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 综合复习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645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 综合复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 综合复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 综合复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 综合复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 综合复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 综合复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 综合复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 综合复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 综合复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 综合复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综合复习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客观进步作用(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资本主义世界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在占世界土地面积六分之一的俄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2)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3)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的催化剂,战争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地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4)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各国政府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机构,以有效地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这些机构着手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

2、向,负责分配政府的定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5)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了总体战、闪电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以及坚固防御工事制胜论等军事理论。(6)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战后在世界各国人民中普遍兴起了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这是人类对战争反思的重要成果。从本质上说,这些反思是对野蛮的否定,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2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1)分析战争的性质主要看交战双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主要因为: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

3、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如德国要求夺取英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把势力扩张到南美,同时扩大其在巴尔干的势力。英国的目的是为了打败德国,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日本是为了抢占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等。从战争的结果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中,巴黎和会的召开就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2)分析战争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别、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战中,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

4、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这不能从整体上改变一战的非正义性。3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1)相同点从背景上看:都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从内容上看:都签订了一些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条约,形成了大国主导下的世界体系。从影响上看: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凡尔赛体系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安排了战后世界统治秩序,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中东的利益冲突,为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2)不同点巴黎和会是一战后战胜国任意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5、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英国和法国是会议的胜利者,会议的主题是削弱德国。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是会议的主导者和胜利者,会议的主题是遏制日本。4.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及其不能持久的原因(1)评价: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且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开始冲击这种新格局。其最大问题是不但未能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埋下了发生更大冲突的种子。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国联的成立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

6、。(2)不能持久的原因:它是一战后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产物,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这一体系是极不稳固的,它隐含了许多矛盾: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激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决定了它不会长久存在。5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发展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新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2)社会

7、根源(导火线):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打起了贸易壁垒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自身内部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行疯狂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3)历史原因: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因此,德、意、日三国都迫切希望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美等主

8、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4)直接原因: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1939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和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这些事件充分说明德、日、意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战争是二战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5)加速原因:英、法、美“祸水东引”战略以及“绥靖政策”和苏联的“祸水西指”,加速了二战的爆发。(6)客观原因: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失败最终导致二战的爆发。6面对1929年经济危机,美国、德国、日本出现不同道路主要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1)原因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9、之下,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巴黎和会的制裁,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压制。因此,德国有复仇情绪,日本有不满情绪,而美国是大战中的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它不想破坏现存秩序。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日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而美国有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传统。德日的经济实力较美国弱,只有更多地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够使经济复苏;而美国在一战之后取得了世界经济霸权,经济实力雄厚,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缓和危机。由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治危机的严重性,德日大大超过美国;同时,德国纳粹党已羽毛丰满,日本军部成为法西斯势力的大本营,德国和日本比美国更具备建立法西斯专政“土壤”。

10、(2)影响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之后,它们疯狂扩军备战,迅速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成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美国罗斯福“新政”保留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1)战争的爆发: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接着,德军向西线发动全面进攻,法国亡国,英国也遭受了沉重打击。(2)战争的扩大: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面对法西斯的侵略,世界人民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反法西斯的力量大大加强。(3)战争的转折:1942年到1943年发生的斯大林格

11、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使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转折。(4)战争的结束:1943年,北非战事首先结束;1943年7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战争的胜利进程,1945年5月,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8国际关系的演变(1)18151848年,出现了近代第一个国际关系体制维也纳体系。18141815年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最后决定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2)“一战”后,

12、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出现美英争夺世界霸权的国际关系结构。英国虽然削弱了,但仍保持住了海上优势和庞大的殖民体系;美国虽然经济实力大增,但综合实力仍在英国之下。这个体系实质上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工具。(3)“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制,出现了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这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和苏联军事政治实力增强而造成的。它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制是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的,仍然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4)19891991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对峙格局瓦解。两极格局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世界形势总体趋向

13、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由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多极化,使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9两极格局的形成(1)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的政治、经济、实力膨胀,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苏联的军事政治力量不断壮大,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形成。(2)过程从二战后期开始,美苏等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原则,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形成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随着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组织;苏联采取一系列对抗措施,组建华约组织。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

14、团对峙的局面,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0美苏争霸三个阶段中两国对中国政策的变化时间美国对华政策苏联对华政策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孤立、反对、封锁、禁运由中苏友好到中苏关系恶化60年代末70年代谋求与中国对话,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进一步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酿成边境武装冲突80年代中后期美中关系时好时坏改善与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11.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规律和认识(1)规律: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及外交政策的调整。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总之,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

15、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具体表现。国际经济关系是最基本活跃的因素,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变化。(2)认识推行强权政治力图独霸世界,建立世界大帝国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贯目标和终极目的。促使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关系中心舞台转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国家之间斗争的焦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谁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取得胜利,谁就能成为多极中的一极。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因。国际经济关系是最基本活跃的因素,影响着国际政治

16、格局和文化关系的发展变化。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本原因是国际经济格局的多极化。12.四次局部战争的比较历史背景主要经过特点或影响朝鲜战争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948年在美苏支持下,朝鲜半岛出现两个对立政权: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局部战争;1950年10月中国开始抗美援朝;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是二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越南战争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订,越南分裂为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共和国;美国出于称霸世界的需要干涉越南内政60年代初美国推行特种战争;1964美国将战争扩

17、大为“局部战争”;1969年美国推行“战争越南化”;1973年双方停战越南人民抗美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1975年越南实现统一;美国消耗了国力,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被迫调整对外政策印巴战争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是历史根源;边界和领土归属长期不定是重要原因;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是火药桶;美苏两国不断向印巴两国出售武器起了推动作用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1949年);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1972年孟加拉国成立造成南亚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使印巴双方军备竞赛加剧,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两伊战争领土和宗教派别之争;民族之间的纠纷;战略位置重要和石油丰富1980

18、年伊拉克首先对伊朗发动进攻;19801981年是相持阶段;l988年停火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规模最大、损失最重的战争;两伊经济全面倒退;造成中东分裂13.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1)原因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民族、宗教矛盾或领土、边界纠纷。其中有一些矛盾和纠纷,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有意制造而形成的历史问题。二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崩溃,新兴的独立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种种矛盾和纠纷开始表面化、尖锐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从现实情况看,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也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频频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2)教训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

19、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的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14联合国和国际联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及其形成原因(1)不同作用虽然都把维护世界和平问题摆在首位,但国际联盟作为维护帝国主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孕育了新的世界大战;联合国则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国际联盟高举反共反民族独立旗号,对苏俄等国无产阶级革命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横加干涉。联合国则将两种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体系

20、,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用。同时,联合国在处置战败国时按民主原则,具有进步意义。国际联盟一直为大国所操纵,无视弱小民族利益;20世纪7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2)原因建立的基础不同,国际联盟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而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组织方式不同,国际联盟排除了苏俄等国,为帝国主义大国所操纵;联合国则具有广泛性,容纳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国际形势特点不同,二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拉第三世界崛起,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15争取人类和平(1)促进人类和平的因素两

21、极格局解体后,随着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大国之间逐渐形成相互尊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和平。进入新世纪,联合国的作用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它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以及缓和地区冲突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日益崛起的第三世界是强有力的和平力量。(2)影响当今和平的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人类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911”事件后,恐怖主义上升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传统的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是影响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隐患。16人类对和平的追求(1)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在制裁侵略、维护和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世界各阶层人民采取各种形式反对战争,争取和平。他们召开

22、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举行反战运动,推动人类的和平进程。(3)热爱和平的科学家也积极致力于人类和平事业。1955年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表达了科学家反对核战争、呼吁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4)第三世界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斗争也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17追求共同发展(1)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在扩大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扩大的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它也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新的挑战。第三世界开展了一系列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只有建立新秩序,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同发展。(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发展的重要保证;各国

23、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发展促进了全球的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当今世界形势的两大主题,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18.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1)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两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国家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危害;社会主义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反战和平运动迅猛发展;以联合国为主的国际组织和机构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均势和全球战略还没有完成,制约了战争的爆发。核武器的出现,使战争的手段很难达到战争的目的,客观上成为制约战争的因素;

24、冷战期间,美苏军事力量虽有差距但大体均衡的客观存在,使双方陷入无止境的军备竞赛又谁都没有也不可能完成战争准备;美苏的战略争夺都是防御性的,是在维持雅尔塔体制的基础上的防御和对峙。(3)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日益成为制约战争爆发、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大大加深,国际协调与合作机制发展;新科技革命带来社会生产的飞跃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质条件得到大的改善;国际竞争的重点日益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经济和科技,提高综合国力。【例1】(2010上海,19)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A克里米亚 B凡尔登C列克星敦 D萨

25、拉热窝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处理和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信息的能力,切入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局部冲突。据图片信息,“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危险的巴尔干。分析:漫画提供的信息已非常充分。【例2】(2010浙江文综,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图中所示战争影响的是()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通过图表材料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考查,切入点是中东和平问题。通过图片中的战争双方,即英法联

26、合以色列进攻埃及,可判断出这是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是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影响,排除A项。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影响。第二次中东战争,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英法在中东的影响一落千丈,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例3】(2011江西文综,47)(1)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中、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2)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答案(1)界线:德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苏联自保;苏德签订秘密协定,分割波兰;界线:苏德分别侵入波兰,波兰亡国;苏德分占波兰。(2)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国战败;战胜国

27、大国决定欧洲边界变更;使波兰边界得以稳定;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解析解答(1)问时,要注意从地图中找出两条界线,并依据相关图示说明再现相关知识,尤其是二战前夕、前期与二战结束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解答(2)问时,要注意根据教材知识正确看待二战结束后对波兰的历史影响。【例4】(2011山东文综,35)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材料二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

28、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案(1)不是“好心肠”:英国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不是“安全的”办法:“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了德国的侵略。(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解析本题第(1)问的回答一定要表明观点,很显然英国没有这样的“好心肠”,这也不是一个“安全的”办法,同时必须用史实说明理由。第(2)问较易作答,考查对史料的认

29、识,任何文字史料都有真实性和主观性两个方面,在运用时要多方佐证。【例5】(2009天津文综,1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材料二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摘

30、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材料三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

31、大问题的认识。答案(1)英国请求中国救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发表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能直接得出的原因就是英国的请求,但结合所学知识,在了解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面临的险恶环境,才能得出保卫滇缅公路这条中国获取国际援助的生命线的原因。第(2)问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回顾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并联系材料一的内容不难得出。开罗宣言的内容属

32、于基础知识的记忆。第(3)问四国宣言签定于1943年,因此不仅要从他们的宗旨还要从当时来分析其签订的主要目的。第(4)问二战既然基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而胜利,那么当今世界对于所面临重大问题更应该团结、合作。【例6】(2010天津文综,13)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国际联盟盟约材

33、料二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材料三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材料四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 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

34、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3)依据材料四指出应如何实现联合国宗旨?请谈谈中国在新时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答案(1)集体安全;经济制裁。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制裁侵略、维护和平。(2)一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

35、要。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3)在联合国框架下,和平协商、共同发展、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加维和行动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道重要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的能力,解读材料并提取材料信息,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的能力。考试内容包括国际联盟、非战公约与新时期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解答(1)(2)(3)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例7】(2008海南,31)材料20世纪60年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

36、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苏联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做出反应。美国判断苏联不会在境外部署核武器。苏联的部署很快就被美国发现。美国政府内有人主张轰炸导弹基地,认为驻古苏军没有核弹头,不会进行军事反击。实际上驻古苏军拥有核弹头162枚,随时准备反击。美国政府宣布其武装部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并采取相对缓和的封锁拦截等措施。对此,苏联态度强硬,拒绝美国要求,表示将最猛烈地回击美国的进攻。战争一触即发。拦截极易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指示部队“要尽可能避免发生战争。但是,我们还是必须为此作好准备”。而苏联船只在靠近美军隔离线时停止航行或掉头。双方通过多种渠道频繁接触,寻

37、找解决方案。最终,赫鲁晓夫同意撤除在古巴的导弹,要求美国保证不发动对古巴的军事进攻等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接受了苏联的建议,双方达成协议。 摘编自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等(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答案(1)美苏以武力为后盾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美国占据优势,苏联力图改变力量对比;双方对对方的判断失误。(2)对危机采取有节制的反应;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保持接触,探索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达成必要的妥协。解析本题从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和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入手,主要在于苏联力图改变被动局面,改变力量对比,采取的积极措施而造成的。在化解危机的方法上,双方都采取的比较克制的做法,虽有军事威胁,但最终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