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主干回顾】一、秦的统一 1.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_的秦王朝。2.北固边疆:北击_,收复河套,修筑长城和“直 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匈奴 3.统一岭南:开凿_,平定岭南并设郡。4.平定西南:管辖西南夷,开辟“_”,任命官吏。灵渠 五尺道【特别提醒】1.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2)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3)扩展了统一帝国的疆域;(4)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郡县制:(1)内容:地方设有_两级,“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县下
2、设有“乡”“里”两级基层 行政机构。郡县(2)特点:中央_地方;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 免调动,不得世袭。(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_取 代贵族政治。垂直管理 官僚政治【特别提醒】2.理解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1)贵族政治的突出特征是世袭,官僚政治的突出特征是任命,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变革。(2)诸侯国之间的激烈竞争要求集权体制代替分权体制,郡县制就是适应中央集权体制的需要而出现的新的政治制度,与此相联系的是任命制取代世袭制,集权制取代分权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皇帝制度: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_”称 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皇帝
3、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 3.三公九卿制:官职职 责议 政 三公_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_系统以“_”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备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丞相 监察 朝议【特别提醒】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4.三公九卿制示意图 三、汉承秦制 1.地方: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曾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汉武帝时设置_ 和司隶校尉,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2.中央: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十三部刺史【史论要旨】1.秦汉“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2.秦朝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
4、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3.汉朝初期曾出现“郡”“国”并存局面,后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加巩固。【史料探究】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原因 材料 其原因在于中国较与世隔绝,它仅仅受到西北游 牧民族的侵略东周时期封建主相互混战不 绝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 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商品化为各封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 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需的财政资源。法家人物关心的是改革社会,以加强他们所奉事的诸侯的力量。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1:材料中的作者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
5、历史原因有哪些?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提示:(1)原因:西北游牧民族的威胁;东周以来的混乱局面使人民渴望结束割据战乱;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其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家人物和各国政治改革的推动。(2)角度:经济变革与政治变革的关系。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及特点 材料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 探究2:材料一反映了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在“家”“国”关系上,与西周相比有何延续性?提示:(1)反映了“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权独尊”等特点。(2)延续性:皇位世袭制延续了“家天下”的格局。
6、材料二(2014上海单科改编)传国玺是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创制的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 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 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 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 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探究3:根据材料二的文字和图片,分析秦始皇制玺的史实反映出他所创立的国家体制有哪些特点。提示:(1)以皇权为中心,建立起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对内中央建立皇帝之下的三公九卿制;对外用信玺处理国事。(2)实行中
7、央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通过郡县制实行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和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点。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材料 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探究4:材料中提及的秦汉时期“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
8、?说明理由。提示:(1)推翻封建制(分封制);结束世卿世禄制度;宗法制不再是新制度的核心。(2)肯定:是。理由:部落、家族以宗法为核心,以分封为形式控制全国的制度结束。皇帝一人统领全国,官员由皇帝任免的官僚体制建立起来。否定:不是。理由如下:皇位世袭,皇帝一家世世代代统治全国,仍是最基本的制度。由皇帝任免的官员实际上是皇帝的奴才,这仍然是皇帝一家的家天下。【名家评史】【观点】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 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 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 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 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
9、的武装;下令迁 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 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作者充分肯定了秦始皇在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方面的贡献。肯定了秦朝建立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皇帝制度、郡县制度等,政治上废除封建国家和王国,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实行郡县制,地方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负责;将六国旧贵族迁到首都,加强监视。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军事上解除六国士兵的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驻到全国各地。这些制度的实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克服了分封制的弊端。中央集权制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1.含义:中央
10、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2.形成原因:(1)经济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理论基础:法家思想。韩非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3)现实需要:巩固统一和维护统治的需要。秦吸取周的教训,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11、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考题印证】(2013全国卷T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题思路】主题归纳 知识迁移 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主以外的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说明分封制下的诸侯等级的消失 西周分封制的瓦解,走向中央集权【解析】选C。A错,井田制是分封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当时经济的发展反而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分封制的崩溃;B错,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体现的是世卿世禄制,分封制容易造成分裂,无法凸显君主集权;东方六国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虽然等级差别明显,但当时处于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解体,故D说法错误。【考向揭秘】1.已考角度:郡县制的推行及进步意义;郡县制下的官吏任免及官僚政治。2.预测角度:(1)继续引用原始材料如地图、石碑、崖刻和文献等,设置新情境考查对郡县制的评价。(2)从分封制与郡县制以及后来的行省制比较的角度命题,考查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及特点和三种政治制度的区别。(3)结合历史古迹遗存、文献材料考查对郡县制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