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4 ,大小:895.50KB ,
资源ID:246939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693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生命科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生命科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中含有磷元素的是()A抗体B核糖核酸C甘油三酯D纤维素2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属于()A空气传播B接触传播C媒介物传播D病媒传播3下列关于生物类别的叙述正确的是()A颤藻和衣藻都是原核生物B酵母菌和草履虫都是真核生物C肺炎双球菌和霉菌都是细菌D衣原体和噬菌体都属于病毒4下列以洋葱为材料的实验现象与实际观察不符合的是()A鳞茎表皮细胞经碘液染色后,能观察到棕黄色的细胞核B根尖分生区经龙胆紫染色后,能观察到染色体C质壁分离实验时调小光圈,能观察到鳞茎表皮细胞中透明的细胞核D放大1

2、00倍目镜测微尺测得表皮细胞长4格,则放大400倍其长为1格5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B感受器C突触数目D效应器6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ACO2进入叶肉细胞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C突触传递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7如图表示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其中酶分子上的变构位点与某种物质结合后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酶1所催化的反应属于合成反应B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说明酶1不具有专一性C酶1与产物B结合后无活性,可避免产物A过多D酶1与产物B结合后无活性,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8紫硫细菌的光合作用过程中用H2S代替了H2

3、O,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H2S为暗反应提供能量BH2S被分解为硫分子、电子和氧CH2S在光合作用中接受电子DH2S被分解为H+、电子和硫9如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途径,其中X、Y、M、N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水解只发生在肝细胞中BXY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DY、M、N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X10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并层析,层析结果如图(、为色素条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强光照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B色素、含量增加可导致叶片变黄C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蓝紫光D画滤液线时,画得越粗层析效果越明显1

4、1用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培养液培养植物细胞数小时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A叶绿体和高尔基体中B细胞核和溶酶体中C核糖体和液泡中D细胞核和叶绿体中12如图为某植物幼苗受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横切示意图,其中圆点表示生长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此部位的生长素来自幼苗尖端Bb侧生长素浓度高,故单侧光来自b侧Ca侧细胞的伸长速度小于b侧Da侧的生长素效应相当于茎横放的远地侧13真核细胞中,下列代谢过程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有氧呼吸中H和氧的结合B转录时mRNA的合成C翻译时氨基酸的脱水缩合D光合作用中ATP的水解14下列生命活动中能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抗体的合成BmRNA的合成CA

5、TP的合成D胰岛素基因的复制15如图表示细胞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其中ae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e为mRNA,ad为DNA最终合成的ad各不相同合成e的场所在细胞核该过程提高了翻译的效率ABCD16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PrPc蛋白,该蛋白无致病性但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引起疯牛病图6表示prpsc蛋白在神经细胞中的形成过程,其中、表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过程的模板不同Bprpsc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Cprpsc出入神经细胞需要消耗能量Dprpc转化成prpsc是正反馈

6、17某DNA分子中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P元素为31P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只含32P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其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比原来()A增加1200B减少1200C增加1000D减少100018下列能感受化学信息的感受器是()A雄蛾头部的触角B鲫鱼身体两侧的侧线C响尾蛇鼻眼间的颊窝D皮肤中的压力感受器19下表表示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据表能推出的结论是 ()处理结果完整植株雌雄株各占一半去部分根雄株占多数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雌株占多数去部分叶雌株占多数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雄株占多数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C若对完

7、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协同的20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用虚线表示)和性染色体(用实线表示)其中A、a表示基因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正常雄性个体产生含基因A和X的雄配子概率是B突变体的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C突变体发生的变异能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D突变体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21如图为某生物细胞的分裂图象,其中14 表示染色体,着丝粒均在染色体的端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B图中的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

8、现在同一子细胞中22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出现组织水肿C链球菌的抗原由人体核糖体合成并运输至细胞膜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23如图表示脂蛋白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图中X为磷脂HDL中携带的Y含量少HDL进入肝细胞后被溶酶体消化,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VLDL主要在小肠细胞产生,主要运输Y至肝脏储存ABCD24蹲久了,突然站起来,人体因血压暂时降低而头晕,下列不可能的原因是()A心输出量减少B血管压力

9、感受器作用增强C交感神经兴奋性较低D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2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ABCD26如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其中表示激素,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会增加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D图中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27图中符合固定化酶特征的是()ABCD28用

10、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以便获得特定的B淋巴细胞B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CB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无需筛选杂交细胞D将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29已知控制某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下列基因型中高度为45厘米的是()AAABbBAAbbCaaBbDAaBb30已知基因型为BbVv的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如图所示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

11、%基因型均为BbVv的雌雄果蝇交配,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为()A20%B40%C50%D70%二、综合题(共90分)31回答下列关于细胞的问题图1表示某动物小肠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对应其中各时期,其中为S期,箭头表示细胞周期的方向,h表示小时图2表示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ae表示染色体的不同形态(1)图1中时期发生的染色体变化为(用图2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图2中染色体周期性变化的意义是(2)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该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预计最快约h

12、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分裂期细胞从被标记的分裂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分裂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h(3)与小肠上皮细胞不同的是,该动物骨髓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h,期时长为l.9h上述两种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其(小肠/骨髓)上皮细胞更合适(4)正常培养该动物细胞,测得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如图3中A所示当加入某种化合物培养细胞时,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如图3中B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最可能的是A抑制DNA复制B促进染色质螺旋化C促进细胞分裂D抑制纺锤体的形成32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

13、胞呼吸的问题如图为光合作用模式图,IIV表示叶绿体的结构,表示参与光合作用的物质(1)的基本骨架是,III是,是(2)转化光能的分子位于ABCD(3)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B的产生需要光照,但它不一定会从细胞中释放出来C光反应使 IV的pH降低DH+借助由 IV进入 II,不消耗能量E光合作用产物以葡萄糖形式运出叶绿体在恒定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会随着CO2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当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为CO2补偿点;CO2达到一定浓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CO2浓度为CO2饱和点育种专家测定了2

14、2时,A、B两个水稻品种在不同CO2浓度下的CO2吸收量,以及黑暗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表CO2补偿点(mmol/mol)CO2饱和点(mmol/mol)CO2饱和点时CO2吸收量(mmol/m2h)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mol/m2h)A品种0.061.16115.2072.00B品种0.051.0386.4039.60(4)据表知,CO2饱和点时,A品种的实际光合速率为mmol/(m2h)若环境中的CO2浓度保持在CO2饱和点,先光照14小时,再黑暗10小时,则一天中A品种积累的葡萄糖比B品种多mg/m2(相对原子量:C12,O16,H1)(5)经育种专家实验发现水稻进行光合作用

15、的最适温度是22,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上升至27,CO2补偿点将(上升/不变/下降)33回答下列有关生命调节的问题哺乳动物的下丘脑存在着与食欲有关的中枢其中,摄食中枢决定发动摄食活动,饱中枢决定停止进食活动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的激素,会对下丘脑的特定神经元起作用,调节食欲,相关调节过程见图1,其中甲丁表示神经元,XZ表示信号分子瘦素能引起甲兴奋并分泌X,但抑制丙的兴奋并使Y、Z分泌量减少(1)除食欲中枢外,下丘脑中的调节中枢还有(答出2个即可)(2)正常情况下,人进食后,瘦素释放量增加,导致饱中枢兴奋,此时X与Y的比值(增大/不变/减小);同时,食欲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导致摄食中枢兴奋性下降(3

16、)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较高,但无饱感且食欲旺盛,据图1推测,其可能原因是A甲分泌X的功能减弱B乙细胞膜上Y的受体缺失C丙细胞膜上的瘦素受体缺失D与丁结合的Z分解速度减慢(4)当“摄食中枢”的兴奋性增加时,减少下丘脑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此变化通过垂体,将减弱和两种靶腺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体内的能量消耗缺氧一段时间后,下丘脑神经元的功能受损,影响其兴奋性,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神经元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定时测定,结果如图2、3所示(5)图中静

17、息电位是以细胞膜的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mV下面四种测量方式,能测出静息电位数值的是(6)给予对照组神经元30pA强度的电刺激,则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变化是,然后缺氧处理20min,给予相同强度的电刺激,(能/不能)测到神经冲动(7)据图2和3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神经元更易于兴奋B缺氧20min,神经元不容易兴奋,从而节省了能量C缺氧大于25min后,神经元易于兴奋,说明缺氧不损伤神经元D缺氧一段时间后影响细胞的离子主动运输,导致膜电位异常34回答下列有关免疫的问题如图是人体免疫反应过程的模式图,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ah表示物质或结构(在中填

18、编号,上填文字)(1)据图分析,其中表示,表示,h表示(2)图中最初携带免疫信息,引发后续免疫反应的物质是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据图描述细胞的免疫过程:(3)据图分析,下列对Th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的c称为抗原B能将抗原吞噬、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C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促进T、B细胞的增殖分化D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具有调节作用35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apm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表示过程(1)由Hind酶切后,得到DNA片段的末端是A B C D (2)将图中的DNA用Hind、

19、BamH完全酶切后,产生种DNA片段,过程可获得种重组质粒如果只用BamH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种重组质粒(3)该过程中Bt毒素蛋白基因插入质粒后,不应影响质粒的(多选,2分)A复制B转录C碱基对的数量D抗性基因的表达(4)此基因工程中大肠杆菌质粒的作用是,根瘤农杆菌的作用是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36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表现型正常的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图1为岛上某家族的遗传系谱,该家族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

20、血友病(1)(甲/乙)病为血友病,另一种是遗传病A常染色体显性 B常染色体隐性 C伴X显性 D伴X隐性(2)6的基因型为,13的基因型为(3)若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11与13婚配,所生孩子与该夫妇表现型不同的概率为“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如图2),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4)“母性效应”现象(符合/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母本中的

21、D基因决定子代的性状是(右旋/左旋)基因型是dd的椎实螺,它的表现型是(5)预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做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的性状若子代表现型是,则该左旋椎实螺为纯合子;若子代表现型是,则该左旋椎实螺为杂合子图3中F2自交产生子代的表现型中左旋与右旋的比值为37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潮间带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其中中潮间带和低潮间带主要生活着海星、贻贝、藤壶、鹅颈藤壶和海藻等生物,海星主要的猎物是贻贝,贻贝主要以藻类为食为研究海星在该群落中的作用,做了海星移除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1)潮间带中所有具生殖能力的鹅颈藤壶的全部基因被

22、称为,藤壶与鹅颈藤壶的差异体现了多样性(2)已知该群落在自然状态下海星的个体数为7,贻贝的个体数为20,藤壶的个体数为18,鹅颈藤壶的个体数为12,海藻的个体数为20,求该群落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为(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公式为:D=1(Ni/N)2)(3)据图分析,在自然状态下贻贝在中潮间带的密度大于低潮间带的原因是海星移除后,贻贝在中潮间带和低潮间带都占优势,而海藻和藤壶几乎绝迹的原因可能是(多选)A缺乏天敌 B海藻被大量捕食C贻贝捕食藤壶 D海藻、藤壶繁殖能力较弱 E藤壶的生存空间被贻贝大量占据 F中潮间带、低潮间带不适宜藤壶生长(4)如图表示该区域藤壶的进化模式,其中小圆圈表示藤壶,箭头表示藤壶

23、的变异,箭头线上有两条短线的表示被淘汰的变异个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符合现代进化理论的有(多选)A多方向箭头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说明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C被淘汰的原因是因为生存斗争D藤壶1进化到藤壶2,说明藤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E藤壶1与藤壶3由于没有地理隔离,所以一定不能产生生殖隔离(5)研究者分析了ae五种藤壶的细胞色素c基因,其核苷酸差异数如表所示,核苷酸数目可为藤壶的进化提供证据,据表分析,较古老的物种是物种/核苷酸差异数目/物种abcdea020202020b0101010c088d02e038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陈皮是一味传统的中草药,研究者从陈皮中分离出有益微生物,制成微

24、生物制剂再应用于陈皮的生产,有助于陈皮的防腐与风味的维持具体操作如图,其中表示过程(1)如上图中过程所用的接种方法是,过程的目的是,所用的接种方法是整个操作过程均为无菌操作,所使用的器皿均灭过菌,其目的是研究者从陈皮中共分离纯化得到23 株菌株,分别标为cp01cp23,但没有分离纯化得到真菌提取该23株菌株DNA,经过PCR技术扩增后电泳(DNA在一定的电场力作用下,在凝胶中向正极泳动,DNA分子越大,泳动越慢),所得电泳图谱如图,其中M表示已知不同分子量的DNA,比照其大小可以粗略估算样品DNA分子量的大小(2)据题意分析,图中的电泳方向是(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图中用圆圈标出的DNA其分

25、子量大小范围在bp之间(3)已知同一类群的菌株电泳后DNA图谱一致,据图分析,该23株菌株共分个类群其中,与cp12属于同一类群的有(4)陈皮样品中没有分离到真菌,可能的原因是(多选)A陈皮的处理对真菌有抑制作用B该陈皮样品中可能没有真菌C陈皮能够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D陈皮中的细菌对真菌有抑制作用E陈皮样品无法为真菌提供碳源39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菊科植物青蒿中所含的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新型特效药研究者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如下【实验一】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实验结果】相关实验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生长期采集时间青蒿素含

26、量(mg/g)成苗期05/131.61106/132.933生长盛期07/134.57208/135.821花期09/133.821果期09/133.198表1组织/采收日期青蒿素含量(mg/g)7月13号7月23号8月13号根部0.699(晒干)1.048(晒干)1.487(晒干)0.340(烘干)0.719(烘干)0.993(烘干)茎部未测得0.108(晒干)0.096(晒干)0.086(烘干)0.022(烘干)老叶(叶龄21天)3.609(晒干)4.018(晒干)4.269(晒干)2.256(烘干)2.705(烘干)3.951(烘干)新叶(叶龄7天)4.572(晒干)4.654(晒干)5

27、.821(晒干)3.486(烘干)3.692(烘干)4.585(烘干)表2 【实验二】生物工程合成青蒿素为避免青蒿被过度采集,研究者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青蒿素但直接从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提取青蒿素的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采取如图30中所示实验流程合成青蒿素其中发根农杆菌具有Ri质粒,可促进青蒿愈伤组织生根(1)提取青蒿素应选取的最佳青蒿材料是据表1和表2分析,实验一的实验目的不包括A不同生长期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 B不同青蒿组织中的青蒿素含量C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提取的影响 D不同日照时长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2)实验二图中青蒿组织培养通常用的培养基名称是培养基步骤青蒿叶片组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3)

28、据实验二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未分化的青蒿组织中青蒿素含量高B该实验是从青蒿根中提取青蒿素CRi质粒转化青蒿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D利用此生物工程方法可大量生产青蒿素【实验三】植物激素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萘乙酸(NAA)是最常用来调控发根生长及代谢中间产物形成的一种激素研究者假设NAA能促进青蒿的愈伤组织发根,并能提高青蒿发根后产生青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表6:NAA对青蒿组织发根和产生青蒿素的影响组别NAA浓度(mg/L)发根生长比青蒿素含量(mg/g)A0.02534.4570.080B0.05033.5000.166C0.10029.4000.128D0.25015.8130.0

29、00E0.50013.0590.000F0.7508.7060.000G27.1011.480(注:发根生长比指的是:收获时鲜重/接种量)(4)实验三培养时影响青蒿素含量的可能因素 有(写出2种即可)表6中表示的数值是(5)根据实验三结果,请画出发根生长比与NAA浓度的关系曲线图(6)由实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1)(2)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中含有磷元素的是()A抗体B核糖核酸C甘油三酯D纤维素【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糖类的组成元素【分析】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

30、构成,有些还,含有P、S等;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糖类是由C、H、O构成【解答】解: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由C、H、O、N构成的,不含磷元素,A错误;B、核糖核酸是核酸中的一种,是由C、H、O、N、P元素构成的,含有磷元素,B正确;C、甘油三脂又称脂肪,是脂质中的一种,由C、H、O构成的,不含磷元素,C错误;D、纤维素是多糖的一种,是由C、H、O构成的,不含磷元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和元素组成、明确各选项中化合物的化学本质是解题的关键2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

31、其传播途径属于()A空气传播B接触传播C媒介物传播D病媒传播【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一些生物能携带病原体,并将其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人,使人得传染病,这类生物被称作病媒生物,这种传播传染病的途径被称为病媒传播常见的可以被病媒生物传播的传染病很多,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恙虫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解答】解:A、空气传播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通过空气侵入新的易感宿主所经历的全部过程,A错误;B、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从传染源直接传播至易感者合适的侵入门户,B错误;C、媒介物传播是指通过衣物、被褥、食用器皿等媒介物传播病原体的方式,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

32、可知,疟疾是由蚊子这种生物携带病原体而传播的传染病,因此其传播途径属于病媒传播,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免疫的有关知识,要求为考生能够掌握病原体传播的几个途径,并能够进行区分,属于简单题3下列关于生物类别的叙述正确的是()A颤藻和衣藻都是原核生物B酵母菌和草履虫都是真核生物C肺炎双球菌和霉菌都是细菌D衣原体和噬菌体都属于病毒【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病毒

33、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解答】解:A、颤藻属于原核生物,衣藻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B、酵母菌是真菌、草履虫是原生动物,都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C、肺炎双球菌是细菌,霉菌是真菌,C错误;D、衣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噬菌体属于病毒,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考查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4下列以洋葱为材料的实验现象与实际观察不符合的是()A鳞茎表皮细胞经碘液染色后,能观察到棕黄色的细胞核B根尖分生

34、区经龙胆紫染色后,能观察到染色体C质壁分离实验时调小光圈,能观察到鳞茎表皮细胞中透明的细胞核D放大100倍目镜测微尺测得表皮细胞长4格,则放大400倍其长为1格【考点】细胞观察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旺盛)作为实验材料用显微镜观察时,若所观察的物体颜色较深,则应调亮视野;若所观察的物体颜色较浅,则应调暗视野2、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解答】解: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碘液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观察经过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各部分结构中染色最深的

35、是细胞核,A正确;B、染色体易被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根尖分生区处于分裂期时,经龙胆紫染色后,能观察到染色体,但分裂间期不能观察到,B错误;C、细胞核透明,即颜色浅,为了便于观察,应该调暗视野,因此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镜,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放大100倍目镜测微尺测得表皮细胞长4格,物镜不变,则放大400倍,表皮细胞长缩小4倍,因此目镜测微尺测得该细胞的长度为=1格,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检测细胞观察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

36、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5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B感受器C突触数目D效应器【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传递兴奋,该过程中兴奋的传导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在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需要的时间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时间长,所以神经细胞的数目越多,突触就越多,需要的时间也越长【解答】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因此,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反射弧中突触数目的多少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掌握兴奋在

37、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关键是理解信号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传递速度不同6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ACO2进入叶肉细胞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C突触传递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分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胞吐和胞吞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个功能特点【解答】解:A、CO2进入叶肉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不能体现流动性,A错误;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过程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属于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C

38、正确;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收缩,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流动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在本题的基础上作适当的总结:1、变形虫蒱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2、白细胞吞噬细菌;3、胞饮和分泌;4、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5、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6、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7、红细胞通过狭窄毛细血管的变形;8、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变形;9、酵母菌的出芽生殖中长出芽体;10、人鼠细胞的杂交试验;11、变形虫的切割试验;12、质壁分离和复原试验7如图表示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其中酶分子上的变构位点与某种物质结合后能改变酶的空间结

39、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酶1所催化的反应属于合成反应B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说明酶1不具有专一性C酶1与产物B结合后无活性,可避免产物A过多D酶1与产物B结合后无活性,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考点】酶的特性【分析】据图分析,产物B浓度低时酶1有活性时,将两种底物合成产物A;产物A和另外一种物质在酶2的作用下合成产物B;当产物B浓度过高时,与酶1的变构位点结合,使得酶1失去活性【解答】解:A、图1中,酶1能催化两种底物合成产物,故所催化的反应属于合成反应,A正确;B、酶1只催化两种底物合成产物A的反应,具有专一性,B错误;C、酶1与产物B结合使酶1无活性,合成产物A的

40、反应会中断,这样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C正确;D、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与有活性时相比结构发生了变化,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机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8紫硫细菌的光合作用过程中用H2S代替了H2O,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H2S为暗反应提供能量BH2S被分解为硫分子、电子和氧CH2S在光合作用中接受电子DH2S被分解为H+、电子和硫【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

41、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等生产者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水或是硫化氢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产氧光合作用和不产氧光合作用不产氧光合作用其中硫细菌、铁细菌进行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不产生氧气【解答】解:A、H和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A错误;B、其同化作用的反应式为CO2+2H2S(CH2O)+2S+H2O,产物中没有氧气,B错误;C、H2S在光合作用中失去电子,C错误;D

42、、光照条件下,H2S被分解为H+、电子和硫,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9如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途径,其中X、Y、M、N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水解只发生在肝细胞中BXY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DY、M、N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X【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途径,X代表葡萄糖,Y代表丙酮酸,M代表乳酸、N代表水X葡萄糖Y丙酮酸过程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Y丙酮酸M乳酸+少量能量为无氧呼吸的第

43、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Y丙酮酸CO2+N水+大量能量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解答】解: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肝脏细胞中,A错误;B、XY过程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C、M代表乳酸、N代表水,C错误;D、Y丙酮酸、M乳酸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X葡萄糖,N水中的氧元素来自于氧气,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图示为载体,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0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并层析,层析结

44、果如图(、为色素条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强光照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B色素、含量增加可导致叶片变黄C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蓝紫光D画滤液线时,画得越粗层析效果越明显【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强光照和正常光照相比,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见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解答】解:A、根据题图来看: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A正确;B、色素是胡萝卜素、是叶黄素,所以其含量增加可导致叶片变黄,B正确;C、色素是叶绿素

45、a、是叶绿素b,叶绿素主要吸收红橙光、蓝紫光,C正确;D、分离色素时画滤液细线时,重复画线操作应在前一次画线晾干后再进行重复操作,滤液细线越齐越细层析效果越明显,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叶绿色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考查学生对于相关实验的实验原理、具体操作方法的掌握和应用11用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培养液培养植物细胞数小时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A叶绿体和高尔基体中B细胞核和溶酶体中C核糖体和液泡中D细胞核和叶绿体中【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分析】1、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

46、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中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2、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RNA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解答】解:尿嘧啶核苷酸组成RNA的原料A、高尔基体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不含有RNA,A错误;B、溶酶体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不含有RNA,B错误;C、液泡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不含有RNA,C错误;D、细胞核和叶绿体中含有RNA,不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RNA的基本单位和RNA的分布,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2如图为某植物幼苗受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横切示意图,其

47、中圆点表示生长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此部位的生长素来自幼苗尖端Bb侧生长素浓度高,故单侧光来自b侧Ca侧细胞的伸长速度小于b侧Da侧的生长素效应相当于茎横放的远地侧【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植物幼苗尖端以下伸长区横切片来看,b侧生长快,向a侧弯曲生长了,说明单侧光来自a侧,才能向光弯曲生长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在于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3、植物幼苗的生长具有背地性【解答】解:A、生长素主要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合成,所以尖端以下部位的生长素来自幼苗尖端的极性运输,A正确;B、b侧生长素浓度高,是由于光照导致生长素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说明单侧光来自

48、a侧,B错误;C、a侧生长素浓度低于b侧,故a侧细胞的伸长速度小于b侧,C正确;D、单侧光下,胚芽鞘的向光侧生长的慢,植物会向光生长;横放的植物的茎远地侧生长的慢,茎向远地侧生长,所以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效应相当于将茎横放的远地侧,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长素的产生、作用及运输,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能解释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能结合图中a、b两侧细胞的伸长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3真核细胞中,下列代谢过程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有氧呼吸中H和氧的结合B转录时mRNA的合成C翻译时氨基酸的脱水缩合D光合作用

49、中ATP的水解【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是不具有生物膜结构的细胞器;2、真核细胞中DNA分布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以DNA为模板形成mRNA的转录过程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3、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4、光合作用过程中ATP水解发生在暗反应过程中,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解答】解:A、真核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H与氧气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B、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转录过程不发生在生物膜上,B错误;C、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场所

50、是核糖体,不在生物膜上进行,C错误;D、光合作用过程中ATP水解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有过程和场所,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4下列生命活动中能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抗体的合成BmRNA的合成CATP的合成D胰岛素基因的复制【考点】细胞的分化【分析】细胞分化是指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答】解:A、能进行抗体合成的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能进行抗体的合成,说明

51、细胞已经分化,A正确;B、几乎所有细胞都具有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所以转录能合成mRNA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分化,B错误;C、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即活细胞都能合成ATP,所以能合成ATP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分化,C错误;D、动物体内所有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基因,即动物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含有胰岛素基因,所以含有胰岛素基因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分化,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15如图表示细胞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其中ae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e为mRNA,ad为DNA最终合成的ad各不相同合成e的场所在细胞核该

52、过程提高了翻译的效率ABCD【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表示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翻译过程,图中e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mRNA,a、b、c、d为合成不同长度的肽链【解答】解:e为mRNA,a、b、c、d为核糖体上合成的不同长度的肽链,错误;由于合成的a、b、c、d的直接模板是同一个mRNA分子,因此在结构上完全相同,错误;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合成mRNA的场所在细胞核,正确;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从而提高了翻译的效率,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合成的转录和翻译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属于简

53、单题16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PrPc蛋白,该蛋白无致病性但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引起疯牛病图6表示prpsc蛋白在神经细胞中的形成过程,其中、表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过程的模板不同Bprpsc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Cprpsc出入神经细胞需要消耗能量Dprpc转化成prpsc是正反馈【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分析】1、分析题图:表示转录过程,表示翻译过程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供信息“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54、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的理解和应用【解答】解:A、表示转录过程,表示翻译过程,前者的模板是DNA分子的一条链,后者的模板是mRNA,A正确;B、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但这不是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B错误;C、prpsc属于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其出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D、“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因此prpc转化成prpsc是正反馈,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疯牛病”为素材,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结

55、合题干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7某DNA分子中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P元素为31P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只含32P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其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比原来()A增加1200B减少1200C增加1000D减少1000【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DNA复制意义:

56、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解答】解:亲代DNA中的磷元素全为31P,复制2次后,共形成4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只含32P、另一条链只含31P,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800;另2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只含32P,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1600;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亲代DNA增加=120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基础知识,明确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查识记层次的考查18下列能感受化学信息的感受器是()A雄蛾头部的触角B鲫鱼身体两侧的侧线C响尾蛇鼻眼间的颊窝D皮肤中

57、的压力感受器【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化学感受器是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化学刺激的感受器的总称化学感受器多分布在鼻腔和口腔粘膜、舌部、眼结合膜、生殖器官粘膜、内脏壁、血管周围、神经系统某些部位以及昆虫的触角等【解答】解:A、雄蛾的触角属于动物获取化学信息的感受器,A正确;B、鱼类的侧线器官:感受水流方向定方位的感受器,感受物理信息的感受器,B错误;C、响尾蛇的颊窝:感受红外线的感受器,感受物理信息的感受器,C错误;D、皮肤中的压力感受器属于物理感受器,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动物获取化学信息的感受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

58、决自然界的一些生物学问题19下表表示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据表能推出的结论是 ()处理结果完整植株雌雄株各占一半去部分根雄株占多数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雌株占多数去部分叶雌株占多数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雄株占多数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C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协同的【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由1、2、3组处理的结果比较可知,根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雌株形成;由1、4、5组处理结果可知,叶产生促进雄株形成的赤霉素;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叶片产生的赤霉素含量降低,雄株

59、的数量减少而雌株数量增多;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单独使用时促进性别分化的效应是相互对抗的,而在混合使用时性别分化的效应是同等的【解答】解:A、由1、2、3组处理的结果比较可知,根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雌株形成,A错误;B、由1、4、5组处理结果可知,叶产生促进雄株形成的赤霉素,B错误;C、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叶片产生的赤霉素含量降低,雄株的数量减少而雌株数量增多,C正确;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单独使用时促进性别分化的效应是相互对抗的,D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20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

60、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用虚线表示)和性染色体(用实线表示)其中A、a表示基因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正常雄性个体产生含基因A和X的雄配子概率是B突变体的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C突变体发生的变异能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D突变体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分析题图:与正常细胞相比可知,突变体中A基因变成a基因,属于基因突变;突变体中一条2号染色体缺失了一端,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突变体中一条2号染色体的片段移到Y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据此答题【解答】解:A、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即AX、AY、aX、aY,概率是相等,即为,A正确;B、突

61、变体中A基因变成a基因,其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B正确;C、突变体所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C正确;D、突变体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染色体变异的类型,能正确区分两者,同时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它们变异的类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1如图为某生物细胞的分裂图象,其中14 表示染色体,着丝粒均在染色体的端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B图中的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

62、分离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象,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两两配对,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解答】解:A、根据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B、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B错误;C、染色体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相互分裂,C正确;D、染色体1和3是非同源染色体,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染色体1和3可能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而不是必定出

63、现在同一子细胞中,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象,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根据图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联会)准确判断该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还要求考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22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出现组织水肿C链球菌的抗原由人体核糖体合成并运输至细胞膜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

64、渗透压、pH和温度,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解答】解: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时,无需水浴加热直接观察,A错误;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B错误;C、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错误;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检测、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等相关知识,

65、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23如图表示脂蛋白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图中X为磷脂HDL中携带的Y含量少HDL进入肝细胞后被溶酶体消化,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VLDL主要在小肠细胞产生,主要运输Y至肝脏储存ABCD【考点】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分析】分析图示,表示脂蛋白结构图,其中X为磷脂,与蛋白质等共同构成亲水性微粒;Y含量相对少于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时,脂蛋白密度增高;Y含量相对大于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时,脂蛋白密度降低VLDL为极低密度脂蛋白,LDL为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要形成于肝细胞,功能是输出肝细胞合成的

66、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还有少量形成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LDL是在血浆中由VLDL转化而来,功能是向肝外组织转运胆固醇HDL是高密度脂蛋白【解答】解:图中X为磷脂,与蛋白质等共同构成亲水性微粒,正确;HDL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中携带的Y含量少,正确;HDL高密度脂蛋白进入肝细胞后被溶酶体小囊泡消化,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正确;VLDL极低密度脂蛋主要形成于肝细胞,功能是输出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错误所以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24蹲久了,突然站起来,人体因

67、血压暂时降低而头晕,下列不可能的原因是()A心输出量减少B血管压力感受器作用增强C交感神经兴奋性较低D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蹲久了马上站起来感觉头晕、眼前一黑、腿脚发麻,这种症状在医学上叫做直立性低血压,或者称为体位性低血压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时间蹲着或坐着,突然起来的时候,全身血液迅速流向腰部、腿部,导致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加之,大脑和眼睛的运转需要时刻保证供血正常,因而,即使短暂的供血不足也会造成头晕、两眼一抹黑的现象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管平滑肌收缩,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大,从而使可使血压升高【解答】解:A、人体长时间蹲着或坐着,突然起来的时候,全身血液迅

68、速流向腰部、腿部,导致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即心输出量减少,A正确;B、蹲久了,突然站起来,人体因血压暂时降低而头晕,可能是血管压力感受器作用减弱,B错误;C、蹲久了,突然站起来,人体因血压暂时降低而头晕,可能是交感神经兴奋性较低,C正确;D、蹲久了,突然站起来,人体因血压暂时降低而头晕,可能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血压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2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片段

69、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ABCD【考点】伴性遗传【分析】由题图可知,X、Y染色体是异型同源染色体,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是伴性遗传【解答】解:片段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应该在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错误;片段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其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定等于女性,正确;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位于该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患者都是男性,正

70、确;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类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概率的理解和掌握26如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其中表示激素,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会增加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D图中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据图分析,图中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甲状腺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2、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

71、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3、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A、刚进入寒冷环境时,激素、的分泌增加,使的含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A正确;B、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会不自主战栗,产热量增加,B正确;C、当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错误;D、此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

72、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体温调节过程的理解与运用27图中符合固定化酶特征的是()ABCD【考点】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分析】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优点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解答】解: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在装置中酶是固定不动的,反应物是动的故选:D

73、【点评】本题考查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要求考生识记固定化酶的优点、实例、操作过程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8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以便获得特定的B淋巴细胞B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CB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无需筛选杂交细胞D将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考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两次筛选

74、: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大量增殖杂交瘤细胞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解答】解:A、制备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获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因此需将抗原注人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效应B淋巴细胞,A正确;B、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以利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作诱导剂,B正确;C、B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可产生三种两两融合的细胞,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B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的细胞,故需要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杂交细胞

75、,C错误;D、将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知识点29已知控制某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下列基因型中高度为45厘米的是()AAABbBAAbbCaaBbDAaBb【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已知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Aa和Bb,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由AA

76、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说明每个显性基因的作用是增加高度(5030)4=5(厘米)求F2中表现45厘米高度的个体基因型实际上就是求具有3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解答】解:根据题意,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则每个显性基因会使高度增加5厘米,即4个显性基因(AABB)为50厘米,3个显性基因(AABb,AaBB)为45厘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0已知基因型为BbVv的雌果蝇在减数分裂

77、过程中发生如图所示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基因型均为BbVv的雌雄果蝇交配,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为()A20%B40%C50%D70%【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雄果蝇只产生两种精子:1/2Bv、1/2bV,雌果蝇产生四种卵细胞,5%BV、5%bv、45%Bv、45%bV,据此可计算出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解答】解:基因型均为BbVv的雌雄果蝇交配,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交叉互换,所以只产生两种精子:1/2Bv和1/2bV而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如图所示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所以产生了四种卵细胞,分别

78、为5%BV、5%bv、45%Bv和45%bV因此,后代中B_V_的个体就是1/2Bv和(5%BV+45%bV)结合,1/2bV和(5%BV+45%Bv)结合所以,BV的个体占:1/21/2+1/21/2=1/2;选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雌果蝇交叉互换和雄果蝇的完全连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综合题(共90分)31回答下列关于细胞的问题图1表示某动物小肠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对应其中各时期,其中为S期,箭头表示细胞周期的方向,h表示小时图2表示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ae表示染色体的不同形态(1)图1中时期发生的染色体变化

79、为cdeab(用图2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图2中染色体周期性变化的意义是使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保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2)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该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预计最快约2.2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分裂期细胞从被标记的分裂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分裂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1.8h(3)与小肠上皮细胞不同的是,该动物骨髓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h,期时长为l.9h上述两种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80、形态的变化,选用其小肠(小肠/骨髓)上皮细胞更合适(4)正常培养该动物细胞,测得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如图3中A所示当加入某种化合物培养细胞时,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如图3中B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最可能的是DA抑制DNA复制B促进染色质螺旋化C促进细胞分裂D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分析图1:表示G1期,表示S期,表示G2期,表示分裂期分析图2:图示表示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其中bc表示分裂间期;cd表示分裂前期;de表示分裂中期;ea表示分裂后期;ab表示分裂末期分析图3:某种化合物处理后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量减少,而DN

81、A含量为4n的细胞数量增加,由此推知该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解答】解:(1)图1中表示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该时期发生的染色体变化为cdeab图2中染色体周期性变化的意义是:使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保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2)题目中所求为:“最快”,则被标记的DNA分子只有到达S期的最后并即将进入G2期,所以要经过2.2小时就可以在M期观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从刚出现有标记的M期细胞,到达有标记的M期细胞达到最大值,则说明其时间经历的是一个M期的时间,为1.8h(3)同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观察细胞有丝

82、分裂时,应该选择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大的细胞进行观察,小肠上皮细胞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为1.8(7.9+2.2+1.8+3.4)100%11.76%,骨髓上皮细胞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为1.924100%7.92%,因此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选用小肠上皮细胞更合适(4)某种化合物处理后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量减少,而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量增加,由此推知该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故答案为:(1)cdeab 使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保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1.8(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小肠(4)D【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

83、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32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如图为光合作用模式图,IIV表示叶绿体的结构,表示参与光合作用的物质(1)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III是叶绿体膜,是ATP合成酶(2)转化光能的分子位于AABCD(3)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CDA淀粉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B的产生需要光照,但它不一定会从细胞中释放出来C光反应使 IV的pH降低DH+借助由 IV进入 II,不消耗能量E光合作用产物以葡萄糖形式运出叶绿体在恒定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会随着CO2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当

84、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为CO2补偿点;CO2达到一定浓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CO2浓度为CO2饱和点育种专家测定了22时,A、B两个水稻品种在不同CO2浓度下的CO2吸收量,以及黑暗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表CO2补偿点(mmol/mol)CO2饱和点(mmol/mol)CO2饱和点时CO2吸收量(mmol/m2h)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mol/m2h)A品种0.061.16115.2072.00B品种0.051.0386.4039.60(4)据表知,CO2饱和点时,A品种的实际光合速率为187.2mmol/(m2h)若环境

85、中的CO2浓度保持在CO2饱和点,先光照14小时,再黑暗10小时,则一天中A品种积累的葡萄糖比B品种多2376mg/m2(相对原子量:C12,O16,H1)(5)经育种专家实验发现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2,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上升至27,CO2补偿点将上升(上升/不变/下降)【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据图分析:表示类囊体薄膜,表示叶绿体基质,是叶绿体的两层膜,表示类囊体腔是氧气,是NADPH,是ATP,三碳糖,是ATP合成酶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1)据图分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图中是叶绿体的两层膜,是ATP合成酶(2)转

86、化光能的分子位于类囊体薄膜上,故选:A(3)据图分析,A淀粉主要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A错误;B、氧气的产生需要光照,但它不一定会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可能直接供给线粒体消耗,B正确;C、光反应产生的氢离子使类囊体腔IV的pH降低,C正确;D、H+借助ATP合成酶由类囊体腔IV进入叶绿体基质II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D正确E、光合作用产物以形式运出叶绿体,E错误故选:BCD(4)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CO2饱和点时,A品种的实际光合速率为115.20+72.00=187.2mmol/(m2h)若环境中的CO2浓度保持在CO2饱和点,先光照14小时,再黑暗10小时,则一天中A品种二氧

87、化碳的净吸收量=115.201472.0010=892.8mmol/m2,B品种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86.41439.610=813.6/m2,因此A品种吸收的二氧化碳比B品种多79.2mmol/m2,折合成葡萄糖为13.2mmol/m2,则葡萄糖质量=13.2180=2376mg/m2(5)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上升至27,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增强,所以二氧化碳补偿点升高故答案为:(1)磷脂双分子层 叶绿体膜 ATP合成酶 (2)A(3)BCD(4)187.2 2376(5)上升【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以下几点:仔细研读题目,

88、获取有效信息,挖掘隐含信息;认真识图并将其与所学光合作用过程图相比较找出异同点;细读设问,明确解决问题的切入点33回答下列有关生命调节的问题哺乳动物的下丘脑存在着与食欲有关的中枢其中,摄食中枢决定发动摄食活动,饱中枢决定停止进食活动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的激素,会对下丘脑的特定神经元起作用,调节食欲,相关调节过程见图1,其中甲丁表示神经元,XZ表示信号分子瘦素能引起甲兴奋并分泌X,但抑制丙的兴奋并使Y、Z分泌量减少(1)除食欲中枢外,下丘脑中的调节中枢还有体温调节中枢、糖中枢、渴觉中枢(答出2个即可)(2)正常情况下,人进食后,瘦素释放量增加,导致饱中枢兴奋,此时X与Y的比值增大(增大/不变/减小

89、);同时,食欲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瘦素抑制丙的兴奋使z的分泌量减少,抑制了摄食中枢的兴奋,导致摄食中枢兴奋性下降(3)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较高,但无饱感且食欲旺盛,据图1推测,其可能原因是CA甲分泌X的功能减弱B乙细胞膜上Y的受体缺失C丙细胞膜上的瘦素受体缺失D与丁结合的Z分解速度减慢(4)当“摄食中枢”的兴奋性增加时,减少下丘脑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此变化通过垂体,将减弱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两种靶腺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体内的能量消耗缺氧一段时间后,下丘脑神经元的功能受损,影响其兴奋性,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神经元置于含氧培养

90、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定时测定,结果如图2、3所示(5)图中静息电位是以细胞膜的外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mV下面四种测量方式,能测出静息电位数值的是A(6)给予对照组神经元30pA强度的电刺激,则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到负,然后缺氧处理20min,给予相同强度的电刺激,不能(能/不能)测到神经冲动(7)据图2和3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BDA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神经元更易于兴奋B缺氧20min,神经元不容易兴奋,从而节省了能量C缺氧大于25min后,神经元易于兴奋,说明缺氧不损伤神经元D缺氧

91、一段时间后影响细胞的离子主动运输,导致膜电位异常【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2、由题图1可知,神经元甲兴奋时,会使信号分子x增多;神经元丙受到抑制时,会使信号分子Y和Z均减少3、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4、据题意可知,实验目的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故自变量为缺氧时间 缺氧处理20min,阈强度为30pA以上,所以给予25pA 强度的刺激低于阈强度,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5、静息时,K离子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

92、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解答】解:(1)除食欲中枢外,下丘脑中的调节中枢还有体温调节中枢、糖中枢、渴觉中枢(2)正常情况下,人进食后,瘦素释放量增加,导致饱中枢兴奋,此时X与Y的比值增大;同时,食欲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瘦素抑制丙的兴奋使z的分泌量减少,抑制了摄食中枢的兴奋,导致摄食中枢兴奋性下降(3)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较高,但无饱感且食欲旺盛,据图1推测,其可能原因是丙细胞膜上的瘦素受体缺失故选:C(4)当“摄食中枢”的兴奋性增加时,减少下丘脑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此变化通过垂体,将减弱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两种靶腺的活动,从而影

93、响动物体内的能量消耗(5)图中静息电位是以细胞膜的外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mV下面四种测量方式,能测出静息电位数值的是A,BC中两个电极的电位相同,指针不发生偏转,D中右边的电极测不到电流故选:A(6)给予对照组神经元30pA强度的电刺激,则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到负缺氧处理20min,阈强度为30pA以上,所以给予30pA强度的电刺激,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 (7)A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A错误;B缺氧20min,神经元不容易兴奋,从而节省了能量,B正确;C缺氧大于25min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说明缺氧会损伤神经元,C错误;D缺氧一段时间后细

94、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减少,会影响细胞的离子主动运输,导致膜电位异常,D正确故选:BD故答案为:(1)体温调节中枢、糖中枢、渴觉中枢(合理即可)(2)增大 瘦素抑制丙的兴奋使z的分泌量减少,抑制了摄食中枢的兴奋(3)C(4)甲状腺 肾上腺皮质(顺序可颠倒,答性腺也不算错)(5)外 A(6)由正到负 不能(7)B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4回答下列有关免疫的问题如图是人体免疫反应过程的模式图,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

95、ah表示物质或结构(在中填编号,1上填文字)(1)据图分析,其中表示T淋巴细胞,表示记忆B细胞,h表示淋巴因子(2)图中最初携带免疫信息,引发后续免疫反应的物质是a、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据图描述细胞的免疫过程:致敏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而裂解死亡;同时分泌淋巴因子杀死靶细胞(3)据图分析,下列对Th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CDA细胞膜上的c称为抗原B能将抗原吞噬、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C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促进T、B细胞的增殖分化D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具有调节作用【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体过程如下

96、:据图可知,为吞噬细胞,为T细胞,为效应T细胞,为记忆T细胞,为B细胞,为记忆B细胞,为效应B细胞能产生g抗体;ab表示抗原决定簇,c为受体,Th细胞分泌的物质def为细胞因子,h为淋巴因子【解答】解:(1)据图分析,其中能够特异性识别吞噬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并能够增殖分化,因此该细胞表示T淋巴细胞;在Th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能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其中浆细胞能够分泌产生抗体,因此表示记忆B细胞,h表示淋巴因子(2)图中最初携带免疫信息,引发后续免疫反应的物质是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a、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只有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97、因此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包括、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致敏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而裂解死亡;同时分泌淋巴因子杀死靶细胞(3)A、细胞膜上的c称为抗原的特异性受体,A错误;B、Th细胞只能识别并呈递抗原,并不能吞噬、处理抗原,B错误;C、Th细胞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促进T、B细胞的增殖分化,C正确;D、Th细胞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具有调节作用,D正确故答案为:(1)T淋巴细胞 记忆B细胞 淋巴因子(2)a、b;、; 致敏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而裂解死亡;同时分泌淋巴因子杀死靶细胞(3)C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关知

98、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35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apm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表示过程(1)由Hind酶切后,得到DNA片段的末端是CA B C D (2)将图中的DNA用Hind、BamH完全酶切后,产生4种DNA片段,过程可获得2种重组质粒如果只用BamH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2种重组质粒(3)该过程中Bt毒素蛋白基因插入质粒后,不应影响质粒的ABD(多选,2分)A复制B转录C碱基对的数

99、量D抗性基因的表达(4)此基因工程中大肠杆菌质粒的作用是作为运载体与Bt毒素蛋白基因重组,根瘤农杆菌的作用是感染植物,将Bt毒素蛋白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内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抗Bt毒素蛋白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是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液DNA分子,其中含有限制酶Hind、BamH和Bst的切割位点,且BamH和Bst的识别序列相同;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表示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表示目的基因的表达【解答】解:(1)由Hind酶识别序

100、列为切后,因此,得到DNA片段的末端是(2)图中,从苏云金杆菌的DNA被Hind、BamH完全酶切后形成3种DNA片段而质粒被Hind、BamH完全酶切后形成2种DNA片段,其中有1种与目的基因相同,所以反应管中有4种DNA片段因Hind、BamHHind切割质粒可形成两种长度不同的片段,因此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有2种;而BamH切割质粒只能形成一种长度的片段,但可能会出现正向和反向连接,所以用DNA连接酶能连接形成2种重组质粒(3)质粒要能进行复制才能得到更多的表达产物,所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不能影响质粒的复制、表达和抗性基因的表达(4)大肠杆菌质粒可作运载体,与与Bt毒素蛋白

101、基因重组形成基因表达载体根瘤农杆菌可以感染植物,将Bt毒素蛋白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内,即农杆菌转化法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作物混种,可降低抗性作物对害虫的选择性,使害虫种群中的抗性基因频率增长率减慢故答案为:(1)C(2)4 2 2(3)ABD(4)作为运载体与Bt毒素蛋白基因重组 感染植物,将Bt毒素蛋白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内 抗Bt毒素蛋白【点评】本题结合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图,考查基因工程、酶、生物进化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点,能根据图中质粒和外源DNA分子上的酶切位点,解答第(1)(2)题;还要考生识记酶的特性,掌握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36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在一个远

102、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表现型正常的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图1为岛上某家族的遗传系谱,该家族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1)乙(甲/乙)病为血友病,另一种是B遗传病A常染色体显性 B常染色体隐性 C伴X显性 D伴X隐性(2)6的基因型为AaXBXb ,13的基因型为aaXbXb(3)若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11%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11与13婚配,所生孩子与该夫妇表现型不同的概率为“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

103、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如图2),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4)“母性效应”现象符合(符合/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母本中的D基因决定子代的性状是右旋(右旋/左旋)基因型是dd的椎实螺,它的表现型是左旋或右旋(5)预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做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的性状若子代表现型是全是左旋,则该左旋椎实螺为纯合子;若子代表现型是全是右旋,则该左旋椎实螺为杂合子图3中F2自交产生子代的表现型中左旋与右旋的比值为1:3【考点】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

104、、据分析遗传系谱图,利用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其父子皆病可能为伴性(或女正常其父子皆正常可能为伴性),其父子有一正常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确定系谱图中甲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由已知条件“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得出乙病为血友病2、由遗传图可知,DDdd杂交子一代都是Dd,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1:2:1,且DD、Dd、dd都表现为右螺旋,因此“母性效应”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且母本基因D决定左螺旋性状【解答】解:(1)图中5、6没有患甲病,而10号患甲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从题目可知,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说明乙病

105、属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2)由1和10,所以6基因型为AaXBXb,由于13患两种病,所以其基因型为aaXbXb(3)只考虑甲病,由10是aa,可得5、6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11的基因型为AA、Aa,而岛上表现型正常的女子是Aa的概率为66%,只有当双方的基因型均为Aa时,子代才会患甲病,所以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aa=66%=11%;11基因型为AAXBY、AaXBY,13基因型为aaXbXb,二者婚配,所生的孩子与11表现型相同的概率即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是A_XB=(1)=,与13表现型相同即患有两种病的概率是aaXbY=,因此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

106、的概率是1=(4)由分析可知,“母性效应”现象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母本中的D基因决定子代的右螺旋;基因型为dd的个体,如果母本含有D基因则是右螺旋,如果母本基因型是dd则是左螺旋(5)螺壳表现为左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故表现为螺壳左旋的子代基因型为dd或Dd,用任意右旋螺作父本与该螺杂交,若左旋螺为Dd,则子代螺壳应为右旋,若左旋螺为dd,则子代螺壳应为左旋;图3中F2自交基因型为DD、Dd个体自交后代都是右螺旋,基因型为dd个体自交后代是左螺旋,因此产生子代的表现型中左旋与右旋的比值为1:3故答案为:(1)乙 B(2)AaXBXb aaXbXb(3)11% (4)符合 右旋 左旋或右旋(

107、5)全是左旋 全是右旋 1:3【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对于此类遗传题,关键是能根据系谱图正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本题考查母性效应的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37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潮间带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其中中潮间带和低潮间带主要生活着海星、贻贝、藤壶、鹅颈藤壶和海藻等生物,海星主要的猎物是贻贝,贻贝主要以藻类为食为研究海星在该群落中的作用,做了海星移除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1)潮间带中所有具生殖能力的鹅颈藤壶的全部基因被

108、称为基因库,藤壶与鹅颈藤壶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2)已知该群落在自然状态下海星的个体数为7,贻贝的个体数为20,藤壶的个体数为18,鹅颈藤壶的个体数为12,海藻的个体数为20,求该群落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为0.78(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公式为:D=1(Ni/N)2)(3)据图分析,在自然状态下贻贝在中潮间带的密度大于低潮间带的原因是贻贝在低潮间带被大量捕食海星移除后,贻贝在中潮间带和低潮间带都占优势,而海藻和藤壶几乎绝迹的原因可能是ABE(多选)A缺乏天敌 B海藻被大量捕食C贻贝捕食藤壶 D海藻、藤壶繁殖能力较弱 E藤壶的生存空间被贻贝大量占据 F中潮间带、低潮间带不适宜藤壶生长(4)如图表示该区域

109、藤壶的进化模式,其中小圆圈表示藤壶,箭头表示藤壶的变异,箭头线上有两条短线的表示被淘汰的变异个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符合现代进化理论的有ACD(多选)A多方向箭头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说明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C被淘汰的原因是因为生存斗争D藤壶1进化到藤壶2,说明藤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E藤壶1与藤壶3由于没有地理隔离,所以一定不能产生生殖隔离(5)研究者分析了ae五种藤壶的细胞色素c基因,其核苷酸差异数如表所示,核苷酸数目可为藤壶的进化提供生物化学证据,据表分析,较古老的物种是a物种/核苷酸差异数目/物种abcdea020202020b0101010c088d02e0【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

110、性的形成【分析】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是按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解答】解:(1)潮间带中所有具生殖能力的鹅颈藤壶的全部基因被称为基因库,藤壶与鹅颈藤壶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2)已知该群落在自然状态下海星的个体数为7,贻贝的个体数为20,藤壶的个体数为18,鹅颈藤壶的个体数为12,海藻的个体数为20,7+20+18+12+20=77,该群落辛普森多样性指

111、数=1()2=1【()2+()2+()2+()2+()2】=0.78(3)据图分析,在自然状态下贻贝在中潮间带的密度大于低潮间带的原因是贻贝在低潮间带被大量捕食海星主要的猎物是贻贝,海星移除后,贻贝大量增加,贻贝主要以藻类为食,所以贻贝在中潮间带和低潮间带都占优势,而海藻和藤壶几乎绝迹原因可能是贻贝缺乏天敌;海藻被大量捕食;藤壶的生存空间被贻贝大量占据(4)图表示该区域藤壶的进化模式,其中小圆圈表示藤壶,箭头表示藤壶的变异,箭头线上有两条短线的表示被淘汰的变异个体据图分析可知,箭头表示藤壶的变异,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箭头线上有两条短线的表示被淘汰的变异个体,淘汰是因为生存斗争,不适者被淘

112、汰;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的形成不一定非得经过地理隔离符合现代进化理论的叙述有:A多方向箭头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被淘汰的原因是因为生存斗争D藤壶1进化到藤壶2,说明藤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5)研究者分析了ae五种藤壶的细胞色素c基因,其核苷酸差异数如表3所示,核苷酸数目可为藤壶的进化提供生物化学证据,据表3分析,较古老的物种是a故答案为:(1)基因库 物种(2)0.78 (3)贻贝在低潮间带被大量捕食 ABE(4)ACD(5)生物化学 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3

113、8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陈皮是一味传统的中草药,研究者从陈皮中分离出有益微生物,制成微生物制剂再应用于陈皮的生产,有助于陈皮的防腐与风味的维持具体操作如图,其中表示过程(1)如上图中过程所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法,过程的目的是分离纯化,所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整个操作过程均为无菌操作,所使用的器皿均灭过菌,其目的是杀死微生物及芽孢研究者从陈皮中共分离纯化得到23 株菌株,分别标为cp01cp23,但没有分离纯化得到真菌提取该23株菌株DNA,经过PCR技术扩增后电泳(DNA在一定的电场力作用下,在凝胶中向正极泳动,DNA分子越大,泳动越慢),所得电泳图谱如图,其中M表示已知不同分子量的DN

114、A,比照其大小可以粗略估算样品DNA分子量的大小(2)据题意分析,图中的电泳方向是由上至下(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图中用圆圈标出的DNA其分子量大小范围在500750bp之间(3)已知同一类群的菌株电泳后DNA图谱一致,据图分析,该23株菌株共分4个类群其中,与cp12属于同一类群的有cp18、cp19、cp23(4)陈皮样品中没有分离到真菌,可能的原因是ABCD(多选)A陈皮的处理对真菌有抑制作用B该陈皮样品中可能没有真菌C陈皮能够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D陈皮中的细菌对真菌有抑制作用E陈皮样品无法为真菌提供碳源【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分析】从陈皮中筛选分离目的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样品取样、选

115、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据图分析:图中3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4是平板划线法接种【解答】解:(1)据图分析,过程培养达到的菌落均匀,所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过程是平板划线法,目的是分离纯化无菌操作过程中的灭菌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细胞、孢子及芽孢(2)依据题意和题图,电泳方向是由上至下图中用圆圈标出的DNA其分子量大小范围对应在500750bp之间(3)由于同一类群的菌株电泳后DNA图谱一致,据图分析,该23株菌株共分4个类群cp12、cp18、cp19、cp23的DNA的分子量大致相同,应该属于同一类群(4)陈皮样品中没有分离到真菌,可能的原因有陈皮的处理对真菌有抑制作用、该陈

116、皮样品中可能没有真菌、陈皮能够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或陈皮中的细菌对真菌有抑制作用故选:ABCD故答案为:(1)稀释涂布法 分离纯化 平板划线法 杀死微生物及芽孢(2)由上至下 500750 (3)4 cp18、cp19、cp23(4)ABCD【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离及电泳等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39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菊科植物青蒿中所含的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新型特效药研究者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如下【实验一】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实验结果】相关实验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117、 生长期采集时间青蒿素含量(mg/g)成苗期05/131.61106/132.933生长盛期07/134.57208/135.821花期09/133.821果期09/133.198表1组织/采收日期青蒿素含量(mg/g)7月13号7月23号8月13号根部0.699(晒干)1.048(晒干)1.487(晒干)0.340(烘干)0.719(烘干)0.993(烘干)茎部未测得0.108(晒干)0.096(晒干)0.086(烘干)0.022(烘干)老叶(叶龄21天)3.609(晒干)4.018(晒干)4.269(晒干)2.256(烘干)2.705(烘干)3.951(烘干)新叶(叶龄7天)4.572(晒

118、干)4.654(晒干)5.821(晒干)3.486(烘干)3.692(烘干)4.585(烘干)表2 【实验二】生物工程合成青蒿素为避免青蒿被过度采集,研究者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青蒿素但直接从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提取青蒿素的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采取如图30中所示实验流程合成青蒿素其中发根农杆菌具有Ri质粒,可促进青蒿愈伤组织生根(1)提取青蒿素应选取的最佳青蒿材料是生长盛期的新叶据表1和表2分析,实验一的实验目的不包括DA不同生长期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 B不同青蒿组织中的青蒿素含量C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提取的影响 D不同日照时长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2)实验二图中青蒿组织培养通常用的培养基名称是MS培

119、养基步骤青蒿叶片组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杀死发根农杆菌及其他细菌(3)据实验二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D(多选)A未分化的青蒿组织中青蒿素含量高B该实验是从青蒿根中提取青蒿素CRi质粒转化青蒿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D利用此生物工程方法可大量生产青蒿素【实验三】植物激素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萘乙酸(NAA)是最常用来调控发根生长及代谢中间产物形成的一种激素研究者假设NAA能促进青蒿的愈伤组织发根,并能提高青蒿发根后产生青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表6:NAA对青蒿组织发根和产生青蒿素的影响组别NAA浓度(mg/L)发根生长比青蒿素含量(mg/g)A0.02534.4570.080B0.05033.5000

120、.166C0.10029.4000.128D0.25015.8130.000E0.50013.0590.000F0.7508.7060.000G27.1011.480(注:发根生长比指的是:收获时鲜重/接种量)(4)实验三培养时影响青蒿素含量的可能因素 有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长度、PH、无机盐浓度、蔗糖浓度、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等(写出2种即可)表6中表示的数值是0(5)根据实验三结果,请画出发根生长比与NAA浓度的关系曲线图(6)由实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1)低浓度的萘乙酸能促进愈伤组织发根,超过一定浓度抑制发根(2)萘乙酸减少了青蒿发根后产生青蒿素的含量【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

121、物质变化;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据表分析:表1说明生长盛期的青蒿素含量较高,表2说明8月13号采集的晒干的新叶青蒿素含量最高,其次是晒干的老叶图示是青蒿的组织培养过程表3中G组应该为对照组,NAA的浓度为0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1)据表1和表2分析提取青蒿素应选取的最佳青蒿材料是生长盛期的新叶表中可以反映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青蒿的生长期、青蒿的取材部位、及干燥方式,因变量是青蒿素的含量,目的是探究不同生长期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不同青蒿组织中的青蒿素含量和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提取的影响故选:D(2)植物的组织培养需要使用MS 培养基步骤青蒿叶片组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杀死发根农杆菌及其他细菌(3

122、)根据实验二分析,该实验是从青蒿根中提取青蒿素的,利用此生物工程方法可大量生产青蒿素,故选:BD(4)实验三中,影响青蒿素含量的可能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长度、PH、无机盐浓度、蔗糖浓度、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等表6中是作为对照组,其数值为0(5)绘图时横轴表示NAA的浓度,纵轴表示发根生长比根据表三数据即可绘出曲线(6)NAA具有和生长素相类似的生理作用,也具有两重性,即多纳多尼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据实验三的表格数据分析,低浓度的萘乙酸能促进愈伤组织发根,超过一定浓度抑制发根;但萘乙酸减少了青蒿发根后产生青蒿素的含量故答案为:(1)生长盛期的新叶 D (2)MS 杀死发根农杆菌及其他细菌(3)BD(4)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长度、PH、无机盐浓度、蔗糖浓度、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等 0(5)如图(6)(1)低浓度的萘乙酸能促进愈伤组织发根,超过一定浓度抑制发根(2)萘乙酸减少了青蒿发根后产生青蒿素的含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组织培养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强化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高实验能力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