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814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5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师用书:单元整合提升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整合提升一、比较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1相同点(1)社会背景: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2)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3)革命任务: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任务。2不同点二、比较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三、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及原因1表现(1)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致力于工人运动,从工人罢工惨遭镇压的教训中认识到,必须联合各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之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3)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

2、的重要性。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军队。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给组织涣散、思想混乱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在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5)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在共产国际没有参与的情况下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自己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6)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之间的关

3、系。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扭转时局,更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的顾全大局和理智、成熟。2原因(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2)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3)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问题。解题方法指导系列比较异同类非选择题题型突破题型解读1相同点(或相似点)比较类:其呈现形式有“比较在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指出和在上的相似之处(或相同点)”“比较和的共同点”等。2不同点(或相异处)比较类:其呈现形式有“概括和的不同特点”“指出和在上的不同点”“和相比,在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等。3异同类比较

4、: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的异同点”“对和进行比较”等。解答技巧第一步,明确比较对象。首先明确要比较的是哪几项历史事物;然后明确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是异同点。第二步,确立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关键。题目已设置了比较点的按要求比较即可;题目没有设置比较点的要根据题意确定比较点。比较点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第三步,组织答案。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关联所学知识。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等,然后行文上为“都”,对于共同点的回答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也要首先写出比

5、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A;B;C”,对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逐项作答。考题例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材料二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

6、,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2)依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解析第(1)问,从民族危机加剧、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主题及五四运动具有群众基础广泛等角度组织回答。第(2)问,材料二一共三句话,分别概括三句话所体现的内涵即为答案所在。答案(1)原因:19世纪中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帝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鲜明主题;这次运动由爱国学生发起

7、,工人阶级、商人相继加入,群众基础广泛。(2)宣传发动广,群众参与多(群众基础更广泛);国共两党合作;以新三民主义作指导;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质量检测(七)(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最佳选项)1关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共同任务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B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依据是领导阶级的阶级属性C民主革命胜利后,不同的领导阶级决定中国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D判断革命的性质应依据领导阶级的阶级属性解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共同任务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A正确

8、,不符合题意,排除;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依据是领导阶级的阶级属性,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分别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民主革命胜利后,不同的领导阶级决定中国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资产阶级是建立资产阶级政权,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2五四运动以后,学生和思想界领袖们得到了商人、民族资本家和工人的支持,希望通过思想改革、社会改革来建设一个新中国。中国传统的伦理教条、风俗习惯、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以及社会和政治制度,都遭受到猛烈批判。这主

9、要是由于五四运动()A找到了民族救亡的正确道路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C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D弘扬了爱国进步与民主科学的精神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学生和思想界领袖猛烈抨击传统伦理教条,希望建设新中国的想法与五四运动弘扬了爱国进步与民主科学的精神有直接联系,故答案为D项。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冲击了传统伦理道德,但这明显不是民族救亡的正确道路,民族救亡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排除;B项,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是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与五四运动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五四运动后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指

10、导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排除。答案D3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造型虽有差别,但永恒不变的是其中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其中“八一”是为了纪念()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解析A、B属于推翻清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无关,排除A、B;狭义的秋收起义是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区领导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发生于秋收时节,故名秋收起义,事发南昌起义之后,排除C;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序幕。后来,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

11、军节,故选D。答案D4下图是美国漫画家埃利斯1925年7月4日创作的中国的七月四日,画面上是一个放鞭炮的中国农民,鞭炮上写着“革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革命中心转移 B农民成为革命主力C国民革命深入发展 D美国支持中国革命解析依据材料中“1925年7月4日”的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期正处于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依据材料“画面上是一个放鞭炮的中国农民,鞭炮上写着革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运动对农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体现了国民革命的深入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革命中心仍在城市,尚未发生转移;B选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的主力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不是农民;D选项

12、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美国政府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答案C5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共开办六届,开设了包括中国农民问题、农民运动之理论、中国农业情形及改良方法、中国农民运动及其趋势和农村教育等20多门课程,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一现象()A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指导作用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在农村的蓬勃开展C标志国民革命运动进入高潮D表明农民阶级成为国民革命的主力军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多门政治理论课程,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在农村的开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此时期三民主义已经发展为新三民主义;C选项错误,国

13、民革命运动进入高潮是1926年7月北伐的开始,与这一现象不符;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在农村中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不能说明农民阶级成为国民革命的主力军。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答案B6历史精神是指重大历史事件所留下的启示与意义。下列精神中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是()A红船精神 B延安精神C长征精神 D井冈山精神解析根据“开天辟地意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党的成立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红船精神指中共一大召开的伟大历史意义,故A正确;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建立无关,不符合“开天辟地意义”,排除B、C、D。答案A71927年初,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

14、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A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B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为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因此C项正确。A选项错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建立是在1927年10月,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材料中的思想为工农武装割据思

15、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不是发展;D选项错误,1927年初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答案C8有学者评论某个事件说:“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掌握了领导权,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A国民革命的开展 B八七会议的召开C遵义会议的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解析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故C项正确;国民革命的开展时期毛泽东尚未掌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A错误;八七会议是纠正右倾错误的会议,此时尚没有摆脱共产国际的指挥,B错误;中

16、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答案C9“我们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长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材料强调长征的胜利()A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B创造了近代历史上的新奇迹C展开了全民族抗战的新画卷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解析“长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说明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A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长征创造了

17、新奇迹,B错误;全民族抗战是在1937年之后,不符合题意,C错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答案A10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一致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一致C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一致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一致解析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三者都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任务都是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选项A正确;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指导思想分别是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目的是建立

18、资产阶级共和国,解放战争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排除B、C;题目中所述三个事件的领导阶级和革命对象并不一致,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对象是清王朝,国民大革命革命对象是北洋军阀统治,而解放战争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对象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所以D错误,排除。答案A11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B保留了火种,使革命转危为安C标志着毛泽

19、东思想正式形成D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解析依据题干“中国共产党人”、“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结合所学可知,该事件是红军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B项正确。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是遵义会议,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故排除A、C、D项。答案B12下表是一些国际人士对于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性事件的评价。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瑞士传教士薄复礼这是一支纪律严明,爱护群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队埃加德斯诺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

20、能说是溃退,因为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好无损莱尔霍林沃斯这不仅仅是一次杰出的军事成就,还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行动,其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苏联的真理报真正的革命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气概的卓越范例A.南昌起义 B国民革命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解析根据“特别能战斗的军队”、“战略撤退”、“深远影响的政治行动,其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事件应该是长征,故选D项;南昌起义、国民革命和秋收起义都不符合“战略撤退”、“核心力量完好无损”、“深远影响的政治行动,其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的描述,故排除A、B、C项。答案D二、非选择

21、题(共2小题,共52分)13(24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与探索,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办黄埔军校应该说是孙中山军事上失败的结果。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有两个运动,一个是新军运动,另一个是会党运动。辛亥革命以后,他的活动渐渐变成了拉拢军阀,结果是不断遭到失败。这就教训了孙中山,所以他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懂得了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接受了苏联顾问的建议,一九二三年决策,一九二四年正式开办黄埔军校,并决定由蒋介石当校长。曾庆榴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材料二陈云在1935年报告遵义会议情况时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从而形成

22、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蒋健农遵义会议后中国的历史性转折材料三整体而言:战时国民政府海外派兵的谋划与行动有何重要的意义:其一,强化了英、美对日本南进战略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抗击日本军事侵略的军事同盟的尽快形成与切实维护;其二,在中南半岛地区牵制和吸引了相当数量的日军,对打击日军南进部署有重要作用;其三,有助于国民政府争取外来援助和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当然,其中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国民政府将过多的精力置于争取国际合作和外来援助,却没有适时、妥当地处置中国国内政治和自身改革问题,结果因自身的弱点在战后国内外诸多重大事务的处置中陷于被动境地。张智丹抗

23、战期间国民政府海外派兵问题研究(1)依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12分)(2)材料二中所说“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是谁?遵义会议的意义何在?(8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史观评价中国远征军的抗战?(4分)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开办黄埔军校应该说是孙中山军事上失败的结果”,可知孙中山创立黄埔军校的原因在于其之前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创立革命军队得到了苏联和中共的帮助;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目睹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国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有必要创建革命军队。(2)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之前,王明、博古等人掌握军事

24、指挥权,因此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指的就是王明、博古等坚持“左”倾错误的领导人。意义:根据材料“从而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可知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3)评价:从材料三可知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国民政府派遣远征军进行了分析评价,概括而言中国派遣远征军有利于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但是派遣远征军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国内政治和自身改革,不利于国民党政府战后诸多重大事务的处置。答案(1)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5、军阀混战;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苏联和中共的帮助。(2)人物:王明、博古等“左”倾错误指挥者。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3)有利于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国内政治和自身改革,不利于战后诸多重大事务的处置。14(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商界及学界的人何以不起来反对军阀呢?他们在专制政权下做了几千年的顺民,不知道什么是民权,忽然要他们起来做国家的主人翁,好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海洋的大波涛之中去游泳,势非淹死不可。中国近代史大

26、纲材料二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民国时期的政党在社会结构中真正起到扭转乾坤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通史材料三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材料四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共在民主革命进程中遭遇多次危机,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习近平建党95周年讲话(1)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工商界及学界”起来进行反抗的表现是什么?是否真的被“淹死”?结果如何?(6分)(2)中国共产党

27、成立后,为“扭转乾坤”制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何意义?(6分)(3)据材料三,指出在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政治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影响是什么?(8分)(4)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遭遇重大危机进行长征。长征途中,中共为摆脱危机召开了什么会议?有何意义?针对一个政党在危机中的转折,你有何认识?(8分)解析(1)表现,据材料一“工商界及学界的人何以不起来反对军阀呢”,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五四运动的角度回答20世纪初“工商界及学界”起来进行反抗的表现。结果,结合所学知识从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等方面说明没有被“淹死”的结果。(2)目标,据材料二“

28、民国时期的政党在社会结构中真正起到扭转乾坤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等方面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扭转乾坤”制定的奋斗目标。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角度回答它的成立有何意义。(3)发展,据材料三“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等方面指出在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政治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大革命的角度回答其影响是什么。(4)会议,据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并结合所学

29、知识从遵义会议的角度回答长征途中,中共为摆脱危机召开了什么会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结束“左”倾错误、党中央正确领导、党的转折点等方面回答有何意义。认识,结合所学知识从与时俱进、结合国情等方面回答有何认识。答案(1)表现:五四运动。没有。结果:取得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意义: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3)政治: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影响: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到来。(4)会议:遵义会议。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认识:党的政策需要与时俱进,与国情相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