要你打开窗口,只要你放开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便会在上空轻舞飞扬。廉价的商品大潮与物质利益的诉求相互推拥着、激励着,充分调动了国人蛰伏已久的过好日子的激情与创造力,所有曾经的文明、曾经的活法被这种陌生、诱人而极为顽强的冲动怀疑地打量,新的文明、新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迅速地建立。是的,如邓丽
32、君、靳羽西这些原本属于天方夜谭般陌生的人物,在国人面前亲切怡人地绽开歌喉和笑颜时,他们怎能不对一种全新的活法心向往之?三十年,我们不光“搬动了一张桌子”,我们彻底颠覆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活法儿。我们不可能不付出代价,我们的心里也会流出看不见的鲜血。痛与快乐,似乎是市场经济释放出的魔鬼和天使。其实,恰恰是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为一些腐败官员留下了市场黑箱空间,“多少罪恶,假市场之名以行”,殊不知,有人正在这种指责中窃笑。设想一下今后的三十年吧!改革开放何去何从?中国人的活法还将如何演变?温家宝总理在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坚定地宣称,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永恒动力。这表明决策层认定改革开放并非权宜之计,这面旗帜
33、还要高张下去。如广东、上海等地,纷纷掀起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大潮。问题在于,下一轮的思想解放,目标何在?最需要思想解放的,是哪些人?又想起了鲁迅的一句话:“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维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要进一步改革开放,最需要思想解放的目标人群,不是农民,不是草根阶层,而可能正是一部分钻了“双轨制”的空子、“曾经阔气”和“正在阔气”的人。温家宝称,唯有继续“打破了束缚人们的思想和体制桎梏,极大地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能主动喷发,这才是一个真正全新的时代。人民时评:30年,从官本位到人本位、民本位细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会有很多
34、关键词纷至沓来。而其中有一个是无论如何要排于前列的,这便是“以人为本”。与之相关联的,还有民本,民生。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理论上讲,早已不是问题。中国古代政治家就有过许多精彩言论,比如孔子的“问人不问马”,比如孟子的“民为重,君为轻”,比如魏征的“水(民)可以载舟(官),亦可以覆舟”等等。但是,这些往往都是纸上谈兵,束之高阁,兑现不了的。这其中也许会有少许的、短暂的“兑现”,但也总是昙花一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群众心中的梦。改革开放这30年,这个问题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进步是显著的,成果是可观的。毋庸讳言,在计划经济时代,在“大一统”时代,虽然也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
35、,但无论是制度安排,还是操作层面,总有相当的制约因素难使“人”、“民”登上相应的位置。相反,“官本位”盛极一时,“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役民作”还相当盛行,官方的意志往往凌驾于民众的意志之上。这3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作用真的逐步凸显,“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仅作为官方的指导思想而且融入了若干操作层面中,具体落实。从最早的小岗村的“承包责任制”被默认,到深圳等特区的“先结婚后起名”(“正名”),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从孙志刚之死由民间激愤推进官方修改有关民工进城的条例,到中央最高领导人上网听取民情民意所有这些,都是以
36、前想都不敢想的。人民群众再不只是点缀,而开始逐渐向本位、主体的位置过渡。这绝对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历史变化,值得一切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文学家及其他有关专家学者高度关注。是官本,还是民本、人本?是官本位,还是民本位、人本位?这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关键是看怎么做。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首创精神面前,是压制、打击,还是尊重、引导?很有学问。在人民的疾苦面前,是作作“官场秀”拍拍电视录像还是真的心系人民群众?天壤之别。今年512汶川大地震,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民本、人本,民本位、人本位的大事件。全中国的人民群众,全球的华人,都心系灾区,伸出援手,极尽人道主义、人情、人性的大传递。中国
37、政府表现出色,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包括公开透明相关信息,包括敞开胸怀接受国外援助,都是将人、将民放在第一位,将其他(诸如意识形态壁垒)退后的英明决策。人是第一位的,民是第一位的。这就是现代文明社会区别于野蛮落后社会,区别于奴隶、封建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进步是不错的,这是了不起的历史进步。但是,对此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人本位、民本位升帐了,官本位就“退役”了吗?不见得!相反,直到目前,官本位仍然是干扰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有的地方官僚主义盛行,无视民间疾苦;有的人将人民赋予的权力看成自己吹牛皮的资本;有的跑官要官,意在谋求
38、特权;有的高高在上,听不得群众意见,或是左耳进右耳出;有的干脆以权行腐,贪赃枉法!凡此种种,一言以蔽之,都可归之为“官本位”使然也!社会在进步。民本、人本是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30年改革开放刚是一个“起头”,后路正长。改革无止境,开放无止境,消除“官本位”和推进、建设“人本位”、“民本位”也永无止境。人民时评:一亿人做一件事,博客成文化新亮点某日,笔者在自己的QQ博客里更新了两篇文章:网络信用突围“囚徒困境”和醉有酒,醉由人,前者是人民网的约稿,后者是昨天给检察系统培训班讲课的体会。两篇博文让我得到8分,这样再更新几天后,我的“QQ花匠”就能升到更高一级。这天,笔者的QQ博客访问量超过
39、1900万。从2002年博客(blog)进入中国以来,6年里中国博客作者已经超过1亿人。在身边尝鲜者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网民们发现博客是个好东西:它可以记录生活,疏浚从倾诉到倾听的情感流动,能够让欢乐复制和放大成更多份,让忧伤分解和缩小为更多分之一。笔者对朋友说,写博客可以预防“三症”:将自己的生活状态与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做书面交流,防止孤独症;保持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描述力,防止老年痴呆症;释放生活压力,排解工作焦虑,防止抑郁症。朋友们说,写上一年半载,发觉这“三症说”还真的有道理呢。这算是网民的精神家园吧!不过这还远不能涵盖博客的角色。它还是一个生产、加工和传播信息的新媒体,因为网
40、民自发、自助、自主、自觉、自治地参与,而被称为“自媒体”;因为全民参与、全面反映社会生态、全手段和全天候创作,而被称为“全媒体”。专家说,“博客作为一个新型的社会公器,通过汇聚民智、通达民意,有助于实现公民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笔者在2006年5月注册博客,一写而不可收,特别是今年以来,主动参与网上一些问题的讨论,努力实现个人博客作用的最大化。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时,写了2008抗冻救灾10张超强照片博文,被新浪网推荐到首页,几日内就被网友点击30多万次,跟帖中洋溢着感动、流泪、致敬、祝福之情。中国记者杂志刊文剖析了这篇博文,阐述了博客新媒体对引导网上舆论的显著作用。北京奥运火炬
41、传递时,写了中国火炬:风雨无阻,继续前行和圣火照亮英雄泪等博文,激励士气,同仇敌忾。汶川大地震时,写了地震中的孩子最坚强、地震中的恋人共赴生死之约、亲爱的,请放心远行、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等博文,单篇浏览量最高的达300多万次,多篇博文在地震期间广为流传,有的还被CCTV大型赈灾晚会全文播诵。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写了泱泱大国别容不下几只口罩、我“和”你都是天籁之音、我们还能承受多少“意外”、博尔特获得了第四枚金牌、把良知从残奥会上唤回来等10多篇评论,其中美德让金牌增值被人民日报刊发,奥运网评提升文化承载力被中国新闻出版报刊发。学者说,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掘文化于民间、聚文化于民间、
42、藏文化于民间。博客发挥了这个作用,其结果,文化从官府的珍藏品、贵族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的日用品。每个人都是一羽话语蝴蝶,同频共振即可掀起舆论风暴。而互联网给了每个人一只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作家、新闻发言人,蝴蝶又有了麦克风,更容易形成话语声浪、文化波涛。继文娱人士、草根民众开博后,党政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政治人物也拿起这个公共话语工具,阐述政见,回应民意,与民同乐。就连新闻记者,在完成新闻报道的职务行为后,又在博客里自由写作,拓展自选动作,延伸舆论监督触角。一些经济精英也在博客里搅拌智慧、呼唤民意,组织市场狂欢。前几天与网友们交流,忽然觉得,博客把大众的日记从卧室里、客厅里搬到
43、街巷里,完成了集体文化创造、传播和分享,这不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创造、传播和分享运动吗?此前两千年,只有少数人才有条件印刷、传播话语作品,而博客让每个网民都有完全的机会参与文化建设进程,这不是一场划时代的文化新革命吗?背负这么神圣崇高的历史使命,博客的肩头是不是太过沉重?不必多虑。人气大旺,流量猛增,贡献的经济效益让网络运营商对博客愈加青睐、重视。其互动性之强,使情感交流、文化生产变得异常有趣。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大大改良了整个社会生态,那么它的主要应用产品之一博客,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崭新而得力的部件。想想看,1亿人,将来还会有2亿、3亿、N亿,这么多人共同参与史无前例的网络文化建
44、设,这项事业能做不好吗!笔者认为,如果盘点改革开放30年要发奖状,其中一张要颁给博客等互联网的互动产品。亲爱的网友,你们说呢?人民时评:改革开放的新一代“沉下去了解中国”出生并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他们享受了这场巨大变革带来的巨大进步,也见证着这场伟大运动引发的巨大改变。从小人书到哈里波特,从“大大泡泡糖”到哈根达斯改革开放三十年,很多记忆而与他们切身相关。他们,过去被称为80后,现在开始了90后;他们,因为是奥运志愿者与参赛运动员的主体,被称为“鸟巢一代”;他们,更应该被称作“改革开放新一代”。改革开放30周年,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已经纷纷开始。“说说家里哪一年有了电视机”,“有一个月才能吃到
45、一次肉的惨痛回忆的请进”、“晒晒珍贵的小学照片”在网络上,这样的帖子屡见不鲜。发帖者和跟帖者,大多都是改革开放新一代,他们通过今昔对比,从身边人、身边事,体味变化,感喟成就,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参与着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谈感受、说变化,这样的纪念,能统一思想、澄清认识,理解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但是,对于新一代来说,站在3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更重要的纪念,应该是沉下身去,了解社会,了解中国。“写这篇调查报告时,我总是带着一种极其饱满的感情。”2004年,还在上大学二年级的清华大学学生李强,利用寒假的时间,深入山西的乡村调研,写下调查报告乡村八记,详细记录农民收入、农村教育、乡政改革等情况
46、。报告辗转传至温家宝总理手中,总理给推荐这份调查报告的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回信说:“一位二年级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李强出生于1985年,是个典型的80后。他的调查报告,也给改革开放新一代,一个难能可贵的榜样,走出象牙塔,走进大世界。正如范敬宜所说,这是“肯沉下去了解中国”。网络给年轻一代一个新的世界,也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宅”。交友有QQ、MSN,购物全在淘宝,工作也能SOHO虚拟的世界大了,现实的世界自然变小。沉下去了解中国,就是走出小我,去理解大我。每个人、每群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如果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局限在身边,那么认识难免有片面、结论难免有偏差。实实在在地沉下
47、去,不仅看到身边的变化,也了解这个国家的变化,思索变化中存在的问题。于己于人,都大有裨益。沉下身去了解,也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祖国、回报社会。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一代,现在正渐渐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在奥运的赛场上,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很多都是这新一代;在抗震救灾中,跪倒在地喊着:“求求你,让我再救一个”的解放军战士,在山崩地裂之际带领外国游客安全脱险的导游,都是80后而他们,是祖国过去30年发展的见证者,也将是祖国未来30年的建设者,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牛顿曾这样总结自己和前人的关系:我看得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如此言,过去30年的发展经验,就像一个巨人,而我们,改革开放新一
48、代,要想走得更好,就必须站上巨人的肩膀,目光如炬,直视前方。正确的观点,广泛了解是基础;深入的思考,全面调查很重要;要站上巨人的肩膀,就必须先沉下身去,打开眼界、放低视线,了解社会。“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年轻人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所系。所以,对于改革开放新一代,了解这个社会、了解出生成长的祖国,总结过去30年的经验和教训,思考未来的发展道路,也是责任所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并没有过去,改革开放新一代,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多了解祖国、多思考社会,每个人努力的方向,就必将是祖国未来的方向。沉下身去了解中国,途径很多。大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年轻白领做志愿者、义工,“读万卷书,
49、行万里路”,到广阔的乡村去实践改革开放30年,新一代享受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也该到回报社会的时候了。所以,请俯下身去,了解中国,了解这片我们的祖先、我们、我们的后代都朝暮于斯的土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思考、探求人民日报社论:创造属于每个人的美好世界伴随着五彩斑斓的焰火和载歌载舞的欢乐,北京残奥会圆满落幕。十几天来,各国残疾人运动员以出色的竞技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体育盛会。北京残奥会呈现的精彩,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诠释了“同属一个世界,共求美好梦想”的主题,传播了“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展现了人类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这是继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的又一盛举,
50、必将作为一届规模最大、运动水平最高、组织工作最出色的残奥会载入光辉史册。感谢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各国残疾人运动员。当盲人运动员凭着听觉触觉飞身救球的时候,当脑瘫运动员身躺推床奋力推举的时候,当肢残运动员迈开假肢大步跨越的时候,我们真切而直观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不屈不挠,什么是震撼人心。残疾人运动员超越身体的局限,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心血和汗水,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运动成绩。他们的努力和奋斗,让我们看到了“身残志坚,奋勇争先”的品格,看到了乐观向上、阳光灿烂的人生,看到了残疾的身体同样可以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事业的成功。人们由衷地感叹,生命如此美丽,生活如此美好。感谢一切为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而
51、辛勤付出、无私奉献的人们。从如梦如幻、精彩壮观的开、闭幕式,到残奥村和所有比赛场馆的无障碍设计;从各种赛事高水平高效率的组织安排,到无微不至地为残疾人提供各种便利;从人数众多的志愿者以真诚的微笑服务残奥,到广大观众热情地为残疾人运动员鼓掌加油,人们深深体会到,国际残奥委会特别是东道主对残疾人的尊重、珍视、关心和爱护。外电这样评论:东道主在所有环节上对各国残疾运动员给予的特别照顾,表明中国政府对残奥会更加用心、更加投入,给予更高规格的礼遇,真正做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感谢残奥会,使中国和世界人民把关爱的目光更多投向残疾人。历史的进步总是和一些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北京残奥会不只是转瞬即逝的体育
52、比赛,而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残奥会的举办说明,全世界残疾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各国政府和健全人有责任帮助他们在基本生活、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克服因身体残疾而难以避免的困难。应当进一步审视并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尊重并保护残疾人的权利,更加关注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我国有八千多万残疾人,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北京残奥会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必将感召着更多的人们关爱残疾人;北京残奥会也是一个
53、新的起点,必将促进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在依依惜别、手语倾诉中,北京残奥会的圣火缓缓熄灭。赛会短暂,但有多少往事值得回忆,有多少故事值得回味,有多少感动留在心里,有多少友谊令人难忘。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健全人与残疾人相互帮助、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属于每个人的美好世界。人民日报社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热烈祝贺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今夜,当五星红旗、五环旗在国家体育场冉冉升起,奥林匹克运动的宏伟篇章将翻开崭新一页。今夜,当奥林匹克会歌在万众瞩目中悠扬奏响,奥林匹克理想在古老的中华大地激情飞扬。今夜,当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圣火燃亮北京的星空,人类文明的长河再次汇入来自东方的泉
54、流。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将盛典的舞台,搭建在这东方的沃土。13亿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家园,唱响团结、友谊、和平的奥运之歌。从雅典到北京,欢乐依旧,激情依旧,梦想依旧,而世界将有所不同。北京欢迎你,魅力迸发的奥林匹克!北京欢迎你,四海五洲的老友新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走过的这一个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跌宕辉煌的章节。过去100年间,人们经历了世界大战的炮火硝烟,经历了冷战的封锁对峙,也分享着航空航天、移动通讯、电视、互联网等新发明带来的伟大变革,打开了宇宙探索的广阔视野。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没有哪一个世纪的灾难和悲剧,如此频繁深重;也没有哪一个世纪的奋争和进步,如此激动人心。一个多世纪以来,奥运会从一
55、个侧面记录了人类文明拾级而上的进程。与坎坷激荡的世界历史紧密相随,现代奥运会承载着人类的共同理想,成为当今世界无与伦比的文化现象和文明载体。摒弃异见和分歧,奥林匹克圣火照亮人类共同前进的道路,推动着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折射出不同文化交流了解的热望。五环旗下,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为了共同的梦想汇聚在同一条跑道上。中国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坚定追随者。从奥林匹亚山到万里长城,圣火辉映着文明传播与沟通的征程,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融入世界潮流的步履。一个世纪前,有识之士“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的殷殷期盼中,我们领略过它的渴望;76年前,刘长春孑然一身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孤独步履里,
56、我们听到过它的足音;29年前,改革开放的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积极努力中,我们体会到它的决心;15年前,蒙特卡洛申奥失利后“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的含泪誓言里,我们感受过它的坚强。今天,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与源远流长的东方文明交融汇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13亿中国人用实际行动,为奥林匹克注入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奥运会来到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意义非凡。这是世界对中国的信任,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奉献。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的30年,正与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相契合。这30年里,中华民族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世界张开臂膀拥抱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树起了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新界标,
57、熔铸了世界对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新期许。虽然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们在不同的问题上有不同看法,但绝大多数人相信,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绝大多数人坚信,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将给中国和世界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俯仰百年,人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在这个越来越“小”的星球上,我们有着共同的命运。世界变得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更加密不可分。奥运会不仅是各国运动员实现光荣和梦想的舞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平台。奥林匹克的旗帜,让不同文化百花齐放、和谐共荣:非洲草原浸透阳光的奔跑、桑巴足球华丽唯美的舞步、威猛剽悍的拳击举重、修身养性的柔道在这个大家庭里,金牌的争夺从来不是最重
58、要的目标,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才是最值得珍惜的精神遗产。诚恳迎接不同文化的交流交汇,以平常心面对多种文化的精彩纷呈,政治尊重、文化多样和价值包容,同样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7年筹办,中国人民以最大的热情,鼎力托举起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7年践诺,古老中华尽最大的努力,精心酝酿这全人类共叙友情、共享和平的节日盛典。今夜,大幕将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6天里,我们将一起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和欢乐;五环旗下,我们将尽情演绎“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共同奏响“团结、友谊、和平”的伟大乐章。中国人民,世界人民,这是我们的共同时刻。人民日报社论:光荣属于伟大的奥林匹克热烈祝贺
59、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燃烧了天的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放飞梦想的“鸟巢”,用不舍的温情点亮告别的夜晚,为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画上圆满的句号。天里,北京,这座有着光辉历史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让我们经历了多少激情和欢乐。天里,奥林匹克,这人类体魄与精神的大舞台,为我们呈现了多少精彩故事和传奇。个国家和地区,万多名运动员,亿观众,北京奥运会成为有史以来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届奥运会,也是奥运会历史上转播规模最大的一次。体育是天神的欢愉,体育是生命的动力,奥林匹克的旗帜,前所未有地将整个世界凝聚在一起,这是北京的光荣,更是奥林匹克的光荣。我们不愿告别,个日日夜夜,我们尽
60、情享受属于奥林匹克的欢乐和自豪。博尔特百米潇洒飞越,菲尔普斯泳池狂揽八金,刘春红举重力拔山兮奥运会上不断刷新的纪录,书写着人类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梦想。这里有力与美的展示,更有精神和意志的壮歌它来自南非游泳独腿健儿的抗争,来自岁的栾菊杰挺剑而起的勇气,来自印度、蒙古等国激荡人心的“零的突破”。“更快、更高、更强”,无数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将体育精神带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北京的光荣,更是奥林匹克的光荣。我们不愿告别,个日日夜夜,我们奏响团结、和平、友谊的北京乐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五环旗下的伟大聚首,让我们看到人类携手未来的热切向往。当那些从索马里崎岖的砍柴小道上,从阿富汗、伊拉克战后
61、动荡中跑来的健儿,共同站在了北京奥运会的赛场,当各国家和地区选手簇拥着冠军绕场向观众致谢,当热情的观众为所有选手欢迎加油,人们再次看到奥林匹克精神超越一切的力量。“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展现了世界人民团结友谊的和谐图景,这是北京的光荣,更是奥林匹克的光荣。我们不愿告别,个日日夜夜,百年梦圆的中国与世界美好相遇。带着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庄严承诺,亿人民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大的热情,为人类搭建一座欢乐的舞台,也为中国打开一扇理解之门。中国从未以这样的角色走进世界的视野。竞赛场上,中国健儿以枚金牌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和崭新风貌令世界瞩目;赛场内外,百万志愿者以他们的亲切微笑和周到
62、服务令世人称颂。奥运的契机,让我们在年改革开放之后,从容不迫地呈现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北京奥运会必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北京的光荣,更是奥林匹克的光荣。赛场的奋斗只是人类奋斗的一个缩影。正如奥林匹克宪章所言:“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在这里,不仅有成绩、奖牌、冠军,也有汗水、泪水、艰辛;不仅有坚韧、顽强、奋斗,还有和平、自由、公正;不仅有对抗、竞争和拼搏,更有理解、宽容和超越。在这个挑战日益严峻的世界,在我们这颗越来越小的星球,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合作,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望分享奥林匹克的价值和精神,搭建团结
63、友谊的桥梁。请世界记住北京,记住这奥林匹克大家庭和谐相处的欢乐时光;也让北京感谢世界,感谢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谱写了人类和平进步的美好篇章。沸腾的“鸟巢”渐渐平静,心中的梦想仍在飞翔。今天,我们并未告别,带着激情、回忆和热望,让我们相约伦敦,期待年以后的又一次欢聚,期待奥林匹克的新的荣光。人民时评:有一种责任叫忘却“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日刚过,每个中华儿女都不会忘记被烙上了悲伤印迹的这一天。因为,就在去年这一天,多少孩童远离了父母、远离了课堂;多少幸福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面对残垣断壁、生命凋零,我们铭记在心,未曾忘却。我们铭记这场无法忘怀的灾难,不仅仅是因为这灾难的震级之强、破坏之大、
64、影响之深历史所罕见,更是因为,在这场深重苦难中,灾区人民所表现出坚毅与刚强,全体中国人民迸发出的手足情和责任心。然而,灾难已经发生,生活还要继续,我们不能永远沉浸在过去的伤痛之中。一直以来,我们原以为怀念就是铭记,直到铭记成为心灵的负担,这才知道,其实,最好的怀念就是忘却。记得有位哲人曾经说过,铭记昨天,如果不是为了激励明天的进取,那就莫如忘却。中学时,曾为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而迷惑不解。随着阅历的增长,愈来愈明白,只有将悲痛忘却于心底,才是最好的纪念,才能化悲痛为力量,使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忘却,不是从记忆中抹去,而是将过去的伤痛在记忆中封存,不再成为我们飘散于心空的阴霾。为了前
65、行,我们只有抚慰伤口,忘却悲伤。也许很少有人能真正的忘却!毕竟,曾经的伤痛,永远难以磨灭,但也不能背负着伤痛上路。只有学会忘却,将忘却当成一种责任,释放和解救自己,重获新生的力量,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过去如此,现在和将来依然。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是的,对于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来说,这次地震虽然给灾区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楚和伤害,同时,也再一次激发了灾区人民自强不息和华夏儿女众志成城的抗争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使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地超越与进步。所以,不要把灾难当成一种结局,而应看成是重生的开始。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帮助灾
66、区人民抚平创伤,更重要是帮助她们重建物质和精神的家园。令人欣慰的是,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的感召下,经过一年的努力,在今天灾区的土地上,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工地。更可贵的是,从灾区人民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看到了他们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尽管在他们心灵深处还隐藏着抹不掉的伤痛。面对过去的灾难,我们在抗争中可以忘却伤痛,在重建中燃烧希望。然而,面对未来,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我们需要进行深深的思索。为此,国务院把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以此来纪念那个悲伤的日子。纪念,不是为了再现不堪回首的瞬间,更不是为了揭开沉痛的伤疤,而是在我国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警醒我们的同胞,在忘却
67、灾难的同时,更需要学会如何面对灾难,如何避免和防范灾难。学会了防范,才能增强我们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勇气。时间过去一年,痛苦的记忆正在渐行渐远,尽管伤口愈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灾难终将过去。振作起来吧,亲爱的同胞!忘却昨天的苦难,认真把握今天,创造美好明天!人民时评:震后一年,我们一起成长2009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一年,在时光隧道中,不过是白驹过隙,而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它却是如此绵长。生与死,伤痛和希望,酸楚和艰辛,太多的泪水、太多的呐喊,将这一年浸润得饱满而沉重,深情而沧桑。 失去孩子的父亲说,孩子,在这个世界,你只是一个尘埃,但是对我来说,你是整个世界。失去孩子的母亲说,我不
68、想以我女儿的死来换取政府的救济,我只是愿意让人们记住我的孩子。失去妻子的丈夫,白天在“地震遗址公园”祭拜台旁的小亭子里卖花,晚上则住在后面的帐篷里。每天,他都要给妻子送一束菊花,并把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 有什么比这样的场景更能让人感动61岁的老人每隔3天,山上山下来回爬6个小时,为的是回村里给牲口喂口水,把日子过下去。失去丈夫的无助和失去妻子的孤苦碰撞在一起,重组家庭的人们平静地接受着现实,“最细嫩的情感和最现实的需要”,“哪怕在石头缝里,也要长出一个个家庭”。失去1000多名学生的北川中学没有休生养息,“为了不辜负社会期待”,默默地将“成为全国一流名校”的重担扛上伤痛未愈的双肩。人民时评:黄
69、金屋?颜如玉?让我们为自己读书! 还记得清清吗?那位在地震后的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在被救出后,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诚实如斯,坚强如斯!而细细玩味这句话,会发现它道出了一个客观事实:书可以缓解心中的恐惧。古人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知道,怕苦、怕穷、怕挨饿是人之常情,对于贫苦的读书人来说也是如此,那么怎么缓解呢?读书,考取功名,在十年寒窗的苦读中,在一朝成名的渴望中,忘却心中的恐惧。现在呢?小学我们读书,是害怕上不了重点中学;初中我们读书,是害怕上不了重点高中;高中我们读书,是害怕上不了重点大学;大
70、学我们读书,是害怕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就这样,我们一直处于恐惧之中,是如此的害怕落于人后,以致将所有的一切都作为竞争的砝码。在某些人眼里,读书也是如此:它是人前卖弄的资本,是故作高深的源泉,是急功近利的快餐,是临时抱住的佛脚。“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大圣人孔子此言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此中的尴尬。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将读书工具化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很容易在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下,走向另一个极端读书无用论。于是,以读书来缓解竞争背景下生存的恐惧会陡然变成对读书本身的恐惧。近期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与人民网读书频道联合推出的“读者阅读习惯”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读者表示有读书意愿,选择不太想和完全不想读书
71、的读者不到。在回答“不读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问题时,约29.1的读者选择书价过高;25.48的读者选择“太忙,没时间读”;19.59的读者认为没找到有价值的书。细细地琢磨不读书的主要原因:“书价过高”,是吗?那你买电脑、化妆品、衣服,就不贵了吗?“太忙,没时间读”,是吗?那你看电视、打游戏、唱KTV,就有时间了吗?“没找到有价值的书”,是吗?那你认为什么书才是有价值的呢?很显然,这些理由都是借口。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是逃避,逃避读书所需的思考,逃避读书所需的宁静,逃避读书所需的坚持,因为人们被激烈的竞争、不确定人生的恐惧和焦虑包围着,希望在娱乐、喧嚣、懒散中得到缓解。而拨开这些借口,进一步地剖析
72、,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残骸之所以不读书,是因为读书没有给我带来看得见的好处,再往下挖,则是竞争背景下生存恐惧的内核。正是因为竞争,人们过于急功近利,才会无视读书如涓涓溪流般的滋润。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没错,读书不是为他人,也不是为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自己。就像凯勒所说的“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读书是为了自身修养的提高,是为了人生境界的升华,是为了生命意义的崇高,只有这样,你才不再恐惧。谁担弘扬红色短信文化重任?一条短信,常常改变一种思路,影响一种心情。如果说,频繁收到垃圾短信令人心烦,那么黄段子、黑段子的不断传播,则
73、容易让人思想颓废,有一种消极厌世的心态。而在手机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如此紧密的今天,这类低俗不良短信的广泛存在,不仅是对优秀主流文化的一种冲击,也影响了良好社会风气和文化风尚的形成,更使社会难以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诚然,只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全社会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精神追求。但面对基于互联网、手机等新技术为载体的文化,如何弘扬健康、积极、向上的红色短信文化,显然是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课题。尽管短信传播的点对点方式,一时让管理者无所适从,以为对手机用户群体失去了影响力和约束力。但一个社会主张什么,倡导什么,弘扬什么,还是容易
74、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基于运营商们在技术和用户资源方面的优势,它们在弘扬红色短信文化中的角色便至为关键。有学者认为,资本是无道德的,逐利是资本的本性。也正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当初一些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们视而不见或默许一些黄段子、黑段子的广泛传播,赚取了不菲的经济效益。但由此而造成的社会代价和文化损失却是难以估量的。资本无德,行而不远。运营商们只有勇于担当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才能在通信市场的激烈角逐中站稳,才能以良好的社会形象生存于世。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掀起红段子旋风,其海南公司承办的e拇指短信文学大赛,不仅是对其集团公司的“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核心价值理念
75、的创新实践,也是它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的深刻认知。担当弘扬红色短信文化的重任,有心还需有力。主流健康的文化能不能真正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不能真正对公众产生有益影响,关键还在于有没有文化创新的思维,能不能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开展文化创新。应当说,红段子大赛和e拇指短信文学大赛等,在文化创新上做了新的尝试和实践。比如,它们创新采用疏导方式引导手机网络文化发展,创新互动式、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和传播模式,探索手机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的互动发展,创新收益分成模式等。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对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才使得红段子大赛和e拇指短信文学大赛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产生了越来
76、越大的影响力。中国移动的一些文化创新实践,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参与文化建设的一个标杆。而面对新技术领域的新问题新挑战,企业如何更好地参与文化建设,如何更好地担起弘扬红色短信文化重任,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探索。基于短信文化作品的易逝性和人们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变动等,只有源源不断的源于生活反映实际的新作品的跟进,红色短信文化方能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因而,一旦踏上了这条路,担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就没有归途,没有停滞,只有勇往直前,不断开拓,我们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靠什么来涵养滋润人们的社会生活?15年前,一位名叫尼尔帕普沃思的人,用电脑键盘给朋友的手机上
77、发出了一条“圣诞快乐”的祝福短信。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它的出现,开启了手机短信的崭新时代。有意思的是,对比世界上第一句电话通话内容“沃森先生,过来一下”,第一条短信传递出的却是节日气氛。因而从手机短信诞生的一开始,似乎就预示着一个传播情感与文化新载体的到来。今天,手机短信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手机短信也以其独特的交流方式和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改变世界的一个因素”。而承载了人的情感与文化的短信交往,更深刻影响了人,乃至改变了人。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正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并加以深入研究。面对仍在迅速增多的手机用户,面对让每个用户一天都难以割舍的手机,面对那些偏爱发手机短信的年轻人,我们又岂能
78、不深入发掘这样一个优秀的交流沟通的新载体?岂能不引导这样一个庞大的传播文化的新市场?因而,我们不仅需要倾力弘扬健康、积极、向上的红色短信文化,以挤压不良短信生存空间,净化短信文化市场,更需要持续打造优秀的短信文化,作为社会公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涵养滋润人们的社会生活。“鱼对飞鸟的天空充满幻想,飞鸟对鱼的大海充满好奇。某天,恰巧鱼浮出海面,飞鸟掠过,相约讲述各自的生活。天长日久,在仅隔一层海面的游走与飞行中,鱼爱上飞鸟,飞鸟也爱上鱼。又一个春天来临,整整一冬未见,他们都抑制不住想念。鱼奋力跃出海面,飞鸟不顾一切向大海俯冲终于,深情却短暂一吻,飞鸟坠入海中鱼黯然,你是飞鸟我是鱼,爱的开始预示结局
79、。”这是我随手选来的一则“e拇指短信文学”鱼与飞鸟,它所传递的感性与理性、臆想与哲思,以及对生活的归纳与演绎,让人回味。“母亲这辈子只识三个字,那是她的名字。母亲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劳动。母亲这辈子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三个孩子走出这山。母亲这辈子惟一的欣慰,那就是她的孩子秉承了她的执着和坚韧。”“竹树生凉,桂魄生香。游子在外,慈母牵肠。殷殷咐嘱,琐琐平常:夜寒添被,天冷加裳。微言暖意,泪下千行。月色如水,照我西窗。”试想一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抑或在空虚无聊之际,读到类似的短信,是否或有笑,或有泪,或有思悟?这类优秀健康有益的短信源源不断产生,对人们的生活必有增益,对
80、人的心灵必有净化,对人的综合文化素质必有提高,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风尚,先进文化、主流文化也通过这个新载体在社会在大众中深深扎根。从心灵里面流出来的真情文字,必定能流进心灵里面去。从生活实践中得来的真挚感受,必定让人有所共鸣,有所启迪。公众社会生活是短信创作之源,公众是短信创作之主体。短信文化的这种平民性、大众性,决定了短信文化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而有中国移动等搭建起红色短信创作与传播平台,海量的健康优秀的短信是能够从公众中来,又能够回到公众中去的。从而,创作、阅读、传播红色短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人难以割舍。11岁小学生勇救同学身亡,错了吗?人民网刊出“我们的时代还需要小英雄
81、吗”的今日话题,说的是吉林省农安县11岁的小学生曹杨,因为见义勇为去救一个落水的同学,不幸溺水身亡。本来,曹杨见义勇为的行为已得到确认,但受助者家人至今不承认曹杨的救助,私自挖土留下大坑的人不承担任何责任。为能给儿子讨一个说法,曹杨父亲只得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没有想到,法院却判他承担70%的责任。为此,这个33岁的东北汉子反复自问:“我教育儿子见义勇为,错了吗?”尚不知法院判曹杨父亲承担70%的责任,其法律依据是什么?从习惯性的大众思维和价值判断出发,这似乎显得不近人情乃至匪夷所思。不过也可以相信,法院如此判断一定有其理由。从网上留言和调查的情况看,大家也是议论纷纷,见仁见智。见义勇为作为一种美
82、德和英雄之举,将永远受到社会敬重,这一点不必有任何怀疑。不过,一个事实亦值得反思:在见义勇为问题上,无论行为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过去都多次出现过“得不偿失”的现象。这里说的“得”与“失”,虽然与经济学概念有关,但其“得”绝非仅指个人“收益最大化”。例如,面对落水者或持刀行凶的歹徒,一个不完全具备能力的人勇敢施救,结果人没救成,自己却付出了生命代价。救人肯定需付出各种“成本”,包括很不确定的风险成本,但按说一般情况下“收益”应大于成本,比如成功将落水者救起或阻止乃至制服了歹徒。见义勇为而未达成目的,意味着核心“收益”没有实现,而“成本”却太过巨大和惨重。这个“成本”对于个人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即
83、使站在家庭成员、所属单位以及整个社会的角度,成本帐也是可以精算的,例如家庭亲友、学校、工作单位,养育、教育、培训一个人付出了很多代价;假如其人健康地活着,将能创造出多少价值,将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等等。过去,整个社会似乎都很看重见义勇为的另一种“收益”,即“道德收益”抑或说“精神收益”。然而,当对这种“收益”崇尚到、强调到一种很不适当的程度,乃至在歌颂张扬的背后无视见义勇为者个人的生命价值,不仅显得不够人道,而且人们也有理由怀疑:这个社会是否欠缺理性?尽管早已不再是原来的时代,但在提倡怎样的崇高与无私、如何看待见义勇为等问题上,价值判断仍处在并不非常明晰的状态。曹杨父亲的困惑,与这种社会背景不无
84、关系。有一种哲学观点叫做“健康的自私”,不妨借用来分析见义勇为行为,可以起码演绎出以下几条思考:其一,当遇见亟待见义勇为的场面时,虽然情急之下容不得多想,但对于自己是否能将落水者救起、能否治服手持凶器的歹徒,还是应该有一个较为清醒的预见;其二,勇气毕竟可嘉,“勇”毕竟是基础,但在具备了勇之后,更重要的是“智”,是选择一种更为“经济”、或者说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施救方案。其三,假如鉴于当时客观情势,凭借个人力量根本无法完成施救因而选择了放弃,社会舆论对这样的选择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曹杨作为一个11岁的孩子,他不可能具备上述预见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作为曹杨的父亲,教育儿子见义勇为固然没错
85、,但他并未教育儿子如何见义智为。一定程度上讲,这种教育也是不完整的。16岁湖北少年夏晶晶为护8元班费被三名小混混砍断手腕的事件,曾引起社会广泛争议。支持的一方认为:男孩很勇敢,负责任,身为班长很努力地保护了集体的利益。这不是仅仅8元钱的问题,而是反映了一种为公尽责的态度。同时面对歹徒不屈服,也宣扬正气。其实,对于大张旗鼓地向智力发育、人格发育尚未完善的中小学生片面地宣扬这种“正气”,不免让人心怀担忧。从某种角度上说,“正气”应该是理性的,“正气观”更应该与时俱进。这种“理性”和与时俱进,也是在纯道德、文化层面上对见义勇为更为先进、合理的解释。社会需要见义勇为,敬重英雄,而“见义智为”也同样不可
86、或缺。“华南虎事件”让谁蒙羞一场沸沸扬扬热闹了几个月的“全民打虎”闹剧,因为一张“年画老虎”惊现网上,至此似乎该画上句号了。 遗憾的是,揭开“华南虎事件”本不怎么神秘面纱的,并非媒体“千呼万唤始不出”的权威机构的鉴定,也非有关部门的调查结论,更非“拍虎英雄”本人的良心发现只要将“年画老虎”和周正龙公开的照片中的老虎虎纹对比,不要说普通百姓,就连有关专家与年画印制厂商也表示“有99%的概率是同一只老虎”。更有趣的是,现在连开始的“挺虎派”也直言“虎照为假”了。从这场闹剧的开始,就有很多人认为穷追虎照的真假是小题大做为什么那么多弄虚作假的事没人管,而一个荒诞不经的造假却招致如此轰轰烈烈的穷追猛打?
87、其实公众之所以对“华南虎事件”反映如此强烈,究其根源绝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有媒体指出事件背后暗藏的利益:镇坪县将借虎势虎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而国家将斥巨资在140平方公里的镇坪小县建立一个华南虎自然保护区,这对地方来说绝对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镇坪县领导发展地方经济的热情似可理解,但当虎照被普遍质疑的时候,有关部门及专家表现出来的欲盖弥彰和漏洞百出的“不专业”表现,更加激起网民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决心在诚信缺失成为我国社会一大公害,人们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日益困难时,仅凭着几张数码照片,开几场新闻发布会已不足以“服众”。要让越来越“不好糊弄”的公众相信真相,除了老实虚心的态度,还要有求真务实的
88、精神。与陕西当地有的政府官员、学者等急于为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盖棺定论的“作为”相比,权威杂志科学公布虎照时用了“平面”老虎?标题的“不作为”就显得让人肃然起敬。这两种求证真相的观念和方法上的差异,值得深思。与有的地方官员的急功近利相比,国家林业局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尊敬。他们首先没有想当然地对照片真伪进行表态,而是组织专家赴当地进行野生华南虎资源状况专项调查。同时肯定了公众对陕西华南虎问题的关注,“表明了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体现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爱和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关心。”公众质疑的初衷无疑是善意的。但当他们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取真相的时候,就只能在网上掀起一场“全民打虎”运动。与网民
89、的“冲动”相比,法学硕士郝劲松以司法途径追查“真相”更具标志性意义。道理很简单:包括知情权在内的公民权利从来都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去争取。用法律的手段而不是向政府机关“讨说法”的做法,更彰显了法治时代公民在解决公共问题时所应该表现出来的素质和理性。“华南虎事件”似乎水落石出,但随后的追问似不该止步。如果造假仅属于个人行为,那么造假者已涉嫌骗取国家财产,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更严重的是,如果造假行为是有人授意、指使或合谋,那么公众期待的是,更多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华南虎事件从“真伪之辨”到“意义之争”扑朔迷离的“华南虎事件”在曲折之中,让人又有期待。今天,人们虽然没有从刚刚结束
90、的国家林业局新闻发布会获得关于“虎照真伪”的更新信息,但国家林业局发言人“每天也打开电脑查看这方面的报道”以及“已经注意到”互联网公布华南虎照片鉴定的消息”的表述,让人看到,公众关注的“虎照”事件,同样也在有关政府机构的“视野”之中。至于华南虎引发的“公众关注”,国家林业局并未视之为“没有意义的争论”,而是肯定为“一种文明的表现、一种进步的表现”虽然发言人所指的“进步”,仅仅是指生态文明的进步,而并非政治文明的进步。一心欲求“虎照真相”的公众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回答,并不足以释疑解惑。但当“虎照之争”已从“真伪”之争,上升到“意义”之争的时候,国家林业局“相信陕西省人民政府和陕西省林业厅会科学认真
91、地对待公众质疑”的说法,更让人们对一直真相难明的“虎照”事件,产生了一种新的期待:希望地方政府部门的“科学认真”的态度,能够回应公众质疑,廓清笼罩于“虎照事件”的层层迷雾。但在欣喜之余,我们还需要弄清什么叫“科学认真”地对待。“科学认真”对待华南虎事件,第一要做的是划清“华南虎事件”的范围,确定华南虎的有无,与虎照的真假,是两个既互相联系,又彼此区别的“真相”,它们同属“华南虎事件”之中。华南虎事件发生至今,已经变成了“两只老虎”,人们不仅关注那只出没在崇山峻岭中的野生虎的有无,更关注那只游荡在我们身边的“照片虎”的真伪。“我爱华南虎,更爱真理”,关于这两者的关系,以及关注“照片虎”的意义,已
92、有无数人论述。当“虎照真假”不仅关涉政府公信力,也关乎公众知情权, “科学认真”地对待公众期待,“华南虎事件”不能仅仅考查于活体老虎,更要给出“虎照”的真相;即使华南虎确实存在,也不能回避公众对“照片虎”的追问。“科学认真”对待华南虎事件,还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对“华南虎事件”的相关“责任”有更清晰的认识经过了四十多天的争论,“虎照事件”似乎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近日,六方专家称华南虎照片造假,但相关律师认为这样的鉴定没有法律效应。此前,国家林业局对于华南虎的行政复议要求给予了不受理决定书,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声明“行政行为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而陕西省林业
93、厅的说法是,“照片之间引发的争议,不属于我厅的职责范围处理的事情,应该通过刑事调查等其他渠道解决。”作为“虎照”的始作俑者,陕西省镇坪县林业局似乎是最有责任推进“虎照”鉴定进程的,虽然正如他们所言,他们不该是照片的直接鉴定者,但作为一级政府,作为“虎照”消息的发布者,面对如此众多的公众质疑,事关自身公信力,应该有责任催促有关部门或者第三方机构,作出明断真假的鉴定。但镇坪有关官员给出的回答是“这样的争论没有意义。”没有鉴别虎照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没有推进虎照鉴定进程、查清真相的责任。实际上,当虎照演变为一个公众事件,从镇政府到省林业厅,都不再是局外人,他们的诚信和利益都与虎照紧紧捆绑在一起。由他们
94、出面澄清事实真相,是公权力的义务。公众如同国家林业局一样,期待地方政府能够“科学认真”地对待公众的质疑,能够明确自己在“华南虎事件”中的“权利”和“责任”。也许有人说,那么多国计民生的大事,区区照片真伪是小事一桩,何值如此大动干戈没完没了?我们教育孩子都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为什么到成年人世界里,在谈论到政府责任时,反而忘记了“事必做于小”这些基本道理?我们生活在一个具体的世界,每个人都是通过一些具体而微的事情,感受公平与诚信,体会和谐与正义的。17大报告将小学生的书包写入其中而不以为小,中央政府“关注民生”的大政方针,更是建立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之上。当“虎照事件”产生
95、如此广泛的影响,动用如此多的社会资源,当“华南虎事件”在演变过程,从最初的照片真伪之争,上升到对政府、专家、科研机构等方面诚信的怀疑,让人感到社会信任资源的被消解,我们有理由忧心“虎照事件”弥漫的不信任危机,可能造成的“社会之伤”,不仅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更是对我们这个行进在建设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社会的挑战。莫把“恶搞”当创新“恶搞”,仿佛成了某种社会特征,至今已不新鲜了。一开始,是冲着某些演艺“大腕”。比如把一部大片演绎成“馒头血案”之类。恶搞者,在江湖上拥戴者众,一夜之间也成了大腕。继而就遍地狼藉了,解构诗人的、颠覆红色经典的、揪出名人挖苦调侃的,恶搞种种,不一而足。 在网络时代,成名的渴
96、望被轻易地放大,而成名的底蕴则明显不足。于是,恶搞的追击目标,便往往是成名已久的经典。这是惠而不费、借鸡下蛋的“妙招”,更是成名的捷径。于是,恶搞经典者趋之若鹜。更何况一些饱食“快餐文化”、挣扎在题山文海中长大的孩子们,对高头讲章的严肃敬而远之,一遇戏谑、戏说、戏弄,便觉津津有味。更何况看到听到的“经典”或“名家”或“大腕”,如今可以轻而易举地踩在脚下,且变形到夸张可笑的地步,自然有一种莫名的快感。从某种意义上说,网上流行的某些恶搞,也并非毫无是处。在有的时候,成了文艺批评的一种独特形式,能听到年轻人的真实心声。但是,多数的恶搞,是让人不能够接受的。邻国有公司开发过一款冠以“红楼”的电脑游戏,
97、居然让林黛玉进了青楼卖笑。很多网友闻讯亦拍案而起。毕竟,对祖先的文化,对记忆中“最美的一部经典”,总有不容亵渎之处。然而,不幸的是,红楼梦似乎是最为频繁惨遭恶搞的牺牲品。生前“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曹雪芹,死后以一部经典之作,非但滋养了一批出版家、红学家和艺术家,更让一些人乱折腾。更加不幸的是,最近,有名导演、名演员集体参与的所谓“明星版”舞台剧红楼梦,冠以“大型话剧交响史诗”、“明星大腕云集”之称,吊足了观众胃口,然而,到了现场人们才发现,如此兴师动众、声势浩大,居然也有恶搞意味,服装仿佛布袋戏,人物竟说起了上海话和英语,主题含混不明,难怪观众纷纷离场以示不满这是一个令人警觉的信号。据说,尽管明
98、星荟萃,尽管导演此前创作经验丰富,但是,演出前一个月,才定下主演;演出前夕众演员在场地上还“找不到北”、洋相百出。单凭这样的态度,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次严肃的艺术创作。是的,人们或许可以容忍名画蒙娜丽莎被画上胡子,可是人们不能容忍被画上胡子的蒙娜丽莎还自称“经典”。恶搞,不能失去文化底线,遑论侵入大雅之堂。如果,连我们奉为艺术家的人们,连主流艺术园地,都失去了对经典的敬重,都可以随意而轻率地肢解经典;如果,当年曹雪芹们“十载披阅”、字字血泪才创造出来的心血之作,被而今的“艺术家们”翻着兰花指、打着创新的旗号颠覆,泱泱华夏文明又怎能薪火相传?说穿了,动辄拿着经典折腾,还是缺乏创新的底气与自信。怀疑
99、“嫦娥”的中国人,要扪心自问!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最近针对最近一些网友关于“嫦娥首幅月球图像抄袭美国”的传言作出澄清:“嫦娥传回的图像确实是真实的,是经过非常复杂的拍摄、传输、接收、处理过程后得到的,并且与美国所拍的图像有细微差别。”有人怀疑嫦娥首幅月图抄袭美国,这无疑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事件。笔者以为,从技术层面上去澄清一些网友的怀疑固然是必要的,更需剖析“怀疑嫦娥”事件的本质。当今是互联网时代,只要感兴趣,任何人都能轻易获得某方面的专业知识。然而,嫦娥工程毕竟是科学中的科学、尖端中的尖端,一般的人离太空科学研究领域较远,假如他对嫦娥首幅月图的真实性提出怀疑,不可能具
100、备科学知识乃至精深专业技术的依托,要么是无聊的恶作剧,要么是别有用心。一位网友的帖子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怀疑嫦娥”事件的根本:“民众没有怀疑过当年的原子弹爆炸成功,没有怀疑过东方红一号的上天,虽然那时候没有直播,没有多角度的丰富资讯报道。那时候的老百姓举国欢腾,他们都有一颗积极的自豪的心。”另一位网友同样道出了此事件的深刻之处:“现在连嫦娥都怀疑了还有什么不能怀疑呢?”笔者一丝也没有怀疑过嫦娥首幅月球图像的真实性,而且对怀疑论者心生愤懑。倒不是本人拥有专业知识支撑,或在太空科学领域有什么亲戚朋友,而是基于一种正常的社会学常识判断:嫦娥工程是中央政府工程,是国家乃至民族工程,嫦娥首幅月球图片的公布
101、依托的是中央政府信用,是国家乃至民族信用。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这幅被网友质疑的我国探月工程拿到的第一张图,是17000余人奋斗了4年拿到的,拿到它时,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全都落泪了。栾恩杰希望国人尊重所有工作人员的劳动,尊重中国人的成果。这则消息,不禁令笔者动容。虽然探月工程的这17000余位工作人员不能完全代表中央政府以及国家民族信用,但他们心系中国千年梦想,为了国家民族而长期殚精竭虑、默默奉献,假如连他们的劳动、他们的人格尊严、他们的个人信用以及借此聚集起来的整体信用也不能得到起码的尊重,岂不是太不近人情、太有些可悲了?!这种说嫦娥首幅月球图像有假的观点,多数人要么嗤之以
102、鼻,要么付之一笑,问题是,“一些网友”网络上的传言居然引起轰动,“迫使”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不得不亲自站出来澄清传言,于是只能有一种解释:“怀疑一切”在当今社会尚有很大的市场。问题是:这种市场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所谓“信用”,从某种角度上说是无条件相信抑或是下意识的相信。信用的这种“无条件性”,要么基于人们的经验,要么基于清醒的推理。如果某种东西一经公布便引来众人不同途径、不同方法的验证、求证,则无信用可言。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单位是这样,一级政府乃至国家也是这样。近些年来,虽然在一些领域,宏观政策的执行等方面存在着打折扣、变形等问题。如果一些网友关于“嫦娥首幅月球图像有假”的传言是出于对中央政
103、府信用、国家民族信用的怀疑,那么只能说明:当今整个社会的信用状况的确存在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现象。而其中,某些地方政府以及官员信用水平的下降,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央政府以及国家民族的信用。无论是一个家庭、一个企事业单位抑或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现实环境。当这个环境中充满了怀疑,当这个环境中一切都变得需要“眼见为实”需要亲自求证才能相信,生活其中的人们是相当“可怜”的,因为大家没有安全感、归属感,因为大家的心灵无处依托,因为大家活得都很累。说句实话,当今社会纵然存在着种种信用缺失的现象,但远没有到必须怀疑一切、提防一切方能保自身安全的程度。从中央到地方,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善信用环境固然是一个方面;而某些人建立起“阳光心态”,摈弃“怀疑一切”的思维定势,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以“科学认真”的态度,给“虎照事件”一个明明白白结局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