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B而观其辟丸也C三进及溜 D衮职有阙解析B项“辟”同“避”;C项“溜”通“罶”;D项“阙”通“缺”。答案A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B.C.D.解析A项,“入”应为“被采纳”;B项,“骤”应为“多次”,“假”应为“非正式的”;D项,“遗”应为“送给”。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厚敛以雕墙使妇人载以过朝遂扶以下今近焉,请以遗之寘诸槖以与之倒戟以御公徒以示于朝A/ B/C/ D/解析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把;连词,表修饰;连词,顺承。
2、答案A4下列语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其我之谓矣 B宜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C有一于此 D赵穿攻灵公于桃园答案A解析A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状语后置句。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盛服将朝A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B舍于翳桑C提弥明死之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解析B项与例句中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盛服”,穿戴好朝衣朝冠;“舍”,住宿。A项,使动用法,使幸免;C项,为动用法,为而死;D项,名词作状语,每天。答案B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坐而假寐B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C董狐,古之良史也,
3、书法不隐D君能补过,衮不废矣解析C项,这里是“记事的原则”;今义是文字书写艺术。答案C7填空。(4分)晋灵公不君节选自左传,相传为_所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与第一部国别体史书_同为史家的开山鼻祖。答案左丘明国语阅读文本选段,完成812题。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
4、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钅且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8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B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纳,这里指被采纳。C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没有。D晨往,寝门辟矣 辟:打开。解析C项,“靡”是否定代词,不是否定副词,应为“没有谁”。答案C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B.C.D.解析A项,“也”都是
5、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B项,“而”都是连词,表假设关系。C项,“则”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D项,“之”,代词,指这件事;助词,的。答案D10下列语句分别能表现晋灵公“不君”和赵盾之“恭敬”的一项是 ()(3分)A.B.C.D.解析A项,不能体现赵盾“恭敬”;B项,是士季的话;C项,不能表现灵公“不君”。排除这三项即可。答案D1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B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可见其“不君”。C赵盾因晋灵
6、公荒淫无道,先委婉曲折地表扬灵公能知错改错,再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D为了上朝,赵盾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何等“恭敬”。这种精神连杀手麑都被感化。解析C项,“先委婉曲折地表扬灵公能知错改错”的不是赵盾,是士季。答案C12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3分)译文:_(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2分)译文:_(3)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2分)译文:_解析注意第(1)句中“终”“赖”的含义。第(2)句中“患”“贼”的含义。第(3)句注意翻译出判断句的语气来。答案(1)您如能始终坚持
7、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只是臣子们有了依靠。(2)赵盾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讨厌,晋灵公便派钅且麑去刺杀赵盾。(3)杀害百姓的当家人,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不守信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子产为政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喜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
8、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9、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之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注】 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文中加“ ”的都是人名。乡校:乡间公共场所。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封洫:田界。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舆人:众人。褚:储藏。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吾不克救也克:能够。B郑伯如晋 如:到去。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贿赂。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鄙:边远
10、的地方。答案C解析意思是“钱财”。14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3分)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人之爱人,求利之也德,国家之基也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夫令名,德之舆也A B C D答案C解析写子产劝宣子治国以德,表现了子产治国以德的思想。写子产不赞成毁乡校,善于听取人民的各种意见,表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C;写子产能区别对待卿大夫,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A;写乡校的作用,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D;写人要爱人,就要让他做有利于他的事,这是怎样“爱人”的问题,与以民为本关系不大,故排除
11、B;这是直接表现治国以德的思想;写子产从谏如流;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用比喻说明好名声的重要。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
12、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给予了子产高度的赞扬。答案A解析“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错。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3分)译文:_(2)喜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4分)译文:_(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3分)译文:_答案(1)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倚仗权势来防止怨恨。(2)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3)子产死了,谁来继位?【参考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
13、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倚仗权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郑国的上卿)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邑)。子产说:“(他太)年轻,不一定行。”子皮说:“(他很)善良,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
14、懂得治理了。”子产说:“不行。人要爱护(一个)人,是要(做)利于他(的事)。如今您爱护(一个)人就让他从政,(这就)犹如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切割,他(将受)的伤肯定很多。您爱人,以伤害他为结果,那谁还敢企求受到您的爱护啊?您有美好的绸缎,不会让人学着做衣服。大的官职、大的封地,身家所托付的东西啊,却让学习的人去治理,那不是为美好的绸缎着想得(比官职、封地)更多吗?我听说的是(先)学习然后主政,没听说过用执政来学习的啊。如果一定这么做,必定有所损害。”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贡献的负担很沉重,郑国的人把这事看作忧患。二月,郑国国君前往晋国,子产委托书信给子西(子西随郑伯如晋),带给范宣子,信上说:“您
15、为政于晋国,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的美德(令:善,美),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贡纳很重,我呢,对此很不理解。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根基。有基础就不致毁坏,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大家共同享乐,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进贡。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土地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亲近他;骄傲奢侈的,依法惩办。子产参与政事一年,人们歌唱道:“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谁杀死子产,我就助他一臂之力。”到了三年,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土田,子产栽培。子产死了,谁来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