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4 ,大小:694.98KB ,
资源ID:2458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583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2第2课 祝福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2第2课 祝福 WORD版含答案.docx

1、1作者作品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新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鲁迅一生共创作小说33篇,并亲自将它们编为三个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集了他1918年至1922年间写的14篇小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等。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收集了他1924年至1925年间写的11篇小

2、说。包括伤逝祝福等。当时,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发生了分化。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追记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新的战友在那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故事新编是鲁迅的第三部小说集,收集了他1922年至1935年间写的8篇小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这些作品是在“故事”的基础上,赋予“新编”的意义,用意是借古讽今,讽刺抨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毛泽东评价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

3、,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2文题解读“祝福”是旧社会我国江南一带的习俗,在过旧历新年时用酒肉和香火供奉、酬谢祖先和天神,祈求来年的幸福。“祝福”仪式通常在腊月二十四以后的五六天之内举行。本文以“祝福”为题,在突出主题的同时,又使文章的结构严谨。“祝福”是小说的背景,也是小说的情节线索。祥林嫂的悲剧是在鲁镇“祝福”喧闹的爆竹声中一步步展示出来的。3背景探寻本文创作于1924年,是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故事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仍然严重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

4、。19231925年,鲁迅先后写了娜拉走后怎样寡妇主义等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杂文。祝福则是以小说的形式来揭露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迫害农村劳动妇女的凶残本质,反映了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4文体知识小说的叙述方式顺叙:按照时间顺序反映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过程,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叙述方法。顺叙便于确定文章的中心和格局,便于安排材料,写起来也比较顺手,眉目清楚,层次分明。倒叙:把人物事件引人注目的高潮或结局或其他精彩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然后再一步一步揭示这个高潮或结局所形成的原因和经过。从一定范围来说,倒叙事实上是叙述顺序的一种变通。插叙:在人物、事件原定的叙述线索适当的地

5、方,插入某些情况的介绍,交代某些关系,或对某些矛盾进行侧面说明。采用插叙的方法,插入与文章的情节或人物相关的背景或原因,使文章的情节更加完整,便于读者把握文章的结构,增进读者对人物、事件发展情况的了解。5文化常识封建思想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贞节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反映这种趋势的现象之一就是理学的出现,其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宋朝理学认为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它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到了清朝,就连未婚夫死了,女方也要为他守一辈子;如果妇女为死去的丈夫甚至未婚夫守

6、寡或自杀殉葬,地方官府还要给予表彰,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2)秩序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任何人都不能破坏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派,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变革了。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对她无比仇恨,斥为“谬种”。(3)妇女的“三从”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4)封建祭祀对祖先的崇拜,也是封建思想文化的一个方面,血缘制也是封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鲁

7、四老爷对祭祀非常重视,像已经是“罪人”的祥林嫂,不配在祭祀仪式中扮演哪怕是最小的角色。(5)送灶旧俗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灶神升天奏事的日子,人们于此日或前一日祭送灶神,叫“送灶”。灶神系玉帝派来人间至各家监察善恶之神,故于其“上天奏事”之日,家家户户均须以酒食祀之。(6)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7)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

8、捐钱取得监生资格。1音形识记寒暄(xun)银镯子(zhu) 陈抟老祖(tun)悚然(sn) 踌蹰(chu ch) 不更事(n)谬种(mi) 雪褥(r) 两颊(ji)新正(zhn) 草窠(k) 牲醴(l)驯熟(xn) 窈陷(yo) 捺上花冠(n)尘芥(ji) 荸荠(b qi) 蹙缩(c)歆享(xn) 蹒跚(pn shn)2多音字监间炮 拓拗 嚼3形近字A BC D4词语积累(根据词义,补充词语)_: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_:形容人声喧嚣杂乱。_: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_:形容无路可走,陷入绝境。_: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_:形容度量大。_: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缺少社会经验。_:规矩

9、老实,不做违法乱纪的事。运用 随着一阵沸反盈天的锣鼓声和爆竹声,大家七手八脚地将舞龙举了起来。我来改正:_5近义词辨析(1)沸反盈天满城风雨沸沸扬扬沸反盈天: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嚣杂乱。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辨析三者都有“喧闹杂乱”之意。但“沸反盈天”主要形容人声喧嚣杂乱;而“满城风雨”多侧重于坏事所产生的轰动效应;“沸沸扬扬”为一般性的词语,侧重于人声喧闹,议论纷纷。运用 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_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近日,当红女星在微博中发表声明,承认离婚的事实,有关她的绯闻更是闹

10、得_。也有一些作品,当年刚刚问世的时候,敲锣打鼓,闹得_,但是经过群众的选择,结论却不是那么一回事。(2)走投无路日暮途穷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日暮途穷:天黑下去了,路走到头了,比喻到了末日。辨析二者都有“无路可走”之意。但“走投无路”侧重于无解决办法,程度较轻;“日暮途穷”侧重于正接近末日,程度更重。运用 她真是_了,只好来求老主人。他有意画了一幅日暮归鸦图,寓意日军已_,以表达他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蔑视和强烈讽刺。(3)百无聊赖穷极无聊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穷极无聊:指无事可做,非常无聊。辨析二者都表示精神空虚,感到无聊。但

11、“百无聊赖”重在精神空虚,感到无聊;“穷极无聊”侧重于因无所事事而无聊。运用 他们兄弟二人,依旧住在当初的小院里,度那_的光阴。在_、苦极无奈的晚上,能听到这种莫须有的“乱谭”,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或者阿Q式的自宽自慰,也算是一种稀有的享受了。4百无聊赖沸反盈天天有不测风云走投无路七手八脚宽宏大量少不更事安分守己我来改正:“沸反盈天”使用不当,因为“沸反盈天”可用于形容“人声”,而不能用于形容“锣鼓声”“爆竹声”。此处可改为“震耳欲聋”。5(1)沸反盈天/满城风雨/沸沸扬扬;(2)走投无路/日暮途穷;(3)百无聊赖/穷极无聊。1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采用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好处?2本文主要写了

12、什么内容?行文线索是什么?3文中的哪一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并显示文章由倒叙转为顺序?1全文的记叙顺序:先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和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再从头叙述祥林嫂的故事,使读者一步步了解祥林嫂落到这一结局的过程和原因。好处: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急于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2本文记叙了旧中国一个底层劳动妇女祥林嫂在封建思想毒害之下悲惨的一生。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的。3句子: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13、原文呈现祝福【1】鲁迅1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2】我【3】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4】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

14、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段解:小说的序幕,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以及人物。2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5】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

15、此。【6】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壽”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7】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段解:描写鲁镇上“祝福”的景象和鲁四老爷的书房,揭示祥林嫂生活的典型环境,为祥林嫂的悲剧发展提供背景。3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8】那是下午,我

16、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9】段解:写“我”见到祥林嫂的情景。在故事开始部分就先刻画出主人公祥林嫂可悲的形象和矛盾痛苦的心理,给人留下深刻又难忘的印象,引起读者好奇。4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5“你回来

17、了?”她先这样问。6“是的。”7“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10】8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9“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11】10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12】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

18、,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11“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12“那么,也就有地狱了?”13“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14“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15“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13】段解:祥林嫂就有关魂灵的问题向“我”追问。16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

19、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14】名师赏评【1】(标题作用)这篇小说是一出悲剧,为何却以“祝福”为题?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结构情节的作用)将祥林嫂的不幸置于祝福的热闹繁忙的环境中,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深刻揭示了其悲剧的社会根源,

20、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深化主题的作用)【2】此处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来描写鲁镇年终“祝福”热闹忙碌的气氛,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而“灰白色”“沉重”“钝响”等词语又营造出一种阴沉、凝重的氛围,预示着主人公的悲剧命运。【3】(叙述视角)本文以“我”为叙述视角,有什么好处?以“我”为叙述者,视角独特。“我”在这里不但成为鲁镇社会与小说人物活动的摄像机,而且实现了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近距离观照,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4】这里主要从身份、相貌、态度等方面对鲁四老爷进行了介绍。“讲理学的老监生”交代其身份,说明其顽固、保守;“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一语双关,一是说他的外貌没有大变化,二是说他

21、的思想本质没有大的变化;“大骂其新党”表现出鲁四老爷不谙世事变迁和社会进步的落后、腐朽、僵化的思想。这些描写为下文写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态度埋下伏笔。【5】此处对“本家和朋友”的介绍,表明当时的人们受封建文化毒害较深,思想上没有丝毫的改变。【6】运用反复的修辞,说明封建迷信思想统治历时之长,范围之广,也说明辛亥革命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7】(环境描写)此处详尽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有何用意?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与“大骂其新党”自相矛盾,案头的几部旧书说明鲁四老爷思想陈腐。书房的特点是沉闷压抑,符合鲁四老爷作为一个老监生的身份,暗示了封建风俗习惯和迷信思想在他身上是根深蒂固的,表现了

22、鲁四老爷的保守、虚伪、反动。【8】自然引出小说主人公祥林嫂,“使我不能安住”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9】(人物形象)“我”眼中的祥林嫂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眼珠间或一轮”“一个活物”说明祥林嫂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濒于死亡。头发全白、脸色黄中带黑、一手提着竹篮一手拄着竹竿,显示出其遭遇悲惨,她已经是一个纯粹的乞丐了。【10】“忽然发光”,表明祥林嫂见到“我”后萌发了对解决魂灵的有无问题的一丝希望。她骨子里的封建礼教观念给她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她希望能从“我”这里找到答案。【11】“走近”“放低”“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等词语,可见鬼魂和地狱的梦魇对她精神的伤害。【12】“希望其有”

23、是祥林嫂希望能到阴间与爱子相聚,弥补生前的遗憾;“希望其无”是祥林嫂怕死后被锯开身子,分给两个男人。这种疑惑正是她欲活不能、欲死不敢的心理表现。【13】(内容理解)应如何理解“我”面对祥林嫂的追问的含糊其辞?说“也许有罢”是因为“我”不想让她失望;“然而也未必”是“我”意识到前面的答话已经给对方增添了痛苦,让祥林嫂想到了“地狱”;“我也说不清”是“我”在祥林嫂的追问下变得胆怯起来,怕担负责任。之所以一再这样含糊地回答,一是出于同情,既不想让她失望,也不想增加她的恐惧;二是“我”还比较软弱,遇事逃避。【14】本段中“我”的自我剖析,反映出“我”既同情祥林嫂,又不敢正视现实。这正是“我”作为小资产

24、阶级知识分子性格软弱的一面。17“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我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15】段解:写“我”对祥林嫂的态度。18但是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燉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25、【16】段解:写“我”的不安与逃避心态。19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20“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17】21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22“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23“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24“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25“老了。”【18】26

26、“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19】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27“什么时候死的?”28“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20】29“怎么死的?”30“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段解:写祥林嫂的死,以及鲁四老爷、短工与“我”对祥林嫂之死的反应。31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21】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

27、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22】段解:写祥林嫂死后“我”的心理活动。32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

28、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23】33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24】段解:写“我”由祥林嫂之死引发的感悟,并巧妙过渡,以便引出下文对祥林嫂身世的介绍。总结:第一部分(133)故事的序幕和结局,写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及祥林嫂在寂静中死去。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以祥林嫂的神秘死亡为开头,造成强烈的悬念,突

29、出了整个作品的悲剧气氛。34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25】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26】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段解:交代祥林嫂的身世,点明人物的身份和地位。35大家都叫她

30、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27】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28】36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29】段解:写祥林嫂的勤劳,交代她到鲁镇的方式。37新年才过,她从

31、河边淘米回来时,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的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为寻她而来的。四婶很惊疑,打听底细,她又不说。四叔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38“这不好【30】。恐怕她是逃出来的。”39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40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卫老婆子忽而带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进来了,说那是祥林嫂的婆婆。那女人虽是山里人模样,然而应酬很从容,说话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赔罪,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回家去,因为开春事务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够了。【31】41“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32】四叔说。42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

32、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便都交给她的婆婆。那女人又取了衣服,道过谢,出去了。其时已经是正午。43“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午饭了。【33】44于是大家分头寻淘箩。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淘箩的影子。四叔踱【34】出门外,也不见,直到河边,才见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15】“我”一再强调“说不清”的重要性,这表现了“我”的胆小、软弱。作者对“我”是有所批判和谴责的。作者这样写“我”,其用意是批判当时社会上某些软弱的具有投机心理的知识分子。【16】(心理描写)本段中“我”的心理变化历程揭示了

33、“我”怎样的心理?“我”起初似乎还有些负疚不安,随着不安的加深,“我”想一走了之,不再自寻烦恼。城里的“清燉鱼翅”“价廉物美”,对“我”有更大的吸引力。“我”想以玩乐的行为来求得内心暂时的“平衡”。这正揭露了当时某些知识分子软弱退缩、得过且过的心理。【17】“谬种”是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辱骂。作为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鲁四老爷不能容忍祥林嫂的“再嫁”,而这样“罪恶深重”的女人“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去,更显得是与这个社会作对,所以他要愤愤然骂祥林嫂为“谬种”。【18】“老了”是对“死”的讳称,仆人不愿提及不吉利之事,这里既有对祥林嫂之死的同情,但更重要的是表明鲁镇人的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

34、之顽固。古人对死亡的讳称(1)天子、太后、诸侯或大官之死:薨、崩、晏驾等。(2)父母之死:见背、孤露、弃养等。(3)佛教徒之死:涅槃、圆寂、坐化等。(4)一般人的死: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溘逝、老等。【19】从“紧缩”“跳”“变了色”等词语,可见“我”内心的惊讶。祥林嫂的死照应了前文“我”回答她的话以后自己的心理,“我”此时的反应是强烈的。【20】短工的回答很笼统,片面地概括了祥林嫂的死因,表明了人们对祥林嫂的死很麻木,没有丝毫同情,暗示了她可悲的生存环境。【21】“我”由“惊惶”到现在的“轻松”,表明“我”对祥林嫂的死无可奈何,也表明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很残酷。“负疚”体

35、现了“我”对祥林嫂的同情。【22】再次介绍四叔,重在描写其道貌岸然、冷漠自私的嘴脸,揭示其封建卫道士的形象。【23】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了“我”的心情。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畅”实际上可理解为愤激和沉痛。【24】(结构作用)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文章由倒叙转为顺叙。好处: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营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

36、的主题。【25】(人物形象)此处肖像描写体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精神状态?这是祥林嫂初到鲁镇时的样子。从对她的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精神力量抗拒着人生灾难、对人生充满希望的青年妇女形象。她的生活是困苦的,“脸色青黄”;但精力是充沛的,“两颊却还是红的”;她的穿着反映了她旺盛的生命力,也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明净。【26】“皱了皱眉”表明鲁四老爷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这句话揭示了鲁四老爷封建卫道士的嘴脸。【27】人们不知道祥林嫂的姓氏,这并不是因为她没有姓氏,而是人们漠不关心,表明其地位卑微。【28】(结构作用)这段介绍祥林嫂婆家的文字有何作用?“还有严厉的婆婆”,为下文写祥林嫂的“被抢”及“再嫁”埋

37、下伏笔;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逼迫,说明祥林嫂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牺牲品。冒号的运用起了总结上文的作用。【29】祥林嫂工作繁重,工钱不多,但“有了笑影”“白胖”,很“满足”,这说明祥林嫂是容易满足的人,到后来竟无路可走,可见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30】“不好”有两层含意:一是祥林嫂逃离夫家,不遵礼教;二是自家收留如此伤风败俗之人,恐生是非,有辱家门。【31】祥林嫂婆婆“山里人模样”,却“应酬很从容,说话也能干”,她的言谈举止印证了前文所说的“严厉”。【32】四叔的话一方面说明他的确认为婆婆带走祥林嫂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另一方面再次印证了祥林嫂婆婆的严厉,连

38、懂礼教的四叔都无话可说。【33】四婶饿了,才发觉祥林嫂失踪了,这很有讽刺意味。表明祥林嫂虽然以其本分、勤劳得到认可,却仍然不过是个卑微的下人,无足轻重。【34】(炼字)“踱”字在此有何妙处?写四叔寻淘箩,用一“踱”字,将其慢条斯理、故作镇定的卫道士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45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婆子。窥

39、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46“可恶!然而。【35】”四叔说。段解:写祥林嫂被婆婆绑架回家。47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午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48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49“可恶!”四叔说。50“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们。”四婶洗着碗,一见面就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36】51“阿呀阿呀,我真上当。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对不起,四老爷,四太太。总是我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幸而府上是向来宽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这回我一定荐一个

40、好的来折罪。”52“然而。【37】”四叔说。53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终结,不久也就忘却了。段解:叙述祥林嫂被婆家抢走后众人的反应。总结:第二部分(3453)故事的开端,写祥林嫂初到鲁镇以及被婆家劫走的经过,表现了祥林嫂的勤快、善良。54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每当这些时候,她往往自言自语的说:“她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意思是希望她再来。【38】但到第二年的新正,她也就绝了望。段解:写四婶惦念祥林嫂。55新正将尽,卫老婆子来拜年了,已经喝得醉醺醺的,自说因为回了一趟卫家山的娘家,住下几天,所以来得迟了。她们问答之间,自然就谈到祥林嫂

41、。【39】56“她么?”卫老婆子高兴的说,“现在是交了好运了【40】。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的,所以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花轿里抬去了。”段解:写祥林嫂被卖。57“阿呀,这样的婆婆!”四婶惊奇的说。58“阿呀,我的太太!你真是大户人家的太太的话。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么?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那有这一注钱来做聘礼?她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将她嫁到里山去。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只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吓,你看,这多么

42、好打算?”【41】59“祥林嫂竟肯依?”60“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42】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太太,我们见得多了: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

43、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43】她摇一摇头,顺下眼睛,不说了。段解:写祥林嫂的反抗。61“后来怎么样呢?”四婶还问。62“听说第二天也没有起来。”她抬起眼来说。63“后来呢?”64“后来?起来了。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我在娘家这几天,就有人到贺家墺去,回来说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44】段解:四婶、卫老婆子谈论祥林嫂再嫁贺老六后的生活情况。65从此之后,四婶也就不再提起祥林嫂。总结:第三部分(5465)写祥

44、林嫂被迫改嫁到深山野墺,是故事情节的发展。66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45】而且仍然是卫老婆子领着,显出慈悲模样,絮絮的对四婶说:67“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青青,就会断送在伤寒上?本来已经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饭,复发了。幸亏有儿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本来还可以守着,谁知道那孩子又会给狼衔去的呢?春天快完了,村上倒

45、反来了狼,谁料到?现在她只剩了一个光身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46】只好来求老主人。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段解:写祥林嫂再到鲁镇的情形与原因。68“我真傻,真的,【47】”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墺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

46、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墺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48】段解:写祥林嫂倾诉阿毛遇害过程。69四婶起初还踌蹰,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一口气;祥林嫂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不待指引,自己驯熟的安放了铺盖。她从此又在鲁镇做女工了。70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71然而这一回,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上工之后的两三天

47、,主人们就觉得她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四婶的口气上,已颇有些不满了。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35】祥林嫂被婆家抢走,鲁四老爷只说了句:“可恶!然而。”佣人被绑架,他不免感到有损自己的尊严和役使的利益,但一想到祥林嫂的婆家有权处置守寡的媳妇,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他的一言一行,完全是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的。【36】四婶的话表明她关心的是自家名声,而不是祥林嫂的命运,从侧面反映出祥林嫂地位的低下。【37】(内容理解)如何理解鲁四老爷的“然而”?“然而”是鲁四老爷接卫老婆子的话说的,他是想说找到一个像祥林嫂一样的

48、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揭露其剥削者的本性。【38】四婶惦念祥林嫂仅仅是因为自己的佣人没有祥林嫂那样可心。这为后文写四婶再次收留祥林嫂埋下伏笔。【39】(内容理解)如何理解“自然就谈到祥林嫂”?这句话从内容上看,可见祥林嫂的悲苦命运不过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由此表现出祥林嫂命运之悲惨,鲁镇人情之淡薄;从结构上看,照应上文四婶惦念祥林嫂。【40】从下文内容看,祥林嫂“交了好运”是因为嫁给了贺老六,新丈夫“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且因是山里人而不嫌弃她的再嫁;实质上不过是被当做商品卖出去。这“好运”包含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因为她所感到满足的,并不是不受压迫的“人

49、”的地位,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的生活。【41】卫老婆子与祥林嫂的婆婆合伙把祥林嫂劫去,认为这是婆婆应当做的,甚至夸她“精明”“好打算”。这表明卫老婆子是封建思想的支持者,是害死祥林嫂的帮凶。【42】“捆”“塞”“抬”“捺”“关”,一连串动词,写出了祥林嫂婆家人的粗野与凶暴,揭露了封建夫权对祥林嫂的迫害。【43】(内容理解)祥林嫂出格地反抗再婚,对此我们应如何理解?祥林嫂的反抗在外人看来很“出格”,这固然表明她不愿意被婆家当做牲口一样地出卖,要维护自己作为人的尊严。但究其内在原因,还是由于她的那种“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在作怪。即使是最普通的劳动妇女也受到封建的节烈观的影响,可见封建思想对人们

50、的毒害之深。在当时的整个中国,不论鲁四老爷这样的乡绅,还是祥林嫂这样的社会最底层的人,都在遵守封建道德。反对,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49】【44】祥林嫂再嫁后,看上去生活很美满,旁人也说她“交了好运了”。但是,这种美满和“好运”,本身就带有悲剧性质。相反,祥林嫂的满足,也正说明她的可悲、安分、麻木。【45】(人物形象)这一段肖像描写对揭示祥林嫂的命运有何作用?本段肖像描写,是作者第三次工笔描绘祥林嫂的形象。“扎着白头绳”说明祥林嫂又遭丧夫之痛,表明祥林嫂命运之悲惨

51、;“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这是心灵饱受创伤的结果。两颊和眼睛发生的变化,说明她不仅生活困苦,精神上更是受到刺激,极度悲伤。祥林嫂此时的形象和初到鲁镇时相比,反差很大,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46】大伯收房子是因为祥林嫂没了儿子,也就是没了贺家的后代,也就成了贺家的外人,房子是不能给她的。但封建思想又教育女子: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矛盾中,我们看不见祥林嫂的生存空间。祥林嫂两次被迫离家,均迫于封建夫权、族权的摧残与欺压。【47】“我真傻,真的”表明祥林嫂对阿毛的死无比懊悔和内疚。在文中反复出现,表明祥林嫂所受到的摧残之深。【48】(主题探究)你如何理解祥林嫂丧夫丧子的悲剧命运?祥

52、林嫂的丧夫丧子并非偶然,她的丈夫死于旧社会中蔓延全国的传染病伤寒,阿毛从根本上说是死于祥林嫂的贫困、劳碌。可以说是罪恶的旧社会夺走了祥林嫂丈夫和儿子的性命。72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73“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74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75“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50】76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段解:叙述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态度及祥林嫂祭祀时的遭遇。77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

53、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78“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孩子,我的话句句听;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满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各处去一问,都没有。我急了,央人去寻去。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墺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

54、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于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51】79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52】80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

55、头痛。81“我真傻,真的,”她开首说。82“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83她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但她还妄想,希图从别的事,如小篮,豆,别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来。倘一看见两三岁的小孩子,她就说:84“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85孩子看见她的眼光就吃惊,牵着母亲的衣襟催她走。于是又只剩下她一个,终于没趣的也走了。后来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气,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问她,道:86“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53】87她未必知

56、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54】段解:写人们对祥林嫂讲述的故事态度的转变。88鲁镇永远是过新年,【55】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89“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90“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

57、那时撞坏的么?”91“唔唔。”她含胡的回答。92“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93“我么?”94“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95“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96“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56】97“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她笑了。98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99“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57】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

58、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100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101“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102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58】103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

59、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59】104“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105“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106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60】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段

60、解:写祥林嫂为改变命运,听从柳妈的建议去捐门槛,而此时人们也从厌烦她讲阿毛的故事转移到取笑她额上的伤疤上来。107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108“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61】109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62】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63】不半年,

61、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49】(内容理解)鲁四老爷的“皱眉”“告诫”说明了什么问题?对祥林嫂的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鲁四老爷“照例皱过眉”“暗喑地告诫”中可以看出,虽然祥林嫂蒙受了巨大的不幸,封建宗法势力却不能原谅她的再嫁。鲁四老爷在精神上对祥林嫂的迫害,成为日后祥林嫂生存信心彻底毁灭的直接原因。【50】两次“慌忙的说”表现了四婶的担心,她唯恐已经成为“不洁之人”的祥林嫂玷污了祭品,所以对祥林嫂提出了警告。【51】(内容理解)这段文字是否与上文重复?为什么?这段文字看似重复啰唆,实则写出了祥林嫂深切的爱子之情,可谓字字带血,行行有泪。祥林嫂一遍一遍地讲过去的

62、事情,是想从丧夫丧子这莫大的痛苦中稍稍解脱一下,并力求博得别人的同情,从别人的同情中寻求一点点慰藉。【52】鲁镇的老女人们咀嚼鉴赏祥林嫂关于阿毛的故事很有代表性,“特意寻来”“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显现出民众的愚昧和冷漠。他们没有对祥林嫂表示同情,而是把祥林嫂的遭遇当做无聊生活的调剂,以他人的痛苦来填补自己空虚的生活。由此可见,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统治让国民在精神上受到多大的压抑和毒害。【53】(情节安排)鲁迅先生一向是惜墨如金的,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渲染“阿毛被狼吃掉”这一情节。请结合小说探究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一情节是祥林嫂命运的又一次悲惨转折,并催化了祥林嫂彻底绝望感的产生,也加速了祥林嫂命运

63、悲剧的发生。各种不同叙述视角的重复叙述,展现了各种不同人物的心态,同时也暴露了国民性的弱点。侧面反映了祥林嫂自身沉重的奴性意识,并揭示出性别压迫的残酷性。一个人在悲苦的处境中是有着强烈的叙述欲望的,因为在叙述的过程中至少可以缓解自己的痛苦。【54】本段的议论抒情表明,在那个冷漠的世界里,祥林嫂的悲哀经大家的“咀嚼赏鉴”“早已成为渣滓”。说大家“咀嚼赏鉴”祥林嫂的悲哀,表现了作者对民众冷漠麻木的心灵的批判和激愤之情。【55】(内容理解)“鲁镇永远是过新年”有何深刻内涵?不管祥林嫂的境遇多么悲惨,“鲁镇永远是过新年”,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永远”表明鲁镇一直如此,没有变化,这暗示了辛亥革命对农村

64、几乎没什么影响,从而揭示了革命的不彻底性。【56】(人物形象)柳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柳妈与人为善,但她对待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有同情心。她对阿毛的死不同情,对祥林嫂的被迫改嫁也采取奚落和讽刺的态度。在她看来,祥林嫂改嫁是自愿的,是忘记了羞耻心,不应该把责任推到男人身上。【57】“索性撞一个死”,可见不杀生的柳妈对祥林嫂却冷漠无情。她对祥林嫂的痛苦不但不给予劝解,反而给她讲述阴间的惩罚。对祥林嫂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使她更加恐惧不安。【58】(内容理解)如何理解柳妈建议祥林嫂捐门槛这一行为?柳妈在主观上是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但她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影响,她为祥林嫂寻求的药方,不

65、但不能产生疗效,反而给祥林嫂造成了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致使她到死还在忧虑这件事情。【59】鲁镇的人们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取笑祥林嫂的伤疤上,进而填补自己无聊、空虚的生活。虽然这些人同样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们却麻木、冷漠、无聊。【60】祥林嫂意识到了周围人的自私和冷漠,这是她无言的反抗。可以说,祥林嫂在叙说阿毛的故事时还希望得到人们善良的关心,但这一次,她绝望了。【61】采用倒装的句式,强调“你放着罢”,表现出四婶内心的恐慌。在她眼中,祥林嫂仍是一个“败坏风俗”的人。这句话使祥林嫂的精神趋于崩溃。【62】(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几处描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祥林嫂哪些性格特点或心理

66、?初到鲁镇:顺着眼善良、安分。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讲阿毛的故事:直着眼睛精神有些麻木。人们的嘲笑:单是一瞥他们无奈、痛苦、失望与无声的抗议。“阴司”之事: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恐惧。人们笑她额上的伤痕:总是瞪着眼睛无奈、反抗。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不让祝福:失神再受打击。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问有无魂灵:忽然发光一丝希望。110“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111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怜悧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

67、了。【64】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段解:写祥林嫂捐门槛后仍被剥夺祭祀的权利,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逐步沦为乞丐。总结:第四部分(66111)故事发展的高潮,写祥林嫂再到鲁镇。112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

68、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65】总结:第五部分(112)故事的尾声,写祝福的景象和“我”在祝福声中的感想。一九二四年二月七日。【63】“胆怯”“惴惴”“直是一个木偶人”,这些都写出了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她心灵上的巨大创伤。【64】(内容理解)四婶对祥林嫂的绝情表明了什么?由于祥林嫂不再像以前那样勤劳能干了,四婶由原来的“不满”,进而“警告”,到最后把她赶出了家门。在四婶眼中,祥林嫂只是一件工具,用得不顺手自然就丢弃。“终于”一词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必然性一语道破。【65】本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的祝福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

69、句以反讽之语收束,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个结尾,以“我”的感受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1结构图解2主旨归纳小说通过对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及其周围人物和环境的艺术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揭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3文本特色独具匠心的悲剧艺术(1)倒叙手法彰显主旨。祝福在结构上采用倒叙的手法,把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的悲剧结局提到前边来写,然后再

70、以“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这句话领起对祥林嫂故事的记叙。这样安排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也使浓郁的新年喜庆气氛与祥林嫂的凄苦之死形成鲜明对照,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性。(2)外貌描写形象传神。小说在刻画祥林嫂的形象时,综合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其中外貌描写尤为突出。小说描写了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之前三个时期的外貌,集中反映了人物性格、身份和精神状况,展示了她每况愈下的苦难历程,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3)语言描写精彩传神。小说中的语言描写非常精彩。例如,祥林嫂二进鲁家当佣人时,她去摆福礼,四婶慌忙说:“祥林嫂,你放着

71、罢!我来摆。”“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捐完门槛的祥林嫂坦然地去摆福礼,四婶慌忙大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两处语言都是告诉祥林嫂不要动祭品,但语气却大不一样。前两句是较温和的劝告式,而后者则是很强硬的命令式。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33)和结尾部分(112),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章开篇和结尾都描写了祝福的景象,这种特定环境的描写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_答案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环境,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结尾的景物描写则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了“我”的心情,与开头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中

72、心,同时在布局上首尾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臻完善。2“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句中的“如此”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如此”指的是鲁镇上各家各户“祝福”的盛况。揭示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3根据文意,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1)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2)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答:_答案(1)祥林嫂陷入绝境,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2)祥林嫂怀疑魂灵的存在,问题即将被证实,内心产生希望。4描写鲁四老爷书房的陈

73、设对塑造鲁四老爷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这是一个保守、反动的理学监生的书房。大红的“寿”字和祥林嫂的死形成对照,“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与鲁四老爷大骂新党、大骂祥林嫂是一个“谬种”形成鲜明对照,这样言行不一,对鲁四老爷起到嘲讽批判的作用,有力地表现了鲁四老爷的虚伪、保守和反动。5作者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祥林嫂的一生,小说的整个思路是“现实过去现实”。请在第一部分中找出标志作者思路转换的句子。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作用:造成悬念;形成对比,增添悲剧气氛;突出主题,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一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

74、前,设置了一系列悬念吸引读者: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死去?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二、阅读课文第四部分(66111),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6请简要概括本部分故事情节。答:_答案祥林嫂再次到鲁镇做女佣;祥林嫂的痛苦成了人们取笑的材料;祥林嫂捐门槛;祥林嫂捐门槛后仍得不到解脱,最后被赶走沦为乞丐。7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鲁镇人们的反应说明了怎样的社会现象?答:_答案是因为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但人们却很少同情和怜悯她,在

75、鲁四老爷家不让她干祭祀的活,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鲁镇人们的反应说明了社会是一种愚昧、麻木和残酷的生命形态。8结合上下文,探讨第88段中“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和下文“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相照应,这样一方面将过去短暂生活的甜蜜和现实生活的冷酷形成强烈对比,另一方面又暗示柳妈讲的故事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作为小说的要素,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其作用是不同的。在祝福中,作者为了刻画祥林嫂的悲剧,充分地发挥了环境描写的作用。首先是自然环境描写,作

76、品以“雪”为描写对象,在文中总共描写了四次,给全文抹上了浓烈的悲剧色彩,也在读者心中投下了沉重的悲剧阴影,从而大大深化了文章的悲剧主题。作为社会环境描写的“祝福”景象更不容忽视,在文中,“祝福”景象的描写共有五次,这些描写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与自然环境的描写相互交融,很好地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设问方式】1本文某段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3简要分析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答题技巧】1定:判定环境的描写特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1)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查景物特点;(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

77、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2明:明确环境描写的手法(1)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2)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白描等;(3)调动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描绘;(4)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写;(5)观察角度,写景有层次,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视。3析: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2

78、)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答题模板】1突出(烘托、描写、交代)了,为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情节)形成对比。2烘托(衬托、映衬)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3引发思想(情感)转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018江苏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小哥儿俩凌叔华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

79、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鸟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

80、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起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非常沉重迟缓。“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

81、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

82、乖给哥哥着急的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这时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他溜达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原来箱里藏着一

83、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

84、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有删改)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答:_解析文中的画线句是对后院景物的描写。这里有温暖的阳光,鸟语花香,这美妙的情境暗示接下来会有好的事情发生。前文中,小哥儿俩因为痛失八哥,哭闹不止,且扬言要去打死野猫为八哥报仇;后文描写小哥儿俩见到刚出生的小奶猫都欢喜不已,忘记了替八哥报仇的事情。景物描写出现在两部分内容的中间,为人物兴趣的转移和情绪的变化做了铺垫。小奶猫被发现的地方就是有阳光的墙边,而画线部分的最后一句“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正是接下来的情节的伏笔。答案鸟语花香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充满生机的氛围,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做铺垫;

85、“日光”“西边的白粉墙”等描写,为二乖在墙边发现小猫埋下伏笔。课后作业(二)祝福练习1基础巩固一、知识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当老师讲到诗经中的少男少女的爱情时,少不更事的他对诗经中的鸟儿为什么交颈颇为不解,就傻傻地问老师。近日,上海出现雨雪天气,在一些区域和一些时段,雪花沸反盈天,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已进入了深冬。我住进了医院,百无聊赖地躺在病床上玩游戏,看着窗外昏黄色的天和铁灰色的楼,我的心情渐渐沉入谷底。从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我”与“四叔”的谈话不怎么投机来看,两个人的关系有些非亲非故。理解我们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联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1840年以来的近现代史

86、和90多年党的奋斗史,我们要敬畏和感恩历史,不可数典忘祖。阅读要像少侠行走江湖一样,将每本书的作者的一得之愚都通过揣摩、吸收,化为己有,博采众长,最终才能练成绝世武功。A BC D解析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缺少经验。使用正确。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不符合语境,可改为“纷纷扬扬”。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使用正确。非亲非故:既不是亲属或亲戚,也不是老朋友,指彼此没有什么关系。“四叔”是“我”的本家,不符合语境。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使用正确。一得之愚:谦辞,称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见解。不符合语境。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87、)A鲁迅全集补遗是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鲁迅全集的重要补充,出版以来受到了读者的欢迎。B2018年1月31日,经过各大媒体平台的宣传报道,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百年不遇的“超级蓝血月全食”的图片或视频刷了屏。C中国制造2025提出,未来我国发展制造业要坚持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D专家指出,2017年如果是“统计改革年”,那么2018年就可以说是“统计执法年”,统计的执法落实已经逐渐拉开帷幕。解析B项,介词滥用导致缺少主语,应删去“让”;C项,句式杂糅,应为“以为基本方针”或“坚持的基本方针”;D项,语序不当,应把“2017年”放在“如果”

88、后面。答案A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祥林嫂是一个很顽强_不容易被摧垮的人,_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_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_被吞噬被毁灭了。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_自发的,_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A但/不但而且出自从而B而但是不但反而/而且C而却/于是出于从而D但但以至于并/而且解析第空前后短语是并列关系,“但”表转折,故此处不合适,排除A、D;第空所在分句为递进关系,故应用“不但反而”形式;第空前后为递进关系,应选“而且”。故选B项。答案B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李老师,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

89、问,如果能得到您的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B先生们,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C我和你之间的友谊没的说,我们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珍贵“文物”惠存着呢。D同学们,在高考之路上,请相信老师,配合老师,你若诚心跟随,我必鼎力相助!解析B项,“匹夫”,泛指平常人,也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此处使用不当。C项,“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只用于别人对自己。D项,“鼎力”,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鼎力相助”,特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是赞美他人之辞,不能用于自己。答案A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

90、一句是()很多人将希望寄托于主管部门,希望其能够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强化监督。这固然很重要,但创作者的自律与自觉,其实更重要。_。今天,培养精神健康的文化人,固然不需要那么大的牺牲和勇气,可为了创作耐得住暂时的寂寞,“撑起两根穷骨头”也应是起码的要求。A当年,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鲁迅先生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B当年,鲁迅先生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C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鲁迅先生当年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D鲁迅先生当年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解析为了与后文的“今天”相对应,“当年”应

91、放在句前,排除C、D两项。为与后文的“为了创作耐得住暂时的寂寞,撑起两根穷骨头也应是起码的要求”的行文方式相一致,应选择A项。答案A6对下列各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祥林嫂被绑架后,鲁四老爷却说:“可恶!然而”可恶的是,暗地里抢走了祥林嫂,有失自己的体面,然而,夫家把她弄回家也理所当然。B听了柳妈关于阴间的故事,祥林嫂“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说明柳妈的讲述使她感到极大的恐惧,背负了沉重的精神压力。C鲁镇的人对祥林嫂头上的伤疤“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而祥林嫂却“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表现祥林嫂的坚强和反抗精神。D祥林嫂死前向我询问“灵魂”

92、的有无。反映她死前矛盾的心情:既希望死后见到儿子,又不希望死后被锯成两半,表现她对生前所受种种迫害不断地抗争和不屈从命运的性格。解析C项,祥林嫂的反应说明她对获得别人的同情已经绝望,精神陷于麻木了。答案C7下列各项中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灶:旧俗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灶神升天奏事的日子,在这天或前一天祭送灶神,叫“送灶”。B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C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

93、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D四书衬:清代骆培解说“四书”的一部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易经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解析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答案D二、课内阅读阅读祝福选段,完成810题。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

94、,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8下列对最后一段相关内容和艺术

95、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着意刻画了祥林嫂精神的崩溃状态,与小说开头对她的肖像描写相照应。B“眼睛窈陷下去”形象地表明祥林嫂彻夜未眠,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打击。C四婶凶狠的断喝与祥林嫂的胆怯形成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严酷。D四婶的断喝粉碎了祥林嫂的赎罪梦,封建礼教压垮了祥林嫂的精神。解析C项,应为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答案C9祥林嫂“捐门槛”后高兴的神情说明她怎样的心理状态?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_答案祥林嫂“捐门槛”的举动是为了赎再嫁之“罪”。回来后高兴的神情说明她认为自己已经赎过罪了,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祥林嫂的抗争本身就包含着浓重的封

96、建迷信色彩,为她后来的悲剧结局做了有力的铺垫。10四婶制止祥林嫂拿祭品的话,祝福中出现了三次,前两次都是“祥林嫂,你放着罢!”第三次却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两种说法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答:_答案“你放着罢,祥林嫂!”采用倒装的句式,突出“你放着罢”,命令的意味更加强烈,表现了四婶内心的恐慌和厌烦。三、语言表达11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要求: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不少于200个字。答:_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表达题,俗称“小作文”。作答时,考生首先应注意题干中的几项具体要求

97、,其次应结合自己对鲁迅的认识和了解进行构思。总之,画像只是切入点,在考场上迅速回忆起与鲁迅有关的信息,按照要求组织答案才是关键。答案示例:看到您的画像,我自然而然地想起您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诗句正是您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您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高尚人格的全部体现。您目光犀利,眉头紧锁,面容消瘦,留着一撇浓黑的胡须,表情严肃而又慈祥,从中可以想见您生活上的清苦和精神上的坦然。您那一头直竖起来的约两寸长的头发,粗且硬,当真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您是新文学的伟大旗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您的文章独抒新见,入木三分。尤其是您的杂文,它们是匕首,是投枪,是飞镖,直刺黑暗,使反动统治

98、者胆战心惊。12阅读下面的消息,完成后面的题目。元旦时,水乡古镇周庄的古牌楼前居民齐聚,举行盛大的传统开庄仪式。街上打连厢、挑花篮、荡湖船等民俗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拍照。在锣鼓声声、鞭炮齐鸣、舞龙舞狮的浓烈节日氛围中,庄主身穿彩袍,上供品,点蜡焚香,祈求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1)请简要概括消息内容。(不超过15个字)答:_(2)请针对消息内容进行点评。(不超过25个字)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1)概括消息内容的一般思路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了什么,就本题而言,“谁”指的是“周庄”,“干了什么”指的是“举行盛大的传统开庄仪式”。(2)点评要选好角度,切中要

99、害,观点分明。根据材料,周庄是古镇,举行的是盛大的传统开庄仪式,其意义应包括两个方面:弘扬了民俗文化传统和彰显了古镇旅游特色。答案(1)周庄举行盛大的传统开庄仪式。(2)弘扬了民俗文化传统,彰显了古镇旅游特色(或“丰富了群众文娱生活”)。练习2能力提升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祥林嫂是祝福里的主人公,她是一个封建社会勤劳能干的劳动妇女,最后凄惨地死去的原因是由于黑暗的封建制度。()。她的悲剧历程是从死了丈夫开始的,这次不幸成了她生命历程中屡次遭受打击的基础。初丧丈夫的祥林嫂_,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自信。她不堪婆婆的虐待逃到鲁镇做工;被婆婆强行拖回,在_的打闹中嫁与贺老六为妻,不

100、料贺老六得伤寒死了,儿子阿毛不幸被狼吃了。这些连续的不幸使祥林嫂孤身无援;她的大伯哥趁机收走了她的屋子,把她推向了命运的深渊,使得社会的打击成为可能。她二次到鲁镇,置身于社会伦理之中,饱尝世人的_、屈辱冷落,在_的日子里渐渐绝望,最终沦为乞丐,冻死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和香烟的鞭炮声中。祥林嫂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她的悲惨命运是封建社会中具有一定反抗精神下层妇女共同命运的真实写照。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她是一个封建社会勤劳能干的劳动妇女,最后凄惨地死去是因为黑暗的封建制度导致。B她是封建社会一个勤劳能干的劳动妇女,最后凄惨地死去是由于黑暗的封建制度导致。C

101、她是封建社会一个勤劳能干的劳动妇女,最后凄惨地死去是黑暗的封建制度导致的。D她是一个封建社会勤劳能干的劳动妇女,最后凄惨地死去是黑暗的封建制度导致的。解析“一个”修饰位置不当,应放在“封建社会”后面;“原因”和“由于”词语重复。A、B两项中“由于(因为)导致”属于句式杂糅。答案C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她是封建社会一个不幸的劳动妇女B她的人生悲剧给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思考C我们对她的人生悲剧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D她是一个很值得大家同情的人解析补写时注意和下文中“悲剧历程”相照应。A、D两项和后文没有关联。C项陈述的对象“我们”和语段表述的主体不一致。答案B3依次填入文中横

102、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精打细算热火朝天冷嘲热讽索然无味B精打细算沸反盈天冷眼旁观百无聊赖C精明强干热火朝天冷眼旁观索然无味D精明强干沸反盈天冷嘲热讽百无聊赖解析精明强干:机警聪明,办事能力很强。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冷嘲热讽:尖刻地嘲笑和讥讽。冷眼旁观: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多指可以参与而不愿意参与)。百无聊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思或趣味也没有。答案D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103、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_。”王富仁先生对此做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视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是从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价的,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_。这个精神素质便使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_。答案示例: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是因为他具有最根本的精神素质(或:原因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质)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或自由意志)5下图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框架图,请把图中的内容写成一

104、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答:_解析本题要求描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框架图,注意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是课程,而课程的内容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且重点强调了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然后根据上述内容来选择过渡词或关联词,将它们组成一段完整的话。答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而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当然,主要由学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_,_”,既印证了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晋陶

105、渊明独爱菊”,又让人读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情。(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_”一句写出了在浔阳早晚听到鸟兽悲啼,而“_”一句写出了乡村乐声的难以入耳,从而表现自己的贬谪之苦。(3)苏轼在赤壁赋开头以“_”一句表现了月出后,升于天际的景象,最后又以“_”一句写出了早晨到来天光放亮的情境。答案(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杜鹃啼血猿哀鸣呕哑嘲哳难为听(3)徘徊于斗牛之间不知东方之既白三、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明天鲁迅“没有声音,小东西怎了?”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说着,向间壁努一努嘴。蓝皮阿五便放下酒碗,在他脊梁上用死劲地打了一掌,含含糊糊嚷道:“你你你又在想心思”原来鲁镇是僻

106、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她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所以睡得也迟。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她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地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

107、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地扇动。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阿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她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她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便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地说:“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他中焦塞着。”“不妨事么?他”“先去吃两

108、帖。”“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这是火克金”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她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地看方,慢慢地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来,用力拨她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

109、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地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她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地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地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地跳去玩了。这一日里,蓝

110、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咸亨掌柜便替单四嫂子雇了两名脚夫,每名二百另十个大钱,抬棺木到义冢地上安放。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她现在知道她的宝儿确乎死了;不愿意见这屋子,吹熄了灯,躺着。她一面哭,一面想:想那时候,自己纺着棉纱,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说:“妈!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但现在怎么了?现在的事,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我早经说过:她是粗笨女人。她能想出什么呢?她

111、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她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她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陇地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地笑着挤着走去。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

112、躲在暗地里呜呜地叫。(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的开头,写鲁镇的古风,不上一更,大家都关门睡觉,夜半三更没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使尽浑身解数,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寄希望于何小仙,可见宝儿的死亡与其愚昧密切相关。C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生。半夜不息的灯光不仅是她生活艰辛的表现,也是她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一线希望。D在鲁镇的人们中,除草菅人命的何小仙外,王九妈、咸亨酒店的掌柜、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抬棺木的脚夫等等,多少还体现出人间的一点温情。解析B项,“可见宝儿的死亡与其愚昧密切相关”理解错误,文章的主旨不是批评单四嫂子,而是反映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答案B8单四嫂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答:_答案单四嫂子是一个勤劳善良、本分的劳动妇女,她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只是通过如梦幻般的“明天”来寄托她的希望,没有人同情她,她是封建社会中被压迫、被迫害的典型。9小说以“明天”为题,有何深意?答:_答案面对弱者被“吃”的悲惨命运却漠然视之的民众是没有“明天”的。只是耽于幻想“明天一切会好起来”的如单四嫂子一类的人,不会有明天。要想有“明天”,就要唤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对单四嫂子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病态的社会加以“疗治”。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