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课标高三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讲座 专题三 物体运动【基础要点归纳】一、地球运动1地球运动的基本情况(1)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概况的比较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034夹角(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0,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
2、自转3600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0(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2)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3)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春分6.22夏至向北向南向南秋分向北春分9.233.213.2112.22冬至23026
3、N23026S00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移动情况如下图所示: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交替 昼夜的形成: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非地球自转形成)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晨昏线由东向西运动) 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地方时 产生经度的时差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计算:所求地的地方时二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为“”,西侧为“”(东加西减)经度差的求法:所求地和已知地的经度在0经线的两侧为“”同侧为“”(两侧加,同侧减)区时每一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共同使用
4、的时间,这个时间为区时。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0,如西五区的中央经线=5(W)150,即为750W。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晚的地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0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见下图)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
5、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
6、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3)四季更替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
7、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4)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二、大气运动大范围:全球大气环流小范围:热力环流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气压差异大气运动1热力环流 概念:冷热不均
8、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气压差异水平运动A BC D 高 低 高 受热 受热 冷却低 高 低等压面(线)比较A、B、C、D四地的气压高低:DCAB 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海陆风:白天风由海洋吹向大陆,晚上风由大陆吹向海洋。 山谷风:白天风从谷底吹向山顶,晚上风从山顶吹向谷底。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 风向平行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 于等压线 风向和等压线有交角 摩擦力:(近地面、与风向相反)从等压线图判断各地风力
9、大小,应注意:等压线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的关系;比例尺大小;等压线的疏密;相邻两等压线的等压距大小。风压定理: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低压,右后高压。气压场:高气压中心、高压脊、低气压中心、低压槽、鞍部的天气情况。高压低压北半球高气压中心:晴朗 高压脊:晴朗低气压中心:阴雨,大风低压槽:阴雨鞍部:阴沉,不稳定 高压脊线附近的气流运行 低压槽线附近的气流运行3全球性大气环流 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作用: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三圈环流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地面表现:七个气
10、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解释地球表面两个多雨带:赤道多雨带(上升气流)、温带多雨带(锋面气旋、极锋) 两个少雨带:极地少雨带(下沉气流)、副热带少雨带(下沉气流)0 30 60 90Km18126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向高纬移,冬季向低纬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一致,移动510个纬度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时间温度气压切断气压带实 际 情 况7月陆高海低陆低海高副热带高压带仅在海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1月陆低海高陆高海低
11、带极地低压带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3)季风环流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东亚西北季风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澳大利亚北部:1月(夏季)西北季风(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偏转而成),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7月(冬季)东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热带草原气候)三、水的运动1陆地水(1)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一条河流可能有多种补给方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12、雨水补给一般以在夏秋两季为主时间较集中;不连续;水量变化大河流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内降雨量及其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即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我国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融雪水补给春季有季节性;水量较稳定河流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积雪量及流域气温变化有关东北地区冰川水补给主要在夏季有季节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水量较稳定河流水量多少,与流域境内冰川或永久积雪贮量大小及气温高低密切相关,而河流的水情变化与气温变化,尤其是气温日变化有密切联系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与沼泽水补给全年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河流的水量大小及其变化,与湖泊、沼泽补给流域的来水量及其变化有关,水量变化一般比
13、较缓慢,变幅较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稳定;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的大小;地下水与河流水位相互位置关系普遍(2)水循环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联系各个圈层,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水循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但要明确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等方面都产生深刻影响。2海水运动形式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
14、成钱塘潮。小潮 大潮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洋流成因:风海流盛行风与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东西方向的洋流。(信风、西风、极地东风、南亚季风) 补偿流流向海水减少区的补偿运动垂直方向(上升流、下降流)、水平方向(一般为南北方向,赤道逆流例外) 密度流由于海水温度、盐度差别引起(直布罗陀、曼德海峡等处的密度流)分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东岸暖流、西岸寒流 中高纬度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北太平洋、北大西洋,逆时针东岸寒流、西岸暖流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以赤道为中心)冬季东北风,向西流,逆时针;夏季西南风,流向相
15、反 南极绕极环流西风漂流(南纬3060度海域)、纬度更高的极地东风漂流我国大陆沿岸的沿岸流:冬季受偏北风的影响,沿海海水向南流动形成沿岸流(寒流)。重要海域的洋流分析: 直布罗陀海峡:表层大西洋 地中海,底层地中海 大西洋。原因:受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地中海蒸发旺盛,周围河流淡水注入少,海水的盐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而大西洋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海平面低些。卡特加特海峡:波罗的海 北海曼德海峡:表层印度洋 红海;底层红海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夏季印度洋 南海,冬季南海 印度洋。原因:夏季北印度洋海水向东流,马六甲海峡北部海平面高于南海海平面,海水由北向南流;冬季反之。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增
16、加盐度;寒流减温减湿降低盐度(同一纬度海洋比较)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处营养盐类上泛渔业资源丰富(世界大渔场的分布) 污染物扩散与航行路线:注意洋流流向与风向。 海气相互作用:如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目前最严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四、地壳物质循环与生物循环直射点A晨昏线与最小纬线圈切点BNS【要点深化与能力提升】1昼夜更替的理解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直射点A晨昏线与最小纬线圈切点BNS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直射点A与晨
17、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或6634S。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或70S。2地方时与区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离北京所在的东八区较远的地区,作息时间与北京不同。例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市,人们一般10点
18、钟上班,14点吃午饭。因为乌鲁木齐在东6区,与北京时差为2小时,如果乌鲁木齐的人们使用东6区的区时,作息时间会与北京相同,但乌鲁木齐使用的是东8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所以他们的作息就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延迟了2小时。(图解)3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4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12月22日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
19、日 次年12月22日(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A B C D直射点的季节移动ADCA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5外力作用与地貌地面上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它们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雕塑地表形态。作用因素作用过程对地貌的影响流水作用侵蚀冲刷地面,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坡面流水使坡面地表破碎总体来说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瀑布、峡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就是流水侵蚀的结果沉积流水在搬运风化、侵蚀后的产物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逐渐沉积起来山区河流在
20、山口形成山麓冲积扇(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风力作用侵蚀在干旱地区,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戈壁和裸岩荒漠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堆积风在搬运途中,当风速减小或气流受阻,导致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外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6三个物质循环的比较循环类型循环过程作用与意义水循环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是自然环境中主要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之一。按发生的领域可分为: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海陆循环可分为: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
21、径流汇入大海等环节。1水循环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联系各个圈层,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水循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但要明确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3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等方面都产生深刻影响。地质循环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的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的岩石在地表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形成岩浆回到地球内部。从岩浆到形成各类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物质的地质循环。1地质循环是一种经历若干地质历史
22、时期且遍及全地球的自然过程,地壳物质在其自身不断循环和转化的同时,与地球内部和地球外部也在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转化。2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的发育,都与此密切相关。生物循环植物吸收空气、水、土壤中的无机养分合成植物的有机质,植物的有机质被动物吸收后合成动物的有机质,动物、植物死后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回到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连续过程。物质的生物循环包括生物的合成作用和分解作用。1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和转化。2影响并改造大气成分和
23、陆地水成分。3加快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典例剖析】【典例1】(2006江苏卷)我国“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据此回答题。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时为10月12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Aa Bb Cc Dd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B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C赤道各地日出时,当地物体影子朝向西偏北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飞船返回时,图9中各线能够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ABC D答案: D C D解析:本题组结合“神州六号”这一热点,考查有关地球运动
24、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题具体考查考生对地方时、日期的计算能力。阴影部分代表10月12日,它与非阴影部分的分界线为日界线(180)和0点所在经线。首先180经线与120经线的夹角为60,可以排除B、C两项;其次根据北京时间为12日9时许,可以计算出:0点所在经线应为15W30W之间,10月12日的范围应该大于全球的一半,故题选D项。第题具体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10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正在向近日点运行,公转速度变快,南回归线以南地区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两次最大值(直射该地时)。第题具体考查全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10月
25、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南极点周围有极昼现象,故题选D项。误区警示 第题易错选B项,失误的原因是判断不出来是南极俯视图还是北极俯视图,从而导致判断不出0点经线在东经度还是在西经度,这样就不能判断10月12日的范围占全球的一半多还是少于一半。【典例2】(2005广东卷)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答案 : 。评分说明: 。实验设计: 。答案:(1)实验材料: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墨水、清水等。 (2)实验步骤:将球状(面)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面)物上滴适量的墨滴(或水滴);正确模拟地球自
26、转方向,进行旋转;观察并描述墨滴(或水滴)流痕的偏转方向;再将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步骤,但旋转方向与步骤相反。 (3)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解析:该题考查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首先明确地转偏向力是地球由于自转而导致的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改变的力。其表述为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为0。所以实验的关键一是要模拟出地球的自转运动(如地球仪、雨伞);二是要演示出物体在地球上水平运动;三是要通过调整运动方向模拟北半球、南半球,以分别得出“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的结论。抓住
27、了这关键三点,也就抓住了本题的核心。【典例3】(2006年江苏卷)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答案:BA解析:本题组结合气压带风带图考查考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正确判读“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从风向可看出,风向偏向水平运动方向的左侧,故图示的半球为南半球,b点经度为1350E。第题具体考查风带的纬度分布及风向,南半球中纬度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第题具体考查根据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识记能力,根据b点经纬度可知,该地地处
28、澳大利亚中部,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知识拓展 近地面风带和气压带:气压带垂直方向气流上升者为低压带;下沉者为高压带。全球共有四高三低7个气压带。在7个气压带之间形成了6个风带。南北半球呈对称分布。其规律是:0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30附近副热带高压带西风带6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90极地高压带。【典例4】 (2006年四川卷)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史上,出现过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一艘海轮于2006年1月5日上午8时(当地区时)从B国港口城市起航,经过28天13小时到达A国港口城市,到达时当地区时为: 月 日 时。该海轮起航时,阳光洒满海面,海
29、轮的影子朝向_方向。(2)为节省燃料,海轮一路上尽可能顺洋流沿最短航线航行,在B国沿海航行时助航的洋流名称是:_。假定海轮旗帜的飘向只受盛行风向影响,则整个航程中旗帜飘向的变化依次为_。答案:(1)2月3日5时 西北(2)加利福尼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偏东(东北)西南偏东(东北)解析:(1)美国港口城市旧金山处于西八区,海轮到达英国伦敦,时区为零时区,所以2006年1月5日8:00加上28天13小时还要转换为零时区的区时。(2)本题考查了全球洋流的分布名称以及风带的分布名称。旧金山到伦敦顺风顺水的最短航线是由太平洋顺着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再顺着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到伦敦,
30、途中经过了盛行西风东北信风盛行西风的影响。【典例5】(2006年江苏卷)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A沙尘暴B水土流失C泥石流D土地荒漠化解析:蒙古高原气候干旱,风力的侵蚀作用强烈,a表示侵蚀作用;地面被侵蚀后形成裸岩荒漠,侵蚀的物质被搬运后,在当地干旱地区沉积下来形成沙丘,还有一部分被风力搬运到黄土高原地区沉积下来,形成黄土塬,图中的b表示风力的搬运作用;
31、黄土高原被流水侵蚀后,黄土物质随着流水的搬运(图中的c),在山口、河流的下游和河口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和三角洲等,图中的d表示流水的沉积作用。c过程表示流水的搬运作用,该作用在植被覆盖较差、坡度较大的地方,可能会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答案:(1)AB (2)BC相关链接 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多的地区,一般认为成因是:在蒙古、中亚和我国西北一带的荒漠地区,气候干燥,温差很大,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使岩石、砂砾等被“加工粉碎”成细小的砂子和粉尘。强劲的西北风将以百万吨计的细砂和粉尘旋入天空,随风南下。于是粗粒的先沉降下来聚成沙漠,细粒的则被飘移至秦岭北麓。经过二三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黄
32、土高原。【针对训练】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12题。1 若此图为12月1日太阳光照图,则 AM点位于6634S以南BM点的盛行风向可能为东南风C此时巴西高原是干季D一星期后M点日出的时刻将延迟2 若此图为12月1日太阳光照图,OA为通过伦敦的经线,则此时A北京正夜幕深沉 BOA与OC把全球分成两个不同的日期C此时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纽约正烈日当空下图是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相关图,读图判断3-4题。3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ABCD4表示3月21日这一天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A B C D右图为甲(30N)、乙两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完成57题。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A15
33、N B15S C0 D2326N6甲地在乙地的什么方向A正东 B东北 C西北 D东南7此时下列说法可能成立的是:A南极长城站正处在极夜期 B我国华南地区正处在雨季C甲地农民正忙着播种小麦 D开普敦天气炎热干旱右图是中纬度某地剖面示意图,此时正经受某天气系统的影响。分析回答8-9题。8观测发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夜晚气温较高,主要原因是A有降水,大气中水的相态变化会放出热量B云量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多C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强D云量增多,地面长波辐射增强9图中天气系统一般出现在下列哪一气压状况图中(单位:hp)右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a处盛行风向是A
34、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11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下图是沿30N的气压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1214题。12图示季节,地南部盛行(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13图示地附近有一气压系统为( )A亚洲高压 B夏威夷高压C亚速尔高压 D阿留申高压14图示季节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方向自东向西B南极考察的最好时期C我国东南沿海台风的频发时期D圣地亚哥正值高温多雨时期读陆地和周围海洋的气压分布图,回答1516题。近地面高空面15关于空气在垂直方向及近地面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空气在陆地上空下沉、海面上升,风从陆地吹
35、向海洋B此时空气在陆地上空上升、海面下沉,风从陆地吹向海洋C此时空气在陆地上空下沉、海面上升,风从海洋吹向陆地D此时空气在陆地上空上升、海面下沉,风从海洋吹向陆地16若图中所示地区位于北半球,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太平洋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B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小麦生长旺盛C是我国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最佳时期D南极上空臭氧含量达到最低值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719题。17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ABCD18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A降水少B气温低C用水量大D地下水补给少19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的是大气降水补给地
36、下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ABCD流水侵蚀是重要的侵蚀作用,其侵蚀地表强度与地形、降雨、植被、土壤等因素密切相关。回答2021题。20读土壤结构图,图中何种土壤受流水侵蚀作用相对较弱A B C D21读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图,当坡度超过400,流水侵蚀强度逐渐变小的最有可能的原因A坡面植被覆盖程度越好 B降雨强度减弱,坡面流量减少C坡面流水冲击力减小 D接受雨量减小,坡面流量减少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判断2223题。22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
37、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23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顺序是A B C D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图中是砂岩、是页岩、是石灰岩,据此完成2425题。24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岩层中,形成最晚且可以作为建筑石材的是ABCD 25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区地质历史上A外力作用形成了冲积扇B仅受到内力作用的影响C仅受到地质作用的影响D地壳运动一直隆起上升26下左图中圆弧为38N纬线的一部分,a、b分别是晨线和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图回答: (1)左图中M点是否是极点 (“是”或“否”),判断理由是 _ 。(2)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在该纬度带架设太阳能
38、热水器,为使集热板与太阳光线保持最大角,集热板面需随太阳高度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请问一年内最大调整幅度为 _ 。(3)此时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下列中的 (填代号),请按所选答案的结论在右图作出相应的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A90E,0 B90W,30N C90E,2326N D90W,22N(4)有关此季节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塔里木河进入汛期B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正向赤道以南迁徙ABC回归线极圈FD0赤道E30C长江流域寒梅绽放D开普敦炎热干燥27如图6月22日,ABACAD皆与北极圈切于A点。若AB为晨昏线: AB为_(晨、昏)线。C点昼长为_小时。此日昼长达一年最大值地区为_
39、 。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的范围是_。关于图中各点的正确叙述是( )A此时太阳高度由高到低是F、D、BB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是C、E、BC线速度相等的点是E、F D此日按看到日出时间从先到后排列的是A、E、F若AC为晨昏线:90000W此时北京时间是_点。此时地球上有22日和23日两天,则23日占地球的_(几分之几)此时正确的叙述( )A悉尼正处在正午BF地正处多雨季节C开罗正处雨季D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在右图中画出此时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8问题探究。山地对海洋气流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
40、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材料一:研究小组从 M 地出发,如左图所示。材料二: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降 0.8 。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降水 0.5 。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 1 。”材料三: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右图。阅读并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 A 、 B 两地的气温。(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 度附近的天气差异。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 (4)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为什么他们越往高处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5)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
41、深入,山地常成为气候类型的分界线。试各举中国和世界的 一个例子加以说明。29冬季,一艘货船从俄罗斯北部唯一的不冻港启航,沿欧亚澳航线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至印度洋,再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经新加坡到上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港A的名称是 。该海港位于北极圈内,却成为不冻港, 原因是 。(2)穿过英吉利海峡时风急浪高的主要是受到 风的影响。船从大西洋经 海峡进入地中海时, (顺、逆)风 (顺、逆)流而行。(3)船在地中海行驶常会遇到下雨天气,原因是 。 (4)过苏伊士运河后,进入红海,这里海水盐度特别高,原因是什么? (5)到达新加坡,附近海域风平浪静,这是因为 。参考答案1D 2A
42、 3B 4B 5A 6B 7B 8C9B10B11A 12D 13B 14C 15D16B 17D 18B 19A 20A 21D 22A23D 24D 25C26 (1)否 该纬线昼夜不等长,晨昏线(圈)不可能过极点90000W(2)2时 4652 (3)D 图略 (4)A27(1)昏 12 北半球 北回归线以北 CD (2) 8 1/2 B 如图28(1)A:22C B:28C (2)1000米 1000米附近以下云雨天气,以上天气晴朗。(3)迎风坡多云雨;北风坡天气罗晴朗。(4)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虽然太阳辐射较强,但空气保温作用较弱,地面失去的热量较获得的热量多,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5) 中国:大兴安岭、贺兰山等阻挡东南季风进入,是我国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若举例合理,则可得分)世界:如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海洋水汽进入,形成南、北美洲大陆西岸与东岸、中部气候类型的差异。 (若举例合理,则可得分)29(1)摩尔曼斯克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2)西 直布罗陀 顺 顺 (3)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气候温和多雨 (4)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区较封闭,与周围低盐度海区海水交换少;四周陆地河流径流量少 (5)新加坡地处赤道低气压带,气流辐合上升,风力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