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第一板块 生存选择板块知识归纳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选择和考验。人生需要面对的内容很多,这个专题重点探讨“生存与毁灭”、“顺境与逆境”两组矛盾。这是人生的大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犹如在试金石上磨砺过,我们的意志才会坚强,脊梁才能挺直,生命才有力量。本板块“生存选择”选了两篇文言文,分别展现了司马迁和屈原的人生选择,鲜明地表达了他们的生死观,既有丰富的语言学习内容,又有巨大的问题探讨空间。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信。司马迁借信诉说了自己忍辱受刑的悲愤,表明自己在绝境中隐忍苟活发愤著书的顽强意志。每字每句都是灵
2、魂的呐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掷地有声,激励了无数有志之士。作者善用排比、对比,内蕴深厚,文气雄壮,被称作“天下奇文”。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屈原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又以不能以自己的清白之躯受到玷污的两个反问句,表明自己就算死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全文多用比喻、反问,生动、形象而又富于哲理。两篇文章一长一短,一重一轻,应区别主次,突破重点。报任安书是传统名篇,文章比较长,涉及比较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理解有一定难度。为降低难度,方便学习,入选教科书做了处理:一是只节选反映司马迁忍辱不死、发愤著书部分,以降低难度;二是大胆采用原文
3、与译文并排的尝试,便于腾出精力来探讨问题,并把文中集中表现司马迁人生观的段落空出来,让我们在自读翻译中亲近文本,加深体会。渔父比较短,又有较强的情节故事性,学习难度不大,可以自主学习,应该抓住几次对话,突出屈原的人格追求。本板块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这也是读完两篇文章后必然会产生的疑问。探讨的空间很大,“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人人有话可说。浅一点说,可以用原文回答他们为什么择生,为什么择死。深一点说,还可以从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知识分子的责任、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比如: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
4、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西方人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有异。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把自我的小生命看做是民族的大生命的一环,舍小取大,舍生取义探讨重点也可以放在司马迁的生死观、荣辱观上。司马迁接受了孔子以来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李陵之祸”打破了他实现政治抱负的梦想,他以先贤为榜样,强调通过立言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他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表明“忍辱立名”的荣辱观,以圣贤的教导和事迹激励自己,身处逆境奋斗不止,珍爱自己的生命,通过奋斗来创造价值。这是对传统生死观和荣辱观的继承和突破,塑造了逆境困厄中奋斗
5、不止的民族性格和精神,直到今天仍然有巨大的教育意义。明确了板块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抓住了学习的主线,便于围绕核心灵活组织教学探讨。比如探讨报任安书中“欲言又止,欲止又言”的表达特色,就要体会司马迁痛苦的经历和心理,从而感受他人生选择所表现出的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又如渔父中寓言式的问答体,就是痛苦的内心搏斗的外化,抓住表达上的这个特色,可以更好地感受屈原的人生追求。文言文学习一直有只重视“言”而忽视“文”的倾向,用问题探讨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两篇传统课文,给了我们新的解读视角,让我们有新的发现和认识。这个板块没有整篇文言背诵任务,但决不能因此忽视诵读,因为“声入心通”“声通意解”,诵读是文言文学习最简
6、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两篇文章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应该能够熟读成诵。14.报任安书(节选)相关知识精讲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约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武帝时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他生长在一个世代做史官的家庭里,父亲司马谈做了30年的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监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28岁时继父之职正式做了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等进行历法改革,制定“太初历”。42岁时承继其父遗志,正式动笔写他的不朽巨著太史公书(即
7、史记),这期间,司马迁曾因降于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历尽艰辛,完成史记。“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到55岁终于完成了史记的著述。报任安书不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而且由于作者真诚坦率的自我剖白,对自己不幸遭遇的充满感情的叙述,使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成为古代散文中不朽的名篇。2.史记史记是我国正史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勾画出古代社会三千年来的历史面貌。包括本纪十二篇,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三十篇,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七十篇,记述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十篇,
8、记载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八篇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司马迁竭力做到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这样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他还非常善于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画。司马迁的史记开创
9、了传记文学的先河,以后史家大多以此编史。清代乾隆皇帝诏定从史记到明史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二十四史”。排在最前面的四部史书是: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后人将它们合称为“前四史”或“四史”。3.书“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二、文本鉴赏要点1. 文章的内容与结构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
10、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到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
11、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和思想的重要文章。报任安书原文较长,选作课文时作了删节。课文全文除开头和结尾的书信格式语外,共分四个部分6段。第一部分是第1段,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第二部分包括第2、3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第2段,可分为两层。第1层,从“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至“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
12、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第2层,从“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承上(死得有没有价值)启下(辱与不辱的区别)。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再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第3段,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
13、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这部分包括4、5两段。第4段,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第5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
14、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受极刑而无愠色”,坚强地活下来,他的愿望是“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15、,并以此“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第四部分(第6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浮沉”“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惟一书信。正是他将峻洁的人品、伟大的精神自现于后世的力作。司马迁在信中结尾处断言:“要之死日是,然后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如果说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他留下的一座耸人云霄的巍巍大厦的话,那么,报任安书则为他在这座大厦前
16、,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汉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铭刻着六个大字:“述往事,思来者”而高高屹立的他,则正以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而又“桀骜不驯”的深沉目光,注视着千秋万代。2. 表达技巧 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5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
17、荡的情感。第6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廻,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拆的表情。 结构紧密,首尾呼应。本文洋洋洒洒数千字,但写得反复曲折,首尾相续,条理十分清楚。作者从任安来书中要他“推贤进士”的话题谈起,然后一直围绕这条中心线索加以陈述,始终不离答书的旨意,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作者历叙自己所受的耻辱之深,写出了自己的必死之心,但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决心向圣者先贤学习,忍辱负重,发愤著书,这才苟活于世,根本无心去“推贤进士”。最后一段中,再次申述自己因卑贱无力“推贤进士”的苦衷,收束全文。文章环环相扣,文
18、理严密,富有说服力。 纵横开阖,笔力雄健。如第二部分在描述作者对生与死的选择时,纵横开阖,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综合论述。首先,从家庭的社会地位低下谈起,说明自己向来被“主上”和“流俗”所轻视,避辱而死就将比鸿毛还轻,因此表示要自重其死,这是第一层。接着,作者运用对比、比喻、引证历史材料等多种手法论述了受辱之难堪。他先将“辱”和“不辱”鲜明地分开,然后又把受辱以程度不同分为数等,说:“最下腐刑极矣!”竭力突出受腐刑之不可忍受。随后,又以猛虎一旦落进槛阱之中也不得不摇尾乞食为喻,大肆渲染下狱受辱之恐怖。到这时,作者感到意犹未尽,又一连举出历史上周文王、李斯等九个“皆身至王侯将相”的著名人物为例,说明
19、一旦“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也不得不受尽羞辱这古今一体的道理。这实际上是劝人要宁死不辱,这是第二层。先讲不能死,后讲不能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第三层是对生与死作出选择。先说一般人都怕死,但因激于义理也有不怕死的,这是一层曲折。接着又说自己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但又何至于受辱呢?这又是一层曲折。文章至此才最后揭开自己“不得已”而苛活的原因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这样由今及古,由人及己,由正到反,横说竖说,真是纵横开阖,任意挥洒,把不甘受辱而终于受辱想引决而终未引决的痛苦选择讲得清清楚楚,把是死是活、是荣是辱说得利害攸关,文章也达到了言尽意足的境地。 语言富于变化,气势
20、磅礴起伏。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对偶等手法。信中有许多排比句,或两句、三句为一套,或五句、六句为一套,甚至竟有一连用十句的。如“太上不受辱”以下连用了十个排比句,表达思想一气贯下,势如排山倒海,酣畅淋漓,加强了文章的气势。再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实际上是八个迭句的对比,两两各自对偶,事实相因,不仅不使文章显得冗长,而且使读者欲悲欲叹,不禁为之扼腕切齿。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形式,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气势的表达,令人感情激荡不已。随堂知识检测一、基础演练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枪(qing)地 缧绁(li xi) 愠色(yn) 诎(q)体受辱B. 沉溺(n) 桎梏(zh
21、 g) 槛阱(jng) 剖(pu)符丹书C. 剌谬(l mi) 曩(nng)者 赭(zh)色 怯(qi)夫慕义D. 绛(jing)侯 剔(t) 毛发 谤(bng)议 垢(hu)弥甚耳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桎梏 倜傥 引决自裁 画地为牢B.轩辕 愠色 垢弥甚耳 恍恍惚惚C.契券 勇怯 勤勤恳恳 以史为见D.愤懑 怜悯 藏垢纳污 孤陋寡闻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2)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3)则仆偿前辱之责( )(4)见狱吏则头枪地( )(5)及以至是( )(6)及罪至罔加( )(7)思垂空文以自见(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22、.若望仆不相师 望:怨望,埋怨B.卒就死 就:就要C.用之所趋异也 趋:趋求D.受械于陈 械:刑具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C仲尼厄而作春秋厄:困穷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失去6.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若若望仆不相师 居则忽忽若有所失B.虽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C.以及以至是,言不辱者 以稍陵迟,至于鞭之间D.于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灌夫受辱于居室7下列句子中,“会”的用法与“会遭此祸”的“会”相同的一组是(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会天大雨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征促织会不
23、相从许 俱会大道口会其怒A B C D8下列句中的“过”与“幸勿为过”中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凡四方之士无不过而拜且泣者 B.无乃尔是过与?C.过犹不及 D.虎兕出于柙,谁之过与?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被动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流俗之所轻也 B.其次不辱身C.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D.魏其,大将也,衣赭衣10. 句式与“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同的一项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B洎牧以谗诛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11.下列各句不含谦称的一项是( )A.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 B.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C.贱息舒祺最少 D.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二、综合应用(一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8题。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本本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
25、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乃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
26、夫者,殆为此也。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以为智穷罪极 特:只B.其次诎体受辱 诎:同“屈”C.受械于陈 械:刑具D.审矣,何足怪乎 审:审查1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权倾五伯,囚于请室A.与相同,与不同 B.与不同,与也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相同,与也相同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和短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所自树立使然也树 立:立身处世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勉励:劝人努力、鼓励C.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 强颜:厚颜无耻D.不能引决自裁 引决:自杀15.以下句
27、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封建刑狱制度的黑暗、残酷的一组是( )仆之先人固主上所戏弄 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幽于圜墙之中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 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 至于鞭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A. B. C. D.16.这段文字的解说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的祖辈,没有功劳,职务并不高,而且还被流俗的人所轻视。B.作者认为,人总是会死的,但死的意义大不一样。他的话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C.作者列举历史上那些王侯、将相、功臣,也有受侮辱的经历,目的在于勉励自己。D.勇敢和怯懦,是形势造成的。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历史上那些受侮辱的
28、王侯、将相、功臣受辱不死的情况也就明白了。17.作者认为士人在受法律制裁之前就应该自尽,这是为什么?18.古人对大夫施刑非常慎重的原因是什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
29、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下流多谤议 下流:指负罪受辱的处境B.垢弥甚耳 弥:更加C.以通其狂惑 通:通过D.然后是非乃定 是:正确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负下未易居 故且从俗浮沉B.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曼辞以自饰C.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无益于俗D.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身直为闺閤之臣21.指出语段中主要写作者当时心情的语句。 22.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2)今少卿乃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15.渔父相关知识精讲一、文学常识1. 关于渔父的作者渔父的
30、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古人多认为是屈原所作,现代研究者一般都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
31、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代表作品为离骚,另有九歌、九章、天问等。2. 楚辞楚辞是指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
32、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辞”即文词之意,故也写作“楚词”。从此,“楚辞”既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也是一种文学体制的名称。汉人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楚辞”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骚并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特别是楚辞中的屈原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
33、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文本鉴赏要点1. 文章的内容与结构渔父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全文四段,分为三个部分。文章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两个自然段则是两人的对答。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主人公的情况及渔父的问话。时间是“既放”,即屈原因坚持爱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江潭”、“泽畔”,从下文“宁赴湘流”看,当是在湘江的沅江或沅湘间的某一江边或泽畔;屈原心事重重,“行吟泽畔”。文中“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
34、、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渔父上场,与屈原问答。对渔父不作外形描写,而是直接写出他心中的两个疑问。一问屈原的身份:“子非三间大夫与?”屈原曾任楚国的三间大夫(官名),显然渔父认出了他,便用反问来确认。第二问才是重点所在:“何故至于斯?”落魄到这地步,当是渔父所没有料想到的。胸中久蓄的痛苦一经触发,回答的就显得格外愤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渔父的问话,引出屈原的答话,展开了一场思想交锋。第二部分(第2、3段)是文章的主体。渔父进一步的驳难,采用哑谜式的比兴方式:“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世道既如
35、此黑暗,又有什么清浊、曲直可分?还不如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作个知天达命的明哲。这就是包含在渔父话中的弦外之音。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信徒。渔父所取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正是从老庄那里继承过来的。他所标举的“圣人”,正是老、庄一类人物。而坚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九歌橘颂)的高尚人格的屈原,对于渔父的“忠告”当然是格格不入的。一番寻常的问答,引出的是重大的人生哲学论辩。屈原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两个形象的比喻,说明自己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又以不能以自己的清白之身受到玷污的两个反问句,表明了自己不惜牺牲性命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屈原在离骚中就曾旗帜鲜明地表示过:“亦余心之
36、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渔父中的屈原,正是这样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一场关系安身立命之道的思想交锋,在貌似寻常的问答中告终。在折节保身和舍生取义的鲜明对立中,屈原正以其坚定的抉择,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第三部分(第4段),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听了屈原的回答,渔父“莞尔而笑”,唱起沧浪歌,“鼓柑而去”。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他唱的歌词以“水清”与“水浊”比喻世道的清明与黑暗。所谓水清可以洗帽缨、水浊可以洗脚,大意仍然是
37、上文“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意思,这是渔父处世哲学的一种诗意的说法。2. 表达技巧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看,本文都是篇短小精练的佳作。 多层面的鲜明对比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在对比中体现出来的。这对比,可以从整体构思和具体阐说两个层面来看。作者没有单地铺陈颂扬屈原的伟大人格,而是别具匠心地为他设置了一个对立面,让渔夫与屈原分别代表两种相反的但各自又十分典型的人生观,并让他们在江畔相遇,展开对话,这就使文章内涵全部熔铸在一个整体对比性构架之中。在这个构架中,至少包容着三个方面的对比关系:一是两条人生道路的对比。屈原坚持人世,渔父乐在出世。实质上一个是从社会着眼,目的在于济世:个是从个人出
38、发,意图在于全生。两相比较,谁积极谁消极,不言自明。二是两种“入世”态度的比较。屈原坚持人世,那个假设的淈泥扬波、“铺糟醨?”者也是人世,但目的、态度截然相反:一个是明辨是非、高洁白奉,而且至死不渝;一个是是非不分、随波逐流,乃至混水摸鱼。两相比较,孰高尚孰鄙陋亦是不言而喻。三是两种结果的对比。屈原积极用世,深思高举,结果却惨遭流放,行吟江畔,痛苦万分;渔父消极避世、钓鱼江滨,反而能身心自由,鼓枻高歌,欣然自乐。这两种情景的对比、诱惑,恐非意志特强者所难以自持:然而屈原却非但能够持志不移,而且锐意于以身殉国,这样,他那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崇高精神,就在层层对比中显得更加璀璨
39、夺目。文章在具体阐说人生态度时,也每每用对比手法。例如,“浊”与“清”、“醉与“醒”、“身之察察”与“物之汶汶”、“皓皓之白”与“世俗之尘埃”、“濯吾缨”与“濯吾足”是明显的直接并置对比,“深思高举与“众人皆醉”、“举世皆浊”之间,“我独清”、“我独醒”与“物之汶汶”、“世俗之尘埃”之间等等,则是隐在的间接交叉对比。这些对比,纵横交织在文章的意理之中,相反相成,相生相长,把两种人生态度、两种人格比照、衬托得十分鲜明清晰。 寓意丰富而深微的比喻这篇文章以议论为主,讲的是人生道理,如果采用抽象理论的方法,恐怕难免于空洞枯燥。于是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比喻,将丰富的人生哲理蕴含在形象生动的喻体之中,让人思
40、而得之。“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用水的清浊比喻人的品格高下,用喝酒的醉醒比喻人的认识明暗,借以彰明世道的黑暗、世人的昏聩和屈原的“深思高举”。“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这是用把泥水搅得更混,让酒醉得更加沉重,来比喻那些“混世”者的丑恶灵魂和卑劣行径。“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这是用洗澡涤污、振衣去尘,比喻人要不断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以免精神污染,借以彰明屈原的高洁自奉。“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是以身体的清爽洁白比喻精神道德的高尚,以污垢沾物、尘埃蒙世比喻世事世人的昏暗蒙昧,借以彰明屈原决不同流合污
41、的高格。“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也是一个隐喻,用水清濯缨比喻明世则仕,用水浊濯足比喻昏世则隐,两种社会情况,两条人生道路,皆鲜明可见。可以说,本文的全部说理,都是在比喻中进行的。这些比喻的运用,基本上都收到了通俗易懂、鲜明生动、言近旨远、含蓄有味、启发读者思考的艺术效果。 语言形式体现了由辞到赋的过渡这是一首楚辞,但在语言形式上更加接近散文化的汉赋。文章假设了屈原与渔父的问答,主要以对话形式展开,以便于陈事说理、直抒胸臆,这似乎开启了汉赋惯用的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基本表达形式。在句式上,多用对偶、排比辞格,凝练集中,有概括力,强化了作品的气势和感情色彩;但也时
42、而穿插一些散化自由句,以造成句式的参差和语气的张弛。在韵律上,由于多用了对偶、排比,强化了音节的整齐匀称,因而读起来节律铿锵上口,气韵起伏有致;但不讲究句尾押韵,则不近于诗而更近于散文。可以说,渔父的种种形式特点,体现了诗体楚辞向散体汉赋的过渡,如果把它看作是一篇散文诗,那倒是颇为贴切的。随堂知识检测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憔(qio)悴 渔父(f) 凝滞(zh)B. 餔(b)其糟 醨(l)酒 鼓枻(y)C. 濯(zhu)足 枯槁(go) 愠(wn)色D. 强(qing)颜 缧绁(xi) 汶汶(mn)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以见放 见:被
43、B.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歠:吃C.鼓枻而去 鼓:击鼓D.可以濯吾缨 濯:洗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颜色憔悴 B.形容枯槁C.渔父莞尔而笑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渔父莞尔而笑 渔父见而问之曰B.而能与世推移 不复与言C.举世皆浊我独清 何故深思高举D.沧浪之水清兮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5.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圣人不凝滞于物 B.是以见放C.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遂去,不复与言6.下列“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是以见放A.及以至是 B.仆以口
44、语遭遇此祸C.以稍陵迟 D.退论书策以舒其愤7.名句默写(1)屈原曰:“ 、 ,是以见放。”(2)吾闻之, ,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3)长太息以掩涕兮, 。(4)路漫漫其修远兮, 。二、综合应用对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4题。(甲)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
45、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楚辞渔父)(乙)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
46、,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史记屈原列传)8、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被发行吟泽畔 被:通“披”。B形容枯稿 形容:形体和容貌C不凝滞于物 凝滞:拘泥。D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进移动 9、选出对加点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 )屈原至于江滨 不凝滞于物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遂自投汨罗以死A相同,也相同 B不同,也不同C相同,不相同 D不同,相同10、翻译下面句子。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11、选出不符合渔父所说“圣人”条件的一组人物 ( )屈原 文天祥 李白 庄周 辛弃疾 陆游A
47、BC D12、(乙)文中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 ( )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B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C赞扬屈原保持了高度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13、选出对(乙)文段分析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A该段写屈原流放途中与渔父的对话和最后以身殉国的壮举,并用对比的手法,
48、以突出屈原的高风亮节。B渔父所述种种,对屈原来说都是反衬,目的是为了表现屈原的高尚志行和坚贞品德。C屈原对渔父的回答,表现了他对昏君佞臣的憎恨和坚持操守、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D该段议论属总结性评论,抒情方式属寓情于事式,突出了屈原性格中爱国和正直这两大特征。14、说说楚辞渔父这部作品有什么样的艺术价值?15、渔父中的“渔父”这一形象,被赋予一种文化内涵,他是纵情山水、超世旷达的隐逸思想和人格的象征。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则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这一形象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大。试举例加以说明。拓展迁移与发散思维(
49、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
50、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史记太史公自序)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发愤且卒 且:并且 B、典天官事 典:掌管C、则续吾祖矣 续:承续 D、史记放绝 放绝:弃置中断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谈说写信史是祖传的绪业,自己现在难以完成续写历史的任务,要求司马迁“无忘吾所欲论著”,强调完成这一使命就是“孝亲”。B、司马谈告诫司马迁通过写史要赞扬周公、孔子“修旧起废”,兴礼乐,正王道。C、汉兴以来许多
51、值得记载的史实,司马谈未能记载,“甚惧焉”,要求司马迁牢记。D、司马迁深知父命的分量,所以他流着泪庄重承诺。 3、填空:周易是 而作,国语的作者是 。史记有十二本纪, 、 、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择死与择生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或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牵襻着我
52、。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正是由于前者的献身是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屈原身为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受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惟一的坚持。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
53、一个具体的朝廷和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始终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救的狂澜的惟一坚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之于生死,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生别离,乐莫乐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人世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中国的志士仁人,在求生不能的时候,很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的范例。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而死的。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
54、,时而悲吟,时而高歌,徜徉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赴死。屈原之死,死的原因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死,可以明志;生,却可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真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
55、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纪传体史书。既有了帝王家的史官,却执意要做民间第一史家。当时虽没有明文不准平民“写史”,但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敌视与怀恨。他选择受刑忍辱,弃政从文,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他不愧为敢于在朝堂上和禁锢人臣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的杰出代表!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伟哉,司马迁!屈原择死,史迁择生,都是崇高的。他们择死与择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构成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5、第一段中“这中国式的生命”在文章中有特定的意义,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解释。6、仔细阅读第四段中画横线的三句
56、话。请结合每句话的内容与表达特点具体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个偏差或许是有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 7、解释下列语句的含义。(1)(屈原之死)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 (2)(司马迁)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 8、有条理陈述“屈原择死”与“司马迁择生”的崇高意义。(1)屈原择死: (2)司马迁择生: (3)他们择死与择生: 第二板块 真的猛士板块知识归纳“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历史正是在志士仁人的前赴后继的“奋然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中国历史如果有值得觉得后代为之骄傲和
57、为之自豪的人,正是因为有为了民族自主和人民民主而奋然前行的刘和珍这样的“真的猛士”。时间永是流逝,街市并不太平。本板块在第一板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存选择”问题,看看鲁迅笔下“三一八”这个历史瞬间中种种的人生造型,在具体文本情境中深化认识,学会选择。记念刘和珍君是现代文学史上一篇出色的至情文章。汹涌澎湃的感情与冷峻凝重的思考交汇,情感上有一种巨大的力量之美,造就了文章独特的风采和魅力,鲜明地表达了对生死选择的态度,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文中鲁迅提出了“真的猛士”和“庸人”两组概念,赞扬刘和珍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真的猛士”的精神,否定“庸人”式的人生态度,文章从“伟大”与“平庸”这个角度透视生死选择
58、的精神价值,以死来追问生的意义,表现对生命的珍视,对虐杀生命的恶势力的愤慨,具有巨大的警世和教育意义。记念刘和珍君是传统名篇,被公认为是比较难学的课文。学习中,可以抓住文中作者“说”还是“不说”这个关键,梳理相关的语句,弄清它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欲言又止,欲止又言”行文方式,探讨它产生的原因和特殊的效果;也可以从对刘和珍片断描写人手,概括刘和珍的精神品质,研读文中充满抒情色彩的关键议论句,引导学生对“真的猛士”和“庸人”的内涵加以探讨,理解鲁迅对生死选择的认识。16.记念刘和珍君相关知识精讲一、文学常识1.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59、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供职,后又随部迁住到北平。1918年在新青年上,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60、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由此进化论思想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思想为主导。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后十年的杂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三闲集等专集中。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
61、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2. 杂文杂文是短小精悍的文艺性议论文。它具有论辩性,有针对性地议论与辩驳,多作具体分析,又以简驭繁。它是说理与形象相结合的文学体裁,即采取形象性说理(往往通过比喻,对比,反语讽刺等多种手段达到说理的效果)。杂文又具有灵活性,文字精炼,形式不拘,手法多样。杂文的语言风格丰富多彩。鲁迅的杂文是我国现代杂文的典范。二、文本鉴赏要点1. 文章的内容与结构1926年初,正在中国大
62、地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形势很好。帝国主义扶植的北洋军阀段祺瑞临时政府却危机四伏。为了帮助盘踞东北的奉系军阀进关消灭倾向革命的冯玉祥将军统率的国民军,日本帝国主义于1926年3月12日开出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这就是“大沽口事件”。这一事件便是“三一八”惨案的导火线。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强烈愤慨。在党的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展开了。3月17日下午,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上午,北京各界人民在天安门集会,上午10时李大钊作了演说,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高唱国民革命歌,高呼“打倒帝国主
63、义”、“打倒段祺瑞”、“驱逐帝国主义公使出境”、“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进行游行。女师大学生会主席刘和珍欣然前往,并担任指挥;女师大进步学生杨德群等沿途散发传单,群情激昂。但段祺瑞政府竟令卫队开枪射击请愿者,造成了当场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这次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噩耗传来时,鲁迅正在写杂文无花的蔷薇之二。刚写完三节,听到惨案消息后,他怒不可遏,感到“已不是什么写无花的蔷薇的时候了”。因此在无花的蔷薇之二的后6节里,鲁迅将“投枪”与“匕首”的锋芒直接指向反动政府。“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
64、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他还在文章的末尾特地注明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继无花的蔷薇之二之后,鲁迅就这次惨案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空谈。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出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篇章。(这四篇文章均可见于华盖集续编。)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写本文的起因、意图,抒发了作者的悲愤感情。第1段写作者参加为刘、杨两烈士开追悼会那天的情形。首句以史家笔法点出“中华民国”,既保留旧时祭文开头格式,又蕴含历史将永远记下这个日子的深意。“独在礼堂外徘徊”。“独”、“徘徊”,可见心情的沉痛。第2段写刘和珍预定莽原的事。
65、“生活艰难”、“毅然”表现了刘和珍敢于反抗、追求进步的精神。两次“只能如此而已”,流露作者“欲言又止,欲止又言”的悲痛之情。第3段“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劈空而来,掀起第一个感情高潮。这是由悲到愤的发展。为什么“无话可说”呢?第三句写出“无话可说”的原因。“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意思是:用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悲痛,是必须在痛苦的心情平定之后。这时又听到有人说她们是“受人利用”、“自蹈死地”。鲁迅说“尤使我觉得悲哀”。“尤”字把悲愤感情推向高峰。“悲哀”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死难青年竟遭无耻的诬蔑,觉得悲哀;二是对“文人学者”的“阴险论调”,觉得愤怒。“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出离愤怒”,意思是
66、超出了愤怒的极限,说法很特别,但非如此说不足以表达感情。最后一句是典型的鲁迅式长句。“非人间”“浓黑的悲凉”,指社会的黑暗;“最大袁痛”指作者无法压抑的悲愤;“它们”,指反动派和那些“学者文人”;“后死者”,作者自称。全句意思是:认清社会的黑暗,抒发自己强烈的悲愤之情,写下这篇文章记念死者。第二部分进一步点明写作本文的最主要目的。经过短暂休止,作者感情第二次爆发,烈火熊熊燃烧。开头提出“真的猛士”对现实人生、对惨案应取的态度。“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赞扬真的猛士勇敢面对残酷的现实,英勇清醒、永不回避的精神。鲁迅向来倡导对现实对人生勇敢面对
67、的态度。在论睁了眼看中他指出:“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哀痛者”和“幸福者”就是上文“真的猛士”,因为他们对现实有大悲悯,对人生有大欢喜。上句句式整齐,气势磅礴,感情奔放;下句用问句来表示肯定,比之用叹句更意味深长。接着笔锋一转,当头棒喝,唤醒世人,批评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的“庸人”。这些人苟且偷生,不奋起反抗、斗争,客观上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第2段说明写本文是为了不忘血债。鲁迅在空谈中说:“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这里一再表明写作月的,是要让“死者永远埋在活人的心中”,这是最好的记念。第三部分,通
68、过对刘和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爱憎分明的精神品格的描绘,表达作者对她的哀悼和崇敬。第1段从师生关系谈起,指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给予崇高的评价。第2段写“初见姓名”“反抗校长”“听课交谈”和“黯然泣下”四件事,突出刘性格的三个侧面,一是“不为势利所屈”“桀骜锋利”的个性,二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善良可爱的性格,三是“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深远广大的胸襟,勾画出刘和珍的形象。这段叙述简洁而遒劲。以事件先后为顺序,两个“但”波澜陡起;两“笑”一“哭”,人物形神毕现。第四部分写听到噩耗后的愤慨心情,控诉反动派的凶残和“学者文人”“流言”的卑劣。第l段写愤慨心情。起句再点时
69、间、地点和事件,同文章开头照应。虽是记叙的必要,也含强调之意。“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的“居然”表示惊诧;“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用“但”字突转,用“竟”字表大大超出意料。因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一转,“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竟会”表怀疑,推进一层,极写怀疑的理由。接下去“况且”作递进,又逼进一层。这段中“居然”、“但”、“竟至于”、“然而”、“况且”等虚词一气贯下,表达了作者无限悲愤的感情。第2段,“然而”承接上文,一个大转折,事实作证,不容置疑。第3、4段,同以“但”字承转,语气极重,意在强调。以上四段一转再转,极尽
70、变化、顿挫、纵擒之能事,这样,把意思愈转愈深入,气势愈转愈强烈,鲁迅的愤激之情通过多次转折而愈升愈高,怒不可遏。第5段用诗化的语言,掀起本文的第三次情感高潮。“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这一句承上,把愤怒感情推向顶点。“惨象”和“流言”对举,“目不忍视”和“耳不忍闻”并提,“已使”和“尤使”递进,概括尽反动势力的残暴和死难青年的惨状,倾泻作者的满腔愤怒。“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上句的意思是说,一个民族之所以衰亡,之所以如此被压迫而默无声息,正是由于反动统治者下劣凶残的迫害所致。“沉默呵!沉默呵!”运用反复的手法
71、,强烈地抒发了鲁迅深沉、激越的感情。最后用“不在,就在”表示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非此即彼,就看我们的选择。第五部分,记述惨案发生的情景,赞扬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痛斥反动派的凶残无耻。第1段上来爆炸性一句“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从上段过渡到本段。第2段记惨案发生时的情景,进一步具体揭露反动派的凶残。“欣然前往”一语,赞颂了刘和珍烈士的英勇精神,驳斥了陈西滢之流的“是受人利用”的诬蔑。“听说欣然前往的”一句用逗号隔开,有字字哽咽、如泣如诉的声韵效果。接下来,用“但”字转接下文,具体记叙了刘和珍等三个女子前仆后继,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壮烈情景,既是对她们勇敢精神的赞叹,也是对反动派凶狠残忍的痛斥。
72、第3段写刘和珍的死,用三个句子,反复强调真实性,不仅照应了上文,更揭露反动派的凶残,显示作者巨大的哀痛。“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对上一段写她们惨遭杀害时的一个概括。“从容地转辗”,写三个女子临难不惧;“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文明人”是反语,指反动派野蛮残酷的屠杀。“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是指反动派屠杀爱国青年的残酷情景。“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反语,指骇人所闻的罪行。“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说“屠戮妇婴”、“惩创学生”是把中外反动派的罪恶暴行与“三一八”屠杀女学生这事进行类比,
73、加以揭露和讽刺。第六部分,评述请愿,指出惨案的社会影响。第l段提出对请愿的看法。“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许多青年的血流了,但“三一八”惨案好像没有发生过似的,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维持着。鲁迅为这次徒手请愿而流血深感惋惜,为这次意义寥寥的牺牲而感到痛心。“至多”强调意义实在有限。转接下文,指出徒手请愿毫无意义,并以煤的形成喻人类发展的历史,进一步阐明看法。这是对惨案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在残酷的流血斗争中前进的,必要的代价是必须支付的。“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我们应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更大的胜利,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第2段
74、写爱国青年的血不会白流,影响一定会扩大。起句用“然而”一转,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对请愿来说,意义是“寥寥”的,但是爱国青年流的血还是有意义的,肯定它的社会影响。“至少”,是起码的估计,与上文的“至多”相对。“纵使时光流逝这也就够了”,意思是说,即使别人忘记了但他们的亲人不会忘记,并引陶潜挽歌,深化这个意思。心情哀痛,语意婉约。长短句配合,语句深情舒缓,与委婉曲折的情思是一致的。第七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人们奋勇前进。第1段回应全文,总括“三一八”惨案出于鲁迅意外的三种情况:封建军阀的凶残,帮闲文人的下劣,爱国青年的临难从容。第2段赞颂中国女子,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又是三个鲁迅
75、式经典语句。先写刘和珍在“女师大事件”中的表现,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歌颂她的斗争精神。接“至于”转入下句,“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概括第五部分第2段的记述。鲁迅认为这个事实足以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精神,没有因为数千年来的压抑摧残而被消灭,而这就是烈士死难的意义所在。鲁迅以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念,鼓舞大家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苟活者”会从这次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觉悟起来,摆脱麻木;“真的猛士”会更坚定地奋勇前进。2. 表达技巧本文是一篇深情浇铸的悼念性文章,汹涌澎湃的感情与冷峻凝重的思考交汇,造成了文章
76、的独特风采和魅力。面对反动派的卑劣凶残,鲁迅满腔悲愤之情,对惨案的教训意义,他必须理性思考,这样强烈的悲愤情感和冷静的思考纠结在一起,互相冲突,形成情感表达“一波三折”的曲折性,忽而是“有话要说”,忽而是“无话可说”,结果长歌当哭,如火山一次次爆发,化作烈士灵前的哭诉,把“大爱”和“大憎”,“极热”和“极冷”交织在一起,形成反差,情感上有巨大的力量之美。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悲愤难抑的感受涌动心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汇聚笔下,形成似断实续的片段式的章法结构,情感所至,自然成文,而又张弛有度,层次分明。第一、二部分,悼念逝者,唤醒生者。第三、四、五部分,追忆往事,揭露罪行。第六、七部分,讴歌烈
77、士,点明意义。浓烈深邃的情感一次次喷发,形成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而又以后者为主的表达特色,激荡的感情凝聚在掷地有声的名言警句中,给人心灵震撼。 叙事简练、议论深刻、抒情强烈真挚作者对烈士生平的回忆和遇害经过的叙述是记叙;为烈士牺牲而悲痛,对反动当局文人的揭露和控诉是抒情;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总结是议论。但记叙中有议论和抒情,议论中有抒情和记叙,记叙、议论、抒情交融在一起,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文章第四节开头先叙述听到噩耗,接着夹叙夹议,指出噩耗出人意料,然后又举出死者的尸骸作证,以揭露当局者的谎言,最后作者又以极大的愤慨,抒发了对统治者的痛恨和对死难烈士的无比悲
78、痛之情。 描写精当,中心突出,人物性格鲜明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的进步青年,她在生活艰难中,毅然订阅了莽原全年,她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有思想基础的,绝非反动文人所诬蔑的“受人利用”。她在“女师大风潮”中敢于“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具有革命斗争精神;对同志“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具有团结友爱的美德;“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反复描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特征,使刘和珍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主题也就更加突出。 语言精警,感情丰沛,富有思想内涵仅从语言上说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作品中的名篇,也是我国现代文学中难得的名篇,本文语言精辟,如歌如诗,情感丰富,思想
79、内涵丰厚。“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就不难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坚定的战斗精神。“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语言精警深刻,感情凝重强烈,如火的喷射,富有震撼力和感召力。随堂知识检测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踌躇(zh) 菲(fi)薄 黯(n)然 噩()耗B.桀骜(o) 赁(ln)屋 喋(di)血 虐(n)杀C.攒(chn)射 寥寥(lio) 惩创(chung) 屠戮(l)D.浸渍(z) 绯(fi)红 殒(yn)身 洗涤(d)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80、.寥落 菲薄 洗涤 暗然失色B.庸人 踌躇 羽翼 桀骜锋利C.赁屋 喋血 噩耗 引吭高歌D.屠戮 爆发 不惮 长歌当哭3.选词填空。(欣然、黯然、奋然、毅然、竟然、居然)(1)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 )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2)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 )至于泣下。(3)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 )前往的。(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 )而前行。4.下列加点词语均指代有关内容,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A
81、.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指陈西滢等人)B.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他们”指段祺瑞反动军阀政府;“这”指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C.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前者指一般庸俗的小市民,后者指陈西滢之流。)D.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奋然而前行。(前者指苟且偷生只顾个人眼前生存、安全而得过且过的人,这些人有一定的是非观念,而且不曾忘怀烈士死难的悲哀;后者指真正的革命者。)5.选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
82、 )A.我独自在礼堂外徘徊老汉拄着拐棍,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踯躅在田野上。B.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可是这复杂辗转的全部过程只用了七个多小时。C.我们既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D.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南宋统治者偏安于江南6.下列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B.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C.鲁迅在死地一文中
83、说:“但各种评论中,我觉得有一些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者在。这就是几个论客,以为学生们本不应当自蹈死地,前去送死的”。D.鲁迅在可惨与可笑一文中指出:“三月十八日的惨杀事件,在事后看来,分明是政府布成的罗网。”7. 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最近出版了文不加点的、几乎没有注释的书,文字艰涩,读起来令人费解。 B我军识破了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对岸。C这个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内心十分恐慌,但是他仍从容不迫地在抹桌子。D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二、综合应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
84、,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8.作者用“煤的形成”比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反映他怎样的观点? 。9.根据文章的思路,指出下列短语所指的
85、内容。A、“无恶意的闲人”指: 。B、“有恶意的闲人”指: 。10.作者对“徒手请愿”赞同吗?为什么?(结合原文回答) 。11.谈谈文中所引用的诗句的意思和作者引用这几句诗的意图。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
86、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12.文中的“中国人”、“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人? 13.下面对“以最坏的恶意”和“出于我的意外”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是( )A.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的程度令人发指,出人意外。B.中国女性如此之临危不惧真是出人意外。C.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和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外。D.作者是向来从坏处看“中国人”的,但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如此的凶残下劣还没有料到,中国女性的临危不惧的精神也出人意
87、外。14.“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 )A.通过女师大事件,作者看到了中国女子办事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B.“三一八”惨案中,作者认清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临难之从容。C.“三一八”惨案中,三个女子临难从容、殒身不恤的行为证明了人民是压不倒的,人们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希望。D.“三一八”惨案使苟活者看见了微茫的希望,使真的猛士更奋然而前行。15.对我“说不出话”的主要原因分析最恰当的是( )A.因痛失优秀青年而伤心得说不出话来。B.因“出离愤怒”而说不出话来。C.跟段祺瑞反动政府无理可说。D.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此时并不想说。16
88、.“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一句话有什么含义? 拓展迁移与发散思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0题。执政府大屠杀记(节选)朱自清我现在缓叙第一次枪声稍歇后的故事,且追述些开枪时的情形。我们进场距开枪时,至多四分钟;这其间有照相有报告,有一两处的嚷声,我都已说过了。我记得,我确实记得,最后的嚷声距开枪只有一分余钟;这时候,群众散而稍聚,稍聚而复纷散,枪声便开始了。这也是我说过的。但“稍聚”的时候,阵势已散,而且大家存了观望的心,颇多趑趄不前的,所谓“进攻”的事是决没有的!至于第一次纷散之故,我想是大家看见卫队从背上取下枪来装子弹而惊骇了; 第二次纷散时
89、,我已看见一个卫队(其余自然也是如此,他们是依命令动作的)装完子弹了。在第一次纷散之前,群众与卫队有何冲突,我没有看见,不得而知。但后来据一个受伤的说,他看见有一部分人有些是拿木棍的想要冲进府去。这事我想来也是有的;不过这决不是卫队开枪的缘由,至多只是他们的借口。他们的荷枪挟弹与不上刺刀(故示镇静)与放群众自由入辕门内(便于射击),都是表示他们“聚而歼旃”的决心,冲进去不冲进去是没有多大关系的。证以后来东门口的拦门射击,更是显明!原来先逃出的人,出东门时,以为总可得着生路;哪知迎头还有一支兵,据某一种报上说,是从吉兆胡同来的手枪队,不用说,自然也是杀人不眨眼的府卫队了!开枪痛击。那时前后都有枪
90、弹,人多门狭,前面的枪又极近,死亡枕藉!这是事后一个学生告诉我的;他说他前后两个人都死了,他躲闪了一下,总算幸免。这种间不容发的生死之际也够人深长思了。A照这种情形,就是不在场的诸君,大约也不至于相信群众先以手枪轰击卫队了吧。而且轰击必有声音,我站的地方,离开卫队不过二十余步,在第二次纷散之前,却绝未听到枪声。其实这只要看政府巧电的含糊其辞,也就够证明了。B至于所谓当场夺获的手枪,虽然像煞有介事地举出号数,使人相信,但我总奇怪:夺获的这些支手枪,竟没有一支当场发过一响,以证明他们自己的存在。难道拿手枪的人都是些傻子么?C我现在只能说,我看见的一个卫队,他的枪口是正对着我们的,不过那是刚装完子弹
91、的时候。而在我上面的那位可怜的朋友,他流血是在开枪之后约一两分钟时。我不知卫队的第一排枪是不是朝天放的,但即使是朝天放的,也不算是警告;因为未开枪时,群众已经纷散,放一排朝天枪(假定如此)后,第一次听到枪声的群众,当然是不会回来的了(这不是一个人胆力的事,我们也无须假充硬汉),何用接二连三地放平枪呢!即使怕一排枪不够驱散众人,尽放朝天枪好了,何用放平枪呢!所以即使卫队曾放了一排朝天枪,也决不足做他们丝毫的辩解;况且还有后来的拦门痛击呢,这难道还要问:“有无超过必要程度?”D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1)趑趄( ): (2)枕藉( ): (3)旃( ): (4)间( )不容发:
92、 2.在文中空格处填上一个关联词。 3.第一段中,有两处内容,作者都指明在前文已经说过了,为什么这里还要说? 4.“还有,现在很有人从容地问:开枪之前,有警告么?”这句话是从第二段中抽出来的,应放在A、B、C、D中的哪一处?( )5.(1)从表达方式看,第一段以 为主;第二段以 为主。(2)第一段的中心是 ;第二段的中心是 。6.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加点的“这”指 ,“他们”指 。7.从第一段看,卫队“开枪的缘由”是什么?何以见得? 8.第二段文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由第句到第 句;第二层由第句到第 句,其余为第三层。9.第二段中连用了几个“即使”,有什么作用? 10.本文的选材
93、与记念刘和珍君有何不同?为什么? 第三板块 苦难中的尊严板块知识归纳人生难免有顺境逆境。怎样面对逆境,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苦难中的尊严”板块选了培根和周国平的文章,两篇文章充满人生智慧,虽然是首次入选,但很有内蕴,可以拓展阅读视野并丰富阅读趣味。两篇文章围绕怎样面对逆境这一话题,表达的观点有同有异。相同之处是,两文谈的是同一个话题,肯定了逆境的价值。培根说:“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周国平说:一个人只有面对平常生活中的悲剧和苦难,才能成为真正的勇者。不同之处是培根的“逆境观”是英雄主义的,具有古典浪漫主义气息,而周国平则汲取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养料,倡导
94、一种平民化的“逆境观”,他承认逆境的作用,但同时指出逆境对人的消极磨损作用,反对过分夸大苦难的积极作用和美化苦难英雄的做法,说“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两篇文章都具有浓郁的思辩色彩和哲理味,观点鲜明简洁而有力度,但是在说理方式上,却很不一样,前者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分析周密严谨,见解深刻独到;后者不追求分析论证的环环相扣,而是用诗一般跳跃的语句、具象化的阐发,直接点明思考的结果。培根论人生是世界文学经典,周国平的文章也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学习中可以考虑与课外阅读适当打通,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如读本上的王蒙的人生三境等。17.论厄运相关知识精讲一、文学
95、常识1. 作者简介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务。母亲安尼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的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12岁时,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在校学习期间,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
96、社会和人生的真谛。1582年,培根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589年,成为法院出缺后的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他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职位。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这一伟大抱负是他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
97、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在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1620年,培根总结了他的哲学思想,出版了新工具一书。在书中他响亮地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他指出,要想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就必须掌握科学知识。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必须研究自然,研究科学。为此,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只有经过实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培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作家。他一生写下了不少光辉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传世之作是1624年出版的培根论人生。2培根人生论 培根人生论是培根1597年发表的处女作,是一本划时代的名著,
98、课文论厄运是其中的名篇。它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作者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古典人文主义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的集中体现。培根论人生最能体现培根的写作风格: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3培根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论求知)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论命运)二、文本鉴赏要点1. 文章的内容与结构本文选自培根论人生。这本书
99、是培根在文学上的主要代表作,初版只有10篇摘要式的文章,后经过两次扩充,收入短文58篇。本文标题亦译作“论逆境”。“逆境”是一种中国化的说法,西语多作“厄运”。本文阅读中,可以把“厄运”理解为“逆境”的同义语。本文篇幅短小,译成汉语不过400余字,对这样一个重大论题,作者举重若轻,表现出对人生深刻的洞察。与一般人对厄运的否定看法不同,本文论述了厄运的作用和价值,认为战胜厄运是“超越自然的奇迹”,赞颂与厄运搏斗磨砺出的坚忍的美德,并指出“这种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出来”。文章分以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横渡波涛翻滚的生活之海”)引用古罗马先哲塞涅卡的名言和古代神话故事,指出“战胜厄
100、运令人惊叹”,对厄运无所畏惧的人,才是“真正的伟人”。切入题目,设下论题,为后面自己的观点张本。第二部分(“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把旧约新约的不同启示,及哀歌颂歌不同魅力进行比较,指出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厄运不仅仅是灾难和摧残,也是磨炼和新生,帮助我们培养起坚忍的品格,去勇敢地面对厄运,战胜厄运,获取幸福。第三部分(“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结尾),以明丽的花朵由暗淡的背景衬托以及香料在焚烧中散发芳香为喻,说明厄运中孕育着希望,“最美好的品质”可以在厄运中凸显出来。文章从“战胜厄运是奇迹”,到“战胜厄运需要坚忍的品格”,最后到“厄运不会把我们击垮,反而能显示
101、出我们最美好的品格”,三层意思逐层深入,见解不断丰富,如医生手里的手术刀,凭借犀利的目光穿透事物的外表,直抵事物的内核,让我们从新的视角去透视人生的厄运,对人生的顺逆有了全新的认识。2. 表达技巧本文大量引用西方思想史上先哲及圣经中的名言事例,但议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人情人理,令人信服,有一种典雅的风韵。比喻优美隽永,力避流俗,如“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决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不仅很好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也使表达充满诗意的光泽。前者“最美的刺绣”喻“最美的人生”,“暗淡的背景” 喻“厄运”,形象
102、地说明了厄运中孕育着希望;后者“名贵的香料”喻“人的美德”, “烈火的焚烧”喻“厄运中的考验奋斗”,厄运不仅仅是灾难和摧残,也是磨炼和新生,战胜厄运后的人生更精彩。遭遇命运不公者读了这句话,就好像冬天靠着火炉,手捧一杯暖茶。论述中多用对比手法,上下句相互映衬,措辞警策,暗含机锋,突出了所要表达的意思。如“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说理透彻,警句迭出,饶多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让人体会其中蕴涵的诗性智慧。据说,诗人雪莱读墙根的随笔论死亡后,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个诗人。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使这篇说理散文充满了诗性的美吧。
103、随堂知识检测一、基础演练1、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厄运 横渡 焚烧 暴露A hng fn pB hng fn pC. hng fn boD hng fn bo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一般 略见一斑过度过渡时期B. 灌注 全神贯注 无谓无私无畏C. 遗事 不可一世 必竟 必恭必敬D. 卓异 着意经营 厉害 利害得失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是( )A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诉我们,是否对毒害青少年的一些网吧进行彻底治理?是否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上网环境?是一件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事。B“纪念台湾光复六十周年”大会结束后,主持会议的全国政协主席
104、贾庆林与全体与会者亲切合影留念。C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战略课题,也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D. 杭州西泠胜迹不同凡响,不说别的,只举1919年著名学者康有为所题湖山之最石刻,就知它是杭州景点中的一颗明珠。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心中的郁闷如果得不到宣泄,长期积压会变成情绪障碍,所以及时 情绪十分必要。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 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央电视台同时在3个频道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报道国家领导人出访,改变了以往时政新闻报道时效_的局限,给人
105、耳目一新的感觉。A疏通 谋取 落后 B疏导 谋取 滞后C疏通 牟取 滞后 D疏导 牟取 落后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也许有人会指责我是“应试教育”,但是“素质教育”就不能给学生压力吗?没有压力哪来动力?正如熟语所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B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能够自主学习,自然会潜移默化,厚积薄发。C如果为一时的挫折吓倒,灰心丧气,吃一堑,长一智,那么,我们就什么事也做不成。D至于有论者希望内地高校勇敢地站出来,像港大这样拒收“高考状元”,依我看,这在眼下恐怕是脱离国情的痴人说梦罢了。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刘建超说,加强国际反恐合作符
106、合世界上其他国家,也符合中国的重要利益,希望有关各方能够多做有利于加强国际反恐合作的事情,而不是相反。B. 山东省沂南县大庄镇中心小学将“八荣八耻”改编成琅琅上口的童谣,教学生熟练演唱,帮助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C. 新华网报道,100余家网站22日在京联合举办以“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为主题的宣传日活动,以现场咨询、接受群众举报等方式清扫“网络垃圾”,倡导网络文明。D. 从小说的流行排行榜不难看出,一部小说的畅销与否,不仅取决于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妙,更要涉及读者的知识背景、社会的意识风尚甚至传统的文化心理的认同。二、综合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论厄运英培根“好的运气令人羡慕,
107、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这是塞涅卡得之于斯多葛派哲学的名言。确实如此。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塞涅卡又曾说:“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这是一句宛如诗一样美的妙语。古代诗人在他们的神话中曾描写过:当赫克里斯去解救普罗米修斯的时候,他是坐在一个瓦盆里漂洋过海的。这个故事其实正是对于人生的象征:因为每一个基督徒也正是驾着血肉之躯的轻舟,横渡波涛翻滚的生活之海的。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圣经的旧约启示给人们以幸福,而新约则启示人们通过战胜苦难去获取幸福。在圣诗中,哀歌是与颂歌相伴的,而圣灵对约伯所受苦难的刻画比对所
108、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从这图像中去汲取启示吧。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7、结合阅读材料,分析“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中“羡慕”和“惊叹”的含义。 8、“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 9、怎样理解“圣灵对约伯所受苦难的刻画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 10、“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
109、在烈火的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格?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11、这段文字中,培根希望大家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厄运?试结合你身边的例子加以分析。 18.直面困难(节选)相关知识精讲一、文学常识1. 作者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在湖南农场劳动了一年半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今。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
110、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 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周国平的作品充满了人性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2. 随笔随笔是一种自由灵活、篇幅短小的散文文体。随笔的突出特点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纵横恣肆、挥洒自如。当然,放开笔头不等于乱跑野马。作者在写作随笔时,总是如实道来,避免矫揉造作与人为的拔高,它注意联系实际,促进人们心灵的交流,因此,优秀的随笔,总那么可亲可信,就像
111、是与读者拉家常。随笔虽然属于散文,但与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相比,写人、叙事并不那么细致、形象,多是粗线条的叙写和概括交代,同时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更不强求创造某种意境;在布局谋篇上也不像一般散文那么讲究。随笔由于是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它的题材比一般散文更加广泛。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轶闻等,无不能作为随笔的材料,作者就是在这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材料中谈自己的一得之悟。当然,这些材料也必须是有意义的、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的东西。二、文本鉴赏要点1. 文章的内容与结构周国平致力于人生哲学
112、的研究,成果颇丰。然而,使其一举成名并走进老百姓的不是他的哲学散文,倒是一篇篇短小精悍、优美劳动的哲思散文,作家也曾因此作客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并受到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一致好评。其贡献在于把普通人深感抽象、枯燥乏味、高不可攀的哲学推向大众,将哲学与人生巧妙结合、有机交融,使其作品散发出一种平易明朗、深思悠远、豁然旷达的艺术魅力。读其散文,才知什么是学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艺术美,才能真正读懂人、人生、自然和社会。与著名学者余秋雨关注人文相比,周国平则重在关注人性。其散文包罗万象,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生死、苦难、失败、自我、嫉妒、天才但笔触的角度毫不啰嗦重复。其灵动的哲思有如生命的向导
113、,带你入神仙境地。作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妙语连珠,信手拈来,自不在话下;作为哲学研究者与不懈思考者,其深刻的体会及精湛的分析评价,让人赞叹不已。节选部分文字原标题是“苦难”。作者解释说: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等;也包括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等,可见与我们讨论的“逆境”、“厄运”话题是一致的。下分“面对苦难”、“苦难的价值”、“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决不美化苦难”和“人得救靠本能”五个部分,表达了对无法回避的苦难的比较全面的思考和认识;生活中的苦难无法回避,它
114、有独特的价值,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因此个体以尊严的方式独自承担,就成为勇者的标志,但“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不能一味地美化苦难,苦难和欢乐合在一起,才能奏响生命之歌。课文节选八段文字,依原来格式,分为三个部分,以空行隔开。第一部分(第13段):在自然悲剧面前,我们注定失败,但我们咬牙坚持,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作者把悲剧分为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对比说明面对自然悲剧,我们应该勇敢地承受,维护人类的精神的尊严。作者采取普通人(众生)的视角,透视苦难悲剧的世俗性,揭示出平常生活中苦难的真实面目,“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愈发感到了生命的卑微”“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
115、有期待,没有援军”,悲壮中突出了人类尊严的崇高。第二部分(第47段):应认清苦难的消极性,不用浮夸的言辞美化苦难,遮蔽苦难的真实面貌。作者指出我们面对的是“平常的苦难”,它“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不要对我说”,彻底否定,语气愤激;“何必用”,包含作者的不满和感叹。否定对苦难的美化后,作者对比中反复强调:“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并引以为自己的兄弟姐妹。先肯定人性的软弱,用“惟其犹能才”一组虚词,突出苦难中的尊严,有力地表达了对苦难的辩证认识。第三部分(第8段):作者否定了世俗对苦难英雄的错误期待,指出苦难英雄也只是我们芸芸众生中
116、的一员,生活在世俗生活的漩涡中,面对的是大大小小的日常平凡的苦难,因此面对苦难最深刻的生命体验,藏在日常生活的不为人知角落里,藏在我们心灵的深处,常不为人知,也无法言说。作者的感悟进一步抽象,上升为现代人心灵世界和生存状况的解读,充满个性化的思辨意味。2. 表达技巧本文没有“哲理散文”常见的学究气,感情真挚,笔带锋芒,字里行间饱含生命的激情。行文跳跃,段与段之间,形断意不断,不追求分析论证的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而是用诗一般的语言,具象化语句,直接点明思考的结果,弥散着灵动的气息,充满着跳跃式的诗性智慧。语言不避日常语汇,而又准确简洁,“剪除哲学的晦涩,为它嫁接上诗的含蓄”,富有思辨的张力和审美
117、感染力。比如,“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有整有散的句式中,重点提炼“磨钝”与“毁灭”、“绘声绘色”与“无声无息”几处关键词,表达对美化苦难荒谬做法的强烈不满。又如,“我厌恶那种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蔑视他们一路旗开得胜的骄横。”句中“铁石心肠的强者”、“旗开得胜的骄横”,超常的搭配极有概括力,耐人咀嚼,而“厌恶”、“蔑视”更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随堂知识检测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旋涡(xun) 瘟疫(y) 荆棘(j) 浑浑噩噩()B慰藉(
118、j) 蔑(mi)视 自诩(x) 慷慨赴(f)死C. 骄横(hng) 苍穹(qing) 炽(ch)热 芸芸(yn)众生D荒谬(mi) 磨钝(dn) 关卡(k) 朝(zho)生暮死2、下列各组中汉字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 编缉 暗淡 微漠 弹冠相庆 生老病死B. 荒谬 诵读 轩辕 发愤之作 轻而易举C. 寥落 汲取 旋涡 莞而一笑 孤立无助D. 绯红 炫耀 屠戮 纯厚朴实 绘声绘色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大学毕业的时候,几乎每个同学都抱有成就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正所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B畅销海外的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红花、雪莲等,已被抢购一空。C按照中国医学的传统理
119、论,在正常情况下,风是自然界的“六气”之一(风、寒、暑、湿、燥、火),在异常情况下,风又是一种致病的因素。D“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就是为了选择最恰当的字眼,表现出最美的意境。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待到 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 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何必用舞台上的 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A. 苟安 居然 绘声绘色 B. 偏安 毅然 五光十色C. 偏安 毅然 绘声绘色 D. 苟安 居然 五光十色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和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兄弟俩谁也不肯让步,那么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有机会便
120、溜了吧。B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C.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D大连万达战胜了浦江制铁,无独有偶,鲁能泰山也战胜了现代恐龙,中国足球逢韩必败成为历史。6、下列各项中表意不明、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中国目前的制度下,彩票专营自然有其合理性,但专营的目的在于集中管理和保证公众收益,而不是异化为某一政府部门垄断盈利的机会。B. 国家关于关闭破产企业的政策措施在一些地方未完全落实到位,一些已实施关闭破产的煤矿和有色金属矿山企业仍在继续开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C. 以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明明是
121、无知的误用。试想,如果我们现在都用七月流火来表示酷热,我们以后怎么教下一代读诗经?D. 说句大实话,每天眼瞅着许多人在李咏、王小丫们撺掇下砸金蛋、发短信和打电话就能中一手机、双人双飞机票啥的,作为凡人,谁不心动?二、综合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直面苦难(节选)周国平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地优越于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噩噩,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演给我们心目中绝对清醒公正的观众看,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可是,面对自然悲剧,
122、我们有什么呢?这里没有舞台,只有空漠无际的苍穹。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任何人间理想都抚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也谈不上什么正义感。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的灭顶之灾时,当庞贝城居民被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吞没时,他们能有什么慰藉呢?地震,海啸,瘟疫,绝症大自然的恶势力轻而易举地把我们或我们的亲人毁灭。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敌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愈发感到了生命的卑微。没有上帝来拯救我们,因为这灾难正是上帝亲手降下的。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申冤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
123、,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我相信我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切,我甚至敢于深入到悲剧的核心,在纯粹的荒谬之中停留,但我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出现奇迹般的变化。人们常常期望一个经历了重大苦难的人生活得与众不同,人们认为他应该比别人有更积极或者更超脱的人生境界;然而,实际上,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旋涡。生命中那些最深刻的体验必定也是最无奈的,它
124、们缺乏世俗的对应物,因而不可避免地会被日常生活的潮流淹没。当然,淹没并不等于不存在了,它们仍然存在于日常生活所触及不到的深处,成为每一个人既无法面对也无法逃避的心灵暗流。7、我们为什么能有勇气正视社会悲剧? 8、第三自然段中“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是什么?怎样理解画线的这几句话的含义? 9、选文最后一段中“奇迹般的变化”具体指什么?为什么“我的生活并不会出现奇迹般的变化”? 10、论厄运和直面苦难这两篇文章谈的是共同话题,诵读并加以比较,说说它们在说理上各有什么特点。 拓展迁移与发散思维(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论幸运英
125、培根不容否认,一些偶然性常常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例如长相漂亮、机缘凑巧、某人的死亡,以及施展才能的机会等等;但另一方面,人之命运,也往往是由人自己造成的。正如古诗人所说:“每个人都是自身的设计师。”有的时候,一个人的愚蠢恰是另一个人的幸运,一方的错误恰好造成了另一方的机会。正如谚语所说:“蛇吃蛇,变成龙。”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徒然令人赞美,而深藏不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这需要一种难以言传的自制与自信。西班牙人把这种本领叫做“潜能”(desemboltura)。一个人具有优良的素质,能在必要时发挥这种素质从而推动幸运的车轮转动,这就叫“潜能”。历史学家李维曾这样形容老加图说:“他的精神与体力都是那样优
126、美博大,因此无论他出身于什么家庭,都一定可以为自己开辟出一条道路。”因为加图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这话说明,只要对一个人深入观察,是可以发现对他是否可以期待遭际幸运的。因为幸运之神虽是盲目的,却并非无形的。幸运的机会好像银河,他们作为个体是不显眼的,但作为整体却光辉灿烂。同样,一个人也可以通过不断作出细小的努力来达到幸福,这就是不断地增进美德。意大利人在评论真正聪明的人时,除了夸赞他的优点外,有时会说他表面上带一点“傻”气。是的,有一点“傻”气。但并不是呆气,再没有比这对人更幸运的了。然而,一个民族至上或君主至上主义者将是不幸的。因为他们把思考权交付给他人,就不会走自己的路了。意外的幸运会使人冒失
127、、狂妄,然而来之不易的幸运却使人成为伟器。命运之神值得我们崇敬,至少这是为了她的两个女儿一位叫自信,一位叫光荣。他们都是幸运所产生的。前者诞生在自我的心中,后者降生在他人的心目中。智者不夸耀自己的成功。他们把光荣归功于“命运之神”。事实上,也只有伟大人物才能得到命运的护佑。恺撒对暴风雨中的水手说:“放心吧,有恺撒坐在你的船上!”而苏拉则不敢自称为“伟大”,只称自己为“幸运的”。从历史可以看到,凡把成功完全归于自己的人,常常得到不幸的结局。例如,雅典人泰摩斯总把他的成就说成:“这决非幸运所赐。”结果他以后没有一件事是顺利的。世间确有一些人,他们的幸运,流畅得有如荷马的诗句。例如普鲁塔克就曾以泰摩
128、列昂的好运气和阿盖西劳斯和埃帕米农达的运气相对比。但这种幸运的原因还是可以从他们的性格中得到发现。1、作者在文中用一段话表述了自己关于幸运的观点,这个观点是什么?2、第二段中“蛇吃蛇,变成龙”,第五段中“幸运的机会好像银河,他们作为个体是不显眼的,但作为整体却光辉灿烂”,这两个比喻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第一个比喻: 。(不超过25个字)第二个比喻: 。(不超过15字)3、“只要对一个人深入观察,是可以发现对他是否可以期待遭际幸运的。”这是为什么?这句话强调什么因素必然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中起作用?4、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中有“幸运”“机缘”“命运”等词语。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129、相关,但各不相同。B. 作者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是由这个人自己决定的。C. 文中所说的“傻气”,是老实勤恳而不取巧的意思。D. 文章最后一段批评了那种把成功完全归于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否定了“命运之神”的作用。这就显得前后矛盾。E. 这是一篇随笔性质的文章,因此不要求结构的严谨和论证的充分。F.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知识渊博,见解深刻。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幸福和苦难都属于灵魂周国平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觉得活着是那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正是这样,幸福的体验最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
130、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不管拥有这种体验的时间多么短暂,这种体验却总是指向整个一生的,所包含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总体评价。当人们感到幸福时,心中仿佛响着一个声音:“为了这个时刻,我这一生值了!”若没有这种感觉,说“幸福”就是滥用了大字眼。人身上必有一种整体的东西,是它在寻求、面对、体悟、评价整体的生命意义,我们只能把这种东西叫作灵魂。所以,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幸福”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觉。它必须通过反思,所以会有“身在福中不知福”之说。幸福只是灵魂的事,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既然一切美好的经历必须转化为内心的体验才成
131、其为幸福,那么,内心体验的敏感和丰富与否的确是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对于内心世界不同的人来说,相同的经历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事实上他们也并不拥有完全相同的经历。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是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怀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出场。外部
132、的事情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也只成为一个精神事件,就称不上最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快感和痛感是肉体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仅仅属于灵魂。幸福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在两者中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强烈体验。幸福是生命意义得到实现的鲜明感觉。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到生命意义的实现乃至最高的实现,因此苦难和幸福未必是互相排斥的。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到的却是生命意义的受挫。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原文见2
133、004年第一期语文教学通讯有改动)5、结合全文,简要回答作者为什么说“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6、文中加点的两个“经历”的含义是否相同?应该怎样理解?7、作者为什么说“幸福和苦难未必是互相排斥的”?结合文章内容,请分条表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一个人是否有幸福的感觉,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善感的心灵,能否将美好的生活经历转化为内心的体验。B. 当我们说“我这一辈子值了”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是幸福的感觉,因为他的一生的追求就是为了获得这种感觉。C. 幸福和苦难都是灵魂的对象,都惊醒了沉睡的灵魂,虽然它们的角度不同,给灵魂的感受和价值
134、也不同。D. 因为苦难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信心,使灵魂处于痛苦而又紧张的状态,所以,苦难可视为人对生命意义的负面的体验。E. 由于幸福和苦难未必是互相排斥的,我们有时候经受的痛苦、悲伤、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正是一种幸福。第三专题综合测试卷第I卷(共42分)一、(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编辑(j) 寥(lio)落 喋(di)血 尸骸(hi)B、菲(fi)薄 拯(zhng)救 剔(t)除 勉强(qing)C、慰藉(ji) 漩(xun)涡 愠(wn)色 销行(xng)D、浸渍(z) 攒(cun)射 汲(j)取 殒身不恤(x)
135、2、下列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和蔼 暮霭 迫不及待 桀骜不驯B、纯粹 国粹 仗义执言 黯然神伤C、恶耗 噩运 针砭时弊 有口皆碑D、踌躇 震撼 芸芸众生 众说纷纭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一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_相助,终于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中美关系_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在锅内煮一些食醋,让其挥发,可_厨房经久不散的异味。生命中那些最深刻的体验必定也是最无奈的,它们缺乏世俗的对应物 ,因而不可避免地会被日常生活的潮流_。A、鼎力 一再 祛除 淹没 B、鼎力 再三 驱除 淹没C、全力 再三 驱除 湮没 D、全力 一再 祛除 湮没4、下列各句
136、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两人本来就有意见,经他一挑拨,就更成掎角之势,互不往来了。B、那尊雕像屹立在那里已经许多年了,几乎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霜打日晒,栉风沐雨,都没有改变它的英姿,也没有改变人们对它的崇敬。C、那一天,我们登上了泰山极顶。天高云淡,凉风习习。鸟瞰脚下那绵延的群山,很有一番高山景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D、事是大家做的,虽说他把挣的钱留了一半给自己,但揆情度理,由于项目是他争取来的,他又主动承担了组织工作,功劳最大,所以大家也没意见。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逆境厄运的考验,怎样扼住命运的
137、咽喉?鲁迅的回答是:直面人生。B、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C.、列宁曾经指出反杜林论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D、要在菜园坝与铜元局之间修建长江大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桥会修成什么样?修建期间的交通怎么办?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国庆节期间,武中奇先生到我市某小学参观访问,该校挂出了一幅“热列欢迎著名学者武中奇先生来我校莅临指导”的大标语。B、“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当宇航员杨利伟走出船舱时更是众星捧月般地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C、为了找到
138、“非典型性肺炎”发病的原因,国家卫生部、广州市卫生局和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科学的数据。D、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和谐平衡的整体,对于每一个处于这种动态中的职业女性而言,如何把握这种平衡,在厅堂与厨房之间寻找到适合自我的发展空间,才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指甲速度” 何以引发 9 级地震2004年12月26日,一场9级大地震激起冲天海啸,扑向东南亚、南亚、非洲12国,波及印度洋东北、西侧海岸,造成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啸太劫难。人们不禁要问,这一近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南岸外的地震震中恰好处在欧亚板块
139、的南缘,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沿印度样东北缘的爪哇海沟俯冲于苏门答腊、爪哇等岛屿之下,其下潜速度只比一个人手指甲生长的速度稍快,约为6厘米/年,照理不会惹是生非。其实,地球上海沟俯冲带的性质并非千篇一律,有的海沟俯冲带,如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板块在此比较顺利地下插至西面的菲律宾海板块之下,这里就很少发生强烈地震;而苏门答腊西南缘海沟俯冲带的“脾气”却大不一样。印度洋板块向北偏东方向斜插下去,它与上覆的欧亚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是一条向东北方向倾斜的巨型断层带。如果二板块沿这条断层自由地缓缓滑动,本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不幸的是,在深约550公里的一段断层带,上下两侧板块紧紧地耦合在一起;尽管印度洋
140、板块在缓慢下潜,但这一段被称为发震带的断层却被死死卡住了。断层上方的苏门答腊西南缘一带在北移的印度洋板块挤压下,年复一年,积聚起越来越大的应变能,以至于上覆板块前缘受力向下牵引而弯曲拱起。当应变能积累、岩石弯曲程度增大到岩石无法承受时,这段放锁住的断层终于突然断开,发生错动汩苏门答腊西南缘地块反弹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就意味着一场可怕地震的降临。有学者提出,在这次地震中,苏门答腊西南缘的小岛可能向西南方向移动了20米。若以6厘米/年的板块俯冲速率计算,这一段发震断层已闭锁了300多年,而在强震的刹那间却完成了300多年的板块移动量。积聚了300多年的能量,在地震瞬间释放出来,难怪它会使整个地球颤抖
141、起来,甚至使地球自转稍稍变快,使地轴有所倾斜。而最可怕的是,这一断层的突然断裂,导致上千公里长的海底发生强烈的错动,就像一支巨手在浴缸底部猛烈地搅动,终使印度洋掀起滔天巨浪,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尽管人们对苏门答腊西南缘这类俯冲逆断层型地震的发生过程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及各种大地测量手段又可以对板块的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但迄今为止,对于发震断层处弹性应变能积累到何时才突然释放(即发生地震),依然是难以预测的。在北美板块西缘、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地区,太平洋东北部的胡安德富卡板块向东俯冲于北美板块之下。上世纪90年代,通过大地测量业已发现这里的地面正处于弯曲拱起、积累应变状态,地震
142、学家早在数年前已警告说,在温哥华、西雅图附近地区,一场大地震正日益迫近。但研究者尚无法提出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推得越晚,积蓄的能量就越大,不但地震发生的几率增加了,而且所发生地震的强烈程度也将更大(最近已有学者再度发出警告)。一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新一轮大洋钻探计划已经作出战略部署,将选择一列板块俯冲带,从海底打一口深钻井,直抵发震断层带,同时在钻井内设置传感器,以长期监测发震带的动态,这对于了解板块间如何耦合,地震如何发生,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节选文汇报科技文摘第547期作者金性春) 7、下列对造成印度洋大地震直接原因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印度
143、洋板块沿印度洋东北缘的爪哇海沟俯冲到印尼苏门答腊、爪哇等岛屿之下。 B、太平洋板块沿马里亚纳海沟插至菲律宾海板块之下。 C、沿着一条向东北方向倾斜的断层带,印度洋板块向北偏东方向自由、缓慢地滑行到欧亚板块之下。 D、印度洋板块在下潜中与欧亚板块紧相耦合并被死死卡住,造成前缘弯曲拱起。 8、下列对引发印度洋大海啸直接原因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在强震的刹那间完成了300多年的板块移动量。 B、地球稍稍加快了自转速度,地轴有所倾斜。 C、海底断层的断裂,错动,使苏门答腊西南缘地块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D、积聚了300多年的能量,刹那间释放了出来。 9、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沟
144、俯冲带的性质是不完全相同的,马里亚纳海沟,就很少发生地震。 B、此次地震发生前,人们对地震的发生过程是有一定的认识且对板块的移动作出过定量的监测的。 C、从大地测量的结果可知,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地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在增大。 D、如果从海底打一口直抵断层带的深钻井,并在井内设置传感器,可以长期监测发震带的动态。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断层带两侧板块的耦合,卡住,将使应变能的积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地震。 B、一旦全球定位系统更加完善,各种大地测量手段能对板块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将是可以预测的。 C、如果印度洋板块在缓慢下潜时,没有在苏门答腊西南缘
145、一带被卡住,就不会发生地震。 D、发震带动态的长期监测,对于了解板块间如何耦合和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将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蚤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沈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由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
146、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147、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刺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 ( 司马迁报任安书)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察B、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就:靠近C、虽万
148、被戮,岂有悔哉 被:遭受D、以通其狂惑 通:通过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虽有搞暴,不复挺者B、 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C、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秦亦不以城予赵 D、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13、以下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司马迁写史记目的的一项是( ) 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责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时时流
149、露着司马迁无比激愤和痛苦的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这是作者痛苦挣扎的直接倾诉。B、文章蕴涵了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对自己受到的不公平遭遇、奇耻大辱的一种接受。史记一书的写作,支撑着司马迁的精神世界。C、文章读完,仿佛看到了作者那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形象,看到了它当年写作时的艰辛,看到了他那坚定的“重于泰山”的人生信念和坦荡的胸怀。D、最后一段中,再次申诉自己因卑贱无力“推贤进士”的苦衷,收束全文,使文章环环相扣,富有说服力。 第II卷(108分)四、(18分)1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8分)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
150、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译:_ 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刺谬乎?译:_ 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译:_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译:_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陂(bi),池。这里指的是池边或池中小洲。 这首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诗人原先积极推行新法,晚年被迫闲居江宁,眼看着自己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1)诗的首句怎样写出杏花的可爱?_ (2)三、四两
151、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_17、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_,_ _。(记念刘和珍君)(2)沧浪之水清兮,_;沧浪之水浊兮_。(渔父)(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姜夔扬州慢) (4)两情若是长久时, _。(秦观鹊桥山)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痛哭和珍 石评梅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看你的遗容,使渺
152、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抢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
153、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
154、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哪里。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三月甘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18、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
155、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5分)_ _19、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_ _20、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5分)_ _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 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
156、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人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E、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六、(12分)22、先按逻辑关系重新排列下面这几句话,再按要求填上关联词语,使之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正所谓“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所难脱。” 威胁自己,是一道严肃的人生课题,也是一种自律的精神境
157、界。 生活中谁都希望过得轻松舒坦、快乐潇洒,谁都祈望人生旅途一帆风顺、一马平川。 我们在顺利之时也切莫忘了让自己吃点苦,“威胁”一下自己。 人是有惰性的,若一味陶醉于顺境,沉溺于安逸之中,则往往使人放松自警,丧失斗志甚至贪欲膨胀,失身落马。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 第句前要加的关联词是_,第句前要加的关联词是_。23、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答题。 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效益来计算,其价值就远不止这些了。据粗略测算,一棵生长50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
158、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同时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1250美元),还可以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50美元),等等。将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不是300美元了,而是近16万美元。“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利己与利人”是对此段文字阅读思考后总结出的两组关键词;请继续深入思考再写出另外两组关键词。(4分) 关键词:_。_。24、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写两句话,组成一组排比句。(4分)希望是冷冷冰雪中灿然开放的梅花,让你在严冬中感到春的气息。希望是_希望是_ _七、(60分)25、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位工匠
159、把一段上等的桐木加工成一张琴,那琴声像金玉一样清亮动听。工匠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扰把它献给朝廷宫廷的乐师看了说:“这不是古琴。”把琴退还给了他工匠回到家里请漆匠在琴上漆出断裂的纹理,请刻字匠在琴上刻上古代的款识,再把它装进匣子埋入地下一年后,工匠把琴挖出来抱到市上去卖,有人以“百金”的高价买下琴并再度将琴献给朝廷宫廷的乐师相互传视着说:“这可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这是刘基的郁离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旨在讽刺世人不重实质只重表面。但一张好琴要想被人接受,不讲“包装”是不行的在商品社会的今天,对于件商品,乃至一个人,岂不更是如此?但过于追求“包装”,就会掩盖真相,欺骗他人,欺骗社会。对此你有何想法
160、、感受,请以“包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参 考 答 案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14.报任安书(节选)随堂知识检测一、基础演练1D (D垢gu) 2C (C应为“以史为鉴”)3.(1)“剔”通“剃”(2)“失”通“佚”(3)“责”通“债”(4)“枪”同“抢”(5)“以”同“已”(6)“罔”同“网”(7)“见”同“现”4B (走向,接受)5D6. C(A.好像;B.即使;C.以已,因而;D.在)7D8B(责备;A.路过;C.超过;D.过错)9. C(A项是形容词作动词;B项是使动用法;D项是名词作动词)10. B(被动
161、句)11. A(“足下”是敬称)二、综合应用(一)12.D(明白)13.B(介词,同;动词,称许;被;在)14.C(厚颜)15.B(先人地位低微;威势的作用;受刑以后的举动)16.A(职务被世俗之人轻视,不是祖先受人轻视)17.作者认为受法律制裁本身就是损害自己的尊严,“早自裁绳墨之外”才能保持自己的气节。18.不少士大夫在受刑之前就已引决自裁,他们希望用此种方式保持气节。(二)19.C(抒发)20.D(结构助词,的)21.“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22.(1)因此,愁肠每天都反复回转,在家里就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外出就不知道要到哪里去。(2)如今少卿却教诲我要推荐贤士,岂不是和
162、我内心的苦衷相违背吗?15.渔父随堂知识检测一、基础演练1.B(A.“父”读f;C.“愠”读;D.“强”读qing)2.C(鼓:敲打)3.C(A.颜色:面色;B.形容:形体容貌;D.非常:不同寻常)4.D(A.表修饰,表顺承;B.随着,和;C.全,举止;D.结构助词“的”)5.C(AB.为被动句;C.为定语后置句;D.为省略句)6.B(A.已经;B.因为;C.因而;D.来)7.(1)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2)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3)哀民生之多艰 (4)吾将上下而求索二、综合应用8、D (推移:变迁,转易。)9、B (于:到。于:被。以:用、拿。以:而。)10、整个世界都污浊不
163、清,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并推波助澜呢? 为什么要保持美玉般的节操,从而使自己被放逐呢?我宁肯投进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鱼腹之中。11、A(庄周属于道家,其思想正符合渔父心目中圣人那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观点。)12、C13、D (此段采用的是记叙和描写的方式,用对话表现了屈原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14、当时的人生活在封建时代的人只要是作为一个有良心的、有知识的、有头脑的一个读书人,或者说一个世人,或者哪怕是一个一般的人,都有这样一种两难的选择。那么对于我们今天的人,其实何尝不是如此?面临着一种选择,最后自己作出一个和自己的人格有着一种提升意义的最后的决定,
164、我想渔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塑造了一个文化范形。那么这种文化范形的影响是长远的。另外还有一点,这篇文章很短小,但是写得很生动,特别是它这种自设问答。这种方式在词赋的发展史上是一种滥觞之作。15、“渔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首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这是一个失意的渔翁。还是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个孤寂忧愤的渔翁。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
165、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一个等待时机的渔翁。罗隐赠渔翁:“叶艇悠扬鹤发垂,生涯空托一纶丝。是非不向眼前起,寒暑任从波上移。风漾长歌笼月里,梦和春雨昼眠时。逍遥此意谁人会,应有青山渌水知。”这是一个逍遥自在的渔翁。张志和杂歌谣辞 渔父歌:“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一个隐逸闲适的渔翁。另外有王维的“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等等。总之,渔父的形象,已经成了一
166、种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拓展迁移与发散思维(一)1、A(且:将要。)2、B(司马谈告诫司马迁要以周公、孔子为榜样,通过写史“修旧起废”,兴礼乐,正王道。)3、周文王,左丘明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4、因此,做国君的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否则就是谗佞之徒站在面前也看不见,乱臣贼子紧跟在后面也不会发觉。做人臣的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否则处理一般的事情不知怎样做才合适,遇到突发事变不知道用变通的权宜之计去对付。礼是禁绝坏事于发生之前,法规是施行于坏事发生之后;法施行的作用容易看到,而礼禁绝的作用却难以察觉。(二)5.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志士仁人杰出的生和杰出的死,以此
167、为楷模,行使择生与择死的权利。(答案应涉及中国人崇高的生死观念,意思对即可)6.答案表述不求一律。下面是对三句话的内容与句间关系的解说,供参考第一句,作者以揣度的口吻提出对“偏差”的思考。读者可以体味出作者的倾向,即“偏差”是“故意所致”。第二句,作者仍以揣度的口吻表述,实际上,提示了前一句所谓“故意”的原因。这两个“疑问句”,不在于质疑,而在于解疑。第三句,作者明确提出自己对“政治”的见解,表达不赞同世人“故意”制造的“偏差”,即忽视屈原作为“政治家”的一面。终结了前两句所谓的“疑问”。7.(1)屈原在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死,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2)司马迁为完
168、成崇高的使命,敢于与传统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选择了杰出的生。8.(1)是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以死明志。(2)体现了伟大的叛逆精神,受刑忍辱,以生践志。(3)他们择死与择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对中华民族崇高生死观念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6.记念刘和珍君随堂知识检测一、基础演练1. D(A.躇ch;B.赁ln;C.创chung)2. A(黯然失色)3.(1)毅然(2)黯然(3)欣然(4)奋然4. B(“他们”指反动政府,反动文人)5. A(两词虽不同,但都有“徘徊”的意思)6. C(可与D句比较)7. D(A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
169、写作技巧纯熟。B神机妙算: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C从容不迫: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D默无声息:默无声息,衰弱不振。)二、综合应用(一)8、人民在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取得一点成果。这里也包含着对以往进行斗争的指导思想和斗争方式是否正确的思考。9、“无恶意的闲人”指庸俗的小市民。“有恶意的闲人”指走狗文人如陈西滢之流。10、作者对“徒手请愿”是不赞同的。作者明确的指出,“三一八”徒手请愿,死伤的爱国学生“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170、。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而“街市依旧太平”,正反映出“请愿”、“流血”并没有震撼卖国政府和唤醒民众。11、作者引用挽歌诗句的意图: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虽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反响,但她们死得其所,其殒身不恤的精神将与巍巍高山同在。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案的教训,那么,烈士的鲜血就并不白流。(二)12.“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苟活者”指有一定是非观念但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真的猛士”是指真正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13.D14.C15.B16.这一句话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
171、一点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勇敢地去斗争。拓展迁移与发散思维1.(1) j犹豫不前。(2)ji(很多人)交错地倒或躺在一起。(3) 助词,等于“之焉”两字连用的意义。(4)jin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也比喻情势危急到极点。2.因为3.强调自己所见事实,并没见群众“进攻”,为后文的叙议作铺垫。4.C5.(1)记叙 议论(2)追述开枪时的见闻 驳斥反动政府及其帮凶的诡辩6.夹注一部分人想要冲进府去卫队7.想要“聚而歼旃”。因为他们荷枪挟弹、不上刺刀(故示镇静),放群众自由入辕门(便于射击);更能证明的是,在东门拦门射击,不让人们逃走。8.9.再三让步,证明诡辩均不成立,充分说明卫队开枪是
172、故意要危害革命群众。10.本文主要写作者在现场见闻,表白自己心理,作者要以此来揭露真相,驳斥“流言”。而记念刘和珍君是由惨案生发开去,将记叙、抒情、议论高度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悼念烈士、抨击反动政府,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两者写作目的不同,故选材有异。17.论厄运随堂知识检测一、基础演练1、C2、C(“必竟”应为“毕竟”。)3、B(A两处的问号改为逗号,C问号应为逗号,前面不是独立的问句,而是一起做后面的主语,D书名号改为引号。)4、B(疏通:沟通双方的意思,调解争执。疏导:引导使畅通。谋取:设法取得。中性词。牟取:谋取名利,贬义词。滞后,(事物)落在形势发展的后面;落后,工作进度迟缓,落在原定计
173、划后面。)5、C(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应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6、C(A “符合中国”与“符合世界上其他国家”应调换顺序;B搭配不当,应删除“培养和”;D项前面“畅销与否”,后面只有一面,两面与一面不照应。)二、综合应用7、“羡慕”、“惊叹”是两个不同程度的副词,表达了对战胜厄运的惊讶和赞叹。“凡人”只要“无所畏惧”,也可以是“伟人”。8、“节制”和“坚忍”是人们面对“幸运”和“厄运”的美德。作者告诉人们,幸运时要节制,而面对厄运时要坚忍。这两者之中,面对厄运的“坚忍”更加难能可贵。厄运不仅仅是灾难和摧残,也是磨炼和新生,帮助我们培养起坚忍的品格,去勇敢地面对厄运,战胜厄运,获取
174、幸福。9、通过对比说明面对厄运,坚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战胜苦难去获取幸福,意义非同寻常。10、这句话使用了比喻修辞格。“名贵的香料”喻“人的美德”,“烈火的焚烧”喻“厄运中的考验奋斗”。厄运不仅仅是灾难和摧残,也是磨炼和新生,战胜厄运后的人生更精彩。遭遇命运不公者读了这句话,就好像冬天靠着火炉,手捧一杯暖茶。11、要点: 要坚强,驾着血肉之躯的轻舟横渡波涛翻滚的生活之海。 要在厄运中看到转机,看到未来的希望。 要“无所畏惧”、“勇敢战胜”、“坚忍”。18.直面困难(节选)随堂知识检测一、基础演练1、C (A旋xun,噩;B藉ji;D卡qi)2、B(A“缉”应为“辑”C “而”应为“尔” D“纯
175、”应为“淳”或“醇”)3、 D(A.句号应放到引号内。 B.冒号去掉或改为破折号。 C.括号应紧挨“六气”。)4、C(“偏安”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一小块领土,结合语境这里该用此;“苟安”是只顾眼前,苟且偷安;“居然”表出乎预料;毅然指坚决,毫不犹豫;结合句子中的“无声无息”,前面应该用“绘声绘色”与之对应。)5、A(“师心自用”是只凭主观,自以为是,是贬义词;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无法计算,贬义。“无独有偶”指的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成对儿,多含贬义)。6、D(表意不明,应在“砸金蛋”前面增加“通过”。)二、综合应用7、因为我们有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我们相信历史是公正的,良知不会
176、泯灭。8、 有直面苦难的勇气。 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譬如同为失恋,有的人因此自暴自弃,委靡不振;有的人为之,反目为仇,甚至行凶报复;有的人则怀着自尊和对他人感情的尊重,默默地忍受痛苦;其间便有人格上的巨大差异。当然,每个人的人格并非一成不变的,他对痛苦的态度本身也在铸造着他的人格。不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只要他始终警觉着他拥有采取何种态度的自由,并勉励自己以一种坚忍高贵的态度承受苦难,他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效地提高着自己的人格。这就是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9、“奇迹般的变化”指一个经历了重大苦难的人比别人有更积极或者更超脱
177、的人生境界。“我的生活并不会出现奇迹般的变化”的原因是:既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就得直面世俗生活,就要有直面苦难的勇气。10、论厄运用名言、事例、比喻来分析,环环相扣而又逻辑分明,分析周密严谨,见解深刻独到;直面苦难不追求分析论证的环环相扣,而是用诗一般跳跃的语言、具象化语句来阐发,直接点明思考的结果。拓展迁移与发散思维(一)1、一方面,个人命运常受到偶然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人命运往往由个人自己造成。2、未犯错误的聪明人战胜犯了错误的蠢人,从而获得成功幸运机会多,能使人获得巨大成功3、因为没有才能就不能把握机遇,而一个人有无才能是可以观察到的。作者在这里强调一个人的才能必然对决定他的命运起作用
178、。4、B D(二)5、(1)幸福的体验包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整体评价。(2)灵魂是评价生命整体意义的东西。(此题考查对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是一个结果性语句,由“所以”一词可知,答案在上文中,对第一段中间部分仔细品读可以很容易找到答案)6、不同。前一个“经历”是具体的生活历程。第二个“经历”是内心对生活的感受与领悟,是心的历程。(此题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结合上下语句不难得出答案。)7、(1)两者都和灵魂有关,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2)两者都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体验。(3)两者都使人感受到了生命意义的实现。(此题考查了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把握。解答此题,要把握文章最
179、后三段的要点。答案的三点分别是对后三段内容的概括和理解)8、BC(B项将因果关系颠倒了,有幸福的感觉时,仿佛心中响着这句话,说这句话时未必是幸福的感觉;C项“价值不同”说法错。价值是“都能深化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第三专题综合测试卷一、1、C(愠yn)2、C(噩耗)3、A(在第句中“鼎力”是大力的意思,敬辞,用在感谢对方对自己的帮助,用在这里合适。在第句中“一再”和“再三”都是多次的意思,但“一再”既能用在人身上,也能用在事物身上,而“再三”一般用在人身上。在第句中,供选用的“驱除”与“祛除”。前者是说用“驱赶”的手段使之被去除,适用的对象多为牲畜禽鸟,后者就是“去除”的意思,多用在“虚”一点的
180、事物上,如疾病、祸患,神话中的鬼怪之类。句中的搭配对象是异味,当然用“祛除”恰当。在第句中,“湮没”一般指名声声誉等被埋没,用于比较抽象的事物,而“淹没”是指洪水等具体的事物。)4、D(A掎角之势: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B栉风沐雨:形容旅途奔波的辛劳。C高山景行:比喻道德高尚。D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5、A(B、“:”应改为“”这里是解释说明“尊严”的,而不是总结。C、在“指出”后加“:”同时“。”放在引号外。D、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这里的两个问句都是“关心”的宾语,属于无疑而问,不用问号。)6、D(A项“来”和“莅临”重复,删去“来我校”或删除“莅临”;B
181、项缺少主语,删去“当”和“时”;另外,语序也不对,应把“众星捧月”放在“人们”之后;C项分类有交叉现象)二、7、D(判断依据见第二段倒数1、2、3、5四句) 8、B(本项虽为地震的后果,但不会直接引发海啸) 9、C(A项依据在第二段第二句,原文为“强烈地震”;B项依据在第四段第一句,原文为“可以对板块的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作出过”有误;D项依据在最后一段,原文为“发震断层带”) 10、A(B项依据在第四段最后一句,原文为“难以预测”;C项依据在第二段最句一句,不会发生强震并非不会发生地震;D项依据在最后一段,“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有误) 三、11、D(通:抒发)12、A(A、连词,即使B、
182、第一个是副词“才”,第二个翻译为“是”,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C、第一个是介词,“用来”,第二个是介词,“拿”D第一个是连词,用在对比句中形成对峙关系,第二个是连词,“那么”。)13、A(表示的是忍辱不死的原因 是现实中的遭遇 是写史记前的准备活动。)14、B(蕴涵着的还是倾诉,不止是一种接受。)四、15、(1) 我不自量力,近来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无用的言辞上,搜集世上散失的文献,粗略地考证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统观他们由始至终的过程,考查他们成功、失败、兴起、衰败的规律(2所以,我只好随波逐流,按照时代的风气行事,用来抒发内心的悲愤。如今少卿却教导我推荐贤能之士,这岂不跟我私下的愿望相违背吗?(
183、3) 这封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只能)简略地说说一些固塞而鄙陋的想法。谨再次致意。(4) 我之所以含垢忍辱,苟且偷生,情愿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狱之中,是因为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耻于默默无闻而死,而文采不能显露给后世的人们。16、(1)首句通过一个“绕”字,写出了春水爱花、惜花、护花、恋花的情景,侧面写了杏花的可爱。(2分)(点出“绕”字,1分;分析到“侧面表现杏花的可爱”,1分;意对即可) (2)诗人以水边的杏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4分)(点出悲壮的
184、情感和坚持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2分;能作简要分析,2分;大意对即可)17、默写(1)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2)可以濯吾缨,可以濯吾足(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4)又岂在朝朝暮暮。五、18、本题考查的是概括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答案为勇士;革命的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19、本题考的是对作品的鉴赏,体会对比的用法及作用。答案为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20、由于学生有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的积累,文章背景是学生熟悉的,这对理解本文提供了有效的帮助。答案是: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
185、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21、答案BD(A项的错误是文章一开头就将气氛“烘托”到极至。C项是将批判的对象理解错了。E项的理解可能是将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理解转移给本文了。)六、22、(2分)因此(所以)(1分)但是(然而)(1分)23、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短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现在与将来人与自然(共4分,一组词2分,写出两组即可。)24、希望是茫茫大海上明亮耀眼的灯塔,让你在暗夜中找到航行的方向;希望是漫漫沙漠中水草丰美的绿洲,让你在绝望中饮到生命的甘泉。七、25、略。- 4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