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作者作品晚唐朦胧诗人李商隐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李商隐生活在日趋衰败的晚唐时代,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藩镇割据的现象深为不满,因此,他热衷政治,企望革新。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始终被排挤,过着禄微位卑的幕僚生活,46岁抑郁而终。李商隐所作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和缠绵深挚的爱情诗最有特色。其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其中有些作品感伤情调浓重,用典颇多,隐晦难解。他一生大约创
2、作600首诗,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传世。代表作有无题隋宫贾生夜雨寄北锦瑟等。2文题解读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诗题“锦瑟”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旧说中,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有人认为它实际上是一首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它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马嵬(其二)为咏史诗,以李隆基(唐玄宗)和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马嵬,在今陕西兴平西。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56),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军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
3、史称“马嵬之变”。3背景探寻锦瑟: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诗人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少年才俊,但无意之中被抛入了牛李两党倾轧的旋涡,郁郁不得志,再未有过施展抱负的机会,因此不免终身抑郁,于是一切忧时忧国之心,自伤身世之慨,都寓托于幽微隐晦的诗篇里,造成了其诗朦胧难解的特点。马嵬(其二):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潼关被攻破时,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难。随行军队行至马嵬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仙逝,李商隐送灵回京至马嵬,远望马嵬杂草丛生,一片枯败苍凉。有感而发,写下马嵬二首,以此借古讽今,本课选
4、的是其中的第二首。4文体知识无题诗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大多以男女爱情为题材,意境缥缈,情思绵长、婉转,辞藻华丽,声调和美。其诗大量运用隐晦的手法,主旨委婉含蓄,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李商隐的无题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也没有统一的构思。有的描写爱情相思,有的抒发身世感慨,有的寄寓政治抱负,有的写朋友交往,有的写与歌伎来往。内容复杂,难以表达,诗中的意思不好明说,故而用无题。李商隐的无题诗特别是爱情诗最能够代表他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5文化常识(1)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例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5、(2)九州: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九州,后成为中国的代称。九州分别是冀、徐、兖、青、扬、荆、梁、雍、豫九州。例如: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3)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后为卫士之称,也指勇猛的军队。例如: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4)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指巡夜的梆声。例如: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5)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例如: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6)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例如:此日六军同驻马,
6、当时七夕笑牵牛。(7)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例如: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1音形识记锦瑟(s)惘然(wn)马嵬(wi)宵柝(tu)2解释重点实词(1)锦瑟无端五十弦()(2)海外徒闻更九州()(3)他生未卜此生休()(4)无复鸡人报晓筹()(5)当时七夕笑牵牛()(6)如何四纪为天子()3解释一词多义(1)可(2)更(3)当4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语的古义(1)一弦一柱思华年()(2)望帝春心托杜鹃()(3)只是当时已惘然()5名句默写李商隐锦瑟一诗中“_,_”运用庄子和望帝的典故来比喻自己一生坎坷,满怀幽愤和
7、哀痛,而“_,_”两句则用“珠”和“玉”来写诗人抱负难以施展的怅惘,表现内心的无限伤感。6古代文学常识判断(用“”“”表示)(1)“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王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初春而鸣,既伤春去,也哀国亡。()(2)“鸡人”,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唱报晓,鸡人便是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3)“四纪”,一纪十二年,四纪便是四十八年,“如何四纪为天子”是说唐玄宗当了四十八年皇帝。()2(1)无缘无故(2)空(3)预料(4)更筹(5)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6)十二年3(1)难道,哪能大约,大概(2)还有再(3)在把守4(1)青春年华,此指一生(2)伤春之心,比喻
8、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3)迷惘,茫然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6(1)(2)(3) 1锦瑟的中间两联运用了哪些典故?2马嵬(其二)一诗中,哪几句写了“马嵬之变”?1庄周梦蝶;望帝化鹃;鲛人泣珠;玉暖生烟。2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原文呈现锦瑟层解:以瑟起兴无端怨瑟,感伤年华。层解:全诗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诗人用了两个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苦恋的是什么。层解:以感叹作结,追忆往事,无限怅惘。的柱子。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庄生晓梦迷蝴蝶:意在说明一个物我混同的境界。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沧
9、海:大海。珠有泪:古代传说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蓝田日暖玉生烟:这里指美好愿名师赏评【1】以锦瑟起兴,引出对年华往事的回忆。在李商隐的诗中,“五十弦”是写瑟常用的泛语,暗含“多”之意。诗人埋怨弦多,看起来不讲道理,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年近半百,青春虚度的凄凉悲怨。【2】(用典、思想感情)颔联化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颔联化用典故写出了诗人一生的坎坷。“庄周梦蝶”写出了自己怀才不遇,理想破灭的惆怅。“杜鹃啼血”写出了自己无限的悲伤和难言的怨愤。“迷”“托”二字,极富表现力,正是它们点化了两个典故的意义,精当地概括出了诗人陷入悲郁,寻求寄托的真实心态。【3】颈联两句借用典故,
10、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常见的鸟的典故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在古诗词中,杜鹃一是表达孤独悲苦,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杜鹃啼血猿哀鸣”;二是表达乡思乡愁,如秦观踏莎行中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鸿雁: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谎称苏武已死,而汉使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中的“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青鸾
11、: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如薛道衡豫章行中的“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又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4】(诗句赏析)尾联两句向来为人称道,试赏析。尾联以感叹作结。上句表明诗人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须“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下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如水中月、镜中花,捉摸不透了。全诗在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原文呈现马嵬(其二)层解:夹叙夹议,讽刺唐玄宗的痴心空想。层解:从对比角度来写李、杨的爱情悲剧。层解:点明题旨,批判唐玄宗
12、荒淫误国。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宵柝(tu):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此日:指事变发生那天。驻马: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笑牵牛:指当时唐玄宗以为可以和杨贵妃天天在一起,对天上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的会见还加以嘲笑。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名师赏评【1】(讽刺、赏析)请从咏史诗的角度,分析首联是如何进行讽刺的。首联锋芒指向了李唐皇帝唐玄宗。先引“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术士在海外仙山上寻见杨贵妃的传说,继而用“徒闻”加以否定。接着诗人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
13、难求,李、杨今生缘分已然断绝。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2】追述玄宗逃蜀时的情景。采用对比手法,用宫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过去美好光阴的易逝与现在情形的狼狈形成鲜明对比。“空闻”二字写出了唐玄宗失去往日宫中高枕无忧生活的寂寞与失落,和失去杨贵妃之后品尝自酿苦酒的孤独滋味。【3】继续从对比的角度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七夕笑牵牛”对照“六军同驻马”,前者是唐玄宗沉迷女色、荒废政务的典型事例,是因;后者是事件的结局,是果。二者为因果关系。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主要参与者是少女,内容以乞巧为主,故称之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
14、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男女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夕节现已成为中国的情人节。【4】以对比手法和反诘语气作结,寄托感慨,点明题旨,警醒后世,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唐玄宗贵为天子却不得不赐死宠妃,而平民百姓卢家夫婿,却能与莫愁女白头偕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语言直白,感情至深至痛,鞭挞有力。1结构图解2主旨归纳锦瑟:对于这首诗的题旨,千百年来人们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有人认为是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也有人认为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之作。马嵬(其二):诗人借“马嵬之变”的历史事件,批判了唐玄宗
15、的荒淫误国,对唐玄宗沉迷女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进行了辛辣的嘲讽。3文本特色锦瑟用典巧妙意境凄美(1)用典巧妙。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恰切著称。如在锦瑟中,诗人引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传达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引用杜鹃啼血的典故,表现出生死不渝的情感。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它增添了诗句的内涵,创造出了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2)意境凄美。如“沧海月明珠有泪”,鲛人因悲泣泪,眼里滚出颗颗珍珠,在“沧海月明”的映衬下,泪光点点,珠光晶莹,显得苍凉幽清、凄美动人。又如“蓝田日暖玉生烟”,日光煦照,蓝田山美玉的精气,冉冉升腾,远察如在,近看却无,
16、寄意往事渺茫如烟、情感繁芜难辨。马嵬(其二)对比精巧鲜明有力(1)在虚与实的对比中观照历史。“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两句,唐玄宗听术士说在海外的仙山上寻访到了杨贵妃是“虚”,二人当初盟誓“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而未可知,也是“虚”。而实际是“徒闻”音讯,聊以告慰;“此生休”,阴阳两隔,形影相吊。诗人将传说与现实、愿望与现实作对比,在对比中回顾历史,在巨大的反差中凸显现实的失落和凄凉。(2)在治与乱的对比中渲染气氛,揭示原因。“虎旅”“六军”不是为了保障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为了发动兵变逼死杨贵妃!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昔日“鸡人报晓筹”的宁静、“七夕笑牵牛”的悠闲。在这种动荡紧张的气氛下
17、,当初的宁静悠闲便越发令人留恋回味。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手法巧妙自然地启示人们去思考这场悲剧的根源:正是当初唐玄宗未能居安思危,迷恋女色,荒废朝政才酿成了二人“此生休”的悲剧。(3)在尊与卑的对比中抒发感慨。“四纪为天子”,尊荣至极;“卢家有莫愁”,平凡卑微。可是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并开创了“开元盛世”局面的唐玄宗却保不住自己的宠妃,甚至不能像普通百姓那样享受家庭的幸福呢?诗人在强烈的对比和冷峻的诘问中抒发感慨,启发读者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一、阅读锦瑟,回答问题。1请从诗中找出表明内容之眼(诗眼)的三个字来:_;再从诗中找出表明诗人情感之眼(诗眼)的两个字_。答案思华年惘然2首联中诗人由“五十
18、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者强调“一弦一柱”有何用意?答:_答案诗人由“五十弦”想到了年近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既就锦瑟起兴引出年华虚度的伤痛;又是以锦瑟作比,含蓄表达怀抱利器而埋没于世的悲愤。强调“一弦一柱”,则表明每一件事都很值得回忆,每一件事都会引起强烈的感触。3用典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各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诗歌原文典故对表现人物感情的作用庄生晓梦迷蝴蝶_既是美好的梦境,又是虚幻之境,借此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妙情景。_望帝春心借此以冤情写恨怀,亦表达殷
19、切的思念之情。_月明珠泪_答案庄周梦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明月珠泪,构成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复杂的怅惘情怀。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玉烟借此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阅读马嵬(其二),回答问题。4马嵬诗描绘的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事件?答:_答案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5首联运用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的典故,有何用意?“徒闻”“未卜”“休”等词语有何妙处?答:_答案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这几个词语既流露出讥讽语气,又为下文奠定了基调。6请简要分析本
20、诗运用了哪三组对比来表明讽刺贬责之意。答:_答案颔联用“鸡人报晓筹”与“虎旅传宵柝”的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对比,暗示主人公想重享昔日的安乐的希望已经破灭。颈联中“当时”与“此日”形成强烈对比,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实质上是对唐玄宗荒淫生活的指责与讽刺。“四纪天子”与“卢家莫愁”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思李、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致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用典在锦瑟一诗中,诗人使用了很多典故。有了这些典故,诗歌也就更加含蓄蕴藉。如颔联、颈联连用四个典故,
21、借助静谧、迷离而又颇带伤感、凄切的景象,寄寓诗人怅惘悲伤的情感。言简而意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用典,就是借古事古语说今意,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高考考查古代诗歌中的典故,考查点是典故在诗歌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一般不考查典故本身的内容。也就是说,考查典故的“用意”,而不考查典故的“含意”。近几年,该考点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设问方式】1分析作者在某联用典的意图。2这首诗巧用典故,以某联为例,作简要分析。3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答题技巧】1注重平时积累高考试题一般考查与课本相关的、考生熟悉的典故,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古诗词常用典故,明确其含意。2了解用典作用用
22、典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种:(1)引前人所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2)诗歌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3)减少词语的累赘,使语言更精练。(4)使文辞典雅,增加历史的纵深感,丰富诗歌内涵。3熟悉答题思路(1)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因为它和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2)明确作者对所引用的典故的态度。必须明确作者是明用还是暗用,是侧用还是反用,是正引还是化引等。明确这些,答题才有方向。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3)体会作者用典的意图。作者对往事的重提,肯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也就是说,作者用典是针对现实而来的,目的是借典抒怀。只有同现实相
23、结合,才能体味到作者的情感所在。(4)答题时既要概括原来典故的本来意义,又要揭示作者在这里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这样答案才能全面而准确。【答题模板】1点明典故出处。2简要说明典故的作用。3点明运用典故的表达效果(抒发了某种情感)。【参考句式】这首诗多用典故,()句运用了()的典故,表现了()的()具体特征,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24、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读懂诗歌汉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天下,波涛汹涌迅疾奔流。六朝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的盛况,无足称赏。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须在沧海垂钓而罢竿了。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汉江远去的感想。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汉江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特点,渲染出一派雄壮气象,
25、绘制了一幅万里长江风光图卷。表达出作者对唐代盛世的热烈歌颂。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题中的注释,使考生充分了解了典故的出处和内容。它和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密切关系。“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既有对唐代盛世的热烈歌颂,又透露出太平盛世中,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答案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
26、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课后作业(七)李商隐诗两首练习1基础巩固一、知识积累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一种管弦乐器)一弦一柱思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B空闻虎旅传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没有忧愁)C锦瑟无端五十弦(无心,无意)只是当时已惘然(迷惘,茫然)D空闻虎旅传宵柝(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此日六军同驻马(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解析A项,锦瑟:绘有花纹的瑟。B项,莫愁:古时洛阳女子。C项,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望帝春心托杜鹃春心:爱慕异性
27、的心情B无复鸡人报晓筹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C此情可待成追忆可:可以D当时七夕笑牵牛七夕:七个夜晚夕,泛指晚上解析A项,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这里借来表达殷切的思念。C项,可:难道,哪能。D项,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答案B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C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D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解析“此情可待成追忆”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答案C
28、4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偶拟人)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对偶对比)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偶借代)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对偶对比)解析C项没有“借代”的修辞。答案C5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解析A项,战国时齐国的邹衍曾宣扬“大九州”之说,声言除了中国的九州,海外还有九个同样的“九州
29、”。杨贵妃死后,有术士说在海外的仙山找到了她,并带回金钗之类的饰物给唐玄宗看。C项,语出汉书郊祀志:“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D项,莫愁,古时洛阳女子。南朝乐府歌辞河中之水歌道:“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极写莫愁婚姻的美满。而B项叙述的是历史事实,不是用典。答案B6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_。月榭故香因雨发,_。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A别树羁雌昨夜惊风帘残烛隔霜清B风帘残烛隔霜清别树羁雌
30、昨夜惊C残烛风帘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D昨夜别树羁雌惊风帘残烛隔霜清解析从律诗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只有A项最为恰当。答案A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B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年。C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也称乞巧节。D“无复鸡人报晓筹”中的“筹”,即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解析B项,“一纪”应为十二年,“四纪”是四十八年。答案B8下面几种情境中的话语,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燃烧的岁月,已将您的生命焚尽,但那坚强的信念,仍在您的额头闪光。您的爱护、关怀和勉励将伴我勇闯风雨
31、人生。(发给父亲的短信)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关于学校食堂的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C同桌张山学习上得过且过,李水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D同学们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王强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析A项,“已将您的生命焚尽”不得体,“生命焚尽”是指生命结束;B项,“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不得体,学生会不能对学校领导“责成”;D项,引用诗句描写的对象是雪。答案C9名句默写。(1)锦瑟中李商隐以“_,_”两句借锦瑟而自况,暗示自己与众不同,天赋极高,追忆青春年华
32、,感叹年华盛景已逝。(2)锦瑟中李商隐借用庄子和杜宇的典故,表露自己的远大抱负不能实现而徒留无限伤感的两句是“_,_”。(3)李商隐锦瑟中“_,_”两句诗,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遭遇写出了自己理想的最终幻灭。(4)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答案(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二、课内阅读(一)阅读锦瑟,回答1011题。10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根据首联两句,可以判明作此诗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B颔联上句用了
33、庄子中的一则寓言典故,表达了对人生如梦的怅惘。C“望帝”一句以望帝的传说,寄托对理想的追求和失望的悲哀。D面对沧海月明之境,作者表现出了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情,他一方面爱赏此境的高旷皓净,另一方面又感伤它的凄寒孤寂。解析关于李商隐的生平记载不多,无法做到知人论世,故对其诗的理解往往众说纷纭。首联应无特殊用意。答案A11对李商隐的锦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由锦瑟引起的诗人对华年所历纷繁人生境遇与人生感受的追怀。B颔联用庄周梦蝶、杜宇化鹃的典故表达失落、困惑之感。C颈联上句描写了沧海之中,明月之下,鲛人滴泪,化为明珠。D尾联中“此情”与“惘然”相照应,“惘然”因“思华年”而产生,末两句
34、表达了全诗主旨。解析D项中,尾联中的“此情”与开端的“华年”相呼应。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答案D(二)阅读马嵬(其二)这首诗,回答1213题。12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州,不过是空闻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郎织女不如他俩可以永不分离。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
35、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夫妻恩爱,长相厮守?解析对“当时”和“笑牵牛”的理解有误:“当时”是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夕“密相誓心”之时;“笑牵牛”是指他们盟誓时,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能永远不分离。答案C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本诗和其他大多数诗一样,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B“空闻”句,用“虎旅传宵柝”五字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从中,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C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境跃然纸上。D“七夕笑牵
36、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解析没有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这首诗批判的锋芒恰好是指向唐玄宗的。答案A三、语言表达14下面是一篇论文的摘要,请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要求:每个关键词不超过4个字。李商隐的诗歌因晦涩难懂的含意和缥缈朦胧的美感广为人知,他的诗广用各种意象,尤其喜欢“雨”意象。李商隐有众多经过自我的心理治愈的伤痛,但是留下了很多被深埋心底的伤痕残根,而“雨”在李商隐的诗中是作为勾起他回忆起曾被治愈过的心理伤痛的残留痕迹的引子出现的。答:_答案李商隐“雨”意象伤痕残根引子15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的句子改
37、写成排比句。(可增删、更换个别词语)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答:_解析每句话要以人名为开头,要注意排比句的特点句式基本一致,字数大体相同。答案示例: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将牵挂描绘得荡气回肠;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将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练习2能力提升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面对或被高等法院裁决搅得七零八落
38、的退欧时间表,能不能按原计划推进英国退欧进程考验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试图“主导亚洲”的日本主张“雁行模式”,无异于痴人说梦;亚洲的合作、竞争态势远比由谁主导的含义复杂、丰富得多。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沙岛礁建设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合情、合理、合法,不影响也不针对任何国家,无可厚非。印度基础设施和工业规模与中国的差距判若云泥,而其“一直在追赶,从来未超越”的现实处境,更使其沦为中国网民的笑柄。长征这条红飘带,是用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
39、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A BC D解析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对象误用。震古烁今: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使用正确。痴人说梦:比喻说根本办不到的荒唐话。使用正确。无可厚非:不能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与语境不符。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好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的距离那样远,形容差别极大。与原句中“差距”重复。风雨如磐:形容风雨极大。比喻形势严峻、社会动荡。使用正确。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
40、了实质性步伐。B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D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会反感。解析A项,“建造、设计、开发”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开发、设计、建造”;B项,语意重复,“愈发”和“日久弥坚”中的“弥”意思重复,应去掉“愈发”;C项,成分残缺,应在“那样的”后添加“有”。答案D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_”就是以乐景写哀情。唐
41、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成为很多诗人的咏叹题材。其中“_”两句使用对偶的手法,嘲讽了唐玄宗沉迷声色,荒废朝政。“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感情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比如:“_。”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D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解析“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出自
42、杜甫哀江头。意思是:曲江边的宫殿千门紧锁,岸上是依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它们都为谁而绿?第一句写的是江山易主,第二句写没有游人,无限伤心,以乐景衬哀情。“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是以哀景写哀情。“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没有使用对偶的手法。“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用典。答案C4请以“李商隐的诗歌中喜欢用典”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由于当时章奏中使用的骈体文,要求辞藻华丽,又要表述准确,因此对于用典的要求很高。而擅长写作骈体文的李商隐,养成了用典的习惯,这因此被认为是李商隐的诗歌中喜欢用典的原因。答:_解析解答此题,先要分析“不得改变”的“原
43、意”究竟有几点。这句话,从逻辑关系的顺序看,依次有两重意思:其一,当时章奏的文体对于用典的要求很高;其二,李商隐擅长骈体文,养成了用典的习惯。在重组句子时,必须反映这两重意思。接下来分析一下句子结构重组的要求。原句是以“当时章奏对于用典的要求很高”的原因在前,按答题要求,重组必须以“李商隐的诗歌中喜欢用典”的结果在前。答案李商隐的诗歌中喜欢用典,是由于当时章奏中使用的骈体文,要求辞藻华丽,又要表述准确,因此对于用典的要求很高,而擅长写作骈体文的李商隐,养成了用典的习惯。5下面是机器人智能配送货品工作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答:_解
44、析题目指出框架图是机器人智能配送货品工作流程图,答题时要注意箭头走向,叙述时应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从箭头的指向可知配送机器人到达目的地后,顾客可以通过点击手机APP链接、输入取货验证码和人脸识别这三种方式取货,顾客收货后,机器人配送任务完成。答案配送机器人到达目的地后,顾客可以通过点击手机APP链接、输入取货验证码和人脸识别这三种方式取货,顾客收货后,机器人配送任务完成。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马嵬(其二)表现出帝王的爱情不如普通百姓夫妻恩爱,长相厮守的一句是“_,_”。(2)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事,_”;李商
45、隐隐瑟中的“_,望帝春心托杜鹃”。(3)古代诗人在诗词中常以“烟”来烘托意境。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暧暧远人村,_”,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_”。答案(1)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2)梦啼妆泪红阑干庄生晓梦迷蝴蝶(3)依依墟里烟蓝田日暖玉生烟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78题。潭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
46、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没来由地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惠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D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物,委婉曲折、含蓄深沉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解析“诗人借这一典故表达了对
47、爱情的忠贞”错,诗人借湘妃之“象”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答案B8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加以赏析。答:_答案羁旅愁思之痛:借舜帝殁于湘水,湘妃泪洒斑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寄居他乡的幽怨哀伤之情。世事沧桑之感:昔日太守陶侃的战船已经不在,当年的古战场如今细雨飘飞,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呈现出破败荒凉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世事沧桑之感。英雄末路之悲:才华出众的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谊因怀王坠马而抑郁而终,诗人借此表达了英雄末路之悲。(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910题。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9下
48、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因而难以饱腹,费力地鸣叫怨恨也是徒劳。B颔联写五更时蝉的鸣叫声稀疏欲断,而一树绿叶却依旧苍翠,显得冷酷无情。C颈联上句写诗人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就像水中的一根树枝到处漂流;下句饱含了对官场的厌恶。D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解析“对官场的厌恶”错,这里是说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使他怀念家乡。答案C10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_答案这首诗以蝉的饮露难饱指诗人自己的清贫;蝉的徒劳鸣叫和树的无情寄托诗人孤独凄凉的身世遭遇;借咏蝉以喻诗人自身品质的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