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假精练2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典题温故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2有关森林的砍伐导致的环境变化,不正确的是A生物物种资源减少 B水土流失加重C全球变暖 D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增加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解析】1三北防护林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三北地区深受荒漠化,沙尘暴等危害,因此三北防护林的主要的环
2、保功效是防风固沙,故C正确;吸烟除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属于城市地区的森林功能,故ABD错误。2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 多样性等功能,森林被砍伐后,这些功能消失,会导致生物物种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加重,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等问题,故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森林被砍伐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减小,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3近些年来,由于长江上中游地区出现的滥伐森林,陡坡垦殖现象,导致长江流域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为了防止长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国家建设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主要目的就是减少中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故长江
3、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故A正确;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等都是次要作用,净化空气、吸烟除尘主要是城市地区的森林的功能,故BCD错误。【答案】1C2D3A经典集训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题。1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A新疆 B青海C陕西 D宁夏2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开采矿产 生态移民合理载畜 抽取地下水A B C D3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A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D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4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5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流域统一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D上游修建水库解决上游用水的问题6新疆喀什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A B C D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图中景观是下列哪个地区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 D江南丘陵8该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是
5、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过度放牧和樵采城市化 陡坡开垦A B C D 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有效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污染 D气候变暖10加剧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发展旅游 B过度放牧 C气候干旱 D乱砍滥伐11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减轻汽车尾气污染 B减轻风沙危害C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D减少生物多样
6、性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12对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A杨树林种植面积逐年减小B2015年杂阔林面积达最大值C经济林种植面积逐年增长D2012年其他人造林面积达最大值13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工程会使省内A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多B河流含沙量略有减小C椰子等果品产量增多D沙漠化现象略有减弱 热带山地雨林广泛分布于海拔1100米以上的热带山地。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侧海拔2500米以上,生长的山地雨林显现为
7、“云雾森林”。“云雾森林”的树木明显比低地森林矮很多,没有较发达的冠层,但有繁盛的附生植物。下图示意南美洲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南美洲热带山地雨林的形成原因是A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B东南信风迎风坡多降水C充足的高山冰雪融水D潮湿低地的薄雾带来充足的水汽15“云雾森林”最突出的生态效益是A防风固沙 B维护生物多样性C保持水土 D调节气候16影响热带山地雨林分布高度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水分 非洲的刚果盆地是地球上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区之一,目前该地雨林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显示:到2050年,森林砍伐可能导致刚果盆地气温上升0.7,将使温室气体造成的变暖
8、加剧5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地处刚果盆地的国家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A B C D18热带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热带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 B C D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疏勒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西段,是甘肃省的富水区和土地富余区。多年来,该流域大部分土地沿用大水漫灌方式,且地下水开采免收水资源费
9、,机井多由用水者个人管理,造成农业灌溉与生态用水的矛盾突出。地处该流域的敦煌市四季多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风速平稳,平均风能密度为379.92瓦/平方米。左图为疏勒河流域部分水系分布图。材料二 上世纪90年代,为解决来自中部干旱地区和南部高寒山区数十万生态移民的贫困问题,甘肃省决定开发疏勒河流域。右图为19902010年疏勒河中游(昌马峡口双塔堡水库)地区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示意图。(1)据材料分析,敦煌市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_。(2)疏勒河流域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的主要表现有_,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_。(3)19902010年疏勒河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有_,该变化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10、_。20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和雨林严重破坏区域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以甲地为例,简述土地荒漠化的形成过程。_(2)荒漠化给非洲区域发展带来的主要危害有_。(3)乙地热带雨林严重破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_。(4)为防止乙地雨林面积继续减小,当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答案与解析【答案】1A2C3D【解析】1由图示可以看出,新疆的荒漠化比例最高。选A正确。2草地退化主要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造成的,治理措施以上合理规定载畜量,合理放牧;对生态脆弱的草原区,应生态移民;开采矿产会加重对草原的破坏,不可取;草原地区气候干旱,抽取地下水会加重草原退化,不可取。选C正确。3我国荒漠化防治主要内容是预防潜
11、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最高整治目标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才能做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选D正确。【答案】4B5C6D【解析】4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河流以内流河为主,主要补给水源为山地冰川融化。与古代相比,当代人对水的需求量更大,时令河夏季流量大,冬季下游可能断流,所以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导致下游地区荒漠化,B正确。河流水量变化不大,A错误。交通线更靠近城镇,更靠近山地,C错误。山地森林覆盖率受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5塔里木河由于沿河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下游地区用水紧缺,生态恶化。流域
12、统一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上中下游地区合理分配河水,可以使塔里木河流域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A错误,C正确。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易导致生态破坏,B错误。上游修建水库解决上游用水的问题,易导致中下游用水不足,D错误。故选C。6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不是自然原因,错误,该地位于西北内陆,水源不足,土壤不肥沃,错误。故选D。【答案】7A8D【解析】7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地表破碎”的地表形态,故A项正确;内蒙古高原地区,地表景观为草原,故B项错误;图示地形类
13、型为高原,不是丘陵和平原,故C、D项错误。8仔细审题可知,该题的设问是人为的原因,不是自然的原因;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属于自然原因,故错误,可排除A、C项;该地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产生的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和樵采,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陡坡开垦,故D项正确。【答案】9A10D1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荒漠化。9材料中提到“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可见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A正确。水土流失的形成条件之一是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塞罕坝所处地区降水少,不会出现水土流失。故B错误。酸雨污染的形成条件是:
14、多酸性气体和多降水。但塞罕坝降水少,不易出现酸雨。故C错误。“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意味着林场建立后,这个环境问题得以解决,而气候变暖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A。10发展旅游不会加剧土地荒漠化,但是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故A错误。“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说明以前这里的自然植被是森林不是草原,所以不存在过度放牧这样的人类活动。故B错误。气候干旱不是人为原因,而是自然原因。故C错误。“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说明以前这里的
15、自然植被是森林,后来出现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人为原因应该是乱砍滥伐。故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11塞罕坝林场距离北京较远,无法减轻汽车尾气污染。故A错误。“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有效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可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可以阻挡风沙的入侵,减轻风沙对北京的危害。故B正确。塞罕坝林场的建设不能北京的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故C错误。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减少。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答案】12B13B【解析】12表格信息表明,杨树林面积比重逐年减小,并不表示杨树林种植面积减少,排除A。表中信息表明,从2011年到2
16、015年间,杂阔林面积比重一直增加,2015年面积比重最大,且人工造林总面积在增加,因此2015年杂阔林面积达最大值,选项B符合题意。表格信息表明,经济林面积比重逐年增长,但每年新增种植面积不是逐渐增长,排除C。表中信息表明,2012年其他人造林面积比重达最大值,但不表明,面积达到最大值,排除D。故选B。13杂阔林比重有所上升,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但不一定会使生物多新性显著增加,A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保持功能增强,有可能使河流含沙量略有减小,B正确。江苏为亚热带地区,不适合椰子生长,椰子等果品产量不可能增多,C错误。江苏
17、省为湿润地区,无沙漠化现象,因此不存在沙漠化现象略有减弱,D错误。故选B。【答案】14D15B16D【解析】14南美洲热带山地雨林分布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侧,其沿岸是秘鲁寒流,对其其降温减湿作用,A错;这里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B错;高山冰雪融水并不能形成山地雨林,C错;潮湿低地的薄雾带来充足的水汽,沿山地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加之这里纬度较低,气温高,形成了山地雨林景观。据此分析选D。15根据材料,“云雾森林”的树木没有较发达的冠层,但有繁盛的附生植物。因此,“云雾森林”最突出的生态效益是物种多,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效益明显。这里风沙小、森林防风固沙效益不明显;植被茂密,水土流失不严重,保持
18、水土作用不突出;该地水热条件较好,调节气候功能不明显。据此分析选B。16由于该地植被为山地雨林,茂密的植被需要充足的水分,被称为“云雾森林”,说明水汽充足,因此,水分是影响该植被的关键因素,水分状况直接影响热带山地雨林的分布高度,热量、大气环流、洋流的影响均弱于水分,据此分析选D。【答案】17D18A【解析】本题考查热带雨林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17只砍伐名贵木材,会导致名贵木材数量锐减,从而树种单一,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错误;若严禁砍伐树木,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现实,故错误;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说法正确。故
19、选D。18雨林由于生物循环旺盛,枯枝落叶分解,养分释放后,进入土壤,植被吸收,不然就被水的淋溶作用导致养分流失,所以雨林的养分集中在植物体内,土壤很贫瘠。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多。故正确。故选A。19.【答案】(1)风能密度大;风向、风速稳定;风力强。(2)灌溉技术落后(大水漫灌),水资源管理意识薄弱,过度开采地下水。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3)牧草地和耕地的面积明显增加,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略有增加,未利用地面积大量减少。为生态移民提供居住和农业用地;水域、林地增多,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未利用地减少,土地利用率提高,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
20、。【解析】(1)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从距风源地近、气压状况、植被覆盖率、地形特点等角度分析。(2)疏勒河流域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降水少,水资源紧缺。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的主要表现有灌溉技术落后(大水漫灌)、水资源管理意识薄弱、过度开采地下水,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3)19902010年疏勒河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有牧草地和耕地的面积明显增加,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略有增加,未利用地面积大量减少,该变化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有:为生态移民提供居住和农业用地,水域、林地增多,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未利用地减少,土地利用率提高,有利于调整农
21、业生产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20.【答案】(1)植被破坏 风力、流水侵蚀增强 土地生产力下降 植被更为稀疏诱发沙尘等,导致生态恶化 (2)侵吞人类生存空间 土地生产力下降 粮食安全形势更严峻 加剧贫困过度开垦 (3)过度樵采 过度砍伐 重采轻育等(4)合理采伐 采育结合 退耕还林 保护性开发 调整林区经济结构 加强管理 建设森林自然保护区等【解析】(1)甲地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荒漠气候的过渡地带,由于不合理的开垦,植被破坏,导致风力、流水侵蚀加剧,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植被更为稀疏,形成土地荒漠化。(2)荒漠化给非洲区域发展带来的主要危害有诱发沙尘等,导致生态恶化、侵吞人类生存空间、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安全形势更严峻、加剧贫困。 (3)乙地位于热带雨林带,其破坏的原因有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砍伐、重采轻育等。(4)为防止乙地雨林面积继续减小,当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合理采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保护性开发、调整林区经济结构、加强管理、建设森林自然保护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