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570.50KB ,
资源ID:24793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793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题七中国近代思想检测卷--202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题七中国近代思想检测卷--202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WORD版含答案.doc

1、专题七 中国近代思想一、选择题1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指出:“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这表明海国图志A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思想界B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D是近代最重要的一部著作2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主张()A“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B“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C“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递”D“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西学为

2、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A. 以中国文化为本位 B. 以中国文化为辅助C. 以中国文化为手段 D. 以中国文化为形式4. 某历史学家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者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A. 科学技术决定论 B. 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C. 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5.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

3、洁性C. 反对向西方学习 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6.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 揭露历史真相 B. 引介西方理论C. 倡导维新变法 D. 颠覆孔孟学说7.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维新派A. 施政纲领得到皇帝的支持 B. 得到清军的支持C. 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D.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8. 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力。这是由于进

4、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 民主与科学A. B. C. D. 9.1896年,孙中山言其革命:“人或云共和政体不适支那之野蛮国,此不谅情势之言耳。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这表明孙中山认为A. 共和思想是孔子大同思想的继承发展B. 孔子为倡导共和的导师C.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共和思想,实行共和符合世界潮流D. 共和是彻底否定封建传统道德文化10.孙中山说:“我国民要脱满洲政府束缚,要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手段、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与及满洲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他意在A. 建立中国同盟会 B.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5、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改善工农生活11.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期望中国革命A. 排满反清相结合 B. 民族民生革命相结合C. 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D. 民族民主革命相结合12.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对该誓词理解正

6、确的是说明当时清朝统治已经被推翻 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反映了孙中山实现国家富强的愿望 表明外交上希望得到列强的认可和支持A. B. C. D. 13.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后,提出“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其主要目的是为A. 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B 缓和政治派系矛盾,鼓励学术研究C. 提高北大学术研究水平 D. 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14. 陈独秀在1915年说:“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这表

7、明他A. 彻底反对君主专制 B. 反对学习西方文化C. 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D. 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15.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有两个同学,一个叫孙竞存,一个叫杨天择。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下列著作中,与“这种风气”关联最密切的应是A.变法通议 B.海国图志C.天演论 D.孔子改制考16“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下列言论与材料原意相近的是A“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B“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须臾缓。”C“

8、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难一根本之条件。”D“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17. 一位学者评论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视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选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 存在对旧义化的传承与创新 B. 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18. 杨天石在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中记录蒋介石日记的有关

9、内容:1919年12月4日看新青年杂志;1923年9月6日下午看马克思经济学说;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从以上日记内容可以看出A. 蒋介石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B. 蒋介石对新思潮感兴趣C. 蒋介石是马克思主义者 D. 蒋介石想寻找证据屠杀共产党19.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总结历次革命失败的教训之后,深感:“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中山在这里强调中国革命必须A. 效法俄国走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 B. 接受苏俄的帮助建立自己的武装C. 扩大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D.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赢得民族独立20.孙中

10、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斗争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三民主义 B.讨袁宣言C.三大政策 D. 北上宣言二、非选择题2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天下无数百年不变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海国图志材料二 “外国之长,度不过技巧制造,船坚炮利而已”。“炸弹轮船虽利,然军中制胜之道,究在人心而不在器。”“艺事虽未所兼长,究不能离道而言艺,本来轻重之分,固有如此”。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1)根据所

11、学知识回答,以上材料中的言论分别属于哪些派别?其主张是什么?(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特点。2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伏尔泰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并“提倡不念旧恶、不忘善行、友爱、谦恭”,“他的弟子们彼此亲如手足”。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摘编自高毅法国启蒙运动中的

12、“中国热”材料二 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在民族救亡图存的现实压力下展开的。当时所有中国知识精英几乎有一个共识:“救亡的唯一途径就是启蒙”,而这个启蒙又是(西方)外来的,不是源自本身,这就导致了没有任何实现可能的极端偏执的“西化论”。把矛头指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也正因为如此,类似于“孝道”“礼教”“男权”“纲常”“名教”等儒家所崇尚的核心价值,就成为五四时启蒙思想家们激烈批判的主要目标。材料三 尽管“启蒙”的批判对象是“具有主宰性地位的传统思想体系”,但“启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一方面,自古以来,儒学思想始终洋溢着对人的高度关注,而由此展开对人的道德情怀、伦理关切和

13、人文精神的阐发和诉求,这些是儒学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儒学的“和谐”“中庸”“仁爱”的价值主题和由此彰显的人文情怀,再次受到关注。以上材料摘自李宁宁启蒙语境中儒学的命运与现代性(1)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对中国儒学所持的态度,并指出伏尔泰心目中理想的政治模式。(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启蒙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的主要目的、主要影响、不足之处分别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儒学的现代价值。(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东西方对儒学持不同态度的主要因素。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

14、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持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1867年) 材料二 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材料三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确立儒家的身份?学术界有以下两种主张:儒家是治疗现代文明弊病的良方,重建中华文化的核心;儒家总体上已不适应现代民主法制制度,但在社会生活中还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15、。 据余英时等著不确定的遗产整理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陈独秀的基本主张。 (3)你同意材料三中的哪一观点?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以“现代化进程中儒家身份的确立”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海国图志在当时影响力十分有限,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可知,它的影响深远,故B项正确;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海国图志近代最重要,故D项错误。2【答案】B【解析】“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是顽固派的观

16、点,与材料中“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不符,故A项错误;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与材料中“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相符,故B项正确;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是维新派的观点,与材料中“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不符,故C项错误;主张革命,与材料中“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不符,故D项错误。3.【答案】A【解析】中学为体中“体”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伦理纲常为基本,故A正确;B中辅助;C中手段和D中形式均不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历史评价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可知,该历史学家

17、把“中体西用”放在了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的,肯定了当时“中体西用”的合理性。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其余ABD三项说法与题干意思不相符合,均不正确。5.【答案】D【解析】从禁止使用的名词来看都是一些外来词和新名词,因此禁止使用的目的是维护传统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维新思想等内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信息,B项错误;C选项错误,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6.【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学伪经考将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斥为伪经,其目的是摧毁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理论依据,为维新变法扫清障碍,因而遭到清政府的禁毁,故C项符合题意;新学伪经考

18、是康有为自身对儒学的考究,主观意识较强,真实性不强,故A项错误;新学伪经考主要内容是考据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目的是对儒学体系加以改造,不是介绍西方思想,也不是颠覆孔孟学说,故BD项错误。7.【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可知,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故选C。AB项得到支持的问题材料未体现;D与材料无关,变法的基础的问题材料并未涉及,C 项明显错误。8.【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注意关键的时间提示“19世纪末”,当时民族危机严重,维新变法运动兴起。故、符合题意;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所以选B。9.【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了

19、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材料中强调共和是中是中国先代哲人的的思想。由此可以推断出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故本题选择C。10.【答案】B【解析】从材料“脱满洲政府束缚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并结合所学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故选B;A,C皆为手段;材料与改善工农生活无关,排除D。11.【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的“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体现了孙中山要民族民主革命相结合,因此D符合题意;AC不能反映题干主旨,B材料不涉及民生内容,排除ABC。12.【答案】C【解析】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同年2月

20、12日,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朝灭亡,据此可知说法错误,选项中有就不能选,所以选C。13.【答案】D【解析】据材料“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也听他们自由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其实质是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故D项正确;“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的作用目的是提倡资产阶级文化,故A项错误;“缓和政治派系矛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提高北大学术研究水平”不属于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故选D。1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1915年可知当时君主专制已经推翻,A错误;B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材料中他指出近代文明社会的弊端使社会的不平等

21、和资本家的压制D符合题意。1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天泽”“竞存”等可知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思想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中提及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影响了许多中国的有志之士,故C项正确。变法通议是梁启超所著,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化图存的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海国图志是魏源所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孔子改制考是梁启超所著,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以减少变法的阻力,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题干中“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表明当时已经是民主

22、共和,而“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废君统,倡民主,变”表明还是帝制,故A项错误;根据“今者中国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须臾缓”,可知是宣传三民主义,要以革命推翻清政府,故B项错误;“立宪政体”不等于君主立宪制,根据“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惟一根本之条件”可知强调思想解放是民主政治的前提,符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目的,故C项正确;“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表明还是帝制,故D项错误。【答案】C1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视光芒”“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

23、容”“民间文学选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的信息可知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对旧义化的传承与创新,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1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蒋介石看新青年杂志、看马克思经济学说、看马克思学说概要,反映了蒋介石对新思潮感兴趣,B项正确;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创办的,排除A;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所以选B19.【答案】C【解析】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孙中山此时主张中国的的革命以俄为师,而俄国的革命就是典型的以“群众”为基础的革命,所以孙中山在这里强调就是中国革命必须扩大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

24、础。20.【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指的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即三大政策,故C项正确;三民主义、讨袁宣言和北上宣言均体现不出“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故AB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1.【答案】(1)材料一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西方长处,“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是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以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主张改变具体规章制度、生产方式和技术;材料三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中体西用”,主张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设议院,兴民权,行宪政。(2)西学东渐,学习西方由学“器物”到学“制度”不断地深入。【解析】依据材料一“无穷极不变

25、之法”、材料二“度不过技巧制造,船坚炮利而已”以及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分别归纳回答;主张结合所学回答即可。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学习西方由学“器物”到学“制度”不断地深入回答22.【答案】(1)态度:推崇儒学。模式:开明君主制。(2)事件:新文化运动;目的:救亡图存;主要影响:动摇儒学正统地位不足: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3)现代价值:重视伦理道德,彰显人文情怀。(4)因素:时代的需要;国情的差异。【解析】(1)依据材料“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的信息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把矛头指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可知是新文化运动;第二小问

26、从民族救亡图存信息归纳回答;第三小问从动摇儒学正统地位回答;第四小问从对待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角度思考回答。(3)依据材料三“儒学思想始终洋溢着对人的高度关注,而由此展开对人的道德情怀、伦理关切和人文精神的阐发和诉求”归纳回答。(4)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时代和国情回答即可。23【答案】(1)观点:治国的根本是遵循礼义和取得人心支持;反对向西方学习科技。(2)提倡科学与人权(民主);全面批判中国传统文化。(3)论证:观点一:儒家是治疗现代文明弊病的良方,重建中华文化的核心。 论据:儒家强调“仁”、“礼”和中庸,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有效挽救现代文明之弊病; 儒家强调德治、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有

27、利于构建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已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象征。 观点二:儒家总体上已不适应现代民主法制制度,但在社会生活中还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论据:儒家提倡的纲常名教、等级秩序等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自由、平等、法治等价值观相抵触;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精髓部分还可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作用。 (1)“仁”、“礼”和中庸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德治、诚信思想有利于构建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3)儒家注重政治和人事,体现了一定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的信息可以概括出“治国的根本是遵循礼义和取得人心支持”,依据“古今来未闻有持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可以归结出“反对向西方学习科技”的答案。 (2)依据材料二中“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可以判断出“全面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答案,依据“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可以概括出“提倡科学与人权(民主)”答案。 (3)属于观点论证题,选取材料中任意一种观点,然后结合所学进行论证。材料三中第一种观点如家治国思想、和谐社会构建等角度组织答案;第二种观点论据可以从儒家提倡的纲常名教、等级秩序等角度分析消极影响进行作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