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原创]枣庄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660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枣庄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原创]枣庄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原创]枣庄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原创]枣庄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原创]枣庄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原创]枣庄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秘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 文2009.1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及答题纸一并交回。第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试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

2、求。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ning) 校对(xio) 腼腆(tin) 一曝十寒(p)B.混淆(xio) 愠色(yn) 徜徉(chng) 亘古未有(gn)C.毗邻(b) 轴心(zhu) 侍候(sh) 洁身自好(ho)D.手绢(jun) 土坯(p) 正月(zhng) 前后相属(sh)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聚沙成塔,集掖成裘,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才能积累全面丰富的知识,从而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B.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听到带有浓郁山野情调的中国民歌,感到别有风味,体验到了其永恒的魅力。C.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

3、舒适温馨而又品位高雅的家是工薪阶层的梦想。D.2009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涨幅,不少低收入家庭倍感通货膨胀的压力。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美国、德国(欧共体)、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金融机构想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金融市场的愿望(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仍在与日俱增。B.在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先秦诸子散文增加了不少,论语孟子 庄子等著作中都有文章选入。C.钓鱼台,在北京玉渊公园东面,环境清幽,“台下有泉水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明一统志)D.现在的高中生喜欢的“东西”比较前卫:爱看郭敬明、韩寒、张小娴的小说,爱听周杰伦、蔡依林、陶喆的歌。4.依次填入下

4、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这篇小说,除了别的优点之外,还有一个十分 的特点,就是比较准确地使用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生动而又形象的群众语言。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试题逐渐突出对研究性能力的 ,例如,语文命题作文的开放性、体裁的可变性等就体现了这一点。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 部分和整体的对峙关系, 说是点面对峙的关系。A.明显 考查 就是/或许 B.显著 考察 而是/或者C.明显 考察 就是/或许 D.显著 考查 而是/或者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擦去铜锈后亮闪闪的商周青铜器,再也没有了斑驳陆离中的历史感和沧桑美。B.试卷上考查成语

5、运用能力的四个句子竟然都有语病,命题者却不以为然:何必较真?C.你就当今的房改问题所谈的一些看法,尽管是一孔之见有失偏颇,却很深刻。 D.8年多来 “中国热”呈几何级增长,这与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中国的崛起是休戚相关的。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杨洁篪外长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出色回答,让很多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从中领略了一个大国外长的睿智和魅力。B.我国正在实施公民旅游素质提升工程,在又一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每位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客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形象大使”。C.为了追回不归国留学生的贷款,该国政府曾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欧盟等国设立了许多追款机构和人员。D.目前地理信息交换

6、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7.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初次相见时,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话题,故而谈得极少。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不要这么没信心,再说,离比赛还有一段时间,结果还难说呢。C.小倩告诉我,等她把那张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澳大利亚旅游了。D.寒风像小刀似的切割着他那冻僵了的手,那个修鞋的却拥着大衣,在风中怡然自得。8.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从海湾那边乘船返回。 不由想起那唱着催眠曲的母亲和她手里的摇篮。 A.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皓月当空,风平浪静

7、。我躺在铺位上,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 B.皓月当空,风平浪静。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我躺在铺位上,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 C.我躺在铺位上,身子轻轻地摇晃着。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皓月当空,风平浪静。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D.皓月当空,风平浪静。我躺在铺位上,身子轻轻地摇晃着。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净

8、,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

9、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

10、,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时王纲弛紊 紊:混乱 B.动以军法从事 动:动辄 C.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恒:总是 D.宝藏深害其能 害:害怕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B.因家弘农 屈平不与,因谗之曰C.动以军法从事 谨拜表以闻D.辄征发于人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11.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 常为诸县之最 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未尝辄敢出门 诣阙请留德深 以贵乡文书为诈 诣使讼之,乃断从贵

11、乡。 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B.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像无事一样。C.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D.郡丞元宝藏令魏德深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但魏德深极

12、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第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纸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11小题,共114分。三、(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3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3分)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4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

13、答问题。(8分)鹧鸪天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玉瀣:美酒。黄庭:道家经典。元:同“原”。(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4分)(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故不积跬步,_。(荀子劝学) 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师者, 。(韩愈师说)(3)谈笑间、 。(苏轼念奴

14、娇赤壁怀古) 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四、(12分)16.下面是2009年6月份云南遭受洪涝灾害的图表,请用一句话概括图中的重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3分)17.在下列横线处仿写两个句子。(4分) 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 18.仔细观察右面的图,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1)右图中有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请写一句或几句话,表达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并在句中用上这两个标点符号。(2分) (2)这幅漫画揭示的道理常常被人忽视,或者常常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不

15、可思议。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这个道理。(3分)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门沿龙应台2007年最末一个晚上,18岁的华飞去和朋友午夜狂欢。我坐在旅店的窗边,泰北冬季的天空洁净,尤其当城市的灯火因贫穷而黯淡,星星就大胆放肆了,一颗一颗堂堂出现。但是星星虽亮,却极度沉默,下面的街头人声鼎沸,乐鼓翻腾。刚从街上的人流里撤回,我知道,像河水般涌动的是情绪激越的观光客,但是暗巷里骑楼下,疲惫的女人正开始收摊,她们赤脚的幼儿蜷在一旁,用破毯子裹着,早睡着了。然后烟火,冲向天空轰然炸开,瞬间的璀璨,极致的炫美,人们雀跃欢呼。这是跨年之夜。可是,这不是神明的生日,不是英雄的诞辰,不是神话中某

16、一个伟大的时刻,不是民族史里某一个壮烈的发生,那么,人们庆祝的究竟是什么呢?想想看,你用什么东西量时间?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有时候,我们用眼睛看得见的“坏”去量时间。一栋每天路过的熟悉的房子,从围墙的斑驳剥落到门柱的腐蚀倾倒,然后看着它的屋顶一寸寸扩大垮陷,有一天野树爬藤从屋中昂然窜出,宣告完成需要多少时间?有时候,我们用非常细微的“动”,去量时间。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涨落、日影的长短,不都是时间的量器?在香港的海滨,我看每天金星出现在海平线的点,冬天和夏天不同。在台北的阳明山上,我看夕阳下

17、沉时碰到观音山脊的那一刹那,春天和秋天也不同。你是否也用过别的量法?孩子小时,我在他们卧房的门沿挂上一个一米半高的木板量尺。每一年孩子的生日,让他们站在门沿背对着尺,把他们的高度用小刀刻下。于是刻度一节一节高升,时间也就一节一节在走。南美洲有一家人,夫妻俩加五个孩子,每一年的同一天,一家七口一人拍一张大头照,三十年不曾间断。三十年中,红颜夫妻变成老夫老媪,可爱纯真的婴儿变成心事重重的中年人。还有那疯狂的艺术家,突然决定写数字。醒来一开眼就写,连续累积数字,吃饭、坐车、走路、如厕、洗头时不断地写;搭飞机出国时,在飞机的座位上写;到医院看病打针时,在病床上写;到教堂做礼拜时,在教堂的长板凳上写。每

18、分每刻每时写,每天每月每年写,数字愈来愈大,字符串愈来愈长,艺术家这个人,是的,愈来愈老。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时候,杜甫不是在记录时间吗?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人,不是在记录时间吗?伦勃朗一年一年画自画像,从少年轻狂画到满目苍凉他不是在记录时间吗?农业社会的人们认真地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难道不也是在一个看不见的门沿上,秘密地,一刀一刀刻下时间的印记?所以跨年的狂欢,聚集,倒数,恐怕也是一种时间的集体仪式吧?都市里的人,灯火太亮,已经不再习惯看星星的移动和潮汐的涨落,他们只能抓住一个日期,在那一个晚上,用美酒、音乐和烟火,借着人群的吆喝彼此壮胆,在那看不见的门沿量尺上,刻

19、下一刀。凌晨四时,整个清迈小城在宁静的沉睡中,2008年悄悄开始。我们行装齐整,离开了旅店,在黑夜中上路,往泰寮边界出发。五个小时的蜿蜒山道,两天的慢船河路,冷冽的空气使人清醒。我在想,在古老的湄公河上啊,时间用什么测量?19.文中都写到了哪些人们常用的计量时间的方式?试概括说明。(3分)20.第一段中关于泰北城市“星星”的描写有何作用?(4分)21.文中三次写到在门沿上“刻下”时间,是否重复,为什么?(6分)22.你认为“在古老的湄公河上”人们该“用什么测量时间”呢?(5分)六、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印度洋海啸、汶川大地震,非典、禽流感、甲流,一路伴着我们人类前行,同时用另一种方式教会我们不去放纵,教会我们人类互爱,教会我们人类一起面对“一起面对”有着非凡的意义。请以“一起面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处,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