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6.33MB ,
资源ID:247496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749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 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3讲.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 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3讲.docx

1、第3讲地壳的运动规律考纲原文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高考题组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2014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2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答案1.B2.A解析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后,向斜中心位置岩层因受到挤压变得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成为山地,此为向斜山。而两侧的背斜顶部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而成为谷地。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图中心为向斜,由此向西北和东南方向坡度大,应该是相邻的两个被侵蚀成谷的背斜,因此该地区的褶皱是沿西北东南方向延伸,所以M处的岩层东南(背斜方向)高、西北(向斜方向)低。第1题,

2、根据前面分析,M点位于向斜的东南侧,根据向斜岩层的弯曲规律,可判断B正确。第2题,根据前面分析,该地的褶皱延伸方向是西北东南方向,XY一线与褶皱方向垂直,沿此线看,岩层是水平的。3(2011广东文综)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甲处岩层断裂并错位,为断层;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故B项正确。高考题组二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014重庆文综)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

3、图,完成46题。4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 B凸岸 C凹岸 D入海口5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A石笋 B冰斗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6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答案4.B5.C6.D解析图中显示的是砾石堆积地貌。第4题,图中砾石直径较大且较圆滑,而河流源头的石块多具有棱角;河流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入海口处河流流速较慢,沉积物颗粒很小。故B项正确。第5题,图中砾石是在流水搬运过程中不断受到挤压、摩擦、碰撞而形成的。石笋是含有碳酸氢钙的

4、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形成的,A项错误;冰斗是典型的冰蚀地貌,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B项错误;风蚀蘑菇是由于近地面的气流含沙量大,突兀的岩石下部受到风沙的磨蚀较上部严重,下部变得愈来愈细,最后变成上大下小的蘑菇状岩石,C项正确;花岗岩风化球属于风化地貌,D项错误。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砾石有大有小,且直径在9 cm左右的砾石较多,所占比重最大,而比其直径大一倍左右即直径在17 cm以上的砾石所占比重很小,D项正确。(2014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

5、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完成第7题。7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答案C解析由沙山的物质组成(松散沙粒)和垄槽相间的地形特点可知,该地貌是典型的风力作用地貌(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故C项正确。高考题组三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2014海南地理)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

6、。据此完成第8题。8P地位于()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答案A解析P地位于日本沿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划分板块,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A正确。9(2014上海地理)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A喜马拉雅山区 B日本太平洋岩区C新西兰南北岛屿 D冰岛火山带答案A解析题干“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只有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而印度洋板块不是纯粹的大洋板块,只有太平洋板块是纯大洋板块,而日本、新

7、西兰都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排除BC,选A。而冰岛位于板块张裂带不符合题意。10(2014上海地理) 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A石灰岩 B片岩C板岩 D石英砂岩答案D解析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多溶洞、石林等景观,不符合题意;片岩是变质岩,有片状结构,板岩有板状结构,二者难以形成群峰林立的景观。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存在着若干层薄层粉砂质软弱层,因其抗风化侵蚀的能力较弱,易于风化剥蚀,有利于形成群峰林立景观。石英砂岩抗侵蚀强度低,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故山体陡峻。而张家界山体陡峭、险峻说明有断裂发育。故答案为D。

8、本讲在高考命题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内、外力作用以及地质构造,岩石圈物质循环和板块构造理论等。从考查形式看,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地质构造图、地貌图、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网络构建名师点拨本讲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较多,在复习过程中应紧紧抓住地表形态的变化这一核心,围绕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的类型、表现及影响进行复习。复习过程中应以地质构造图、地貌图和景观图等为载体,着重把握地壳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判断和运用等问题核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主干精讲1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

9、: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只有岩浆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2地质构造的种类及判断种类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形成地貌褶皱背斜岩上拱起层向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一般成山,有时成谷(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岩层中心新、两翼老一般成谷,有时成山(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岭)断层地垒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地堑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下降的岩

10、块,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1)利用向斜找水: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3)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在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4)地下隧道的开凿应避开向斜部位,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5)在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在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排查纠错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本质区别在于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不同。( )2长江三峡的形成主要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 )3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但并非所有背斜中都蕴藏石油。( )4山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谷地的地质构

11、造为向斜。( )5华山、庐山、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等地貌发育都和断层构造有关。( ) 预测演练命题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预测题型:选择题1读下列两幅景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景观都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形成的B甲乙景观都是地壳的垂直运动形成的C甲景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乙景观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D天山山系与乙图所示景观是成因相同的地貌答案D解析甲景观是日本的富士山,该景观是火山活动形成的。乙景观是我国华山,是褶皱断层后岩层相对上升形成的,天山也属于褶皱断层山。命题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预测题型:选择题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 000至2 000米,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完成

12、23题。2对图中所呈现的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C岩石中不会有化石D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3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答案2.A3.A解析第2题,结合题干信息及所学知识知,东非大裂谷是由于岩层发生水平运动后,两侧岩层上升,中部岩层相对下降形成的,即岩层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即可判断A图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命题点三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预测题型:选择题石油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单位:米),可以直观地反映地下的构造情况,它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常用的图件。读“某区域含油岩层顶部

13、构造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粗实线为河流),回答45题。4表示地质勘探过程中三种不同类型的钻井,据图判断它们分别是()A气井、水井、油井 B气井、油井、水井C水井、气井、油井 D水井、油井、气井5该地沿EF线绘制的地质剖面图是()答案4.C5.B解析第4题,结合构造等高线知钻井中由深到浅的顺序是。结合气、油、水密度差异即可判断结论。第5题,结合EF剖面线上构造等高线分布规律,在注意河流流经处构造等高线变化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判断。 方法技巧1地质构造剖面图判读程序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意义,试题多以地质构造剖面图为载体。在判读地质构造剖面图时,

14、一般遵循以下思路:(1)建立正常地层的特点模型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2)判断地质剖面图中的特点是否弯曲背斜或向斜的地质构造。是否有断层线断层地质构造。是否有岩层上下错位地垒或地堑的地质构造。(3)判断岩层新老关系正常状态的岩层下老上新。背斜两翼新、中间老;向斜两翼老、中间新。侵入岩层的岩体侵入的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形成时间晚。2地质事件发生时间先后的判断地质事件发生的一般过程:(1)岩层在不同的地质年代发生沉积,形成沉积岩;(2)在特定的时期,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挤压发生弯曲,形成褶皱;(3)岩层由于受挤压或张力发生断裂,形成断层;(4)岩浆在地质作用条件下喷出或侵入岩层

15、;(5)岩石圈表层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新的岩层。以上是对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过程作的一般性分析,实际的地质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不一定完全符合上述的一般过程,在分析时,应结合地质构造剖面图作具体分析。核心点二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主干精讲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2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实例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蒙古高原的戈壁、新疆的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

16、”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谷纵横的地表形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分布普遍,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横断山区的深切河谷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常见于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分布地区,如广西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贵州织金洞、重庆天坑等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阿尔卑斯山的角峰、挪威的峡湾、北美五大湖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平台、海蚀洞穴、海蚀柱、海蚀陡崖等福建平潭岛的海蚀地貌、台湾北部野柳地质公园的海蚀地貌沉积作用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山口处)、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三角洲(河流入海口)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风力沉积形成沙丘,沙漠边缘

17、的黄土堆积地貌等塔里木盆地的沙丘的形成、黄土高原的形成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东欧、中欧平原的波状起伏,日内瓦湖海浪沉积波浪向海岸运动,速度减慢,形成海滩广西北海银滩、海南三亚亚龙湾海滩 排查纠错1风化作用就是在风的作用下对岩石产生的破坏。( )2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 )3所有外力作用都存在沉积物的分选现象。( )4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沙滩是海水侵蚀地貌。( )5黄土高原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 预测演练命题点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预测题型:选择题石钟山,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并撰写闻名的石钟山记。读“石钟山景观图”

18、,完成12题。1苏轼在文中写到“徐而察之,空中而多窍”,“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由此推断,构成石钟山的岩石应为()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2据作者考证,石钟山命名是由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而得名。造成这种发声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答案1.A2.B解析第1题,结合石钟山存在位置及岩石内部多窍穴发育特征,可以判定构成石钟山的岩石为石灰岩。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知,石钟山有喀斯特地貌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归纳总结外力作用的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地貌(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的分析方法区域特点主导外力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

19、温差大、降水少风力作用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大流水作用高山地区气温低、冰川发育冰川作用沿海地区海水运动海浪作用(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地区特点典型地貌河流上游地形陡、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峡谷、瀑布等流水侵蚀地貌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流速减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河漫滩、三角洲等流水堆积地貌风力作用地区特点典型地貌风的源地附近风力强,以侵蚀作用为主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离风源较远地区风力减弱,以堆积作用为主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风力堆积地貌核心点三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 主干精讲1地壳物质循环图中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20、1)地壳物质循环是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期间经过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融再生作用等。(2)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3)主要岩石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及其相互转化。2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应结合图示从以下几点进行复习:(1)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岩石圈与板块、板块内部与边缘。(2)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3)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

21、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4)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排查纠错1地壳物质循环就是组成地壳的物质通过各种过程生成地壳的过程。( )2岩石中常含有化石是岩浆岩区别于其他岩石的重要特征。( )3板块在生长边界处相互分离,在消亡边界处相互汇聚。( )4海沟一般存在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生长边界处。(

22、)5海底岩石年龄距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 ) 预测演练命题点一地壳物质循环与岩石形成预测题型:选择题1花岗岩在我国分布广泛,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判断,表示花岗岩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解析结合图示信息,甲由外力作用形成,为沉积岩。乙只能由丙形成,说明乙为岩浆岩,丙为岩浆。从而可确定丁为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命题点二板块构造与地表形态预测题型:选择题2读下图,关于图中 A、B、C、D四处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A处是由于板块的张裂作用形成的BC处所在的大洋,其主要海域分布在南半球C

23、B处是火山作用形成的海沟DD所在大陆处于美洲板块内部答案B解析结合图示信息知,A处附近有安第斯山脉发育,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作用形成的。C处所在大洋为印度洋,其主要海域分布在南半球。B处是大西洋海底山脊,是板块张裂作用形成。D所在大陆处于非洲板块内部。 方法技巧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基本步骤(1)突破识图关键。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2)尝试代入验证。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3)避开重置陷阱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同学们注意: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

24、为岩浆岩;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有的示意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而有的示意图认为各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成岩浆。探究点地壳运动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典题例析(2013北京文综)读图,回答(1)(2)题。(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苏湘滇新桂内蒙古A B C D(2)图中()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审题破题破题关键具体分析关键点1关键信息:甲地岩层特点与地貌特征设问指向:峰林景观主要分布区甲地为石灰岩分布区,峰林为喀斯特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包括云南、

25、贵州和广西)关键点2关键信息:图示地层顺序及地质构造特点设问指向:图示各处地质作用及其影响甲处为峰林山顶,受侵蚀作用最强烈的应该是峰林区的谷地。乙处为谷地,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丙处岩层界面与坡面一致,且为背斜山,岩层破碎、疏松,容易下滑形成滑坡。结合丁处岩层形态,其地质构造为向斜,所以其地形为向斜山答案(1)C(2)C 方法技巧地壳运动主要包括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等相关内容,该部分知识概念较多,与生产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结合近年高考,应主要关注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其分析思路如下: 预测演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东部地区的地貌名称是()A冲积

26、扇 B河漫滩C河口三角洲 D侵蚀平原2形成该地貌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和最显著的月份是()A沉积作用,1月 B搬运作用,4月C沉积作用,7月 D搬运作用,10月答案1.A2.C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等高线分布知,图中东部地区等高线由山谷出口为中心呈扇形展开,并逐渐降低,据此可以判定其地貌类型。第2题,冲积扇是由河流冲出峡谷时堆积作用而形成。结合经纬网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夏季降水丰富,河流侵蚀和搬运作用强烈,最有利于该地貌类型的发育。黄土台塬是由黄土所覆盖的、阶梯状倾斜的台状地。读“我国黄土台塬主要分布区及景观示意图”,回答34题。3我国黄土台塬主要分布于()A晋 B陕 C豫 D甘4形成黄土台塬覆

27、盖物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答案3.B4.D解析第3题,结合我国黄土台塬主要分布区知其主要分布省份。第4题,受偏北风影响,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域较细的沙粒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遇秦岭山地的阻挡,经堆积作用形成由黄土所覆盖的、阶梯状倾斜的台状地貌。一、选择题1造成下图岩石层层剥离、不断破碎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答案A解析受大气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岩石层层剥离、不断破碎,形成球状风化物。这是风化作用的结果。(2014浙江水平考试)下图为“太平洋某岛屿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2

28、3题。2形成该群岛的主要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3图示板块的水平运动属于()A地质构造 B岩浆活动C内力作用 D变质作用答案2.B3.C解析第2题,由图示信息知,该群岛岩石主要由岩浆喷发冷却而成,属于喷出岩。第3题,板块的水平运动与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一样,都属于内力作用。天山大峡谷陡峭狭长,山体主要由粗砂砾石组成,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如图1所示。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组成大峡谷的岩石所属类型主要为图2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5形成崖壁下部洞穴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图2中的()A B C D答案4.C5.A解析第4题

29、,粗砂砾石是外力堆积和风化作用形成,为沉积岩,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知,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据此判断结论。第5题,天山峡谷地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崖壁下部洞穴很可能是风力作用的结果;根据上题分析为外力作用,为变质作用,为重融再生作用,为冷却凝固作用。据此可知正确选项。(2014山东淄博模拟)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图中地下空间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石灰岩抬升运动流水溶蚀B石灰岩流水溶蚀抬升运动C石灰岩受热变质流水溶蚀D受热变质石灰岩流水溶蚀7图示区域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缺乏土壤盐碱化严重工程建设

30、难度大A B C D答案6.A7.B解析第6题,石灰岩为在地势低洼区域形成的沉积岩,由于地壳上升出露地表,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地下暗河等喀斯特地貌。第7题,由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势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喀斯特地貌存在,地表水容易下渗,并加重工程建设难度。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89题。8该区域地质构造的主要成因有()流水沉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地壳水平运动地壳升降运动A B C D9甲、乙、丙、丁四地中,开采煤矿时发生透水事故风险较大的是()甲地乙地丙地丁地A B C D答案8.D9.C解析第8题,结合图示知,该区域有褶皱和断层发育,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第9题,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31、断层处岩石破碎,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都可能发生透水事故。读“北半球某地东西向的褶曲、断层示意图”,完成1011题。10从图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水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库B地的成因与华山相同C处地质构造易储存地下水D处是由于地壳受挤压力向上拱起形成山地11为同一条河流,且处河流为南北流向,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A河道比狭窄,位于的上游B处流量一定大于处C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D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答案10.B11.C解析第10题,结合图示,处有断层发育,不适合修建水库;地为断块山,成因与华山相同;处为背斜,地质构造不易储存地下水;处是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受侵蚀形成山

32、地。第11题,地势较高,应该位于上游;河流流量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影响,下游水量不一定比上游大;处东岸受侵蚀严重,说明河流向北流,自断块山北侧绕过。二、综合题12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答案(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

33、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宁夏平原是由于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地堑构造为基础,由于黄河堆积作用而成。第(2)题,AB地处河流上游河段,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河谷地带比两侧低,导致等高线向上游弯曲;CD地处下游河段,受河流堆积作用影响,河谷附近比两侧高,等高线向下游弯曲。第(3)题,结合河流沉积规律进行说明。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判断甲、丙两地的地质构造及甲、乙的地形。(2)简要分析乙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

34、3)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处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4)公路在山区应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_形弯曲或开凿隧道,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_地带,从_(背斜或向斜)部位穿越。 答案(1)背斜;断层;谷地(或鞍部);山地。(2)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地。(3)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大型工程易诱发地质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4)“之”字断层背斜解析第(1)题,结合岩层形态及岩层新老关系知甲为背斜;丙为断层。从地形看甲为谷地,乙为山地。第(2)题,结合岩石性质和受侵蚀状况分析。第(3)题,结合乙处地质构造及其修建隧道可能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第(4)题,山地地形崎岖,公路应呈“之”字形蜿蜒行进,同时要避开断层,不应从向斜穿越隧道。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