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青浦区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调研测试试题(三)(含解析)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9年3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罗马,开始对意大利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意大利农业旅游部部长等高级官员在舷梯旁热情迎接。该国最有可能出口到我国的产品是稻米葡萄酒香蕉橄榄油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详解】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型农业,葡萄酒和橄榄油是其产品。B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2.2018年2月10日,“潜龙二号”第一次下潜,实现我国自主
2、研发水下机器人首次在大洋中脊海底勘探。大洋中脊是A. 板块的生长边界B. 板块的消亡边界C. 板块的碰撞边界D. 多为造山带【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板块边界的类型。【详解】大洋中脊是板块张裂形成,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A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3.左图是1968年某日阿波罗八号飞船上的宇航员在近月球表面轨道拍摄的“凸地”照片,右图中的拍摄位置与照片情景相符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学生据图推测地理信息的能力。【详解】宇航员位于近月轨道上,此时看到的地球右上部分是明亮的,所以说明太阳在明亮部分那一侧
3、,排除AD两个点,当在C位置时,此时看到的地球应当恰好右侧那一部分是白天,看到地球的一半是是明亮的,显然和“凸地”照片图不相符,所以正确答案选B。【点睛】技巧点拨:全球永远昼夜等分,但是晨昏线的位置是移动的,根据此可推断地月太阳三者的位置。4.赤日炎炎似火烧,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伏旱天气的真实写照。造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A. 热带低压B. 暖性高压C. 暖锋D. 气旋【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详解】每年的7、8月时,我国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脊(即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而形成炎热的伏旱天气。B正确。【点睛】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形成我国区域性特殊天气
4、的常见天气系统即可判断。5.某日,上海受台风影响,其风向为西北风,推测此时台风中心大致位于上海的A. 东部B. 南部C. 西部D. 北部【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详解】台风为热带气旋,北半球逆时针辐合上升,故台风中心的西侧为西北风,此时台风中心大致位于上海的东部,A正确。【点睛】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常见天气系统即可判断。6.2018年冬天,我国南方一反常态,连月阴雨连绵,这一异常天气的出现,主因是某种现象导致的大气环流紊乱导致。这种现象最有可能为A. 全球气候变暖B. 亚洲高压强盛C. 厄尔尼诺现象D. 热岛效应【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厄尔尼
5、诺现象。【详解】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东亚气候异常,故我国南方冬季的阴雨最有可能为厄尔尼诺现象,C正确。【点睛】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厄尔尼诺现象即可判断。7.每年南非某季节,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从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浅滩一路向北迁徙到南非第三大城市德班海域,全程约1000多公里,沙丁鱼喜好冷水,海水温度的变化和追逐食物是它们迁徙的主要原因。对沙丁鱼迁移路径的影响较大的洋流是A. 本格拉寒流B. 西风漂流C. 厄加勒斯暖流D. 索马里寒流【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洋流。【详解】由材料可知,沙丁鱼从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浅滩一路向北迁徙到南非第三大城市德班海域,经过的地区与西风漂流的流
6、向一致,B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8.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 垂直分异规律B. 地方性分异规律C. 由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D.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沿M方向纬度出现了变化,随着纬度变化,热量条件发生变化,因此自然带类型发生变化,导致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而不同纬度自然带类型不同,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规律的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正确。【点睛】该组试题以区域自然带分布为背景,考查自然地
7、理环境的差异性规律,试题难度适中。9.下图为某山地的一次特大暴雨雨量与海拔关系图。降雨量最多地区的海拔高度约为A. 2000mB. 1500mC. 1000mD. 500m【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坐标图判读。【详解】读图可知,图中降水量最多是400mm,其对应的海拔约为500米,D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10.在某些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东风送雨”现象。下列气候分布地区中,最不可能出现这一现象的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详解】
8、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最不可能出现东风送雨,B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11.下图为某国某年人口金字塔图。由图可见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A. 劳动人口比重趋于增加B. 女性人口数量超过男性C. 不会出现新的生育高峰D. 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会突显【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年龄结构。【详解】读人口金字塔图可知,015 岁少年型人口比重较小,说明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老年人口比重将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老龄化趋势显著。D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12.在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符
9、合生产力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产品商品率低等特点的是A. 水田农业B. 旱作农业C. 地中海型农业D. 热带种植园农业【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详解】水田农业的特点是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水利工程大。旱作农业特点是生产力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产品商品率低。地中海型农业特点是种植业畜牧业并重,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农业、果木和牧业的生产地域空间上是彼此分离。热带种植园农业特点是大规模生产、面积广大、使用劳力多、商品率高。B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13.下列
10、人口迁移现象中,属于生态移民的是A. 哈尔滨老人冬季远赴澳大利亚避寒B. 我国三江源居民迁出水源地C. 上海退休工人迁居广西巴马长寿村D. 农村青壮年进城当环卫工人【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或者修复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而进行的人口迁移,或者因自然环境恶劣,当地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总之,是因生态环境因素所致【详解】哈尔滨老人冬季远赴澳大利亚避寒和上海退休工人迁居广西巴马长寿村气候因素,农村青壮年进城当环卫工人是经济因素,我国三江源居民迁出水源地是生态因素,B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移民的类型,要求学生知道生态移民的概念以及移民的其他类型,需要学生有较
11、多的知识面,属于简单题14.我国东北地区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热量B. 光照C. 市场D. 土壤【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详解】东北地区,纬度高,温度低,热量不足,因此农业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光照、市场、土壤均不影响作物的熟制,A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15.一个区域的光照资源与纬度、气候和地形等因素有关。我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A. 四川盆地B. 青藏高原C. 江南丘陵D. 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详解】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是我国光照
12、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16.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调整产业结构 人口外迁 房屋加固 组建志愿者队伍 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详解】为减灾救灾,应完善的城市功能区划、尽量加固房屋、组建救灾志愿者队伍、培训避灾自救技能等措施有利于震后救灾活动的有序进行,使防灾减灾达到良好的效果调整产业结构与防灾减灾关系不大;人口外迁不适于大城市防灾减灾实际D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
13、。17.白洋淀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有“华北明珠”之称,位于河北雄安新区中南部,是雄安新区最重要的湿地。近年由于华北地区的干旱,白洋淀面积不断减少,为此,南水北调工程每年“补水”白洋淀,目前雄安新区云雾天数增多 降水天数减少 气温日较差增大 生物多样性增多A. B. C. D. 【答案】B【解析】南水北调工程每年“补水”白洋淀,白洋淀水量增加,湖区面积增大,湖区蒸发量增加,空气中水汽增多,云雾天气增加,降水天气增多,气温日较差会减小,生物多样性会增多,故错误,正确,答案为B项。18.2018年5月9日,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升空,该卫星主要用于全球污染气体探测,其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GI
14、SB. RSC. GPSD. VR【答案】B【解析】【详解】探测全球污染气体需要拍照分析,而获取数据的方式是遥感技术,即RS技术,选B。【点睛】RS侧重遥远的感知,采集并提供数据,用于动态追踪调查;GIS是数据处理系统,具有分析和区域定位功能;GPS是定位导航系统,兼有授时、测速功能,其定位是点定位。19.家住上海的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图所示。关于游览线路与地域文化景观组合正确的是A. 登庐山,观妈祖祭祀乙B. 听秦腔,赏林海雪原丁C. 住窑洞,看坎儿井丙D. 赏吊脚楼,品麻辣食品甲【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域文化。【详解】妈祖文化位于甲区域
15、,秦腔位于丙区域,吊脚楼和麻辣食品在西南文化区,C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20.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A. 2月4日12时B. 2月4日20时C. 2月5日4时D. 2月5日12时【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时区的计算。【详解】据图可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经线分布,可判断长城站的经度,长城站位于西四区,东八区2月5日零点,长城站比北京时间晚12个小时,则为2月4日12时,A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
16、忆为主,难度较小。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21.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读伊比利亚河流及农业灌溉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等相关图表。材料二:西班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主要国家。根据西班牙电网公司REE公布的数据,2016年西班牙发电量中有40.8%来自可再生能源;2018年底,西班牙生态转型部向议会团体和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草案文件,建议西班牙修改可再生能源法案,承诺在205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1)判断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2)归纳图示农业灌溉区的分布特点,分析乙地区农业发展需要灌溉的气候原因。(3)西班牙今后重点发展“非水电可再生能源”
17、。推测其发展的主要能源,并说明理由。(4)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出台了新的“可再生能源法案”和“能源效率法案”,各国承诺增加可再生能源份额。简述这一举措带来的积极意义。【答案】(1)地势中部高,东部、西部较低;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向西、向东注入海洋(2)主要分布在半岛东部、河流沿岸、地中海沿岸;乙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沉气流,炎热少雨;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处于中部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因此农业缺水,需要灌溉。(3)风能,西班牙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西部沿海、中部高山地区风力大;太阳能,西班牙所处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且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沉气流少雨,多晴天,光
18、照条件好。(4)可再生能源,大多为清洁能源,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可以减少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有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缓解全球能源紧缺;更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提升经济效益;可带动与能源有关的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任答两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详解】(1)可以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来判断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势特征。图中河流总体是往东、西两侧流向海洋,所以其地势总体为地势中部高,东部、西部低。(2)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该半岛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影响。结合上题分析,该岛中部地势高,所以西侧为迎风坡东部位于背风坡,年降
19、水量沿40纬线由西向东减少,因此农业缺水,需要灌溉。(3)受西风影响,风能丰富。降水少,太阳能丰富。(4)增加可再生能源份额的积极意义主要从减轻环境污染、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全球能源紧缺、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方面去解答。【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22.读世界局部区域相关示意图,回答问题。(1)比较乙、丙两地的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说明形成原因。(2)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图示北部地区在交通建设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3)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河谷地带(藏南谷地)是西藏主要城镇和人口集中分布地,概述其主要的有利条件。(
20、4)我国西藏地区三大产业结构中,比重变化最大的是哪一产业?简析这一变化对甲地所在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利影响。【答案】(1)差异:相比乙地,丙地水流速度较缓慢,且径流量大。原因:乙地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因而水流急,而丙地等高线稀疏,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处平原,水流缓慢;丙地有多条河流汇聚,流量大。(2)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高寒、缺氧、冻土广布;河谷多,需要建隧道和架桥;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等(任答三点)(3)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河谷地势较低,气候相对较温暖,降水较多;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平原土壤肥沃;河流水资源丰富,可供灌溉之用;山坡
21、与山麓有良好牧场,发展畜牧业的条件优越(任答三点)(4)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有利于该地区实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减少植被破坏,减少水土流失,促进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和生态建设。【详解】(1)乙、丙两地的水文差异可根据等高线判断流速,支流判断流量。(2)北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高寒、缺氧、冻土广布;河谷多,需要建隧道和架桥;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等。(3)藏南谷地海拔相对较低,同时有印度洋季风顺雅鲁藏布江吹入,谷地相对比较温暖湿润,相对适合作物生长和人类生存。(4)读图可知,第一产
22、业下降比例最大,主是生态退耕的影响,有利于生态保护。【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番茄是一种喜温怕冷、喜光怕热、喜空气干燥怕空气湿度过大、喜水怕涝的非耐旱性蔬菜。新疆、美国加州河谷和地中海沿岸是世界三大番茄生产和加工中心。新疆番茄酱出口量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4,绝大多数出口欧盟、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大部分为大包装番茄酱,具较高附加值番茄类产品番茄粉、番茄红素、番茄纤维等贸易量很少。(1)世界三大番茄主产区的气候条件都适宜番茄的生长。判断新疆、美国加州河谷番茄主产区的气候类型。(2)简述世界三大番茄主产区中
23、番茄红素含量最高地区的气候资源优势。(3)分析新疆成为世界三大番茄酱产区之一的区位条件。(4)根据材料,归纳新疆番茄产业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新疆番茄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2)新疆。优势: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早晚温差大,有利于茄红素的形成和积累;降雨量小,供水以灌溉为主,可控力度大,对调节植株长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预防病虫害、改善产品质量等都十分有利。(3)原料丰富,价格低,番茄红素含量高,品质优;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是通往中亚和欧盟的重要门户,市场广阔;铁路等交通便利;“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支持(任答三点) (
24、4)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市场过于集中等。继续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培育国内市场;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外资、技术,延长番茄酱后续加工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强对番茄产业链中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强化质量管理攻克贸易壁垒(任答两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详解】(1)根据位置可以判断我国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美国加州河谷为地中海气候。(2)我国新疆位于内陆地区,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等有利条件。(3)新疆生产番茄酱的区位条件包括原料、价格、品质、劳动力、土地资源、地理位置、市场、交通和国家政策等。(4)新疆番茄产业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附加值低和市场过于集中。对新疆番茄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可从其问题着手分析。【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