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63KB ,
资源ID:244472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447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海市七宝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七宝中学高三语文摸底考试(一) 默写(5分)1.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论语.卫灵公)3.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的观点,活到老学到老,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4.韩语在听颖师弹琴一诗中用“昵昵女儿语”来形容乐声轻柔细腻,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二)选择(5分)5、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是()(2分)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

2、桃李满三千株6、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3分)A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B.某饮料广告将在广播里播放,其文字稿中这样写道:“该饮料(系成人饮品)中含有致癌物质,可以调节人体循环。特向全国诚招经销商,欢饮垂询。”C.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赵保乐说:“最后,感谢嘉宾黄格选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D.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参加香港一寺庙大佛开光典礼时,面对媒体的提问说:“谁搞三违背,定会苦海无边,罪过!

3、罪过!谁搞三符合,自是回头是岸,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二阅读(70分)(一) 阅读语段,回答7-11题(16分)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作者,尤其是虚构叙事的作者,对其作品中的人和事,往往拥有全知的权利和资格。在运用叙事谋略的时候,他们放出了叙述者这个幽灵,把全知的圆切割成文本中限知的扇面,这就是视角。视角有全知、限知之别,实际上是作者感觉世界的角度、程度、层面和方式,从中可以领会到作品蕴涵的某种哲学意蕴和审美趣味。 中国古代的历史叙事,在总体上是采取全知视角的。因为它不仅要全面地实录史实,而且要探其因果原委,来龙去脉,以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开头就这样落笔: “高

4、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尝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以“高祖”称刘邦,这是史臣的视角。这一视角是全知的,不仅知其家世,而且知其性情、异行:见蛟龙盘在刘媪身上,似乎是刘太公的视角;见刘邦醉卧时有龙出现,却又似乎变为酒店主人的视角。正是在这半真半幻的全知视角中,历史叙事展示了开国之君的异生、异相、异行、异志,从而把本王朝的兴起加以神化或天意化了。 历史叙事在总体上采取全知的视角,并不排除其局部描写上采取限知的视

5、角。在某种意义上,限知视角是对全知视角的有限性认可、突破和发挥。一些精彩的历史叙事片段由于采取限知视角,使叙述委婉曲折,耐人寻味。由全知到限知,意味着人们感知世界时能够把表象和实质相分离。因而限知视角的出现,反映人们审美地感知世界的层面变得深邃和丰富了。 我国志怪小说中的佳作较多地采用限知视角。因为志怪小说不能在开始落笔的时候就让人一眼看出妖怪来,它需要用常态掩盖异态,用假象冒充真情,使人物(以及读者)遇怪不知怪,然后渐生疑窦,突然翻转出一个出人意表的结果。比如“白水素女”的故事,描写农家孤儿谢瑞在野外捡到一只大螺,养在水缸里。不久就出现奇怪的事情了:每天种地回来,都有人做好饭菜。行文的视角是

6、与谢瑞重合的,他特地安排鸡鸣出去,提前在天亮时回来,窥见一少女从水缸中出来,到灶下烧火。于是上前询问缘由,少女说自己是“天汉中白水素女”,天帝哀怜谢瑞少孤、勤谨,派她来为其“守舍炊烹”。这则动人的“仙话”,是从一个少年农夫的角度展开叙述的。少年捡螺、少女做饭,安排早出早归和隔篱偷窥,都是平平常常的事。但由于限知视角的缘故,在这些平平常常之外,隐藏着一种异乎寻常的存在:银河中的仙女隐身在大螺之内,又走出螺壳为少年下厨。这种平常中的异常,反映了人们安居乐业、温饱自足的理想,写得曲折有致,掩映多姿。志怪小说的限知视角是一个写作实践的问题,在我国古代,它处于没有加以理论上的发猛、总结和升华的自在状态,

7、因此也就未能广泛和深刻地影响文学或小说文体。章回小说结构宏大、线索纷纭,是不宜采取限知视角的,但这不排除它局部上的限知。由于缺乏理论上的自觉,这里的限知往往界限模糊,不时出现越界和脱轨行为。理论上的自觉,是到了明朝末年金圣叹删改和评点水浒传的时候才出现萌芽。且看金圣叹修改成的第二十回“宋江杀惜”故事的一段话(括号内是金氏对原文修改后的话):阎婆惜正在楼上自言自语,只听得楼下呀的一声门响,婆子(床上)问道:“是谁?”宋江(门前)道:“是我。”婆子(床上)道:“我说是哩,押司却不信,要去。原来早了又回来,且再与姐姐睡一睡,到天明去。”宋江(这边)也不回话,一径(已)奔上楼来。 金氏的改动不算大,他

8、抓住原文中“只听得”三字做文章,夹评道:“三字妙诀。不更从宋江这边走来,却竟从婆娘边听去,神妙之笔。”这些话是很有艺术敏感的,“从婆娘边听去”,自然是限知视角了。但原文在贯彻限知视角时,未免有些界限模糊,从楼上的阎婆惜跳到楼下床上的婆子,又跳到推门上楼的宋江,事先相当紊乱。经过金圣叹的修改整理,限知视角的界限就严密化了,金氏理直气壮地如此评点说:“一片都是听出来的,有影灯漏月之妙。”所谓“影灯漏月”,就是挡住部分灯光,使之有照不到之处;漏下一线月光,使之又能够照到之处。“影灯漏月”一语,是限知视角的诗意化表述,它把限知的半为可感知,半为不可感知的界限巧妙地勾勒出来了。 到了现代,限知视角在小说

9、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它简直被视为对世界感觉精致化和深邃化的一种标志。第一人称视角虽然不是限知视角的全部,但无疑是它的一个重要侧面。小说祝福的开头,就是采取第一人称视角的。它写“我”回到阔别五年的鲁镇的心境和见闻,第一人称视角把鲁四老爷充满理学俗儒味道的书房和被贞节观摧毁精神支柱的祥林嫂之死联结在一起,使作品具有了反讽意味和社会哲学的深度。 (取材于杨义中国叙事学)链接材料一: 限知视角会留下某些叙事的空白,但这些空白不应该是平板的,而应该是富有暗示性的。暗示的极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贸然突破视角的界限,给人们留下寻味的余地。例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葛巾一篇,写游历曹州的洛

10、阳士人常大用在花园遇到美丽的女子葛巾,怀疑她是“贵家宅眷”或者仙女。随着接触的加深,常大用常常能“忽闻异香”,家中衾枕也“皆染异香”。这些暗示,已经把一个国色天香的牡丹花精烘托得呼之欲出了,但毕竟没有点破,它只不过在一个潜在的信息源中,不断地发出某种信息,等待故事主人公最终的破译。 (取材于杨义中国叙事学)链接材料二: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的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

11、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现代文阅读答案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现代文阅读答案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7、第段中加点词语“扇面”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8、下列对文章(含链接材料一)中四则材料使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引用高祖本纪开头部分的一些文字,说明了历史叙事使用全知视角的优势。B.作者概述“白水素女”的叙事过程,说明了

12、志怪小说中多选用限知视角叙事的原因。C.作者以祝福开头为例,说明了使用限知视角的作品都具有哲学深度和反讽意味。D.作者以葛巾为例,说明了在限知视角的叙事过程中“空白”的使用原则及其效果。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含链接材料一)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视角,只是虚构叙事的作者通过作品表达出的感觉世界的角度、程度、层面和方式。B.相比限知视角,全知视角更有利于全方位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复杂关系。C.运用限知视角叙事,叙述者就是故事主人公,这种方式便于制造曲折的故事情节。D.我国古代对限知视角的研究并未达到理论自觉,因此在实践中未能影响到文学创作。E.运用限知视角叙事所留下的空白往

13、往有暗示作用,有助于故事结局的最终破译。F.现代小说普遍运用限知视角,“第一人称”的广泛使用,成为限知视角发展的标志。10、 金圣叹对“宋江杀惜”的修改整理,是如何将“限知视角的界限严密化”的?请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3分)11、“链接材料二”选自林黛玉进贾府,请从“限知视角的使用”这一角度赏析这段文字的妙处。(5分)(二) 阅读语段,回答12-16题(16分) 听松 熊召政 (1)今天,我又想去泰山极顶,去华山、恒山、黄山、庐山,或者武夷山、井冈山、大别山,去中国的任何一座千仞冈上,振我的衣,摄我的神,听一次混混沌沌、莽莽苍苍的松涛。(2)我的故乡是一座松涛之城。我呱呱坠地,故

14、乡便把松涛作为第一首儿歌,也是一首永远的儿歌送给我。从那时起,我就感受到其中的世界是那么喧闹,那么生机勃勃,穷极变幻。四月的雨天里,尽管阴霾怒张,那不肯被黑暗吞没的万丈新翠,把春天赋予的全部生命力都注入柔韧的枝条,迸发出指天扫地的怒吼。在寒气凝冻的腊月,草木尽枯,瑟缩如僵虫。唯有青松独领风骚,在凛冽的风中摇荡碧色。旋起一轮轮穷天极地的呐喊。(3)在这样的氛围里,我长大了。我看惯了林松曳动的光影:束束凝碧,一派空灵。初似霓裳,继如乱发。且舞且摇,光色渐乱渐暗。终于,深浅有致的累累青柯好像有了淡墨泼进,变成一色的乌黛。一林松骚动起来。接着,一山松、千山松、万壑松都骚动起来。松涛响了。(4)带着松涛

15、给予的启示,我离开了故乡群山环绕的那座小城,走上了生命长途。我走过许多城市,许多乡村。在北国的长城上,我听过大雪;在南国的大海上,我听过风暴。它们虽然都很壮观,表现了乾坤伟力,但仍不及响在千峰万壑上的那千顷万顷松涛,那气吞山河的震荡,多么地摄人心魄!(5)遗憾的是,离开故乡久了,离开大山久了。住在城市的高楼里,眼中的世界色彩缤纷,竟使我渐渐淡忘了童年的耳中的世界。心灵没有受到伟力的撞击,血管里的血也就不再汹涌。(6)如同李白欣然相逢了西下峨眉的蜀僧,不久前的那一夜,一个森林里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他似乎有消息告诉我,可是我一句也听不清。我问他话筒里传来的是什么声音,他说是松涛。(7)一根银线,为

16、我送来了久违的松涛。我重又获得了生机勃勃的耳中的世界,这简直是一个奇迹。(8)我放下听筒,可是我仍在听着,听着,听远方的松涛。(9)初时,舒缓如空蒙月夜的琴声,如纷纷扬扬的击瓦的雪声。接着如哔哔剥剥的火声。沸沸汤汤的水声又继之。旋即错杂成踢踢踏踏的大马群的蹄声,马上又演变成轰轰隆隆的荒野炮声。最后,响起石破天惊的雷声。自霜皮虬枝的松干,自松干中弯弯曲曲的年轮;自拔云掸日的长柯,自条柯上戟张的针叶。那可怕的松涛,在幽邃的天穹下炸响了。仿佛五百年内的声音,都聚到这一块儿同时爆炸。(10)这真是一个葱岭欲拔、巨山若裂的时刻。我没有见过龙,但从那松涛里我分明听到了龙叫。山川震怒,让我听到中国魂的狂吼。

17、松既有情,发出摇荡乾坤的正气。人非草木,在此振聋发聩的境界中,怎么可能心如枯井,微波不兴呢?(11)放下听筒,我仍在听松。我的心,始而醉,继而痴,尔后又惶然悚然,愧然愀然。我以为人过中年,从此只谈风月为好。岂知今夜的松涛,再一次冲刷了我的肺腑。心中的尘垢被荡涤一尽。松涛呵松涛,多谢你吹碎一个诗人病态的淡泊,再开他热血男儿的襟抱。 (12)从此,他不仅仅听松,感受剧烈的震荡。他更想变成一棵松,植入中国的任何一座山,挺起他的腰,伸开他的臂,加入伟大的呐喊。 (选自灯花带梦红有删节)12、说说文章第一节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分)1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段画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14、请评析段

18、划线句子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4分)15、最后两小节人称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有何艺术效果?(4分)16结合全文,探究一下作者从“听松”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7-19题(8分)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注释】端溪石池:指端溪砚。 行:将要。 五原:郡名。隶属于朔方刺史部。1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前两句写诗人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为

19、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B第六句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出诗人纵横走笔的磅礴气势。C第八句紧承“复把酒”,形象写出诗人酒醉后恍惚迷离的神态。D结尾两句以“何时”发问,表达了早日收复祖国山河的愿望。18、下列诗句与“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2分)A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江总雨雪曲)B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杜甫岁暮)C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一)19.陆游诗中的酒与笔,往往无关消遣、无关风雅,实关国家之命运。请结合本诗中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0、20-25题(17分) 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累中进士,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挠,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 安禄山反,玄宗入蜀,百官解窜,华母在邺,欲间行辇母以逃,为盗所得,伪署凤阁舍人,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华自伤践危乱,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 上元中,以左补阙、司封员外郎召之。华喟然日:“乌有隳节危亲,欲荷天子宠乎?”称疾不拜。李岘领选江南,表置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苦风痹,去官,客隐山阳,勒子弟力农,安于穷槁。晚事浮图法,不甚著书,惟天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碑颂,时时赍金帛往请,乃强为应。大历

21、初,卒。 初,华作舍元殿赋成,以示萧颖士,颖士日:“景福之上,灵光之下。”华文辞绵丽,少宏杰气,颖士健爽自肆,时谓不及颖士,而华自疑过之。因著吊古战场文,极思研摧,已成,污为故书,杂置梵书之庋。它日,与颖士读之,称工,华问:“今谁可及?”颖士日:“君加精思,便能至矣。”华愕然而服。 华爱奖士类,名随以重,若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佑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后至执政显官。华触祸衔悔,及为元德秀权阜铭、四皓赞,称道深婉,读者怜其志。(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支娅:此处指亲信。庋:放东西的架子。为唐代诗人元德秀和唐朝大臣权皋所作墓志铭。为秦末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隐者所作赞语。20写出

22、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欲间行辇母以逃( ) (2)乌有隳节危亲( )21. 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 劾按不挠 ()A.巡视 B.考查 C.按照 D.抑止(2)华触祸衔悔()A.包含 B.心怀 C.接受 D.连结2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乃强为应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B而华自疑过之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C.污为故书 为击破沛公军D.名随以重 覆之以掌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华自伤践危乱,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24.第段骂李华以文示友,其态度经过了从_到_的转变。(每空只填4个字

23、,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21.联系全文,概括文章结尾“读者怜其志”中“怜”的依据。(3分)(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30题(13分) 灵芝记 (清) 管同 凡木之生,不材则已,材则为栋梁,为舟楫,为凡什器;树之乎廊庙,泛之乎江湖,陈之乎五都之市,尽其用而无憾,谓之曰幸可也。其次不为人用,而产于山林,植于园囿;华以春,实以秋,荣悴开谢以其时。不尽其用,而且遂其生,谓之曰幸亦可也。其下薪之,槱之,斩之,艾之,萌蘖之生,又从而践踏之。彼其机既欲遂而不能,而其气脉脉绵绵,又若续而不绝;雨旸所被,暵湿所薰,朽败之余,于是乎蒸出而为芝菌。人见芝菌之生,则啧啧夸曰瑞物。呜呼!物诚瑞矣,而以木言之,

24、其幸也与?其亦至不幸也与? 道光四年,予迁居城北老浮桥,庭有楙树,前主人断之。明年,有芝生于根,一本九茎,五色具备。予观之,而窃有感焉。诗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楙树者,木瓜也。彼见咏于风,人知为材木,而前主人者,遏其机,沮其气,使之处乎至不幸,芝之生岂偶然也?今吾家于此,而芝适生,见者因 贺为吾瑞。吾之瑞曷为乎来哉?为我告诸公曰:凡天下遇材木者,幸蚤爱惜焉,毋使不幸而至于芝生也,是则可贺焉矣。注释:管同(17801831),字异之,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道光年间(18211850)举人。姚鼐著名弟子之一,与梅曾亮友善,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幼年丧父,家贫,淡泊名利,终生未仕。散文清

25、新明快,笔力健朗。有因寄轩文集。 槱(yu由)之:做积存备用的木柴。雨旸(yng阳):尚书洪范:“曰雨曰旸。”孔安国传,“雨以润物,旸以干物。”旸:出太阳。被:加。暵(hn汗)湿所薰:干湿气味的熏染。暵:干。薰:同“熏”,侵蚀。 楙(mo)树:果树名,一名木瓜。26. 对树木而言,下列四种情况,不属于“谓之曰幸”的一项是(2分)A. 为栋梁,树于庙堂;为舟楫,泛于江湖。B. 做成器物,陈列在城镇集市,物尽其用。C. 砍伐为薪,萌芽新生,展示出绵绵生意。D. 春华秋实,按时令自然地完成生命周期。27. 灵芝是怎样产生的?请根据第段文意加以概括(2分)28. 第段画线问句的作用时什么?(2分)29

26、. 第段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对其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楙树根部长出了灵芝,是对我精心爱护的回报。B. 证明楙树是材木,批评前主人遏其生机的做法。C. 引用儒家经典,表明对楙树生芝的感慨古已有之。D. 楙树见咏于风,可见投桃报李广受民间认可。30.本文写作手法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4分) 三写作(70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1、休说鲈鱼堪脍 登建康赏心亭2、有杀身以成仁3、学不可以已4、小弦切切如私语5、 B(解析:B项“古稀”指“70岁”,“诲人不倦 ”扣住“老师”;A项“花甲”是“60岁”;C项是挽联;D项是指“从事教育工作近70年”。)6、C(解析:A“微薄之力”是自谦之辞

27、,用到别人身上不合适。B广播稿不能使用括号标注内容,同时“治癌”与“致癌”同音,容易引起歧义;D“荣幸” 谦敬失当。)7、解析:文章说“把全知的圆切割成文本中限知的扇面”,这就是说“扇面”是相对于“圆”而言,是圆的一个部分,那么,相对于全知视角而言,就是不全面的、分离的、有限的视角,也即限知视角答案:不全面的、分离的、有限的视角。8、解析:A项,在第段中,作者说:“全知视角不仅要全面地实录史诗,而且要探究其因果原委,来龙去脉,以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也就是说全知视角在历史叙述中所占优势。B项,第段说“志怪小说不能在开始落笔的时候就让人一眼看出妖怪来,它需要用常态掩盖异态,用假象冒充真情

28、,使人物(以及读者)遇怪不知怪,然后渐生疑窦,突然翻转出一个出人意表的结果。”因为志怪小说多涉及到神仙鬼怪,因此,用限知视角,可以使故事叙述更易于接受。D项,链接材料一说:“限知视角会留下某些叙事的空白,但这些空白不应该是平板的,而应该是富有暗示性的。”说明限知视角不是随便运用,必须有所暗示,即有一定的原则,还有这样写作能使限知视角“不断地发出某种信息,等待故事主人公最终的破译。”而C项说,“作者以祝福开头为例,说明了使用限知视角的作品都具有哲学深度和反讽意味。”文章第段的意思只是在现代限知视角得到广泛运用,使作品能够达到“精致化和深邃化”,并不能说使“作品都具有哲学深度和反讽意味”;而“作品

29、都具有哲学深度和反讽意味”只是祝福这种类型的作品在运用限知视角所达到的效果,而非这类型的并不能有。同时,绝对的话语一般都有可能错误。9、解析:A项,文中说“实际上是作者感觉世界的角度、程度、层面和方式”而选项说通过作品传达出的,不符合。C项,叙述者未必就是故事主人公,如孔乙己中的叙述者是“我”,主人公却是孔乙己。D.第段说“理论上的自觉,是到了明朝末年”,因此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F.无中生有。所以选择BE10、主要分析选文的不严密的限知视角变成严密的限知视角,将视角由全知,开始转向一个角度。11、解析:这段文字的叙述者是林黛玉,主要是通过林黛玉来介绍贾府的情况,因此点出叙述者及所写内容,然后再

30、指出所彰显的人物的性格特点。答案:本段文字从林黛玉的视角描写了贾府建筑的壮丽轩昂以及荣禧堂的豪华富贵,表现出林黛玉善于观察、细心的个性特点。12、解析:散文首段的作用,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内容主要是人物、情感、主旨,结构上主要是对下文、对标题等的作用,以及读者的阅读效果等。答案:开篇点题,暗示文章主旨;与文章的结尾形成照应;为后文叙写童年“听松”及成年后的城市生活做铺垫。(意思对即可)13.解析:首先熟悉常见的表现手法,其次写出事物的特征特点,再者指出情感。答案:对比(或衬托),用寒冬的草木尽枯来突出青松不畏严寒的旺盛生命力,突出对青松的赞美之情。14.主要从手法,语言风格等角度来阐

31、述,一般选择一个角度阐述即可,要注意分析和情感等。15.主要分析人称的变化及其作用。答案:将“松涛”称作“你”,赋予松涛人格化的特点,有利于抒发情感,表达了对松涛的感激之情;将“我”称作“他”,突出“我”和听到松涛的每个人,都会进入新的境界,有新的认识和胸襟。(意思对即可)。16.解析:概括题,主要是概括作者听松的启示。答案:一个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要像青松一样生机勃勃;像青松一样,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傲然挺立,响彻天地;一个人要像松一样充满正气,不可在“风月”“缤纷色彩”之中消磨掉锐气;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变迁的时代,要把个人的激情融入到这洪流之中。17 解析:“如见万里烟尘清”主要是

32、写酒后的清醒,而不是恍惚迷离。答案:C18A项写的是自然之景,B是写战后的混乱,渴望朝廷能有人出征,C是写写征夫思念家乡,对战争的厌恶之情。D是写男儿壮志,收取河山之情,与题意合。答案:D19解析:将酒与笔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最后要点出陆游的爱国之情。答案示例:本诗中,作者以酒为旗鼓,把笔当作刀槊和军队(2分),排兵布阵,纵横驰骋,最终扫尽逆虏、取得胜利(2分)。把施于纸上的笔阵、墨阵想象成杀敌复国的军阵,充分体现了陆游的报国之志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之情(1分)。20. (1)从小路 (鸿门宴和廉颇蔺相如列传都有这个字) (2)通“毁”,毁坏(过秦论有这个字)21.(1)B (2)B22. B23

33、.解析:完、安、屏居这几个词需注意。答案:李华感伤自己陷入危险祸乱的境地,不能保全名节,又不能使母亲安定,想要为母亲养老送终,但是母亲不幸亡故,于是退居江南。24.自以为是(恃才傲物、自视甚高)、心悦诚服(自愧弗如、)25(1)为人旷达,处事公正严谨,却为权贵所痛恨;(2)遭逢乱世,担任伪职而毁节,以致抱惭退隐;(3)晚年专心佛事,为他人作传写颂,才华不展;(4)奖掖后进,使他人名重官显,而自己却默默无闻。补充注解:元德秀,唐代诗人,性格淳朴耿介,李华在元鲁山墓竭铭(并序)中称他“大易之易简,黄老之清净,惟公备焉”;宰相“房馆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鲁山任满后元德秀

34、再无牵挂,遂退隐至陆浑与山水为伴。权皋,唐朝大臣,原在安禄山幕中做事。他发觉安禄山谋反,怕祸及父母,就装病携亲离职而去。“四皓”,又称“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里先生周术,后泛指有名望的隐士。26.C,文中说成材就做成栋梁,做成舟楫,做成普通的日用杂物。树木种在廊庙,出现在江河湖边,树立在五都市场,都能尽其用而不留遗憾,这就称之为有幸。其它的不被人所用,而生长在山林,种植于园囿的,在春天开花,在秋天结果,按照时令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尽用其才,而姑且满足它的生长,说有幸亦是可以的,因此,砍伐等属于树木的不幸。27.木柴被砍伐,而它的生气却是绵绵延续

35、而不绝;下雨出太阳时所遭受的,干湿气味所侵蚀的,在它将要朽败之余,在树木的枝干上就生出众多的灵芝。28.通过问句的形式,写出揭露了社会对人才的粗暴摧残,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愤慨。同时,引出下文。29 .解析:文章主要是说“而前主人者,遏其机,沮其气,使之处乎至不幸”,因此选择B项参考译文: 李华字遐叔,是赵州郡赞皇县人,年轻时为人旷放通达,外表看似坦率放任,内心却严谨持重。经过逐级科考,进士及第,天宝十一年,升任监察御史。当时宰相杨国忠的党羽亲信在任所骄横奸猾,李华出京行使职责,对权贵严加弹劾查办,毫不屈服,州县上下十分敬畏,因而被权贵所痛恨。 安禄山谋反,唐玄宗进入蜀地避难,百官四散奔逃,李华的

36、母亲在邺县,他打算从小路用车载着母亲逃离,被叛贼抓住,被迫担任凤阁舍人的伪职,叛贼被平定后,李华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李华感伤自己陷入危险祸乱的境地,不能保全名节,又不能使母亲安定,想要为母亲养老送终,但是母亲不幸亡故,于是退居江南。 上元年间,朝廷征召他担任左补阙、司封员外郎。李华感叹地说:“哪里有毁坏名节并使母亲陷入危险的不忠不孝的人,还想要承受天子的宠幸呢?”就以生病为由不去任职。李岘在江南一带负责选拔官员,上表请求将李华安置到幕府任职,提拔他担任检校吏部员外郎。李华苦于身患风痹疾病,辞去官职,客居归隐到山阳县,督促子弟致力于农业生产,安于困窘生活。他晚年研究佛法,不很用心著书,只是写点天

37、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碑颂之类的文章,人们常常携带着金银布帛前往请求他写传作颂,他才勉强答应。大历初年,李华死了。 当初,李华写成含元殿赋,把它拿给萧颖士看,萧颖士曰:“你的文章在景福一文之上,灵光一文之下。”李华的文章言辞绵密华丽,而缺少宏大杰出的气象,萧颖士的文风刚健爽朗放任洒脱,当时人们认为李华的文才比不上萧颖士,但李华自认为超过他。于是他创作吊古战场文,竭尽才思反复研磨推敲,作成之后,故意将它污损成旧作,把它混杂在摆放梵书的架子上。有一天,李华把书送给萧颖士阅读,萧颖士称赞文章精美,李华问道:“当今谁的文章可以比得上它?”萧颖士说:“如果你加以精细研思,就能到达它的境界。”李华十分惊

38、讶,深表佩服。 李华乐于奖掖读书人,许多人的名气也因为他的缘故而显著,像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佑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这些人,后来都发达到在显耀的官职上执掌政事。李华遭受祸乱,心怀悔恨,等到替元德和权皐撰写墓碣铭、撰写四皓赞,他文中用深情委婉的笔调表达对笔下人物的称颂,令读到文章的人同情他的心志。(选自新唐书)参考译文 凡树木的生长,不成材则罢,成材就做成栋梁,做成舟楫,做成普通的日用杂物。树木种在廊庙,出现在江河湖边,树立在五都市场,都能尽其用而不留遗憾,这就 称之为有幸。其它的不被人所用,而生长在山林,种植于园囿的,在春天开花,在秋天结果,按照时令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尽用其

39、才,而姑且满足它的生长,说有幸,亦是可以的。可是比这种情况还不如的,就作为柴来烧,以及做积存备用的木柴而被砍伐,斩割了发芽的生机,又从而去践踏它。那些机会以后想要实现也是不可能的,而它的生气却是绵绵延续而不绝;下雨出太阳时所遭受的,干湿气味所侵蚀的,在它将要朽败之余,在树木的枝干上就生出众多的灵芝菌菇。人看见灵芝菌 菇的生长,就啧啧夸赞为“祥瑞之物”。呜呼!这祥瑞之物的确是祥瑞的,但是从树木来说,那是它的有幸呢?大概甚至也是它的不幸吧? 道光四年,我迁居到城北的老浮桥,庭院有棵楙树,前主人砍断了它。第二年,就有灵芝在根部生出,一支主根九枝茎,灵芝的五色具备。我看了,就私下有感慨了。诗经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楙树也称木瓜。人们知道这是材木,但是前主人却遏制它的生机,阻断它的生气,使它处于不幸的境地,那么 灵芝的生出难道是偶然的吗?今天我家住在此地,而灵芝恰好生出来,看见的人于是就祝贺我是祥瑞的。我的祥瑞是为何而来的呢?为此,我告诉各位:凡是天下遇 到可作材的树木,希望能早早地爱惜它,不要使它遭到不幸而到灵芝生长的地步,这是可以祝贺的啊。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