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趣味导引巧用修辞歧义猜字谜侯宝林先生有段脍炙人口的相声猜字,下面是其中的一小段:甲我再考你一个:李字去了木。乙这个字念“子”啊!甲不对了,念“一”。乙怎么念“一”呀?这个李字不是一个木字底下一个子字吗?您把那个木字去了,不就念“子”吗?甲念“一”。我说李字去了木,是去了下边那个“了”和上边那个“木”,可不就剩一道了吗。考考你:你能说说“李字去了木”既可以是“子”又可以是“一”的原因吗?答:答案相声演员为了难倒对方,故意让“了”字具有两种不同的语法功能:一种是把“了”用作“去”的时间助词,另一种是让“了”充当“去”的宾语,从而使自己的谜面产生两种可能的解释。这样,乙无论回答哪一个,甲都可以提出相
2、反的意见,利用歧义出奇制胜。这段相声,使用的歧义就是修辞歧义。目标导航1.全面了解并把握什么是词性,不同词性的词语所具有的不同的修辞效果。2.理解语言风格以及典雅风格的外部特征。3.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特点及其修辞效果,并形成自觉运用修辞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一、阅读“枯藤、老树、昏鸦”与修辞一文,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词性?明确词性是指词在语言组合结构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或基本语法性质、功能与特点。2形容词、名词、动词、拟声词、副词等各有哪些修辞作用?明确词语不仅由于词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语法性质、功能和特点,还往往具有相当明显的、多种多样的修辞作用。形容词和名词的修辞作用:可以把事物描绘得
3、生动、形象、具体。动词的修辞作用:可以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或者描写动态的画面。拟声词的修辞作用:可以把物体、人的运动的种种声音模拟得逼真、形象而生动。副词的修辞作用:可以把人、物活动的时间、范围、程度、频率、然否等种种情况写得精练而准确,有时也能表达一种强烈的愤慨之情。3各类词的修辞作用与一般修辞格的修辞作用有无不同?明确词语的修辞作用同一般的修辞格是不相同的,词语的修辞作用还是依托于自身的词性;而一般的修辞格,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二、研习文本典雅风格,回答下列问题:4什么叫典雅风格?明确典雅也称“文雅”或“古雅”,就是运
4、用规范化、正统化的语言去表现某一内容;而较少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和口语化的语言。5典雅风格的文学作品具有哪些外部特征?举例说明。明确典雅的语言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的外部特征:一是多用书面语言成分,强调运用规范的、正统的乃至历史的语言成分;二是经常使用一些文言词句。(举例略)6创作典雅风格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明确创作典雅风格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内容要高雅,二是用词要恰到好处。7阅读“资料链接”的三则短文,并查阅其他资料,区分比喻与比拟、借代与借喻、对偶与排比、设问与反问等不同修辞格及其表达特点;比较比喻与象征的区别。明确(1)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
5、方式。比喻重在“喻”,即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2)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代与借喻两种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有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也有不同点: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
6、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
7、、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3)对偶与排比的区别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4)设问与反问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
8、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5)比喻与象征的区别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
9、的比方抽象的,具有鲜明性。例: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文化,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便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1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例句: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没有消尽,会场里却到处涌动着春天的热流。A我淡淡地笑着,想起当初,我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所看出来的未来,是一片无边的净土。
10、B在他们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闪闪发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C甩开牵挂,审视你的内心,有一星火光仍在顽强地闪烁,那是你早已遗忘的曾经有过的梦想D一株巨大的垂柳从那小院内探出半个身子,柳丝万缕,好像在频频招手欢迎每一位光临的旅人。答案D解析例句中“春天的热流”为比喻,A、B、C三项均有比喻,D项为拟人。2讨论下列哪一项比喻不尽恰当,说出你的理由。(1)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2)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3)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4)浪花:一朵浪花,一
11、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群欢乐的生命。答: 答案(2)比喻不尽恰当,“书山上跋涉的樵夫”应该喻指读书人,用来喻指“词典”不当。3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种不良的作风,也传染到我们的党里了。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从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浴着阳光。A/ B/C/ D/答案A解析比拟(拟物),比喻(暗喻),拟人,拟人。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句是()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
12、绎的游人。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反衬手法的把握。A项诗句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反衬手法表现的是乡村深夜清幽宁静的景色,故不适用于“热闹”的西湖夏夜。B项原诗句出自宋朝诗人林和靖的七律山园小梅,是写梅花的疏朗与幽香,不能用来描写桂花。D项词句出自宋朝词人李清照的
13、一剪梅,适用于“爱情”而非“亲情”。5用四个反问句重组下面的语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必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每个人都是一根蜡烛,既然你被点燃了,就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世界却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答: 答案(示例)每个人难道不都是一根蜡烛?难道你不该被点燃?难道你不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难道世界不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吗?6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轻快。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
14、远方飘去。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像踩在棉花上似的。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比喻应用得是否恰当。这四句话中都有踩在棉花上的比喻,那么就应该根据语境来判断孰对孰错。A、D两项是用来比喻腿脚发软,走不动的情景,符合语境。C项把“云朵”比喻为“棉花”是取其形态上的相似性,也是正确的。B项中“猛冲”是快,而“踩在棉花上”是软,二者毫无相似性,不能构成比喻。故答案为B项。7生活中有些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把它们的原意变变角度,就会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仿照示例,在下面的四个短语中任选两个,写出你的不同看法。要求通顺、生动,有一定的说服力。示例短语:无欲则刚另一种看法:
15、无论是走仕途,还是做生意,或是钻研学问,欲望往往是一台助推器;没有强烈的进取欲望,休想成什么大器。(1)短语:喜怒不形于色另一种看法: (2)短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另一种看法: (3)短语: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另一种看法: (4)短语: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另一种看法: 答案(1)把真实想法埋在心底,对身体不好,人家会说你城府太深,工于心计,人还是坦荡点好。(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有说错的时候,说错了,改了就好。(3)殊不知,难得糊涂往往是处理同事间纠纷和矛盾的最佳良方。(4)前边就是胡同了,就要无路可走了,还在把别人的批评当耳边风,有你吃亏的那一天。8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与所
16、给句子构成排比句。要求:围绕“快乐”这个主题,补写的句子与所给句子的句式基本一致。你是农民,你有播种希望、荷锄田园、欣赏蛙鼓的快乐; ; 。答案你是教师,你有腹藏诗书、躬耕讲台、收获桃李的快乐你是学生,你有遨游书海、采撷知识、聆听教诲的快乐本专题对应高考考试说明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一考点。结合历年真题,我们可以看出高考重点考查的是判断修辞手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以及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历年高考试卷中,修辞手法的考查同阅读、鉴赏结合,仍是重要的关注点;修辞手法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更是近年高考修辞命题的一大热点,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本专题也对
17、应着仿用句式考点,因为仿用句式考点常与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起来考查。它要求考生依照某一种句式,再续写一个或两个(当然也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相同的句子。所要仿写出的句子涉及到句子内容、句式、修辞、衔接、照应和字数等多方面的要求,其核心是句子内容和句式特点。仿用句式题是一道综合能力考查题,它主要是针对提供的新语境进行仿造句式,进行创造性发挥。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是近年来高考题的一个走向,应该是高考复习的重点。1从题型来看,既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而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主观表述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修辞同阅读、鉴赏结合起来考查,主要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取得了怎
18、样的表达效果;二是修辞手法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这是近年来修辞考点的主要命题形式。总之,注重实用、注重能力、注重表述、注重综合是近年来对修辞考查的侧重点。2本题型仍会以考查比喻、拟人、排比为主;在语言表达题中,有时也会要求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手法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3突出语言表达中的规范化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相结合的特点,这是句式仿写题型命题的热点。所选材料会更加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着重考查考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考查考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应变的能力。估计命题形势每年都会有变化,如访谈、社区宣传语、大型活动宣传片解说词等。仿写句大都围绕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格命题。比喻、排比、比拟出
19、现率极高,所以,应特别注意运用多种修辞仿写句子的训练。1(2014浙江)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示例弯月落在湖水中;鱼儿游去了,碎得月影半池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答: 答案(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可就近联想与“弯月”相似的事物,如“残花”“飞絮”“晨霜”等。2(2014山东)下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画面。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
20、。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答: 答案(示例)一抹恬淡的微笑,如同一阵和煦的春风。一次鼻尖的轻触,更像是一次心灵上的碰撞。那稚嫩的肩膀举起的不仅仅是一只弱小的兔儿,更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亲密无间。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做这类题要通过仔细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另外还需要注意修辞和字数的要求。3(2013天津)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生命
21、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窗台。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1)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字内。答: (2)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答: 答案(1)(示例)带着新翻的泥土气息,风儿吹来,我顿时清醒,新的一年,新的希望让春风把自己的心声吹向天空幸福的取得需要努力,这是我和天空的对白。(2)(示例)生命如花,有时衰败,有时盛开。解析(1)符合情境,展开想象,语言优美。(2)比喻恰当,后两个分句构成对比,尾字押韵。4(2012广东)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请你为作品展
22、写一段前言,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答: 答案(示例一)镜头是花儿的舞台。迎春笑出了嫩黄的温暖,荷花绽开了粉红的妖娆,菊花怒放了金色的信念,梅花点燃了白色的幻想。镜头是花儿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花儿蕊的震颤,花儿看到我们心的悸动。花儿的四季轮回,牵动了我们的古今情怀。是我们在看花儿,还是花儿在看我们?小小的镜头,就是一座艺术殿堂,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妙吧。(示例二)如果说植物是人类生活的伙伴,花卉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群。在这个光、影和色彩汇集的花园里,我们将观赏到桃花的娇艳、荷花的清纯、菊花的高洁、梅花的坚韧,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解析本题
23、从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的角度考查语言的应用能力。要注意题目要求。要体现出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这些信息,语言要鲜明、生动,语意要连贯。1熟悉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考试说明提出的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注意几种易混修辞的辨析。其次要理解和明确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和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表达的前提。再次还要注意培养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这里包括审题能力,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分析语境的能力,语境中隐含的信息往往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能力,驾驭语言文字
24、的能力等等。2提高联想、想像等思维能力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高考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对,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对。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像能力。3解答修辞与仿写结合在一起考查的题型的方法(1)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持仿写句义与原句句义的一致。即与原句话题要统一。(2)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即与原句句式要统一。(3
25、)注意原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相同。即修辞要统一。(4)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即与原句语境、色调要统一。(5)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即与原句的感情基调要统一。总之,仿写题要做到“话题统一”“句式统一”“修辞统一”“色调统一”“感情统一”五个统一。1(2013山东)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学生乙
26、: 。答案(示例一)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示例二)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解析仿写要注意“神似”和“形似”。“神似”要求其主旨、情感、语意一致,都是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与感谢。“形似”则注意句式、修辞、字数等相同或相似。2阅读下面这幅图画,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揭示画面隐含的意义。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答: 答案在生源大战中,优生是鱼,金钱是饵,高校是竿;谁的钱多,谁的竿长,谁就会钓到更多更大的鱼。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做图文转换题有两个步骤:一是读图,二是把图的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幅图的内容很明确,就是有关高校的一场
27、生源大战。联系现实生活,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注意题目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3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下文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没有一本书的家,_;没有一本书的家,_。答案(示例)是没有一颗星的天空是没有一滴水的湖泊解析本题是对仿造句子的考查,首先抓住句式是“是没有一”,其次修辞是暗喻,再次“没有书”会导致一个不好的结果。4在下列横线处续写两句话,使文段语意连贯,修辞保持一致。用植物来比喻,文学批评大概像仙人掌花,高大吓人,刺多花少,却大剌剌地像一声轰雷似的拔地而起;诗歌 ;而
28、散文 。答案(诗歌)或许如兰花,生于幽谷,清雅绝俗,却轻柔地像和风般荡漾着心波(散文)应该似浅草,生机盎然,朴素自然,而又恣肆地如江水般绵延开去解析语言表达题总的趋势是综合性越来越强,本题把修辞、得体、连贯结合起来考查,仿写时既要注意修辞一致,又要注意语言连贯得体。5南京市最近评出“百条最佳廉政短信”,下面是其中一条短信的开头,请将其续写完整。时间是链子,清廉是珠子,用链子串上珠子,挂在胸前就可以开心一辈子;_,_,_,_。答案幸福是石子腐败是沙子用筛子筛掉沙子留下石子就能够走运一辈子6(2014湖北)下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
29、要求:必须原创,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答: 答案(示例一)奔跃气如虹,昂首啸长空。龙马抖精神,奋蹄疾如风。(示例二)哒哒哒哒,蹄声敲醒草原;萧萧长嘶,鸣声激荡群山!啊,草原的精灵,大地的骄子,迅疾如风,快似闪电!骏马奔驰,一往无前!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所写内容是“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注意“奔马”两个字,确定所写内容不是笼统的任何形态的马。其次要注意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从而使文字富有文采。最后,注意所写字数不能超过60。1(2014四川)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
30、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_答案(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示例二)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盼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期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解析本题从续写的角度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的多种能力。首先,要围绕中心写这一段话,中心就是第一句话;其次,要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来写;再次,要运用排比的修辞
31、手法;最后,语言要连贯、生动、鲜明,注意字数要求。2请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60字左右。浪花舞蹈争奇斗艳姑娘答: 答案春姑娘来了,她掠过海面,于是浪花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她把目光投向沙滩,五颜六色的贝壳像一朵朵争奇斗艳的花儿,点缀着春姑娘的衣裙。解析作答此题,首先要分析这四个词语之间的联系,想象一个与它们有关的画面或事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要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最后再检查字数是否符合要求。3天涯论坛有网友发帖:“真正的医生在哪里?我很怀念中国中医的年代。”这则帖引发网友们对中医和西医的热议。请你跟帖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
32、辞。答: 答案(示例一)我一直在想,当西医离开了仪器,他们还会干什么呢?感冒让人去验血,头疼让人做CT,胃痛让人照胃镜科技的发达是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可是你们不觉得现在的医生过分依赖于仪器,却忘了自己本身就是医生吗?(示例二)你们知不知道过去女人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而现在孕妇死亡率下降了多少?你们知不知道过去得了结核等于得了绝症,而现在大部分结核患者都能治愈?你们知不知道过去中国人平均寿命是多少,而现在八九十岁老年人越来越多?我不否认中医有其优势,有其特点,但现阶段大部分疾病还是西医更有效。4下列古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
33、里人。运用借喻手法,“貂锦”、“胡尘”分别指唐军将士和边塞战争的激烈场面。B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既是比喻又是写景,以景物喻愁思,烘托闲愁之多。C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比翼鸟”比喻相爱而不分离的男女。D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答案A解析A项混淆了借喻和借代,二者的区别有三点:借代只代不喻,借喻是喻中有代;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根据上述三点,A项“借喻”应改为“借代”。5下列句子都用到了“像”、“好像”,但只有一句是比喻句,
34、它是()A有人居住的这个星球只不过像一丁点的岩石和金属,它靠着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B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C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D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答案A解析B项属于同一事物,构不成比喻。C项表揣测,不是比喻。D项表举例,也不是比喻。6(2011新课标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35、答:答案(示例)平凡是山石,孕育着宝藏,只要你肯锤炼;平凡是大地,孕育着生机,只要你肯创造;平凡是种子,孕育着生命,只要你肯播种。解析注意题干中“三句话”、“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的要求。7仿照下面的例句,另写一组句子,要求:表意明确,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例句相同。例句:错过了清晨的朝霞,错过了正午的骄阳,错过了夕阳的绚烂,错过了暮色的朦胧,也许还会拥有迷人的月辉。答: 答案错过了春日的烂漫,错过了夏日的奔放,错过了秋天的丰硕,错过了冬季的清冽,也许还会拥有轮回的惊喜。8根据下面的文字,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写,要求内容合理,句式一致。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
36、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因为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_。”前者的立足点在于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_。答案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因为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后者的立足点在于创造(追求),所以就有了体会创造过程的喜悦和品味创造结果的快乐这双重喜剧9请在下面语段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要求句式与首句相同或相近,内容上与上下文连贯。贝多芬虽然听不到动人的旋律,却用音符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赞歌;_,_;_,_。因此,身残志坚之人,也能用己之长为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答案(示例)邰丽华虽然
37、说不出甜美的声音却用舞姿为我们献上了一出绝美的舞蹈谢坤山虽然握不住短短的画笔却用心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灿烂的人生10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另写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横线处,使之结构相似,内容连贯。微笑,恰如缓缓溪流,柔和恬静;_;微笑,又恰似那挺拔苍松,积蓄万般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坚忍不拔,那便是微笑的力量;_;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心头一暖,那便是微笑的力量!答案微笑,恰似一弯新月,皎洁妩媚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自信满满,那便是微笑的力量解析解答此题,应注意两方面,即结构和内容。从结构上看,第一个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要注意仿写成“微笑,恰如”的句式,第二个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
38、假设复句,要注意仿写成“如果说那便是”的句式。从内容上看,第一个语句应抓住“微笑”的柔、美等特点来仿写,第二个语句应从“微笑的力量”这一角度进行仿写。11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前面形成排比,并与首句尾句相照应。一首好诗,往往只给你一缕春风,就能叫你去想像春天的温馨;_,_;_,_:好诗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像。答案只给你一朵浪花就能叫你去想像大海的浩渺只给你一颗星星就能叫你去想像星空的灿烂12仿照例句,另选择两位不同的诗人再写两个句子,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大体相等。例句:柳永在寒蝉骤雨后的都门外,吟咏过婉约派诗词最为经典的篇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尽显其
39、感情的缠绵与悱恻。答: 答案(示例)苏轼于大江明月下的赤壁,唱响了豪放派诗词最为雄壮的乐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尽显其人生的旷达与洒脱。杜甫在风急猿啸下的夔州,抒写了现实主义诗歌最为杰出的诗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感叹其人生的艰难与苦恨。13仿照下面的例句,另写两个句子。例句: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张白纸,那么时间则是一盒颜料,描绘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_;_。答案(示例)如果说生命是一棵树,那么时间则是一片片绿叶,充实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扇门,那么时间则是一把钥匙,开启着人
40、生如果说生命是一杯咖啡,那么时间则是一袋佐料,调味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戏,那么时间则是无名主人公,演绎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匹快马,那么时间则是一块绿地,承受着人生14众所周知,十八大报告奏响了反腐倡廉的最强音,而其中的一些汉字如果拆解开来,颇有启迪和警示意义。请仿照示例拆解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来描述它。例1贪:上“今”下“贝”,凡是贪污受贿得来的钱,都不可能长久地占为己有。例2败:左“贝”右“反文”,凡是以不文明手段得到钱财的人,将来必定身败名裂。(1)赂: (2)欲: 答案(1)大好人生“路”,凡是为了私财铤而走险的人,最终会一失“足”成千古恨。(2)左“谷”右“欠”,在欲望诱惑面前一定
41、要把持住,凡是踏出了本该“欠”的一脚的人,就会堕入万丈深谷。解析作答时,首先要审明例句结构,懂得如何拆分。然后要研究“赂”“欲”的结构,联系情景要求,表达“反腐反贪”的主题。最后检查所写的答案,看其是否语意连贯,是否有文采。1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吴文英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本词下片前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作用。答: 答案(示例)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柳絮飘落如春天落泪,人之落泪自在不言中,“月含羞”实拟人之含悲,表现了人的离别悲感之深。这两句词把人之离愁幻化成情天恨海,形成深广而迷离的至高至美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