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688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52页
专题04 模拟精华30题-2014年高考语文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题1】(14届广东深圳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厦深铁路开通后,铁路沿线城市和台湾金门、马祖地区联手推出数百项优惠政策,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B、邵逸夫基金中的教育赠款项目是当前海内外爱国人士通过中国教育部实施的赠款金额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教育赠款项目。C、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这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D、清华大学的研究表明,算表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实用算具,被称作世界数学史乃至中国数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答案】B【试题2】(14届江苏苏州高三第一次模拟)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

2、历史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 的活的史书。(2)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 。(3)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马云拜访王林的一张照片,使王林重回公众视野,那么,会不会有新京报的记者去采访,以及引发接下来令人 的问题呢?A、 触手可及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 B、 唾手可得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C、 触手可及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 D、 唾手可得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答案】C【试题3】(14届安徽合肥高三第一次教学质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A、

3、在地方“专升本”的诸多利益诉求与冲动下,一些老牌高等专科学校改头换面加入综合性大学的群体,成为一批“四不像”大学。B、全球资本市场已有好转迹象,世界经济不像半年前那样陷于如履薄冰的危险境地,但是,今年的预期增幅不会较去年大幅上升。C、近日,提高语文作文母语学科重要地位的有关高考改革的言论,在母语教学被忽视的当下,真可谓空谷足音。D、美国“监控门”事件触发的新风波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抨击美国,其中不乏铁杆盟友,令美国左支右绌,理屈词穷。【答案】B【试题4】(1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这家公司的利润近三个季度来一直下滑,根本原因是

4、公司经营理念落后,产品质量下降造成的。B、大范围的雾霾使长三角地区变得“灰头土脸”,南京、无锡等地空气质量达重度污染程度。C、虽然情感生活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但谁又能否认它不是我们整个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呢?D、时代周刊认为曼德拉是这个世界最接近圣人、最具有宽恕美德,这种宽恕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极其珍贵。【答案】B【试题5】(14届天津河北区高三总复习质检一)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过去一年,阿里巴巴、百度、腾迅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金融产品,在支付、借贷、汇兑、理财等传统领域攻城略地,互联网正加速向金融领域进军。B、为了更好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管理层一定要做好考核员工的业

5、绩,对于成绩突出的和无私奉献的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C、学会欣赏戏剧不易,能够创作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更不易,小张对戏剧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花了不少时间,做了很多努力。D、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带头读书学习,那么个人会由于能力不足遭到淘汰,单位的学习风气难以形成,工作也会因为思想贫乏难有起色。【答案】A【试题6】(1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调查结果显示,“看病难、物价涨、房价高”的民生问题,已连续三年成为专家提意见最多的焦点问题。B、碱性的钙剂可以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在餐后服用,能够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建议大家补钙最好每天少量多

6、次效果最好。C、湖南卫视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除了关注五对父子的一举一动,也为节目组设置任务出谋划策。D、平时煮粥,大家都喜欢把粥熬得稠稠的,觉得这样的粥具有细腻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和很好的食欲,脾胃虚弱的人容易吸收。【答案】A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试题7】(14届陕西省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 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取苹果,配一段文字,表现画面的旨趣。(5分)要求:配合画面情景;运用一种修辞,使表达鲜明生动;字数不超过40字。【答案】没有什么能够难住一个孩子!桌上的苹果啊,你怎会想到拉开的抽屉就是到达你的天梯

7、? 【试题8】(14届江苏苏州市高三一模)阅读漫画,回答问题。(5分)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3分)为漫画拟写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标题。(2分)【答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榜样”、有其父必有其子【试题9】(14届福建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元宵佳节,有猜灯谜的民俗。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后,央视再次发力,推出一档集文化、益智、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电视竞猜节目中国谜语大会。参加比赛者全部为中学生。比赛中,有些难度较大的谜语,如:“一言难尽”(猜水浒人物,谜底:安道全。)猜不出来,还是情有可原的。但还有一些简单的谜语,如“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

8、时长。”(打一个字,谜底:日。)竟也没人回答正确。对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答案】示例一:央视谜语大赛一些题目有些难度属于正常现象。(2分)谜语大赛的题目若没有一定的难度,参赛学生人人得高分甚至满分,拉不开距离,将难以决出胜负,节目的可看性就大打折扣。谜语题目知识涉及面广,有的题目选手答不出来属于正常现象,但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因此,以上做法是可取的。(5分)示例二:央视谜语大赛题目难度不宜过大。(2分)举办谜语大赛目的是传承民族文化,而不是为了难倒学生,因此谜语大赛的题目不宜太难。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

9、,较少进行此类活动,谜语大赛的题目太难,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况且这类比赛实际上是让学生去钻牛角尖,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以上做法是不可取的。(5分)【试题10】(14届安徽黄山高三第一次质检)请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4分)每当疲惫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遥想追逐的远方,汲取力量再上路;每当困惑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 , ;每当痛苦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 , ;每当放弃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做出艰难的取舍,打起精神再上路。有时我们停下脚步,只为走得更远。【答案】梳理纷乱的思绪,驱走迷茫再上路;抚平心中的伤口,擦干眼泪再上路。(4分)【试题11】(14届浙江

10、温州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5宁)(4分)中新网12月20日电 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后,“嫦娥三号”目前已进入科学探测阶段。利用着陆器上地形地貌相机传回的图像,科研人员制作完成了首张着陆区全景照片。“嫦娥三号”任务探测器系统主任设计师刘恩海说:“整个这幅图是通过六十张照片,三次环拍拼接而成的。拍摄通过三个角度,一个是零度(水平),一个是往下倾斜十五度,还有往下倾斜三十度得到的。”刘恩海表示,选三个角度主要是为了由近及远,能够看得更远。地形地貌相机安装在“嫦娥三号”着陆器顶部桅杆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研制的光学镜头是该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

11、示例1:利用地形地貌相机(或“着陆器相机”)传回的图像,首张“嫦娥三号”着陆区全景照片制作完成。示例2:利用地形地貌相机(或“着陆器相机”)传回的图像制作的首张“嫦娥三号”着陆区全景照片制作完成。示例3:科研人员利用地形地貌相机(或“着陆器相机”)传回的图像制成首张“嫦娥三号”着陆区全景照片。评分标准:共4分。“首张”、“着陆区”、“嫦娥三号全景照片”、“利用地形地貌相机(着陆相机)”传回的图像制成(或“制作”“完成”)4个要点缺1点扣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试题12】(14届山东枣庄高三一模)请仿照例句的修辞和句式,在“高三”“大学”中任选一词,写一段话。(不超过40字)(4分)示例:年龄

12、,人生历程中的一把尺子,只能测量出你生命的长短,却无法丈量生命的深度与厚度。【答案】示例:高三,人生道路上的高山,只能减慢我们攀登的脚步,却无法磨灭我们冲天的热情与信念。大学,人生历程中的量杯,只能量出你学历的高低,却无法测量出你学识的深浅与多少。【试题13】(14届安徽黄山高三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8分)中吕满庭芳姚 燧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选自元曲三百首)注释:酒圣:酒中的圣贤。此指刘伶之属,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诗豪:诗中的英豪。【小题1】“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两

13、句在曲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曲内容简要分析。(4分)【小题2】联系全曲,简析“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三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小题1】起转折、过渡作用。由“酒圣诗豪”的登临转到“我”的登临;由天风海涛的动态、壮美的画面转到“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相对静态、优美的画面;作者的情绪由高昂豪放转到平静舒展。(4分,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小题2】“供吟笑”三句是说,眼前又如此天地、风景可供“吟笑”,那我退休后一定来此居住,绝不等老僧的召唤,但眼下还“功名”未了,还要去奔波国事。联系此曲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既有志于功名事业,又向往

14、宁静舒适的生活。(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试题14】(14届辽宁大连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苏轼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注】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于元丰五年重阳日在涵辉楼宴席上为黄州知州徐君猷而作。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小题1】请赏析词的开头两句写景句的妙处。(5分)【小题2】“破帽多情却恋头”“明日黄花蝶也愁”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小题1】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所见之景,诗人勾勒出一幅天高气

15、清、明丽开阔的秋景图。(1分)“霜降”点出了深秋时节,“收”字写出了江上水浅给人的感受;(1分)接着诗人又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浅碧的江水泛起鱼鳞状的波纹,十分形象;(1分)再以“露远洲”写江水之浅,“远”字体现出是登楼远望所见。(1分),这两句为后面的秋日抒情作了铺垫。(1分)(如果把最后一点放在开头,两者结合在一起,亦可。)【小题2】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渴望超脱与旷达乐观的情感。(2分)“破帽多情却恋头”,诗人以破帽对他的头很有感情,不管风怎样吹,却不肯离开,来表达自己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情感。(2分)“明日黄花蝶也愁”,诗人以明日之菊,色香均会大减,连迷恋它的蝴蝶,也会为之惆怅,来表达良辰易

16、逝,应乐观地生活的情感。(2分)(其他看法,如果符合诗歌情景,言之有理,亦可。)【试题15】(14届山东菏泽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春游南亭韦应物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注专城:即专城居,古代称州牧太守等地方官为一城之主。【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初春的景象,哪些方面能体现“初春”二字?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4分)【小题2】第三联中“禽响”和“柳重”两词用得精妙,请简要赏析。(4分)【答案】【小题1】气温变暖,山岩尚寒,小草刚刚发芽,泉水开始涌动。(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2分,答对两点给1分,答对一点

17、不给分)表达了作者春游之乐和作为一个地方长官却无所作为的愧疚。(2分,每个要点1分)【小题2】“禽响”,既写出了各种鸟声的此起彼伏,又写出了它们飞翔跳跃的欢快情景;(2分)“柳重”,传神地写出春雨过后柳枝湿润、颜色更绿的风姿。(2分)【试题16】(14届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曹锡宝,字鸿书,上海人。乾隆初,以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资深当擢侍读锡宝辞。二十二年,改庶吉士。 以母忧归,病疡,数年乃愈。三十一年,改刑部主事。再迁郎中。授山东粮道。上巡山东,召见,命来京以部属用。以大学士阿桂奏,令入四库全书馆自效。书成,以国子监司业升用。居三年,上以锡

18、宝补司业无期,特授陕西道监察御史。时协办大学士和珅执政,其奴刘全恃势营私,衣服、车马、居室皆逾制。锡宝将论劾,侍郎南汇吴省钦与锡宝同乡里,闻其事,和珅方从上热河行在,驰以告和珅,令全毁其室,衣服、车马有逾制,皆匿无迹。锡宝疏至,上诘和珅。和珅言平时戒约严,或扈从日久渐生事,乞严察重惩。乃命留京办事王大臣召锡宝问状,又令步军统领遣官从锡宝至全家察视,无迹,锡宝自承冒昧。上召锡宝诣行在面诘,锡宝奏全倚势营私,未有实迹,第为和珅“杜渐防微”,乃有此奏。复谕军机大臣、大学士梁国治等覆询,锡宝又承“杜渐防微”语失当,请治罪。下部议,当左迁。上手诏略言:“平时用人行政,不肯存逆诈亿不信之见。若委用臣工不能

19、推诚布公,而猜疑防范,据一时无根之谈,遽入人以罪,使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断无此政体。锡宝未察虚实,以书生拘迂之见,托为正言陈奏。姑宽其罚,改革职留任。”五十七年,卒。仁宗亲政,诛和珅,并籍全家,乃追思锡宝直言,谕曰:“故御史曹锡宝,尝劾和珅奴刘全倚势营私,家赀丰厚。彼时和珅声势薰灼,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而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今和珅治罪后,并籍全家,赀产至二十余万。是锡宝所劾不虚,宜加优奖,以旌直言。锡宝赠副都御史,其子江视赠官予荫。”锡宝,一士从子,再世居台省,敢言名。家有瓮,焚谏草,江尝乞诸能文者为诗歌,传一时云。【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20、资深当擢侍读 擢:提拔B锡宝将论劾 论:论告C诛和珅,并籍全家 籍:抄没D未有实迹,第为和珅“杜渐防微” 第:次第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以母忧归,病疡,数年乃愈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驰以告和珅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C而锡宝独能抗辞独奏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是锡宝所劾不虚失其所与,不知【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曹锡宝是一个谏诤之臣的一组是( )(3分)资深当擢侍读,锡宝辞 时协办大学士和珅执政,其奴刘全恃势营私 上召锡宝诣行在面诘,锡宝奏全倚势营私,未有实迹,第为和珅“杜渐防微”而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锡宝赠副都御

21、史,其子江视赠官予荫家有瓮,焚ABCD【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曹锡宝因别人的奏举推荐,进入四库全书馆工作。四库全书编成以后,朝廷以国子监司业一职来提拔任用他。B上海南汇人吴省钦和曹锡宝是同乡,他得知曹锡宝将要弹劾和珅之后,立即将消息告诉了和珅。C和珅装模作样地“乞严察重惩”后,立即指示刘全迅速销毁罪证,因此曹锡宝派人到刘全家查看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只好承认自己鲁莽轻率。D敢于直言的曹锡宝在和珅气焰嚣张、声势凌人的当权时期,挺身而出,弹劾举报和珅,虽然失败,但仍不愧为一个谏诤之臣。【小题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1)锡宝未察虚实,以书生拘迂

22、之见,托为正言陈奏。(2)江尝乞诸能文者为诗歌,传一时云。【答案】【小题1】D【小题2】C【小题3】B【小题4】【小题5】(1)曹锡宝没有查清实际情况,仅拿书生拘泥迂腐的见解,假托是合于正道的话来向君王进言。(2)曹江曾经请擅长写文章的人(关于这件事)写了诗歌,传诵一时。【参考译文】曹锡宝,字鸿书,上海人。乾隆初年,以举人身份考取功名,被授予内阁中书,担任军机处章京一职。资历深了以后,应当提拔为侍读,锡宝推辞没有就任。乾隆二十二年改任庶吉士。因为母亲的丧事回家,又生了溃烂之病,几年后才好转。乾隆三十一年,改任刑部主事。再次升官担任郎中。被授予山东一职。皇上到山东巡视,召见曹锡宝,让他到京城当做

23、部属使用。因为大学士阿桂的奏举推荐,皇上让他进入四库全书馆贡献自己的力量。四库全书编成以后,朝廷以国子监司业一职来提拔任用他。过了三年,皇上因为曹锡宝补任司业没有期限,特意授予他陕西道监察御史一职。当时协办大学士和珅掌握大权,他的奴仆刘全依仗权势谋求私利,衣服、车马、居室都超出了规格。曹锡宝打算论告弹劾,侍郎上海南汇人吴省钦与曹锡宝是同乡,听说了这件事,和珅此时正随着皇上在热河,吴省钦飞马把这件事告诉了和珅,和珅命令刘全拆掉超出规格的房屋,衣服、车马只要是超出规格的,都隐藏得没有踪迹。曹锡宝的奏章到了后上那里,皇上责问和珅。和珅回奏说自己平时对属下警戒约束很严格,但是或许自己随从护驾在外,奴仆

24、无人管束,逐渐惹是生非,请求严格查办加重惩罚。皇上就命令留在京城处理事务的亲王大臣召见曹锡宝到刘全家去检察查看,没有发现证据,自己承认鲁莽轻率。皇上下诏命令曹锡宝到刘全家去检察查看,没有发到热河当面责问,曹锡宝上奏说刘全依仗权势谋求私利,但是没有实际证据,自己只是为了帮助和珅杜渐防微,才有这次上奏。皇上又让军机大臣、大学士梁国治等人审察询问,曹锡宝又承认“杜渐防微”的话不恰当,请求给自己治罪。交给相关部门议罪,应当降官贬职。皇帝亲手写了诏书,大意说:“朕平时任用人才,处理政事,从来没有事先猜疑别人心存欺诈怀疑别人不诚信的想法。如果委任群臣百官却不能示人以诚,公正无私,而猜疑防范,根据一时没有根

25、据的谈论,仓促地给别人罪名,使得全天下人重叠着脚站立,斜着眼睛看人,十分恐惧,绝对没有这样为政的。曹锡宝没有查清实际情况,拿书生拘泥于腐的见解,假托是合于正道的话来向君王进言。姑且宽恕他的罪行,改为革职留任。”乾隆五十七年,曹锡宝去世。清仁宗亲理朝政,诛杀了和珅,一并抄没了刘全的家产,才回想起曹锡宝的直言进谏,下诏说:“先前的御史曹锡宝,曾经弹劾和珅的奴仆刘全依仗权势谋求私利,家财丰厚。那时和珅被治罪后,一并抄没了刘全的家产,发现财产达到二十多万。这样看来曹锡宝所弹劾的没有虚假,应该加以优待奖赏,以表彰他的敢于直言。追授曹锡宝为副都御史,他的儿子曹江也照此封官职。”曹锡宝,是一个读书人的侄子,

26、经历两代就位居台省,以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家里有个饔,用来焚毁谏书的草稿,曹江曾经请擅长写文章的人(关于这件事)写了诗歌,传诵一时。【试题17】(14届河北邯郸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好读书,便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初拜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能不。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后转宋州刺史,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天下,在朝文武多是父之将吏,复见朝纲渐紊,帝又猜忌日甚,内不自安,遂与诸弟潜谋废帝。及从征吐谷浑,时从官狼狈,玄感欲袭击行宫。其叔慎谓玄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

27、可图也。”玄感乃止。时帝好征伐,玄感欲立威名,阴求将领。谓兵部尚书段文振曰:“玄感世荷国恩,宠逾涯分,自非立效边裔,何以塞责!若方隅有风尘之警,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帝征辽东,命玄感于黎阳督运。于时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玄感遂与诸将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每为逗留,不时进发。帝迟之,遣使者逼促,玄感扬言曰:“水路多盗贼,不可前后而发。”时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东莱将入海,趣平壤城。玄感乃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谬称护儿失军期而反。玄感遂入黎阳县,闭城大索男夫。以讨护儿为名,有众且一万,将袭洛阳。遂南渡河,从乱者如市。众至十余万。洛父老竞致牛酒。

28、玄感誓众曰:“我身为上柱国,家累巨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众皆悦。遂进逼都城。玄感骁勇多力,每战亲运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咤,所当者莫不震慑。论者方之项羽。刑部尚书卫玄,率众数万,自关中来援东都。玄军日蹙,粮又尽,乃悉众决战。玄感弟玄挺中流矢而毙,玄感稍却。追兵遂至,玄感一日三败。独与十余骑窜林木间,至葭芦戍,玄感窘迫,独与弟积善步行。自知不免,谓积善曰:“事败矣。我不能受人戮辱,汝可杀我。”积善抽刀斫杀之,因自刺,不死,为追兵所执,与玄感首俱送行在所。磔其尸于东都市三日,复脔而焚之。 (隋书列传第三十五) 注脔(lun):把肉切成小块

29、。【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纤介必知之 介:同“芥”,细小的事B、自非立效边裔 效:功勋C、趣平壤城 趣:奔赴 D、论者方之项羽 方:刚直【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玄感以国家大义为重的一组是( )(3分) 遂与诸弟潜谋废帝 庶得执鞭行阵欲令帝所军众饥馁 富贵无所求也所当者莫不震慑 我不能受人戮辱A、 B、 C、 D、【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杨玄感政绩卓越,仕途顺利。做郢州刺史时狠抓吏治,了解下情,颇受到吏民敬服,因而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B、杨玄感深谋远虑,机智果敢。他起兵早有预谋,早想扬名

30、天下。在黎阳督办运粮时,他故意滞留粮食,又伪称来护儿谋反,毅然聚众起兵。C、杨玄感善抓时机,体察民情。他利用督运的机会和天下思乱的民情,以救百姓之命的名义当众誓师,宣布起兵,受到民众的响应。D、杨玄感勇猛刚烈,结局悲惨。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让弟弟杀死自己。死后尸身陈列三天又被碎割焚烧。【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5分)(2)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5分)【答案】【小题1】D【小题2】C【小题3】A【小题4】(1) 您主管国家军事工作,我冒昧地向您说出内心话。段文

31、振于是告诉皇帝,皇帝赞扬他。(“明公”, “司”,“布”,“因”,各一分,句意一分)(2) 现在不顾忌使家族灭绝的危险,只是为天下解除极其困苦的处境,拯救百姓的命罢了。(“顾”,“但”,“倒悬”,“黎元”,各一分,句意一分)附【参考译文】杨玄感,是司徒杨素的儿子。喜欢读书,熟习骑射。凭借父亲有军功,官位至柱国。最初,杨玄感被封为郢州刺史,刚到任,便暗中布下探听消息的人,以考察官吏才能的高低。那些政绩良好和贪污的人,一丝一毫他都一定知道,常常揭露那些贪污的事,没人敢欺骗和隐瞒。官吏和百姓都敬重信服他,都称赞他的才能。后来改任宋州刺史,承袭爵位楚国公,升任礼部尚书。自己认为家族接连几代尊贵显赫,在

32、天下享有盛名,在朝的文武将领多是父亲当年的部下,又见朝廷纲纪日渐混乱,皇帝猜疑心日益严重,内心不安,于是与几个弟弟暗中谋划废除皇帝。等到随皇帝出征吐谷浑,当时跟从的官吏困顿疲惫,玄感想要袭击行宫。他的叔叔杨慎对玄感说:“士人的内心还崇尚统一,国家现在又没有灾祸,不能图谋。”玄感于是暂时停止了行动。当时皇帝喜欢征战讨伐,玄感想树立威信扬名天下,暗中寻找将领。对兵部尚书段文振说:“玄感世代承受皇上的恩惠,恩宠超过本分,倘若不去立功边疆,凭什么尽责呢!如果边疆有战乱的紧急情况,希望能拿起马鞭,指挥军队,稍稍展现绵薄的功劳。您主管国家军事工作,我冒昧地向您说出内心话。”段文振于是告诉皇帝,皇帝赞扬他。

33、 皇帝征伐辽东,命玄感到黎阳督促粮草的运输。当时百姓苦于徭役的繁重,都想造反,玄感就和诸将谋划,想让皇帝率领的军队挨饿(以便造反)。经常逗留,不按时出发。皇帝认为他运粮太慢,便派使者督促。玄感说:“水路盗贼很多,不可马上出发。”当时将军来护儿凭借水上军队从东莱将要入海,奔赴平壤城。玄感于是派遣家奴假扮使者,从东方来,谎称护儿错过了发兵日期想要造反。玄感于是进入黎阳县,关闭城门,征集壮丁,以讨伐护儿为名,集结了近万人,将要袭击洛阳。于是向南渡过黄河,跟从反叛的人像集市一样人多。兵众发展到十余万。洛阳的父老争相送来牛肉和酒等犒劳物品。玄感对士兵宣誓说:“我身为上柱国,家中的财产亿万金,对富贵无所求

34、。现在不顾忌使家族灭绝的危险,只是为天下解除极其困苦的处境,拯救百姓的命罢了。”士兵们都非常高兴。于是进攻逼近都城。 玄感勇猛多力气,每次作战亲自舞动长矛,身先士卒,大声怒喝,抵挡的人没有不害怕的。议论的人把他比为项羽。刑部尚书卫玄,率士兵数万人从关中来支援东都。玄感的军队一天天窘迫,军粮又吃完,于是全部军士展开了决战。玄感的弟弟玄挺中箭身亡,玄感逐渐退却。这时朝廷的追兵到来,玄感一天之中败了三次。只与十余人骑马在林间逃窜。到了葭芦戍,玄感处境困急,只剩他与弟弟积善步行。自己知道不能避免一死,对积善说:“事情失败了。我不能受人杀戮侮辱,你可杀了我。”积善抽刀把他杀掉,于是自杀,没死,被追兵捉拿

35、,和玄感的首级一起送到皇帝所在之地方。他的尸体被肢解并在东都集市上陈列三天,又切成碎块焚烧了它。【试题18】(1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吏,守剡长。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主簿谏曰:“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齐闻大怒,立斩从。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后太末、丰浦民反,转守太末长,诛恶养善,期月尽平。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时王朗奔东冶,候官长商升为朗起兵。策遣永宁长韩晏领南部都尉,将兵讨升,以齐为永宁长。晏为升所败,齐又代晏领都尉

36、事。升畏齐威名,遣使乞盟。齐因告喻,为陈祸福,升遂送上印绶,出舍求降。贼帅张雅、詹强等不愿升降,反共杀升。贼盛兵少,未足以讨,齐住军息兵。雅与女婿何雄争势两乖,齐令越人因事交构,遂致疑隙,阻兵相图。齐乃进讨,一战大破雅,强党震惧,率众出降。十三年,迁威武中郎将,讨丹阳黟、歙。而歙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黟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林历山四面壁立,高数十丈,径路危狭,不容刀盾,贼临高下石,不可得攻。军住经日,将吏患之。齐身出周行,观视形便。阴募轻捷士,为作铁弋,密于隐险贼所不备处,以弋拓堑为缘道,夜令潜上,乃多县布以援下人,得上百数人,四面流布,俱鸣鼓角,齐勒兵待之。贼夜闻鼓

37、声四合,谓大军悉已得上,惊惧惑乱,不知所为,守路备险者,皆走还依众。大军因是得上,大破仆等,其余皆降。黄武初,魏使曹休来伐,齐以道远后至,因住新市为拒。会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将士失色,赖齐未济,偏军独全,诸将倚以为势。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瓜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休等惮之,遂引军还。迁后将军,假节领徐州牧。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贺齐传,有删改)【注】万户:一万人。【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雅与女婿何雄争势两乖 乖:不和B、乃多县布以援下人 县:悬挂C、齐勒兵待之 勒:部署D、

38、将士失色,赖齐未济 济:救助【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贺齐为官刚毅果断,担任剡县长官时,不顾主簿劝阻斩杀了作奸犯科的县吏斯从。B、商升畏惧贺齐的威名,派使者乞求结盟,贺齐晓以祸福,说动商升请求投降。C、贺齐招募身手敏捷的士兵,夜登林历山,策动据守道路防备险要的敌人投降,大破敌军。D、贺齐喜欢奢侈华丽,他乘坐的船装饰精美,连作战用的兵器都刻画花卉瓜果作装饰。【小题3】二、三两段中,贺齐面对不利形势采取什么计策获胜的,请概括说明。(3分)【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盛兵少,未足以讨,齐住军息兵。 (2)齐身出周行,观视形便

39、。 (3)会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答案】【小题1】D【小题2】C【小题3】反间计、攻心计(或答:齐令越人因事交构;四面流布,俱鸣鼓角;或出奇兵、出其不意、各个击破、离间计)(答出一点2分,二点3分)【小题4】(1)叛贼势力大而贺齐兵力少,不足以用来讨伐叛贼,贺齐让军队驻扎下来停止军事行动。(3分,得分点:补出“兵少”前的“贺齐”;讨:讨伐,攻打;住:通“驻”,驻扎;息:停止。建议三个分句各1分)(2)贺齐亲自出去绕山巡行,观察山势探寻便于进攻的地形。(3分,得分点:身:亲自;周行,巡行;形便,有利的地形)(3)恰逢各路军队遭遇强风巨浪而顺水漂流淹没,死亡人数达到一半。(4分,得分点:会,恰

40、逢;溺,淹没或落水;所亡,死亡的人;中分,达到一半)【参考译文】贺齐字公苗,是会稽山阴人。年轻时做郡吏,担任剡县长官。县吏斯从以行侠为名做坏事,贺齐想要惩治他,主簿规劝说:“斯从,出身本县大族,是山越一带民众依附的人,如果今天惩治他,明天贼寇就会到来。”贺齐听说后大怒,立马就斩杀了斯从。斯从的同族亲属于是互相纠集起来,人数达一千余人,发兵攻打县城。贺齐率领官吏百姓,打开城门迅猛出击,彻底打败了来犯之敌,声威震动山越地区。后来太末、丰浦的百姓反叛,贺齐转任太末县长官,他惩治邪恶培养良善,一整月后就完全平息了叛乱。建安元年,孙策来到郡里,察举贺齐为孝廉。当时王朗逃亡到东冶,候官县长官商升为王朗发兵

41、起事。孙策派遣永宁县长官韩晏兼任南部都尉,统领军队讨伐商升,让贺齐做永宁县长官。韩晏被商升打败,贺齐又代替韩晏兼任都尉职务。商升畏惧贺齐的威名,派遣使者乞求结盟。贺齐趁机劝告使他明白,为他陈述其中祸福之道,商升于是送上县官印绶,走出营寨请求投降。贼军将帅张雅、詹强等不愿商升投降,反而一起杀死了商升。叛贼势力大而贺齐兵力少,不足以用来讨伐叛贼,贺齐让军队驻扎下来停止军事行动。张雅和女婿何雄争夺权势而两边不和,贺齐派越人借事情挑拨离间,于是导致两人互相猜疑产生嫌隙,以至于倚仗军队互相图谋。贺齐这才进兵攻打,一交战就大破张雅,詹强一伙十分震惊恐惧,率领部属出来投降了。建安十三年,贺齐升任威武中郎将,

42、去征讨丹阳黟、歙两地的反贼。而歙地贼军将帅金奇领一万人驻扎在安勒山,毛甘领一万人驻扎在乌聊山,黟地贼帅陈仆、祖山等领二万人驻扎在林历山。林历山四面峭壁直立,高几十丈,山路险峻狭窄,拿着刀兵盾牌无法通行,贼军居高临下投掷石块,不能强行进攻。军队停驻了好多天,将领官吏为此忧虑。贺齐亲自出去绕山巡行,观察山势探寻便于进攻的地形,暗中招募轻健敏捷的士兵,为他们制作了带绳子的铁箭,秘密地在隐蔽险峻而贼军不防备的地方,凭借带绳子的箭爬高开辟出攀登的通道,夜里让他们悄悄上去,随后悬挂下许多布条来拉拽下面的人,得以登上一百多人,他们四处走动分散开来,全都击鼓吹角,贺齐率领军队等待着他们。贼军夜里听到鼓声四起,

43、以为贺齐大军全都登上山了,于是惊慌恐惧疑惑混乱,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些据守道路防备险要的人,都逃回来靠拢大部队。贺齐大军趁这机会得以登上山,大败陈仆等,其余人都投降了。黄武初年,魏国派遣曹休前来攻打,贺齐因为路途遥远后来才赶到,于是驻军新市抵抗魏军。恰逢各路军队遭遇强风巨浪而顺水漂流淹没,死亡人数达到一半。将士们大惊失色,全靠贺齐还未渡江,只有他这支部队独自保全下来,各位将领倚靠着他来构成阵势。贺齐生性喜欢奢侈华丽,尤其爱好军事,对于兵甲器械极为精通喜好,他所乘坐的船只雕刻着花纹并用红色涂描,船上装有青色伞盖大红帷帐,大小盾牌金戈长矛,都刺画花卉瓜果作装饰,弓弩矢箭,全部选取上等材料制作,蒙冲斗

44、舰这类战船,远远望去好像山林一样。曹休等人畏惧贺齐,于是率领军队返回去了。贺齐升任后将军,持符节兼任徐州牧。【试题19】(9分)(14届安徽黄山高三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战略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有人质疑“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有关议论并未停止。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实质上是对于是按照既有模式追求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还是让经济转入新的增长轨道而宁可牺牲一部分增长速度的不同看法,也就是对于如何正确处理眼前利益

45、与长远利益关系的不同看法。一般地讲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关键是怎么兼顾、怎么把握好时机。经济学界最近兴起的关于刘易斯拐点的讨论,有助于厘清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刘易斯拐点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将走向枯竭,出现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当然,所谓的劳动力短缺并不是绝对短缺,而是相对短缺,表现为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这个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

46、拐点的存在,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得到过验证。不过,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是否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尚有争议,因为我国还有约1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并不缺乏。如果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则仍然可以而且应该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腾笼换鸟”似可缓行;如果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腾笼换鸟”则势在必行。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并非意味着劳动力绝对短缺,而是表现为工资大幅度上涨。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如果非农产业不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农民就不愿背井离乡进城务工。而一旦工资大幅度上涨,显然就是

47、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从近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民工荒”和“涨薪潮”等现象看,应该说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到来。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在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比较优势的背景下,实施“腾笼换鸟”,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选择。这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对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如果现在不主动转型,未来被动改变将会带来更大的震荡。【小题1】下列关于“腾笼换鸟”

48、和“刘易斯拐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是因为“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B“腾笼换鸟”就是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C“刘易斯拐点”是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枯竭,出现的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相对短缺的转折点。D“刘易斯拐点”是在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的情况下,出现的非农产业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小题2】作者认为“在我国,实施滕笼换鸟势在必行”

49、,下列不属于这一说法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 ( )A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下,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大战略的需要。B近年来,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C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近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只有非农产业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才愿意进城务工的现象。D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竞争优势。【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是否

50、实施“腾笼换鸟”取决于刘易斯拐点的是否到来,若未到刘易斯拐点,则应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滕笼换鸟”必须缓行。B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刘易斯拐点”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曾得到过验证。C实施“腾笼换鸟”战略,短期内会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D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而未来被动改变不太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震荡。【答案】【小题1】A【小题2】A【小题3】B【试题20】(14届河南六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

51、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成熟。但是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或曰用“中”思想,则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关于刑罚之“中”的观念。尚书吕刑里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相占,成庶中正”。这里所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就是严格地符合法律(刑书)所制定的标准。“中”是有原则的,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原则。求“中”,反对过与不及,反

52、对偏与倚,都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如果不是先有一个“中”盼标准、原则,过与不及、偏与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在它们之间搞调和折中了。“中”不仅有恰到好处地符合于一定标准的意思,有时也可指这个标准本身。荀子礼论中所谓先王“为之立中制节”,意思就是说先王为之制立标准。这里的“中”与“节”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标准、法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与“极”的含义相通。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如果我们从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用“中”,并知道这一标准本身亦可称之为“中”,那么,“中”与“极”的内在联系就不难解释了,因为“极”也包含标准、准则的意思。诗卫风氓曰:“士也罔极”,所谓“

53、罔极”,就是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准则。尚书洪范有“皇极”一词,古人解释说:“皇,大;极,中也。”所谓“皇极”就是“大中”,也即大准则、大法度的意思。正如蔡沈书经集传所说:“极”是“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皆需合于“皇极”的法则,否则就是“偏”“陂”。而反对“偏”“陂”也正是在“皇建其有极”(尚书洪范)的前提下进行的。总之,建“极”与用“中”意思是相通的,其基本含义都是说要公正地符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孔子将上述这种用“中”思想发挥运用到他的伦理道德理论中,从而创立了儒家的“中庸”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可见孔子是把“中庸”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

54、提出的。儒家伦理学的“中庸”说同前人用“中”思想的不同,就在于儒家给“中”的标准赋予了新的具体内容,这个具体内容就是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但“中”字的基本含义,即舍宜,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这一种意思,仍然保留在儒家的“中庸”说中。(摘编自徐克谦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小题1】下列对用“中”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是儒家“中庸”说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从用“中”思想到儒家的“中庸”说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B、用“中”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不过,它这时只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存在的。C、先秦用“中”思

55、想的源头是西周时代刑罚之“中”的观念,这种观念表明当时的刑罚具有准确、合理等特点。D、用“中”思想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否则,偏与倚、过与不及也就不存在了,更不可能在它们之间进行调和折中。【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除恰到好处地符合一定标准外,“中”也可以指这个标准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和“节”“极”的含义相通。B、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意思是标准、法度,诗卫风氓里“士也罔极”中的“极”字就是这个意思。C、“皇极”是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的法则,符合这个法则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就是“中”,否则就是“偏”“陂”。D、儒家“中庸”说以儒家伦理道

56、德观“仁”和“礼”为“中”的标准,它与前人用“中”的思想并无相同之处。【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原本是一种思想方法,经过儒家的改造和发挥、变成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之后,应该就不再是思想方法了。B、“中”是有原则的,尚书吕刑里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中的“中”,其原则就是法律所制定的标准。C、荀子礼论中的“为之立中制节”与尚书洪范中的“皇建其有极”,说法虽不同,体现的却都是用“中”的思想。D、儒家的“中庸”说是孔子提出的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这个准则之所以难能可贵,县因为孔子认为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答案】【小题1】C【小题2】D【

57、小题3】A【试题21】(14届山东潍坊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中国的传统院落由于受其历史文化的影响,建筑的围合形式、房间的位置都表现出丰富的空间感。传统院落多数为四合院或三合院,即由四个或三个单体建筑构成。正房一般坐北向南,三至五开间(包括耳房),地位最高,为长辈所住,是院落中的主体建筑;该房如为两层,二楼中间的房间作为奉祖牌位、岁日祭祖用房;有些紧邻正房的两侧还设有耳房,功能为卧室。正房的下方是东西方向两两相对的厢房,为晚辈所用。正房的对面是倒坐,用于堆放杂物或佣人居住。有些院落还设有影壁(照壁),影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独特元素,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对空间的聚景、虚实变化

58、起着重要影响;民间认为它还有驱魔避邪、遮风收气的功能。这些建筑的内部,都不同程度的设有造形优美、内涵丰富的花格窗、隔扇、家具、匾额字画等,处处透露出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此景与室外封闭的院落空间交融在一起,大中有小,小中见大,产生的意境含蓄内敛,寓意深长,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由于南北的气候和地貌等特征不同,院落给人的那些空间感受又各有特色。北方气候干旱少雨,院内多有花草树木、盆景鱼缸,一来改善小环境气候,二来增加一些自然情趣;此布置虽与南方有些相同,但由于地势平缓,院落面积较大、形状方正,建筑多为一层,空间相对开敞,所以形成的空间氛围,既有含蓄隐秘的意味,又有明了显露的感觉。南方地形起伏较

59、大,院内建筑的底面或院落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差,特别是一些多进大院,从前至后,逐渐升高,幽静深远,加之多雨潮湿,每逢天阴下雨,四周屋檐形成的天井,瀑布垂帘,天光如柱。雾气蒙蒙,明暗交替,此情此景、仿佛是有人在向你讲述一段动人的故事,其委婉的空间意境不言而喻。大门是院落的出入口,其体量和醒目效果是根据建筑的功能和屋主地位来确定的。一般民居的大门,上面是一坡水的小青瓦屋面,门扇为数块厚木板拼接而成的实榻门;王府第宅的大门多为门楼型,不仅体量大,而且装饰讲究。大门的位置还对院内空间有着较大的影响。民居的大门一般设在东南角,官府、寺庙设在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上,两种布置,排除风水理论中气场说之言,前者自然亲

60、切,后者严肃庄重,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空间氛围。 (选自建筑与文化,有删改)【小题1】下列表述不能体现中国传统院落在构成上具有丰富空间感的一项是A、中国的传统院落多数由四个或三个单体建筑构成,也就是四合院或三合院。B、正房一般由长辈居住,如为两层,二楼中间的房间一般用来供奉祖先牌位。C、晚辈居住的厢房位于正房的下面,东西方向两两相对而建。D、由佣人居住或用来堆放杂物的倒坐位于正房的对面,坐南朝北。【小题2】关于中国南北方传统院落的异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北方院落院内大多有花草树木、盆景鱼缸,增加了许多自然情趣。B、北方院落面积较大,形状方正,其建筑一层居多,空间相对开阔宽敞。C、因地

61、形起伏较大,南方院落与院内建筑底面之间,往往存在一定高差。D、北方院落既含蓄隐秘,又明了显露;南方院落则幽静深远,意境委婉。【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影壁能挡风、遮蔽视线,影响对空间的聚景、虚实变化,还能驱魔辟邪、遮风收气。B、花格窗、隔扇、匾额字画等,与室外封闭的院落空间交融在一起,能形成寓意深长的意境。C、大门的位置对院内空间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位置是根据建筑的功用、屋主的地位来确定的。D、本文采取由虚到实的顺序,从建筑的围合形式、位置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院落的空间感。【答案】【小题1】B【小题2】C【小题3】B【试题22】(14届湖南怀化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

62、,完成后面题目。黄 昏萨特(法国)(1)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笼罩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昏暗的夜幕马路和人行道都空落落的。然而,就在这样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忘的小人物在活动着。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毫不显眼,在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已无法辨认清楚。(2)葛尔特茨比此时觉得眼前的景色与他的心情完全和谐。黄昏,在他看来,是失败者的时刻。(3)长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先生。从他的神态里,可以看出他正在和社会抗衡,但是他的气概已趋衰退。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去,慢慢消失在黑暗中。(4)空出

63、来的位子几乎立刻就被一个年轻人占据了。但是他面部的神情并不比那位老人开朗,嘴里还狠狠地骂了一声,好像是要强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能使他称心如意。 (5)“看来您心情不好啊。”葛尔特茨比说道,心想他这番表演准是为了引起自己的注意。年轻人转过身来,脸上的神情非常坦然。但是葛尔特茨比反而因此一下子警觉了起来。(6)“要是陷入我的困境,您的心情也好不了,”他回答说,“我干了一件有生以来最傻的事。”(7)“是吗?”葛尔特茨比不动声色地问道。(8)“我今天下午到的伦敦,本打算在伯塔刚尼安饭店落脚,”年轻人接着说道,“可是到了那儿我才发现,饭店已经被拆掉了,我只好去了另一家旅店。到了我的住处,就出去买

64、香皂了我讨厌旅店里的香皂,可自己又忘记准备了。我在街上溜达一会儿,在酒吧喝了杯酒,又逛了逛商店,然后转身回旅馆。就在这时候,忽然意识到,我根本没记住旅馆叫什么,更不知道它在哪条街上。这多么尴尬!我在伦敦又举目无亲。我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一先令。买了块香皂,喝了杯酒,也就花得差不多了,只怕要落得个流浪街头,无处栖身了。”(9)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这种沉寂是意味深长。“您大概想,我讲的这段遭遇荒诞无稽吧。”年轻人随后委屈地说道。(10)“这事也并非不可能。”葛尔特茨比像法官审理案件似的说。(11)听完,年轻人精神为之一振,“我大概得到河堤上过夜了,除非能找到个够朋友的人,他能相信

65、这是确有其事。不管怎么说,我很高兴,因为您并没有认为我这段遭遇过于荒唐。”(12)年轻人往这最后一句话里倾注了不少热情,就好像有意向葛尔特茨比表示,他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够朋友的人的必要条件。(13)“然而,”葛尔特茨比慢吞吞地说,“这段故事里的破绽就在于您拿不出那块香皂来。”(14)年轻人连忙向前探身,在大衣口袋里忙乱地摸了起来。他一下子跳了起来。(15)“准把它丢了。”他怒气冲冲地嘟囔了一声。(16)“一个下午就丢了家旅馆,又丢了块香皂,这只能说明您存心粗枝大叶。”葛尔特茨比接着说道,可是年轻人没等他话音落地就走了。他顺小路溜掉了,头昂得高高的,表情高傲。(17)“说来怪可惜,”葛尔特茨比想道

66、,“整个故事中只有出去买香皂有说服力,然而在这细节上露了马脚。他要有一点先见之明,就应该事先准备一块新的香皂。”(18)想到这里,葛尔特茨比站了起来,准备离去。就在这时候,他惊讶地喊了一声。只见地上,在长凳边上,躺着一个崭新的椭圆形小纸包。除了是块香皂,还能是什么!准是那年轻人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从衣兜里掉出来的。(19)说时迟,那时快,葛尔特茨比立刻去寻找这位年轻人的踪影。就在他感到无望的时候,忽然发现那个人正站在马车道的路边上,神态犹豫地站着。当他听到葛尔特茨比呼喊他的时候,他带着几分敌意,好像准备自卫似的猛然转过身来。(20)“能证明您那段遭遇真实性的重要证人找到了,”葛尔特茨比说道,伸出

67、手来把香皂递了过去。“您走后,我在地上发现的。我曾经对您不信任,您一定要原谅。您如不嫌弃,我可以借给您一枚二十先令的金币”(21)年轻人连忙接过金币,放进兜里。(22)“幸好给你找着了。”年轻人感激地说道,声音还有点呜咽。他急忙跑开了。(23)“这孩子真可怜,差点哭出声来。这对我也是个教训,不能自作聪明,不能仅仅凭一时的情况就给一个人下判断。”(24)葛尔特茨比顺着原路往回走去。经过那条长凳时他看到一位老先生在长凳下面和四周望来望去,捅来捅去。葛尔特茨比认出这就是刚才同他坐在一起的那位老人。(25)“您丢什么东西了,先生?”他问道。(26)“对了,丢了一块香皂。”【小题1】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68、(4分)(1)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这种沉寂是意味深长。(2)他顺小路溜掉了,头昂得高高的,表情高傲。【小题2】分析小说采用全知视角,运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的妙处。(3分)【小题3】结合文本分析小说的主人公诺尔曼葛尔特茨比的性格特征。(4分)【小题4】结合文本探究本篇小说以“黄昏”为题的作用。(8分)【答案】【小题1】“沉寂”反映了年轻人想引起葛尔特茨同情照顾的心理,也表现了葛尔特茨比对年轻人所讲故事有无破绽的思索。(2分)“高傲”表现了年轻人的诡计被识破后对葛尔特茨比的不满和不屑一顾。(2分)【小题2】有利于讲清故事的来龙去脉。(1分)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便于对葛尔特茨比的心理

69、进行深入描写,更好地塑造主人公的形象;也便于从葛尔特茨比的角度去观察其他人物,很好地刻画其他人物形象。(2分)【小题3】失意落魄。在他看来黄昏是失败者的时刻。戒备心强。年轻人的神情坦然让他产生了警觉,最终识破了他的诡计。善良热心。发现掉落的香皂后赶快去追赶年轻人并加以归还,还借给他钱帮他渡过难关。善于自我反省。告诫自己不能自作聪明,不能仅仅凭一时的情况就给一个人下判断。(一点3分,答出三点即可)【小题4】双层含义:小说的题目“黄昏”是真实的时间海德公园的黄昏,同时也是葛尔特茨比所认为的失败的时刻。创设人物活动背景:黄昏,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为人物活动安排了一个模糊、昏暗、清冷的背景,从而

70、展现各个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因为黄昏,老人才不能发现自己丢失的香皂,而年轻人也因没能看到香皂而使自己露出破绽,被“识破”,葛尔特茨比才能意外发现肥皂,推动情节发展。揭示小说主旨:海德公园模糊、昏暗、清冷的黄昏,是葛尔特茨比沮丧心情的写照,暗示了小说“坏人难防”的故事结局,从而揭示了小说主旨。(每点2分,共8分。)【试题23】(14届辽宁锦州高三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9块金币刘志刚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我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每天都能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甚至有时还能讨到一截香肠;我每天还有这座破庙可以挡风遮雨;我不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帝。我为什

71、么不快乐呢?”皮克这样回答那些羡慕他的人。这样回答问题的皮克总是快乐得像个天使。可是有一天,皮克脸上的快乐突然丢失了。那是因为,在一天下午,皮克在回破庙的路上捡到一袋金币,准确地说是99块金币。其实,拾到金币的那个晚上,皮克是最最快乐的了。“我可以不做叫花子了,我有了99块金币! 这够我吃一辈子啊!99块,哈!我得再数数。”皮克怕这是一个梦,皮克不敢睡觉。直到第二天太阳出来时,他才相信这是真的。第二天,皮克很晚也没有走出破庙,他要把这99块金币藏好,这真的需要一番功夫。“这钱不能花,我得攒着。我要是拥有100块金币就好了。我要拥有100块金币!”从来没有什么理想的皮克现在开始有了理想。他还需要

72、一块金币,这对一个叫花子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理想。半响午,皮克才出去讨饭,不!他开始讨钱,一分一分的。中午他很饿,他只讨到一点儿剩饭。下午,他很早就“收工”了,他得用更多的时间守着他的金币。“还差91分。”晚上他反复地数着他的金币,他开始忘记了饥饿。一连几天,皮克都是这样度过的。这样过日子的皮克就再也没有吃饱过,同时也再也没有快乐过。讨钱越来越难了。难的原因是别人愿给剩饭而不愿给钱,还因为皮克用来讨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当然也因为他不快乐了,别人也不愿再施舍给他。“皮克,你为什么不快乐了?”“咱是叫花子,快乐个啥!”“你原先可不这样。”“”皮克越来越忧郁,越来越苦闷,也越来越瘦了。终于有一

73、天皮克病倒了。这一病,皮克就几天也没有起来。这几天里皮克就想着一件事:还差16分就100块金币。“皮克,你难道没有收到我给你的金币?你为什么不看医生?”突然,一个富商到破庙里对生命垂危的皮克这样说。“什么?”皮克惊问。“皮克,你的快乐,是你的快乐救过我。三年前,我在一次买卖中赔尽了家产,正准备自杀,我见到了快乐的你,我明白了身无分文的人也能快乐地生活。后来,我就东山再起了,赚了很多钱。那一次,我带着99 块金币出来游玩,见到你,就把钱丢到了你走的路上。可是你现在为什么还做叫花子呢?为什么不快乐呢?生了病为什么不拿钱去看医生呢?”“我想拥有100块金币。还差16分,就差16分。”富商从腰里取出一

74、块金币给他。皮克接过钱,把钱装进袋子里,然后又全部倒出来,很细心地数,他终于有了100块金币。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这时一个游僧路过这里,见到昏倒的皮克,向富商问明了情况,便开始为他诊治。“什么?你又给了他一块金币?”“是的!”“这下完了!”“怎么了?”“因为他有了99块金币的时候,就会希望有100块金币。这就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贪欲,贪欲赶走他的快乐。你要救他,你得向他索回那99块金币,这样他或许有救。现在,你反倒满足他的欲望,重病的他就失去了支撑下去的动力了。你开始时给他99块金币,你使世界上少了一个天使;你又给他一块金币,这就使世界上少了一个生命。”富商试了试皮克的鼻子,皮克果然什么时

75、候都不会快乐了。贪婪一旦被诱发出来,那么在它支配下的人就会永远的失去快乐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24期)【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小说首段文字两句均以“皮克”作为主语,意在通过重复强调他的快乐,句意递进;“地球上最快乐的”点明他的快乐无与伦比,“叫花子”则又点名他的特殊身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B、皮克“怕这是一个梦”而“不敢睡觉”,是因为金钱来得太突然,他太过于兴奋,也怕睡觉时金币会不翼而飞,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守着他的金币”。C、小说文字轻快,口语较多,注重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还差91分”“还差16分,就差16分”间接写出了一个叫花

76、子乞讨生活的不易。皮克的自言自语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描写。D、小说擅长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在对话中展开故事情节。小说还通过人物前后境况、个人与他人的对比与衬托,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E、小说中富商的出现丰富了小说内容,他的两次“好心”是造成皮克悲剧的直接原因,小说正是通过这一点揭露“金钱是万恶之源”这一主题的。【小题2】小说多次多处出现“为什么不快乐”,分别说明这样写的作用。(6 分)【小题3】小说中的皮克除了贪婪,还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说明。(6 分)【小题4】有人说小说中的游僧角色纯粹是多余的,小说也应该在“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之后结束,你是否赞成?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77、【答案】【小题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小题2】第二段连续使用两句反问“我为什么不快乐呢”意在强化皮克的天使般的快乐,与下文他的“快乐突然丢失”在情节上突然逆转,大起大落;讨钱时与别人的对话中出现的疑问句“你为什么不快乐了”引出他的回答,起过渡作用;富商对皮克说话时使用反问句“你为什么不快乐呢”,是对他不肯花掉那99块金币的不解,与前后两个疑问句构成排比,增强气势。前后三处反问前后呼应,形成反差,有力地揭示出人物性格。(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小题3】敏感脆弱,心理承受力低,捡到钱后不敢睡觉,因金币而坐卧不安,最终丧命;自大而又自贱,快乐时忘乎所以,

78、失败时颓废庸碌;吝啬而又可怜,成为金钱的奴隶,守着一袋金币而被饿死。(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据亦可。)【小题4】答案示例:赞成 :小说在富商揭出谜底,皮克“昏倒”之后结束,结构更加紧凑;人物塑造也已完成,皮克的“昏倒”会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联想;对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和贪心是不快乐的本源等主旨也已经揭示出来了;加上游僧角色及后面的情节反而显得狗尾续貂,主旨点得太过明确,反而失去了小说的可读性和读者的再创造性。不赞成:游僧角色的出现使小说内容显得更加丰富,因为富商的第二次“好心”反而将皮克推向死亡,使情节更加完整;结尾情节使人物塑造更加立体,也揭示出了皮克的最终命运,同时

79、对富商的塑造也更加立体;通过游僧的言语揭示了深层原因,深化了小说主旨;去掉后内容显得单薄,小说的主题有所削弱。(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试题24】(14届山东烟台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8分)亮亮的家万芊男人在村小代了几年课后,没课代了,男人一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男人跟女人说,不如我们带着娃走出大山,也许有些好日子过。就这样,女人跟着男人带着七岁的男娃走出了大山,随着东进的火车来到了繁华的江南。打工的日子并不好过,夫妻俩白日黑夜在一个小镇上做,去掉吃住,日子仍过得紧巴巴的。有一回,男人跟车进城卸货,回来说,我们还是进城吧,也许机会多

80、些。进了城,男人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在眼镜厂打过工的男人觉得眼镜在城里也许好卖,于是做了只扁平的大木板盒子,合起来能背到身上,摊开来就是一个小眼镜铺面,很便宜地卖些社队办工厂质量检验剔出来的有些瑕疵的眼镜,生意倒也挺好的。女人也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在服装厂打工的女人,竟然在城里看到了好些被人丢弃的布角废料。旺街是麓城里正在形成的一条服装街,是附近几个省的服装采集基地。密集的服装商铺和加工厂,为沿街的垃圾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布角废料,好的已经被回收,稍次的也被人收购了,这些是最次的,但仍可换钱。更何况满街的人都忙着做生意,这个机会谁也不屑一顾。最开心的是七岁的娃也看到了机会,满街都是塑料饮料瓶,拾了也

81、能卖钱。男人在旺街边上的小区里租了一个车库,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忙碌而又滋润。一天中午,男人做成了好几宗买卖,心境好,便买了一大包肉包子。满街找女人跟娃,找着女人再找娃。可找来找去,没娃的影子。女人说,娃刚才还在旺街口呢。挨个问街口的的人,谁都说不知道。只有一个半瘫的老者用含糊不清的话告诉他们,几个小孩追运垃圾的车去了。于是,男人跟女人,轮番坐在街口等娃。一直等到天黑路灯亮了,还不见娃的影子。男人焦虑,女人哭。就这样一等等了几天。女人等,男人找,找遍所有该找的地方,想遍所有该想的法子,但仍不见娃的影子。男人女人有点绝望了。男人跟女人说,娃应该是认得回来的路的,我们只要死守着这街口,娃一定会回来的。

82、男人跟女人轮番守着街口,一守就是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街口的变化实在是惊人的大,楼越造越多越造越高,商铺越做越旺。男人呢,从租街口弄堂口的亭子间到租商店的铺面,到自己开店,再到自己买店面,生意越做越大,竟然做成了麓城最大的眼镜商场,拥有好几家连锁店。而女人呢,从捡废布角料开始,进入废旧品收购行业,渐渐做大,垄断了整个街区的布角料回收业务,在郊区买了一大片筑路挖土废弃的低洼地,做成了附近最大的垃圾王。公司总部就设在旺街口。为等娃,男人跟女人,把做生意只看作是等娃的一种方式,不以赚钱为目的,只不亏就可以。不料想,这样做生意倒赢得了声誉,生意竟然越做越大。为等娃,男人跟女人,特同情带着娃进城找工作的

83、夫妻,几乎是有求必应。这二十多年中,他们不知招了多少对带娃的夫妻,真心待他们,还拿钱资助他们的孩子读书,给那些读书读得好的娃发奖金,一发几千几万。每当这时,男人跟女人总是满脸的灿烂。这些人渐渐成了骨干,掏心为企业做事。后来,政府搞城乡统筹建设,要动用女人的废品基地,女人当年的投入也得到了较大的回报。为等娃,男人跟女人把所有能聚集的资金都聚集了起来,还跟银行贷了一些款,把旺街口新建的一栋十五层的商业写字楼买了下来。下面五层做了商场,自己经营,商场取名亮亮的家。商场里到处悬挂着娃当年的大幅照片。商场里也收了好些小时候跟爹娘走丢的员工。有一回,商场里来了一对带着一个男娃的小夫妻。小伙子看着满商场的大

84、照片瞪大了眼睛,非常诧异地跟自己的媳妇和娃说,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的照片。这小伙子,原先在村小做了一阵子代课老师,没课代后,一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小伙子就跟自己的媳妇说,不如我们带着娃走出大山,当年自己的爹也是这样带着我们走出大山的。就这样媳妇跟着小伙子带着七岁的男娃走出了大山,随着依稀的记忆来到了繁华的江南,找到了当年曾捡过塑料瓶的旺街口。见小伙子带的娃特像照片上的娃,商场里的员工叫来了男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见了娃就叫亮亮。小伙子夫妻特惊讶,问,你们怎么知道娃叫亮亮?男人和女人说,我们的娃就叫亮亮。小伙子说,我小时候也叫亮亮,但领养我的爹娘不让我叫亮亮。男人和女人问,你还记得你自己的爹娘叫啥,小

85、伙子说了,正是拿人和女人的大名。男人和女人哭了,说,娃,你终于回来了,你看,这是你的家呀!小伙子抬头看,巨大的“亮亮之家”光彩夺目。【小题1】从全文的角度,分析文中两处画线部分在小说情节结构上的作用。(4分)【小题2】作者为什么用“亮亮的家”作为小说的标题?(4分)【小题3】亮亮的父母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4分)【小题4】有人认为小说“大团圆”的结局非常完美,有人认为若采用“亲人离散”的悲剧性结局应更精彩。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简要说明你的看法。(6分)【答案】【小题1】(4分)一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一处“男人和女人”带着娃走出大山,才有了后来创业、娃丢失等

86、情节;第二处“小伙子和媳妇”带着娃走出大山,才有了一家人最终团圆的情节。(2分)二是结构上前后呼应,相似的生活经历形成“巧合”,使故事富有戏剧性,更能吸引读者,收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2分)【小题2】(4分)(1)小说主要围绕亮亮的走失展开情节,“亮亮的家”作为小说主人公为等待亮亮而开的商场的名字和一家人最终团聚的场所,可以概括小说情节和总领全文内容;(2分)(2)“亮亮的家”给予了同主人公一家人有着相似际遇的人家一般的温暖、关爱,同时寄寓着主人公心存希望、永不放弃的精神,有利于刻画主人公的形象和凸显小说的主旨。(2分)【小题3】(4分)穷则思变,头脑灵活,并立即付诸行动;善抓机遇,

87、务实肯干,从小事做起;不唯利是图,微利经营,赢得良好信誉;乐善好施,富有人情味,赢得员工人心和回报;勇于坚守,持之以恒。(每条1分,答出其中的四条即可得4分。)【小题4】(6分)答案示例:赞同“大团圆”的结局“大团圆”的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两代人相同的追求生活的经历体现了偶然中的必然,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节发展的逻辑,具有艺术的真实性。(2分)“大团圆”的结局体现了主流价值判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人生启迪,向读者传递正能量。面对亮亮的走失,父母不消极沉沦,并以此开始人生的奋斗,好人好报,最终迎来事业的成功和亲人的团聚。(2分)“大团圆”的结局使小说的情节完整圆满,体现了传统的审美取向,更

88、符合读者的美好愿望和心理期待,给读者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2分)赞同“亲人离散”的悲剧性结局悲剧性结局更能突出主人公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强意志和敢于直面人生、勇于改变命运的精神,具有积极的人生启迪意义。(2分)悲剧性结局更符合生活的真实,发人深省,让读者关注进城务工农民的生存状态,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2分)悲剧性结局使文章具有“深沉凄怆”的艺术魅力,能激起读者的同情、怜悯之心以及对真善美的向往,具有深沉的道德教化意义。(2分)【试题25】(14届安徽淮南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睁眼闭眼叶延滨对唱二人转的小沈阳,说不上是喜欢还是厌烦,但他说的那话,让人忘不了:一闭眼再一睁

89、眼这一天就过去了,一闭眼再不睁眼这一辈子就过去了。这话厉害,生活的节度和生命的长度,就在这睁眼闭眼间都说到了。认真想一下这个题目,还真耐人寻味。睁眼闭眼间我们都怎么呐?活着,为生活奔波,还要做一个又一个的梦。活着,就是能吃能喝能喘气,光这样,活着也没有大的意思,所有的动物,小到蚂蚁蟑螂,大到鲸鱼犀牛,吃喝拉撒带喘气,都差不多。差不多,所以有人活着活着就感到没劲。穷了,没劲,连口好吃喝也没进嘴,白活了。富了,也没劲,富了还叫穷,他妈的穷得只剩下钱了。所以小沈阳的师父赵本山有理了,这活得没劲的痛苦就是两种状态:一是人活着而钱没有了,二是人死了而钱却没花光。如果就是吃喝喘气,人的一生就这八个字,睁眼

90、闭眼,有钱没钱。嗨,够没劲了。但毕竟人不都这么活着,人活得有没有劲,关键在于有没有“想法”,通俗点说,有没有想头!老辈人变成三个字,精、气、神。有了想法,人就活得五彩缤纷,这世界也就五光十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人都知道。七十二行,天文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宏观微观,科技哲学,林林总总,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深陷其中,红尘滚滚中身不由己,有想法的人也活得累,忙求学,忙成家,忙置业,忙发展,忙竞争,忙功名,忙忙碌碌一辈子,一眨眼就过去了!什么叫一眨眼,也就是快速地睁眼闭眼一次耳!人生苦短,庸人也叹,英雄也叹,其中的甘苦滋味不一样。像动物一样,吃喝喘气一辈子,没劲,睁眼闭眼之间开支了全部生命;人

91、在江湖,奋斗拼搏一辈子,够累,累得长吁一口气就仿佛刚明白人生苦短。于是有人说:智者寿。我想,何谓智者?我想,智者何来长寿?智者,就是有脑子的人,当他发现只会吃喝喘气与动物没有两样,他就要求自己活着也思考着,用脑子活着。智者,就是有自己脑子的人,当他发现只会按别人的嘴巴闯世界,就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就要求自己不仅要闯世界,还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这个世界,睁眼看天下,闭眼想宇宙。智者必寿,因为他和动物比,多了一个脑袋,因为他和随波逐流的芸芸众生比,他的脑袋长在自己的肩膀上。这个长在自己肩膀上的脑袋是不是自己的脑袋,很多人没有想过,也不觉得是个问题,其实,从来就是个最关紧要的问题。“你这个人怎么没

92、脑子?”别人这么说过你吗?“我这个人听话,领导咋说就咋办!”你自己这么表扬过自己吧?说真的,就我自己而言,活了几十年,大多数时间,自己的肩膀上就没有自己的脑袋,不过我还是有觉悟的人,尽管觉悟也晚,后知后觉。智者的脑袋有两种作用,一是先知先觉。人都是学而知之,学习前人,然而总模仿前人追随前人,只是庸常凡人。智者学而后知不足,敢怀疑先人,敢超越圣贤,敢挑战权威,这样的脑袋才是自己的脑袋,小到诗韵曲律,大到宇宙天地。“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想出这句话的陈胜肩上长着自己的脑袋。智者的脑袋第二种作用是善于总结,活在世上,有的人沉浮宦海,有的人弄潮商海,有的人行走江湖,有的人泼墨笔耕,各有各的活法,只是活

93、明白了的人不多。“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贫病终生而写出了红楼一梦的曹雪芹用自己的脑袋想明白了千年文人没悟透的世象百态。智者就是有自己脑子的人,智者说到底也就是少时敢想他人所未想,成年能悟他人所未悟。敢想,叫有理想有抱负,是朝前看的人生,生命的长度向前延伸,从鼻子下的现实得失,将生命的触角伸向地平线。善悟,叫能回首往事总结人生,生活过的酸甜苦辣重新嚼出另一番滋味,生活的长度,就从一次人生变成再三重温,不仅长久,而且厚重。智者寿,寿在敢想,寿在多思。用一句大白话解说:没有理想,上半辈子,白活了;没有回忆,下半辈子,白活了。是这个道理吗?细想一下,真是。人一辈子,就在睁眼闭眼间,只是,睁开眼,没

94、有理想的人,其实啥也没看到;闭上眼,没有回忆的人,其实也等于没到这世上来过。多简单的道理,想想,惊出一身汗!【小题1】文章主要是谈智者的生活态度,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加以概括。(4分)【小题2】本文语言干净利落,娓娓道来且富于文采。请以第段为例,从修辞方法、句式选择两个方面加以具体赏析。(6分)【小题3】第七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具体分析。(6分)【小题4】文章题目“睁眼闭眼”具有怎样的内涵?结合文章内容及当前的社会现实,说说它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8分)【答案】【小题1】智者的生活态度,就是不随波逐流,少时敢想他人所未想,有理想有抱负敢于怀疑,敢于挑战;(2分)成年能悟他

95、人所未悟,善于总结人生。(2分)【小题2】13段修辞方法上可以从排比、对偶、引用、对比和比喻这五个方面回答,答出四种即可。(引用,如引用陈胜、曹雪芹的话语,确凿有力。用了比喻,如把经商比为“弄潮商海”,把从事文学工作比为“泼墨笔耕”等,生动形象。还用了对比,如把“庸常凡人”与“智者”对比,褒贬分明。)在句式选用上,从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作答。(短句与长句结合,在说两种作用时,都是短句开路,长句结末,错落有致。散句与整句相结合:既有大量散句,又有整齐的排比句(如三个“敢”字句和四个“有的人”句)和对偶句(如“小到”“大到”一句),这样,就加强了文字的表现力。)(赋分:修辞答出4

96、种并举例分析得4分,句式答出长短结合和整散结合并正确分析,得2分)【小题3】内容上,“像动物一样”的人与人在江湖奋斗的人,虽然人生的甘苦滋味各不相同,但都是人生苦短,与下文写的智者的人生态度形成对比,从而引发读者思考正确的人生观。结构上,既总结了上文庸人与英雄的不一样,又为下文写 “智者寿”,谈智者的人生态度做铺垫。(赋分:答出内容上的作用得3分,答出结构上的作用得3分。不准确者酌情扣分,比如结构上答承上启下者,不准确。)【小题4】“睁眼闭眼”在文中有三个含义:字面上的含义是指很短的时间,同时也指人的短暂的一生,在文中更深层的含义是指人在这短暂一生当中应当如何度过才更有意义。作者主张,人在自己

97、这短暂的一生中,要用脑子或者要有自己的脑子,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有理想、有抱负,敢于挑战,敢于批判创新,要善于总结,提升人生价值。当今这个物质的,比较喧嚣浮躁的时代,保持一份对人生精神层面的思考,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从容。(赋分:答出题目的三个含义,得3分,第二问5分,须联系实际分析,否则酌情扣分。)【试题26】(14届浙江温州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夜走巴山李汉荣 天黑下来,我仍在山野里行走,山影嶙峋交错,仿若剑戟铿锵,再现古代某个严酷战阵。我想起那些厮杀、血腥和悲凉的牺牲,心里划过惊惧和悲悯。此时,星星依次出现,很快布满天宇。视野渐渐亮开,山影变得敦

98、厚温和,细细山路在月光下蜿蜒,如持续流淌的乳汁。我感到了无情宇宙在无意识里呈现出的几分仁慈。为了一个小小的夜行者,宇宙竟然动用了它的全部照明设备:北斗星、织女星、天狼星、天蝎星、天琴星、室女星此时全都在为我满负荷工作,那凶猛天狼,也在为我殷勤发电照明。头顶上的每一颗星星,全都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神速,向我空投光芒和柔情。此时,我行走在群山的皱褶里,我也行走在浩荡的天意里。嚓,嚓,嚓,连续三颗流星划过头顶靠南的天空,山巅似有被灼痛的云絮,凌乱飘起。山村的狗们,大声狂吠,对天空发出持续质疑和询问。由于天文学知识过于匮乏,它们的发问比起它们的祖先,显得毫无长进,仍止于纪元前的幼稚和天真。尽管,流星们在

99、天上制造了不少的动静,挑逗了无知的狗们的猜测和询问,却丝毫未打断避暑山庄里富豪们的赌局,那掷骰子的声音,盖过了银河的潮汐,删除了天上的动静。熟谙经济学的精明赌徒们,陶醉于他们的天文数字,却不需要也不屑于别的什么天文学,不需要也不屑于向天空注目和发问,除非星辰坠落,为他们降落下大量黄金和巨额利润。我对那些对天发问的无知的狗们,竞有了几分尊敬:在这个被商业和经济学主宰的大地上,在这个市侩当道、失去天真的夜晚,它们,仍保持着上古的天真,对尘世和天上的动静,发出好奇的追问。隔着一个山涧,走在山路上的我,看见了不远处的高速公路,几乎与我并排而行。我看见一辆辆呼啸的车,一组组飞旋的轮胎,我看见疾驰的现代,

100、载着时光和欲望,弃我而去,弃我而去。我,一个步行的人,一个保持着古代行走方式的人,一个对现代水土不服的人,一个迈着农业的步子慢行的人,与咆哮的工业和狂奔的现代,礼貌地保持了距离,我绕开了它的快,我坚持着我的慢。它们,狂奔的铁、轮胎们、现代们,一路弃我而去,很快都超越了我,扔下了我。我索性掉头,折进一个山湾,四周是无边密林,林间一泓碧水。这时,我才忽然发现:现代已载着现代远去,我留了下来,留在古代的密林,留在古老的深山。抬起头,我看见了山间的月亮,被林涛和山风梳洗得眉清目秀的月亮,他不慌不忙地漫游在李白的苍穹,行走在苏东坡的意境里,仔细抚摸着山上的苔藓和留下始祖乌爪痕的玄武岩一一那上面保留着两亿

101、年前时光的表情。这时候,我恍然大悟“白驹过隙”这个词的深意。这时候,我才知道:所谓高速的现代,只是现代自己快速删除自己的一种程序。现代载着现代快速离去,最终能留下来的,注定还是大地、青山、始祖乌的玄武岩和李白的明月。已是后半夜了,明月西斜,天河渐落,山影隐约。早起的鸟开始集体朗读,山野有鸡鸣声起。路边,几户农家的灯陆续亮了,我在一家的院子里停下,主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他说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他与老伴种地,带着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还养着一头奶牛。他一边挤奶一边说,山里不缺草,牛吃得好,奶多。提前把奶挤了,等会把奶卖给奶贩子,他们又卖给城里的奶厂。他说趁这老骨头还能动,挣一点补贴家用,也给自己

102、准备点养老钱。我蹲下来,看他挤奶。奶牛温顺地站着,它不计较那哗哗流进奶桶里的是什么,它似乎陶醉于释放的快感,或者,它知道那是什么,它只觉得放养它的人有恩于它,青草和溪流有恩于它,那流出去的都不是它的,是天的,是地的,是人的,而属于它的身体,还原封不动在它这里,这让它已很满足。星光照在奶牛身上,照在老人身上,被星光雕塑的老人和奶牛,宛如黎明的神灵。奶桶已经快盛满了,而牛奶还在注入,星光也在注入,满当当的桶里,荡漾着星光和牛奶。我再一次从老人脊背和奶牛的脊背向天穹望去,我看见,那渐渐沉落而暗淡的银河,似乎已向宇宙献出了足够多的乳汁(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小题1】概述首段中宇宙“仁慈”的表现

103、。(2分)【小题2】如何理解“我对那些对天发问的无知的狗们竞有了几分敬意”?(4分)【小题3】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4分)【小题4】分析文章末段对“星光”描写的作用。(4分)【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评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情感。(6分)【答案】【小题1】星星遍布于天宇(或“动用了它的照明设备”),照亮了山路(或“为我殷勤照明”,或“向我空投光芒和柔情”。评分标准:共2分,写出一点給1分。前一点意思中须有“星星遍布”或“出现”之意,后1点意思中须有“照亮”之意,照抄原文不得分。【小题2】一方面表明作者对那些关注自然、亲近自然、本心不泯的做法的肯定和敬意,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无

104、视自然、漠视自然,只关注经济利益的社会现象的厌弃和批判。评分标准;共4分。写出一点得2分,没点中写出作者感情倾向的1分,写出具体内容的1分,意思对即可,如照抄原文句子,意思对可得1分。【小题3】(1)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光以情感情态,用“眉清目秀”表现了山间月色的明媚清丽;又用“漫游”“行走”“抚摸”等词语写出了月光朗照的美好情景。(2)运用比喻手法,用“时光的表情”来描绘玄武岩上始祖鸟留下的爪痕,既新颖生动,又给人无限的想象。(3)运用联想和想象(或“虚实结合”),把眼前现实之景与几千年前李白和苏轼的月下情景联系起来,让人神接千载,浮想联翩。评分标准:共4分。写出任意1点的2分,每点须写出手

105、法及效果,意思相近即可。【小题4】(1)内容上,照着老人和奶牛的星光,让人想到自然对人类的恩惠与庇护,(或“也让人反省自身对自然的冷漠”),含蓄地升华了主题。(2)结构上,与前文对星光的描写呼应,有回环对应之美。评分标准:共4分。写出内容、结构作用各得2分,内容方面,能够答出“恩惠与庇护”之意或自身反省之意的,得2分。【小题5】思想情感:作者在文中赞美了宁静、和谐、优美的农村生活,批判了当代文明的快速、粗暴和充满欲望。评析示例1:这对当下只顾发展的工业社会有较好的“规劝”作用,比如“我看见疾驰的现代,载着时光和欲望”,读这样的文章,能使浮躁的人心静下来,能关注我们生活应该有的美好内容。评析示例

106、2:社会发展与传统生活只能“互动”着前行,当代社会有种种弊端,但它们只能在前进中解决;传统农村生活固然有美好的一面,但毕竟不可能回到“过去”,比如文中老人的儿子儿媳只能去“外地打工”,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不过是“一厢情愿”。评分标准:共6分。能较准确写出文章思想感情,的2分;能较恰当地“结合文章内容”,得2分;能进行言之成理的“评论”,得2分。【试题27】(14届山东菏泽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十月,山楂红了潘克静十月,山楂红了。一簇簇,一串串,挂在枝叶间。压弯了的枝头上,绿的叶成了陪衬。从树下或从远处望去,十月的天空也成了它的背景。 想起春天的清晨,揉着惺忪睡眼端着相机站在山

107、楂树下,一个快门按下去惊扰了它的梦,从春日的这一刻,山楂树在我的取景框里不停地变幻着但不能不说,我并没有按照原有的打算为它写下生长日志,尽管每天不断与它相遇,甚至不得不与它擦肩而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仍旧不经意地忽略了它的存在。 在我的视线中,山楂树是跳跃的。它的生长像童话里的故事“忽然间”开了花,“忽然间”结出了果,“忽然间”红了一树,仿佛总被一缕忽如一夜的“春风”拂过,我则通常在这样“忽然间”的惊喜中才去关注它、品味它。 山楂树每天都在生长、变化,时间每天都在奔跑,而我身后的光阴也变得越来越浓重。实际上,山楂树离我很近,根本无需特意抽时间“去”看它。一天,朋友说:“你们公司大院种的山楂树真

108、美,写一篇山楂树的文字吧。”其实,我是写过山楂树的,只不过是我家门前的那棵,且记得一位文友读后说“正意犹未尽怎么就戛然而止了?像是没有写完”。我虽莞尔未语,但事实上,这个疑惑是有答案的,且是我内心的一个情结。而每每看到山楂树,我就会很自然地想起。 山楂说红就红了。在十月朗阔的天空,果子们挤来嚷去,一个挨着一个,它们笑声嘎嘎,没有一丝掩饰或修饰地从枝叶间飞出,落在地上,飞向空中,四下到处是喜悦,到处是嘎嘎的笑声。仿佛中,山楂不是一天一天长红的,而是日复一日笑红的,从未经历风雨,从未饱尝暑寒,咄咄的红里全部是欢喜。感慨中,禁不住又想起那个春天的清早,邻居李嫂呵呵地笑着,从集市上带回这棵幼苗,从那一

109、天,李嫂每天站在山楂树下瞧个没够。李嫂呵呵地笑着,山楂树悄悄地长着,久而久之,李嫂的笑声成了山楂树特殊的养分。那天,得知李嫂患下绝症的时候,李嫂正和旁人说笑,我定下神来望向她,四目刚一相碰,笑声便随着一张绽开的笑颜响彻云霄。第二年春天,山楂树还未开花,李嫂便匆匆走了,带着她的笑声。山楂树对于我,除去追忆,因为李嫂的豁达和乐观,从此更多了一种鼓舞。 临近下班时间,带着对山楂树别样的情怀,我来到山楂树的近前。真美!想必是因为日照充足,公司院里的山楂格外红,相比我家门前因楼房挡遮缺少阳光照射的果子颜色要鲜艳得多。此时,在秋阳的笼罩下愈加显得密匝匝、红彤彤。站在树下向上望,秋光挂在浓密的枝叶间闪烁晕染

110、,像一幅镂空而斑驳的画。真美!而并排的另一棵山楂树,和树下站着的同事两位年轻的孕妇组成的画面更令人怦然心动。两人手牵手仰头看山楂,不时抬手指指点点,隆起的肚子和树上的果子相映成趣,甚是动人。孕育,生长,成熟。我突然觉得植物和人类是多么相似果子是植物孕育的结果,宝宝是人类相恋的结晶。大自然繁衍不同的物种,同时又赋予共同的使命。只不过人类的孕育和生长相比植物要张扬热烈得多,但每一种生命的形成和延续却都有着自我的从容,都有着不可抗拒的自然之力与无从计量的恩赐。孕育是喜悦,生长是喜悦,成熟更是喜悦。在这么多喜悦的包围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满怀欢喜和热爱地行走?有什么理由拒绝鼓舞、丧失热情和爱的能力呢?

111、生命无所谓来去。每每看到山楂树的时候,脑子里总出现这样的一种思绪。因为在我心深处,一个人的来去对于整个世界就好比大海里多了或少了一滴水而已,而真正能够激荡、影响你一生,抚慰你心灵,敦促你,激发你,让你以最佳的姿态从生活、从人生获得欢喜、从容和幸福,能够收获这些能力才是弥足珍贵的。像那一树火红的山楂,无论曾经历过怎样的风霜雪雨,都尽可能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而最终,所有的过往,都会像枝叶或者天空,成为它的背景。(选自岁月2014年第1期,有改动)【小题1】简要说明两段中对山楂的描写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2】分析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李嫂的笑声成了山楂树特殊的养分。(2

112、)带着对山楂树别样的情怀,我来到山楂树的近前。【小题3】赏析第段中画双线的句子。(4分)【小题4】文章题目是“十月,山楂红了”,文中又写到了李嫂和孕妇,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小题1】第段描写山楂,也是在描写李嫂,通过描写山楂的“笑”,表现李嫂的豁达和乐观;(2分)第段通过对山楂的描写,引出对两位孕妇组成画面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2分)【小题2】(1)“笑声”写出了李嫂乐观的人生态度,“养分”写出了李嫂对山楂树的精心呵护,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李嫂乐观精神的赞美。(2分)(2)“别样的情怀”有对李嫂深情的怀念,也含有从李嫂身上受到的精神鼓舞。作者正是带着这种特

113、殊的情感观赏山楂,才有了下面的人生感悟。(2分)【小题3】(1)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山楂挤满枝头的美好景象,“挤来嚷去”“一个挨着一个”,写出了山楂树果实的稠密和作者的喜悦。(2)运用通感手法,用听觉中的笑声表现视角中山楂的色彩、形态,生动地描写出山楂的鲜艳和稠密,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3)通过想象,写笑声“从枝叶间飞出”“落在地上,飞向空中”等,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场景。(4)运用“挤”“挨”“笑”“飞”等词语,生动地写出山楂树果实累累、色彩鲜艳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小题4】李嫂虽然离去,但给作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分)孕

114、妇将要诞生婴儿,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延续;(2分)李嫂和孕妇都像十月的山楂一样,结出了“属于自己的果实”。(2分)【试题28】(1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一)高三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塞尚:普罗旺斯的紫蓝色符号陈爱萍塞尚1839年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精明能干的父亲,由帽子匠起家,一跃成为银行家。母亲是敏感的妇人,有着世俗的伶俐,将热情大半给了眩晕在色块、立体中,长着宽大额头和鹰钩鼻子的矮胖儿子塞尚。中学毕业时,塞尚得到美术学校的素描二等奖。母亲快乐得尖叫,父亲失声惊呼:“孩子,孩子,想想将来,天才是要饿死的!”在父亲焦灼的念叨声中,塞尚勉强在埃克斯大学法科听

115、了两年课。1861年4月,洞察儿子内心躁动的母亲说服丈夫放塞尚到巴黎去寻觅艺术之路。他狂爱的颜色在闹别扭,初期作品不能令人满意。情知“滥用颜色”却又舍不得向时人低头,使他始终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作品落选官方沙龙。人们批评他:好像把一支装满各种颜色的手枪向着画布狂扫。至少在他本人看来,这是丢脸的事:如何向父亲交代呢?父亲以精明商人的笃定拥抱着金不换的“回头浪子”,儿子的碰壁似在他的预料之中,父亲一把将儿子搡进银行。当他兴冲冲来检查儿子的工作进程时,他惊愕地张大了嘴巴:账簿上、墙壁上涂满了速写或素描,他不费力地找到了自己的画像,还有塞尚的自画像。一对面容酷似而内心迥然的父子。父亲绝望了。18

116、62年11月,塞尚再次回到巴黎。他欣赏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作品,此时的画颇为浪漫,他自嘲地称为“杂烩”。笔下的画和周围的人,都不像大自然那般赏心悦目。他结交画友,并以频繁的迁居方式自动斩断交情他能听到色块和立体尖叫的声音,苦于抓不住,这使他抵抗既定的画理及前人或时人的画风。30岁时,他遇到了马利奥尔丹斯菲格,她以极大的耐心面对他的孩子气的反复无常。她是一家装订工厂的女工,业余为塞尚做模特,赚外快贴补家用。她的温柔使在模特处多次碰壁的塞尚感动不已。不久,两人结婚了。她未必符合他意念中的贵族少女形象:金色头发,栗色肌肤,面容姣好,诱人的明亮眼睛,纤细的手脚,薄纱裙子,姿态优雅。但,却是困窘中的他所

117、能抓住的最切身的温情。消息传到家乡,父亲震怒,以断绝生活费相胁。此后,她操持家务,精心照料他的起居,且将模特角色持续下去。他留下来的作品中,以她为模特的有25件,红沙发上的塞尚夫人,她还是少女的容颜。红色沙发和身上的蓝绿色调相冲,就像他乱糟糟的画室,就像他在艺术上的横冲直撞。后来的画,她便是辛苦的小妇人。在做家务的空隙给他当模特,在黯淡的旧绒沙发上低头缝衣服,紧束的发髻,紧绷绷的生活,她咬牙撑着做一个不被家庭接纳的穷艺术家的太太。孩子和债务同时来了,而成功犹遥不可及,一时一刻都放松不下来啊。卖画让他觉得有辱自尊,也让从不识人间愁滋味的他感到委屈,连话都说不连贯了。真正让他日子充裕的还是父亲创下

118、的家底。1886年父亲过世,留给他两亿法郎的遗产,使他一跃成为法国的大富翁,甚至欧洲最有钱的画家,塞尚的内心一定很复杂。或许,正是妻子脸上的疲惫才让他决定接受这笔遗产的。一生不离不弃,且让妻子永远定格在画史上:他的婚姻观和画理同样坚实。塞尚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他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因他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和薰衣草一样,是一个紫蓝色符号,是普罗旺斯的骄傲。(

119、选自青年文摘)【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自幼酷爱绘画的塞尚,在中学时代便显露出艺术天赋。由于父亲的强烈反对,他被迫在埃克斯大学学习了两年的法律。B、在母亲的支持下,塞尚于1861年第一次到巴黎,开始寻觅艺术之路,但由于对绘画的错误理解而“滥用颜色”,最终遭到别人批评。C、1862年塞尚再次来到巴黎,此时他的画“颇为浪漫”,但由于他对既定画理及当时画风的抵抗,他的作品仍未被世人理解,他的性格因此变得反复无常。D、从以马利奥尔丹斯菲格为模特的25件作品中,我们看到这位塞尚夫人容貌的变化,也看到塞尚穷困潦倒的一生。E、塞尚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最终导致

120、了西方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他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小题2】文中“他惊愕地张大了嘴巴”一句是对父亲神情的描绘,请分析这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6分)【小题3】结合文本概括塞尚成功的因素。(6分)【小题4】现代艺术的画家们尊称塞尚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有人却说塞尚是一个固执的孤独者。你同意后面这个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案】【小题1】答E得3分,A得2分,D得1分;答B、C 不得分。【小题2】对父亲神情的描写,表现出塞尚的追求与父亲的要求存在巨大的差距。从侧面烘托了塞尚对绘画艺术的痴迷追求。为下文写塞尚继续从事绘画创作并最终取得成就埋下伏笔。(每点2分

121、)【小题3】对绘画的痴迷及执着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仍然坚持不懈;能坚持自己的创作个性,不被当时的画风所动;母亲的宽容及理解,妻子的支持。(每点2分)【小题4】示例一:同意。塞尚的“固执”实质上是对艺术的执着。(2分)塞尚的“滥用颜色”,在旁人看来是固执,而对他来说,却是对目标孜孜不倦的追求。(2分)塞尚是一个很少为人理解的孤独者。(2分)他终生奋斗不息,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观念而斗争。(2分)示例二:不同意。每个人的成才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刻苦勤奋,也需要亲人、朋友的支持。塞尚也不例外,母亲的支持是他成功的后盾,妻子的不离不弃是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虽然父亲对他从事艺术之路百般阻挠,但

122、在经济上却毫不吝啬,正是有了这些无私的援助,塞尚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观点2分,阐述2分,联系文本举例4分)【试题29】(14届辽宁大连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闵恩泽: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1955年闵恩泽刚从美国回国时,大型油田尚未探明或开发,石油炼制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催化剂产品全靠从苏联进口,先进的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又掌握在美国手里,对中国严密封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全新的催化剂研制生涯。他心中有一个信念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责任。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用于生产航空汽油,原从苏联进口。1963年,苏联完全中断了对中国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供应,

123、国内库存又十分紧张。石油工业部紧急组织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生产会战。在对制备过程各步骤的摸索中,新上任的副总指挥闵恩泽认识到,胶球干燥工艺是整个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实验室研制中的技术关键。经过多次试验,他们终于发现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湿胶球内部毛细管的压力,又设计出多段控温控湿的移动式干燥带。新工艺使小球完整率超过92,高于国外同类产品86的水平。1963年春节,石油工业部下达任务,要求在一年内提出建设催化剂厂的设计数据,并尽快建成投产。闵恩泽虽已在二氧化碳法上取得初步成果,但考虑到工业生产时另需建二氧化碳生产车间和回收系统,还要开发气液反应器。相比之下,若采用硫酸法先制备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前

124、体硅铝胶,不仅反应器比较简单,硫酸又易购得,科研与基建的工作量较少。为争速度、抢时间,闵恩泽果断选择硫酸法建厂。以后的实践证明,这条技术路线比较符合国情,加速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工业化进程。在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研制开发中,闵恩泽逐渐掌握了从全局出发、整体部署的工作方法。他们选用了真空转鼓过滤机、气流干燥器等先进化工单元设备,除成胶外,均实现了连续、高效的大规模生产。这些措施使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从研制到工业化仅用了四年多的时间。一座年产8000吨的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厂于1965年建成投产,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荷兰之后另一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石油炼制催化技术已基本满足当时

125、炼油工业的需求,但石油化工催化技术还依靠引进。开发性能更优异的石油炼制催化剂和自主创新石油化工催化剂工艺等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在研究国外重大化工技术进步的历史规律,大量调研国外催化剂和工艺创新的经验以及总结国内的科研实践后,闵恩泽提出新催化材料是创造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工艺的源泉,新反应工程是发明新工艺的必由之路,新反应的发现和原有反应的新应用是发明新工艺的基础。基于全面的调查研究,闵恩泽决定从新型分子筛、非晶态合金等新催化材料领域和磁稳定床、悬浮床催化蒸馏等新反应工程领域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作为创新方向的突破口。十几年的埋头苦干,终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发明异晶导向合成和磷酸铝改性的新

126、方法,这一方法被评为1995年度国家十大科技成就之一。1995年,已是两院院士且年过七旬的闵恩泽率先进入绿色化学领域。在绿色化学的道路上,闵恩泽不仅科技成就丰硕,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发展绿色化学的学术思想:促进人类社会,尤其是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发展绿色化学技术需要依靠技术自主创新,利用无毒无害原料和可再生资源,开发无毒无害催化剂、溶剂以及原子经济反应和高选择性反应,实现从源头根治环境污染;产品环境好,可生物降解,回归自然。回味多年科研和生产工作的风雨曲折,闵恩泽觉得,要成功,先做人。他常对学生说,做人首先要勤奋,只要肯下功夫,花两倍、三倍的时间和精力,总能把

127、事情做好;还要严谨做事,开拓创新。在处事上,要诚信、宽容和谦虚,这样才能团结别人,发挥团队的力量,共结硕果。 (摘编自姚志龙闵恩泽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注】将石油变成汽油、柴油需要催化剂,用石油制备各种塑料也需要催化剂,然而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在催化剂研制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当时刚回国的闵恩泽带领同事们用不到十年的时间,研制成功一系列催化剂。【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著名科学家闵恩泽在研究石油催化技术以及催化剂研制生产等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B、在研制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过程中,闵恩泽带领他的团队解决了催化

128、剂实验室研制中的胶球干燥工艺这一关键技术,取得成功。C、石油工业部提出在一年内建设催化剂厂的设计数据,并尽快建成投产的要求,体现出当时“瞎指挥”“洋冒进”的社会背景。D、从“1995年闵恩泽率先进入绿色化学领域”的叙述来看,我国对绿色化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缺乏高端人才的介入。E、本文在表达方式上以叙述为主,叙述主要是交代人物事迹;同时兼用议论和抒情,议论和抒情主要是表达人物情感和深化主题。【小题2】文章的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小题3】被评为1995年度国家十大科技成就之一的“异晶导向合成和磷酸铝改性”新方法的成功,有哪些主要因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小题

129、4】闵恩泽事业上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做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小题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C和E不给分。【小题2】交代了我国当时催化剂产品及催化剂制造技术的现实状况,表现了这一领域急需改变的社会需求,以及研制和生产炼油催化剂这一工作的艰难;交代了闵恩泽的人生信念,这是后文叙述闵恩泽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思想基础。(一点3分,意思表达出来即可。)【小题3】在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的经验及科研实践之后,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思路;从新催化材料领域和新反应工程领域找准了创新的突破口;在工作中坚持十几年埋头苦干,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一点2分,意思表达出来即可。概括不简练,

130、照抄原文,适当扣分。)【小题4】他急国家之所急,把国家的需要看做自己的责任;他工作勤奋,埋头苦干,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做事严谨,善于调查研究;他勇于进取,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他处事上能够团结别人,发挥团队的力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要观点与事例结合。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试题30】(14届山西太原高三模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悼齐如山先生梁实秋抗战期间,国立编译馆有一组人员从事平剧修订工作,我那时适在北碚遂兼主其事,在剧本里时遇到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同人都是爱好戏剧的朋友,其

131、中有票友,也有戏剧学校毕业的,但是没有真正科班出身的,因此对平剧的传统的规矩与艺求颇感认识不足,常常谈到齐如山先生,如果能有机会向他请益,该有多好。胜利后我到北平,因陈纪莹、王向辰两位先生之介得以拜识齐先生。齐先生精神矍铄,谈笑风生,除了演剧的事情之外,他的兴趣旁及于小说及一切民间艺术,民间生活习惯以及风俗沿革掌故均能谈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以知齐先生是一个真知道生活艺术的人。齐先生收藏甚富,包括剧本、道具、乐器、图书、行头等等,抗日军兴,他为保护这一批文献颇费了一番苦心,装了几百只大木箱存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胜利之后才取出来。这时节“中国国剧学会”恢复,先生的收藏便得到了一个展览的地方。我

132、记得是在东城皇城根一所宫殿式的房子,有三间大殿作为展览室。院里有汉白玉的平台和台阶,平台有十来块圆形的大石头,中间有个窟窿,据说是插灯笼用的,我看有一块妨碍行路,便想把它搬开,岂知分量甚重,我摇撼一下便不再尝试。齐老先生走过来就给搬开了,脸不红气不喘,使我甚为惭愧。还有一次在齐先生书斋里,齐先生表演“打飞脚”,一个转身,一声拍脚声,干净利落,我们不由得喝彩,那时在座的有老伶工尚和玉先生,不觉技痒,起身打个飞脚,按说这是他的当行出色的拿手,不料拖泥带水倚里歪斜的几乎跌倒,有人上前把他扶住。那时候齐先生已有七十多岁,而尚健康如此。中国国剧学会以齐先生为理事长,陈纪滢、王向辰和我都是理事,此外还延请

133、了若干老伶工参加。因为这个关系,我得有机会追随齐老先生之后遍访诸位伶工,听他们谈起内廷供奉,以及当年的三庆四喜,梨园往事,真不禁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由于我们的建议,后来在青年会开了一次国剧晚会,请老伶工十余位分别登台随意讲说他们的演剧的艺术,在当时盛况空前。我们为国剧学会提出了许多工作计划,在齐先生领导下,我们不时的研讨如何整理、研究、保藏、传授国剧的艺术。一九四九年我到台湾,还经常看到他的写作,年事已高而笔墨不辍,真是惭愧后生,最近先生所著国剧艺术汇考出版,承赐一册,并在电话中嘱我批评,我不敢有负长辈厚意,写读后一文交中国一周,不数日而先生遽归道山!先生对于国剧之贡献已无需多赘。我觉得先生治学

134、为人最足令人心折之处有二:一是专精的研究精神,一是悠闲的艺术生活。我们无论研究哪一门学问,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有可观,这点道理虽是简单,实行却很困难。齐先生之于国剧是使用了他的毕生的精力,看他从年轻的时候热心戏剧起一直到倒在剧院里,真是始终如一的生死以之。他搜求的资料是第一手的,是从来没经人系统地整理过的,此中艰辛真是不足为外人道,而求学之乐亦正在于此。齐先生的这种专精的精神,是可以做我们的楷模的。齐先生心胸开朗,了无执著,所以他能享受生活,把生活当做艺术来享受,所以他风神潇洒,望之如闲云野鹤。他并不是穷奢极侈地去享受耳目声色之娱,他是随遇而安地欣赏社会人生之形形色色。他有闲情逸致去研讨“三

135、百六十行”,他不吝与贩夫走卒为伍,他肯尝试各样各种的地方的小吃。有一次他请我们几个人吃“豆腐脑”,在北平崇文门外有一家专卖豆腐脑的店铺,我这北平土著都不知道有这等的一个地方,果然吃得很满意。他的儿媳黄瑗珊女士精于烹调,有一部分可能是由于齐先生的指点。齐先生生活丰富,至老也不寂寞。看看他的家庭,看看他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不钦佩他的风度。老成凋谢,哲人其萎,怀想风范,不禁唏嘘!相关链接:齐如山与梅兰芳谊兼师友,早在民国初年,他就为刚刚崭露头角的梅兰芳编写了大量新戏,并进行排演。在舞蹈动作、服饰化妆、剧本文学性各方面皆卓有创造,开一代新风,为梅兰芳创建独树一帜的梅派艺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百度百科)

136、1933年,因种种原因,梅兰芳举家南迁上海,齐如山则留在了北平。齐如山对这次分手十分无奈和惋惜,此时写给在上海海兰芳的信,让后人读出了凄楚伤感和他的骄傲倔强:“我从民国二年冬天给您写信,至今已20年了。我大部分的工夫,都用在您的身上。您自今以前,艺术日有进步;自今之后,算是停止住了。”(万伯翱我所知道的齐如山)齐如山在剧本创作中有着充分的观众意识,在编剧回忆中,他特别提出了“编剧需迎合观众”的看法。他认为剧作家应运用一切办法抓住观众考虑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梁燕京剧巨擘齐如山)【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者与同人都不是真正科班出身,自感对平剧的传统的规

137、矩与艺术认识不足,所以希望能有机会向齐如山先生请教。B、文中写到作者摇撼不动妨碍行路的大石和伶工尚和玉“打飞脚”倚里歪斜几乎跌倒两件事,是为了衬托齐如山先生戏剧功底深厚。C、齐先生心胸开朗,了无执着,能够把生活当作艺术来享受,但他并不是去享受耳目声色的娱乐,而是去欣赏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生。D、齐先生对民间生活习惯以及风俗沿革掌故有着浓厚的兴趣,常与贩夫走卒交往,喜欢各样各种的地方小吃,他的儿媳精于烹调可能就与齐先生的指点有关。E、本文从齐如山先生的兴趣爱好、治学、工作、生活等方面着笔,塑造了一位国剧界的老前辈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齐先生由衷的钦佩之情。【小题2】齐如山先生对于国剧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138、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小题3】除热爱京剧(平剧)外,齐如山先生的形象还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小题4】齐如山悠闲的艺术生活对于研究京剧有哪些帮助?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8分)【答案】【小题1】(5分) E3分、A2分、B1分【小题2】(6分)收藏并保护包括剧本、道具、乐器、图书、行头等一批文献、通过展览宣传国剧; 领导国剧学会组织多种活动。研讨如何整理、研究、保藏、传授国剧的艺术;写出国剧方面著作;为梅兰芳创建独树一帜的梅派艺术打下基础。(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小题3】(6分)兴趣广博:兴趣旁及于小说及一切民间艺术、不吝与贩夫走卒为伍。有生活情趣:不吝与贩夫走卒为伍等。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国剧学会为弘扬京剧艺术做了许多工作、骄傲倔强:认为梅兰芳离开自己后艺术没有进步;(5)身体健康:年纪七十多仍搬石打飞脚。(份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小题4】(8分) 有助于他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认识、写出大量的研究著作;有助于丰富和创新表演艺术,为梅兰芳创建独树一帜的梅派艺术打下基础;有助于了解观众心理,使京剧艺术能抓住欢众。博的见识有助于专业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都应有所涉略。(每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