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2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
2、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A 解析:据“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为贵”“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等可看出题干中的材料都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人文精神,A项正确。故选:A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201501)】1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其台词的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以
3、法治国,中央集权【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法家思想【答案】 D 解析:A项是墨家的主张,B项是儒家思想,C项是道家思想,D项是法家思想故选: 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百家争鸣”时期各流派的思想核心内容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201412)】6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关系C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
4、关系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争鸣【答案】B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孔子等思想家主张仁爱,孟子主张仁政,体现了对人与社会的关注,由此可见其共同点是A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中西方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201501)】4汉代的新儒学融合了各家思想,像一个综合体。其主张有“大者,百神之大君也”“阳,大之德;阴,大之刑”“国之为国者德也,君之为君者威也。故德不可共,威不可分”等。
5、其新儒学体系吸收了 “大子为暴,大能罚之”(墨家) “诸法l大I缘牛,诸法|大I缘火”(佛教) “制人者阳,制于人者阴”(黄老之学) “柄者,杀牛之治也;势者,胜众之资也”(法家) A B C D 【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思想【答案】D解析:汉代儒学主要在儒家基础上吸收了汉朝的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大子为暴,大能罚之”符合“阳,大之德;阴,大之刑”的思想;“制人者阳,制于人者阴”是董仲舒思想成分;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思想内核,故符合题意,本题选择D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董仲舒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
6、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201501)】1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C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D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知识点】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及天人感应【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日食”在古代是一种不祥的现象,而且当统治者残暴时,记录就多,开明时,记录就少,说明这种记录有一定的目的,即认为日食是上天对君王的提醒,要尽量施行仁政,故
7、A项正确。【思路点拨】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那一时期的绝大多数的历法或者天文成就,都为了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是真正为了探寻科技本身的发展和进步。【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201412)】1战国时期思想家苟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以上言论表明荀子 A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B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C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 D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争鸣【
8、答案】B传统儒家注重“礼治”思想,材料中明显是对传统儒学思想进行了改造,故A项错误;材料中“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的信息说明荀子强调“礼法并用”,继承了传统儒家中“礼”思想,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的思想属于法家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该信息,故C项错误;荀子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继承和发展,不是背离,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荀子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1月质检(201501)】4在汉代存在的400多年里,宫廷女性参政、议政、临朝之风不绝如缕,是中国历史上女性参与政治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这反映出汉代A儒家女性观与现实的差距 B朝廷鼓励女性参与政权C
9、女性突破了儒家纲常束缚 D妇女民权运动开始兴起【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答案】A解析:儒家思想中三纲五常中体现“男尊女卑”,而材料中“宫廷女性参政、议政、临朝之风不绝如缕”说明现实中妇女参政与儒家重男轻女的观念产生较大差距,故本题选择A项。其它选项不符合题干意涵。【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儒家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1月质检(201501)】2孟子梁惠王上记载:“王曰:叟(老者),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表明儒家主张A舍生
10、取义 B见利忘义 C重义轻利 D义利并重 【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答案】C解析:儒家思想重视“仁义”,材料中“将有以利吾国乎”“亦有仁义而已矣”的信息说明孟子比较注重仁义而不注重利益,故本题选择C项;A说法较为绝对,与材料中意思相反,D说法不符合除了意思。【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孟子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1月质检(201501)】4在汉代存在的400多年里,宫廷女性参政、议政、临朝之风不绝如缕,是中国历史上女性参与政治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这反映出汉代A儒家女性观与现实
11、的差距 B朝廷鼓励女性参与政权C女性突破了儒家纲常束缚 D妇女民权运动开始兴起【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答案】A解析:儒家思想中三纲五常中体现“男尊女卑”,而材料中“宫廷女性参政、议政、临朝之风不绝如缕”说明现实中妇女参政与儒家重男轻女的观念产生较大差距,故本题选择A项。其它选项不符合题干意涵。【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儒家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1月质检(201501)】2孟子梁惠王上记载:“王曰:叟(老者),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
12、义而已矣。”这表明儒家主张A舍生取义 B见利忘义 C重义轻利 D义利并重 【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答案】C解析:儒家思想重视“仁义”,材料中“将有以利吾国乎”“亦有仁义而已矣”的信息说明孟子比较注重仁义而不注重利益,故本题选择C项;A说法较为绝对,与材料中意思相反,D说法不符合除了意思。【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孟子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501)】O1R253.(9分)“孔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同时也受到了许多的关注。因
13、此,许多人都“拿孔子说事儿”:有些人想把孔子拉下神坛,有些人想把孔子再度推上神坛,以至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多种历史形象在历史舞台上不断地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材料二:“从根本上讲,儒家思想认为,社会洁乱的根本在于人心,因此,要从根本上迭到社会的治理,就应当从人心的治理入手。光靠法制和制度的健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治乱问题。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学说在这方面则显然略胜一筹。这也是为什幺在眷秋战国的
14、百家争鸣之后,统治者在百家中把以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思想定为一尊的原因之一。”“爱智慧”的哲学与“实用主义”的儒家兼谈西方儒学研究的误区材料三:易白沙(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认为:为什幺专制君王要独尊孔子而不抬举别人呢?从根本上讲,不得不归咎于孔子之自身。其一,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其二,孔子讲学不尊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其三,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其四,孔子 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矮化”孔子的原因。(2分)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的专制统治者独尊孔子和儒学的原因。(3分)(2)材料三作者对孔子持什么态度?其
15、目的何在。你如何看待该态度?(3分)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对待孔子持不同观点的原因。(1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答案】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发,孔子提倡的仁的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的角度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社会洁乱的根本在于人心”以及材料二中“孔子尊君权,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孔子讲学不尊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 “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和“但重作官,不重谋食”的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孔子
16、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是否定态度;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新文化运动目的来回答即可;态度可以从当时反封建思想角度来评述,但从绝对性角度来看有点过激;第三小问分析孔子持不同观点原因结合所学从阶级属性角度论述即可。参考答案:(1)当时百家争鸣,各学振之间相互攻诰;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2分)儒学重视人心治理,有利于调解社会治乱问题;孔子尊君权,易于形成君主专制;孔子不许问难,易于形成思想专制;孔子思想易于为民贼(专制君主)所利用。(3分,任意三点即可)(2)否定态度。反封建争制。他的观点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但对孔子的批判过于绝对化,其思想中的“仁”等观点还是有积极意
17、义的。(3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借助儒家思想宣传变法可阱减少阻力。(1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中儒家思想运用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高三第四次月考 历史答案1-10CCABC ACCDB; 11-20BCBDA ACCBD; 21-30DBCDC CDACD; 31-40DCDBC DCCDD; 41-50 CBACB DDCCB51.(1)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建立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原则。(6分)(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6分)(3)相同问题:都存在党派之争、利益群体之争;都急需制定宪法
18、;都需要建立稳定的政治体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6分)(4)局限性:将革命与改良对立,认为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不能准确区分立宪派改良和封建朝廷改良之问的巨大区别。(2分)看法:循序渐进、创新与借鉴(革命与改良)都是制度转型的有效方式;妥协与斗争都是制度转型的策略。(2分)52.(1)国家对新兴经济的控制较弱;信用(或金融)体系形成并逐步完善;异地交易呈现质变;商业城市增多;商业模式发生变化。(4分,任意两点即可)(2)民国统制经济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弗里德曼强调自由的市场经济(2分)。民国统制经济产生的背景: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矛盾尖锐,民族危机加深。(
19、1分);弗里德曼思想产生的背景: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出现滞胀现象。(1分)认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依据国内外背景适时调整(1分)53.(1)当时百家争鸣,各学振之间相互攻诰;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2分)儒学重视人心治理,有利于调解社会治乱问题;孔子尊君权,易于形成君主专制;孔子不许问难,易于形成思想专制;孔子思想易于为民贼(专制君主)所利用。(3分,任意三点即可)(3)否定态度。反封建争制。他的观点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但对孔子的批判过于绝对化,其思想中的“仁”等观点还是有积极意义的。(4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
20、期第四次月考(201501)】3.董仲舒曰:“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区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去)其害也。”作者主张:A.先仁后智 B.仁者爱人 C.智者不仁 D.智能除害【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思想【答案】A解析:材料中“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区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的信息体现出董仲舒强调的是以仁为核心,属于三纲五常中的首位思想,故A项正确;B、C和D均是材料反映部分信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董仲舒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
21、15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501)】2.对比佛教、道教,有史学家认为:“孔子儒教,不成为一项宗教其信徒都没入在一般社会中,在下则弘扬师道,在上则服务政治。只求淑世,不求出世。”材料认为儒教不能成为一项宗教的理由是:A.无专门的宗教组织 B.教徒超然于政治外C.以治国平天下为理想 D.只求出世,不求入世【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C解析:材料中“其信徒都没入在一般社会中,在下则弘扬师道,在上则服务政治。只求淑世,不求出世”的信息说明信仰儒家思想的学者居多,主要是以治国平天下为主,没有“出世” 的态
22、度,故C项符合题意。A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B说法与材料中信息相反:D只反映表面现象。【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儒家思想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O1O221.(10分)社会发展既要重视以人为本,又要注重法制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认为,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的根本吧! 材料二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
23、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材料三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 王守仁 材料四黄宗羲以“托古改制”的笔法,肯定“三代之法”是“天下之法”,而批评三代以下之“法”为“一家之法”。他倡导民治、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他指责封建法律是一家之法、非法之法。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积极意义何在?(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和秦朝的不同之处,汉初这种立法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3)据材
24、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守仁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并分析他强调该核心内容的社会政治背景。(3分)(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的法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影响。(2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 解析:(1)从材料“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的仁政,主张统治阶级要实行仁政,社会成员要相互关心体贴他人,能够缓和社会矛盾,调整人际关系。(2)材料明显反映的是仁政的治国思想,主张减轻刑罚,而秦朝是实行的轻罪重罚。
25、汉朝统治者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统治策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王守仁的理学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王守仁理学思想的出现可以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政治上专制黑暗;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上,八股取士严重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4)从材料“他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可以分析的出黄宗羲的思想。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早期的启蒙作用,为以后的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参考答案:(1)仁。 (2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人际关系。(2分)(2)汉:减轻刑罚,断狱从轻;秦:严刑酷法。(2分)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1分)(3)核心
26、内容:致良知。(1分)背景:明代中后期,政治黑暗(或皇帝专制、特务横行、宦官专权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民之陷溺”);伪善流行(或社会风气败坏)。(任答一点,2分)(4)思想:倡导民治,主张立公法。(1分)影响:揭露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1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中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O1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生逢乱世的孔子,终其一生,都在极力主张“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一心要
27、用“仁义”挽救“礼崩乐坏的局面,要求人们以“亲亲之爱”为起点,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仁爱”桥梁。向人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蓝图。(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是如何规划心目中的“理想的社会蓝图”的?(6分) 材料二 孔子68岁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列国周游回到鲁国,他的“参政”生涯至此结束。或许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将化为泡影而产生了失望情绪,孔子终于发出了“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悲叹。客观地说,孔子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相比,是“格格不入”的,这就决定了孔子的悲剧命运。(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政治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社会原
28、因。(4分)材料三 儒家的民本思想一方面表现在对“民”的“关注”、“重视”上,主张“重民”、“爱民”、“以民为本”: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对统治者的“德”和“贤”的要求上,主张实行“德治”、“仁政”。他们所突出、关注的不是贵族威严,而是平民意志:不是贵族权益,而是平民命运。(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特点。并从材料三的角度分析儒家思想后来能够成为古代中国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6分)【知识点】孔子及早期儒学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民本思想【答案】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仁义”等从孔子希望统治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结合所学从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主张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等
29、角度归纳。第二问,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而孔子的思想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因而不被重视。第三问,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以民为本” 、对“民”的“关注”、“重视”上,他们对统治者的“德”和“贤”的要求上等内容归纳;材料三从关注平民命运而不是贵族权益角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参考答案:【思路点拨】在2015年高考复习中,复习古代中国思想文化时要抓住一条主线,两个特点:“一条主线”是指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历程;“两个特点”是指儒家思想根据社会的发展演变不断发展演变;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
30、学派的思想以完善发展和对后世的影响。【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J1 O1 32(13分)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材料二 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请回答:(1)材料一中体现了中国哪些传统思想观念?(3分)(2)据材料二,概括近百年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呈现出的变化趋势。(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背景。(6分)【知识点】早期儒学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答案】第一问,孔子观点重视孝道,
31、孟子思想体现重男轻女,荀子则强调叶落归根、安土重迁思想。第二问,第一小问依据表格数据总人数的不断增加、迁至他乡种田人数减少迁至城镇经商人数增加、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增加的变化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从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的产生、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等角度分析。参考答案;【思路点拨】2015年高考复习应注意:(1)逐一梳理和掌握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纵向侧重于民族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发展原因、表现和特点进行整合,横向侧重将其发展与我国的民主革命形势、进步思想的传播、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把握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2)从近代化角度把握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关系。(
32、3)把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14有学者评论某思想家时说:“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知识点】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答案】B 解析: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统治阶级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从此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为汉武帝赏识,从此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故本题选B。【思路点拨】在2015年高考复习中,复习古代中国思想文化时要抓住一条主线,两个
33、特点:“一条主线”是指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历程;“两个特点”是指儒家思想根据社会的发展演变不断发展演变;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发展和对后世的影响。【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1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这里的“礼”主要是指A风俗 B贡赋 C礼仪 D秩序【知识点】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礼乐文明【答案】D 解析:儒家认为确立礼是国家的躯干,认为杀害有礼者,就是在戕害国家躯体,制造祸端。那么对于一国而言,“礼”即是国家的统治秩序。礼在
34、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题选D。【思路点拨】在2015年高考备考复习中应注意:一是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对相关历史概念的理解,一定要复习到位。二要注意本专题中知识点的整合,如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等;三是注意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如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与近现代中外政治制度的联系与比较等,还有与古代中国经济和思想的联系等。【原创精品解析】
35、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一中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201412)】O1 P1 P2 23(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而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尚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其殃咎乃至。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在创世时”上帝把人作为本性不定的生物,赐给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对他说“亚当啊我们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心我们使你既不属天,又不属地,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于是凭着选择自由,凭着你的尊荣,你就好像是你自己的塑造者,可以
36、把你自己塑造成你喜欢的任何模样”。摘自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论人的尊严 (1)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材料一拉近了天与人的距离,材料二拉近了上帝与人的距离,简析其着眼点有什么不同?(6分)材料三 14世纪至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推动人类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艺运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其中,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不过,西厢记在流传过程中,也曾遭受到禁毁、歧视。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下令将西厢记、水浒列为“秽恶之书”,认为“愚民之惑于邪教亲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恶书所致”。 摘自欧洲文
37、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潮与中国明清之际文艺思潮之比较(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西厢记等书的遭遇有哪些社会原因?(6分)(3)康德认为,既要保障个人自由,又要规避无限制的个人自由。评述启蒙思想家在这两方面的思想贡献及其历史意义。 (8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答案】答案:(1)时代背景:前者产生在汉代出现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中,后者产生在文艺复兴运动中。(4分)着眼点:前者借助“天”来宣扬君权的神圣,同时也强调对君权的制约;后者是借助于
38、神的名义弘扬个性解放,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6分)(2)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没有出现本质的变化;专制统治根深蒂固;理学始终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6分)(3)评述: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自由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但个人自由应该受法律(社会契约)的限制。(4分)意义: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有利于后来新的国家形式(资本主义代议制)和公民社会的构建。(4分)解析:(1)“背景”, 从材料一 中“董仲舒春秋繁露”可知 “背景”是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思想”;从材料二中“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论人的尊严”可知“背景”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有关。“着眼点”从材料一中“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
39、,孰能当是”中可分析出董仲舒的“天人关系”主要是为“君权神授”服务;材料二中结合文艺复兴的背景和目的可分析出是借“神”的名义,宣扬个性解放。(2)“社会原因”从材料三中时间信息“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可分析出与明清时期的专制统治、小农经济、理学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3)“思想贡献”结合启蒙思想的内容作答即可,既要强调保障个人自由,同时个人自由又要受到限制;“历史意义”从启蒙思想的历史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1501)】O1 O2 33(15
40、分)儒家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理论化。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子的权威却日益稳固,从未动摇过。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孔学“政治化”和皇权“理论化”的具体表现。(2分)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2)据材料二,指出“二程”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儒学面临的危机。(3分) 材料三 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
41、;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门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李贽道古录(3)据材料三,李贽对人性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结合李贽所处时代,指出影响这些认识产生的因素。(3分) 材料四 清朝前期戴震等一些儒学思想家关于“礼”的设想,隐含了一些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独立存在的空间被承认的可能性。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4)戴震等人的思想继承发展了前人的理论成果。据材料四,说明作者对戴震等人主要观点的理解。(2分)(5)综合上述材料,谈你对儒学思想发展的认识。(3分)【知识点】中国
42、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答案: (1)孔学“政治化”:“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皇权“理论化”:“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2分)(2)思想:万物都有规则秩序;人应当遵守伦理规范。(2分)危机: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1分)(3)认识:人都有自然本性;要顺应人性,使其自然发展。(2分) 因素:专制统治加强,社会矛盾尖锐;商品经济发展;理学束缚人性。(3分)(4)理解:在规范社会秩序的同时注重人性;反对思想专制。(2分)(5)认识:儒学思想因时而变
43、,不断传承发展;儒学思想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3分)解析:(1)结合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理论进行分析,可得出孔学“政治化”:“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皇权“理论化”:“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2)从材料一中概括出“二程”的核心思想,“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提炼出万物都有规则秩序,“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提炼出人应当遵守伦理规范;对于宋时儒学面临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3)从材料一中提炼出李贽对人性
44、有着认识,抓住几个“千万人”各不相同,“因材而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即可解答;李贽的认识所产生的时代因素,从政治的专制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思想上理学僵化等几个方面解答即可。(4)从材料三作者认识中分析出作者对戴震等人主要观点的理解,抓住“关于礼的设想”, 说明作者认识到戴震等人在坚持原有规范社会秩序的同时,提出新的规范社会秩序的内容,“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 。”作者还认识到戴震等人注重人性;反对思想专制;(5)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综合材料可得出答案,儒学思想发展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或紧跟时势的要求。【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
45、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综合分析、归纳。并对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1501)】27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 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 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 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 ,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4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董仲舒改造,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治国的思想实际上都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结合,即外儒内法,因此法家思想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而墨家在经历了战国时期的辉煌后,逐渐衰落,D项正确故选: 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准确分析、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1501)】26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
47、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賜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于 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佛教【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古代中国的“天人感应”思想【答案】 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的思想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天人感应”的思想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1501)】25司马光指出“以魏武
48、(曹操)之暴戾(li,凶残)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其中的“名义”自哪一学派思想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新儒学【答案】A 解析:西汉时期,董仲舒吸纳道家、法家等思想建立了新的儒学体系,新儒学倡导“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成为统治思想。“不敢废汉而自立犹畏名义而自抑也”其“名义”应主要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
49、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核心思想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期末大联考(201501)】J1 O1 Q4 37.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太学以五经为教材,进行经学教育。国家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较为严格的审 定。太学只允许传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则被拒之门外。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疑学 两派。今文经学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的经书,以董仲舒为首的一批儒家学d者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将儒擎神学化,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命题。两汉太学的初兴(中国教育史论太学)材料二 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东进、西方文明的冲
50、击,在英勇反抗帝国主义的同时,掀起了学习西方文明的热潮,纷纷致力于探索富国强兵之路。洋务教育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结果,其内在的导因在于那个时期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无论是兴办军事工业时引进西方能先进生产科学技术,还是兴办民用工业时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洋务派深感人才匮乏。张雪蓉: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建设J,福建论坛(文史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依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教育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14分)(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14分【知识点】太学洋务运动新中国以来
51、中国教育【答案】第一问,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教育概况,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一的第一、二句即可得出答案,成因需结合材料一的最后一句以及汉武帝时期儒学发展概况来说明;第二小问,要结合洋务运动的发展来说明。第二问,第一小问直接从入学率来概况现象;第二小问,结合国内经济建设来说明即可。参考答案:【思路点拨】近三年江苏高考在此知识点并未设置考题,但从全国来看,集中于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内容及汉代儒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题型上材料题、选择题兼顾,大都通过设置原始史料,考查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分析 。近年各地命题主要集中于近代婚姻礼俗、思想观念以及社会习俗的变化,涉及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影响以及辛
52、亥革命的影响等。物质生活方面也有涉及。但是现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及教育发展历程没有设题考查,故复习时应指导学生关注。【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201412)】O1 R1 C4 14(22分)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据岳麓版课标教材历史必修)(1)在材料一中任选一家,指出该学派的哪些观点“构造了中华
53、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4分)材料二 清季人虽未必有意识地全面反传统,却在很多地方为民初反传统者预备了思想武器。民国区别于清代的一个倾向性的变化即是最终形成了从负面解读传统的取向。(据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2)任举一例说明“清季人虽未必有意识地全面反传统,却在很多地方为民初反传统者预备了思想武器。”(3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民国初年,有识之士是如何“从负面解读”孔子和儒家学说的。(6分)材料三 图3 1937年清明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 图4 1939年成吉思汗陵西迁示意图1939年,绥远形势告急,国民政府应蒙古族上层爱国人士的请求,派大员率军与蒙旗各界代表,共同迁陵。途径延
54、安时,毛泽东敬献了花圈,边区政府秘书长恭读了祭文,祭祀之后,延安各界人士瞻仰了成吉思汗灵枢。成陵西迁,阅时教月,历地千里,各城镇乡民,宁断隔夜之炊,亦踊跃宰牲献醴,祭奠我中华民族英雄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英灵,人人舒张民族正气,个个藐视倭奴气焰。(据陈琳成吉思汗陵西迁始末等)(3)结合时代特征,解读材料三所揭示的文化现象。(9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答案】答案:(1)以下参考答案,任答其一即可。(4分)答案一儒家:孔子主张“仁”
55、和“礼”;孟子主张“仁政”和“民贵君轻”;荀子主张“礼治”。(任答两人的主张即可)答案二道家:老子主张“道生万物”和朴素辩证法;庄子主张“齐物”和“逍遥”。答案三法家:商鞅主张“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2)说明示例: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等人利用孔子和儒家经典“托古改制”,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思想。(3分)(如答出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想;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等对传统思想的冲击亦可。)叙述:辛亥革命后,为了强化民主共和观念,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措施禁止小学读经科;(3分)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宣传民主与科学,抨击“
56、三纲五常”,部分激进者甚至提出“全盘西化”。(3分)(3)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逐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分)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和成陵西迁,显示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国共两党抛弃前嫌,推动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3分)以上现象都保护和弘扬了传统文化,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分) 解析: (1)材料一中“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实就是指的传统文化中得以传承下来的积极思想。时间界定在先秦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的思想。只要抓住材料中三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并点出他们的思想
57、核心即可。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商鞅和韩非子。(2)材料二古代汉语中把“季”作“末”讲,“清季人”就是清末的人,具体起来就是清末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各自思想见解的文人或政客。材料中“清季人未必有意识地全面反传统”指的是清末思想家们借用传统文化思想来传播新的政治主张。最具代表性的是康有为,他写了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用孔子思想的名义来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再如林侧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建立在“华邦为本”的基础之上。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更是对传统文化思想“依依不舍”。包括孙中山先生为革命事业设计的中山装,有“礼义廉耻”的寓意,更体现孙中山先生对传统文化的重
58、视。“有识之士是如何从负面解读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其实就是问民国初年是如何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被后人称为“封建礼教”。民国初年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一是辛亥革命;二是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为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需要批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孔教”。新文化运动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更是需要批判维护专制和思想愚昧的“孔教”。(4)材料三有两张图需要解读,一是国共两党共同祭奠黄帝。二是国共两党共同支持蒙古民众迁移成吉思汗陵。黄帝和成吉思汗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华夏民族有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共同祭祀祖先英灵。依据时代特征分析,表明了国共两党在日军侵
59、华的危难之际,摒弃前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合作抗日的史实。国共两党认祖归宗,全力保护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了传统文化,彰显了民族的凝聚力。【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理解,综合归纳。【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201501)】9.隋唐时期,宗教文化政策一直是朝野上下争论不休的政治问题之一。但总的来说,隋唐帝王对儒、道 、佛三教采取兼收并蓄、严密控制的政策。这说明A宗教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 B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C帝王力图借助三教巩固统治 D宗教信徒众多影响社会安定【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60、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 C 解析:材料“隋唐帝王对儒、道、佛三教采取兼收并蓄、严密控制的政策。”可知,帝王力图借助三教巩固统治, 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古代统治者采取任何统治思想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201501)】5.先秦诸子理论着眼的角度和论述的根据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认为应该由独一无二的君主来治理天下。这反映出A只有君主专制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 B结束分裂
61、实现集权已成为诸子共识C先秦诸子阶级属性没有本质上区别 D诸子希望恢复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理论与中央集权【答案】 B 解析:从材料中“都认为应该由独一无二的君主来治理天下”和所学知识可分析出,春秋战国的动乱,列国纷争,人们希望出现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结束分裂实现集权成为诸子的共识,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说法错误,先秦诸子阶级属性有本质区别,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对诸子百家思想的共性正确分析。
62、【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201501)】2董仲舒天人三策载:“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与此观点相异的表述是A天与人可以相互感应,互相影响B灾异虽是天的旨意,却是根据帝王所作所为做出的应答C强调君主应推行仁政,顺应民意D一定程度上对帝王的行为是一种约束【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C 解析: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创立新的儒学体系。从材料可以看
63、出,董仲舒认为“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即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并对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核心思想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201501)】1先秦时某位思想家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墨子【知识点】O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
64、黜百家,独尊儒术” “百家争鸣”【答案】 D 解析:从材料中“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可分析出这位思想家主张“兼相爱”,由此可判断出是墨子,材料出自于墨子兼爱上。故选: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墨子的思想核心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月份统一考试(201501)】25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材料
65、反映了孔子A.以人为本 B因材施教 C启发引导 D教学相长【知识点】O1古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答案】B 依材料可知: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这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原创精品
66、解析】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5.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记载:“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成为圣贤的重要性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C.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进行道德修养 D.最高学术目标【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程朱理学【答案】 C 解析:依据材料“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可知强调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故选: C【思路点
67、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程朱理学的历史功效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201412)】7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他们的主张是基于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 可知是宋代学者强调
68、了“明谱系”对维系血缘宗法乃至收摄天下人心的功用,故本题选择A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朱熹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联考(201501)】2.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巩固 C.理学思想的影响 D.审美意识的觉醒【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C解析:唐宋妇女服饰的巨大反差主要在于宋代程
69、朱理学的推行使女性处于封建礼教思想的高压之下,在外形服饰方面趋于保守,所以答案选C,A D两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不准确,唐宋时期皇权专制都在强化。【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程朱理学思想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201501)】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陆王心学王阳明【答案】D
70、 解析:佛家提倡的修炼方式是强调内心的修炼,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陆王心学主张的的是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强调内心的修炼,故此题应选D项。AB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俱排除。【思路点拨】宋明理学是特点:第一,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第二,儒学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第三,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原创精
71、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三元月调考(201501)】3.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 “人伦者,天理也”B. “存天理,灭人欲”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己,谓身之私欲也”“礼者,天理之节文”可判断为朱熹解释的“存天理,灭人欲”。答案选B。【思路点拨】学习本专题要梳
72、理儒家思想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把握儒学发展演变历程中代表思想家的主张及影响,将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三元月调考(201501)】2. 必修三第三课教材中说:“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而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通过电脑光盘检索,发现三教合一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明朝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据此,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成立 A.四库全书是史料,吴教授的观点比教材更可信B. 元代之前确实无“三教合一”之说C. “三教合一”是对明朝三教发
73、展状况的一种描述D. 据此判断隋朝没有提出过“三教合一”【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三教合一【答案】C 解析:A项“比教材更可信”说法绝对,错误;唐宋时期已出现“三教合一”现象,BD项说法错误;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C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能力。【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三元月调研考试(201501)】5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对君主
74、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陆王心学【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王阳明主张“致良知”,提出“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A项符合要求。BC项与题意无关。D项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主张。故选A。【思路点拨】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集中于考查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尤其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李贽及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由此反映出的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2015 年高考历史复习中注意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放在整个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认识两者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并正确评价宋明理学对当今社会所具有
75、的启示作用。【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三元月调研考试(201501)】4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D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宋明理学【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家谱体现的是家族的凝聚力,受古代宗法制的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明清时期“名门望族”“ 寒门小姓”修撰家谱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理学的反映,故本题选择D项。材料并无人口流动对宗族观念产
76、生冲击作用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纂修族谱的目的是尊崇人伦而不是彰显社会等级,排除B项。C项说法是错误的。【思路点拨】高考历史复习中注意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放在整个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认识两者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并正确评价宋明理学对当今社会所具有的启示作用。注意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反对君主专制,并比较中西启蒙思想的异同。【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01412)】8.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下列思想家中最可能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荀子 B孟子 C朱熹 D王守仁【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
77、跃的儒家思想宋明理学王守仁【答案解析】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完整、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良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之说,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蒙蔽,故要加强道德修养,通过 “为善去恶”这种认识上的不断反思,最终恢复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达到“致良知”。故本题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据所学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王阳明的心说主张,故选D。【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1501)】O2 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
78、答问题。 材料: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设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 焚书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 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行,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商法哉? 藏书 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藏书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续焚书三教归儒说 (1)依据材料,归纳李贽主要观点及其时代价值。(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6
79、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思想【答案】答案:(1)主要观点:主张朴素的男女平等观念;主张“与世推移”的时代发展观;承认人的私欲;斥责道貌岸然的假道学。(4分)时代价值: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具有早期思想启蒙价值。(2分)(2)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思想上,程朱理学严重禁锢人们思想,王阳明心学促使知识分子自我意识觉醒。(6分)解析:(1)“主要观点”,可从材料中分析出答案,材料焚书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中反映了李贽的男女平等思想;“昨日是而今日非也
80、”体现“时移世易”的发展观;“人必有私”体现了李贽承认人的私欲;“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李贽对儒学的抨击。也可结合材料,从所学李贽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2)“社会背景”可结合李贽所生存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李贽的思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综合分析、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1501)】5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做是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下列对理
81、学“内在生命与动力”蕴意理解正确的是 A大力推行书院教育,广泛影响海外学派 B汲取佛家和道家思想,使儒学形成成熟理论体系 C突出三纲五常等级秩序,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精华,促进新儒学形成【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理学“内在生命与动力”蕴意,是指理学的来源,理学是吸收佛教、道家思想形成的成熟的儒家思想理论体系。故选: 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理学的内涵和影响准确分析、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201412)】O2
82、P22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1610-1695),其父黄尊素系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受酷刑而死。黄宗羲在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对阉官的斗争,中年又出生入死地进行抗清的武装斗争。在他的主要著作明夷待访录中,开篇便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主张建立一种开明的君主政体,即设置掌实权的宰相或政府首脑,与天子共议朝政。他认为天下之治乱系于法之存亡。他反对残苛的非常之法,主张贤人本着宽简之法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社会公平,即古代所谓的贤人政治。该书通过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向世人传递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这在当时黑暗无比的社会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 材料二 孟德斯
83、鸠(1689-1755),出身贵族世家。1716年,孟德斯鸠继承了其伯父在波尔多议会议长的职务。其著作论法的精神完成于1748年,在该书中,他鲜明地表达了对英国君主立宪资本主义形式的欣赏和认可。他认为,在专制政体下,君主任意生杀豪夺,为所欲为,反复无常;人民无任何规则可遵循,所以,专制政体的原则只能是恐怖。他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他认为是法律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强调法律作为人类理性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进行社会治理的基础。该书被称为继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之后又一部对人类法律文化影响深远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书中阐述的理论和原则对后世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芳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政治
84、法律思想的比较等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和盂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主张的异 同。(10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和盂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在当时对本 国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6分)【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 解析:(1)相同点可以依据材料一中“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认为天下之治乱系于法之存亡“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以及材料二中“在专制政体下,君主任意生杀豪夺专制政体的原则只能是恐怖。他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他认为是法律保障了公民
85、的权利和自由,强调法律作为人类理性的体现”的信息来比较概括;不同点结合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从“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以及思想体系的完善性”等角度比较作答。(2)第一小问思想产生影响结合二人思想对以后革命产生作用以及对封建世俗统治打击程度不同角度去分析作答;第二小问原因分别从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从当时经济发展、阶级力量分析以及思想变化的角度分析回答,黄宗羲思想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力量弱小以及封建专制思想的控制和封建理学的正统地位的角度思考回答;孟德斯鸠思想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以及人文思想广泛传播”的角度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同:都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反封建民主因素(或
86、都主张限制君主权力);都强调法律的重要性。(4分)异:政治思想上,黄宗羲仍固守中国古代明君加贤臣的统治模式;孟德斯鸠主张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提出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蓝图。法律思想上,黄宗羲的法制思想并未完全脱离传统人治轨道,其实质是主张推行儒家的德治;孟德斯鸠的理论延续了西方法治精神,主张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法治社会。思想体系上,黄宗羲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孟德斯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6分)(2)影响:黄宗羲的政治法律思想影响较小,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在中国引起深刻的社会革命。(2分)孟德斯鸠的政治法律思想影响较大,打击了专制世俗统治,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
87、础,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2分)原因:黄宗羲生活在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市民阶层力量弱小,无力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控制和封建理学的正统地位,因此反映市民阶层要求的黄宗羲的主张影响有限。(3分)孟德斯鸠生活在17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敢于冲破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神学的束缚,因此,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孟德斯鸠的主张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中中西思想比较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501)】31、李
88、贽在其石潭即事其四中写道:“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年来寂寞从人漫,只有疏狂一老身。”以下对此诗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李贽的观点在当时不为世俗所容B、李贽认识到了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C、李贽的主张遭到道学家们的攻击 D、表达了诗人敢于蔑视世俗的“异端”思想【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这首诗的含义。“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表明A项正确;“寂寞从人谩”说明和两项是正确的。C项在诗中没有涉及,故C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李贽思想的正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
89、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 (201501)】O2P2227(18 分)1718 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史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 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 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
90、思想诉求的维度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 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材料三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
91、论法的精神材料四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 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4分) (2)材料二表达了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是材料二的思想主张的继续和延伸,为什么?(4分)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四的认识。(10 分)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西方人文精
92、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答案】 解析:(1) “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应该回顾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主张有哪些,再从材料里寻找相关的信息点进行作答。“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君与臣,共曳木之人”可以归纳出儒家的民本等思想。(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 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的信息从“分权与制衡” 的角度概括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信息可知是对分权思想的具体化,故是对材料二中“三
93、权分立”思想的延伸。(3) 注意围绕“传统”和“交流”两个主题,审题时抓住“两者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这个界定,在答题技巧上注意可以先分开讲对中国的影响,再把两者结合起来论述对中国的共同影响。这样作答比较全面、具体。参考答案:(1)不脱儒家思想道路”: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2分)新见解: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法制等。(2分)(2)材料三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材料四论述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是分权思想的具体化,因而是继续和延伸(2分)(3)中国人民对日本移民侵略的坚决抗击和抵制;在华日本移民生活的日益不适与管理失控;日本侵华战争逐
94、渐走向失败,使日本移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保障。(4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中分权制衡思想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O1O221.(10分)社会发展既要重视以人为本,又要注重法制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认为,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的根本吧! 材料二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
95、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材料三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 王守仁 材料四黄宗羲以“托古改制”的笔法,肯定“三代之法”是“天下之法”,而批评三代以下之“法”为“一家之法”。他倡导民治、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他指责封建法律是一家之法、非法之法。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积极意义何在?(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和秦朝的不同之处,汉初这种立法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3)据
96、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守仁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并分析他强调该核心内容的社会政治背景。(3分)(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的法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影响。(2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 解析:(1)从材料“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的仁政,主张统治阶级要实行仁政,社会成员要相互关心体贴他人,能够缓和社会矛盾,调整人际关系。(2)材料明显反映的是仁政的治国思想,主张减轻刑罚,而秦朝是实行的轻罪重罚
97、。汉朝统治者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统治策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王守仁的理学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王守仁理学思想的出现可以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政治上专制黑暗;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上,八股取士严重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4)从材料“他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可以分析的出黄宗羲的思想。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早期的启蒙作用,为以后的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参考答案:(1)仁。 (2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人际关系。(2分)(2)汉:减轻刑罚,断狱从轻;秦:严刑酷法。(2分)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1分)(3)核
98、心内容:致良知。(1分)背景:明代中后期,政治黑暗(或皇帝专制、特务横行、宦官专权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民之陷溺”);伪善流行(或社会风气败坏)。(任答一点,2分)(4)思想:倡导民治,主张立公法。(1分)影响:揭露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1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中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
99、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夫之【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B解析:董仲舒的汉武帝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利用道家和阴阳家等学说,改造了儒学,适应了当时的需要。朱熹吸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改造了儒学,成为之后的主流思想。因此答案为B。李贽和王夫之都是明朝以及明末清初思想家,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朱熹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1412)】10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
100、,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宋明理学【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由题干“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可知,C正确;ABD材料没有直接体现出来。【思路点拨】【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1412)】9.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101、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了.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 .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 .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宰性【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陆王心学【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说明王守仁认为天理就是我内心的良知(伦理道德),强调了伦理道德的主宰性,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表明王守仁坚持“知行合一”的学说,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故D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
102、集中于考查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尤其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李贽及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由此反映出的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2015 年高考历史复习中注意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放在整个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认识两者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并正确评价宋明理学对当今社会所具有的启示作用。【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18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
103、养,理想人格【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经世致用【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A项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B项是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C项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想积极倡导的学术思想,D项是程朱理学追求的精神理念,故答案选C项。【思路点拨】在2015年高考复习中,一是复习古代中国思想文化时要抓住一条主线,两个特点:“一条主线”是指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历程;“两个特点”是指儒家思想根据社会的发展演变不断发展演变;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发展和对后世的影响。【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104、201501)】O2 P1 P2 3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材料二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三 “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
105、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2分)(2)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8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106、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6分)【知识点】宋明理学希腊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答案】第一问,从研究认识的对象、观点主张等方面归纳其主要表现。第二问,理学的“主静与主敬”表现为压抑人的自然欲求,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则表现为提倡思想自由。前者从理学服务地主阶级政治和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角度分析原因,后者从服务资产阶级和以商业经济为基础角度分析。第三问,依据材料三“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背景。第二小问,从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传播,及伴随着每场争论,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入,他们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停滞与落
107、后等角度分析。参考答案:【思路点拨】高考备考复习中应注意:(1)首先要把握住一条线索:从智者学派到启蒙思想所贯穿的人文主义光芒,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及其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2)要注意本单元与必修一雅典民主政治与西方民主政体确立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3)多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联系起来。如将雅典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人文主义思想结合,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说明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和表现。【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1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渗透的
108、思想反传统:赞美爱情,呼唤女性人权,提倡男女平等,批判禁欲主义,贬斥奸臣贪官,展示商人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这一文学作品最有可能是A“三言”“二拍” B雨霖铃C念奴娇赤壁怀古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文化【答案】A 解析:从题干看,“赞美爱情,呼唤女性人权,提倡男女平等”,而且肯定商人价值,具有反封建、叛逆特点,只有“三言”“二拍”符合题意,故选A。【思路点拨】在复习古代科技、文学艺术时,要抓住一个中心成就;两个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16书坊是古代出书卖
109、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举考试复习“指南”等,这表明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唐宋文化【答案】B 解析:从材料“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可以看出书坊满足了市民阶层的不同的需要,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故选B。AD项错误,从材料无法看出统治者的对文化的统治是否减弱的问题;C项错误,材料书坊主要满足一般
110、市民的需要,通俗易懂的有市场,但是纯粹的文人的东西不一定符合市民的需要。【思路点拨】在2015年高考复习中,要注意:(1)以农业耕作方式和商业的发展为线索,分析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2)认识古代经济与人类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发展之间的联系,关注当地社会与之相关的经济部门的发展状况。【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15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1663年出版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A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 B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
111、框架C主张法治,反对礼教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黄宗羲卢梭【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卢梭与黄宗羲思想主张相同点的准确归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从明亡的历史看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因此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思想,提出了封建专制是舒服自由的镣铐,据此分析可知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都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故选A
112、。【思路点拨】在2015年高考复习中,一是复习古代中国思想文化时要抓住三个角度中西对比的角度、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角度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一中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201412)】4“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读书人渐渐从自己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责任在私生活方面,亦表现出严肃的制节谨度。”(钱穆国史大纲)这一现象出现于A汉代 B唐代C宋代 D明未【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 C 解析:材料中的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
113、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这正是宋代理学所要求的。 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宋明理学的影响准确理解。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1501)】O1 O2 33(15分)儒家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理论化。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子的权威却日益稳固,从未动摇过。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孔学“政治化”和皇权“理论化”的具体表现
114、。(2分)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2)据材料二,指出“二程”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儒学面临的危机。(3分) 材料三 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门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李贽道古录(3)据材料三,李贽对人性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结合李贽所处时代,指出影响这些认识产生的因素。(3分) 材料四 清朝前期戴震等一些儒学思想家关于“礼”的设想,隐含了一些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
115、权体制,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独立存在的空间被承认的可能性。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4)戴震等人的思想继承发展了前人的理论成果。据材料四,说明作者对戴震等人主要观点的理解。(2分)(5)综合上述材料,谈你对儒学思想发展的认识。(3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答案: (1)孔学“政治化”:“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皇权“理论化”:“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2分)(2)思想:万物都有规则
116、秩序;人应当遵守伦理规范。(2分)危机: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1分)(3)认识:人都有自然本性;要顺应人性,使其自然发展。(2分) 因素:专制统治加强,社会矛盾尖锐;商品经济发展;理学束缚人性。(3分)(4)理解:在规范社会秩序的同时注重人性;反对思想专制。(2分)(5)认识:儒学思想因时而变,不断传承发展;儒学思想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3分)解析:(1)结合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理论进行分析,可得出孔学“政治化”:“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皇权“理论化”:“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2)从材料一中概括出“二程
117、”的核心思想,“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提炼出万物都有规则秩序,“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提炼出人应当遵守伦理规范;对于宋时儒学面临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3)从材料一中提炼出李贽对人性有着认识,抓住几个“千万人”各不相同,“因材而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即可解答;李贽的认识所产生的时代因素,从政治的专制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思想上理学僵化等几个方面解答即可。(4)从材料三作者认识中分析出作者对戴震等人主要观点的理解,抓住“关于礼的设想”, 说明作者认识到戴震等人在坚持原有规
118、范社会秩序的同时,提出新的规范社会秩序的内容,“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 。”作者还认识到戴震等人注重人性;反对思想专制;(5)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综合材料可得出答案,儒学思想发展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或紧跟时势的要求。【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综合分析、归纳。并对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1501)】30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
119、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理学【答案】A 解析:明清时期,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从题干中“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的信息可以看出,“四书”更受重视,A项正确;明清时期,儒学仍是官方的正统思想,孔子的权威地位不可能动摇,B项错误;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它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
120、曲折反映,不是反映宋代生活,D项错误。 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发展特征准确把握。第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40分,其中第31题13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5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石室中学高三一诊模拟(201412)】A3O2R214、(30分)阅读下列中外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邢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
121、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杜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材料一中的“法”的职能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4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4分)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四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 Rule
122、 of Law ),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其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2)材料三、四有哪些共同观点?(6分材料四中的“法治”与材料一中的“法治”有何本质区别?(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为什么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6分) (4)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6分)【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2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以及汉代儒学发展韩非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思想【答案】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以及材料二中“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的信息来比较不同;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罗马法中有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等内容,法律程序严谨;罗马法中包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体系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角度概括作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和材料四中“
124、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 Rule of Law ),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的信息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本质区别从封建君主专制以及民主政治的角度组织答案。(3)依据材料三中梁启超的主张并结合所学梁启超维新思想主张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人,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政治平等”的角度组织答案。(4)第一小问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民主政治史实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认识属于开放题型,围绕古今法治从古今中外均强调法治,但法的阶级实质不同、从国情出发进行法治建设。”等角度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材料一中的“法
125、”主要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材料二中“法”的职能主要在于调节经济关系(商业和贸易关系)。评价:以法治国、赏罚分明;保障了富国强兵的实现;严刑酷法激化了社会矛盾。原因:罗马法中有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等内容,法律程序严谨;罗马法中包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体系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立法权应归人民;所立之法应维护众人权益;法律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材料一的法治实质是君主专制统治;而材料四的法治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梁启超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人,民
126、族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政治平等(追求政治理想君主立宪制),实行维新变法。 (4)史实: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认识:古今中外均强调法治,但法的阶级实质不同;在今天的法制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借鉴中外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来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所规范的是不同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应从国情出发进行法治建设。【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中法治观念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石室中学高三一诊模拟(201412)】15、李贽在其石潭即事其四中写道:“若为追欢
127、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年来寂寞从人漫,只有疏狂一老身。”以下对此诗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李贽的观点在当时不为世俗所容 B、李贽认识到了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C、李贽的主张遭到道学家们的攻击 D、表达了诗人敢于蔑视世俗的“异端”思想 【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思想【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这首诗的含义。材料中“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表明A项正确;“寂寞从人谩”;说明C、D两项是正确的。B项在诗中没有涉及,BC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李贽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中
128、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201412)】H2 O2 C3 A1 13(30分)家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汉河南郑兴家族简况(据后汉书整理)(1)“郑兴家族现象”在东汉豪族中具有普遍性。据材料一,从政治、文化两方面概括郑兴家族的特征,(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类现象的影响。(4分)材料二 两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迁,使“今骧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千年土地八百主”,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于是,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按照宗法制
129、度,在祠堂祭祀中应当按辈分排列祖先的地位。但清代早期,江苏宜兴任氏祠堂家祭的对象,除一族祖先之外,其次即是官员和有钱财的人,再次则是所谓有一善一行的人,最后才是本宗族的一般平民祖先。此类现象并非个例,所以引起了当时卫道之士的批评。(据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宗法家族制度全面复兴的原因,(6分)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宗法家族制度发生的变化。(2分)材料三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研究“19271929年中共武装起义与宗族组织”时提出的论证思路:(3)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三中的哪些结论违背了这一原则?(4分)应怎样修改,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4分)材料四 1984
130、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编好的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修谱、续谱之风在各地悄悄兴起。近二十年尤其是2000年后的近十年中,民间新修族谱大量出版。新修族谱中,妇女也可填名入谱,入继、入赘、改嫁、非婚生子嗣等入谱基本全部放弃了传统“义例”中的严厉规定,基本不再有各宗之间因大小宗、因外娃子嗣的“名分”、因族产祀田归属争得你死我活的现象。地方政府也公开编写某些姓氏谱牒,比如,编太原王氏,起因是为了缅、泰华侨的热烈需求,编汾阳郭氏资料是为了郭台铭和富士康。上月河南新郑在中央某大报上登整版“黄帝公祭大典”消息,下面排的是29个本地招商项目。(据民间修
131、家谱热调查)(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修撰家谱反映出的特点。(4分)指出撰修家谱的社会价值。(2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宋代商业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宋明理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 【答案】 答案: (1)特征:政治上累世高官;文化上经学传家(或“通晓儒学;世代为官”)。(4分)影响:东汉豪族将权力与文化不断结合,既有利于弘扬儒学和推动豪族的儒化;(2分)又促使门阀士族制度形成
132、(或“为东汉末年的豪强割据埋下了隐患”)。(2分)(2)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贫富转化迅速; (2分)士族没落、庶族崛起;(2分)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程朱理学兴起。(2分)变化:祭祀中祖先地位的排列,从仅按辈分变为亦重视身份和经济实力。(2分)(3) 有违材料的结论修改后的结论结论1(2分)起义领导人的家族优势有利于武装起义的发动。(2分)总结论(2分)在中共武装起义过程中,宗族组织是一柄双刃剑。(2分)(4)特点:政府引导,民间积极响应;新修族潜普遍体现出时代进步的新观念,基本摆脱了传统宗法观念的糟粕;但公开编写某些姓氏谱牒趋于功利化,成为招商引资、开办旅游项目的附庸。(4分,
133、任答两点即可)价值:有利于保存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有利于传承家族的历史记忆;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2分,任答一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者也可同等给分)解析:(1)材料中已经提到“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迁”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先向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靠拢。宋代出现“家族零替”的原因材料已经告知,学生若熟悉“千年土地八百主”(某年高考题),就知道指的是历史上的“土地兼并”现象,而土地兼并不仅仅是地主,还有通过商业起家的大商人,他们依托宋代繁荣的商品经济环境起家,并大规模买田置地,加剧了土地兼并的风潮。所以宋代家族制度全面复兴的经济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土地兼并频繁的出现。政治上体现为宋代对
134、科举取士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这进一步打击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地位,世族没落,庶族兴起。最后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兴起,理学讲求“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这些都与家族复兴密切相关。(2)材料中已经提及,关键词是“官员和有钱财的人”,这就说明清朝家族宗法地位关注的是身份和经济实力。(3)本问在结论1处,还设置了一个概念性的问题:何为阶级斗争?史实1中“曾天宇的家族”势力强大,他们能短时间内召集万人攻打县城,并不因为“阶级斗争意识深入乡村”,“阶级斗争”指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是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基本手段,是不同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的对立。而“曾天宇的家
135、族”攻打县城并不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因为该家族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家族势力的存在,1927至1929年的近代中国的阶级斗争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土地革命;一是蒋介石的反动派与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队伍。这两者史实1都不满足,所以结论1是错误的。总结论的错误比较明显,没有认识到史实3,即宗族组织对革命的阻碍也是明显的。所以宗族组织对革命的作用是建设与破坏并举的。(4)“特点”可以根据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出答案,如“妇女也可填名入谱”说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而“地方政府公开编写某些姓氏谱牒”表明修谱获得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但政府修谱更多为了“缅、泰华侨的热烈需求”也表现改革开放后修
136、谱的功利性特点。“社会价值”可将此问换个方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家族修谱有和历史作用?”这样就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理解,综合归纳。【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201412)】7明清之际,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受到“经世致用”思潮的冲击。其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推动 B先秦儒家实学传统的影响 C明朝灭亡与清朝建立的冲击 D君主强化专制统治的需要【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 D 解析: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儒家思想从
137、其产生之时,就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明清时代,封建君主专制已发展到极点,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的发展。经世致用思想家们的思考-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强烈不满和批判,要求限制君权的强烈愿望,“经世致用”思想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主思潮以深刻启迪。民主思想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故选: 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经世致用”思想的产生原因准确的分析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201412)】6读图1,将图l作为史料,可用于研究儒学影响的扩展 士人干政的强化行政区划的变革 西部文化的发展A B C
138、D【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C 解析: 从图1中的元代和清代书院分布图比较可分析出清代书院分布比元代书院分布广,延伸到东北和西部,说明西部文化发展;书院主要的作用是宏扬理学精神,是儒学影响的扩展。元朝以后,我国沿用行省的设置,行政区划没有太大的变化;士人干政的强化,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 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片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并对古代书院作用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月份统一考试(201501)】26“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C.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知识点】O2古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答案】C 根据题意分析,这副对联强调了眼、鼻、眉、胡联系和发展的关系,也恰恰是朱熹和儒学继承和发展关系的写照。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朱熹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联的寓意还是比较明显的。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