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655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9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5页
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海市普陀区晋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 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 I、Mg、FeB. Cu、Mg、IC. I、 Fe、MgD. Fe、Mg、I【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无机盐主要的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是叶绿素合成的原料,I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等。【详解】由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的重要金属元素是碘,血红蛋白的重要金属元素是Fe,叶绿素中的重要金属元素是Mg。故选C。2. 淀粉、淀粉酶、淀粉酶酶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A. 葡萄糖、葡萄

2、糖和氨基酸B. 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C. 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D. 淀粉、蛋白质和 DNA【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大分子(糖类、脂质、核酸、蛋白质)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这些小分子称为单体。糖类的基本单位是单糖,如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能源物质,如淀粉是植物的能源物质,而糖原是动物的贮能物质。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免疫、运输、识别等。核酸包括DNA和RNA,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RNA与基因的表达有关。脂质包括磷脂(细胞膜的成分)、油脂(贮能物

3、质)、植物蜡(保护细胞)、胆固醇、性激素等。【详解】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淀粉酶是蛋白质,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淀粉酶基因是DNA,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故选B。3. 小麦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淀粉B. 水C. 核酸D. 脂肪【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大分子(糖类、脂质、核酸、蛋白质)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这些小分子称为结构单元。糖类的结构单元是单糖,如多糖的结构单元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能源物质,如淀粉是植物的能源物质,而糖原是动物的贮能物质。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的不同,而具有多

4、种功能,如催化、免疫、运输、识别等。核酸包括DNA和RNA,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RNA与基因的表达有关。脂质包括磷脂(细胞膜的成分)、油脂(贮能物质)、植物蜡(保护细胞)、胆固醇、性激素等。【详解】小麦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正确,ACD错误。故选B。4. 下列不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 )A. 叶绿体B. 核糖体C. 线粒体D. 细胞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A正确;核糖体是无膜结构,B错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C正确;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结构,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

5、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图中a、b、c、d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其中属于主动运输方式的是( )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顺浓度运输,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属于协助扩散;b、c顺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属于自由扩散;d属于逆浓度运输,消耗能量,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属于主动运输。选D。6. ATP 对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其水解释放能量时,首先断开是( )A. 靠近腺苷的化学键B. 末端的化学键C. 中间的化学键D. 任意一个化学键【答案】B【解析】【分析】ATP的元素组成为:C、H、O、N、P,分子简式A-PPP,式中的A表示腺苷,T表示

6、三个(英文的triple的开头字母T),P代表磷酸基ATP结构简式ATP结构简式团,“-”表示普通的磷酸键,“”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能量大于29.32kJ/mol的磷酸键称为高能磷酸键)。它有2个高能磷酸键,1个普通磷酸键。【详解】ATP水解释放能量时,首先断开的是远离腺苷的磷酸键,即末端的化学键。故选B。7. 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胰岛素 纤维素 唾液淀粉酶 淀粉 抗体 性激素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正确纤维素用于组成植物细胞壁,合成场所是高尔基体,错误;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

7、核糖体,正确;淀粉属于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多糖,合成场所是叶绿体,错误;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正确;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合成场所是内质网,错误。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化合物的化学本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8. 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 )氨基酸 C、H、O、N 等元素 多肽 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化学元素,由C、H、O、N等化学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

8、成多肽链,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盘曲折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详解】蛋白质分子的组成顺序是:C、H、O、N等元素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形成多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即B正确。故选B。9.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种调节方式是A. 拮抗B. 协同C. 正反馈D. 负反馈【答案】D【解析】【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这属于负

9、反馈调节。【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的过程为负反馈调节。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 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1.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2.当神经纤维膜受到刺激时,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

10、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详解】A、图示兴奋由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引起其兴奋或抑制,A正确;B、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引起其兴奋或抑制,B正确;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不可能由突触后膜释放,作用于前膜,C错误;D、图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其特点是双向、速度快,D正确。故选C。11. 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

11、过程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 液泡的紫色会逐渐变深B. 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C. 蔗糖分子自由透过细胞膜D. 原生质层不同程度地收缩【答案】C【解析】【分析】质壁分离为植物细胞常有的现象,质壁分离是指植物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成分)分开。质壁分离的原理为:浓度差的存在,引起细胞失水,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因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不同,浓度越大,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大。【详解】A、液泡变小,液泡的紫色会逐渐变深,A正确;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B正确;C、蔗糖分子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

12、C错误;D、不同部位的细胞,原生质层收缩程度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C。12. 下列现象属于高级神经活动的是( )A. 婴儿吮奶B. 膝跳反射C. 谈虎色变D. 本能【答案】C【解析】【分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大多由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脑干、 脊髓) 参与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非条件反射是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就存在的本能反应。条件反射是需要人后天的生活中不断获得的一种经验性行为。【详解】婴儿吮奶、膝跳反射、本能都是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是非条件反射, 谈虎色变是高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是条件反射,C正确。故选C。13. 关于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和

13、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只在有氧呼吸中产生B. 葡萄糖不能作为无氧呼吸的底物C. ATP 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D. 有氧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答案】A【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或微生物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通常以分解葡萄糖为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合成大量ATP的过程。无氧呼吸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详解】A、人体细胞内二氧化碳只在有氧呼吸中产生 ,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A正确;B、葡萄糖能作为无氧呼吸的底物,B错误;C、ATP

14、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也能产生,C错误;D、有氧呼吸的场所主要在线粒体,还有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A。14. 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类别,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核膜的有无 核糖体的有无 细胞壁的有无 膜上磷脂的有无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核膜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正确;核糖体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且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所以不能根据核糖体的有无判断,错误;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否是动物,正确;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

15、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所以不能根据磷脂的有无判断,错误。故选C。【点睛】总结:细胞类的生物都具有细胞膜,都含有磷脂,且基本都具有核糖体原核生物细胞与真核生物细胞最重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所以可根据核膜的有无判断该生物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否是动物。15. 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题目中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先上升后不变,不变的限制因素可能是酶量,若增加酶量,则相同的底物浓度时

16、,酶促反应速率会增强,平衡点会上移。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6. 如图为细胞类型的典型转换过程,下列描述与该过程相符合的是()A. 细胞生长过程B. 骨细胞增殖过程C. RNA发生变化的过程D. DNA不断变化的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图示为细胞分化过

17、程,不是细胞生长的过程,A错误;B、图示为细胞分化的过程,不是骨细胞的增殖,B错误;C、图示为细胞分化过程,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中RNA会不断发生变化,C正确; D、图示为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的DNA不会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7. 生殖是物种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生殖的方式通常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B. 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峰C. 经扦插成活的植株D. 涡虫等低等

18、动物被切断后的一部分再生成为完整生物体【答案】B【解析】【分析】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 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详解】A、酵母菌的出芽生殖为无性生殖,A错误;B、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峰虽未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但是由生殖细胞发育成雄蜂,为有性生殖,B正确;C、经扦插成活的植株为无性生殖,C错

19、误;D、涡虫等低等动物被切断后的一部分再生成为完整生物体为无性生殖,D错误。故选B。18. 下列属于出芽生殖方式的是( )A. 马铃薯长出新芽与水螅长出芽体B. 甘薯长出新芽与竹节上长出新芽C. 草莓枝上长出新芽与仙人球上长出芽体D. 水螅长出芽体与酵母菌长出芽体【答案】D【解析】【分析】出芽生殖是由亲代体表细胞分裂产生子代,在一定部位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即芽基,芽基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如酵母菌、水螅等。营养生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来进行繁殖,只有高等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它是高等植物的一种无性生

20、殖方式,低等的植物细胞不可能进行营养生殖,而出芽生殖是低等生物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详解】A、利用马铃薯上的芽进行生殖属于营养生殖,而水螅长出芽体属于出芽生殖,A错误;B、甘薯长出新芽,竹节上长出新芽属于营养生殖,B错误;C、草莓枝上长出新芽与仙人球上长出芽,属于营养生殖,C错误;D、水螅长出的芽体与酵母菌长出芽体进行生殖,属于出芽生殖,D正确。故选:D。19. 将某植物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放大观察,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图中放大部位为感光部位B. 单侧光来自b侧C. a侧生长素较b侧多D. 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答案】D【解析】【详解】A

21、.胚芽鞘感光部位是尖端,A项错误;B.b侧细胞体较大,为背光侧,单侧光来自a侧,B项错误;C.单侧光使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较多,C项错误;D.实验说明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D项正确。故选D。20. 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A. 和B. 和C. 和D. 和【答案】D【解析】 【分析】 详解】 A和说明胚芽鞘的生长弯曲和胚芽鞘的尖端有关;错误。 B和说明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错误。 C和说明感受光刺激部位不是尖端下面的伸长区;错误。 D和对比可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尖端的下面;正确。 21.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A.

22、 DNA 复制B. 着丝粒分裂C. 同源染色体联会D. 同源染色体分离【答案】B【解析】【分析】原始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详解】DNA复制在间期,着丝粒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选B。22.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 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

23、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B.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答案】A【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DNA注入到大肠杆菌内,

24、通过搅拌、离心,上清液中仅含噬菌体的外壳,下层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外壳和大肠杆菌分离。如果搅拌、离心后,仍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则会导致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而沉淀物中有少量的放射性,所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详解】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如果不进行搅拌,外壳很难与噬菌体分离,导致甲组的沉淀物中有较强的放射性,上清液中可能会出现少量的放射性;用32P标记的乙组噬菌体,保温时间过长,导致部分细菌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所以乙组的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但仍有少量存在于沉淀物中,所以乙组的沉淀物中有少量的放射性。即A正

25、确。故选A。23. 下列人体各种细胞中能够增殖的细胞是A. 肌肉细胞B. 神经细胞C. 胚胎干细胞D. 成熟的红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干细胞是保留了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C项正确。24. 组成RNA的基本单位的三个分子的连接顺序是( )A. 鸟嘌呤磷酸核糖B. 磷酸核糖胸腺嘧啶C. 磷酸核糖尿嘧啶D. 腺嘌呤脱氧核糖磷酸【答案】C【解析】【分析】1、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的磷酸、核糖和碱基组成,碱基包括A、U、C、G4种。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简图如下:2、RNA特有U和核糖,DNA特有T和脱氧核糖。【详解】根据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简图可知:A、鸟嘌呤与核糖相连,不与

26、磷酸相连,A错误;B、RNA中没有胸腺嘧啶T,B错误;C、磷酸和尿嘧啶连接在核糖上,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尿嘧啶核糖核苷酸,C正确;D、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不是脱氧核糖,D错误故选C【点睛】熟悉核苷酸的组成,尤其要注意与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区别。25. 下列表示减数分裂的是( )A. 甲、丁B. 乙、丙C. 甲、丙D. 乙、丁【答案】A【解析】【分析】原始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有丝分裂是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详解】甲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27、乙属于有丝分裂(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丙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含同源染色体),丁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A正确。故选A。26. 大多数慢性鼻窦炎患者会因嗅觉神经元损伤而发生某种程度的嗅觉缺损。当炎症持续存在时,嗅觉基底层干细胞只能自我更新,无法再生嗅觉神经元。由此说明炎症阻碍了( )A. 细胞衰老B. 细胞生长C. 细胞分裂D. 细胞分化【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特征: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3)意义: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4)原因:基因选

28、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详解】ABC、根据题干信息,“当炎症持续存在时,嗅觉基底层干细胞只能自我更新”,说明细胞能衰老、生长和分裂,ABC不符合题意;D、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再生嗅觉神经元”,说明无法细胞分化,进而形成特定的组织和器官,由此说明炎症阻碍了细胞分化,D符合题意。故选D。27. DNA 复制与转录的区别不包括以下的哪一项( )A. 场所B. 模板C. 产物D.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A【解析】【分析】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个单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个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转录过程由RNA

29、聚合酶进行,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相对应的RNA分子。【详解】A、DNA复制与转录的场所都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A错误;B、DNA复制的模板是DNA的两条链,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模板链),B正确;C、DNA复制的产物是DNA,转录的产物是RNA,C正确;D、DNA复制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为A-T、G-C,转录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U、G-C,D正确。故选A。28. 下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胞a可能为记忆B细胞B. 细胞d能为浆细胞C.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过程属于细胞免疫【答案】B【解析

30、】【详解】A.若是二次免疫反应,细胞a可以是记忆B细胞,A项正确;B.细胞d作用于靶细胞,只能是效应T细胞,细胞c能分泌抗体,是浆细胞,B项错误;C.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项正确;D.过程通过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发挥免疫效应,属于细胞免疫,D项正确。故选B。【点睛】对于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过程通过抗体发挥免疫作用,属于体液免疫,过程通过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发挥免疫效应,属于细胞免疫。过程中的细胞a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c是浆细胞;过程中的b是T淋巴细胞或记忆T细胞、d是效应T细胞。据此答题。29. 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与下列哪种结构的化学成分最接近( )

31、A. 细菌B. 染色体C. 烟草花叶病毒D. 核糖体【答案】B【解析】【分析】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化学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详解】A、细菌是原核生物,由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水和无机盐构成,A错误;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与噬菌体成分最接近,B正确;C、烟草花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C错误;D、核糖体所由核糖体RNA和蛋白质构成,D错误。故选B。30. 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A. 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B. 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C. tRNA一定改变,氨基

32、酸一定改变D. 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答案】A【解析】【分析】1、tRNA一端的3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tRNA的作用是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2、密码子的特点: (1)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 (2)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详解】tRNA一端相邻的3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能与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一定改变;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其上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后,它决定的氨基酸不一定会发生改变。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31. 科学研究者用15N 标记某生

33、物的蛋白质和 DNA,参照下图,以下选项中都属于一定未被标记的部位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由一个中央碳原子连接着一个氨基(NH2)、一个羧基(COOH)、和一个R基团组成,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多肽链再进一步折叠形成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详解】左图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氨基酸中的氨基()中一定含有N,为氨基酸的R基,可能有N,右图为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为磷酸,不含N,为脱氧核糖,不含N,为含氮碱基,一定含

34、N,综上分析,一定不含N的是,D正确。故选D。32. 图是某 DNA 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1)可形成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2)某限制酶可选择作为切点(3)DNA 复制时可脱氨转变为“U”,则能产生 U-A 配对(4)DNA 连接酶可连接处断裂的化学键A. 一项B. 二项C. 三项D. 四项【答案】A【解析】【分析】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

35、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详解】(1)不是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与下面一个磷酸基团才是,该说法错误;(2)限制酶作用的是磷酸二酯键,不会选择作为切点,该说法错误;(3)DNA 复制时可脱氨转变为“U”,能产生 U-A 配对,该说法正确;(4)为脱氧核苷酸内部的化学键,DNA 连接酶可连接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该说法错误。故选A。33.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B. 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C. 酵母菌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D. HIV 的

36、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生 8 种化合物【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DNA。2.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豌豆的遗传物质就是DNA,A错误;B、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没有S,B错误;C、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酵母菌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少部分DNA在细胞质的线粒体中,C正确;D、HIV 的遗传物质的遗传物质是RNA,RNA初步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核糖、4种碱基共6种化

37、合物,D错误。故选C。34. 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A. 能进行DNA复制B. 能传递给细菌后代C. 能合成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D. 能合成人的生长素【答案】C【解析】【详解】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即指大肠杆菌能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C正确。故选C。35. 如图为细胞中多个聚合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mRNA,b、c、d、e为DNA 最终合成的b、c、d、e在结构上各不相同合成a的场所在细胞核,f代表核糖体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

38、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可知,该图表示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翻译过程,图中a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mRNA,b、c、d、e为合成不同长度的肽链,f为核糖体。【详解】a为mRNA,b、c、d、e为核糖体上合成的不同长度的肽链,错误;由于合成的b、c、d、e的直接模板是同一个mRNA分子,因此在结构上完全相同,错误;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合成mRNA的场所在细胞核,并且f代表核糖体,正确;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正确。故选C。36. 观察有丝分裂最好选择下列哪种植物作实验材料( )植物物种选项细

39、胞周期时间(h)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A10804112B18005185C16520185D10223125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是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体细胞分为两种,一种能继续分裂的,一种为高度分化后的细胞,不能再继续分裂的细胞。观察有丝分裂,主要通过观察碱性染料染色后的染色体行为来观察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详解】观察有丝分裂主要是观察染色体的行为,而染色体只有M期才出现,因此M期比例大的植物最好。A选项中M期比例为3.6%,B选项中M期比例为2.7%,C选项中M期比例为10.8%,D选项中M期比例为18.4%。故选D。37. 对下图细

40、胞分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 是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体C. 该图为细胞分裂的中期D. 图中有4个DNA分子【答案】C【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有丝分裂中期的图解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图、识记层次的考查。 详解】 图中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中央,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因此A错误;是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仍然是一条染色体,B错误;图中有四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C。 38.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叙述正确的是(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2)所示的细胞中有 2 个四分体(

41、3)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4)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为和A. (1)(2)(3)B. (2)(3)(4)C. (1)(3)(4)D. (1)(2)(4)【答案】C【解析】【分析】为有丝分裂后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为有丝分裂中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该说法正确;(2)所示的细胞中没有四分体,该说法错误;(3)动物睾丸中存在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该说法正确;(4)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为和,该说法正确。故选C。39. 下图所示的机体免疫过程主要属于体液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先天性免疫A. B. C. D. 【答案】B【解

42、析】【分析】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详解】图中显示通过淋巴因子和免疫细胞发挥作用,因此是特异性免疫,错误,由淋巴因子作用抗原的是细胞免疫,故选B正确。40. 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为一个细胞周期B. b为一个细胞周期C. 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D. 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答案】D【解析】【详解】a为分裂间期,A错误;b为分裂期,B错误;b为上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期,c为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二者不是一个细胞周期,C错误;a为分裂间期,b为分裂期,二者构成一个细胞周期,D正确。【点睛】本题是对细胞周期概念和

43、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的考查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分析线段图可知,a、c持续的时间长,为分裂间期,b、d持续的时间短为分裂期。41. 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三个阶段。a 是染色体数,b 是染色单体数,c 是 DNA 分子数,a、b、c 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A. 甲、乙B. 甲、丙C. 乙、丙D. 甲、乙、丙【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间期分为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

44、期)、G2(DNA合成后期) 三个阶段,G1期主要是合成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及核糖体在增生;S期进行DNA的复制,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G2期主要是细胞分裂期有关酶与纺锤丝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分为前、中、后、末,前期: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着丝粒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形成,纺锤体消失,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详解】染色单体数等于DNA数,染色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与DNA数相等。故选B。42. 一个 DNA 分子经复制形成两个 DNA 分子,

45、这两个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 DNA 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 )A. 有丝分裂后期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答案】D【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4)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46、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经过间期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目加倍,且出现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携带完全相同遗传信息的DNA分子。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

47、引下均匀的移向两极,即两条携带完全相同遗传信息的DNA分子彼此分离,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DNA的遗传,解答此题的关键要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43.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的功能差异与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同有关B. 细胞的形态差异与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C. 通常情况下,人体内神经细胞的分化是可逆的D. 上皮细胞恢复分裂生长可能是细胞癌变的征兆【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

48、: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细胞的功能差异与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同有关,A正确; B、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的差异,说明细胞出现分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B正确; C、细胞分化是稳定的,而且一般是持久性的、不可逆的,C错误;D、上皮细胞恢复分裂生长,可能是细胞癌变的征兆,D正确故选C。44. 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A. 将诱变处理的小麦种子培育成植株B. 将紫罗兰的叶组织培育成植株C. 将番茄与马铃薯细胞融合并培育成植株D. 将转基因的棉花茎块培育成植株

49、【答案】A【解析】【详解】A、种子是未分化的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符合题意;B、叶是已分化的细胞,发育成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不符合题意;C、融合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不符合题意;D、茎是已分化的细胞,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A。45. 下图至中属于同一种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序列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不含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着丝点分裂,有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联会,减数第一次分

50、裂的前期;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详解】根据染色体数目可知,可表示同种生物细胞分裂的图像,其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等现象)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二、综合分析题(一)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46. 图中能代表光合作用的阶段是_。47. B 过程所需的 CO2除图中所示外,还可以来自于_。48. 图中C 表示的过程为_,图中 C

51、生理过程中CO2的产生是在_中。49. 图中C 过程产生的水分子中氧元素来自于_(物质)。50. A 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_。为研究矿物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对玉米叶面喷施 Zn 肥,分别测定大喇叭日期(7 月 28 日),抽穗期(8 月 16 日),灌浆期(8 月 29 日)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图 2)和叶绿素含量(图 3)。51. 左上图中光合速率的含义可以是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 。A. 氧气的释放量B. 葡萄糖的消耗量C. 纤维素的消耗量D. 脂肪的消耗量52. 根据左上图判断,叶面喷施 Zn 肥后玉米叶片光合速率_(升高/降低/不变)。53. 根据右上图判

52、断,叶面喷施 Zn 肥影响玉米叶片速率的可能原因是_。【答案】46. A和B 47. 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48. (1). 有氧呼吸 (2). 线粒体基质 49. 氧气 50. (1).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2). 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51. A 52. 升高 53. Zn肥的使用提高了玉米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使光反应产物H和ATP供应增多,进而促进了光合速率的提高。【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的具体的过程: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2O4H+O2 bATP的生成:ADP+PiATP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的固定:CO2 +C52C3 b三碳化合

53、物的还原:2C3 (CH2O)+C5+H2O2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题图分析,A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B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C表示有氧呼吸过程。【46题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图中A代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B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因此,图

54、中能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是A和B。【47题详解】B 过程为暗反应过程,该过程所需的CO2除图中有氧呼吸过程提供外,还可以来自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48题详解】图中C 表示的过程为有氧呼吸,C 生理过程中CO2的产生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过程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49题详解】图中C 为有氧呼吸过程,根据分析可知,该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中氧元素来自于氧气,因为氧气参与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水的产生过程。【50题详解】图中A 过程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该过程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经过光反应过程后,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51题详解】A、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氧气的释放量可以表示

55、净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A正确;B、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葡萄糖的消耗量可表示呼吸速率,与题意不符,B错误;C、纤维素作为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会被植物消耗,C错误;D、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脂肪的消耗量不能表示光合速率的大小,D错误。故选A。【52题详解】根据左上图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实验组的叶片光合速率和色素的含量无论哪个时间都高于对照组,据此可推测,叶面喷施 Zn 肥后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将升高。【53题详解】根据右上图判断,叶面喷施 Zn 肥影响玉米叶片速率的可能原因是Zn肥的使用提高了玉米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使光反应产物H和ATP供应增多,进而促进了光合速率的提高。【点睛】熟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6、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影响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是本题的考查点。(二)回答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相关的问题。下图 1 表示生物体内部分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表1 是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1氨基酸密码子谷氨酸GAAGAG异亮氨酸AUUAUCAUA亮氨酸UUAUUGCUGCUC丝氨酸UCUUCAAGCAGU54. 图 1 中从分子 b 到分子 d 的过程发生场所为_。55. 图 1 中e 表示_,参考表 1 分析,它携带氨基酸为_。56. 据图 1 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分子与a 分子等长B. 基因 l 和基因 2 转录出的均

57、为 tRNAC. 过程发生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D. d 分子序列取决于基因 1 的碱基序列已知氨基酸及其对应的遗传密码如下:组氨酸(CAC)、苏氨酸(ACG)、赖氨酸(AAG)、半胱氨酸(UGC)、缬氨酸(GUG)、苯丙氨酸(UUC)。下表是 DNA 分子中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过程,完成下表中相关填空DNAC乙TTC信使RNA丁转运RNAACG丙氨基酸甲缬氨酸57. 上图中甲代表_氨基酸,乙代表_碱基。58. 上图中正常人体细胞不可能发生的过程_。原料为脱氧核苷酸的过程是_。【答案】54. 核糖体 55. (1). tRNA (2). 亮氨酸 56. AB 57. (1). 半胱氨酸 (2).

58、G 58. (1). (2). 【解析】【分析】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进行,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相对应的RNA分子。翻译过程是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每个mRNA携带由遗传密码编码的蛋白质合成信息即三联体。编码区的每个核苷酸三联体称为密码子,并且对应于与转运RNA中的反密码子三联体互补的结合位点。【54题详解】图 1 中从分子 b (mRNA)到分子 d(多肽链) 的过程为翻译,发生场所为核糖体。【55题详解】图 1 中e 表

59、示tRNA,其上的反密码子为GAC,对应的密码子为CUG,参考表 1 分析,它携带的氨基酸为亮氨酸。【56题详解】A、b 分子为加工过的mRNA,与a 分子长度不等,A错误; B、基因 l 转录出的为mRNA,基因 2 转录出的为tRNA,B错误;C、过程为转录,发生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拟核中也能发生,C正确;D、d 分子序列取决于基因 1 的碱基序列,D正确。故选AB。【57题详解】上图中甲对应的mRNA为UGC,对应的氨基酸为半胱氨酸。从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G可知,乙所在的链为编码链,代表G碱基。【58题详解】上图中正常人体细胞不可能发生的过程(逆转录)、(RNA复制)。原

60、料为脱氧核苷酸的过程是(DNA复制)、(逆转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表达及中心法则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注重总结归纳。(三)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下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 4 个阶段。图乙表示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 DNA 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59. 小鼠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洋葱细胞的不同之处在前期表现为纺锤体由_(细胞器)参与形成。60. 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在分裂前期,细胞核的变化主要有两方面为_和_,其生理意义是_。61. 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期细胞。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 S 期的细

61、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它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分裂时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G1SG2M时长(h)34792218153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h 后,细胞都将停留在 S 期。62. 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小鼠体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其中错误的有_【答案】59. 中心体 60. (1). 核膜、核仁消失 (2). 染色质变为染色体 (3). 便于纺锤丝与染色体的着丝粒连接,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61. (1). G1 (2). 7.4 62. 【解析】【分析】有丝分裂是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有丝分裂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

62、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从形成子细胞开始到再一次形成子细胞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间期和分裂期。有丝分裂间期分为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 三个阶段,G1期主要是合成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及核糖体在增生;S期进行DNA的复制,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G2期主要是细胞分裂期有关酶与纺锤丝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分为前、中、后、末,前期: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着丝粒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形成,纺锤体消失,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63、59题详解】小鼠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洋葱细胞的不同之处在前期表现为纺锤体由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构成,而洋葱无中心体,由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60题详解】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在分裂前期,细胞核的变化主要有两方面为核膜、核仁消失和 染色质变为染色体,其生理意义是便于纺锤丝与染色体的着丝粒连接,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61题详解】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DNA含量为2C的细胞,表示图甲中的G1期细胞。加入过量胸苷,处于 S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它期的细胞不受影响,再过G2+M+G1=2.2+1.8+3.4=7.4h,所有细胞都处于S期。【62题详解】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64、,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此外动物细胞中还进行中心体的复制,正确;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正确;细胞处于分裂末期,但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会出现细胞板,错误;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应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不会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错误;分裂结束,形成两个子细胞,正确。故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物质变化及细胞周期的相关计算,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信息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四)回答与基因工程有关的问题下表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 1、图 2 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

65、酶切位点。限制酶BamHBclSau3AHind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63. 若图 2 中目的基因 D 是人的 -抗胰蛋白酶的基因,现在要培养乳汁中含 -抗胰蛋白酶的羊,研究者需将该基因与质粒重组后,通过_方法)注入到羊的_中。64. Sau3AI 酶切割 DNA 得到的粘性末端是_。Sau3AI 酶能不能切开 BamH I 酶与 Bcl I 酶的识别序列?_。65. 用图 1 中质粒和图 2 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_两种限制酶切割。66. 被限制酶切割后的运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_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67. 若 BamH I 酶切的 DNA 末端与 Bcl I 酶切的 DNA 末端

66、连接,连接部位的 6 个碱基对序列为_。68. 若按照 65 题中的两种限制酶切割,并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则导入成功的大肠杆菌 A. 对四环素敏感对氨苄青霉素不敏感B. 对四环素不敏感对氨苄青霉素敏感C. 对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都敏感D. 对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都不敏感【答案】63. (1). 显微注射 (2). 受精卵 64. (1). (2). 能 65. (1). Bcl I (2). Hind 66. DNA连接酶 67. 68. B【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67、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63题详解】基因与质粒重组后,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注入到羊的受精卵中。【64题详解】根据表格中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可知Sau3AI 酶切割 DNA 得到的粘性末端是;由于BamH I 酶与 Bcl I 酶的识别序列中都包括Sau3AI的识别序列,所以能切开二者的识别序列。【65题详解】由于BamH I和S

68、au3AI会破坏质粒中的两个抗性基因,不利于后期的筛选,所以应选用限制酶Bcl I和Hind。【66题详解】被限制酶切割后的运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DNA连接酶连接二者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从而获得重组质粒。【67题详解】根据BamH和BclI的酶切位点,若BamH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则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68题详解】用限制酶Bcl I和Hind切割,会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但不会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则导入成功的大肠杆菌对四环素不敏感对氨苄青霉素敏感。【点睛】解题本题的关键,首先是理解好几种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然后通过质粒和目的基因所位于的片段上,几种酶的切割位点来解决问题。- 3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